市政公用设施工程-整理

上传人:xian****hua 文档编号:162617297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246.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市政公用设施工程-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市政公用设施工程-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市政公用设施工程-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资源描述:

《市政公用设施工程-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公用设施工程-整理(4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市政总结第一章 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工程规划的范畴与任务1.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定义与范畴 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是既为物质生产又为人民生活提供的一般条件的公共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设施。我国广义的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分为技术性市政公用设施和社会性市政公用设施两大类。 技术性市政公用设施包含能源系统、水资源与给、排水系统、交通系统、邮电系统、环境系统、防灾系统等。 社会性市政公用设施包含行政管理、金融保险、商业服务、文化娱乐、体育运动、医疗卫生、教育、科研、宗教、社会福利、大众住房等。 其以技术性市政公用设施为主体,具体范畴在六大系统。 (1)交通系统:对外交通设施和城内交通设施。 (2)水系统:水

2、资源、给水和排水设施。 (3)能源系统:供电、燃气、集中供热设施。 (4)通信系统:邮政、电信、广播、电视设施。 (5)环境系统:环境卫生设施与环境保护。(6)防灾系统:消防、防洪(汛)、防空袭、防风(雷)、抗震等设施。2、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种类与功能1) 城市给水工程设施有城市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等设施。2) 城市供电工程设施有城市电源工程(电厂、区域变电站)、输配电网络工程等设施。3) 城市燃气工程设施有燃气气源工程、储气工程、输配气管网工程等设施。4) 城市供热工程设施有供热热源工程和传热管网工程等设施。5) 城市通信工程设施有邮政、电信、广播、电视等四个分项工程设施。6) 城市

3、环境卫生工程设施有城市垃圾处理厂(场)、垃圾填埋场、垃圾收集站、转运站、车辆清洗场、环卫车辆场、公共厕所以及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设施。城市环境卫生工程设施的功能是收集与处理城市各种废弃物,综合利用,变废为宝,清洁市容,净化城市环境。7) 城市防灾工程设施主要有城市消防工程、防洪(潮汛)工程、防震工程、防空袭工程及救灾生命线系统。3、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总体任务:是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本城市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规划期内各项工程系统的设施规模、容量、科学布局各项设施;制定相应的建设策略和措施。4、工作程序:负荷预测、目标、源、网络设施规划。(选质定量、选点定源、选制定网)5、城市工程系统与城市建

4、设的关系、与交通系统的关系、各工程系统之间的关系、管线综合关系(P6)第二章 城市给水系统工程规划 一、用水量预测与计算 1. 用水量分类 城市用水分为四类: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市政用水和消防用水。此外,让有水厂自身用水、管网漏失水量及其它未预见水量(最高用水量的15%-20%计)。 2. 用水量预测与计算的方法 (1)人均综合指标法:人均综合指标是指城市每日的总供水量除以用水人口所得到的人均用水量。确定了用水量指标后,再乘以规划确定的总人口数,就可以计算出用水量总量,表3-2-2 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单位:万m3/万人d)城市规模区域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一v二三 (2) 单位用地

5、指标法 确定城市单位建设用地的用水量指标后,根据规划的城市用地规模,推算出城市用水总量。(单位:m3/had) 3、用水量预测的用途1) 用水资源平衡由年用水量(m3/年)确定=平均日指标(m3/d)*365天2) 确定给水工程设施规模由最高日用水量(m3/d)确定3) 确定管网管径高峰小时用水量(m3/h)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效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如年),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重复利用水量与总用水量之比。 4、城市用水量预测注意的问题(6点)P72 1) 注意预测方法的选用2) 充分分析过去的资料数据3) 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4) 注意人口的流动增长5) 掌握城市用水变化趋势6) 注意城市自备水源的

6、水量 二、城市水源规划 1、城市水资源:地表水、地下水、客水、海水和可回用的污水等。2、水资源平衡(步骤):1) 水资源可利用量的现状与预测:(地表水、地下水、客水)(亿m3/年)+海水和可回用的污水2) 用水量现状与预测:城市、农村3) 是否平衡:余量或缺口4) 平衡措施:开源、节流3、城市水源种类:地下水、地表水、海水、气压水源(微咸水、再生水、暴雨洪水)4、城市水源的选择要求:1) 充沛、稳定水量:一般不用地下水、季节河;2) 良好水质:5类P184(源头水、集中式生活饮用一级、二级、工业用水、农业用水)污水排放标准分三级 5、水源规划的思路1) 确定位置2) 提出水质保证要求3) 论证

7、保证率:50% (2年中1年达不到流量要求)、75%、90%、97%、99%4) 确定保护措施5) 提出调配措施6、缺水对策:尽可能的利用当地水源资源、远距离引水或跨流域引水、采用区域整体供水、加强污水的处理回用、海水淡化、雨水水库和雨水贮留系统、分质供水。7、三种缺水:资源、水质、工程 三、城市给水工程设施规划(一) 城市给水工程系统布置1.给水设施的组成与功能:取水工程,水处理(净水)工程和输配水工程。 2、城市给水设施布置形式:统一给水系统、分质给水系统、分区给水系统、循环和循序给水系统、区域性给水系统。 3、给水工程系统布置的一般原则 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地形条件、水资源情况及用户对水

8、质、水量和水压的要求等来确定布置形式、取水构筑物、水厂和管线的位置。 从技术经济角度分析比较方案,尽量以最少的投资满足用户对水量、水质、水压和供水可靠性的要求。考虑近远期结合、分期实施。 在保证水量的条件下,优先选择水质较好,距离较近,取水条件较好的水源。当地水源不能满足城市发展要求,应考虑远距离调水或分质供水,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 水厂位置应接近用水区,以便降低输水管道的工作压力和长度。冷水工艺力求简单有效,并符合当地实际情况,以便降低投资和生产成本。 输配水系统因造价较大,应在满足供水要求的前提下,考虑对管道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减少金属管道和高压材料的使用。 充分考虑用水量较大的工业企业重

9、复用水的可能性,努力发展清洁工艺,以利于节省水资源,减小污染,减少费用。 给水系统扩建时,应充分发挥现有给水系统的潜力,改造设备,改进海水上艺,调整管网,加强管理,以便尽可能提高现有给水系统的供水能力。4、水厂选址(1)厂址应选择在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一般选在地下水位低、承载力较大、湿陷性等级不高、岩石较少的地层,以降低工程造价和便于施工。 (2)水厂应尽可能选择在不受洪水威胁的地方,否则应考虑防洪措施。 (3)水厂周围应具有较好的环境卫生条件和安全防护条件。并考虑沉淀池料泥及滤池冲水的排除方便。 (4)水厂应尽量设置在交通方便、靠近电源的地方,以利于施工管理和降低输电线路的造价。 (5)

10、厂址选址要考虑近、远期发展的需要,为新增附加工艺和未来规模扩大发展舀有余 地。(6)当取水地点距离用水区较近时,水厂一般设置在取水构筑物附近,通常与取水构筑物建在一起。(三) 城市给水管网规划 1、输水管渠规划:输水管渠是指从水源到城市水厂或者从城市水厂到给水管网的管线或渠道。 2.给水管网规划给水管网的作用就是将输水管线送来的水,配送给城市用户。分为干管,分配管(配水管)、接户管(进户管)。干管的主要作用是输水和为沿线用户供水,管径一般在200mm以上。配水管主要把干管输送来的水,配给接户管和消火栓,管径一般至少100mm,同时供给消防用水的配水管管径应大于150mm。接户管是从分配管接到用

11、户去的管线,其管径视用户用水的多少而定,但不宜小于20mm。 给水管网的布置形式主要有树状网和环状网两种。3、城市给水管网布置原则 给水管网的布置要求供水安全可靠,投资节约,一般应遵循如下原则: 按照城市规划布局布置图管网,应考虑给水系统分期建设的可能,并需有充分发展的余地。 干管布置的主要方向应按供水主要流向延伸,而供水的流向取决于最大用户或水塔调节构筑物的位置,即管网中干管输水到它们的距离要求最近。 管网布置必须保证供水安全可靠,宜布置成环状 干管一般按规划道路布置,尽量避免在高级路面或重要道路下敷设。 干管应尽可能布置在高地,这样可保证用户附近配水管中有足够的压力和减低管内压力,以增加管

12、道的安全。 输水管和管网延伸较长时,为保持管网末端所需水压,二级泵房的扬程将很高,使泵房附近干管压力过高,既不经济也不安全,可考虑在管网中间增设加压泵房,直接管网抽水进行中选加压,这样使二级泵房的扬程只须满足加压泵房附近管网的服务水压。当二级泵房附近的管网用水量州良大比例时,所节约的抽水能量极为明显。加压泵房可设一处或多处。 给水管网按最高日最高时流量设计,如果昼夜用水量相差较大,高峰用水时间较短,可考虑在适当位置设调节水池和泵房,利用夜间用水量减少进行蓄水,日间供水,增加高峰用水时的供水量。从而缩小高峰用水时水厂供水范围、降低出厂干管的高峰供水量。 管线应遍布整个给水区内,保证用户有足够的水

13、量和水压。 力求以最短距离敷设管线,以降低管网造价和供水能量费用。 城市生活饮用水用管网严禁和非生活饮用水管连接,严禁和各单位自备生活饮用农供水系统直接接通。 为保证消灭栓处有足够的水压和水量,应将消火栓与干管相连接,消火栓的布置,首先应考虑仓库、学校、公共建筑等集中用水的用户。 4、城市给水管网敷设要求 城市给水管线基本上埋在道路、绿地底下,特殊情况时(如过桥时)才考虑敷设在地面上。城市给水管网敷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水管管顶以上的覆土深度,在不冰冻地区由外部荷载、水管强度、土壤地基与其它管线交叉等情况决定f金属管道一般不小于07m,非金属管道不小于1.0-1.2m。 冰冻地区,管道除了

14、以上考虑外,还要考虑土壤冰冻深度。缺乏资料时,管底在冰冻线以下的深度如下:管径d=300600mm时为0.75dd600mm时,为0.5d。 在土壤耐压力较高和地下水位较低处,水管可直接埋在管沟中未扰动的天然地基上。在岩基上,应铺设砂垫层。对淤泥和其它承载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地基,必须进行基础处理。 城市给水管道与建筑物、铁路和其它管道水平净距,应根据建筑物基础的结构、路面种类、卫生安全、管道埋深、管径、管材、施工条件、管内工作压力、管道上附属构筑物的大小及有关规定等确定。 给水管道相互交叉时,其净距不应小于015m。与污水管相平行时,间距取15m。生活饮用水给水管道与污水管道或输送有毒液体管

15、道交叉时,给水管道应敷设在上面,且不应有接口重叠;当给水管敷设在下面时,应采用钢管或钢套管。 四、城市水源和给水设施保护 1城市水源保护地表水域功能分类 污染防治控制区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发级之关系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水域功能分类水污染防治控制区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分级I类源头水、 国家自然保护区特珠控制区禁止排放污水区II类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等特珠控制区禁止排放污水区III类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级鱼类保护区、游泳区重点控制区执行一级标准IV类工业用水区、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一般控制区执行二级或三级标准(排入城市生物处理水处理三)V类农

16、业用水区,一般景观要求水域一般控制区 (1)地表水源的卫生防护 取水点周围半径100m的水域内,严禁捕捞、停靠船口、游泳和从事可能污染水源的任何活动,并应设有明显的范围标志。 取水点上游1000m至下游100m的水域,不得排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以河流为给水水源的集中式给水,应把取水点上游1000m以外的一定范围河段划为水源保护区,严格控制上游污染物排放量。 水厂生产区的范围应明确划定,并设立明显标志,在生产区外围不小于10m范围内不得设置生活居住区和修建禽蓄饲养场 第三章 城市排水系统工程规划1、注意问题(1-4理念上,5技术上)1) 排水与水资源利用:干旱地区、二次水、雨水贮存2) 排水与

17、防洪防涝:山区-防洪;平原地区-防涝,防积水3) 排水经济性与适用性: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选择合适排水体系4) 水系的保护与建设:北方干旱、丘陵地区:冲沟,作为重要排水通道,不可填掉;人工湿地、河流、湖泊5) 排水与竖向规划:如上海,无地形地区,竖向规划体系不够完善;城市道路标高应低于街坊标高,应根据城市地形图、竖向规划来做管线规划,下水道系统是否完善。 一、排水体制的选择2、城市排水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通常所言的城市污水是指排入城市排水管道的生活污水利工业废水的总和。3、排水体制:指对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采用的不同的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又称排水制度。可分为合流制和分流

18、制两类(有无污水管网系统是区分的关键)4合流制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一个管渠内排除的系统。 (1)直排式合流制。无污水厂 特点:a投资省、b污染大。适用:规划一般不采用,可用于现状分析,a小污染;b大水体(海岛地区);c建设初期 (2)截流式合流制:多截流管道,污水厂特点:a投资较小、b污染不大、c有污水厂。适用: a干旱地区;b旧城改造。注意:多于地区采用对环境污染大。5分流制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内排除的系统。(1)完全分流制。运营管理方便、稳定,作最终目标特点:a投资大、b污染小。适用:新建地区(2)不完全分流制。雨水用

19、明沟暗渠处理特点:a投资小、b污染小、c有污水厂。适用:地形起伏且水系健全地区 6、城市排水体制选择的考虑因素(把各种体制利弊分析一下) (1) 环境保护方面:分流制叫好,截流制还可以 (2) 工程投资方面比较:分流制造价较高 (3) 近远期关系方面比较:因地制宜,建设近期:合流制,最终:分流制 (4) 施工管理方面比较:分流制较简单 二、污水量预测和计算7、城市污水量预测和计算:城市污水量包括城市生活污水量和部分工业废水量。通常生活污水量约占生活用水量的8090。 单耗指标法:a、北方:1L/S*ha -主要用于预测管网 eg 20ha*1 L/S*ha=20l/s b、南方:(RM混合区)

20、100ha 1.5-2.0 L/S*ha 10ha(商住公建繁华区) 3.5-4.5 L/S*ha 10-100ha 2.0-3.5 L/S*ha8变化系数:在进行污水系统的工程设计时,常用到变化系数的概念,从而考虑污水处理厂和污水泵站的设计规模和管径。 日变化系数Kd 时变化系数Kh 总变化系数Kz=KdKh污水量变化系数随污水流量的大小而不同。污水流量愈大,其变化幅度愈小,变化系数较小;反之则变化系数较大。 四、污水处理和排放系统规划9、城市污水系统主要包括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厂)和污水排放系统(污水管道系统)两个部分。污水处理系统规划包括污水处理方案的选择,污水厂选址、平面布置、高程布

21、置等。10、 污水处理的分级(三级)处理级别污染物质处理方法一级处理悬浮或胶态固体、悬浮油类、酸、碱格栅、沉淀、混凝、浮选、中和二级处理溶解性可降解有机物生物处理焚烧三级处理不可降解有机物活性炭吸附溶解性无机物离子交换、电渗析、超滤、反渗透、化学法、臭氧氧法11、污水厂选址时应考虑: (1)污水处理厂应设在地势较低处,便于城市污水自流入厂内,厂址选择应与排水管道系统布置统一考虑,充分考虑城市地形的影响。 (2)污水厂宜设在水体附近,便于处理后的污水近排入水体,尽量无提升,合理布置出水口。排入的水体应有足够环境容量,减少处理水对水域的影响。 (3)厂址必须位于集中给水水源的下游,并应设在城市、工

22、厂厂区及居住的下游和夏季主导风向的下方。厂址与城市、工厂和生活区应有300m以上距离,并设卫生防护带。 (4)厂址尽可能少占或不占农田,但宜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段,便于施工、降低造价。充分利用地形,选择有适当坡度的地段,以满足污水在处理流程上的自流要求。 (5)结合污水的出路,考虑污水回用于工业、城市和农业的可能,厂址应尽可能与回用处理后污水的主要用户靠近。 (6)厂址不宜设在雨季易受水淹州氏洼处。靠近水体的污水处理厂要考虑不受洪水的威胁。 (7)污水处理厂选址应考虑污泥的运输和处置,宜近公路和河流。厂址处要有良好的水电供应,最好是双电源。 (8)选址应注意城市近、远期发展问题,近期合适位置与远

23、期合适位置往往不一致,皮结合城市总体规戈卜并考虑。厂址用地应扩建的可能。12、 污水处理厂建设用地指标(单位:m2/m3d)建筑规模处理级别I类II类III类IV类V类一级二级13、污水的出路:直接排放水体或土壤;处理后排放;处理后回用作水源。14、中水系统:指将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经定处理后用作城市杂用,或工业用的污水回用系统,是相对于给水(上水)和排水(下水)系统而言的。 中水系统兼及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的功能,由中水原系统、中水处理设施和中水供水系统组成。14、污水排放系统规划包括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系统。15、污水管道规划的主要内容 主要是污水管道的规划,污水管道规划的主要内容有:确定排

24、水区界,划分排水流域:选择污水厂和出水口的位置;拟定污水干管及主干管的路线;确定需要抽升的排水区和设置泵站的位置等。16、污水管道布置的原则: 尽可能在管线较短和埋深较小的情况下,让最大区域上的污水自流排出。地形是影响管道定线的主要因素,定线时应充分利用地形。 污水主干管的走向与数量取决于污水厂和出水口的位置与数量。小城市通常只设一个污水厂,则只需敷设一条主干管。污水管道尽量采用重力流形式,避免提升。 管道定线尽量减少与河道、山谷、铁路及各种地下构筑物交叉,并充分考虑地质条件的影响。 污水干管一般沿城市道路布置。不宜设在交通繁忙的快车道下和狭窄的街道下,也不宜设在无道路的空地上,而通常设在污水

25、量较大或地下管线较少一侧的人行道、绿化带或慢车道下。道路宽度超过40m时,可考虑在道路两侧各设一条污水管。管线布置应简捷顺直,不要绕弯,注意节约大管道的长度。 管线布置考虑城市的远、近期规划及分期建设的安排17、污水干管布置形式:按干管与地形的关系分为平行式和正交式两种,平行式适用于地形坡度大的城市,正交式则恰好相反。污水支管的平面布置取决于地形、建筑特征和用户接管的方便,一般分为低边式,围坊式和穿坊式。18、污水管道的敷设应考虑的方面: 首先考虑污水管道在平面和垂直方面上的位置。 应考虑管道损坏时,不影响附近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或污染生活饮用水。 最大埋深:通常在干燥土壤中,最大埋深不超过7

26、8m:在多水、流砂、石灰岩地层中,不越过5m。 最小覆土厚度:管底可埋没在冰冻线以上015m。污水管道在车行道下的最小覆土厚度不宜小于07m。考虑房屋污水排出管的衔接,污水支管起点埋深一般不小于0607m。通常最大覆土厚度不宜大于6m:在满足各方面要求的前提下,理想覆土厚度为12m。 应尽量减少控制点管道的埋深。 四、雨水排放量计算19暴雨强度降雨量是降雨的绝对量,用深度h(mm)表示。降雨强度指某一连续降雨时段内的平均降雨量,用i表示;也可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降雨体积q。(l/s104m2)表示。当地多年 暴雨强度的公式:20重现期暴雨强度的频率是指等于或大于该暴雨强度发生的机会,以N(

27、)表示;而暴雨强度的重现期指等于或大于该暴雨强度发生一次的平均时间间隔,以P表示,以年为单位。设计降雨重现期(年)地形地区使用重要性质地形分布地面坡度一般居住区一般道路中心区、使馆区、工厂区、仓库区、干道、广场特殊重要地区有两向地面排水出路的平缓地形0.011-22-33-521集水时间 连续降雨的时段称为降雨历时,降雨历时可以指全部降雨的时间,也可以指其中任一时段。设计中通常汇水面积最远点雨水流到设计断面时的集水时间作为设计降雨历时。 对管道的某一设计断面,集水时间t由两部份组成(图3-3-7):从汇水面积最远点流到第一个雨水口a的地面集水时间t1和从雨水口流到设计断面的管内雨水流行时间t2

28、。可用公式表示: t=t1+mt2式中t1受地形、地面铺砌、地面种植情况和衔区大小等因素的影响,一般为5-15min。式中m为折减系数,规范中规定:管道用2,明渠用12。t2为雨水在上游管段内流行的时间。 式中L一一上游各管段的长度(m); v一一上游各管段的设计流速(m/S)。22径流系数降落在地面上的雨水,只有一部分径流入雨水管道,其径流量与降雨量之比就是径流系数j。影响流系数的因素有地面渗水性、植物和洼地的截流量、集流时间和暴雨雨型等。23雨水管渠设计流量公式 在确定了降雨强度i(mmmin)或q(L3ha)径流系数j后,再知道设计管段的排水面积F(ha)就可以计算管段的设计流量:Q16

29、674Ei=4Fq 五、雨水排放系统规划24城市雨水管渠系统是由雨水口、雨水管渠、检查井、出水口等构筑物组成25、城市雨水管渠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有:确定或选用当地暴雨强度公式;确定排水流域与排水方式,进行雨水管渠的定线;确定雨水泵房、雨水排放口的位置:决定设计流量计算方法与有关参数:进行雨水管渠的水力计算,确定管渠尺寸、坡度、标高及埋深。26、雨水管渠系统的布置:(1)充分利用地形,就近排入水体。 (2)尽量避免设置雨水泵站。 (3)结合街区及道路规划布置。从排除地面径流而言,道路纵坡最好O。36。(4)结合城市竖向规划。 (5)雨水管渠采用明渠或暗管应结合具体条件确定。、 (6)雨水出口的设

30、置。雨水出口的布置有分散和集中两种布置形式。(7)调蓄水体的布置。充分利用地形,选择适当的河湖水面和洼地作为调蓄池,以调节洪峰,降低沟道设计流量,减少泵站的设置数量。必要时,可以开挖一些池塘、人工河,以达到储存径流,就近排放的目的。 (8)雨水口的布置。街道两旁雨水口的间距,一般2560m (9)城市中靠近山麓建设的中心区、居住区、工业区,除了应设雨水管道外,尚应考虑在规划地区周围或超过规划区设置排洪沟,以拦截从分水岭内排泄下来的洪水,使之排入水体,保证避免洪水的损害。 六、排水设施保护27、污水处理厂防护 污水处理厂必须设在集中给水水源的下游,并要求在城市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并与城市、

31、工厂生活区应有300m以上距离并设防护带。28、排水泵站防护 排水泵站宜单独设置,与居住房屋、公共建筑保持适当距离,以防止泵站臭味和机器噪音对居住环境的影响。泵站周围应尽可能设置宽度不小于10m的绿化隔离带。29、出水口防护出水口一般设在岸边,当排水需要同受纳水体充分混合时,可将出水口伸入水体中,伸入河心的出水口应设标志。污水管的出水口一般都应淹没在水体中,管项高程在常水位以下,以使污水和河水混和得好,而避免污水沿河滩泻流,造成污染。雨水管出水口可采用非淹没式,管底标高在水体最高水位以上,一般在常水位以上,以免水体水倒灌。第四章 城市供电系统工程规划二、用电负荷预测与计算 1电力负荷预测方法

32、用电水平法:一般以人口或建筑面积或功能分区总面积进行计算。当以人口进行计算时,所得的用电水平即相当于入均电耗;如以面积进行计算时,所得的用电水平即相当于负荷密度。 年用电量 AnSd (3-4) 式中S一一指定计算范围内的入口数或建筑面积(10-4m2)或土地面积,km2; d一一用电水平指标,下述资料可供参考: 农业区用电水平d=3528万kW/hkm2; 中小工业区用电水平d=20004000万kWhkm2; 大工业区用电水平d=35005600万kWhkm2; 居民区用电水平d4385万kWhkm2;年平均增长率法:实践经验证明,用电量与年度之间有着明显的稳定增长趋势。可将用电量作为年度

33、唯一变量进行预测。电力弹性系数:它是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或工农业总值的增长速度与用电量增长速度之间保持一定的合理的比值,称电力弹性系数。 2城市电力负荷预测与计算 主要包括:人均城市居民生活用电量指标、单项建设用电负荷密度指标和城市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负荷密度三部分。 规划单位建筑面积负荷指标类别名称单位建筑面积负荷密度(W/m2)居住建筑用电20-26公共建筑用电30-120工业建筑用电20-80 规划人均生活用电指标指标分级城市生活用电水平类别人均生活用电量(kWh/人 年)指标分级城市生活用电水平类别人均生活用电量(kWh/人 年)I较高生活用电水平城市2500-1501III中等生

34、活用电水平城市800-401II中上生活用电水平城市1500-801IV较低生活用电水平城市400-250 规划单项建设用地供电负荷密度指标类别名称单项建设用地负荷密度(kw/ha)居住用地用电100-400公共设施用地用电300-1200工业用地用电200-800 二 、城市电源规划3城市电源类型:城市发电厂和区域变电所两种基本类型。4发电厂类型: 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风力发电厂、太阳能发电厂、地热发电厂和原于能发电厂等。目前,我国作为城市电源的发电厂以火电厂、水电厂为主。5、区域变电所的选址要点: 变电所(站)接近负荷中心或网络中心。 便于各级电压线路的引入和引出,架空线走廊与所(站)

35、址同时决定。变电所(站)建设地点工程地质条件良好,地耐力较高,地质构造稳定。 所址地势高而平坦,不宜设于低洼地段,以免洪水淹没或涝渍影响p山区变电所的防洪设施应满足泄洪要求。 110500kV变电所的所址标高宜在百年一遇的高水位之上,35kV变电所的所址标高宜在50年一遇的高水位处。 交通运输方便,适当考虑职工生活上的方便。 所址尽量不设在空气污秽地区,否则应采取防污措施或设在污染的上风侧。 具有生产和生活用水的可靠水源。 不占或少占农田。应考虑对邻近设施的影响。6、发电厂规模等级 火力发电厂装机容量的划分规模规模大型中型小型装机容量(万kW)252.5-25151.2-15604030-40

36、6050-6015、城市燃气输配管道的压力分级:可分为5级,具体为: 高压燃气管道A O8P16(Mpa) B 04P08(MPa); 中压燃气管道A O2P0.4(MPa) B 005P02(MPa); 低压燃气管道P0.05(MPa)。 16、燃气调压站分类:调压站按性质分,有区域调压站、用户调压站和专用调压站。按调节压力范围分,有高中压调压站、高低压调压站和中低压调压站。按建筑形式分,有地上调压站、地压调压站和箱式调压站。17、布置调压站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调压站供气半径以05km为宜,当用户分布较散或供气区域狭长时,可考虑适当加大供气半径。 调压站应尽量布置在负荷中心。 调压站应避开

37、人流量大的地区,并尽量减少对景观环境的影响。调压站布局时应保证必要的防护距离(表3-5-6)。 18、液化石油气瓶装供应站规模 瓶装供应站主要为居民用户和小型公建服务,供气规模以50007000户为宜,一般不超过10000户。供应站的实瓶储存量一般按计算月平均日销售量的15倍计;空瓶储存量按计算月平均日销售量的1倍计;供应站的液化石油气总储量一般不超过10m3(15kg钢瓶约350瓶)。液化石油气瓶装供应站的用地面积一般在500600m2,而管理所(中心站)面积略大,约为600700m2。19、瓶装供应站的站址选址要点: (1)瓶装供应站的站址应选择在供应区域的中心,以便于居民换气。供应半径一

38、般不宜超过0510km。瓶装供应站的瓶库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3-5-7。(2)有便于运瓶汽车出入的道路。 四、城市燃气管网规划20供气管网的形制分类:按布局方式分,有环状管网和枝状管网系统。其中环状管网系统中输气干管布局为环状,系统可靠性高。按不同的压力级制的数量进行分类,可分为一级管网系统、二级管网系统、三级管网系统和混合管网系统等四类。21、一级管网系统:只有个压力机制的城市燃气管网系统,分为低压和中压一级管网系统。 低压一级管网系统供气安全可靠,节省电能和维护费用,但管道一次投资费用高。燃烧效率低。只适用于供气范围为23km的城市和地区。中压一级管网系统管道投资节省,燃烧

39、效率高,但供气安全性差,易发生漏气事故。适用于新城区或安全距离可以保证的地区 二级管网系统:具有中压和低压二个压力设制的城市地下管网系统。供气安全性高,安全距离易保证,但增加管道长充,投资费用高。其中天然中压B二级管网适用于城市中街道狭窄房屋密集的地区 三级管网系统:具有高、中、低三个压力级制的城市地厂管网系统。其供气可靠性高,管网中还可储存一定数量的燃气,但系统复杂,投资大。 混合管网系统:在一个城市管网系统中,一、二、三级管网系统同时存在上述两种系统以上的称为。 后两者适用于情况复杂的大、中城市。22、城市供气管网形制的选择原则 供气可靠性 供气可靠性取决于管网系统的干线布局,环状管网的可

40、靠性大于枝状管网。 供气的安全性 管网的压力高、低影响到管网的安全性,尤其是庭院管网的压力不宜过高。 供气适用性 供气适用性主要由用户至调至器之间管道的长度决定,用户至调压设备远近不同会导致用户压力的不同,中压一级管网的供气能够保证大多数用户压力相同,有较好的供气适用性。 供气的经济性 供气经济性取决于管网长度、管径大小、管材费用、寿命以及管网的维护管理费用。 气源的类型 对天然气气源和加压气化气源,可以采用中压A或中压B一级管风以节省投资。 对人工常压制气气源,尽可能采用中压B一级或中、低压二级管网系统。 城市的规模 城市可以采用一、二级混合系统,其输气压力可以低些。 市政和住宅的条件 街道

41、宽阔、新居住区较多的地区,可选用一级管网系统。 城市的自然条件 对于南方河流水域很多的城市,一级系统的穿、跨越工程量将比二级系统多,如何选用,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城市的发展规划,对于新发展地区选用一级管网系统,采用较高的设计压力。近期工程的管网系统,可以降低压力运行,远期负荷提高时,可将运行压力提高,即可满足需要。23、城市供气管网布置的一般原则应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有关专业规划进行。 管网规划布线应按城市规划布局进行,贯彻远、近结合,以近期为主的方针、规划布线时,应提出分期建设的安排,以便于设计阶段开展工作。 应尽量靠近用户,以保证用最短的线路长度,达到同样的供气效果。 应减少穿、跨越

42、河流、水域、铁路等工程,以减少投资。 为确保供气可靠,一般各级管网应沿路布置。 燃气管网应避免与高压电缆平行敷设,否则,由于感应地电场对管道会造成严重腐蚀。24、各级管网布线原则: 高压、中压A管网: a、为保证应有的安全距离,高压、中压A管网宣布置在城市的边缘或规划道路上,高压管网应避开居民点。 b、对高压、中压A管道直接供气的大用户,应尽量缩短用户支管的长度。 c、连接气源厂(或配气站)与城市环网的枝状干管,一般应考虑双线,可近期敷设一条,远期再敷设一条。 d、长输高压管线一般不得连接用气量很小的用户。 中压管网: a、中压管网是城区的输气干线,网路较密。为避免施工安装和检修过程中影响交通

43、,一般宜将中压管道敷设在市内非繁华的干道上。 b、应尽量靠近调压站,以减少调压站支管长度,提高供气可靠性。 c、连接气源厂(或配气站)与城市环网的支管宜采用双线布置。 d、中压环线的边长一般为23hm 低压管网 低压管网是城市的配气管网,基本上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布置低压管网时主要考虑网路的密度。低压燃气干管网络的边长以300m左右为宜,具体布局情况应根据用中分布状况决定。 第六章 城市供热系统工程规划 一、城市热负荷预测与计算1城市热负荷分类: 根据热能最终用途,热负荷一般分为室温调节,生活热水,生产用热等三大类。在计算与预测热负荷时,一般按这种分类法分类计算与预测。 根据性质热负荷可以分为民用和工业用热负荷两大类。 根据用热时间和用热规律,热负荷可以分为季节性热负荷和全年性热负荷的大类,采暖、供热、通风热负荷是季节性的,它们的用量在全日中是稳定的,全年变化却很大。生活热水和生产热负荷是全年性的,它们的用量在全天中变化很大,而在全年中变化相当稳2城市供热对象的选择的原则: “先小后大”“先集中后分散”。3热负荷计算步骤: 收集热负荷现状资料。热负荷现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