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第八单元备课

上传人:wuxin****2020 文档编号:162546077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3.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四年级语文第八单元备课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第八单元备课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第八单元备课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第八单元备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第八单元备课(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课题:29、重阳节的传说课型:新授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习生字以及由绳子组成的新词。(2)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3)练习用“终于、先然后、因为所以”造句。(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说说桓景是怎样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2过程与方法:(1)通过拼读、组词、书写等掌握本课绳子与新词。(2)通过多读、有感情朗读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3)通过理解课文,体会桓景为民除害的精神品质。(4)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教学,教育学生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持之以恒,遇到困难都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教育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

2、学重点:1学习课文,体会桓景为民除害的精神品质。2教育学生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持之以恒,遇到困难都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教育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学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重阳节风俗的由来,感受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3帮助学生进行调查访问,了解家乡是怎样过重阳节的。4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教学准备:生字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以前我们学习过清明节的由来,谁能说说清明节的来历?你还知道哪些节日的来历?2其实,在我们国家,有很多节日都跟民间美丽的传说有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与民间传

3、说有关的节日,板书课题:29重阳节的传说3齐读课题。学生质疑课题。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读通课文,教学生字:出示自学要求:1读: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2想: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在哪一天?课文讲了什么?说说桓景是怎样铲除瘟模、为民除害的?3你读懂了什么?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用“-”标出。(学生自学,小组讨论。)三、汇报交流,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认读生字,然后齐读。2你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学生提问,指名解答。3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4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怎样分段?四、深入研读1指名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哪一句话概括了桓景为什么要拜师学艺。出示:桓景病好后,一心想除掉瘟魔,让乡亲们不再受

4、害。指读、评读:感受桓景为民除害的决心异常坚定。2默读第四自然段:还能从哪里看出桓景下定决心要为民除害?结合学生汇报,出示重点内容。出示:他一路走,一路打听,翻过了一座山又一座山,趟过了一条河又一条河,磨破了一双鞋又一双鞋,终于见到了费长房。从“终于”这个词你体会到什么?引导学生理解桓景拜师学艺历尽了艰辛,可见他为民除害的决心多么坚定。出示:桓景每天勤学苦练,终于练成了一身好武艺。坚定的信念支持着他终于见到了费长房,同时支持着他每天勤学苦练,终于练成了一身好武艺。能否把桓景怎样勤学苦练的补充具体?这个教学环节的目的是读写结合,既理解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的精神,又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学习传说故事

5、的写作特点,为本单元的习作打基础。从写作角度说,传说故事多半是口头流传的,要求便于记忆,所以多用反复、对比、重叠等修辞方法,使故事情节在反复、对比中产生扣人心弦、发人深思的艺术魅力。学生在表达时不用告诉他们这些内容,能模仿上文去说就可以了。3过渡:桓景一心为民除害,不怕艰辛拜师学艺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他又是怎样铲除妖魔的,你有什么感受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4学习第二部分:出示灯片自学提示:(1)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桓景是怎样铲除妖魔的,你有什么感受?(2)画出让你感动的词句,比说说你感动的原因是什么?简单批注。(3)你喜欢桓景吗?简单说说你西画吧桓景的理由.有感情地朗读。交流汇报,

6、理解重点:(1)到了瘟魔出来那天,桓景分给乡亲们每人一片茱萸叶,让大家带在身边,又让每人喝了一口菊花酒,然后领着大家登上了附近的一座高山。联系上文理解桓景按照师父的办法去做,做好了斩妖除魔的准备。(2)桓景手持宝剑从山上直冲下来,和瘟魔展开了搏斗。瘟魔见势不妙,转身就逃。桓景对准他的后心“嗖”地掷出宝剑,“哧”的一声就把他扎死了。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桓景奋勇除魔,毫不畏惧的精神,再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学生对桓景为民除害的敬佩之情。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1填空:这一天是农历九月初九。此后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要举行、等活动,来纪念桓景铲除妖魔、为民除害。-九月初九又是重阳日,-人们就把这一天叫做“重阳

7、节”。2你喜欢桓景吗?说说为什么。可以用上“因为所以”。让我们怀着对桓景的敬佩与爱戴之情来读读课文吧!全班齐读。3说说家人、邻居是怎样过重阳节的。4展示历代诗人关于重阳节登高,引咎的诗句。六、作业1把重阳节的传说讲给家长或别的小朋友听。全办齐读,要求:2读句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课后作业第3题。)3推荐阅读语文同步课本中的民间故故事。板书设计:29重阳节的传说登上高山重阳节(桓景)喝菊花酒除瘟魔带着茱萸拜师学艺吃苦耐劳、勤学苦练练成武艺教学后记:课题:30寓言两则课型:新授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掩耳盗铃、铃铛”。2朗读和背诵课文。教学重点:理解寓言故事

8、的内容教学准备:生字卡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解题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寓言?2“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寓言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道理或讽刺某种人。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讲道理。)3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掩耳盗铃”这则寓言。教师板书:掩耳盗铃。4通过预习,谁知道“掩耳盗铃”中的“掩”、“盗”是什么意思?“掩耳盗铃”是什么意思?(捂住自己的耳朵偷铃铛。)二、明确学习目标出示学习目标:1通过自学,掌握“掩耳盗铃”这则寓言中的生字、新词。2结合插图、动画片理解故事内容,懂得这则寓言的寓意。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成语“掩耳盗铃”的意思。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则寓言。(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学

9、习目标,对所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三、课堂自学,整体感知课文1出示自学要求:(l)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2)把本课的生字、新词在课文中勾出来读几遍。(3)再读课文,勾出不明白的词语、句子。(4)熟练地读课文。2学生自学。3检查自学情况。(1)读带生字的词语卡片,纠正读音。(2)指名试读课文。4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四、理解课文内容1自由读课文。2分小组讨论: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怎样?结果又怎样?指名说一说讨论结果。3重点理解第二自然段。(1)“明明知道”是什么意思?偷铃人明明知道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明明知道只要就(2)在书上勾出含有“只要就”的句子齐读。(3)指名用“只要就

10、”口头造句。(4)那个人明明知道用手碰铃铛的后果,他不但没有就此打消偷铃的念头,而是想出了一个办法。投影出示课后思考练习第一题第(1)小题:掩住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的人是怎么想的?他的想法对吗?为什么?学生在书上勾出写偷铃人怎么想的句子读一读。这句话里用了一个关联词语,是哪个关联词语?“掩住”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如果把耳朵捂住,响声就听不见了。)那个人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他就听不见铃声了。但是他能捂住别人的耳朵吗?别人还能听见铃声吗?(5)他认为自己的想法很好,自己很聪明,于是就按这个想法去做了,结果怎样?(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还这么做刚就课文中的插图所描绘的就是这个结果,指

11、名说出图意。)(6)那个人一开始就“明明知道”盗铃的后果,为了达到目的,他想出了一个自己认为很好的办法。可事实证明,他只是“自作聪明”,他的做法在别人看来是“十分愚蠢”的。(板书:自作聪明,十分愚蠢)(关键在于他捂住了自己的耳朵,而无法把别人的耳朵也捂住。)(7)指导朗读。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注意读出自作聪明的语气。齐读全文,注意朗读时要把盗铃人自作聪明的愚蠢表现出来。五、揭示寓意,总结扩展1出示思考题:(1)掩耳盗铃的人愚蠢可笑在什么地方?(2)你应该从他身上吸取什么教训?(3)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学生分组讨论后,指名回答。2同桌总结,用自己的话说说成语“掩耳盗铃”的意思。3总结扩展

12、。想一想,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掩耳盗铃”的事?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感想,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六、布置作业1抄写、熟记本课生字所组成的新词。2用“只要就”造句。3,把“掩耳盗铃”这则寓言讲给家长听。4背诵掩耳盗铃这则寓言。板书设计: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讲道理。掩耳盗铃教学后记:课题:31寓言两则课型:新授 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守株待兔、树桩、乐滋滋、锄头”。2朗读和背诵课文。教学重点: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侥幸的心理,做事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教学准备:生字卡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掩耳盗铃这则寓言

13、,同学们很喜欢,谁能说一说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生说)能把课文背下来吗?(指名背)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二则寓言守株待兔。(板书课题。“株”、“待”二字带拼音)“株”指什么?“待”又指什么?这则寓言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老师相信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学习能解决这些问题。二、根据上节课的学习,确立学习目标(或出示上节课学习目标投影、由学生自己订本节课学习目标。)三、课堂自学,整体感知全文1提出自学要求,布置自学。(出示自学要求。)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勾出生字词,多读几遍。在不懂的字词或句子后面做上记号。思考题目“守株待兔”的意思。完成学习任务后同小组交流。2检查自学情况。出示字词投影片检查字词

14、的读音及词语理解。指读课文。(正音通句)指名说出题目的意思。(株:树根或树桩。待:等待。题目的意思是说:守在树桩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3激发学生情趣。让学生看守株待兔动画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四、理解课文内容1第一二自然段。(1)过渡:那只兔子是怎样死的?(抓住“不知怎么的”、“一头撞到”,理解兔子撞桩而死完全是偶然的。)能读出这个意思来吗?(学生试读)他为什么这样乐滋滋的?(“没花一点儿力气”、“自捡”)他还会想什么?(启发想象)能读出这个种田人此时的心情吗?(试读)2第三自然段。(1)如果你碰到这种事该怎样想,怎样做?(事情完全偶然,不必专门等这件事再发生,该做什么事

15、做什么事。)(2)这个人是怎么做的?(“整天坐在”,“等着”,“看看有没有”)当时他会怎么想?(着急、盼望、失意。)学生想象。如果你看见了,会怎样劝他?3事情的结果是怎样的呢?对事情的这个结果你感到怎样?(可笑)能读出这个意思来吗?(学生读)五、揭示寓意,总结扩展1讨论:守株待兔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不能存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要主动地努力去做。)2“守株待兔”是一个成语,就是从我们所学的这个寓言故事中来的,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3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现象发生过?你是怎么做的?以后应怎么做?六、布置作业1熟记生字词。2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板书设计:守株待兔株

16、:树根或树桩。待:等待教学后记:课题: 快乐王子课型: 新授 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12个生字,理解课文,复述课文。2、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3、感悟“快乐王子”和“小燕子”的善良之心,体会他们的崇高和伟大。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诵读,感悟“快乐王子”和“小燕子”的善良之心。教学难点:通过理解分析,揣摩人物的心理,体会快乐王子的崇高与伟大。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出示两幅图片)你们知道这两幅图上画的是谁吗?他们有什么不同之处呢?为什么会这样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快乐王子这篇课文吧!二、初读课文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想想课文写了

17、件什么事。2、默读课文,边读边理清写作顺序。3、同位交流。4、反馈归纳。第一部分(1)第二部分(221)第三部分(2224)三、学习课文14段1、自由读14段:快乐王子给你什么印象?2、反馈信息,让学生说出快乐王子给自己留下的印象。3、指名读第1段并指导学生评读。4、出示CAI快乐王子的图像,并请学生配乐朗读第1段。5、快乐王子如此漂亮,他的心情一定非常快乐,对吗?6、请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并顺势指导朗读23段,要读出王子的悲伤和小燕子的怜悯之情。他看到了哪些“丑恶和穷苦”呢?看到了以后又是怎么样做的呢?引导学生找出快乐王子的“四次帮助”,师相机板书。四、总结,布置作业。1、复述课文,家长签字。2

18、、完成课后习题四语言表达的训练。板书设计:女裁缝 红宝石 年轻人 一只眼睛 小女孩 另一只眼睛 很多穷人 金片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课前,听如果幸福你就拍拍手。(目的:活跃气氛,渲染快乐,形成反衬。)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听着欢快的音乐,你们快乐吗?让我们带着这种快乐的心情,再一次走进快乐王子这篇童话故事吧!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快乐王子四次帮助了别人。从他帮助别人的这几件事中,你认识到快乐王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幻灯片出示:快乐王子是一个 的王子。)(板书:善良、舍已为人)二、传授新知。第一部分:帮助女裁缝。师:看来上节课的知识大家掌握得不错!大家都觉得快乐王子是一个

19、善良、舍己为人的王子,那么,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呢?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深入学习。点四名同学分别读5-8自然段。师:刚才四位同学读得不错!谁再来读读你找到的句子?幻灯片出示句子:王子再三求它,因为裁缝的孩子渴得太厉害。快乐王子忧愁的面容终于叫小燕子的心软了下来。生1读。生2读。师: “再三求它”是什么意思啊?请生回答。师:谁再来读读这句话!师:此时,快乐王子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带着你的这种感受再读。师:快乐王子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把你的理解读进去吧!(幻灯片出示句子)师:是啊,看到这样一个脸带病容,手指头上尽是针眼的女裁缝,快乐王子是如此的不忍心,他说:(指句子,生跟读。) “小燕子,

20、把我的红宝石送给女裁缝吧!”师:看到女裁缝的孩子正在发烧,母亲却无钱给他看病,快乐王子痛苦无比,他说:(指句子,生跟读。)“小燕子,把我的红宝石送给女裁缝吧!”师:孩子的病越来越重了,生命危在旦夕。快乐王子心急如焚,他说:(指句子,生跟读。) “小燕子,把我的红宝石送给女裁缝吧!”师:为了帮助女裁缝,快乐王子迫不急待地奉献出了自己剑柄上的蓝宝石,他真是富有请大家接着默读王子帮助年轻人这一部分,画出表现快乐王子舍己为人的句子。(师巡视)请同学们交流。(师相机出示句子) “唉,我现在没有红宝石了,只剩下一对蓝宝石眼睛,你取出一颗给他送去,他能换钱买食物,买木柴,写完剧本。”你感受到了?(生说)(再

21、请生读。)来,大家一齐读读这句话。还有吗?王子再三央求,燕子才取出王子的一只眼睛给年轻人送去。说说你的看法。师: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生齐读。师:“央求”是什么意思?师:快乐王子“再三央求”什么啊?师:挖出自己的眼睛来帮助年轻人,快乐王子真的是 ?师:仅仅是善良吗?他可是挖出一只宝贵的眼睛啊!师:引导学生回答后,和第一次作比较,上一次,他献出的是剑柄上的这一次,他献出可是自己的一只他的品质真是.(师板书:崇高)师:是啊!快乐王子不仅善良,而且如此崇高!你还从哪里感受到了快乐王子的善良和舍已为人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王子帮助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部分,边读边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生自由读

22、。师:谁来读读自己画出的句子。师相机出示下面的句子:可王子求燕子把他的另一只眼睛也取下来,送给广场上卖火柴的小女孩。小女孩把火柴掉在了沟里,如果她不带点钱回家,父亲会打她的。她没有鞋,没有袜,头上也没有帽子。她有了蓝宝石,父亲便不会打她了。师:你为什么感动呢?生谈。师:同学们,这样一个在广场上卖火柴的小女孩,只有快乐王子看到了吗?大家想像一下,其他人看到小女孩,会是些什么样的表现呢?而快乐王子又是怎么做的呢?生回答。师相机出示句子:可王子求燕子把他的另一只眼睛也取下来,送给广场上卖火柴的小女孩。说说你的想法!全班男生一齐来读读这句吧!师:还有吗?生答后,师再出示句子:王子连声央求燕子,说:“你

23、就照我的吩咐去做吧。”师:(你找得很对!请女生齐读这句话)师:快乐王子的“吩咐”是什么呢?请一名学生回答。师:那意味着什么呢?请同学一个接一个地回答。师:同学们,带着你们的这种感受,再来读一读这两段话吧!(配乐读)师: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快乐王子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呢?请写在课文的旁边吧!师:大部分同学都已经写完了,请同学们把笔放下来。谁来说说?生1说。生2说。生3说。师:刚才送出一只眼睛的时候,我们感受到了他的“崇高”,现在,他把仅剩的一只眼睛也送出去了,这只眼睛比起第一只眼睛来,还要珍贵千百倍啊!快乐王子真是太 )(师板书:伟大)师:是啊!快乐王子不仅善良,舍已为人;他还那么崇高、伟大!下面我们

24、再来静静聆听这篇童话故事的原著片断,边听边思考课后练习第二题。播放录音。师:谁来说说第一个问题?(王子的心和小燕子。)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为什么说快乐王子的心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那么为什么说小燕子的心也是这个世界上这最珍贵的东西呢?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一下。生讨论。师:为什么说小燕子也最珍贵呢?生:因为他和快乐王子一样,也很善良!也在一次次的帮助着快乐王子,帮助着穷人。师评价。师:(出示幻灯片)现在,站在我们面前的快乐王子已经由原来的光彩夺目、灿烂无比变得灰暗而又难看。面对这样的一尊雕像,市长决定拆除它,你有什么看法?请几个同学回答,师相机评价。后出示练习:本课课题是快乐王子,你

25、觉得快乐王子快乐吗?结束语:这节课,我们深深地被快乐王子和小燕子的善良所感动,我们的心灵又经受了一次洗礼和陶冶。也许,快乐王子的确快乐;也许,快乐王子并非快乐。但他一定希望普天下的人都幸福快乐!当然,更希望我们在座的师生都平安、幸福、快乐!让我们在优美的旋律中结束我们今天的教学吧!(播放音乐:快乐老家,结束新课。)板书设计: 快乐王子 女裁缝 红宝石 善良 舍已为人年轻人 一只眼睛 小女孩 另一只眼睛 崇高 伟大很多穷人 金片 教学后记: 课题:32牛郎织女课型:新授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会复述“牛郎织女”这个故事。2引导学生学习生字,积累词语。教学重点:

26、默读课文,会复述“牛郎织女”这个故事。教学准备: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民间早就有关于牛郎和织女的传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牛郎织女的故事。(二)初读课文1画出不认识的字词,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2小组内分自然段轮流朗读,检查读音是否正确。(三)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第一部分讲了什么?第二部分讲了什么?根据学生的概括,梳理提纲:牛郎身世照看老牛老牛说话织女下凡相识织女辛勤劳动老牛留言织女被抓牛郎追赶隔河相望(四)复述故事

27、1练习复述故事,想想怎样复述得更有条理?让学生自己总结按照提纲复述的方法,激发学习兴趣。2小组里复述故事,推荐代表在全班复述。一定注意让每个同学都有练习的机会,老师要参加到小组中倾听学生的复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五)巩固延伸1你喜欢牛郎织女的故事吗?这个故事为什么能流传下来,家喻户晓?感悟到课文赞扬了牛郎织女勤劳、善良的品质和他们真挚的感情,它表达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和追求。2交流有关牛郎星、织女星的资料。(六)作业1际观察星空,查阅搜集有关星空的图片资料,找一找天河、牵牛星、织女星。2熟读课文把牛郎织女的传说讲给别的小朋友听。教学后记:课题:语文百花园八 教学过程语海畅游1读一读,辨一辨目的:

28、引导学生会读儿化韵。过程:(1)自己读一读,读出词语和儿化词的不同。(2)小组中读一读,说一说前后词语意思上有什么不同。(3)我还知道一些儿化词。小米小米儿一点一点儿帮忙帮忙儿新词新词儿画画儿信信儿2读一读,比一比,再用带点的词语造句。目的: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关联词,把句子的意思说得更明确。过程:(1)自己读一读,说说使用关联词有什么好处。(2)补充练习:小明的爸爸()会说英语,()还会说日语。b()瘟神很厉害,()桓景并不怕他。c这()是我们班的光荣,()是全校的光荣。d()王子的外表失去了光彩,()穷人不再挨饿,他的心里比什么都高兴。积少成多1读读背背:目的:引导学生学习古诗,积累语言。过程

29、:(1)自读(2)小组读(3)说一说自己的理解(4)对着背一背(5)指名背一背2我的采集本:目的:引导学生学习歇后语,积累语言。过程:(1)读一读(2)说一说歇后语的意思(3)我收集了许多有趣的歇后语。阅读平台目的:让学生对文字的产生有一定的了解,感知文字的重要性,并培养热爱祖国文字的感情。过程:1读题目,有什么疑问?不用文字的书和信什么样?2带着问题读一读,说一说。3谈一谈自己的感受。能说会道、笔下生辉美丽的民间传说口语交际及习作的指导思想:(1)让学生乐于表达,易于动笔;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2)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像和幻想。(3)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

30、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4)把习作教学与语文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基于以上指导思想,本次习作教学的设计并非某一节课实施过程的具体设计,而是试图把这次习作融在一个“大过程”中。口语交际及习作的要求: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知道民间传说中要介绍清楚:主人公是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儿?2激励学生大胆想象,从而编写出有趣的、感人的民间传说。能把语句写通顺、流畅。3能相互修改和自己修改民间传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喜欢读、讲民间传说。2使学生喜欢写民间传说。3愿意把自己编写的民间传说讲给别人听。教学环节:(一)学前热身:(1)让学生感受到民间传说距离我们并不遥远。爸爸妈妈

31、就曾经给他们讲过许多个了,自己也曾经读过一些很有意思的小故事,现在我们在课堂上一起来读,通过对课文的认真学习,以后我们还能自己写写民间传说。(2)民间传说中应该有哪些内容?故事中的人物有谁?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怎么发生的,怎么发展的,结果怎么样?(实际上就是故事的内容)故事中告诉大家一个什么道理。(这一条在教学中有所渗透,但不是对学生习作的要求)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就初步感知一下民间传说的基本构成要素。(3)在阅读教学后需引导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多听、多读几篇民间传说,进一步去感受民间传说的有趣。操作时机:学习完重阳节的传说牛郎织女之后。操作方法:

32、(1)教师推荐内容,或者鼓励学生自己搜集。在读、听故事前,需要布置一个思考题:这个故事中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2)设一个交流的机会。(口语交际课)(3)评价总结,为写作打基础。哪位同学故事讲得好?为什么能讲好?(时间、地点、人物交待得清楚;有有趣、感人的情节。)(二)课上指导回忆口语交际课的内容,明确写作要求:注意把时间、地点、人物交待清楚。要把传说中最有趣、最感人的地方写具体。写完后,同学之间交换阅读,互相修改。在这里,提醒老师们注意三点:让学生在写作前,一定要想好:故事中的人物有谁?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怎么发生的,怎么发展的,结果怎么样?激励他们大胆地想,充分地想。告诉学生故事

33、中的动物或物件都可以当作人来写,让这些动物或物件能说,会动,就像牛郎织女中的老牛一样。提醒学生:别人介绍的民间故事可能很长,选择主要情节写下来;主人公不要太多,两三个就行了。(否则,人物太多,情节就容易复杂,学生就写不清楚。)(三)课上评改实施步骤:1组内交流:互听、互评,看谁写得最有趣、最感人。听评要求:是否听清楚主人公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这篇小故事有趣吗?感人吗?你最欣赏编写的哪部分内容?有没有介绍不清楚的内容?帮助读文同学改一改。有没有说得不通顺的地方?帮忙改一改。2小组内推荐一名同学在全班交流。3根据同学建议,修改自己的童话故事。这一环节的设计,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写传说故事喜爱的情感,也能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创编传说故事的快乐。与此同时,在学生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听的同学能够有目的的听,并且在听过之后帮助同学修改故事;读故事的同学则能够将他人提出的建议认真听取并努力改好自己的小故事。而这些也恰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必备的好品质。(四)成果展示1展板:把美丽的民间传说故事粘贴出来;让学生给自己的故事配图展出。2表演:小组形式表演自创的一个传说故事。3装订民间传说故事集:以小组形式进行,在全班交流,传阅。最好也让家长们看一看孩子们的杰作,这样对于激发学生写作欲望和建立学生写作信心都会有很好的帮助。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