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春语文期末考试七年级下

上传人:tia****g98 文档编号:162505246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2年春语文期末考试七年级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2年春语文期末考试七年级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2年春语文期末考试七年级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2012年春语文期末考试七年级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春语文期末考试七年级下(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2年春语文期末考试七年级下一、积累与运用(45分)1、请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走进语文大观园,我见到了鞠躬尽(ci)_的邓稼先,目光深(su)_的贝多芬,还欣赏了令人亢(kng)_奋的安塞腰鼓,变(hun)_多姿的印度舞蹈这一切让我多么沉迷,多么难忘啊!2、 用波浪线画出下面句子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把正确的字改正在横线上。(2分)闻一多先生做学问,足不下楼,是一位潜心治学的学者;对敌人斗争锋芒必露,揭穿他们的无耻斓言,是一位英勇无畏的战士。 _ _3、 选择括号内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3分)(1) 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_(赞歌 骊歌)。(2) 对于我们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

2、怀着_(炽热 炽痛)的热爱。(3) 闻一多要给我们_(卑微 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4、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3分)(1)福楼拜时而激情满怀,时而_(恼羞成怒 义愤填膺)。(2)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_(至死不懈 至死不渝),对国防事业做出了许多新的贡献。(3) 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_(忠厚平实 老实憨厚)的人。5、 根据文中括号内的意思概括出恰当的词语,填在句中的横线上。(4分)(1) 开始,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了_(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蹿跳。(2)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

3、_(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3) 命运加在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将他的灵魂锁闭在_(厚而大的石头)一样密不透风的“耳聋”之中。(4) 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_(形容十分恐惧)的单调命运任何区别。6、 下面一段话中有两个病句,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1) 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于1914年完成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2)这部小说讲述的是作者一段辛酸的童年往事。(3)读了这本书,使我深受感动。(4)我从中也知道了高尔基许多童年的故事。A. 病句是_句(填序号),改为_。B.病句是_句(填序号),改为_。7、 仿照下面三个分句的样子再续写一个。(2分)花时间去阅读吧,阅读是才智的

4、源泉;花时间去思考吧,思考是力量的源泉;花时间去想象吧,想象是创造的源泉;_;_。8、 对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分)、木兰诗是一首写女子代父从军的叙事诗,全是明朗刚健、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族情味。、未选择的路使用象征手法,用“路”象征了人生。、资治通鉴是西汉司马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共年间的史实。、华南虎让我们从生活伙伴动物身上感受到生命的平等,保护动物,珍视生命,每一个人都应该这样。、 古诗文默写。(分)() 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战士终于凯旋的诗句是:“_,_”。() 竹里馆的作者是王维,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是:“_,_”。()春夜

5、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诗句是:“_,_”。()滁州西涧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咸蛋宁静之景的诗句是:“_,_”。() 伤仲永一文中写方仲永“卒之为众人”的根本原因是“_”。() 论诗中表达诗人赵翼期盼文坛盛世的诗句是:“_,_”。() 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中写现在之衰,抒发无穷感慨的诗句是;“_,_”。() 出自司马光的孙权劝学的成语“刮目相看”的原句是:“_,_”。、 本期你读过哪些文学名著?请你写出其中一部的书名、作者及书中主人公的名字,并写出它的主要内容。(4分)读书资料卡作品作者主人公主要内容11、 综合学习(共9分)(1) 这学期你参加了什么综合性语文

6、学习活动?请仔细回忆一下,写出一项来。(2分)_(2) 布封的马赞美了马是人类忠诚而高贵的朋友。在我国,很多成语中都有马,如龙马精神、金戈铁马、马革裹尸、倚马可待、塞翁失马等。除这些外,请再写出三个带有“马”字的赞美性的成语。(3分)_、_、_(3) 根据语境补充两同学未说的话。(4分)放学路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谈起了“减负”话题。甲说:“现在作业少了,时间多了,我可以随心所欲地看课外书喽!”乙说:“时间多了,难道只是给你看课外书的吗?学生马,还是应该看课本!”丙说:“你们说得太片面,我以为_。”二、 阅读(55分)(一)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6题。(20分)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

7、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不知从哪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先生,怪哉这虫,是

8、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

9、来: “人都到哪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12、选文写到“我”被送私塾去的原

10、因,“我”到底知道不知道呢?你从文中哪些词语看出来的?(4分)_13、 选文写了一位老先生,你认为这是一位怎样的先生?“我”对先生是怎样的态度?(4分)_14、 文中“我”向先生请教何为“怪哉”,先生回答“不知道”,而且“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有人在此处下批注“先生不学无术”“装腔作势”,你以为如何?请你给下个批注。(4分)_15照你看,“我”在三味书屋学习是怎样的一个学生?试以选文内容证明自己的认识。(4分)_16、 作者写此文时是以怎样的心情去回忆幼年时的学习经历的?(4分)_(二)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16分)爱的谎言 他是山里唯一的邮递员。那条通往城市的小路,

11、他一走便是整整二十年。二十年的风霜雨雪,坎坷苦难,都不曾让他更改回山的脚步。 他是第一个走出山里的孩子。山外的世界,让人望而却步,但又心生向往。每次回来,他都要和山里的孩子们说上一段动人的故事。他读过两年书。于是,再虚幻的事物经他口里说出来,总是那么有血有肉,活灵活现。孩子们听得痴了,都不去弹玻璃球了,都不去爬山了,托着腮帮,直愣愣地看着他唾沫横飞地说话。 每次都是同一个声音打算了他的谈话:“是送信的小王来了吗?快进屋来跟我念念。”这句话一出,孩子们顿时就会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瘫倒在地。他们似乎知道,这句话就和评书的先生们的那句“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一样,意在宣布故事即将结束。 他一面

12、抗起背包,一面亮着嗓门喊着:“大娘,别急,我就来了,就来了,有你的信件呐!” 屋里,是一位双眼失明的老太太。明晃晃的太阳照在她的身上。她的孩子真在城里教书。不过,那是千里之外的大城市,不是他口中所说的小镇。他见过她的孩子,斯斯文文,戴个眼镜,说话轻言慢语,很是礼貌。只是,这些都是三年前的记忆了。细细算来,她的孩子已有整整三年不曾踏入山里。 她念子心切,无奈双目失明,不能爬上那漫漫的山路,不然,她一定会挺直了脊梁,顺着大路去看看她的孩子。她总是静静地坐在门前晒太阳,听着门外的声音。只要是他来了,她总是第一个能听出来。 幸好她的孩子不曾将她忘记,总是每月按时给她寄来一封家书,还有一张崭新的百元大钞

13、。她小心翼翼地摸索着撕开信件,将里面的百元大钞捏取出来,塞到衣服内里的布袋里,才急切将信件递给他。 他像个懂事的孩子一样,毕恭毕敬地接过信件,逐字逐句地念过去。她的孩子真是忙啊,每次写的内容和问候都是一样。不过,这些已经足够。从她战栗的身体就能看出,她正在被深深地感动着。 三年就这么悄然而去了。三年后,老人撒手人寰。有人说,她临死前还安静的坐在那张木凳上,懒懒地晒着太阳,似乎是在等待着什么。村里终于决定找寻她的孩子,将这个不幸的消息传达给她,让她来看看老人的遗体,磕几个响头。 村里的人真把整个小镇都找遍了,硬是找不到她孩子的踪影。最后,千辛万苦所得到的,竟是几年前,她的孩子已在车祸中丧生的消息

14、。村里顿时轩然大波。她的后事还如何处理?他们终于想到了那些信件。无可非议,那一定是她孩子的配偶所写的,他们有必要按照有效地址将她火速寻来。 邮递员接到消息后,一面含着热泪,一面风尘仆仆地从外地赶了回来。他一语不发地站在旧日念信的位置,愣愣地看着那把陈旧的椅子。 村里人问他来信的地址,他不说,问他在什么取的信件,他也照旧不说。没办法,为了节省时间,村里人只好把老人的柜子给撬开了。暗沉沉的柜子底,平平整整地躺着三十六封没有地址的信件,还有三十六张崭新的百元大钞。 村里人疑惑了,没有邮寄地址,没有收件人地址,他是怎么送过来的呢?最后,他们不得不打开信件,追寻最后的线索。散落一地的信封里,人们终于取出

15、了三十六张同种模样的白纸。17、 文中画线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妙处?(4分)_18、 邮递员是怎样瞒住真相,不让老大娘知道她的儿子已经逝世的?(4分)_19、 你觉得文章最感人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4分)_20、 你局的文中的邮递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4分)_(三)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21-27题。(19分)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21、 此诗作于天宝八年(749)作者赴安西途中,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2分)_22、 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2分)_伤仲永(节选)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

16、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23、 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4分)(1)世隶耕( )(2)父异焉( )(3)邑人奇之( )(4)或以钱币乞之( )2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各句,(4分)(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_(2) 泯然众人矣_25、 哪些地方表现仲永聪明过人?(用原文回答)(2分)_26、 仲永“泯然众人矣”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_27、 文中哪些句子介绍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3分)第一阶段:_第二阶段:_第三阶段:_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