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安全评价PPT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62504912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48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资源描述: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交通安全评价PPT课件(4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道路交通安全评价道路交通安全评价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I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 道路安全评价概述道路安全评价概述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I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Back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以一个地区或一条道路为研究范围对象,通过收集资以一个地区或一条道路为研究范围对象,通过收集资料、事故调查、现场测量等手段获得与研究对象范围料、事故调查、现场测量等手段获得与研究对象范围内相关的信息,通过事故指标、隐患指标及风险指标内相关的信息,通过事故指标、隐患指标及风险指标等,应用适合的评价方法对研究范围进行安全程度的等,应用适合的评价方法对研究范围进行安全程度的评

2、价。评价。道路交通安全系统评价道路交通安全系统评价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I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Back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1按研究对象分类按研究对象分类(1)宏观评价)宏观评价(2)微观评价)微观评价评价分类评价分类2按照评价时间范围分类按照评价时间范围分类事前评价采用的是道路开通前的信息;事前评价采用的是道路开通前的信息;事后评价采用的是道路营运后的信息。事后评价采用的是道路营运后的信息。道路交通安全评价I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Back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遵循的原则遵循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2可行性原则可行性原则3实际性原则实际性原则4可比性原则可比性原则道路交通安全评价I 基本概念

3、基本概念 Back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制约因素制约因素 1影响因素众多影响因素众多如人口密度、人口的年龄构成、居住区的结构、车辆如人口密度、人口的年龄构成、居住区的结构、车辆保有量及组成、交通流量、公共交通设施、路网长度保有量及组成、交通流量、公共交通设施、路网长度及质量、地理及气候条件等等。及质量、地理及气候条件等等。这些因素之间又互相关联、互相影响,而要确定其相这些因素之间又互相关联、互相影响,而要确定其相关关系又几乎是不可能的。关关系又几乎是不可能的。由于每一个因素只能反映问题的一个侧面,若要全面由于每一个因素只能反映问题的一个侧面,若要全面评价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则应当在评价模型中引

4、进尽评价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则应当在评价模型中引进尽可能多的变量。可能多的变量。道路交通安全评价I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Back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制约因素制约因素 2定义不一致定义不一致国际上目前推荐的是事故后国际上目前推荐的是事故后30天之内死亡者均作为交天之内死亡者均作为交通事故死亡加以统计,但有的国家则规定为通事故死亡加以统计,但有的国家则规定为7天,如中天,如中国、意大利;有的国家规定为国、意大利;有的国家规定为6天,如法国;有的国家天,如法国;有的国家规定为规定为3天,如奥地利;有的国家规定为天,如奥地利;有的国家规定为1天,如西班天,如西班牙、日本;甚至有的国家规定大于牙、日本;

5、甚至有的国家规定大于30天,如瑞士。天,如瑞士。各国对于机动车的分类和统计范围也不一致各国对于机动车的分类和统计范围也不一致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I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 道路安全评价概述道路安全评价概述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道路安全评价概述道路安全评价概述一、道路安全评价的定义一、道路安全评价的定义道路安全评价是对直接影响道路用户道路安全评价是对直接影响道路用户安全的道路组成元素和其相互作用或安全的道路组成元素和其相互作用或施工当中的其他因素的评价,通过评施工当中的其他因素的评价,通过评价在道路开放交通之前预测可见的潜价在道路开放交通之前预测可见的潜在的道路安全问

6、题,发现潜在的危险。在的道路安全问题,发现潜在的危险。英国运输部英国运输部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道路安全评价概述道路安全评价概述道路安全评价是由一个独立的合适的道路安全评价是由一个独立的合适的检查者(机构)对与道路建设有关的检查者(机构)对与道路建设有关的工作的审查以保证提供高水平的道路工作的审查以保证提供高水平的道路安全。安全。澳大利亚澳大利亚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道路安全评价概述道路安全评价概述对现有或将建道路或交通项目或其他对现有或将建道路或交通项目或其他与道路用户有关的项目所做的正式审与道路用户有关的项目所做的正式审查,由合格的独立的检查者检查项目查,由合格的独立的检查者检查项目的现在事故

7、可能性和道路交通的安全的现在事故可能性和道路交通的安全性能。性能。美国美国ITE技术委员会技术委员会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道路安全评价概述道路安全评价概述道路安全评价是对现有或将建的道路工程项目或道路安全评价是对现有或将建的道路工程项目或交通工程项目、任何与道路用户有关的其他项目交通工程项目、任何与道路用户有关的其他项目的正式审查,并给出项目存在的或潜在的安全问的正式审查,并给出项目存在的或潜在的安全问题和安全性能方面的审查报告。题和安全性能方面的审查报告。道路安全评价的目的是检查道路或道路建设是否道路安全评价的目的是检查道路或道路建设是否存在潜在的事故风险和安全性能问题。存在潜在的事故风险和安

8、全性能问题。共同点共同点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道路安全评价概述道路安全评价概述1道路安全的评价主体道路安全的评价主体(1)技术要求)技术要求评价人员对道路设计、交通工程要有丰富的评价经验。评价人员对道路设计、交通工程要有丰富的评价经验。(2)公正性要求)公正性要求公正的指出道路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不得因对设计存公正的指出道路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不得因对设计存有偏见而无端挑剔设计中的问题,也不能仅利用个人的专有偏见而无端挑剔设计中的问题,也不能仅利用个人的专业特长而忽视其他工程师的经验。业特长而忽视其他工程师的经验。(3)独立性要求)独立性要求评价工作过程、评价结论不应受业主和设计人员的限制。

9、评价工作过程、评价结论不应受业主和设计人员的限制。道路安全评价的内涵道路安全评价的内涵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道路安全评价概述道路安全评价概述(1)阶段一: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阶段一: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路线走向、建设标准和主要规范、考虑对现有路网路线走向、建设标准和主要规范、考虑对现有路网的影响、出入口控制、确定交叉口数量与类型的影响、出入口控制、确定交叉口数量与类型(2)阶段二:初步设计阶段)阶段二:初步设计阶段对平纵横线形、交叉口进行道路安全评价对平纵横线形、交叉口进行道路安全评价道路安全评价的实施时间道路安全评价的实施时间3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道路安全评价概述道路安全评价概述(3)阶段三;施工图

10、设计阶段)阶段三;施工图设计阶段对道路线形、交叉口、标志标线,信号、照明等进行道路安对道路线形、交叉口、标志标线,信号、照明等进行道路安全评价。全评价。(4)阶段四:开放交通之前)阶段四:开放交通之前对竣工道路及各类附属设施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发现那些对竣工道路及各类附属设施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发现那些在图纸上难以发现的安全问题和危险路况,提出必要的整改在图纸上难以发现的安全问题和危险路况,提出必要的整改措施。措施。(5)阶段五:开放交通之后运营一段时间)阶段五:开放交通之后运营一段时间现有道路的道路安全状况的调查与评价,进行道路黑点的鉴现有道路的道路安全状况的调查与评价,进行道路黑点的鉴别与

11、改造设计别与改造设计道路安全评价的实施时间道路安全评价的实施时间3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道路安全评价概述道路安全评价概述(1)通过事故防治和减缓事故严重程度提高道路)通过事故防治和减缓事故严重程度提高道路的安全性;的安全性;(2)减低道路网事故率;)减低道路网事故率;(3)对于广大人民群众而言包括事故、伤残及死)对于广大人民群众而言包括事故、伤残及死亡,此类损失代价将会减少;亡,此类损失代价将会减少;(4)提高道路设计者的道路安全意识。)提高道路设计者的道路安全意识。道路安全评价的意义道路安全评价的意义道路交通安全评价I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 道路安全评价概述道路

12、安全评价概述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Back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安全度评价指标安全度评价指标1绝对指标绝对指标交通安全度评价绝对指标有四项,即事故次数、死亡人交通安全度评价绝对指标有四项,即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2007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27209起,造成起,造成81649人死亡、人死亡、380442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2亿元。亿元。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Back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安全度评价指标安全度评价指标道路交

13、通安全评价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Back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2相对指标相对指标(1)万车交通事故死亡率)万车交通事故死亡率 104式中式中 RV每每1万辆机动车的事故死亡率;万辆机动车的事故死亡率;D全年或一定期间内事故死亡人数;全年或一定期间内事故死亡人数;V机动车保有辆。机动车保有辆。VDRVVDRV例题例题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Back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2相对指标相对指标VDRV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104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Back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万人交通事故死亡率万人交通事故死亡率RP每每1万人的事故死亡

14、率;万人的事故死亡率;D全年或一定时期内的事故死亡人数;全年或一定时期内的事故死亡人数;P统计区域人口数。统计区域人口数。VDRVPDRP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100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Back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交通事故致死率交通事故致死率 RZ交通事故致死率;交通事故致死率;D全年或一定时期内的事故死亡人数;全年或一定时期内的事故死亡人数;S全年或一定时期内的事故受伤人数。全年或一定时期内的事故受伤人数。VDRVSDDRZSDDRZ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Back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交通事故致死率交通事故致死率 综合反映车辆性能、安全防护

15、设施、道路状况、救护水平综合反映车辆性能、安全防护设施、道路状况、救护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是衡量交通管理现代化及交通工具先进性等因素的影响,是衡量交通管理现代化及交通工具先进性的一个重要指标的一个重要指标 VDRVSDDRZ年份年份20012002200320042005死亡人数(人)死亡人数(人)4824704346101036受伤人数(人)受伤人数(人)18571480169218182924交通事故致死率(交通事故致死率(%)20.624.120.425.126.1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Back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亿车公里事故指标亿车公里事故指标 VDR

16、VSDDRZ 108NDRNRN1年间亿车公里事故次数或伤亡人数;年间亿车公里事故次数或伤亡人数;D全年交通事故次数或伤亡人数;全年交通事故次数或伤亡人数;N全年总计运行车公里数。全年总计运行车公里数。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Back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亿车公里事故指标亿车公里事故指标 VDRVSDDRZ关于车公里数,可采用以下几种计算方法:关于车公里数,可采用以下几种计算方法:以每辆车的年平均运行公里数乘以运行车辆数;以每辆车的年平均运行公里数乘以运行车辆数;用道路长度乘以道路上的年交通量用道路长度乘以道路上的年交通量(或由年平均日交通或由年平均日交通量推算

17、出年交通量量推算出年交通量);以所辖区全年总的燃料消耗量以所辖区全年总的燃料消耗量(升升)除以单车每公里平均除以单车每公里平均燃料消耗量燃料消耗量(升车公里升车公里)。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Back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亿车公里事故指标亿车公里事故指标 VDRVSDDRZ某高速公路一年间共发生交通事故某高速公路一年间共发生交通事故86次、伤次、伤115人、死亡人、死亡23人,其长度为人,其长度为60km,全程年平均日交通量为,全程年平均日交通量为15000辆日,辆日,试计算其事故率。试计算其事故率。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Back

18、下一页下一页亿车公里事故指标亿车公里事故指标 VDRVSDDRZ 10826.2次次/亿车公里亿车公里 108 7.0 人人/亿车公里亿车公里 108 35.0人人/亿车公里亿车公里 3651500060861NR36515000601152NR36515000601152NR3651500060233NR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Back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综合事故率综合事故率 VDRVSDDRZ R综合事故率,也称死亡系数,即综合事故率,也称死亡系数,即1年间或一定时期内年间或一定时期内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D全年或一定时期内事故死亡人数;

19、全年或一定时期内事故死亡人数;V机动车拥有量;机动车拥有量;P统计区域人口数。统计区域人口数。410DRVP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Back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当量死亡人数当量死亡人数VDRVSDDRZ DsDK1D1K2D2式中式中 Ds、D、D1、D2分别为当量死亡、死亡、轻分别为当量死亡、死亡、轻伤和重伤人数;伤和重伤人数;K1、K2分别为轻伤和重伤换算为死亡的换算系分别为轻伤和重伤换算为死亡的换算系数。数。系数系数K1和和K2应遵循统一的折算原则制定应遵循统一的折算原则制定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Back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

20、上一页VDRVSDDRZ常用评价方法常用评价方法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Back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VDRVSDDRZ宏观评价方法宏观评价方法 绝对数法绝对数法一类是统计分析模型,利用多元回一类是统计分析模型,利用多元回归法建模;另一类是经验法建模。归法建模;另一类是经验法建模。事故率法事故率法模型法模型法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Back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VDRVSDDRZ事故强度法事故强度法 综合事故强度分析法综合事故强度分析法3310.dddDKP N LKd当量综合死亡率;当量综合死亡率;Dd当量死亡人数当量死亡人数

21、(人人);Nd当量汽车数当量汽车数(辆辆);L辖区道路总里程辖区道路总里程(km);P辖区人口总数辖区人口总数(人人)。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Back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VDRVSDDRZ综合事故强度分析法综合事故强度分析法D1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人);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人);D2交通事故轻伤人数(人);交通事故轻伤人数(人);D3交通事故重伤人数(人);交通事故重伤人数(人);D4交通事故直接经济损失(万元);交通事故直接经济损失(万元);a2、a3、a4轻伤人、重伤人、直接经济损失与死亡的当量系数;轻伤人、重伤人、直接经济损失与死亡的当量系数;Dd=D1+

22、D2a2+D3a3+D4 a4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Back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VDRVSDDRZ动态事故强度分析法动态事故强度分析法道路交通事故影响程度的特点:道路交通事故影响程度的特点:道路交通事故影响程度是一个数值,反映了人、车、路与交通事故的作道路交通事故影响程度是一个数值,反映了人、车、路与交通事故的作用关系,其大小只与人、车、路在实际交通运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有关,用关系,其大小只与人、车、路在实际交通运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有关,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交通事故影响程度不同,与每一年的交通事故有关,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交通事故影响程度不同,与每一年的交通事

23、故有关,在数值上是动态的。在数值上是动态的。交通事故影响程度的概念对于某一具体的道路交通事故而言不具有意义,交通事故影响程度的概念对于某一具体的道路交通事故而言不具有意义,但对于全国或地区的交通事故而言具有实际意义。因为在具体的事故中无但对于全国或地区的交通事故而言具有实际意义。因为在具体的事故中无法判定人、车、路对道路交通事故作用程度的大小,但在事故总体中可以法判定人、车、路对道路交通事故作用程度的大小,但在事故总体中可以表现出人、车、路对道路交通事故作用程度的大小。表现出人、车、路对道路交通事故作用程度的大小。道路交通事故影响程度的数值分别与在交通事故中由人、车、路引起的道路交通事故影响程

24、度的数值分别与在交通事故中由人、车、路引起的交通事故数有直接的线性关系,因为交通事故主要是由人、车、路三方造交通事故数有直接的线性关系,因为交通事故主要是由人、车、路三方造成的,交通事故影响程度大的,由其造成的交通事故必然多。成的,交通事故影响程度大的,由其造成的交通事故必然多。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Back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VDRVSDDRZ动态交通事故影响程度动态交通事故影响程度计算结果事故原因主要原因累计主要原因累计 次要原因累计次要原因累计 动态交通事故影响程度动态交通事故影响程度当量人口当量人口(行人驾驶员乘客)(行人驾驶员乘客)1r10.5r2

25、R1r10.5r2机动车机动车1j10.5j2J1j10.5j2道路道路1d10.5d2D1d10.5d2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Back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VDRVSDDRZ动态事故强度法动态事故强度法 3DkMJEVREPFPow Pow事故强度,Pow值越小,表明道路交通安全状况越好;各国死亡人数换算系数,如德国、英国取1.00,意大利、中国取1.08,法国取1.09等;F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人);M等级公路里程(km);k公路事故系数,即公路当量总事故次数占全部路网当量总事故次数的比例,通过统计分析,中国取0.72,黑龙江省取0.4l,广州市取0.6

26、0,哈尔滨市取0.26,大庆市取0.48,其他国家或城市可根据各地事故特点参照取值;EP当量交通参与者;EV当量机动车数。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Back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VDRVSDDRZ动态事故强度法动态事故强度法 3DkMJEVREPFPow 1、2城市、乡村人口中的交通参与者比例。据城市、乡村人口中的交通参与者比例。据抽样调查显示,中国城市人口中的交通参与者比例约抽样调查显示,中国城市人口中的交通参与者比例约占占69,乡村人口中的交通参与者比例占,乡村人口中的交通参与者比例占31;对发;对发达国家无调查数据,达国家无调查数据,1、2暂取暂取1.0。P

27、1、P2城市、乡村人口数量。城市、乡村人口数量。V1、V2机动车机动车(包括汽车、摩托车、拖拉机包括汽车、摩托车、拖拉机)数、数、自行车数自行车数(辆辆)。EVV10.15V2EP1P1+2P2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Back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VDRVSDDRZ动态事故强度法模型应用动态事故强度法模型应用国家国家人口事故率人口事故率/(人人10万人口万人口)车辆事故率车辆事故率/(人万车人万车)运行事故率运行事故率/(人亿车公里人亿车公里)事故强度事故强度美国美国15.682.100.535.39日本日本7.301.373.86英国英国6.341.420.

28、234.03法国法国14.302.590.536.88德国德国10.431.920.5412.34加拿大加拿大9.701.623.34意大利意大利11.001.861.345.64葡萄牙葡萄牙18.654.24中国中国6.2517.325.3324.59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Back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VDRVSDDRZ动态事故强度法模型应用动态事故强度法模型应用年份年份人口事故率人口事故率/(人人10万人口万人口)车辆事故率车辆事故率/(人万车人万车)运行事故率运行事故率/(人亿车公里人亿车公里)事故强度事故强度19945.5424.2611.0226.3

29、019955.9022.509.0626.5019966.0220.417.5625.8319975.9717.505.8824.2219986.2517.325.3324.59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Back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VDRVSDDRZ四项指标相对数法四项指标相对数法 利用此相对指标可深入地认利用此相对指标可深入地认识各种识各种道路类型道路类型交通事故的交通事故的对比对比情况,判断情况,判断各种道路类各种道路类型交通事故发生的比例型交通事故发生的比例 (AiAi)100 式中式中指标的相对数;指标的相对数;Ai不同道路类型的交通事故各项指标不同道路

30、类型的交通事故各项指标的绝对数;的绝对数;Ai各种道路类型的交通事故各项指各种道路类型的交通事故各项指标总数。标总数。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Back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VDRVSDDRZ四项指标相对数法应用四项指标相对数法应用道路类型道路类型各种道路类型的事故分布比例范围各种道路类型的事故分布比例范围 /事故百分比事故百分比A死亡人数百分比死亡人数百分比B高速公路高速公路0202一级公路一级公路316522二级公路二级公路8281135三级公路三级公路221327四级公路四级公路07110等外公路等外公路0405快速路快速路0203主干路主干路2140123

31、4次干路次干路522318支路支路2614其他城市道路其他城市道路311412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Back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VDRVSDDRZ四项指标相对数法应用四项指标相对数法应用05101520253035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等外公路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其他城市道路道路类型(1998年)百分比/事故比死亡比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Back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VDRVSDDRZ微观评价方法微观评价方法交通事故率法交通事故率法 108 LQDRNLQDRN道路类型道路类型 高速公路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32、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四级公路事故率事故率(次(次/亿车公里)亿车公里)8.2913.2723.7259.2912.7144.4915.9631.9121.8443.68路段评价与交叉口评价路段评价与交叉口评价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Back下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上一页VDRVSDDRZ交通事故率法交通事故率法 106 LQDRN交叉口评价交叉口评价 VDRMRM交叉口事故率交叉口事故率(次次100万台车万台车);D交叉口范围内发生的事故次数;交叉口范围内发生的事故次数;V通过交叉口的车辆数。通过交叉口的车辆数。例题例题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