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物质的制备练习鲁科版高中化学一轮复习(配有课件)

上传人:wen****ng 文档编号:162457266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87.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常见物质的制备练习鲁科版高中化学一轮复习(配有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常见物质的制备练习鲁科版高中化学一轮复习(配有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常见物质的制备练习鲁科版高中化学一轮复习(配有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常见物质的制备练习鲁科版高中化学一轮复习(配有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物质的制备练习鲁科版高中化学一轮复习(配有课件)(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课时 3常见物质的制备(时间:45 分钟分值: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7 个小题,每题 6 分,共 42 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3滨州质检)用含少量镁粉的铝粉制取纯净的氢氧化铝,下述操作步骤中最恰当的组合是()。加盐酸溶解;加烧碱溶液溶解;过滤;通入过量 CO2生成 Al(OH)3沉淀;加入盐酸生成 Al(OH)3沉淀;加入过量烧碱溶液ABCD解析加 NaOH 溶液,Al 溶解生成 NaAl(OH)4溶液,Mg 不溶解,过滤掉,在 NaAl(OH)4溶液中通过量 CO2,不宜加盐酸,盐酸过量,Al(OH)3溶解。答案B2(2013保定市八于中学第三次月考)下列物

2、质的制备,符合工业生产实际的是()。A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制漂白粉B用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烧碱、氢气和氯气C将氢气和氯气混合后点燃,产物用水吸收制备盐酸D工业制硫酸在吸收塔中用水吸收 SO3生成硫酸解析Ca(OH)2溶解度小,应用石灰乳与 Cl2反应制备漂白粉,A 项错误;氯碱工业中采用阳离子交换膜法制备 NaOH、Cl2、H2,B 项正确;H2和 Cl2混合后点燃会发生爆炸,应将 H2在 Cl2中燃烧,C 项错误;SO3溶于水放出大量热,形成硫酸酸雾,不利于吸收,工业上采用 98.3%的浓硫酸来吸收 SO3,D 项错误。答案B3(2014济南模拟)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

3、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图 1 所示装置除去 Cl2中含有的少量 HClB用图 2 所示装置制取少量氨气C用图 3 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 CO2气体D选择合适的试剂,用图 4 所示装置可分别制取少量 CO2、NO 和 O2解析B 项,试管中空气无法排出,不能收集 NH3;C 项,纯碱易溶于水,利用图示装置不能达到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的目的;D 项,无法用排空气法收集 NO。答案A4(2014吉林省松原市质检)绿色环保是我们的生活理念。下列实验符合“绿色环保”思想的是()。解析A 项氯气有毒,且在水中溶解度不大,制氯水时应有尾气处理装置,以防氯气逸出;B 项浸有碱液的棉花可以吸收多余的 SO2

4、,符合“绿色环保”思想;C 项 HCl 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强酸性气体且易溶于水,在空气中易形成酸雾;D 项有 CO 逸出,尾气应该进行处理。答案B5(2014青岛一模)下列药品和装置合理且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解析NO 难溶于水,故不能用于喷泉实验,A 项错误;加热固体混合物时,试管口一般应向下倾斜,B 项错误;Fe(OH)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应将滴管插入液面以下,避免生成的 Fe(OH)2在液面处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为 Fe(OH)3,C项错误;通过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是否退色,可以验证苯环中是否有碳碳双键,D 项正确。答案D6以下各种尾气吸收装置中,不适合于吸收 HCl 气体,而且不能防止

5、倒吸的是()。解析B 选项中,倒扣的漏斗伸入液面以下太多,不能起到防倒吸的作用。答案B7(2014蓬莱统考)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装置是洗气装置,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B实验室用装置制取氨气C装置可用于制备氢氧化亚铁并观察其颜色D装置中 X 若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解析装置作洗气装置时,应长进短出;制取氨气时的药品不能选择氯化铵,因为加热生成的氯化氢和氨气在试管口处反应重新生成氯化铵;制备氢氧化亚铁时,胶头滴管要伸入溶液中;由于氨气在四氯化碳中溶解度很小,可以防止倒吸,D 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个小题,共 58 分)8(13 分)(2014济南统

6、考)实验室欲制取少量 NaHCO3与 NH4Cl。实验步骤如下:请回答:(1)步骤、中需用到氨气,下列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氨气的是_(填序号)。(2)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若用图甲装置进行该沉淀反应,实验时,须先从_(填“a”、“b”或“c”)管通入_。(3)有人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装置来验证步骤所得的晶体中含有 NH4。具体操作是取少量晶体于硬质试管中,对晶体部位加热,并在_(填“A”或“B”)处放置_试纸,观察现象。解析(1)a 中 NH4Cl 受热分解生成的 HCl 和 NH3在试管口遇冷又重新生成NH4Cl,碱石灰起不到吸收 HCl 的作用。c 中反应装置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2

7、)实验时应先通入 NH3再通入 CO2,NH3极易溶于水,故应从 a 管通入。(3)由于 NH3的密度比空气小,因此应把试纸放在硬质试管的上口。答案(1)bd(2)NaClCO2NH3H2O=NaHCO3NH4ClaNH3(3)A湿润的红色石蕊(或湿润的酚酞)试纸9(16 分)(2013大纲,28)制备氮化镁的装置示意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a 的名称是_,b 的名称是_;(2)写出 NaNO2和(NH4)2SO4反应制备氮气的化学方程式_;(3)C 的作用是_,D 的作用是_,是否可以把 C 和 D 的位置对调并说明理由_;(4)写出 E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8、_;(5)请用化学方法确定是否有氮化镁生成,并检验是否含有未反应的镁,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_。解析(1)因为装置比较复杂,所以在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时候要采取加热法,即微热 b,这时 G 中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冷却后,G 中插在溶液里的玻璃管形成一段水柱,则气密性良好;(2)根据反应物(NaNO2)和(NH4)2SO4和生成物(N2)。可 知 该 反 应 为 归 中 反 应,所 以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2NaNO2(NH4)2SO4=2N2Na2SO44H2O;(3)从 A 中出来的气体中可能含有 O2,对后面的实验会带来干扰,所以在和 Mg 反应之前必须除去,而饱和的硫酸亚铁溶液中含有(Fe2

9、),能除去 O2;生成物 Mg3N2极易和水发生反应,所以在制取反应前必须干燥(即浓硫酸的作用);(5)根据 Mg3N2和 H2O 反应的方程式:Mg3N26H2O=3Mg(OH)22NH3,可知检验方法为取少量产物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试管底部有沉淀生成,可闻到刺激性氨味(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管口,试纸变蓝),证明产物中含有氮化镁;弃去上清液,加入盐酸,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则证明产物中含有未反应的镁。答案(1)微热 b,这时 G 中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冷却后,G 中插在溶液里的玻璃管形成一段水柱,则气密性良好分液漏斗圆底烧瓶(2)2NaNO2(NH4)2SO4=2N2Na2SO44H

10、2O(3)除去氧气及氮氧化物除去水蒸气不能,对调后无法除去水蒸气(4)N23Mg=Mg3N2(5)取少量产物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试管底部有沉淀生成,可闻到刺激性氨味(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管口,试纸变蓝),证明产物中含有氮化镁;弃去上清液,加入盐酸,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则证明产物中含有未反应的镁10(14 分)(2012全国大纲卷,28)现拟用下图所示装置(尾气处理部分略)来制取一氧化碳,并用以测定某铜粉样品(混有 CuO 粉末)中金属铜的含量。(1)制备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2)实验中,观察到反应管中发生的现象是_;尾气的主要成分是_;(3)反应完成后,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填字

11、母)a关闭漏斗开关b熄灭酒精灯 1c熄灭酒精灯 2(4)若实验中称取铜粉样品 5.0 g,充分反应后,反应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4.8 g,则原样品中单质铜的质量分数为_;(5)从浓硫酸、浓硝酸、蒸馏水、双氧水中选用合适的试剂,设计一个测定样品中金属铜质量分数的方案;设计方案的主要步骤是(不必描述操作过程的细节)_;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解析(1)甲酸在浓硫酸催化下脱水制取 CO。(2)CO 通过反应管时与混有的 CuO 反应,CuO(黑)CO=Cu(红)CO2,因此尾气中含有 CO、CO2。(3)反应完成后,为防止单质 Cu 在高温时被氧化,先熄灭酒精灯 2,再关闭漏斗,最后熄灭酒精灯

12、1。(4)用差量法:CuOCumm(CuO)80 g5.04.816 g解得 m(CuO)1.0 g,则单质 Cu 的质量分数为5.01.05.0100%80%。(5)方案一用稀硝酸与混合物反应,测量单质 Cu 与稀 HNO3反应生成的 NO的体积(用排水法)。但这种方法的弊端是 NO 会与空气中的 O2反应生成 NO2,NO2溶于水,使气体的气体测量不准确。方案二用稀硫酸溶解样品,稀 H2SO4只溶解 CuO,不溶解单质 Cu,最后称量固体质量即可。此法简单可行。答案(1)HCOOH=浓硫酸COH2O(2)黑色粉末变为红色CO、CO2(3)cab(4)80%(5)将浓硫酸稀释,称取一定量的样

13、品;样品与过量稀硫酸反应;过滤、洗涤;干燥、称量、计算。H2SO4CuO=CuSO4H2O11(15 分)(2013胶东名校联考)乙酰苯胺为白色有光泽片状结晶或白色结晶粉末,是制磺胺类药物的原料,可用作止痛剂、退热剂、防腐剂和染料中间体。常见制备反应如下:H2O实验过程如下:5 mL 新蒸馏的苯胺,7.5 mL 冰醋酸及约 0.1 gZn 粉 加热 55 min控制温度 105 反应混合液 反应液倒入冷水中 冰水洗涤 抽滤粗产品 重结晶产品部分物理常数如下表:化合物名称性状熔点()沸点()溶解度水乙醇乙醚苯胺无色液体5.89184.43.4 g互溶互溶乙酰苯胺白色固体114.33040.56

14、g易易乙酸无色液体16.75118.1互溶互溶互溶制备实验装置如下图(加热装置略去):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 a 的名称是_;实验时需在仪器 b 上包裹石棉绳,其目的是_。(2)锥形瓶中得到的无色液体是_,实验中控制温度计的温度为 105 的目的是_。(3)反应容器中还需要加入少量碎瓷片,其作用是_;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碎瓷片,应该采用的正确操作是_。(4)根据反应温度要求,最合适的加热方法为_。A酒精灯直接加热B水浴加热C油浴加热(5)通过重结晶提纯乙酰苯胺时,应将粗产品溶解在_中。A100 热水B无水乙醚C无水乙醇D粗产品滤液解析(2)查表知除水外其余物质的沸点均大于 105,因为实验过程中控制温度为 105,所以锥形瓶中得到的无色液体为水;(4)水浴加热的温度在 100以下,酒精灯直接加热不易控温,应选油浴加热;(5)查表知乙酰苯胺易溶于乙醇、乙醚,不易溶于水,所以重结晶时将其溶解在 100 热水中。答案(1)冷凝管保持温度,使蒸出的气体温度达到 105(2)水将反应生成的水蒸出,促进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和转化率(3)防止暴沸冷却后补加(4)C(5)A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