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溶解度

上传人:xuey****n398 文档编号:162456809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913.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5年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溶解度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2015年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溶解度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2015年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溶解度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资源描述:

《2015年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溶解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溶解度(4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5年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溶解度一选择题1(2015苏州)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Bt2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3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C=A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

2、度相等,根据溶解度确定物质能否全部溶解,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解答即可解答:解:A、t1时,相同质量的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此处没有提溶液的质量,故无法比较溶质质量的大小,错误;B、t2时,A的溶解度是50g,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只能溶解25g,故溶液质量是75g,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25g:75g=1:3,正确;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AB的溶解度减小有晶体析出,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故B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A的溶质质量分数,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故溶液组成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与t2相同,

3、据图可以看出,C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错误;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2(2015巴中)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2时,向100g甲中加入100g水后形成溶液的质量为200gB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甲的溶解度比乙大D将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到t1时,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固体物质

4、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判断通过降温还是升温的方法是晶体析出,据此解答解答:解:A、t2时,甲的溶解度是80g,向100g甲中加入100g水后,只能溶解80g,形成溶液的质量为100g+80g=180g,错误;B、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正确;C、在同一温度下比较不同的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没提温度,不能比较,错误;D、将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到t1时,甲的溶解度减小,有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分数是t1时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故溶液组成不变,溶质质量

5、分数是t2时的溶质质量分数,根据图象可以看出,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甲的大于乙,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根据溶解度曲线解决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2015南京)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Bt2时,甲、乙的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t1时,将50g水加入15g甲物质中,可得到65g溶液D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某

6、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判断通过降温还是升温的方法是晶体析出,据此解答解答:解:A、比较物质的溶解度,需要在一定的温度下比较,故A错误;B、t2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B错误;C、t1时,甲的溶解度是20g,将50g水加入15g甲物质中,只能溶解10g,可得到60g溶液,故C错误;D、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根据溶解度曲线解决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应用知

7、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2015安徽)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t2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50%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判断通过降温还是升温的方法是晶体析出,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据此解答解答:解:A、在同一温度下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

8、错误;B、据图可以看出,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正确;C、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错误;D、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33.3%,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根据溶解度曲线解决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5(2015福州)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物质都易溶于水B可将工业废水任意排入内河C生活中常用肥皂水检验软水和硬水D水电解过程与电源正极连接的一端产生氢气考点: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电解水实验;硬水与软水;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常见

9、物质的溶解性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水体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判断C、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根据硬水和软水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论:“正氧负氢”,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不是所有物质都易溶于水,如氢氧化钙微溶于水、硫酸钡难溶于水等,故选项说法错误B、将工业废水任意排入内河,会造成水体污染,故选项说法错误C、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故选项说法正确D、由电解水的实验结论:“正氧负氢”,水电解过程与电源正极连接的一端产生的是氧气,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

10、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物质的溶解性、水体污染、硬水和软水的检验方法、电解水的实验结论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2015黄石)KCl的部分溶解度数值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溶解度(g)20343037A常温下,KCl微溶于水B20时,100g饱和溶液含有34g溶质C将30的饱和KCl溶液降温至20,会有KCl晶体析出D相同质量的水中加入不同质量的KCl,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同考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已有的溶解度的概念以及题干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根据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解答

11、解答:解:A、常温下,KCl的溶解度是34g大于10g,属于易溶物质,A错误;B、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有34g溶质,B错误;C、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将30的饱和KCl溶液降温至20,会有KCl晶体析出,C正确;D、相同质量的水中加入不同质量的KCl,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相同,若是都在同一温度下形成的饱和溶液,则溶质质量分数相同,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溶解度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溶解度的概念以及和溶解性的关系进行7(2015呼和浩特)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B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

12、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C等体积,等浓度的双氧水制取氧气D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治疗胃酸过多,胃液pH的变化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金属的化学性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分析:A、根据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质会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分析解答;B、根据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铁产生的氢气比锌多解答;C、根据根据用相等质量的双氧水来制取氧气时,有催化剂时放出氧气速度比不加催化快,但最终产生氧气的质量是相同的进行解答;D、根据胃酸呈酸性,氢氧化铝呈碱性解答解答:解:

13、A、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质会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溶质质量较小,故错;B、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铁产生的氢气比锌多,故对;C、相等质量的双氧水来制取氧气时,有催化剂时放出氧气速度比不加催化快,但最终产生氧气的质量是相同的,故错;D、胃酸呈酸性,用氢氧化铝来治疗胃酸过多,应从pH7开始,故错答案:B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间的反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8(2015鄂州)取四份20时一定质量的饱和硝酸钾溶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后,所得结论正确的是()A保持温度不变,蒸发10g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B保持温度不变,加入10g硝酸钾后,溶液中

14、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C保持温度不变,蒸发10g水后,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D降温至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根据饱和溶液,减少溶剂,会析出晶体分析;B、根据饱和溶液的定义分析;C、根据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分析;D、根据硝酸钾的容积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分析解答:解:A、饱和硝酸钾溶液减少溶剂,会析出晶体,仍为该温度的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A结论不正确;B、饱和硝酸钾溶液加入硝酸钾不再溶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B结论不正确;C、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是溶质、溶剂的性质和温度,与溶剂的多少无关故C结论不正确;D、由于硝酸钾

15、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降低至10后,溶质的溶解度减小故D结论正确故选D点评:准确地理解饱和溶液、溶解度、饱和溶液中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9(2015河南)KCl与KNO3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数据如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温度/20304050溶解度/gKCl34.037.040.042.6KNO331.645.863.985.5A20时,KCl溶解度大于KNO3的溶解度B两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之间C40时,5g KCl加10g水可得到33.3%的溶液D50时,10g KNO3中加20g水,充分溶解,再降温到30,有KNO3固体析出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

16、响因素;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已有溶解度的意义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溶质质量分数就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据此解答解答:解:A、由溶解度数据表可知:20时,KCl溶解度大于KNO3的溶解度,正确;B、根据表格可以看出,KCl与KNO3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之间,正确;C、在40时,KCl的溶解度为40g,10g水中最多溶解4g,溶液的最大浓度可达到100%28.6%,不是33.3%,错误;D、在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85.5g,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5.8g,在50时,将10g KNO3中加20g水,全部溶解,在30时,20

17、g水中最多溶解9.16g,故再降温到30,有KNO3固体析出,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溶解度的有关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0(2015盐城)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应对应实验操作的是()A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B向等质量的锌、铁中滴加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C向一定的氧化铁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并持续高温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金属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酸的化学性质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分析:A、根据氧化钙能够和水反应分析;B、根据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多少分析;C、根据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

18、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分析;D、根据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立即产生硫酸钡分析解答:解:A、生石灰和饱和石灰水中的水反应,因此会使饱和溶液中的水减少,则会析出部分溶质,因此溶质的质量会减少,故坐标错误;B、横坐标代表稀盐酸,相等质量的酸提供的氢元素质量相等,则产生的氢气相等,因此是同一条斜率;向等质量的铁和锌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则铁和锌全部参加反应,Fe+2HClFeCl2+H256 2Zn+2HClZnCl2+H265 2通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以及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可以看出,铁生成的氢气大于锌,故坐标正确;C、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固体质量会减少但不会减少为0

19、,故坐标错误;D、硫酸应该和氯化钡立即产生硫酸钡沉淀,因此起点应该是0,故坐标错误;故选项为:B点评:此题是过程与图象结合题,是对学生识图能力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的分析各个反应的过程,并结合图象分析问题,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一定帮助11(2015包头)下列有关量的变化图象与其对应叙述相符的是()ABCD常温下,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t时,向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中分别加水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最小的是丙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向等质量的铁和镁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AABBCCDD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20、;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根据氧化钙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进行分析;B、据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分析解答;C、根据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含有水,所以开始水的质量不为0,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生成水和氧气,所以随着反应的进行,水的质量不断增加,当反应完毕后水的质量不再增加进行解答;D、分别向等质量的镁和铁中滴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当盐酸少量时,生成的气体由盐酸的量决定,所以开始二者放出气体一直相等,但由于盐酸过量,等质量的镁放出的气体大于铁放出的气体解答:解:A、由于氧化钙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氧化钙反应消耗了

21、饱和溶液中的水,而使饱和溶液因减少溶剂水而析出固体,饱和溶液的溶质、溶剂质量同时减少,所以溶液的质量减少,故错误;B、t时甲的溶解度乙丙,则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物质加水溶解配成饱和溶液,丙需要水的质量多,故丙所得溶液的质量最大,故错误;C、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含有水,所以开始水的质量不为0,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生成水和氧气,所以随着反应的进行,水的质量不断增加,当反应完毕后水的质量不再增加,为一定值,故正确;D、分别向等质量的镁和铁中滴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当盐酸少量时,生成的气体由盐酸的量决定,所以开始二者放出气体一直相等,但由于盐酸过量,等质量的镁放出的气体大于铁放出的气体,所

22、以图象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和所代表的反应的反应原理和相关物质的定量反应关系12(2015扬州)KNO3与NH4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常温下,NH4Cl易溶于水Bt2,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t3,KNO3的溶解度大于NH4Cl的溶解度D两种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时,均有晶体析出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物质的溶解性是根据在20(室温)时的溶解度来划分的,溶解度大于10g,属于易溶物质B、根据t2,

23、两种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进行分析判断C、由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t3KNO3与NH4Cl的溶解度大小D、根据KNO3与NH4Cl的溶解度均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NH4Cl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0时NH4Cl的溶解度为29g,则20NH4Cl的溶解度大于29g,则NH4Cl易溶于水,故选项说法正确B、t2,两种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故选项说法错误C、t3,KNO3的溶解度大于NH4Cl的溶解度,故选项说法正确D、KNO3与NH4Cl的溶解度均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两种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时,均有晶体析出,故

24、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通过本题可以加强学生对固体溶解度曲线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3(2015连云港)如图表示的是KNO3和NaN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2时,KNO3溶液的浓度一定等于NaNO3溶液的浓度BT1时,在50g水里加入15g KNO3固体,充分溶解,可得到65g溶液CT1时,往180g NaNO3饱和溶液中加入620g水可配成质量分数为10%的NaNO3溶液D若KNO3中混有少量NaNO3,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专

25、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根据溶解度曲线交点的意义分析;B、根据溶解度的意义分析;C、根据溶解度的意义、溶质质量分数的公式计算分析;D、根据KNO3、Na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分析解答:解:A、由KNO3的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KNO3、NaNO3的溶解度相同,此温度下KNO3、NaNO3饱和溶液的浓度相同,如不是饱和溶液,无法确定故A错误;B、由KNO3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KNO3固体的溶解度是20g,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在50g水里加入15gKNO3固体,只能溶解10g,可得到60g溶液故B错误;C、由NaNO3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NaNO3固体的溶解度是80g,

26、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T1时,180g NaNO3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为80g,加入620g水可配成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故C正确;D、由KNO3和NaNO3的溶解度曲线可知,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NaNO3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若KNO3中混有少量NaNO3,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故D错误故选C点评: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4(2015泰州)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乙的饱和溶液降温时,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C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

27、的方法提纯甲DT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20%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二者的溶解度相等,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确定析出晶体的方法,根据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即可解答:解:A、据图可以看出,在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正确;B、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当乙的饱和溶液降温时,溶液的组成不变,故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正确;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明显,故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正确;D、T时,甲的

28、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15(2015德阳)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两者均有晶体析出C将甲的溶液从t1升到t2,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D当温度高于t1而低于t2时,乙的溶解度比甲的溶解度小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及意义解答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

29、度;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解答:解:A、t1时甲、乙两曲线交于一点,说明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若饱和溶液质量不相等,则所含溶质质量就不相等故说法错误;B、从图中趋势可知,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而降低,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不有晶体析出,故说法错误;C、从图中趋势可知,甲的溶解度随着温度而升高,甲的溶液从t1升到t2,溶质质量不变,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增大,故说法错误;D、从图中趋势可知,当温度高于t1而低于t2时,乙的溶解度比甲的溶解度小,故说法正确、答案:D点评:会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同温下溶解度的大小,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物质溶解度相等16(201

30、5滨州)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Bt2时,将50ga物质(不含结晶水)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在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以及溶

31、质质量分数比较解答即可解答:解:A、据图可以看出,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正确;B、t2时,a的溶解度是50g,将5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恰好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正确;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在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故b的质量分数大于a的质量分数,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故溶液组成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与t2时相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错误;D、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溶解度曲线的

32、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17(2015茂名)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1时A和B的溶解度相等Bt2时A和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两者仍是饱和溶液Ct2时在A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水,A的溶解度变小Dt2时在100g水中加入40g A,可形成不饱和溶液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据AB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分析解答;C、温度不变,物质的溶解度不变;D、据该温度下A的溶解度解答解答:解:A、t1时A和B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

33、点,二者的溶解度相等,正确;B、A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B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所以t2时A和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A仍饱和,B变为不饱和溶液,故错误;C、温度不变,物质的溶解度不变,所以t2时在A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水,A的溶解度不会改变,故错误;D、t2时A的溶解度是45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45g的A,所以在100g水中加入40g A,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正确;故选:AD点评:了解溶解度概念、溶解度曲线的意义等知识,才能结合题意灵活解答,能较好的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8(2015昆明)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40和85时,该物质的溶解

34、度均为40gB该物质在60时的溶解度比40时的溶解度大C40时该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D将85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60,此过程中不会析出晶体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据溶解度曲线可知某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B、据溶解度曲线可比较不同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大小;C、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并结合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分析解答;D、85降温至60,该物质的溶解度逐渐增大,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由图可知:40和85时,该物质的溶解度均为40g,正确;B、由图可知:该物质在60时

35、的溶解度比40时的溶解度大,正确;C、4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4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40g该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40%,故错误;D、由图可知:85降温至60,该物质的溶解度逐渐增大,所以将85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60,此过程中不会析出晶体,正确;故选:C点评:明确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曲线的意义等知识,才能结合题意灵活解答,难度不大19(2015深圳)如图为M,N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的溶解度比N大Bt1时,M接近饱和的溶液降低温度可以达到饱和Ct2时,100g N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30g N物质Dt2时,M,N溶

36、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根据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进行分析;B、根据M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进行分析;C、根据饱和溶液的定义进行分析;D、根据t2时,M,N溶液是否饱和进行分析解答:解:A、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t2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故A错误;B、M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二减小,所以t1时,M接近保和的溶液降低温度可以达到饱和,故B正确;C、t2时,M物质的溶解度是30g,100g应该是溶剂的质量,所以100g水中溶解了30gN物质,故C错误;D、无法判断两种物质是否饱和,故D错

37、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解答20(2015自贡)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0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B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大C将30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0,有晶体析出D20时,将25g甲加入50g水中,可形成75g溶液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根据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二者的溶解度相等进行分析;B、根据甲的溶解度曲线比乙陡进行分析;C、根据甲物质在30、10时的溶解度曲线进行分析;D、根据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40g进行分

38、析解答:解:A、通过分析图可以看出,在1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A正确;B、甲的溶解度曲线比乙陡,所以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大,故B正确;C、甲物质在30时的溶解度比10时的溶解度大,所以将30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0,有晶体析出,故C正确;D、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所以20时,将25g甲加入50g水中,可形成70g溶液,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解答21(2015北京)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t1时b的饱和溶液加水可变为不饱和溶液B将t2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

39、液质量不变C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bD将t2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b大;将t1时b的饱和溶液加水可变为不饱和溶液正确,因为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t2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有晶体析出,溶液质量减少,不变是错误的;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b,因为在该温度下,a的溶解度比b大

40、;将t2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因为在t1时,a、b的溶解度相等解答:解:A、将t1时b的饱和溶液加水可变为不饱和溶液正确,说法正确;B、将t2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有晶体析出,溶液质量减少,说法不正确;C、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b,因为在该温度下,a的溶解度比b大,说法正确;D、将t2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因为在t1时,a、b的溶解度相等,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

41、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2(2015盐城)如图是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B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使甲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可采取降温的方法D甲、乙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10时,析出的晶体质量甲一定大于乙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某一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比较; 从溶液中结晶的方法有两种: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时,应该用蒸发结晶;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时,应该用降温结晶解答:解

42、: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1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该选项说法正确;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该选项说法正确;C、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使甲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可采取降温的方法,该选项说法正确;D、因为不知道饱和溶液的质量,因此无法比较甲、乙析出晶体的多少,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点评: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23(2015潍坊)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的溶

43、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2时甲、乙两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t3时将ag甲完全溶于100g水中,得到甲的饱和溶液D将乙的溶液由t3降低到t2,乙的溶液中一定有固体析出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甲大于乙是错误的;t2时甲、乙两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正确,因为它们在该温度下有交点;t3时将ag甲完全溶于100g水中,得到甲的饱和溶液是错误的,应该是乙的;

44、将乙的溶液由t3降低到t2,乙的溶液中一定有固体析出不正确,因为没有指明是饱和溶液解答:解:A、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甲大于乙是错误的;故选项错误;B、t2时甲、乙两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正确,因为它们在该温度下有交点;故选项正确;C、t3时将ag甲完全溶于100g水中,得到甲的饱和溶液是错误的,应该是乙的;故选项错误;D、将乙的溶液由t3降低到t2,乙的溶液中一定有固体析出不正确,因为没有指明是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的结晶方法、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等,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

45、空题中24(2015重庆)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浓度相同B保持20,蒸发溶剂可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C30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80gD10时,将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3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能表示的意义:根据已知的温度可以查出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根据物质的溶解度也可以查出它所对应的温度;可以判断或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或饱和溶液中溶

46、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根据溶解度曲线,选择分离、提纯某些可溶性混合物的方法(即选用蒸发结晶还是降温结晶、加上升温结晶);并且,还可以判断或比较析出晶体的质量大小,即曲线越陡,析出的晶体就越多;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是相同的;并且,此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可以据此以上几点来完成解答解答:解:A、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故饱和溶液浓度相同,正确;B、保持20,蒸发溶剂可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正确;C、30时,甲的溶解度为60g,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只能溶解30g,后溶液的质量为80g,正确;D、10时,将两

47、种饱和溶液升温至3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错误;故选D点评: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和意义,溶质质量分数及其有关计算,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变方法;然后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25(2015厦门)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1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饱和溶液B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30%C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甲溶液饱和,乙溶液不饱和Dt2时,质量相同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

48、3,为达饱和状态,需加入甲的质量大于乙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解答:解:A、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乙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都为:100%=23.1%,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甲和乙的溶解度都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甲和乙仍然都是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因为t3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因此t2时,质量相同的甲、乙饱和

49、溶液分别升温至t3,为达饱和状态,需加入甲的质量大于乙,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26(2015泉州)如图是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乙的溶解度不受温度的影响Ct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不考虑水分的蒸发)会有晶体析出Dt2时,甲与乙的溶解度相等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比较溶解度应说明温度B、利用物质的溶解度变

50、化趋势解决C、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可通过曲线的走势解决D、根据交点的含义分析解答:解:A、比较溶解度应说明温度,不说明温度比较无意义,故此选项错误B、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小,而不是不受温度的影响,故此选项错误C、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可知,甲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大,t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不考虑水分的蒸发)会变为不饱和溶液,没有晶体析出,故错误D、t2时,两曲线相交,甲与乙的溶解度相等,故此选项错误故选D点评: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固体溶解度和温度间的关系,并能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27(2015孝感)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2时

51、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B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Dt2时,将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g a的饱和溶液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情况,结合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以及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特点确定析出晶体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据图可以看出,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

52、序是abc,正确;B、P点时ac的溶解度交于一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正确;C、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正确;D、t2时,a的溶解度为50g,将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只能溶解25g,得到75g a的饱和溶液,错误;故选D点评:明确溶解度概念、溶解度曲线的意义、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与溶解度的关系,才能结合题意正确解答28(2015河北)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t1时,将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甲乙B将t1时甲、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两

53、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t3时甲的饱和溶液,可以采用蒸发水的方法D将t3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量水后,析出溶质的质量:甲乙丙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情况,结合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以及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特点确定析出晶体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将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需要的水的质量

54、甲的大,故所得溶液质量甲大于乙,正确;B、将t1时甲、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溶液组成不变,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会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故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大于丙,错误;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t3时甲的饱和溶液,可以采用蒸发水的方法,正确;D、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甲乙丙,将t3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量水后,析出溶质的质量甲乙丙,正确;故选A点评:明确溶解度概念、溶解度曲线的意义、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与溶解度的关系,才能结合题意正确解答29(2015黄冈)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

55、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t1时,甲、乙两种物质各50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140gC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D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交点表示在同一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可以比较同一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根据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特点确定析出晶体的方法,根据溶质质量

56、分数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解:A、物质的溶解度是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而这里没有指明温度,故无法比较甲和乙的溶解度的大小,错误;B、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都是40g,甲、乙两种物质各50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只能溶解40g,故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140g,正确;C、t2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如果是不饱和溶液则不一定,错误;D、t2时,等质量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此处没有提溶液质量的关系,无法比较,错误;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

57、获得很多信息;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30(2015烟台)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底部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浸入盛有水的烧杯里,然后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搅拌至完全溶解(如图1),此时对相应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溶液可能变成不饱和溶液B盛乙的试管中未溶解的固体质量减少C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D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减小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情况;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