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上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上传人:wuli****0220 文档编号:162446259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3.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苏教版五上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苏教版五上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苏教版五上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五上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五上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6黄山奇松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2、 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新的词语的意思。会用“屹立”、“饱经风霜”造句。3、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词语意思,造句。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时间: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6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了解大意,知道黄山松“奇”在哪儿。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理解课题。谁去过黄山旅游过?我们以前学过庐山的云雾,知道庐山有哪些景物最有特点?黄山哪些景物最有名?板书课题16黄

2、山奇松(齐读课题)从课题看“黄山松”有什么特点?出示图片,欣赏黄山松。你还想了解“黄山松”的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渎课文。思考讨论:(1)课文中介绍了黄山的那些特点?重点写了哪一点?(2)文中写了哪些松树?是在哪一节写的?(3)每小节主要写了什么?(第一节: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第二节: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第三节:千字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美。)2、集体朗读课文。3、交流自学的字词。三、学习第一节。1、这一节有几句话?你从这两句话中知道了什么?(理解“四绝”“情有独钟”)2、第一句中是怎样引出黄山的?第二句与第一句有什么联系?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节。四、学习生字词1、

3、出示生字,分析字形,记忆生字2、指导书写誉:上下结构,中间的撇、捺要拉长,盖住下面的言。上面的第三笔为小撇,前面两点并排排队。3、描红,书写习字册作业设计:1、抄写词语、朗读课文。2、搜集有关黄山诗句板书设计:16、黄山奇松 情有独钟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一、 过渡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黄山奇松,知道黄山松的姿态潇洒挺秀,人们对黄山奇松真是情有独钟。为此很多名人来到这,留下了很多诗句交流诗句。这黄山松到底奇在哪儿,引得人们对他如此偏爱呢?今天,我们就来好好地欣赏

4、一下二、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读完想想主要写什么。2、快速读,分别找出描写这三大名松的句子来。分别指名读有关的句子: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3、细读课文,体会每棵松的动人姿态并练习背诵。(1)学习“迎客松”。(出示图片)大家看,这就是黄山第一大名松。(板书:迎客松)请同学们自由读写迎客松的第一句话。读完想迎客松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指名交流。相机板书:优美、遒劲、郁郁苍苍、充满生机。解释词语:遒劲雄健有力。郁郁苍苍形容草木苍翠茂盛。“饱经风霜”是指什么意思?(形容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饱:充分。)这里指谁饱经风霜?这说明了什么?(古老)还有哪些地方看出它的古老?谁能读出迎客松的古老苍健

5、之美呢?(练读)背诵。学习第二句。过渡:迎客松不仅秀美,而且神奇,各自读第二句,读完说说你又读懂了什么。(这是一个比喻句。找出把什么比着什么。对照图做动作比较,说说这样比喻是否贴切。)有感情地朗读。学习第三句。引读:迎客松不愧为一大奇松,古朴苍健,姿态雄伟,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乃至。解释“乃至”(意思更进一层)练习说话:这句话怎样用“不仅而且”来表达。有感情地朗读写迎客松的句子。指导背诵。(2)学习“陪客松”。过渡:黄山松真神奇呀!当游客被迎客松热情地迎到黄山后,热情好客的主人陪客松来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板书:陪客松)(出示画面)自由读写陪客松的句子。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体会

6、比喻句的优美、形象)比较句子。陪客松正对玉屏楼,高大挺拔、苍翠茂盛。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正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了陪客松以及名字的由来。)有感情地朗读。指导背诵。(3)学习“送客松”。过渡:黄山松真神奇啊!当游客饱览美丽的黄山风光后,要离开了,接着送客松来向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板书:送客松)默看有关内容:写了几句话?自己读,先读写送客松的句子,再读写迎客松的句子,比较这两棵松最大的不同是什么。(从中不难发现作者观察非常细致。)有感情地朗读。指导背诵。黄山松造型优美,姿态雄伟,蔚为奇观。集体朗读写黄山松的部分。这么神奇的黄山松,在哪里观看最好呢

7、?齐读第一句。(读出肯定的语气。)小结朗读:现在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登黄山最妙的观松处玉屏楼,观赏姿态独特的黄山奇松。配乐朗读(或背诵)第二段。二、学习第三段。1、老师引读。2、省略号说明什么?这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总分)3、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三、总结课文。1、快速默看课文,说说课文写了黄山松哪几方面的内容,用“先然后最后”说一段话。2、联系全文,说说黄山奇松“奇”在哪儿。3、你还知道黄山有哪些奇观吗?(交流课外获得的有关知识。)作业设计:用“屹立”、“饱经风霜”造句。背诵课文第二段。板书设计:16、黄山奇松详写 主写迎客松优美、遒劲、郁郁苍苍、舒枝迎宾次写陪客松绿色的巨人 送客松独特

8、、蟠曲、天然盆景、展“臂”送客 略写 其他千姿百态17、黄果树瀑布教学要求: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学会本课8生字,绿线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 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重难点: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和大自然无限生机对人的陶冶。 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 、过渡:同学们,还记得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吗?背诵古诗 2 、庐山的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 、你还见过哪些瀑布?它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9、 4 、今天我们要去游览黄果树瀑布,你们想去吗?揭题 简介黄果树瀑布:在贵州省镇宁市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形成原因:县城西南15千米处有条白水河,这里高山重叠,河水从东北山岭中夺路而出。到了黄果树地段,突然河床中断了,滚滚水流顺流下跌,形成了九级飞瀑。 过渡:这瀑布到底是怎样的一幅壮观景象?出示欣赏。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 、自读课文,提出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遇到不懂的词语查字典解决。2 、检查自学: (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齐读。 (2)指名读通课文,评价纠正。 嘶(si)、撩(liao)挟:(xie)_xia/jia3 、轻声读课文,想想主要介绍了黄果树瀑布的哪些方面? 4

10、 、交流:瀑布:声音、样子、水花散落再小镇上的情景;人们的感受:下到谷地时的感受、瞻仰徐霞客塑像的感受。 5 、分小组讨论,课文按游览顺序可分为哪几段? 三、分段朗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1 出示生字,读一读。 2 说一说这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3、指导书写:缝隙:缝,右边是逢,走之底要写的窄些;隙:右上的“小”不带钩,叠:上面三个“又”下面两个小,托在两边,捺变成点。 3 用钢笔描红、临写。 布置作业:1、书写习字册2、了解世界有名的瀑布有哪些板书设计:18、黄果树瀑布所见、所闻、所感第二课时一、复习 1 读词语 、默写2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按什么顺序写的? 二、细读第一段: 1 指名

11、读,理解“杰作”。(板书) 播放黄果树瀑布视频。你有什么体会?2 这一句该怎么读?突出“真是”、“杰作”。 3 再次观看录象,让学生整体感知黄果树瀑布的景观的壮美。过渡:为什么作者把黄果树瀑布称为“大自然的杰作”? 三、细读第二四自然段: 1 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每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2 讨论交流自然段段意。 3 默读课文,思考: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和声响各有什么特点?找出课文中有关语句,用“”划下来。 4 指导学生反复练读这三句话,说说它们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这些句子与一般句子相比较好在哪里?从而体会黄果树瀑布形态的宽及声响的大。根据回答相机板书 5 大声练读三个自然段,想想该用什么样的语气

12、来读?你最喜欢哪一段?为什么? 6 指名有感情地读自己最喜欢地那一段,并说说为什么。 7听录音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瀑布形态的宽、声响的大及瀑布激出的水花化为“银雨撒全街”的情景。 作业布置:小片段:黄果树瀑布板书设计:17黄果树瀑布杰作形态宽声响大第三课时一、复习检查: 1 齐读14自然段。 2 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二、细读第58自然段: 1 指名读第5自然段,思考:黄果树瀑布泻落在什么地方?我们来到谷地有什么感受? 2 讨论、交流。泻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里。出示图片,明确黄果树的地理位置,帮助理解着重体会“群山环抱”的意境,为下文“圆形的乐池”、“四周乐声奏鸣”的理解作铺垫。感受是“那

13、道瀑布”离我们“近得很”。“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来洗洗脸。”“撩”在文中的意思,用手舀水由下往上甩出去。“瀑布泻入谷地溅出的水珠直洒到我们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 播放片段,闭眼感受。板书:感受:舒服 3 听录音,让学生获得那种舒服极了的真实感受。 4 小结节意:写下到谷地的感受。 5 轻声读课文67自然段,说说哪些句子自己读懂了,哪些句子还读不懂,需要别人帮助。 6 电脑出示句子,着重理解这两句话: (1)“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感受)灌:浇,灌注。乐声奏鸣、声浪各指什么?指瀑布的声响大。 (2)“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

14、”挟:夹在胳膊下,然后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 神奇魅力作业设计:1、完成课后第三题2、摘抄描写黄果树瀑布形态和声响的句子。板书设计: 17黄果树瀑布 形态宽 感受舒服极了 灌满活力声响大 挟来生机18、莫高窟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的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莫高窟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教

15、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我国不仅有许多著名的自然景观,你知道有哪些吗?(学生回答)除了这些自然景观,还有许多历史文物、建筑物,你知道有哪些地方吗?(引导学生从自身所见、理解说起,培养学生的自豪感)今天老师就带同学们我国甘肃东南一个著名的石窟,叫莫高窟,(板书课题)看一看。莫高窟也叫“千佛洞”。相传前秦建元二年僧乐开始凿窟造像。经历隋唐以至元代,均有修建。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莫高窟这篇课文,欣赏这座石窟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生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效果。 (1)生字词正音。威

16、风凛凛 精妙绝伦 瑰丽 记录 银弦xian 艺术殿堂 腐败 敦煌 佛像 惟妙惟肖 描摹(形近字区分) 遨游 帛画 彷佛(fu)大佛(fo)(2)释词。 惟妙惟肖 精妙绝伦 瑰丽 描摹 引人注目 举世闻名 (3)提问:课文描写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师板书:彩塑 壁画 藏经洞 (三)给课文分段。 1提问: ()课文第一自然段与最后一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 ()哪些自然段可以合并为一段? ()学生标出分成的三段。 (四)指导写字。 1、分析字形,记忆生字2、指导书写录:第三笔为长横,左下是两笔写成:点、提。绣: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下是“乃”。腐:半包围结构。里面笔画较多,写紧凑一些。下面是个“肉

17、”。3、描红,书写(五)作业设计:1、了解莫高窟2、朗读课文,用多音字组词板书设计:18 、莫高窟 第一段(1)介绍莫高窟位置及外貌第二段 ( 24)分别介绍藏经洞对文物 彩塑 壁画 藏经洞第三段(5)总结全文,点明莫高窟的作用。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今天继续学习18课。1、读字词,默写。2、回顾课文。(一)精读课文第二段。 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文中介绍了莫高窟里的三个事物,是(指名回答、板书)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莫高窟的彩塑是什么样的。1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思考:这一段写什么?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画出来。 ()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的其它语句,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

18、解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学生读后质疑,教师相机点拨。 引导学生想像“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的样子,对照插图试着做出这些样子。怎样读才能让人也好像看到这些样子,从而帮助理解“个性鲜明”和“神态各异”。 16米多长?读时应突出“16”这个数字。课文是如何描述这尊卧佛的神态的? “惟妙惟肖”说明了什么?游人们啧啧赞叹时会说些什么呢? ()朗读体会,指导背诵。 ()小结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 读课文画出中心句读课文质疑,讨论朗读体会直至背诵 2学习第3自然段。 这么惟妙惟肖的彩塑,难怪要介绍给大家,想让大家看一看。那壁画又是怎么迷人的哪?()要求学生根据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3

19、自然段。 ()讨论交流自学效果。 这一自然段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结合图文,理解“精妙绝伦”和“宏伟瑰丽”的意思。 从哪些描写可以看出壁画宏伟瑰丽? 出示投影片,学生朗读感悟。 “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 对照插图4理解这句话的内容。这句话采用了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介绍了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是用什么句式来表达的? 文中还有哪儿也采用了这样的句式,找出来,读一读。 图文对照,朗读体会作者优美细腻的描写笔触。 提示学生用“有有有还有”的句式,改写本自然段的第四句。 ()朗读体会,想像画面,直至背诵。 3学生第4自然

20、段。 ()学生用以上方法自读、质疑、讨论。 ()介绍“藏经洞”的发现及遭帝国主义掠抢、破坏的情况。 ()指导朗读、背诵。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 围绕中心句,用上“有有有还有”写一段话。板书设计:18、莫高窟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壁画宏伟瑰丽:有有有还有藏经洞多第三课时(一)抽查学生背诵第24自然段的情况。 (二)学习第三段。 过渡:看到这个性鲜明的彩塑、宏伟瑰丽的壁画以及藏经洞,你想到用哪些词语赞美它吗?(学生交流)文中用了哪些词语赞美的哪?(指名回答)1介绍敦煌文化,理解“举世闻名”。 2由“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引导学生去联想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和高超的智慧,理解“结晶”的

21、意思。 3指导朗读,要读出自豪、骄傲的感受。 (三)学习第一段。 1举世闻名的莫高窟在哪儿呢?齐读第一段。 2“蜂窝似的”说明了什么? 3出示图片,了解莫高窟的全貌。 (四)听课文录音,看有关录像资料,让学生回味全文,再次感受莫高窟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 (五)创设情境,复述课文。 假如你刚从莫高窟观光回来,你怎样向我们这些未去过的人介绍她呢? 学生自己准备一下,然后指名介绍。我想推荐大家去莫高窟看一看,作业设计:完成片段板书设计: 18、莫高窟彩塑 壁画 “敦煌艺术宝库” 自豪 藏经洞习作5教学要求: 1、比较四幅神情各异的脸蛋图,感受它们分别表达的内心情感。2、展开联想,从丰富多彩的记忆中选

22、择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来写。3、要把事情写具体,包括把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和心理活动写清楚,从而准确的表达真情实感。教学重难点:通过读懂四幅图片,体会激发情感。注意叙事的写法,把事情写具体、完整、有层次。教学准备:多媒体、回忆让自己难忘的事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诱发创作热情 1多媒体出示人物四个表情,讨论概括人物表情:喜、怒、哀、乐。 2想想让自己喜、怒、哀、乐的事情,如果有照片可以展示。 二、积极体验,调动情绪情感 1谈话:人们常说,喜形于色。我们总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把喜怒哀乐写在脸上。被表扬了,满足了愿望,而感到开心;遇到不平,受委屈了,感到愤怒;考试成绩不理想,好朋

23、友不理你了,感到伤心、难受 2看照片,交流。看看照片上,某同学笑得多欢啊!问:你为什么这样高兴啊? 这是某同学被抓拍的照片。问:你为什么愁眉不展地坐在那儿,一动不动?引导学生说清事情发生的原因,注意语句连贯。 三、交流倾诉,表达内心体验 1同位,交流各自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2、指名上台来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四、激情写作,表达真情实感 学生各自回忆,提笔写作。 第二课时: 一、书写作文二、讲评修改三、评优激励,激发新的创作动机 1誊写作文好的展示 2要求学生为自己的作文添画表情插图。板书设计:习作5: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喜、怒、哀、乐具体、准确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练

24、习5教学要求 1学习把句子写具体。 2读背边疆小夜曲,领会诗歌的意境。 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4练习口语交际,学习设计公益用语。 5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练习口语交际,学习设计公益用语。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多媒体播放大海,创设情境,学生读情景对话。 (2)教师把爸爸的话提出:想想看,怎么写才能让人具体地感到大海的大呢? (3)学生说出小芳的话:大海真大,一眼望不到边。引导:大海大,有多大?大到什么程度? (4)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该句还可以怎样补写,也能写得具体?(学生练习) (5)归纳把句子写具体的

25、基本方法:要紧紧抓住前句的中心词来写,使中心词的意思表达更具体、生动、准确。 2教学第二部分。 (1)学生读这部分的句子,想想每句后半部分横线上可以怎么补写,才能使前半部分更具体。 (2)补写句子。 (3)指名读句子。(师生评议,有错误的及时纠正) (4)思考完成方法。 (5)巩固练习。小红的歌唱得真好听呀,小明跑的真快呀, 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读莫高窟一文中的相关内容,感受文章是怎样把情景写具体的。 (2)模仿课文的写法,将家乡的某处自然景物(或名胜古迹)写具体。 (3)小结。 第二课时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欣赏) 1学习边疆小夜曲。 (1)讨论:同学们,你们去过祖国的边疆吗?边疆是

26、个什么样子?你们听过小夜曲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疆小夜曲 (2)出示边疆小夜曲,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3)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正音。 (4)指导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情,正确理解诗人的感情,贴着诗人的心来想,走进诗歌的境界。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表情和手势。 (6)指名朗读,读出味儿,读出感情。(比一比,看谁朗诵得最好)教师帮助配上音乐,创设氛围。 (7)学生练背,在熟读基础上背诵。齐背 2反馈。 (1)指名说出诗人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地朗读。 (2)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三、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

27、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莫高窟。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教师重点指导“尊、彩塑、智慧”等字的书写和整体布局。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提出写字要求:继续认真练字,写出美观、工整的钢笔字。 第三课时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过渡:谈话揭示学习内容,板书课题。设计一条公益广告1审题。 (1)学生读题,并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教师

28、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明确什么是公益用语。设计一条公益用语。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设计。2指导。 (1)学生读题中的三条公益用语。(2)学生读一读介绍什么是公益用语的话(3)介绍公益用语:公益用语通常是用来教育我们关注公共的利益,维护公共的利益。具有宣传、教育等功能,语言具有鼓励性。(4)引导学生回忆见过、听过的公益用语。(5)讨论:这些公益用语有什么作用?讨论交流 (6)想一想为什么这样设计。 3练习。 补充公益用语:爱花惜草,(珍视生命)(1)思考独立设计一条公益用语。 (2)集体讨论交流,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到要这样设计的。(3)集体评议补充,互相完善。 4反馈。 (1)教师对学生的设计进行点评。 (2)鼓励学生关注公益事业,大胆设计公益用语,并在学校家庭等地进行宣传。 五、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 明确本次学写的左偏旁:金字旁、绞丝旁。两个例字是:钉、给。 2指导。 (1)学生细心观察偏旁和例字的写法以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边范写边讲解书写方法。 (3)学生初练,教师及时指导。 3练习 (1)学生临摹,教师巡视,帮助写字有困难的学生。 (2)练习“钉、给”的写法。(注意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板书设计:练习5口语交际:设计一条公益用语。鼓励性、教育作用原因 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