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的论文

上传人:mar****e5 文档编号:162415326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2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水污染的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水污染的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水污染的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水污染的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污染的论文(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地下水过度开采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地下水过度开采引起的环境问题 地下水位大幅下降, 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 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使地表农田灌溉所需水量大幅提高,进而地下水 质发生变化。区域地下水位下降还使平原或盆地的湿地萎缩,消失。地表植被破坏,生态环 境恶化。据统计,全国已形成趋于地下降落漏斗100多个,漏斗区总面积15 万平方千米。地 面下沉,坍塌 地面沉降容易引起地裂缝,对地下的各种管道造成威胁,对人们的生命,财 产形成危害。全国有近 70 个城市因不合理开采地下水诱发地面下沉,沉降范围 6.4 万平方 千米,沉降中心最大沉降量超过两米的有上海,天津,太原,西安,苏州等城市。地面塌陷 是超量开采

2、岩溶地下水造成的,全国共发生岩溶坍塌3000多处,坍塌面积 300 多平方千米。 海水入侵 一般情况下,陆地淡含水层的水位比海水水位高,但经过长期抽取地下水,会使 地下水位低于海水水位,导致海水通过透水层渗入陆地淡水层,从而破坏 地下水资源。沿 海地区的大连,秦皇岛,烟台等地都发生了海水入侵导致地下水水质恶化,全国海水入侵面 积近1000平方千米。 防止地下水过度开采的措施 完善政策和法规 行政管理方面,建立 统一的地下水资源管理机构,实行规划开发,统一合理调度,如在市区内逐步停止自行采井,统 一调度使用城市供水;培养一批地下水资源监测、科研队伍,加强对事故处理的能力,同时为科 学管理提供依据

3、,建立完备的应急预案、水质监测、预警监控体系和严格的监管制度。在资 金支持上,完善投入补偿机制。要加大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投入,研究制定优惠政策,多方筹 集资金,用于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法制管理方面,认真贯彻国家有关地下水资源管理 的方针、政策及法规,制定符合地方实际情况的地下水管理条例,加强地下水资源环境保护与 节约用水的宣传教育。 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加强水循环利用等方法,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 充分利用雨水灌溉,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增设人工增雨作业点,灌溉季节增加有效降雨,工 业生产和民用中尽量多的利用中水,据有关资料统计,城市供水的 80%转化为污水,经收集 处理后,其中 70%的再生水

4、可以再次循环使用。合理利用中水、雨水,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量, 以恢复和养蓄地下水,改善水文地质环境。 此外,还可以加强生态治理、加强地下水污染 治理,通过拦蓄工程、湿地工程等,提升水体自我降解和生物降解能力。 提高公民节水意 识,鼓励节约用水 对于水的需求是无止境的,所以,节水意识很重要。生活方面,提倡一 水多用;工业方面,提倡循环利用水资源,正确处理工业废水;农业方面,采用滴灌,喷灌 等节水的灌溉方式。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 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类不断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但由于 大气、水、土壤等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

5、的作用。污染物质的浓 度和毒性会自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环境自净。如果排放的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 净能力,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这就发生了环境污 染。环境污染有各种分类: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按造成环境污染的性质、来源分: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噪声污染、 放射性、电磁波)固体废物污染、能源污染。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生 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 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

6、氧层破坏就是由大 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这 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 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 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 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 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 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严重的污 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 提高,由于污染引起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

7、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全球影响的方面有大 气环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环境问题等。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环境污染 也日益呈现国际化趋势,近年来出现的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问题就是这方面的突出 表现。迄今为止,人类还未在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球上发现水。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 活上不可缺乏之物质、人体组织中水份占人体重量的百分之六十到七十,其他动 物或植物其体内的水份也占百分之五以上,可见水是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而近年来,水污染却非常严重,人们大量用水,或排放废水等,都会造成严重的水污 染。一般所称的水污染,主要是指由于人为因素直接或间接的将污染物质介入于水体 后,变更其物理、化学或生物特性的改变,以致影响

8、水的正常用途或危害国民健 康及生活环境。水污染来源包括天然的污染源及人为的污染源,人为的污染源有生活用水和工业 废水的排放、农药、肥料等物质,经由地表水或地下水的渗透与流动而进入水体, 使得水体环境受到污染、森林之采伐、耕作、土木工程等人为因素所造成水体中 浮游物与溶解物的增加等。不仅河流、湖泊受到污染,海洋也同样污染严重。污染的江河会继续污染海洋, 而且海上溢油污染事件的频繁出现,也是污染海洋的重要原因。海洋遭受污染后 所产生的一种灾害性海洋现象就是赤潮,由于海水过于营养化,某些浮游生物在 水中爆发性繁殖,这种生长量特别巨大的浮游生物是粉红色或红褐色的,因此染 红了海水,导致了赤潮。赤潮不仅

9、给海洋环境、海洋渔业和海水养殖业造成严重 危害,而且对人类健康甚至生命都有影响。一方面,赤潮引起海洋异变,局部中 断海洋食物链,使海域一度成为死海;另一方面,有些赤潮生物分泌毒素,这些 毒素被食物链中的某些生物摄入,如果人类再食用这些生物,则会导致中毒甚至 死亡。而水污染又是造成水严重缺乏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全世界有100多个国 家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问题,其中有28个国家被列为缺水国或严重缺水国。目 前正在世界许多地区出现的水资源供应危机。水资源的缺乏和污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系列问题。据调查,利比亚和印度目前 的水资源开采量分别是其合理利用量的4倍和两倍,这将直接影响到它们今后的 农业生产

10、。泰国首都曼谷由于长期超量开采地下水,致使城市地面出现下沉的危 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到2030年,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将比现在增 加3倍。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面对城市人口激增与十分有限的水资源,人们将 束手无策。目前,全世界有14亿人生活在缺乏洁净饮用水的地区,全球每年有 700万人因缺水或饮用不卫生的水而致病死亡。并且居民所患的疾病中,大约 80 %直接或间接与饮用水不合格有关。我国水环境的前景也令人担忧。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灾害频繁的国家,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 有量只有25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在世界排第110位,已被联 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多年来

11、,我国水资源质量不断下降,水环境持续恶化,由于污染所导致的缺水和 事故不断发生,不仅使工厂停产、农业减产甚至绝收,而且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 响和较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地威胁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威胁了人类的生存。我 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以污染程度大小进行排序,其结果为:辽河、海河、淮河、 黄河、松花江、长江,其中,辽河、海河、淮河污染最重。综合考虑我国地表水 资源质量现状,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1、11类标准只占32.2% (河段 统计),符合III类标准的占28.9%,属于W、V类标准的占38.9%,如果将III 类标准也作为污染统计,则我国河流长度有67.8%被污染,约占监测河流长度的 2/3

12、,可见我国地表水资源污染非常严重我国地表水资源污染严重,地下水资源污染也不容乐观?我国北方五省区和海河流域地下水资源,无论是农村(包括牧区)还是城市,浅 层水或深层水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局部地区(主要是城市周围、排污河两侧 及污水灌区)和部分城市的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污染呈上升趋势(金传良等, 1996)。具体而言,根据北方五省区(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1995眼地下 水监测井点的水质资料,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在69个城市中,1类水质的城市不存在,11类水质的城市只有10 个,只占14.5%,111类水质城市有22个,占31.9%,W

13、、W类水质的城市有37 个,占评价城市总数的53.6%,即1/2以上城市的城市地下水污染严重。至于海 河流域,地下水污染更是令人触目惊心,2 015眼地下水监测井点的水质监测资 料表明,符合I-III类水质标准仅有443眼,占评价总数的22.0%,符合W和切 类水质标准有880和629眼,分别占评价总井数的43.7%和34.3%,即有78% 的地下水遭到污染;如果用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在评价的总井数中,仅有 328眼井水质符合生活标准,只占评价总数的31.2%,另外2/3以上到监测的井 水质不符合生活饮用卫生标准。为了推动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性统筹规划和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解决日益严峻 的缺

14、水问题,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以提高公众对开发和保护水资源的认识,1993 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确定自1993年起,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 世界水日。面对严峻的缺水、水污染问题,我们应积极行动起来,珍惜每一滴水,采取节水 技术、防治水污染、植树造林等多种措施,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迄今为止,人类还未在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球上发现水。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 活上不可缺乏之物质、人体组织中水份占人体重量的百分之六十到七十,其他动 物或植物其体内的水份也占百分之五以上,可见水是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而近年来,水污染却非常严重,人们大量用水,或排放废水等,都会造成严重的水污 染。一般所称的水污染

15、,主要是指由于人为因素直接或间接的将污染物质介入于水体 后,变更其物理、化学或生物特性的改变,以致影响水的正常用途或危害国民健 康及生活环境。水污染来源包括天然的污染源及人为的污染源,人为的污染源有生活用水和工业 废水的排放、农药、肥料等物质,经由地表水或地下水的渗透与流动而进入水体, 使得水体环境受到污染、森林之采伐、耕作、土木工程等人为因素所造成水体中 浮游物与溶解物的增加等。不仅河流、湖泊受到污染,海洋也同样污染严重。污染的江河会继续污染海洋, 而且海上溢油污染事件的频繁出现,也是污染海洋的重要原因。海洋遭受污染后 所产生的一种灾害性海洋现象就是赤潮,由于海水过于营养化,某些浮游生物在

16、水中爆发性繁殖,这种生长量特别巨大的浮游生物是粉红色或红褐色的,因此染 红了海水,导致了赤潮。赤潮不仅给海洋环境、海洋渔业和海水养殖业造成严重 危害,而且对人类健康甚至生命都有影响。一方面,赤潮引起海洋异变,局部中 断海洋食物链,使海域一度成为死海;另一方面,有些赤潮生物分泌毒素,这些 毒素被食物链中的某些生物摄入,如果人类再食用这些生物,则会导致中毒甚至 死亡。而水污染又是造成水严重缺乏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全世界有100多个国 家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问题,其中有28个国家被列为缺水国或严重缺水国。目 前正在世界许多地区出现的水资源供应危机。水资源的缺乏和污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系列问题。据调

17、查,利比亚和印度目前 的水资源开采量分别是其合理利用量的4倍和两倍,这将直接影响到它们今后的 农业生产。泰国首都曼谷由于长期超量开采地下水,致使城市地面出现下沉的危 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到2030年,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将比现在增 加3倍。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面对城市人口激增与十分有限的水资源,人们将 束手无策。目前,全世界有14亿人生活在缺乏洁净饮用水的地区,全球每年有700万人因缺水或饮用不卫生的水而致病死亡。并且居民所患的疾病中,大约 80 %直接或间接与饮用水不合格有关。我国水环境的前景也令人担忧。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灾害频繁的国家,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 有量只有25

18、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在世界排第110位,已被联 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多年来,我国水资源质量不断下降,水环境持续恶化,由于污染所导致的缺水和 事故不断发生,不仅使工厂停产、农业减产甚至绝收,而且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 响和较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地威胁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威胁了人类的生存。我 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以污染程度大小进行排序,其结果为:辽河、海河、淮河、 黄河、松花江、长江,其中,辽河、海河、淮河污染最重。综合考虑我国地表水 资源质量现状,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1、11类标准只占32.2% (河段 统计),符合III类标准的占28.9%,属于W、V类标准的占38.9

19、%,如果将III 类标准也作为污染统计,则我国河流长度有67.8%被污染,约占监测河流长度的 2/3,可见我国地表水资源污染非常严重我国地表水资源污染严重,地下水资源污染也不容乐观?我国北方五省区和海河流域地下水资源,无论是农村(包括牧区)还是城市,浅 层水或深层水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局部地区(主要是城市周围、排污河两侧 及污水灌区)和部分城市的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污染呈上升趋势(金传良等, 1996)。具体而言,根据北方五省区(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1995眼地下 水监测井点的水质资料,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在69个城市中,1类水质的

20、城市不存在,11类水质的城市只有10 个,只占14.5%,111类水质城市有22个,占31.9%,W、W类水质的城市有37 个,占评价城市总数的53.6%,即1/2以上城市的城市地下水污染严重。至于海 河流域,地下水污染更是令人触目惊心,2 015眼地下水监测井点的水质监测资 料表明,符合I-III类水质标准仅有443眼,占评价总数的22.0%,符合W和切 类水质标准有880和629眼,分别占评价总井数的43.7%和34.3%,即有78% 的地下水遭到污染;如果用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在评价的总井数中,仅有 328眼井水质符合生活标准,只占评价总数的31.2%,另外2/3以上到监测的井 水质不符合生活饮用卫生标准。为了推动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性统筹规划和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解决日益严峻 的缺水问题,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以提高公众对开发和保护水资源的认识,1993 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确定自1993年起,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 世界水日。面对严峻的缺水、水污染问题,我们应积极行动起来,珍惜每一滴水,采取节水 技术、防治水污染、植树造林等多种措施,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