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东华大学教师升等作业流程

上传人:ll****x 文档编号:162413398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国立东华大学教师升等作业流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国立东华大学教师升等作业流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国立东华大学教师升等作业流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国立东华大学教师升等作业流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立东华大学教师升等作业流程(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國立東華大學教師升等作業流程作業 流程辦理注意事項及作業時程人事室函請各系所中心通知升等作業各院教評會將符合升等教師資料送達人事室人事室收件審核基本條件人事室簽會教務長惠示意見簽請校長核示校長交付外審專家學者名單徵詢外審學者人事室寄送升等著作等資料彙整著作外審意見表送各院召開教評會複審將複審通過者送人事室簽提校教評會決審1。人事室應於每年5月、1月底前函請各系、(所、中心)轉知符合升等之教師依規定時限提出申請.2。申請時程:下學期開學後一週內(擬於當年八月一日升等者)、上學期開學後一週內(擬於次年二月一日升等者),向所屬系(所、中心)提出升等之申請,資料不齊或逾期者皆不予受理。專任教師向系、(

2、所、中心)提出申請時須年資滿3年以上(以教師證書為準)且到校服務滿1年個月以上。4。各系(所)教評會審查通過後,分別於上、下學期開學後三週內報請院長提交院教評會審議。5院教評會應分別於當年十月初及四月初完成第一階段複審後將代表著作及參考著作各1式6份送達人事室,並提供12位以上之外審委員參考名單送交校長。院教評會審查通過後於當年六月初及十二月初完成第二階段複審後送達人事室,報請校長提交校教評會審議。7校教評會審議時,得邀申請升等之教師與會說明。8校教評會審議通過後,由人事室通知當事人繳交相片3張報教育部審查教師資格,並製作教師證書及教職員證及改發新職聘書,另通知出納補發薪資差額。校教評會評審資

3、料1。教師升等提名表。教師資格審查履歷表3教師升等評分表4教學及服務資料5。最近五年內著作(代表著作及參考著作分別註明)6.教師升等著作審查意見表(6位外審學者專家)備 註國立東華大學教師升等著作送外審作業應檢附資料明細一覽表請申請升等教師檢附下列所有資料送系所本表.升等提名表3。教師資格審查履歷表4.升等評分表 (以上1至4表格請逕自人事室網頁 人事相關表格區下載)5.現職教師證書影本 。升等年資證明(聘書或經歷證明影本)7.教學資料(一式3份,系(所)、院、校各留存份)8服務資料(一式3份,系(所)、院、校各留存1份)9。研究資料(送外審資料一式份)(1)國立東華大學教師個人基本資料表,請

4、逕自研發處下載(2)五年內代表作。中、英文摘要b。本代表作之特殊貢獻說明c.代表作抽印本(或影本)d.教育部專科以上學校教師資格審查代表作合著人證明1份(如代表作為合著者須提供)e。學位論文與升等代表作關連說明(助理教授升副教授時檢附)f.升等代表作與參考著作同質性關連說明(副教授升教授時檢附)(、e、f表格請逕自人事室網頁人事相關表格區下載)(3)五年內參考著作a參考著作目錄b參考著作簡要說明c.參考著作抽印本(或影本)(4)0學院教師申請升等研究成果自我評量表(00院網頁下載)- 【由各學院視實際需求自訂】(5)若經院教評會審議同意著作外審,“研究資料”請準備一式9份(份送外審,1份院留存

5、、1份人事室留存),以利外審作業.申請人簽章: 年 月 日東華大學資工系助理教授升等副教授基本條件(1) 申請升等教師於學術期刊及國際會議發表之論文(含已被接受且出具證明將定期發表者)依以下分類評定點數:甲、 SI或同等級之期刊論文3點乙、 EI或同等級之期刊論文2點丙、 其他期刊或國際性會議論文1點上述SCI含SCIExpandd.至於與SI或EI同等級期刊之認定應由申請人提出證明,經由系務會議議決。另外,當甲類及乙類論文作者不只一人時(學生除外),申請人排名屬第一順位者獲滿點,第二順位減半計算,第三順位以四分之一點數計算;丙類論文不計順位,一律以點計算。論文點數累計結果算至整數為止。(2)

6、 上述論文於申請升等前五年內助理教授或相等之職位或資格任內發表者為限(博士論文內容發表者不計入)。(3) 根據上述計點原則,申請升等副教授須滿足下述最低門檻:論文累計點數達點以上,且甲類論文至少兩篇,其中至少一篇為第一作者且無指導教授列名,並以東華大學名義發表。丙類論文至多採計點。(4) 上述之點數悉由申請者自填,教評會審核定之,通過上述最低學術研究點數者,始可提出升等之申請,系教評會方得決議該申請案是否繼續進行著作外審。外審成績係學術研究主要的依據.(5) 若申請人於本校任教滿三年以上,其代表著作或研究成果必須以東華大學名義發表之甲類論文為限論文著作( 註記代表通訊作者,+註記代表學生)點數

7、合計註:以上論文均於本人任職東華大學資工系(200年8月)後被接受與刊登,且非本人博士論文內容.東華大學資工系副教授升等教授基本條件(6) 申請升等教師於學術期刊及國際會議發表之論文(含已被接受且出具證明將定期發表者)依以下分類評定點數:甲、 升等前五年院之本校學術研究績效獎勵A級期刊論文或同等級之期刊論文6點乙、 除甲類論文外之SC或同等級之期刊論文3點丙、 I或同等級之期刊論文2點丁、 其他期刊或國際性會議論文點上述SCI含SCI Eanded.至於與SCI或同等級期刊之認定應由申請人提出證明,經由系務會議議決.另外,當甲類、乙類及丙類論文作者不只一人時(學生除外),申請人排名屬第一順位者

8、獲滿點,第二順位減半計算,第三順位以四分之一點數計算;丁類論文不計順位,一律以1點計算。論文點數累計結果算至整數為止。(7) 上述論文於申請升等前五年內副教授或相等之職位或資格任內發表者為限(博士論文內容發表者不計入).(8) 根據上述計點原則,申請升等教授須滿足下述最低門檻:論文累計點數達15點以上,且乙類論文以上至少四篇,其中至少兩篇為第一作者且無指導教授列名,並以東華大學名義發表.丁類論文至多採計2點.(9) 上述之點數悉由申請者自填,教評會審核定之,通過上述最低學術研究點數者,始可提出升等之申請,系教評會方得決議該申請案是否繼續進行著作外審.外審成績係學術研究主要的依據。(10) 若申

9、請人於本校任教滿三年以上,其代表著作或研究成果必須以東華大學名義發表之乙類以上長篇論文為限,且無指導教授列名.論文著作(* 註記代表通訊作者,+註記代表學生)點數合計註:以上論文均於本人任職東華大學資工系(2年8月)後被接受與刊登,且非本人博士論文內容。國立東華大學 學院系所專任教師申請升等評分表姓 名職稱擬升等職級就任現職 年 月到校年月 年 月年資採計 年 月升等代表著作名稱出版處所出版日期 年 月系所主管或教評會召集人院長簽章會 簽校長核定人事室年 月 日九十 學年度第 學期第 次系所教評會審查通過不通過年 月 日九十 學年度第 學期第 次院教評會審查通過不通過年 月 日九十 學年度第

10、學期第 次校教評會審查通過不通過教學成績附件系所科教評會初評院教評會複評校教評會總評.教學年資:在本職級教學年資每學期.8分,本項最多累計至18分。件2學生教學評量:最高20分,由各級教評會評定之。件其他教學表現:()在本職級內曾獲校優良教師者加0分。(2)五年內曾獲院優良教師者加4分。()通識課程之支援:在本職級每開一門加分,多人合授則平分之,本項最多分。(4)爭取到教育部或其他單位各種教學改進計畫:由系教評會斟酌加1至4分.()配合系所課程開設有貢獻者,由系教評會斟酌加至4分。(6)其它教學有具體貢獻者,由系教評會斟酌加1至4分。教學成績佔總評分 40服務或行政工作評審內容本項評估內容包括

11、任現職期間於校內外從事之各種服務或行政工作計分標準如下:附件系所科教評會初評院教評會複評校教評會總評1.服務滿一年,每學年給1分;擔任導師工作,每學年給0.4至。8分;之前於國內外其他學術單位服務者,每年給1分,採計之前國內外服務年資以五年為限。件擔任二級主管以上職務,每學年計4分;其他行政職務每學年計1分.件3。配合系所務運作有貢獻者,由系所主管斟酌加1至4分.4。擔任本校各級委員會之成員,每學年核給0。4至1分,由系所教評會參酌其職責繁簡,開會次數核給,院、校教評會得增減之。 本項分數每學年總和最高得核給2分. 委員會以校長核定成立者始得列入計分.件在校內外從事專業服務,每學年每項服務得計0.4至1分。由系所教評會參酌其參與程度及具體貢獻核給, 院、校教評會得增減之。 本項分數每學年總和最高得核給2分.件.獲頒獎狀每次計0分。件.其他:每學年最高得核給2分.件服務成績佔總評分 0學術研究成績評審內容1。學術研究之評估包括發表於國內外有學術地位刊物之論文或專門著作(包括專利、專書、學術論文)。2。申請升等之著作須與任教課程有關,並在前一次升等後之最近五年內已出版者為限.3、以博士學位取得助理教授、副教授資格者於申請升等時,其專門著作(含代表作及參考作)不得含以博士學位畢業論文或論文之一部分另行發表之著作.件研究成績佔總評分 40%總 計文中如有不足,请您指教!6 / 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