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业发展中的政府定位和政策取向研究

上传人:213****21g 文档编号:162397664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7.6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养老服务业发展中的政府定位和政策取向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养老服务业发展中的政府定位和政策取向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养老服务业发展中的政府定位和政策取向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资源描述:

《养老服务业发展中的政府定位和政策取向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老服务业发展中的政府定位和政策取向研究(2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养老服务务业发展展中的政政府定位位和政策策取向研研究 摘要要:社会会养老服服务需求求日益增增长与养养老服务务供给严严重不足足之间的的矛盾愈愈益突出出。养老老服务 的准公公共产品品特性决决定了政政府在养养老服务务业发展展中的核核心和主主导地位位,主要要体现在在制度保保障、政政策导向向、资助助扶持、示示范引导导、监督督管理等等五个方方面。本本文从理理论和实实践结合合上,探探讨政府府应当承承担什么么责任,以以及如何何承担这这些责任任,提出出从政策策强化、财财政投入入、规范范管理三三个方面面推进养养老服务务业加快快发展。 关键词:养老服务 政府定位 政策取向 引 言言 人口口老龄化化是人类类社会发发展

2、的自自然规律律,是当当今世界界各国普普遍面临临的重大大社会问问题。220世纪纪90年年代以来来,我国国的老龄龄化进程程明显加加快,“银银发浪潮潮”已经经到来。目目前我国国60岁岁以上的的老年人人口已达达1.443亿,占占总人口口的111,近近20年年还将以以年均超超过3%的速度度增长,大大大超过过总人口口年均00.666%的增增长速度度。江苏苏人口老老龄化程程度高于于全国, 老龄龄化速度度明显快快于全国国水平。119822年, 江苏省省65岁岁以上老老年人口口比重仅仅高于全全国平均均水平00.644个百分分点, 20000年却却高出了了1.888个百百分点, 20006年年更是高高出3.07个

3、个百分点点。由于于江苏老老年人口口基数大大, 除除具有全全国人口口老龄化化的普遍遍特征外外,人口口老龄化化问题更更突出。据据预测, 到220100 年, 江苏苏省655岁以上上老年人人口将占占总人口口的比重重为100.7%。20010年年之后, 老龄龄化速度度开始加加快, 老年人人口将达达到12223.46 万人, 占总总人口115.773%, 20020 年之后后老龄化化速度更更快, 老年人人口比重重平均每每年上升升0.66个百分分点左右右, 至至20440年左左右达到到峰值。老老年人口口比重的的快速增增长, 导致了了社会养养老负担担加重, 到220100 年江江苏省社社会总抚抚养比达达到3

4、33.811%, 其中老老年抚养养比达到到14.43%。家庭庭赡养功功能弱化化, 特特别是独独生子女女家庭、无无子女老老人和空空巢家庭庭老人的的养老风风险增大大。江苏苏省已有有10000 多多万独生生子女家家庭, 其中440%的的老人家家庭为空空巢家庭庭,高龄龄和生活活不能自自理的老老人不断断增多,要要求提供供社会照照料服务务的需求求日益加加大。解解决老年年人的生生活照料料问题,使使其长寿寿的同时时也能保保证有质质量的生生活,已已经成为为江苏全全面建设设小康社社会的重重大问题题。 一一、养老老服务的的基本内内涵及若若干概念念的界定定 从养养老资源源的提供供者或者者养老的的支持力力这个角角度,人

5、人类只存存在三种种基本的的养老方方式,即即家庭养养老、社社会养老老和自我我养老。由由家庭提提供养老老资源的的就是“家家庭养老老”,而而由社会会来提供供养老资资源的就就是“社社会养老老”。从从我国现现实情况况看,家家庭养老老、机构构养老和和社区居居家养老老是我国国目前三三种基本本的养老老模式。家家庭养老老是传统统的居家家养老模模式,机机构养老老是社会会化的养养老模式式,社区区居家养养老是一一种兼顾顾家庭和和社会的的养老模模式。 在现代代化因素素的影响响下,传传统的“家家庭养老老”的传传统正经经历一场场前所未未有的变变革,变变革之一一是家庭庭养老的的内容和和形式出出现了分分离,“在在家养老老”不一

6、一定就是是“家庭庭养老”。变变革之二二是家庭庭养老的的功能出出现弱化化,弱化化的原因因有:子子女数的的减少;代际居居住方式式的变化化,即从从过去的的共居转转向分居居,“空空巢”家家庭增多多:劳动动力社会会参与率率的提高高和社会会竞争因因素的介介入使得得不少做做子女的的陷入了了某种角角色冲突突,即“事事业人士士”的角角色与“孝孝顺子女女”角色色的冲突突。变革革之三是是养老功功能出现现转移,即即从家庭庭转向社社会。家家庭养老老这一传传统养老老方式必必将随家家庭结构构的变化化而逐步步向社会会养老过过渡。这这就是家家庭养老老的社会会化和现现代化问问题。 机构养养老就是是养老院院养老。最最初养老老院是政

7、政府为解解决城镇镇“三无无”人员员、农村村五保对对象等生生活照料料问题而而投资建建设,以以后逐步步发展到到面向社社会公众众。同时时社会力力量的兴兴办养老老服务机机构发展展迅速。养养老机构构建设往往往占用用的资金金多,服服务面小小,成本本高。机机构养老老存在诸诸多局限限性,例例如养老老设施不不足、本本身结构构性矛盾盾突出,入入住老人人容易产产生精神神抑郁、孤孤寂落寞寞等心理理疾患等等。在微微观层面面上,多多数老人人不愿意意入住养养老机构构,多项项调查显显示,只只有2%一3%的老人人愿意入入住养老老机构,实实际上,就就是这22%一33%的老老人中,还还有人是是出于体体谅子女女的负担担。大多多数老人

8、人一般是是在生活活不能自自理了,而而且需要要长期医医疗帮助助的情况况下,才才会真正正下决心心住到养养老机构构中去。 居家养老是老年人在家中居住,并由社会提供养老服务的一种方式,既区别于机构养老,也有别于传统的家庭自然养老,它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老年人生活照料、医疗康复)、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的,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居家养老是把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结合起来的一种养老模式。居家养老符合我国未富先老的老龄社会特点,满足了老年人长期的生活和心理习惯,是我国养老服务发展的基本方向。 二、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一)我国老年福利政策的发展历程 中国作为儒教传统文化国家,自古就

9、有尊老敬老的观念。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将原有的民间福利事业由政府接办,改为国家事业,又通过取缔、教育和改造方式,逐渐演变为由国家独立兴办社会福利事业和机构。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福利事业的模式可以称为国家福利模式,即国家承担完全和无限福利责任,形成国家包办福利事业的局面。福利事业被分割为民政福利和企业或单位福利两大独立板块。其中民政福利仅仅是对部分社会成员的补救福利措施,而企业或单位福利才是真正的社会福利主体。这种模式是资源供给的单一化,福利事业举办主体的单一化,严重阻碍老年人福利事业的发展,限制老年人的生活需要。 我国老年福利事业的改革首先是对国家办福利事业的改革。1983年召开的全国第八次民政

10、工作会议指出,“社会福利事业国家可以办,社会、团体可以办,工厂、机关可以办,街道可以办,家庭也可以办,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福利事业”。次年,民政部在漳州召开了全国社会福利事业单位改革整顿工作经验交流会,这次会议制定了国家办的福利机构要进一步由国家包办向国家、集体、个人一起办的体制转变,进一步由救济型向福利型转变,由供养型向供养康复型转变,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的改革方向和发展战略。此后,社会力量举办福利事业也得到了政府的倡导、支持和发展。如1986年民政部正式提出了“社会福利社会办”的概念;1987年开始倡导社区服务;1991年明确提出“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概念。200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

11、民政部等10部委关于加快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这个意见明确提出了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社会机构”的目标和设想,制定了社会力量举办社会机构的优惠政策,标志着我国社会福利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005年民政部启动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提出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队伍专业化的发展思路和目标,推动老年福利服务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2006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全国老龄办等10部委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第一次以国务院文件的形式明确提出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2008年2月,国家10部委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的意见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

12、政策措施,养老服务业迈上了全面快速发展的轨道。 (二)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1、养老服务设施情况。2006年12月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显示,全国城乡有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养老院、老年公寓和老年护理院等养老服务机构39546个, 总床位149.7万张。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社会化养老机构发展比较快。以老年性福利机构为例,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中城镇老年性福利机构的床位数和收养救助人数逐年增长(表1)。民办养老机构已成为养老服务的重要力量。目前,民办养老机构已经发展到1620多所, 床位数现在已经近6万张, 收养了4万多人, 其中已经正式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民办

13、养老机构有996所。2005年底,全国社区服务中心8479个,其中提供住宿662个。江苏作为经济发达省份,养老服务业发展也走在全国前列。至2006年底, 全省城镇共建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499家, 床位36387张, 比2005年增加11000张, 增长43.3%,其中民办养老机构及床位数分别占全省养老机构及床位数的58.7%和49.6%。总的来看, 我国养老福利服务设施已初步形成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 呈现出投资主体多元化、机构规模多层化、服务对象大众化、运作机制市场化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但还存在着覆盖面小、利用率低以及市场供给缺口较大等问题。2005年底,全国各种类型的老年人福利机构床位

14、数仅占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的0.9,这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57的水平,也低于巴西等发展中国家23的水平。表1 我我国老年年性福利利机构发发展情况况 床位位数(万万张)收养助助养人数数(万人人)城镇 农农村 城城镇 农村村20000年 322.8 555.6 244.0 488.2220011年 28.2 68.4 20.0 48.920002年年 229.77 666.22 221.77 449.4420003年 322.6 677.6 233.8 500.4220044年 37.9 77.5 28.0 59.420005年年 441.99 889.55 331.22 667.99 2、养养老

15、服务务内容及及方式情情况。在在搞好传传统“三三无”老老人基本本生活保保障和照照顾的同同时,全全面推行行社会化化养老服服务,采采取适合合老人服服务需求求的多种种形式, 对其其提供有有偿或低低偿服务务。推进进深化居居家养老老服务,依依托社区区平台,采采取社区区照顾,政政府赎买买服务等等多种形形式,从从解决居居家老人人最迫切切的实际际困难入入手, 从基本本的生活活照料延延伸到老老年文化化、教育育、健身身、娱乐乐以及医医疗康复复、精神神慰藉、法法律服务务等项目目。20005年年底,全全国社区区服务共共设各项项活动和和服务项项目8.2万个个,老年年人活动动人次1192万万人次。从从发展趋趋势上看看,养老

16、老服务内内容正由由单一化化、简单单化向多多样化、多多类别方方向发展展, 服服务方式式正由传传统化、模模式化向向系统化化、网络络化方向向发展。但但目前养养老服务务项目大大多分布布在不同同的机构构中, 各服务务机构的的综合服服务能力力较弱, 特别别是专业业性较强强的领域域涉及较较少,居居家养老老服务的的内容和和方式还还不能满满足老年年群体多多层次的的需要。 3、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情况。2006年民政年鉴公布的数字显示,全国养老服务职工共有约17.6万人。据调查,现有的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中,主要是招聘下岗女工、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以及计划经济时期照顾性安排的人员,文化素质总体偏低,专业技能缺乏。近年来各地在

17、养老服务的实践中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总结, 积极开展应急性培训, 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规模和素质总体呈上升和提高的趋势。但由于队伍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滞后, 缺乏系统的培训机制、竞争机制、管理机制, 相当部分从业人员不具备专业护理知识, 服务意识淡薄。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队伍总体素质不高, 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养老福利服务事业的发展。 (三)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1、思想观念因素。首先, 由于人口老龄化挑战的相对隐蔽性,地方政府特别是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的政府,对人口老龄化的形势认识不充分,重视程度不够。在对待发展养老服务的问题上采取“等、靠、要”的态度,简单地把养老看成是国家的事, 单纯地依赖国家发展养

18、老服务, 缺乏主动性。其次, 对养老服务的发展规律认识不到位, 不能从长远的角度来分析和把握其市场大、潜力足、风险小、收益稳的优势。此外,受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影响,老年人多数不愿入住养老机构, 导致社会投入养老服务业的积极性不高, 养老服务市场培育与发展严重滞后。 2、政策法规因素。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和各地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发展养老服务的政策法规, 养老服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但仍然存在着政策法规原则性太强、体系性较差、落实难度大以及经费投入不足、指导不力等问题。特别是目前国家在支持鼓励发展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方面的优惠政策较少, 支持力度不大,财政支持力度十分有限,尤其是到市、县层次落实更加

19、困难。有些地方政策只有定性的要求,没有定量的措施,在财政资助等关键问题上很难操作,对不执行政策的部门和单位没有强有力的制约手段,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3、管理体制因素。由于重视程度不够以及养老服务政策和制度的不完善, 政府在监督管理、政策实施等方面存在的缺陷, 并已成为发展养老服务的瓶颈。由于政府职能部门条块分割, 相关涉老职能部门没有统一规划和协调一致的管理机制, 使有限的养老服务资源一方面筹措困难, 而另一方面却得不到充分地利用。一些地方或部门还存在不按国家政策办事、不公平对待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行为, 如用地按商业拍卖价购买, 水电按企业收取, 贷款不能优惠, 税费不能

20、减免, 给养老福利服务发展带来很大的困难。 4、发展机制因素。总体上看, 我国养老服务缺乏良性的市场运行机制和行业管理机制, 提供养老服务的运作方式和养老服务行业内部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和规定存在着不合理性,主要表现在:公办养老机构有政府在资金和政策的扶持, 民办养老机构很难与之竞争, 缺乏公平性;对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性质定位不准,政府把对老年人的福利服务保障责任与民间资本实现盈利的目的捆绑在一起, 不严格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 影响民间投入的积极性;没有规范的行业管理机制, 养老服务市场还处于一种盲目、无序的发展状态。许多养老服务机构管理随意性较大, 标准化程度不高, 特别是农村敬老院基本上是一种

21、原始的粗放型管理。 三、政府发展养老服务业的相关理论及实践 (一)发展养老服务业的相关理论 1、福利多元主义的启示 自1948 年英国宣布为“福利国家”,其成为西方国家标榜和追求的一种理想制度。政府成为福利的主要承担者,福利范围“从摇篮到坟墓”无所不包。70 年代中期,西方各国普遍遭遇经济衰退,福利国家面临危机。在人们反思政府在福利制度方面的角色的同时,福利多元主义思潮开始兴起。福利多元主义一方面强调福利服务可由公共部门、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和家庭社区等四个部门共同负担,改变以往政府作为福利供给的唯一角色,让民间有更多参与福利提供的机会,加强他们之间的合作,提高福利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另一个方面

22、,福利多元主义强调非营利组织的参与,规范对这些组织的管理,把它们引向福利服务领域,减少民间参与福利供给的限制,弥补政府机构与个人需求之间的空白。福利多元主义的两个主要概念是分权与参与,所谓分权不仅只是将福利服务的行政权由中央政府转移到地方政府,同时要从地方政府转移至社区,由公共部门转给私人部门。参与指福利提供者(社区、非营利组织等) 和福利消费者共同参与福利服务的制度决策及服务输送过程。譬如服务提供者可以根据机构、社区属性设计提供服务内容的权利。参与的实质是非政府组织可以参与福利服务的提供或规划,福利消费者也可以和福利提供者共同参与决策。我国提出的“社会福利社会化”实质就是福利多元主义思想,其

23、基本思路和目标就是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福利资源社会化、福利运行市场化、服务队伍专业化。 2、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理论本质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强化和突出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公共”回答的是为谁服务的问题,“服务”回答的是如何履行职能的问题。其基本内涵有三点:第一,政府要以社会利益和公民利益为本位,切实摆正服务位置;第二,实实在在地为社会公共利益、为社会绝大多人利益而服务,而不是抽象地为公共利益服务,更不是为少数人利益服务;第三,要选择恰当的服务方式,将“为谁服务、怎样服务”落到实处。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公民本位和社会本位不仅具有对象性特征(即为公民和社会提供好

24、的公共服务,实现其利益最大化),还具有主体性特征,即公民和社也是公共服务的参与者和建设者。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要求政府从无所不为的全能政府走向有限、有效的政府,科学界定政府的职能界限与政府权力的作用方式,公正、有效地实现公众的需求和利益,切实承担相应的责任;从单向管理政府走向合作治理政府,政府主导,公民和社会广泛参与。公民和社会的参与不仅能弥补政府公共服务提供的不足,而且对政府的公共服务提供起到监督和评价的作用,没有公民和社会参与的服务型政府不可能是高效的。在养老服务中, 既存在政府“缺位”问题,对养老服务事业不作为;也存在“越位”问题,包揽过多的应由非政府社会组织所承担的职能,如政府直接组织

25、和承办公益性慈善活动、自愿者活动等。 3、非营利组织理论与实践的应用 非营利性组织(NPO)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各种志愿性的,公益或互益性活动的非政府的社会组织,主要体现在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志愿公益性或互益性。发展非营利组织的必要性不仅在于可以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而且在公共服务的输送上可以和政府形成紧密的“协作”关系。当由于市场结构本身的缺陷,运用市场机制无法满足消费的偏好或需求时(市场失灵),非营利组织以其“不分配盈余”的属性,有助于提升公众对服务品质的信赖度。这是非营利组织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当公众对制度的绩效,特别是公共产品的供给感到不满意时,在某些需求和回馈之间会因制度设

26、计或运作上的扭曲出现松动现象(政府失灵),而非营利性组织特殊属性,恰好可填补这一公共服务上的漏洞。非营利组织是推动社区发展的重要力量,提供着直接、具体和富有人性化的公共服务。非营利组织对志愿者的吸引和动员能力,是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激励民众参与社区发展的重要手段,提供的社区服务往往更能体现社区的需要,服务更直接,更具有人文关怀特征。在发展养老服务事业中,政府会习惯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传统做法,自觉或不自觉地将非政府的社会组织作为依附于政府的附属单位或下属单位, 并且直接干预这些组织的自主权利。对养老服务社会所依靠的社区多元资源的整合, 也因为非营利组织发展不成熟受到直接影响。 (二)国外发展养老服务的

27、基本经验 1、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化 国外政府一般遵循“ 管大放小、管少放多”的管理体制,养老服务主要由社会组织和个人承担。这种体制保证政府在养老服务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又能调动社会力量养老福利服务事业的积极性。荷兰的AWBZ老年照料基金,主要支出项目就是养老福利设施的补偿和老年人照料服务的资助。新建养老机构的60%经费由AWBZ提供, 其余由建造者自筹。一些社会福利机构在日常运作过程中,AWBZ也给予的经费支持。该国为老年人服务的机构, 全部由私人基金会运作,政府对其进行资助。 2、社区照顾模式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 当我国还在为机构养老大兴土木的时候,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根据老年人的心理和实际

28、需求已经在进行养老服务的战略调整。政府开始把大量的养老福利经费用于居家养老服务, 并且制定了许多促进居家养老服务的法规政策。荷兰拆除了一部分养老机构,机构照料容量降低25%,接受居家养老服务的老人达三分之二。英国是世界上较早进人“银发” 时代的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英国就将养老问题纳人社区,对老年人采取社区照顾的模式。澳大利亚政府认为,真正成功的是在家里养老, 老人在家养老更感自在。 3、福利服务专业化、规模化和品牌化 发达国家的养老服务已成为一个专业、一个职业,并逐步向规模化、品牌化发展。荷兰建立一套严格统一的教育培训制度,护理人员分为4个级别,毕业证在荷兰甚至欧盟各国均有效。法国是

29、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国家之一,政府为了方便老人生活, 专为老人设计了代替敬老院的村庄, 设置商店、医院、活动中心等。美国太阳城中心是世界闻名的老年人专业社区,接纳60岁以上的老年人,是标准的老年人乐园,各类生活娱乐设施一应俱全,成为老年产业的发展基地。 4、社会福利法规体系较为规范 在国外老年福利事业发展进程中, 政府大都注意从宏观上加强政策和法规建设, 促进福利事业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荷兰的社会福利政策法规体系可以分为三大类收人保障、照料服务保障和对机构的规范管理标准。这三类法律内容形成了荷兰社会福利政策法规体系, 保障了老年人在社会福利服务方面应有的各项权利, 从而也确保了荷兰老

30、年人社会福利事业法制化的发展方向。 四、养老服务业发展中的政府行为分析 (一)养老服务业中政府行为的内涵 人类社会行为是由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和公众行为组成。这三者中,政府确定发展目标;政府制定政策和措施去引导和管理市场行为;政府教育公众和制定公众行为准则,因此政府行为成为关键中的关键。政府行为,是政府职能的具体运作。政府职能比较抽象的、相对稳定,而政府行为比较具体、相对多变。养老服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重要性、复杂性决定了只能由政府来履行这一职能。养老服务中的政府行为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主要是指政府履行其社会管理职能在养老服务体系的建立和运行过程中的所作所为。主要包括:中央的政策导向行

31、为、民政部门作为主管机构的行政指导行为、各级政府的组织实施行为、以及政府提供法律公共品的行为、筹集资金、监督管理并在道德舆论方面进行宣传的行为等。 (二)养老服务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现状分析 1、政府作用空间正在从“无所不包”向“有所为、有所不为”转变 从我国福利政策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计划经济时期我国虽然没有使用“福利国家”这一概念,实际上,所实施的全民福利型模式更为彻底,政府的作用空间很大,几乎是无所不包。改革开放后,我国提出的“社会福利社会化”与西方国家所提倡的“福利多元化”的理念非常接近, 两者都反对国家包揽福利, 肯定政府与非政府部门的责任, 主张采用多元化和多来源的方法来解决保障问题。

32、政府行为在养老服务体系制度的建立和运行中从初始的全能、垂直型控制走向更加规范和民主的模式,从“无所不包”朝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向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在养老服务体系中一方面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在养老服务领域中体现公平。另一方面政府在养老服务制度运行中积极培育市场,凡是与效率有关的交给市场去运作,兼顾公平与效率,在责任方面实现政府、单位和个人三方共担机制,在管理方面逐渐实现社会化管理机制。 2、政府作用方式正在从政府包揽向政府主导转变 养老服务是一个包括不同服务形式的多层次综合体系,政府、市场和社会在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任何一种机制都不可能解决全部问题。养老服务的准公共产品属

33、性,决定了政府的核心地位和主导作用。从目前实践情况看,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学规划。国家将老年福利事业列人“十一五”发展规划,地方政府结合人口规模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制定养老福利事业专项发展规划,同时将规划落实纳人政府的重要工作和目标考核体系,因地制宜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二是政策扶持和财政资助。国家制定了养老设施建设在规划用地、建设、电信、用水、用电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地方政府相继出台并落实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具体扶持政策,对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给予财政补贴,南京、大连、宁波等地探索推行了政府购买服务。三是示范引导。民政部在全国开展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江苏等省启动了示范型养老

34、机构建设,下发了江苏省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区市县考核标准、江苏省养老机构示范单位考核标准等规定。四是强化监管。制定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等规定,加强对养老服务机构的检查监督和从业人员的教育、管理和业务培训,规范养老服务行为。 3、政府作用机制正在由单纯依靠行政推动向整合社会力量转变 在目前和未来的很长时间里,我国的社会资源无法单独支撑一个社会化的养老服务体系,因此社会化的养老服务体系只能靠行政资源与民间资源的整合, 在政府的主导和推动下, 依靠社会的力量, 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运用多方资源。地方政府除对民办养老机构实施各种优惠政策外,还尝试对民办养老机构给予各种财政补

35、贴,以此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上海市浦东新区有40以上的街道、乡镇办养老机构通过转制实行公办民营。至2006年底,江苏省民办养老机构及床位数占全省养老机构及床位数的58.7%和49.6%。政府在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人力度的同时,不断整合社会公共资源, 引导民间组织参与养老服务领域, 动员各类企业承担社会养老责任,激励居民群众投入志愿为老服务, 从而扩大了对老年人服务的覆盖面。2006年,江苏省社区民间组织达到14681家,其中绝大多数为服务类民间组织。南京、无锡等辖区政府通过政府出资购买服务, 民间组织运作的方式, 开展为居家老人上门服务。 4、政府作用领

36、域正在从以兴办养老机构为主向以提升社区养老功能为主转变 过去政府习惯于将大量的老年福利资金投向养老机构建设,养老机构建设因此成为政府老年福利服务事业发展的的投入重点和首要考核指标。随着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特别是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不断扩大,政府开始高度重视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江苏各地把包括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项目在内的社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纳人城乡社区发展总体规划, 建设项目由规划、建设、房产、民政等相关部门会同街道共同审定, 并组织脸收。有的地方规定,新建小区社区“两房”由开发商无偿提供,与小区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到位。目前,江苏省有5300个社区的服务用房平均超过500平方米, 普遍建立了社区

37、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老年人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健身活动场所等, 逐渐建立起了覆盖住养、人户服务、紧急援助、日间照料、保健康复、文体娱乐、权益保护等多种服务的网络体系。 (三)养老服务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定位 1、制度保障 养老服务产品是具有准公共产品特性的混合产品,这就决定了政府、市场和社会的角色组合。政府的普遍性和强制性是市场和社会所没有的,因此,政府在养老服务中最重要、最基本、最独特的角色应该是利用其强制权力为养老服务发展提供相对完备的法律政策环境,即养老服务制度和各种具体的政策法规产品。我国养老服务事业的法律法规体系极不健全,除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外, 与养老服务事业有关的法条基本上是分

38、散于不同的法律法规中,缺乏全国性的专门用于规范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单项行政法规,主要依靠部门规章、地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指导养老服务事业,由于位阶较低、效率不高, 不仅执行力大打折扣,而且也使得一些长期性、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因此,政府要大力推进法制化建设,把养老服务事业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把养老服务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使其具有系统的发展规划、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相应的保障经费;制定养老服务事业发展规划,对需求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科学合理地规划布局, 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建立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等。 2、政策导向

39、养老服务政策是政府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的工具,强烈的目的性是养老服务政策的特征之一,小至每一项具体政策,大到发展战略,都具有其目标和导向。养老服务政策分为总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三大类。总政策是指政府在一个较长的历史阶段上所确定的战略目标和根本任务。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国家10部委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等。基本政策是指对养老服务的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工作所规定的目标和任务。如10部委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关于民办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等。具体政策是为解决某类或某个特定问题所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如关于居家养老服务收费问题的规定。

40、政府通过制定并实施一系列的优惠和约束政策,建立激励导向机制,引导和调控养老服务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 3、资助扶持 政府是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的养老服务体系的强大财政支持。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减少对社会福利事业的投入责任,相反,政府的投入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增加。政府资助扶持养老服务机构发展,其实质是对社会福利资源的合理配置,也等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其分配的原则是向老年人中最为贫困或最需要的人群倾斜。政府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老年人的需求, 把发展养老福利服务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重点用在一些基础性、示范性社会福利机构的建设上,同时采取民办公助的办法,将部分资金用于鼓励

41、、支持和资助各种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机构和居家养老等涉老服务项目的资助扶持。 4、示范推动 我国的养老服务机构投资和运营主体多元,包括养老院、敬老院、福利院、老年公寓、托老所和老年康复医院等多种形式,在服务功能、服务质量、服务内容上差别很大。特别是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业还处在快速发展,数量扩张阶段,养老服务制度规范相对滞后,整体水平参差不齐,统一规范的管理难以实现。因此,采取示范的办法,是政府推动养老服务行之有效的手段。民政部于2005年启动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确定50个试点区和试点机构,发挥典型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国家老龄委在全国开展“爱心护理工程”试点活动,推动发展老年护理事业。从实践效果看

42、,示范活动得到了地方政府领导的重视,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最终成果是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和提高,也推动了更多的养老服务机构提高服务质量。 5、监督管理 养老服务体系的良性运行,需要具有权威性的政府对其进行有力监督和高效管理。政府发挥积极的监督管理作用是养老服务功能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只有有效监管,养老服务的各个环节才能有效衔接,资源才能得到合理利用,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保证。政府的监督管理职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加强对养老服务法规政策执行检查, 确保养老服务政策的落实。二是对养老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标准、服务标准、等级标准等行业规范,建立一整套相关部门共

43、同参与、职责分工明确、合作更为密切、作用发挥充分、指导性强、便于操作的监管体制。 四、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取向 (一)政策强化 1、全面深化居家养老服务 中国的老龄化特点、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传统养老观念, 决定了养老基本模式是以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的格局。江苏省有关部门对13省辖市150万老年人的问卷调查表明,有93%人要求居住在家庭, 生活在社区, 喜欢在熟悉的家庭和社区环境中安度晚年。社区是老年人融人社会的主要途径, 也是老年人走出家庭, 参与社会的重要场所, 开展社区服务是实现居家养老的主要平台。一是要把提升社区养老服务功能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 融人建设和谐社区的工作之中。无

44、论是编制社区建设发展规划, 还是设计和谐社区建设评估标准, 都要把社区养老服务功能作为重要内容。通过不断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功能, 扩大和健全老年人社区照顾体系。二是要充分发挥社区的依托作用。居家养老是以家庭为基础, 以社区为依托, 以老年人日常照料、生活护理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 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 并引人专业化服务的一种养老模式。随着家庭小型化和家庭照料功能的弱化, 强化家庭基础地位必须充分发挥社区的依托作用, 为家庭提供有效的支持。因此, 要紧紧依托社区平台, 以老年人实际需求为基点, 通过建立社区养老服务组织、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拓展社区养老服务方式、丰富社区养老服务内涵,

45、 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定点和上门服务, 为有不同服务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专业化的、持续性的和个别化的照顾服务。三是要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各项管理制度。包括享受政府服务补贴的老年人资格评估机制、享受政府扶持的老年服务组织资格评估机制等,根据不同对象, 实行政府购买服务与个人购买服务相结合, 日托照料与上门服务相结合, 爱心故门与结对帮扶相结合, 让党的阳光更多地普照到老年人心中, 让改革成果更多地惠及到老年人身上。 2、加快发展民办养老服务业 养老服务业属新兴的公益性服务行业,投资回报率不高,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不强,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大多是保本或微利经营。政府通过优惠政策扶持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

46、发展,其实质是对福利资源的合理配置,也等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其分配的原则是向老年人中最为贫困或最需要的人群倾斜。当前,民办养老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是缺乏扶持的优惠政策,而是政策难以落实到位,特别是财政补助政策难以兑现。因此,政府应建立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协作机制,打破部门分割,各职能部门密切协作,落实国家好在用水、用电、用地、税收等方面对养老服务事业的优惠扶持政策, 为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平等竞争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为动员社会力量兴办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创造更好的条件。积极支持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策补贴、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兴办养老服务业,鼓励社会资金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等方式兴办

47、养老服务业,发展连片辐射、连锁经营、统一管理的服务模式。研究符合实际具有很强指导性、鼓励性、操作性的优惠扶持政策,进一步简化申办程序,降低运营成本,提供资金支持,适当减免税费。不断加大公共财政对老年福利事业的投入,促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 3、建设示范型养老服务机构体系 一是明确养老机构的功能定位。养老机构的功能分类, 是指根据每个养老机构的收养老人所需帮助和照料的程度, 对其照料功能进行科学分类。借鉴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养老机构的功能定位,未来我国大多数养老机构在功能上可以逐渐归并为两类:一类是复合型养老机构,类似香港的“混合式养老院”,其中设立轻度护理部、中度护理部、重度护理部,按规定配

48、备相应的硬件和软件,分别收养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程度不同的老人。在这类养老机构中,可让入住时基本生活能自理的老人一直住到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直至需要临终关怀,只是需要在机构内不同护理部门间转移。另一类是单一型的重度护理机构。二是建立多层次的养老机构体系。可以将养老机构分成救助型、市场型和福利型三大类。救助型作为整个社会化养老机构体系的基础, 发挥“社会安全网”的功能, 为经济困难, 缺乏儿女照料, 并且生活严重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提供保障。政府应着力建设满足最低生活保障的救助型养老机构, 并鼓励慈善团体、个人向这类机构提供捐助。同时,依靠社会力量发展满足基本生活水准的福利型养老机构, 而依靠市场力量发展

49、满足个人特需的市场型养老机构。三是进一步完善养老机构的医疗、保健和康复功能。调查表明,人类90%以上的疾病都发于老年期。养老机构要不断拓展包括生活照料、临床护理, 甚至包括临终关怀在内的一条龙服务项目, 提供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服务功能,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二)财政扶助 1、建立财政投入机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社会养老需求的增加,政府对养老服务事业的投资也应该逐步增加,逐步建立养老服务事业的经费投入机制。由于全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养老服务经费投入机制应该坚持低标准起步,逐步增加的原则,按照本地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数,按一定标准安排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苏州从2006年起,按

50、上年度户籍人口60岁以上的老年人数,以每人80元的标准安排养老服务事业经费(不含政府原来对“ 三无”、“五保”老人的保障经费),列入同级年度财政预算;广州市按每人50元标准安排养老服务事业经费;陕西省宝鸡市每年财政安排1000万元用于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省级财政应当加大对经济薄弱地区的补助力度,可以按照地方安排标准的一定比例予以转移支付或者安排一定的引导资金。养老服务事业资金主要用于政府养老服务建设项目、资助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对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援助服务。从长远发展考虑,政府对养老机构的补助程度,不应以机构的所有性质为依据,而应以社会需求和解决养老问题的实际效果来确定,要打

51、破传统的“公私”界线,对国办养老机构与民办养老机构一视同仁,实现国办养老机构与民办养老机构公平竞争,不论谁提供公共服务,都应受到同等待遇,都会得到政府项目资助。在具体操作上,可以根据政府制定的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把握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需求重点,有针对性地对养老服务的设施和项目进行专项资助。比如,对养老服务设施新建和改造、农村敬老院改扩建、爱心护理工程、居家养老等服务工程和项目进行专项资金资助。 2、加大政府补贴力度 养老服务行业是一个无利或微利的行业。除运营收入和社会捐赠外,政府的补贴应成为民办养老机构经费来源的一个重要部分,养老服务机构的性质对政府具有经济依赖性,民办养老机构在谋求独立发

52、展的行程中完全可以利用政府的权利体系获得体制内外的资源,不断壮大自身的实力。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合理制定民办养老机构资金补助政策,结合不同区域的需求与可能,按床位对养老服务机构设置、设施建设、实际收住老人的运营成本等方面给予一定比例的资助,从而把政府资金投入的重心从建设、开办养老服务机构转到解决老年服务需求上来。目前, 北京、上海、青岛、江苏、浙江等地均已实行民办公助财政补贴政策。各地的补贴政策归纳起来有两种, 一种是开办经费, 一种是运营经费。开办经费是指新办福利机构根据规模大小给予相应的补助;运营经费是指已营业的福利机构根据核定的床位数给予相应的床位补贴。如,南京市对新建福利机构, 按城

53、区、郊区和县每张床位一次性分别给予4000元、3000元和2000元的资助,对改扩建新增床位达到一定规模标准的, 一次性分别给予2000元、1500元和1000元的资助。对非政府组织和个人运营的社会力量办的福利机构, 每收住一名老人, 给予每月60元补贴。 3、推行政府购买服务 政府购买服务,是指政府部门为了履行服务的社会职能,通过政府财政向各类社会服务机构直接拨款或公开招标购买社会服务,实现政府财政效力最大化的行为。当前在我国走在前面的主要有上海市静安区、杭州市下城区、宁波市海曙区、大连市沙河口区、青岛市市南区、南京市鼓楼区等。 政府购买服务的运作机制是政府扶持、非营利组织运作、社会参与。政

54、府扶持,就是政府健全购买服务的组织领导体系,明确责任部门,并将政府购买服务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非营利组织运作,就是政府委托非营利组织依托社区实施服务,主要包括审定服务对象、确定服务内容、培训服务人员,开展监督检查;社会参与,是指整合社会资源,如组织义工上门服务,动员社会力量购买服务,以弥补政府赎买服务的不足等。大连市将政府补贴以“代币券”的方式发放给特困老人,老人可以根据生活需要到所在社区老年服务中心购买服务,社区老年服务中心根据老人的需求培训服务人员,上门为老人服务。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受益的是广大的不能进入养老机构的高龄、独居、困难的老人,政府花的钱远远小于机构养老,换句话说,政府花同样多

55、的钱,就可以使得更多的老人享受到居家养老的社会福利,增加了社会福利的总量。 (三)规范管理 1、加大服务供给 一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养老服务是一种特殊的老年公共服务产品,直接关系到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特定活动,需要具有某些特殊的条件和资质以及专业学科的专业技能要求。在国外有专门培养这方面人才的学校和专业,从事这项工作应取得相应的专业资格。我国目前既没有这样的专业和院校, 也没有开展系统的专业培训。因此,要大力加强养老服务培训资源的供给。有条件的院校应设立养老服务专业, 着手培养中高级人才。通过制定岗位专业标准和操作规范, 抓好在职人员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培训,

56、逐步提高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积极推行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资格制度, 保证从业人员持证上岗, 不断优化养老服务人员队伍的结构。建立社会工作者制度,积极设置开发养老服务领域的社会工作岗位, 研究专业社会工作者介人老年服务的办法和具体措施。二是推进志愿者服务机制形成。志愿活动是养老服务事业的一个重要资源,它使得养老机构的经营目标得到有效资助,直接或间接成本下降,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益得以实现。要积极组织壮大各种类型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深化志愿服务活动,促进志愿者服务的经常化、制度化。养老机构的服务工作除职业服务人员承担一部分外,还有许多工作由志愿者协助完成。可以把低龄老人的“余热”发挥出来,成为养

57、老服务机构重要的人力资源。对于这些志愿服务的老人,可以采用“时间储蓄”的方式予以回报。等到自己需要进入养老机构时,可以在养老机构中享受同样时间的免费照料。 2、强化监督管理 一是加快养老服务地方标准建设。标准化管理已成为养老服务行业现代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技术基础。近年来,北京市先后制定了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标准、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星级评定与划分标准、养老服务机构老人健康评估规范等7个地方标准,用于解决养老服务质量管理标准化、对养老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长效机制问题等问题,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实用性。二是建立养老服务指标体系。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必然导致管理的社会化。养老服务过程涉及到社会

58、多个职能管理部门。现代社会越发展,社会分化越快,社会分工越细,越需要政府各部门加强协作,只有通过标准化管理,才能把社会化管理体现在我们养老服务的各个环节。彭嘉琳对北京市构建养老服务社会管理体系进行了研究,把指标体系分为:政策法规、行政审批与监管、地方标准和专业技术支持系统4 大部分,使政府养老服务行业管理指标量化。通过建立管理体系,实施过程管理和监控,可以确保养老服务质量,确保老年人、机构、政府等“三方”基本利益,从而规范养老服务市场,完善政府对养老服务市场的宏观调控,提高行业管理的整体水平和服务水平。三是加强对养老服务机构的监管。坚持培育和监管并重的原则, 严格按照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等法规、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重点加强对养老机构在基础设施、日常管理、服务质量和人员队伍方面的监管, 并建立相应的奖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