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讽艺术与言语行为理论

上传人:z****2 文档编号:162189448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6.0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讽艺术与言语行为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讽艺术与言语行为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讽艺术与言语行为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讽艺术与言语行为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讽艺术与言语行为理论(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讽艺术与言语行为理论摘 要:本文以J.L.Aus tin的言语行为理论为框架,以英国著名作家Aus ten的 代表作之一傲慢与偏见为文本,从宏观(作者与读者的交流)和微观(小说人物之间的交流) 的角度分析了其中最基本的语言特色一反讽,力图证明作者及小说人物的各种形式的反讽,与 “普通”语言中的反讽言语行为一样,均可在言语行为理论框架中得到诠释,从而也进一步验证 了言语行为理论应用于文学作品赏析的可行性,使我们对这一理论应用于具体文本分析的有 效性有了更充分的认识。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文学批评;反讽;反讽言语行为1言语行为理论与文学批评言语行为理论的创始人是英国哲学家J.L.A

2、us tin在他的论言有所为(1962)中首 次提出语言并不仅仅是用来“陈述”、“描写”或“说明”,而通常是用来实施某一种言语行为的。1这一理论提出后,在语言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成为语言学界研究的一大热门。随着美国语 言学家Searle对这一理论的发展,人们已经成功地将该理论应用于哲学、语言学、心 理学、文学批评等领域的研究中。国外许多学者对言语行为理论应用于文学作品分析的可行性作了深入的理论性的研究Ma rryLouisePra tt曾充分地论证了“文学语言”和“普通语言”并无二样,用来研 究“普通语言”的理论当然可以用于文学批评中:there is novalid reason to as

3、sume that language stops being itself when it enters a literary work. it is both possible and neccessary to develop a unified theory of discourse which allows us to talk about literature in the same terms we use to talk about all the other things people do with language.2(vii)荷兰的vanDijk建议“将文学当作具有自己的

4、恰当条件(appropria ten esscond itio ns)的一种具体言语行为”3。他还区分了文学作品中的宏观言语 行为和微观言语行为(macro speechac tsandmicro speech act s),前者决定整个语篇,后者则由语篇中的单个句子来执行。在笔者看来宏观言语行 为实际上是指一部文学作品的作者通过他的作品与读者进行交流时所执行的宏观上的言语 行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作品的主旨;而微观言语行为则是指作品中人物在人物之间的交流中 所执行的言语行为。在实际的文本分析中,文学语用学主要运用于戏剧研究中,也有的学者对诗歌进行过言语行为 研究,但几乎没有人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角

5、度分析研究过某一具体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既然 我们主张文学作为语言的一种运用不是和语言的其他运用对立的,那么我们也就可以像分析 其他言语活动中的言语行为一样分析小说中的言语行为。2言语行为理论与反讽Aus tin认为,要使“言”成功地有所“为”,即通过语言成功地实施某一行为,有三个条件必 须满足,即三个“恰当条件”:1.说话人必须是具备实施某一行为的条件的人,如:并非任何一个 人对着一艘船扔香槟酒瓶说“ Iname thisshipElizabe th. ”时这船便 命上了名;2.说话人对自己所说的话不能反悔,如在对某人说出了“I give and bequeath my watch to.

6、”后便不能不给;3.说话人必须对自己说出的要去实施的行为抱有诚意,如果口中说 “ Ipromise .”,内心却毫无履行承诺的诚意,许诺就成了空话,说话人只不过是滥用 了施为句的句式而已。诚意条件是实施任何言语行为时所固有的必须条件。Haverka te强调指出:“对诚意条件的反讽性的操作是实施任何反讽性的言语行为 时所固有的。”4(p .100)正因为说话人真实的言外之意是句子命题内容的反说或否定,所以 故意流露出无诚意而产生反讽。其间接含意往往是其命题内容的对立、否定或矛盾,它可以 是正话反说(通过责备来赞扬)或反语正说(通过赞扬来责备),所以反讽句是一种间接施为句, 实施的是一种间接言语

7、行为,其以言行事是借助另一种以言行事的表达方式间接地实现的。 当其所“言”是“赞扬”时,所“为”却是“责备”或“批评”,反之亦然。间接施为句一般都可以插入施 为动词,但反讽却不行。“Verbal irony is incompatible with metareErential expressions,which may be empirically inferred from the fact that there does not exist a performative verb to ironize。4( p .97)鉴于反讽字面意 义上遵循着礼貌原则而言外之意却威胁对方或第三方的积极

8、面子。反讽可以说是一种戴了 面纱的”威胁面子的言语行为(vei 1 edFTAs),它能让说话人委婉、间接地攻击对方而 又不引起冲突,从而也就保住了双方的面子。3.傲中反讽言语行为研究依据上述vanDijk的理论,本文将从小说中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范本傲慢与偏见 (以下简称为傲)中最具特色的反讽进行言语行为研究。3.1傲中宏观上的反讽言语行为众所周知,英国著名女作家JaneAus ten的代表作之一傲之所以能超越通俗小 说的范围而跻身于世界巨著之列,其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其贯穿全书的反讽基调。作者以一 种嘲讽的口吻讲叙了一些年轻姑娘们找丈夫的故事,抨击了当时社会中怪诞的价值观念。这 就是作者通过反

9、讽所执行的主要的言语行为。而这种言语行为则表现在小说的叙述、故事的 展开及结局中。3.1.1反讽性的叙述小说一开篇便打着“举世公认的真理”的口号:“ It isa trut huniversal lyacknowledged ,that asinglemaninpossessio nofagoodfor tu ne,mus tbeinwa nto fawife”5(p.1)。 当读者看到这句话时他对交流情景的了解很可能还仅限于这部小说的名称和作者。作为文学 作品的一种,“小说”这个标签告诉读者摆在面前的是一个叙述性的语篇,既然这一开篇句紧随 小说的“摘要”与标题而来,那么我们“推断这句话一定是

10、作为故事简单总结的摘要的继续,或 者是对即将叙述的事件的评价”2(p.166)。句中所执行的主要言语行为阐述真理(asse rti nga trut h),但要读者认定这一“真理”是“举世公认的(universal lyacknowledged)是不可能的,于是读者假定作者是在暗示故事的叙述者在 讥讽某些人。我们于是可以这样来理解叙述者:即便没有人作出过或会作出此类声明,但小说 中人物,如一心只想将女儿嫁入豪门的Mrs.Benne t和以嫁人作为生活目标的Luc as家的女儿们,就是认定了这一“真理”并以此为处世准则的。说这话的人似乎是站在“有钱 的单身汉”的立场上而作出的假设性的声明,但这一

11、声明单身汉们未必认可,读者们也会质疑, 因此故事的叙述者(在我们这里也就是作者本人)故意违反了Grice的合作原则中的第 一条,即“质的准则(Maximsofqual ity)。根据Grice的“会话含意”理论 (当说话人故意违反合作原则时,产生会话含义),我们认定叙述者在说反语,即就英国19世纪早 期的经济环境和社会传统而言,很可能是未婚的妇女须要有钱的单身汉;并且就故事本身而言, 不是有钱的单身男子如Dar cy ,Bingley等想讨老婆,而是Benne t家和L ucas家的女儿们急着找丈夫。于是这一开篇句为小说的下文定下了基调。当我们看到文中的Mrs.Benne t急着将 女儿嫁给所

12、见到的任何一个有钱男子时,我们就知道作者所嘲讽的是什么了。小说中所陈述 的观点和作者以及读者所持的观点形成了一种对比反差,反讽由此产生。上述诠释可在小说的第二段中得到验证:However little known the feelings or views of such a man may be on his first entering a neighbourhood, this truth is so well fixed in the minds of the surroundings families, that he is considered the rightful prope

13、rty of some one or other of the their daughters.5(p .1) 这一段揭示了那“真理”的主观来源(“ fixedi nt hemindso ft hesur roundingfamilies 5,),这一来,“真理”的真实性就大大地降低了,其气势也大 大减弱。而句中被动语态(heiscon sidered)的运用贬低了单身男子的地位, 将其置身于被动状态,几乎扮演着受害者的角色。作者又将那些单身男子比作猎婿者眼中的 “合法财产”(therigh tf ulproper ty),从而加强了其讥讽的口吻。作者在介绍Bingley姐妹时的语调也是典型的

14、讥讽:They were rather handsome, hand been educated in one of the first private seminaries in town, had a fortune of twenty thousand pounds, were in the habits of spending more than they ought, and of associationg with people of rank; and were therefore in every respect entitled to think well of themse

15、lves, and meaning of others.5(p .12).“perhaps”的运用打断了叙述的流畅,并对说话人的诚意产生怀疑,从而准确无误地领 悟到说话人字面含义中暗指的会话含义。于是,当读者发觉Bingley姐妹正如上文所 暗示的一样虚伪、自私、冷酷和势利时,就会见怪不怪了。在整个介绍中,作者所执行的主要 言语行为是讥讽。事实上,作者这种口吻贯穿全文,她没露面也未作任何直接的评价和正面的 攻击,她的反讽大多都是间接言语行为(indirec tspeechac ts)。由于篇幅 有限,不再举例。3.1.2作品情节安排上的反讽作者宏观上的反讽还体现在故事的展开、发展和结尾上。Au

16、s ten对其作品情节的安排 似乎是对18世纪传统罗曼史的一种讽刺。传统爱情故事中的男主人公完美无缺男女主人公 一见钟情。而在傲中的前几章中,读者几乎无法预料到男女主人公会互生爱意,也不曾设 想到作者会在这两个人物中搭红线。作者甚至设置了不少的障碍来阻止他俩的发展。在故事 的前半部中,男主人公Darcy是令人生厌的,而女主人公E 1 izabe th对他也毫无 好感,还不时批评指责他Darcy初次在舞会上见到E1 izabe th她们那群人时, 曾声称:“ your(Bindley5s)sis tersareengaged,and th ereisn otanot herwoman int h

17、eroom, who mit woul dnot beapunishme nttometost andupw it h5( p .8)。而 最终与他密切相关甚至结为亲友的恰恰就是这一群人:“ inwho mt herewasl ittl ebea uty andnofashion,forwhomhehadfe lt t hesmalles tint eres t,andfromnonereceivede it hera ttentio norpleasure 5( p .13)。他第一次见到E1 izb beth时,冷冷地评价她说“ sheis to 1era te;b utnot hands

18、ome enough tot emp tm e,”(1970:9)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就是这样一位女士让他陷 入情网而不能自拔,不顾社会地位与家庭背景的巨大差距向她求婚。E 1 izabe th曾认 定就算世上只剩Darcy一名男子也不嫁他,甚至在他第一次求婚时不但断然拒绝并且对 他不留情面地进行批评指责Darcy转变后,Elizabe th意识到自己的偏见傲 慢,于是俩人冰释前嫌,终成眷属。3.2傲中微观上的反讽言语行为我们前面提到微观上的反讽言语行为是指小说中人物所执行的言语行为,也就是人物之间的 交流中的词语反讽。Haverka te以言语行为理论为框架对词语反讽进行了开拓性 的研究。在阐

19、述类、指令类、承诺类、表达类和宣告类这五种基本言语行为电反讽性的言 语行为并不是均匀分布的,反讽主要见于阐述类。因为宣告类是通过施为公式行事的,通常就 无所谓有无诚意,也就产生不了反讽。然而,对Haverka te的分析只集中在“普通”语 言中或所谓的“严肃的”反讽言语行为上。既然我们主张文学作为语言的一种运用不是和语言 的其他运用对立的,那么Haverka te的理论也同样可以用来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词语 反讽。我们将精选傲中一些有代表性的实例对四类反讽言语行为加以分析。3.2.1 阐述性反讽(asser ti veirony)阐述类言外行为的根本条件是“说话人(在不同的程度上)对所表达的命题的

20、真实性作出承 诺”6。说话人的意图是使听话人接受话语命题内容,相信其真实性。而运用反讽的说话人是通过赞扬而进行批评或通过批评予以赞扬来作出某种评价的。反讽性 阐述的交际目的在于使听话者接受所暗含的命题内容,相信其真实性。反讽以阐述性反讽为 多,这部作品中主要也是反讽性的阐述。前面所讨论的反讽性的叙述和评议实际上也就是作 者宏观上的阐述性反讽。下面,我们来看看人物对话中执行的这类反讽言语行为。以小说中 Benne t先生和他的太太之间的对话为例:My dear Mr.Bennet, said his lady to hime one day, have you heard that Nerthe

21、rfield Park is let at last? Mr.Bennet replied he has not. But it is, returned she; for Mrs.Long has just been here, and she told me all about it.Mr.Bennet mad no answer.Do not you want to know who has taken it? cried is wife impatiently.You want to tell me, and I have no objection to hearing it.This

22、 is invitation enough.5( p .1)“Youwa nttot ellme,andlhavenoobjec tiontohe aring it”就是一例阐述性的反讽言语行为Benne t先生说这话时违反了合作 原则中方式准贝J(MaximsofManner)第三条:说话要简洁(Bebrief )。根 据Searle所列举的“询问”的基本条件中的诚意条件一“说话人想要得到相关信息”,B enne t先生应该对他太太的发问作出简洁热情的回答。但正是他的上述答复充分揭示了 Benne t太太的询问行为中根本没有诚意,因为她早已迫不急待地想告诉Benne t 先生这一好消息并鼓动

23、他尽早去结识她的“猎物”即“一位有钱的单身汉”。另外,这一反讽性的 阐述也提醒读者去注意Benne t先生对他太太所采取的那种嘲弄挖苦的态度和Ben net太太一心只想着串门、说闲话以及最主要的如何将五个女儿嫁出去。3.2.2 指令性反讽(direc ti veirony)指令类言外行为的言外之力是说话人试图使听话人去做某事。说话人运用指令性反讽来表达 与他所说的相反或不同的含意。它与阐述性反讽的区别在于适从性(direc tiono ffit)不同,前者是要使客观世界去适从话语而后者正好相反。在傲前两卷中女主人公E1 izabe th直对傲慢、不讨人喜欢的男主人公Dar cy怀有很深的偏见,

24、所以在他们之间的对话中,E1 izabe th总是话里有话、话中带刺, 挖苦、攻击Darcy。如,他俩在一次舞会上跳舞时:After a pause of some minutes she Elizabeth addressed of him Darc y a second time with It is your turn to say something now, Mr.Darcy.-I talked about the dance, and you ought to make some kind of remark on the size of the room, or the numb

25、er of the couples.5(p .81)E 1 izabe th的最后那句话就是典型的指令性反讽0 Leech曾说过“礼貌不仅仅体 现在谈话的内容上,还表现在交谈双方的谈话方式上。如,在该开口时保持沉默或该沉默时却 又开口都是不礼貌的”。根据当时社会的礼节,跳舞时双方应有所交谈。Elizabe t h于是采用了这一指令性反讽言语行为来指责对方不合时宜的缄默 (也正是这种不礼貌的缄 默使Darcy给人留下了极为不利的印象)。之前,Elizabe th本打算在沉默中与 他跳完这一曲,但转念一想“ it wouldbegrea tpunishme nttoh erpar tnerto o

26、bligehi mtot alk,于是才有了上述讥讽性的建 议。它的会话含意是:如果你默不作声,我偏要你作些乏味而无意义的谈话来捉弄你、惩罚你。3.2.3 承诺性反讽(commissiveirony)承诺类言外行为是说话人对一个将来的行为作出许诺。它与指令类的根本区别在于说话人是 所许诺行为的执行者,而在指令中是听话人去执行某个将来的行为。承诺类的先决条件是说 话人对所承诺的行为有能力去完成,所以当交谈双方都清楚说话人并没有能力或不可能去实 施那一行为时,承诺便赋予了反讽的含意。又以Benne t夫妇之间的一段对话为例0 Benne t太太试着说服丈夫去拜访Bin gley先生:“.Indee

27、d you must go, for it will be impossible for us to visit him,if you do not. Mr.Bennet:You are over scrupulous surely. I dare say Mr.Bingley will be very glad to see you; and I will send a few lines by you to assure him of my hearty consent to his marrying which ever he chuses of the girls.5( p .2)Be

28、nne t先生的“ sendafewlines ”是一种承诺性反讽言语行为。因为按当 时的社会习俗,Benne t太太是不可能去拜会那位新邻居的,Benne t先生所许诺的 “捎几句话去”的行为也就无从谈起了。通过毫无诚意的空口许诺,Benne t先生又在讥 讽他太太:一门心思只想着拜会有钱的单身汉“single man of a large fortune.What a fine thing for our girls. You must know that I am thinking of his marrying one of them. what an establishment it

29、 would be for one of them.。3.2.4 表达性反讽(expressiveirony)表达类言外行为的根本条件是说话人对某种客观事态表达自己的心理状态。这类言语行为主 要有“感谢”、“祝贺”、“欢迎”、“道歉等,它们在交际双方间建立某种社会心理关系。说话人 的反讽含意可以从语境中来推断,表达性反讽的主要意图是对听话人的行为作出一个贬抑的 陈述。傲第三卷中,E1 izabe th最小的妹妹Lydia与不负责任的Wickham私 奔了,使El izabe th全家蒙羞。多亏Darcy的秘密安排才替他们补办了结婚仪 式。当俩口子以新婚夫妇的身份到Benne t家时,竟然自我感

30、觉良好,没有丝毫不安或羞 愧感,尤其是Lydia:.You Mrs.Bennet and papa, and my sisters, must come down and see us. We shall be at Newcastle all the winter, and I dare say there will be some balls, and I will take care to get partners for them all. And then when you go away, you may leave one or two of my sisters behind

31、you; and I dare say I shall get husbands for them before the winter is over.I thank you for my share of the favor, said Elizabeth; But I do not particularly like your way of gettring husbands.5( p .280).这里,E1 izabe th施行的是一个典型的表达性反讽言语行为,批评Lydia的不道 德行径。难怪E1 izabe th忍不住地要来讥讽她了一“ It hankyouformy shareof

32、favor,。读者不难想象她在表达,谢意时的挖苦口吻和写满轻视的表 情。4结语综上所述,我们以言语行为理论为框架,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尝试性地分析探讨了傲中最基本的特色反讽,力图证明作者及小说人物的各种形式的反讽均可在言语行为理论框架中得到诠释,也进一步验证了言语行为理论应用于文学作品的分析和欣赏在理论上是站得 住脚的,在实际中也是可行的。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对范本的言语行为研究仅限于其反讽,其余 的,如主要人物的其他言语行为,笔者将另文论述,使我们对这一新的研究方法有更充分的认 识。参考文献:1 Aus ti n,J.L,How to DoThingsw it hWords M. 0 xford

33、 : Ox fordUnivers ity Press,19622 Pra tt,M.L.,TowardaSpeechAc tTheoryofLi t eraryDiscourse M. Blooming ton,IN:India nnaUnivers ity Press,19773 Haverka te,H.,ASpeechAc tAnalysisoflron yJ. inJournalofPragma ti cs,1990,(14):77-109,Nort hHolland:ElsevierSci encePublishers.4 D ijk,A.T.,Pragma ti csofLang

34、uageandL iterat ure M. Amst erdam;Oxford:Nor thHolland;NewYork:AmericanElsevier,Nor th Hollan dPublishingCompany,19765 Aus ten,J.,PrideandPrejudice M. Oxford : 0 xfordUnivers ity Press,1983(1970版)6 Searle,J.R.,SpeechAc ts M. Cambridge:Cam bridgeUniversi ty Press,1969.7 Leech ,G.N.,PrinciplesofPragma tics M. Lo ndo n & NewYork:LongmanGroupL td,198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