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掷接力1—6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62173072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7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投掷接力1—6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投掷接力1—6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投掷接力1—6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投掷接力1—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投掷接力1—6(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广东番禺中学体育课表格式教案 第 7 周 第 13 课教学内容1、 投掷:铅球2、跑:接力教学任务1、 发身体素质,学习背向滑步推铅球方法。2、 初步学会弯道跑技术,并改进传接棒的配。部分教 学 内 容、 教 学 方 法 、教 学 组 织次数时间开始部分一 、开始部分: 1、体育委员整理队伍,检查人数,向教师报告。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教学任务、整理服装、报数。 4、队列练习:立正 、稍息 、看齐 、报数。5、教学组织:成四列横队。 三分钟准备部分二、准备活动。、扩胸运动、振背运动、体侧运动、肩绕环运动、踢腿运动、腹背运动、膝关节运动 、踝腕关运动、压腿运动、跳跃运动教学要求:手臂、上

2、下侧要伸直、边示范边提要求。教学方法:先示范后讲解、边示范边提要求、学生听口令集体练习。教学组织: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站立。(图示一) 七分钟基本部分三 、基本部分: 、 组织形式:分组不轮换。 、投掷 (第 1 次 课 13 分钟)(一) 动作名称:背向滑步推铅球。(二) 教学任务:发展身体素质,学习背向滑步推铅球方法, (三)教学要求:初步学会背向滑步推铅球动作。(四)教学重点:背向滑步。(五)教学难点:摆动腿带动(六)教学手段: (1)在球场作背向滑步动作(划出一字)。(2)徒手练习背向滑步至推铅球预备姿势。(3)发展力量和推掷能力练习。(七)教学组织:分成两组围绕圆圈做练习, (八)教学

3、安全:统一投掷、统一练习,听教师口令 练习薄 。 (九)易犯错误:滑步结束后不能保持投掷前的正确姿势,上体过早抬起,身体重心在两腿之间。 (十)纠正方法:徒手或持球连续做收腿动作;教师在学生右侧(稍后)拉住学生的左手,或在背后压住上体,进行滑步练习。十三分钟广东番禺中学体育课表格式教案 第 7 周 第 13 课基本部分3、跑(一)动作名称:接力 (第 1 次 课 1 2 分钟)(二)教学任务:初步学会弯道跑技术,并改进传接棒的配。(三)教学要求:基本学会接力跑的弯道起跑动作。(四)教学重点:接力跑的弯道起跑。(五)教学难点:起跑反应快速,起跑后能按弯道的切线前进。(六)教学手段:1、复习弯道传

4、接棒。2、示范讲解时突出:握棒方法;起跑动作;起跑穴或起跑器的安装;弯道跑的切线。3、在弯道上练习蹲踞式起跑(30米)。4、在跑道上作2X60米的起跑及接棒练习。(七)教学组织:分组进行练习, (八)教学安全: (九)易犯错误:接棒人起跑过早或过晚,不能在预定的传、接棒位置完成传、接棒,或者在接棒时尚未发挥出很快速度。 (十)纠正方法:接棒人反复进行起跑练习,或者在起跑前让同伴用不同速度滚动篮球,培养正确判断起跑时机的能力。十三分钟结束部分四 、 结束部分: ( 5 分 钟 )(一) 放松运动: (1)手臂放松 (2)腿部放松 (二)小结本课:(三)宣布下次课教学内容和课外练习内容。(四)收拾

5、器材:布置学生收拾器材。 五 分 钟场 地 器 材:铅球、接力棒。练习密度预计: 30 %运动 量 预测:1。6150140130 120 1101009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课后小结:接棒人反复进行起跑练习,或者在起跑前让同伴用不同速度滚动篮球,培养正确判断起跑时机的能力。广东番禺中学体育课表格式教案 第 7 周 第 14 课教学内容1、投掷:铅球2、跑:接力教学任务、 身体素质,学习背向滑步推铅球方法。2、学会弯道跑技术,并改进传接棒的配。部分教 学 内 容、 教 学 方 法 、教 学 组 织次数时间开始部分一 、开始部分: 1、体育委员整理队伍,检查

6、人数,向教师报告。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教学任务、整理服装、报数。 二、 队列练习:立正 、稍息 、看齐 、报数。5、教学组织:成四列横队。 三分钟准备部分二、准备活动。、扩胸运动、振背运动、体侧运动、肩绕环运动、踢腿运动、腹背运动、膝关节运动 、踝腕关运动、压腿运动、跳跃运动教学要求:手臂、上下侧要伸直、边示范边提要求。教学方法:先示范后讲解、边示范边提要求、学生听口令集体练习。教学组织: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站立。(图示一) 七分钟基本部分三、基本部分: 1、组织形式:分组不轮换。 、投掷 (第 2 次 课 1 3 分钟)(一)动作名称:背向滑步推铅球。(二)教学任务:发展身体素质,继

7、续学习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 (三)教学要求:摆腿动作轻松,能用摆动腿带动支撑腿,动作较连贯,不用全力把球推出。 (四)教学重点:背向滑步。(五)教学难点:摆动腿带动(六)教学手段: (1)发展力量和推掷能力练习:(2)在跑道上作背向连续滑步动作(3)持球背向滑步至推球预备姿势练习。(4)持球作背向滑步推铅球的完整动作练习(七)教学组织:分成两组围绕圆圈做练习, (八)教学安全:统一投掷、统一练习,听教师口令 练习薄 。 (九)易犯错误:滑步结束后不能保持投掷前的正确姿势,上体过早抬起,身体重心在两腿之间。 (十)纠正方法:徒手或持球连续做收腿动作;教师在学生右侧(稍后)拉住学生的左手,或在背后

8、压住上体,进行滑步练习。十三分钟广东番禺中学体育课表格式教案 第 7 周 第 14 课基本部分3、跑(一)动作名称:接力 (第 2 次 课 1 2 分钟)(二)教学任务:学会弯道跑技术,并改进传接棒的配。(三)教学要求:基本学会接力跑的弯道起跑动作。(四)教学重点:接力跑的弯道起跑。(五)教学难点:起跑反应快速,起跑后能按弯道的切线前进。(六)教学手段:1、复习弯道传接棒。2、示范讲解时突出:握棒方法;起跑动作;起跑穴或起跑器的安装;弯道跑的切线。3、在弯道上练习蹲踞式起跑(30米)。4、在跑道上作2X60米的起跑及接棒练习。(七)教学组织:分组进行练习, (八)教学安全: (九)易犯错误:接

9、棒人起跑过早或过晚,不能在预定的传、接棒位置完成传、接棒,或者在接棒时尚未发挥出很快速度。 (十)纠正方法:接棒人反复进行起跑练习,或者在起跑前让同伴用不同速度滚动篮球,培养正确判断起跑时机的能力。十二分钟结束部分四 、 结束部分: ( 5 分 钟 )(一)放松运动: (1)手臂放松 (2)腿部放松 (二)小结本课:(三)宣布下次课教学内容和课外练习内容。(四)收拾器材:布置学生收拾器材。 五 分 钟场 地 器 材:铅球、接力棒。练习密度预计:30 %运动 量 预测:1。6150140130 120 110 100 9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课后小结:接棒

10、人起跑过早或过晚,不能在预定的传、接棒位置完成传、接棒,或者在接棒时尚未发挥出很快速度。广东番禺中学体育课表格式教案 第 8 周 第 15 课教学内容1、投掷:铅球2、跑:接力教学任务1、发身体素质,学习背向滑步推铅球方法。2、使学生学会“混合式”的传接棒方法。部分教 学 内 容、 教 学 方 法 、教 学 组 织次数时间开始部分一 、开始部分: 1、体育委员整理队伍,检查人数,向教师报告。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教学任务、整理服装、报数。 4、队列练习:立正 、稍息 、看齐 、报数。5、教学组织:成四列横队。 三分钟准备部分二、准备活动。、扩胸运动、振背运动、体侧运动、肩绕环运动、踢腿

11、运动、腹背运动、膝关节运动 、踝腕关运动、压腿运动、跳跃运动教学要求:手臂、上下侧要伸直、边示范边提要求。教学方法:先示范后讲解、边示范边提要求、学生听口令集体练习。教学组织: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站立。(图示一) 七分钟基本部分三、基本部分: 1、组织形式:分组不轮换。 、投掷 (第 3 次 课 1 3 分钟)(一)动作名称:背向滑步推铅球。(二)教学任务:发展身体素质,学习背向滑步推铅球方法, (三)教学要求:初步学会背向滑步推铅球动作。(四)教学重点:背向滑步。(五)教学难点:摆动腿带动(六)教学手段: (1)两人对立叉手做推拉动作(2)两人对立,取好距离互推对抗练习(3)一人拉着练习者的手

12、做滑步和滑步后保持预备姿势连续练习。(4)圈内步推铅球并推过前面一定高度的横绳或橡筋(七)教学组织:分成两组围绕圆圈做练习, (八)教学安全:统一投掷、统一练习,听教师口令 练习薄 。 (九)易犯错误:滑步结束后不能保持投掷前的正确姿势,上体过早抬起,身体重心在两腿之间。 (十)纠正方法:徒手或持球连续做收腿动作;教师在学生右侧(稍后)拉住学生的左手,或在背后压住上体,进行滑步练习。十三分钟广东番禺中学体育课表格式教案 第 8 周 第 15 课基本部分3、跑(一)动作名称:接力 (第 3 次 课 1 2 分钟)(二)教学任务:使学生学会“混合式”的传接棒方法。(三)教学要求:基本学会“混合式”

13、的传接棒方法。(四)教学重点:“混合式”传接棒。(五)教学难点:能按各棒次的握棒及传棒序。(六)教学手段:1、复习弯道传接棒,学习“混合式”的传接棒方法。2、示范讲解时突出:握棒方法;起跑动作;起跑穴或起跑器的安装;弯道跑的切线。3、在弯道上练习蹲踞式起跑(30米)。4、在跑道上作2X60米的起跑及接棒练习。(九)易犯错误:接棒人起跑过早或过晚,不能在预定的传、接棒位置完成传、接棒,或者在接棒时尚未发挥出很快速度。 (十)纠正方法:接棒人反复进行起跑练习,或者在起跑前让同伴用不同速度滚动篮球,培养正确判断起跑时机的能力。十二分钟结束部分四 、 结束部分: ( 5 分 钟 )(一)放松运动: (

14、1)手臂放松 (2)腿部放松 (二) 小结本课:(三) 宣布下次课教学内容和课外练习内容。(四)收拾器材:布置学生收拾器材。 五 分 钟场 地 器 材:铅球、接力棒。练习密度预计:30 %运动 量 预测:1。6150140130 120 1101009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课后小结接棒人起跑过早或过晚,不能在预定的传、接棒位置完成传、接棒,或者在接棒时尚未发挥出很快速度。广东番禺中学体育课表格式教案 第 8 周 第 16 课教学内容1、投掷:铅球2、跑:接力教学任务1、发身体素质,学习背向滑步推铅球方法。2、使学生学会“混合式”的传接棒方法。部分教 学

15、内 容、 教 学 方 法 、教 学 组 织次数时间开始部分一 、开始部分: 1、体育委员整理队伍,检查人数,向教师报告。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教学任务、整理服装、报数。 4、队列练习:立正 、稍息 、看齐 、报数。5、教学组织:成四列横队。 三分钟准备部分二、准备活动。、扩胸运动、振背运动、体侧运动、肩绕环运动、踢腿运动、腹背运动、膝关节运动 、踝腕关运动、压腿运动、跳跃运动教学要求:手臂、上下侧要伸直、边示范边提要求。教学方法:先示范后讲解、边示范边提要求、学生听口令集体练习。教学组织: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站立。(图示一) 七分钟基本部分三、基本部分: 1、组织形式:分组不轮换。 、投

16、掷 (第 4 次 课 1 3 分钟)(一)动作名称:背向滑步推铅球。(二)教学任务:发展身体素质,学习背向滑步推铅球方法, (三)教学要求:初步学会背向滑步推铅球动作。(四)教学重点:背向滑步。(五)教学难点:摆动腿带动(六)教学手段: (1)两人对立叉手做推拉动作(2)两人对立,取好距离互推对抗练习(3)一人拉着练习者的手做滑步和滑步后保持预备姿势连续练习。(4)圈内步推铅球并推过前面一定高度的横绳或橡筋(七)教学组织:分成两组围绕圆圈做练习, (八)教学安全:统一投掷、统一练习,听教师口令 练习薄 。 (九)易犯错误:滑步结束后不能保持投掷前的正确姿势,上体过早抬起,身体重心在两腿之间。

17、(十)纠正方法:徒手或持球连续做收腿动作;教师在学生右侧(稍后)拉住学生的左手,或在背后压住上体,进行滑步练习。十三分钟广东番禺中学体育课表格式教案 第 8 周 第 16 课基本部分 3、跑(一)动作名称:接力 (第 3 次 课 1 2 分钟)(二)教学任务:使学生学会“混合式”的传接棒方法。(三)教学要求:基本学会“混合式”的传接棒方法。(四)教学重点:“混合式”传接棒。(五)教学难点:能按各棒次的握棒及传棒序。(六)教学手段:1、复习弯道传接棒,学习“混合式”的传接棒方法。2、示范讲解时突出:握棒方法;起跑动作;起跑穴或起跑器的安装;弯道跑的切线。3、在弯道上练习蹲踞式起跑(30米)。4、

18、在跑道上作2X60米的起跑及接棒练习。(九)易犯错误:接棒人起跑过早或过晚,不能在预定的传、接棒位置完成传、接棒,或者在接棒时尚未发挥出很快速度。 (十)纠正方法:接棒人反复进行起跑练习,或者在起跑前让同伴用不同速度滚动篮球,培养正确判断起跑时机的能力。十二分钟结束部分四 、 结束部分: ( 5 分 钟 )(四) 放松运动: (五) 手臂放松 (2)腿部放松 (六) 小结本课:(七) 宣布下次课教学内容和课外练习内容。(四)收拾器材:布置学生收拾器材。 五 分 钟场 地 器 材:铅球、接力棒。练习密度预计: 30 %运动 量 预测:1。5150140130 120 11010090 5 10

19、15 20 25 30 35 40 45 50 课后小结:最反用力不够快,爆发力不好。广东番禺中学体育课表格式教案 第 9 周 第 17 课教学内容1、投掷:铅球2、跑:接力教学任务1、发身体素质,学习背向滑步推铅球方法。2、熟悉球性,掌握及控制球的能力。部分教 学 内 容、 教 学 方 法 、教 学 组 织次数时间开始部分一 、开始部分: 1、体育委员整理队伍,检查人数,向教师报告。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教学任务、整理服装、报数。 4、队列练习:立正 、稍息 、看齐 、报数。5、教学组织:成四列横队。 三分钟准备部分二、准备活动。、扩胸运动、振背运动、体侧运动、肩绕环运动、踢腿运动、

20、腹背运动、膝关节运动 、踝腕关运动、压腿运动、跳跃运动教学要求:手臂、上下侧要伸直、边示范边提要求。教学方法:先示范后讲解、边示范边提要求、学生听口令集体练习。教学组织: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站立。(图示一) 七分钟基本部分三、基本部分: 1、组织形式:分组不轮换。 、投掷 (第 5 次 课 13 分钟)(一)动作名称:背向滑步推铅球。(二)教学任务:发展身体素质,背向滑步推铅球考核。 (三)教学要求:学会背向滑步推铅球动作。(四)教学重点:考核背向滑步推铅球。(五)教学难点:争取好的成绩。(六)教学手段: (1)提出测验标准和要求。(2)圈外徒手背向滑步推铅球完整动作练习。(3)分组进行测验。(

21、七)教学组织:分成两组围绕圆圈做练习, (八)教学安全:统一投掷、统一练习,听教师口令 练习薄 。 (九)易犯错误:滑步结束后不能保持投掷前的正确姿势,上体过早抬起,身体重心在两腿之间。 (十)纠正方法:徒手或持球连续做收腿动作;教师在学生右侧(稍后)拉住学生的左手,或在背后压住上体,进行滑步练习。十三分钟广东番禺中学体育课表格式教案 第 9 周 第 17 课基本部分 3、跑(一)动作名称:接力 (第 5 次 课 12 分钟)(二)教学任务:复习改进弯道起跑及传接棒技术。(三)教学要求:掌握弯道起跑技术。(四)教学重点:弯道起跑。(五)教学难点:起跑动作正确。(六)教学手段:直道20米转入弯道

22、20米的加速跑(12次)。 弯道起跑(握接力棒、用蹲踞式)30米(12次)。直道接棒后,转入弯道跑(二人一组)。弯道起跑后,跑30米,练习弯道传接棒(二人一组)。4X100米(如场地条件限制可减为4X50米或按学校具体条件)接力跑教学比赛。(七)教学组织:分组进行练习, (八)教学安全: (九)易犯错误: 传接时机,手法不对。 (十)纠正方法:反复练习。分钟结束部分四 、 结束部分: ( 5 分 钟 )(一)放松运动: (1)手臂放松 (2)腿部放松 (二)小结本课:(三)宣布下次课教学内容和课外练习内容。(四)收拾器材:布置学生收拾器材。 五 分 钟场 地 器 材:铅球、接力棒。练习密度预计

23、:30 %运动 量 预测:1。5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课后小结:最反用力不够快,爆发力不好。广东番禺中学体育课表格式教案 第 9 周 第 18 课教学内容1、投掷:铅球2、跑:接力教学任务1、发身体素质,学习背向滑步推铅球方法。2、熟悉球性,掌握及控制球的能力。部分教 学 内 容、 教 学 方 法 、教 学 组 织次数时间开始部分一 、开始部分: 1、体育委员整理队伍,检查人数,向教师报告。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教学任务、整理服装、报数。 4、队列练习:立正 、稍息 、看齐 、报数。5、教学组织

24、:成四列横队。 三分钟准备部分二、准备活动。、扩胸运动、振背运动、体侧运动、肩绕环运动、踢腿运动、腹背运动、膝关节运动 、踝腕关运动、压腿运动、跳跃运动教学要求:手臂、上下侧要伸直、边示范边提要求。教学方法:先示范后讲解、边示范边提要求、学生听口令集体练习。教学组织: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站立。(图示一) 七分钟基本部分三、基本部分: 1、组织形式:分组不轮换。 、投掷 (第 6 次 课 13 分钟)(一)动作名称:背向滑步推铅球。(二)教学任务:发展身体素质,进行背向滑步推铅球考核。 (三)教学要求:学会背向滑步推铅球动作。(四)教学重点:考核背向滑步推铅球。(五)教学难点:争取好的成绩。(六)

25、教学手段: (1)提出测验标准和要求。(2)圈外徒手背向滑步推铅球完整动作练习。(3)分组进行测验。(七)教学组织:分成两组围绕圆圈做练习, (八)教学安全:统一投掷、统一练习,听教师口令 练习薄 。 (九)易犯错误:滑步结束后不能保持投掷前的正确姿势,上体过早抬起,身体重心在两腿之间。 (十)纠正方法:徒手或持球连续做收腿动作;教师在学生右侧(稍后)拉住学生的左手,或在背后压住上体,进行滑步练习。十三分钟广东番禺中学体育课表格式教案 第 9 周 第 18 课基本部分 3、跑(一)动作名称:接力 (第 6 次 课 12 分钟)(二)教学任务:复习改进弯道起跑及传接棒技术。(三)教学要求:掌握弯

26、道起跑技术。(四)教学重点:弯道起跑。(五)教学难点:起跑动作正确。(六)教学手段:直道20米转入弯道20米的加速跑(12次)。 弯道起跑(握接力棒、用蹲踞式)30米(12次)。直道接棒后,转入弯道跑(二人一组)。弯道起跑后,跑30米,练习弯道传接棒(二人一组)。4X100米(如场地条件限制可减为4X50米或按学校具体条件)接力跑教学比赛。(七)教学组织:分组进行练习, (八)教学安全: (九)易犯错误: 传接时机,手法不对。 (十)纠正方法:反复练习。十二分钟结束部分四 、 结束部分: ( 5 分 钟 )(一)放松运动: (1)手臂放松 (2)腿部放松 (二)小结本课:(三)宣布下次课教学内容和课外练习内容。(四)收拾器材:布置学生收拾器材。 五 分 钟场 地 器 材:铅球、接力棒。练习密度预计: 30 %运动 量 预测:1。5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课后小结:最反用力不够快,爆发力不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