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赢在起跑线-初高中衔接讲义

上传人:宏宏 文档编号:162173054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 页数:312 大小:2.9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化学赢在起跑线-初高中衔接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312页
高中化学赢在起跑线-初高中衔接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312页
高中化学赢在起跑线-初高中衔接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312页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赢在起跑线-初高中衔接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赢在起跑线-初高中衔接讲义(3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中化学赢在起跑线-初高中衔接讲义高中化学 赢在起跑线-初高中衔接讲义课时目标第一讲物质的组成和分类1了解几个基本概念:元素、原子、原子团、分子、离子。2了解常见的物质分类方法。知识点精讲3了解核素、同位素。1物质组成从宏观上讲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从微观上讲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的。如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 氢气是由氢气分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原子、分子、离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2元素元素是指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在自然界有两种存在形式: 游离态和化合态。如氧元素在自然界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存在形式

2、;钠元素在自然界只有化合态形式,无游离态单质钠存在,实验室中钠是人工电解制取的。元素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两种。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不超过 4 个,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 4 个。在地壳中元素含量前四位的元素是:O、Si、Al 、Fe;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N、O;人体中前三位的是:O、C、H。3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不能再分,是最小粒子。但如果不考虑化学变化,原子还可分为更小的粒子,如质子、中子、电子等。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保持不变,即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不发生变化,但原子的核外电子尤其是最外层电子数可能会发生变化。4原子团多原子结合而

3、成的集体。在化学反应中作为一个集体参加化学反应,包括复杂的离子和基(在有机化学中会学到,是不带电的原子团)。原子团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化学 反应中可能被破坏。如高锰酸钾分解时,高锰酸根离子(MnO4-)发生变化转化为锰酸根离子(MnO42-)和二氧化锰。5离子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可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阳离子中质子数大于电子数;在阴离子中电子数大于质子数。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在离子化合物中不存在分子,只存在阴、阳离子。6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21的分子,化学性质不相同。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物理性质如状

4、态、密度、熔沸点是由该物质的大量分子聚集后所表现的性质,是宏观的。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变化后的分子不能保持原物质的化学性质。分子间是有距离且存在一定作用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有单原子分子(如稀有气体 He)双原子分子(如 O2)和多原子分子(如 NH3、CH4)。分子与原子的关系分子原子区别分子是稳定结构,可独立存在。分子由原子组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成新的分子。原子是不稳定结构,单个原子不能独立存在(稀有气体原子除外),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作用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化学反应,在反应中重新排列组合。关系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相互结合原子7物质分类纯净物

5、金属:如 Na 、Fe 、Hg单质非金属:如 C 、H2 、O3氧化物:如 CO2 、Na2O 、NO酸:如 HCl 、H2SO4 、CH3COOH无机化合物碱:如 NaOH 、Ca(OH)2 、Fe(OH)3物质化合物盐:如 NaCl、 KNO3 、Ca(HCO3)2其它:如 SiF4 、Na3N 、PH3有机化合物:如 CH4 、CH3CH2OH混合物:如空气8纯净物、混合物纯净物是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它具有固定的熔沸点。混合物由不同物质组成, 无固定熔沸点。如冰和水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因为只有一种水分子;O2 和 O3 组成的物质为混合物,因为有两种不同的分子。9核素、同位素具有一定质

6、子数和一定中子数的一种原子称为核素。如碳元素存在三种核素,它们的质子数都是 6,中子数分别为 6、7、8,可分别表示 、,通常人们所 说的 C-12 原子是指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 6 的碳原子。绝大多数元素存在多种核素。把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互称为同位素,、互为同位素。核素的表示方法是在元素符号的左下角写上质子数,在左上角写上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表示的例题精讲是质子数为 1,中子数为 1 的氢原子。核素的种类比元素的种类要多得多。同种元素不同种核素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不同。例 1隐性眼镜护理药水的主要成分是双氧水(H2O2)。下列有关双氧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由

7、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它是由 2 个氢元素和 2 个氧元素组成C它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D一个 H2O2 分子由 2 个氢原子和 2 个氧原子构成的解析:物质的组成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去认识。从宏观角度,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元素只讲种类而不讲个数。B 错误,C 正确。从微观角度,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既有种类又有个数之分。H2O2 是由分子构成的,一个 H2O2 分子是由2 个氢原子和 2 个氧原子构成的。D 正确。答案:C、D。变式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氯酸钾(KClO3)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B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气分子构成C臭氧(O3)是由 3 个氧原子构成

8、的化合物D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例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肯定是纯净物B. 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C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可能是酸或酸性氧化物DNO2 能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 NO,故 NO2 为硝酸的酸酐解析:A 项是错误的。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可能是混合物,如红磷和白磷,虽然只有一种元素组成,但是红磷和白磷属于不同种物质,是混合物。B 项中硫酸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属于酸;纯碱是碳酸钠,是金属钠离子与酸根离子(CO32-)组成的是盐;醋酸钠也是盐;生石灰是氧化物,故 B 项错误。C 项正确。酸或酸性氧化物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D

9、 项错误。NO2 虽能与水反应生成硝酸,但它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硝酸的酸酐是 N2O5。答案:C。变式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酸性氧化物都可以直接与水反应生成相对应的酸BCuSO45H2O 是混合物C一种元素可有多种离子,也可能有多种电中性的原子D只有一种元素的阳离子和一种元素的阴离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例 3已知 、H+、H2、H3 、H 七种微粒,其中包含有 种元素,种分子, 种原子,种离子。解析:这些微粒表示的是氢元素的七种不同微粒,其 、是 3 种原子,H+、+-H3 、H 是 3 种离子,H2 是分子。答案:1;1;3;3。变式 3合成了一种新型氧分子,它是由个氧原子构

10、成的 O4 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O4 与 O3 互为同素异形体BO4 与 O3 互为同位素CO4 转化为 O2 是物理变化DO4 的物理性质与氧气相同例 4下列各组物质中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他三种不同。CaO、Na2O、 CO2、 CuOS、C、P、CuO2、 MgCl2 、Na2SO4、KNO3HCl 、H2O、H2SO4、HNO3(1)这四种物质依次是: , , , 。(2)这四种物质相互作用可生成一种新的物质,颜色为绿色,该物质是 。解析:(1)在第组中 CO2 是酸性氧化物,其余 3 种是碱性氧化物;第组中只有 Cu 是金属,其余为非金属;第组中O2 是非金属单质,其余为盐;

11、第组中 H2O 为氧化物,其余为酸。(2) Cu、CO2、H2O、O2 四者相互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 Cu2(OH)2CO3。答案:(1)CO2 Cu O2 H2O (2) Cu2(OH)2CO3变式 4下列每组中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在分类上不同,试分析每组中物质的组成规律,将这种不同于其他物质的物质找出来,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1) NaClKClNaClOBaCl2 (2) HClO3KClO3Cl2NaClO3 (3) H3PO4H4SiO4HClH2SO4 (4) Cu AuNaSi (5) CO2SO2CuOP2O5 方法提炼同位素与同素异形体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互

12、称为同位素。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互为同位素,金刚石、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两者所指对象 不同,同位素指核素,同素异形体指单质。同位素原子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同种元素形成不同的单质可能是原子个数不同,如氧气(O2)与臭氧(O3);也可能是结构不同,如金刚石与石墨。金刚石内部的碳原子呈“骨架”状三维空间排列,一个碳原子周围有 4 个碳原子相连,这种结构在各个方向的作用力都很强,金刚石具有巩固练习高硬度的特性。石墨内部的碳原子呈层状排列,一个碳原子周围只有 3 个碳原子与其相连,碳与碳组成了六边形的环状结构,无限多的六边形组成了一层。层与层之间作用力非常弱,

13、受到外力后,层与层之间容易滑动,石墨很软。金刚石与石墨在物理性质上差异较大,但化学性质相似。一、选择题(每小题有 12 个正确答案)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化合物,后一种是混合物的是()A氧化钙,澄清的泉水B氢氧化钾,含铜质量分数为 80的氧化铜C澄清的石灰水,粗盐D红磷,空气2下列关于分子、离子、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B原子得到电子后变成阳离子C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D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3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NaCl+NH4HCO3=NaHCO3+NH4Cl)对两种化工产品的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两种化工产品所属的类别是()A碱和盐B两种盐

14、C两种碱D盐和碱性氧化物4垃圾应该分类回收。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和铜导线等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 收。它们属于()A氧化物B盐C金属或合金D碱5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含游离态氢元素,后一种含化合态氢元素的是()A氢气、碳酸钙B液态氢、硝酸铵C胆矾、水煤气D稀硫酸、烧碱6下列各组物质(主要成分)的名称和化学式表示的不是同一种物质的是()A.苛性钠、火碱、NaOHB.碳铵、碳酸铵、(NH4)2CO3C.盐酸、氯化氢水溶液、HClD.食盐、氯化钠、NaCl7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B石油C酒精D石灰水8我国有些煤矿的坑道中具有丰富的可燃性气体。利用该可燃气可建成发电厂,这样既 充分利

15、用了能源,又保证了煤矿的安全生产。坑道中主要的可燃性气体是() AH2BCOCCH4DCH4 和 CO 的混合气体91985 年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组成为 C60 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它的 1 个分子中含有 60 个原子B. 它是一种新型化合物C. 它是一种共价化合物D. 它是一种单质10下列各组物质中,具有不同原子团的是()AFeSO4 与 Fe2(SO4)3BNa2SO4 与 Na2SO3CNH4Cl 与 NH4BrDKMnO4 与 K2MnO411下列物质有固定熔沸点的是()A空气B石油C盐酸D二氧化硫12下列对于含氧酸和对应酸酐的组合正确的是()AHNO3 与 NO2BHCl

16、O 与 ClO2CH2SO4 与 SO2DH3PO4 与 P2O51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含氟牙膏”等商品。这里的碘、铁、钙、硒、氟应理解为()A元素B单质C分子D氧化物14飘尘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粒状飘浮物,颗粒很小,不易沉降。它与空气中的 SO2、O2 接触时,SO2 会部分转化为SO3,使空气的酸度增加。飘尘所起的作用可能是()A氧化剂B还原剂C催化剂D 吸附剂15下列各组物质,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后者从属于前者的一组是()A酸酐、氧化物B酸、含氧酸C盐、酸式盐D 碱、碱性氧化物16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

17、,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H2BOCC60DCu17物质分类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化学工作者经常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研究。近年来发现,在金星大气层中存在三氧化二碳。下列物质与它属于同类的 是 ( )AH2 、O3BH2SO4 、H2CO3CSO2 、NODNa2SO3 、KClO318按照物质不同的分类方法,HNO3 应属于()酸混合物氧化物含氧酸难挥发性酸一元酸化合物ABCD19.某含氧酸的化学式为 HnXO2n1。该含氧酸受热分解生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可能()AXOBXO2CX2O3DXO320物质 X 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 X 是()X+酸盐+水X+水碱ACaOBFe

18、2O3CCO2DNaOH21人类牙齿由一层称为碱式磷酸钙的坚硬物质保护着。碱式磷酸钙的化学式中除钙离子外,还含有一个氢氧根离子和三个磷酸根离子,则其化学式正确的是 ()ACa2(PO4)3(OH)BCa5(PO4)3(OH)CCa4(PO4)3(OH)DCa3(PO4)3(OH)22想一想:NaOH(固)、P2O5(固)、CaCl2(无水)为什么可以归为一类。据此,从 AD 的选项中选出一种能与这三种物质归为一类的是()A 浓硫酸BNaClC碱石灰DCaO23单质 M 与氧气反应可生成两种氧化物,而且其中一种是酸性氧化物。M 是()。A.SB.CC.FeD.Mg241.6g 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

19、燃烧生成 4.4g 二氧化碳和 3.6g 水。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论断:一定含 C、H一定不含 O可能含 O一定含 O分子中 C、H 的原子个数比为 1:2分子中 C、H 的原子个数比为 1:4。其中正确的是()ABCD 二、填空题25写出核电荷数从 1 到 20 的元素符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6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碳酸碳酸钠碱式碳酸铜 碳酸氢钠 碳酸钙 碳酸氢钙 氯化氢 氯气 氯化钾氯化锰 氯酸 氯酸钾 二氧化氯硝酸硝酸钾硝酸钡 硝酸铵硝酸铜硝酸汞 硝酸银 硫酸 硫酸铵硫酸氢铵硫酸钡 硫酸铝 硫酸铁硫酸亚铁

20、磷酸 磷酸钠 磷酸二氢钠 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铵 磷酸钙 磷酸氢二铵 氮气硫磺 白磷金刚石氦气 二氧化硅 氖气二氧化氮氩气 氧化铁 氧化铝氢氧根离子 硫酸根离子 碳酸根离子 硝酸根离子 铵根离子 27在下列物质中,凡含有原子团的,在它的化学式相应的部位下划一横线,并写出原 子团的名称。KClO3MnO2KMnO4Ca(OH)2H2SO4NH4ClP2O5NH4NO328有下列物质: CuSO45H2O 硫酸钡 冰水混合物 纯盐酸 苛性钠 纯碱 含铁元素质量分数为 70%氧化铁 NaCl 溶液 氨水 石油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编号,下同);属于盐的是: 29按照一定依据把物质进行分类 , 是认

21、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的便捷途径。现有三组物质 : 金刚石、水银、金属钠、冰五氧化二磷、干冰、生石灰、 一氧化碳食醋、白酒、加碘食盐、纯碱。每组中均有一种物质所属类别与其他三种不同 , 这三种物质依次是 、 、 ;它们混合后可以发生 反应得到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 其化学方程式为 。302008 年全球出现“无声海啸”粮食危机,而我国粮食储备充足,市场价格稳定。化肥为保持粮食丰产起到了重要作用。常用化肥有:尿素CO(NH2)2氯化钾 KCl硝酸铵 NH4NO3过磷酸钙 Ca(H2PO4)2 和 CaSO4以上化肥中属于钾肥的是 (填序号)硝酸铵是一种含氮量较高的化肥。硝酸铵中含氮的质量

22、分数为 。硝酸铵 溶于水可以离解出 NH4+和 (写离子符号),供植物吸收。尿素因含有 元素,所以是一种有机物。尿素分子中所含 C、O、N、H 的原子个数比为 。31硫原子与氧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都有 6 个电子,它们的化学性质很相似,在某些化合物中,硫原子可以代替氧原子。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1) CS2 与 Na2S 的水溶液混合振荡 ;(2) P2S5 通入 Na2S 的水溶液中 。课时目标第二讲物质的变化1掌握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2掌握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了解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3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精讲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例如:物质的

23、三态转化(如冰、水、水蒸气) 或物质形状的改变(如木材制成家具)。化学变化是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果这些物质由分子构成的话,即生成了新的分子的变化。例如:氢气和氧气化合生成水。化学变化中常伴有发光、发热、颜色改变,产生沉淀等现象。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但在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例如:石蜡的燃烧是化学变化,石蜡在燃烧过程中放出热量,使部分固体熔化成液体,熔化是个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实质是反应物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再通过重新组合生成新的分子的过程。如2H2+O2 2H2O,首先氢分子和氧分子解离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水分子。2化学反应

24、的基本类型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可以把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并不是所有反应都是其中的一种,如 CO2+2Fe。化合反应: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可表示为:A+B=AB。如2H2+O22H2O、CO2+C2CO、SO3+H2O=H2SO4、CO2+CaCO3+H2O=Ca(HCO3)2。反应物可以是单质也可以化合物,但生成物一定是化合物。分 解 反 应 : 一 种 物 质 生 成 多 种 物 质 反 应 。 可 表 示 为 : AB=A+B 。 如Ca(HCO3)2CaCO3+CO2+H2O、CaCO3 CaO+CO2、2KClO32KCl+3O2。反应

25、物必须是化合物,生成物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可表 示为:A+BC=AC+B。如 Fe+CuSO4=Cu+FeSO4。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可表示为:AB+CD=AD+CB,不能写成 AB+CD=AC+BD。酸碱盐之间的反应一般是复分解反应。如Cu(OH)2+2HCl=CuCl2+2H2O、2NaHCO3+H2SO4=Na2SO4+2CO2+2H2O、K2CO3+Ca(OH)2=CaCO3+2KOH。3氧化还原反应一种物质被氧化,同时另一种物质被还原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它的本质是

26、有电子转移。可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来判断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右图: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 CO2+C2CO、2H2O 2H2+O2是氧化 还原反应,SO3+H2O=H2SO4、CaCO3 CaO+CO2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还原产物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氧化产物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氧化剂+

27、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例题精讲例如 Cu+CO2,碳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CO 具有还原性,CO2 是氧化产物;铜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CuO 具有氧化性,Cu 是还原产物。例 1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爆炸B燃烧C白炽灯通电发光、放热D液化空气制氧气解析:爆炸。有些是化学变化,如炸药的爆炸、氢气和氧气的混和气体点燃爆炸;有些不是化学变化,如锅炉的爆炸是由于水蒸气压力过大导致爆炸。燃烧:是任何发光 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是化学变化。灯泡发光无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化学变 化中常伴随有发光放热、颜色改变、产生沉淀。但要判断是否是化学变化,要根据 化学变化的

28、特征,有无生成新物质。答案:B。变式 1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气化B盐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白色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色D三氧化硫溶于水 例 2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1)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生成的分解反应: (2)化合物和化合物之间发生的化合反应: (3)古代湿法冶金术的原理: (4)生成沉淀的中和反应: 解析 2H2O+O2(其它合理答案也行)(2) CaO+H2O=Ca(OH)2(其它合理答案也行)(3) Fe+CuSO4=FeSO4+Cu(4) Ba(OH)2+H2SO4=BaSO4+2H2O(其它合理答案也行) 变式 2: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1)化合反应(

29、反应物是单质和化合物): (2)分解反应(生成物是三种化合物): (3)置换反应(生成物是碱): (4)复分解反应(难溶性盐与酸反应): 例 3指出下列反应中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AZn+H2SO4=ZnSO4+H22Fe+3CO2 CCaO+H2O=Ca(OH)2CaO+CO2解析: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依据是:是否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化合价发生变化的是氧化还原反应。答案:A、B。变式 3根据反应 2Cu+CO2回答:CuO 中铜元素的化合价由 变为,CuO 是剂,CuO具有 性,CuO 被 成 ,Cu 是 产物。木炭中碳元素的化 合 价 由 变为 ,是 剂。碳具有 性,碳被 成 ,CO2 是 产

30、物。例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两种化合物生成另外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就是复分解反应C氨气溶于水是一个化学变化D硫酸铜晶体加热失水的过程称为风化解析:A 不正确。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如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2O3=3O2,化合价未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 不正确。两种化合物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可能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如 3NO2+H2O=2HNO3+NO,不是复分解反应。C 正确。氨气溶于水生成了一水合氨,NH3+H2O=NH3H2O 生成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D 不正确。在常温下结晶水合物失去部分或全部结晶水的现象,叫风化,必须在常温下

31、。答案:C。变式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B凡是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都是分解反应C有些晶体能吸收空气的水蒸气,在晶体的表面逐渐形成溶液,这个现象叫做 潮解,易潮解的物质可作干燥剂D物质与氧气接触就可以燃烧方法提炼置换反应置换反应有四类:(1)金属置换出金属,如 Cu+2AgNO3=Cu(NO3)2+2Ag(2)金属置换出非金属,如 2Na+2H2O=2NaOH+H2(3)非金属置换出非金属,如 CO+H2(4)非金属置换出金属,如 2Cu+CO2常见的置换反应:金属+酸=盐+氢气。书写该反应时必须注意,酸不能是硝酸,因为硝酸与金属反应生成氮的氧化物,而不

32、生成氢气;金属必须在金属活泼性顺序中位于氢的前面;铁参加反应生成的是亚铁离子。金属+盐=金属+盐。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书写时要注意:必须是盐溶液,即为可溶性盐,如 Cu 和 AgCl 不反应;K、Ca、Na 由于化学性质特别活泼,一般先与盐溶液中的水反应,而不能置换出不活泼金属。如把一小块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 2Na+2H2O=2NaOH+H2 、 CuSO4+2NaOH=Cu(OH)2 +Na2SO4 , 而 不 是巩固练习2Na+CuSO4=Na2SO4+Cu。一、选择题(每小题有 12 个正确答案)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碘

33、的升华B钢铁生锈C工业上用液化空气制氮气D炸药爆炸2在化学反应 Fe+3CO2 中,还原剂是()AFe2O3BCOCFeDCO23关于反应 S+2H2O 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此反应是一个置换反应B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变化CH2S 发生了氧化反应DS 是还原产物4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A. 通过化学变化一定能改变物质的性质B. 改变物质的性质一定要通过化学变化C.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中的电子数不会发生改变D. 在任何变化中原子的核都不会发生改变5下列各物质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氯化铁、氢氧化钾、氯化钠B硫酸钾、氯化钡、盐酸C碳酸钠、盐酸、氯化钾D硫酸铜、盐酸、硝酸钠

34、6元素从化合物中被置换成单质时,该元素()A一定被氧化B一定被还原C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D既不被氧化,也不被还原7航天飞机用铝粉与高氯酸铵(NH4ClO4)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反应,其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N2+Cl2+2O2+4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上述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上述反应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航天飞机飞行C在反应中高氯酸铵只起氧化剂作用D氯气是氧化产物8对于化学反应 A+B=C+D,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若生成物 C 和 D 分别是盐和水,则反应物一定是酸和碱B若 A 和 C 是单质,B 和 D 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C若 A

35、 是可溶性碱,B 是可溶性盐,则 C、D 可能是两种沉淀D若 A、B 各取 10g 混合,使其充分反应,则 C,D 质量的总和一定等于 20 g9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XYZQ反应前质量g22845反应后质量g待测24014试判断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置换反应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10下列反应中有一种物质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的是()A2KIBr22KBrI2 B2AgNO3 2Ag2NO2O2 2CuOCO2H2OD2Na2O22H2O4NaOHO211某单质 X 能从化合物中置换出单质 Y,由

36、此可知()当 X 是金属时,Y 可能是金属当 X 是金属时,Y 可能是非金属当 X 是非金属时,Y 可能是金属当 X 是非金属时,Y 可能是非金属A BCD12对于反应:X + 2 NaOH = 2 Y + Cu(OH)2 ,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Y 中一定含有钠元素BX 和Y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8CX 可能是CuCl2或Cu(NO3)2DY 可能是Na2SO413法国化学家肖万、美国化学家格拉布斯和施罗克在有机化学领域研究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其研究成果可以简单描述为如下的反应(R1 R8 为 H、CH3、C2H5 等)。上述反应类似于无机反应中的()A置换反应B分解反应C复分解反应D化合

37、反应)14下图是两组物质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过程。 下列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AX 是 O2BC6H12O6 是有机物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DC6H12O6 与 X 反应生成 CO2 和 H2O 属于置换反应15被称为万能还原剂的 NaBH4 溶于水并和水反应:NaBH42H2ONaBO24H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aBH4 中 H 为1 价)()ANaBH4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NaBH4 是氧化剂,H2O 是还原剂C硼元素被氧化,氢元素被还原D被氧化的元素与被还原的元素质量比为 1116将稀硫酸加入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进行反应,当反应停止后

38、,滤出不溶物,并向滤液中投入一枚铁钉,片刻后取出铁钉,发现无任何变化。根据上述现象确定下面哪个结论是正确的( )A不溶物一定是铜B不溶物中一定含有铜,但不一定含有铁C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但不一定含有硫酸铜D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一定不含有硫酸铜17某化合物 R,其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R3O22CO23H2O,下列化学式符合R 的是()AC2H6BC2H6OCC2H4DC2H4O二、填空题18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的主要原理是:向浓氨水中通入足量的CO2 生成NH4HCO3溶液,然后加入食盐细粒充分搅拌,两者发生复分解反应。由于生成的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便呈晶体析出。将析

39、出的碳酸氢钠加热得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1)写出上述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有人认为侯氏制碱法有以下优点,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A生产过程中部分产物可作为原料使用B副产品是一种氮肥C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可节约能源19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2,在空气中次氯酸钙吸收 CO2 和水蒸气生成两种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次氯酸,有漂白、杀菌作用。试写出次氯酸钙和二氧化碳、 水蒸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0从含 Cu2S 的铜矿石中炼出铜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一种是:先将该矿石通空气高温燃烧,生成两种氧化物。将焙烧过的矿石上加上适量的未经焙烧过的铜矿石,混合均匀后隔绝空气再进行高温煅烧

40、,结果得到金属铜和一种有刺激性气昧的气体。写出上述反应的方程式:(1) (2) 。21古代炼丹中经常使用到红丹,又称铅丹。铅丹跟硝酸发生如下反应:铅丹4HNO3PbO22Pb(NO3)22H2O,铅丹的化学式是。22已知含负一价的氢的化合物(如:NaH)与水接触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试写出 CaH2与 Na2CO3 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3钛(Ti)因为具有许多神奇的性能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常温下钛不和非金属、 强酸反应,红热时,却可与许多常见非金属单质反应。钛是航空、宇航、军工、电力等方面的必需原料,地壳中含钛矿石之一称金红石(TiO2),目前大规模生产钛的方法是:第一步,金红石

41、、炭粉混合在高温条件下通入氯气制得 TiCl4 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该步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该反应的还原剂是 _。第二步:在氩气的气氛中,用过量的镁在加热条件下与 TiCl4 反应制得金属钛。(1)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如何由上述所答产物中获得纯净金属钛?简述主要实验步骤并写出有关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 。24下列有关的物质及相互转化,都与人类生活有密切关系,其中 A、B、M、E 均为常见单质,F 为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 一定量的 A 在 B 中点燃可生成 C 和 D 的混合物,且 C、D 均为无色气体,C 是常见的还原剂,可与 B 进一步反应生成 D。 MBG(此反应是人类

42、获取能量的最佳反应) DLFG CKDE(1)写出 D 和 F 的化学式:D ,F 。(2)转化在金属冶炼中常用来炼 。(3)A 在 B 中燃烧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两个): 、 25金属镁主要是用电解熔融 MgCl2 的方法制得的,海水中溶有少量的 MgCl2,海边又盛产贝壳(主要成份是 CaCO3),以它们为主要原料生产镁的大致程序是:海水Mg(OH)2 盐酸 MgCl2 溶液无水 MgCl2 熔融、电解 MgCl2。(1)写出以海水、贝壳为原料制取 Mg(OH)2 所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 、 、 (2)电解 MgCl2 产物之一的 Cl2 可与空气、甲烷起反应(产物为 HCl、CO

43、)再制得盐酸,循环使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6汽车尾气中含有 CO 和 NO 等有毒气体,其净化过程如下:(1)在催化剂作用下,CO 将 NO 还原成 N2;(2)再通人过量空气,使剩余的 CO 完全氧化。试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2) 27欲防止煤燃烧产生的 SO2 污染大气,有多种化学方法进行处理。例如:(1)在煤中掺入消石灰:煤燃烧时,SO2 与消石灰反应生成 CaSO3,CaSO3 再被氧化成 CaSO4,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回收利用:将工厂燃煤废气中的 SO2 通人石灰乳中,可生成 Ca(HSO3)2,它可用于造纸浆等。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8现有 1

44、6g Fe2O3 和 CuO 的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把混合物全部加入到 100g 足量的硫酸溶液中,完全溶解。然后滴加 16 %的氢氧化钠溶液至 150 g 时,沉淀质量不再改变。试计算所用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29已知 CuO 被 C 还原的产物是 Cu2O(红色)和 Cu。现有 CuO 和木炭粉组成的混合物4.24 g,隔绝空气高温下充分反应后,得到红色固体产物。反应后产生的气体能全部被过量的澄清的石灰水吸收,得沉淀 2.00g。试计算所得红色固体产物质量。第三讲原子结构课时目标1了解原子的组成。掌握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及相互关系。2了解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3能判断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

45、合物。知识点精讲4能正确判断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并能根据元素的化合价书写化学式。1原子的组成1909 年卢瑟福和他的助手用一束高速运动的带正电荷的粒子流轰击一片很薄的金箔(厚度为 10-610-7m),发现极大多数的粒子通过金箔并按原方向行进,约有万分之一的粒子改变了方向(散射),个别的粒子竟被反射回来。卢瑟福根据粒子散射实验于 1911 年提出原子有核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半径约为 10-15m,仅是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核外电子受到原子核的吸引,并在原子核周围空旷的空间做高速运动。实验证明,原子核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不带电荷的中

46、子构成。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原子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质子和中子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2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之间关系质子和电子所带电荷电性相反,电量相等。因此对于中性的原子或分子而言,质子数肯定等于核外电子数。如一个钠原子中有 11 个质子,11 个核外电子;一个氨气(NH3) 分子中有 10 个质子,10 个电子。对于带电粒子,质子数肯定不等于核外电子数。如一个镁离子(Mg2+)中有 12 个质子,10 个电子;一个氢氧根离子(OH-)中有 9 个质子,10个电子。阳离子中质子数大于电子数,阴离子中电子数大于质子数。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间数量关系不

47、确定。原子中可能无中子,如氢原子。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又叫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是有一定规律的。首先,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目是 2n2。即 K 层(n=1)为 2 个;L 层(n=2) 为 8 个;M 层(n=3)为 18 个等。其次,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 8 个(K 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 2 个)。第三,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 18 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超过 32 个。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再由里往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里,即排满了 K 层才排 L 层,排满了 L 层才排 M 层。以上几点是互相联系, 不能孤立地理

48、解的。例如,当 M 层不是最外层时,最多可以排 18 个电子,当它是最外层时,则最多可以排 8 个电子。知道原子的核电荷数和电子层排布以后,我们可以画出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如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 表示原子核及核内有 11 个质子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面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都有 8 个电子(氦是 2 个)。稀有气体元素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一般不跟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通常认为这种最外层有 8 个电子(最外层是 K 层有 2 个电子)的结构,是一种稳定结构。这里所说的稳定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金属元素,象钠、镁、铝等,它们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数目一般少于 4

49、个。非金属元素,象氟、氯、硫、磷等,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多于 4 个。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元素的原子比较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而使次外层变成最外层,通常达到 8 个电子的稳定结构;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比较容易获得电子,使最外层通常达到 8 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所以,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跟它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个 12C 质量的 1/12 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所得的数值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它是个比值,无单位。5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钠与氯气化合生成氯化钠时,氯原子会从钠原子中夺取一个电子成为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而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成为带

50、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钠离子与氯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氯化钠固体。象氯化钠这种由阴、阳离子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化合物, 就叫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钾(KCl)、氯化镁(MgCl2)、氯化钙(CaCl2)、硫酸锌(ZnSO4)等都是离子化合物。氢气在氯气里燃烧,能生成氯化氢气体。氯和氢都是非金属元素,不仅氯原子很容易获得 1 个电子形成最外层 8 个电子的稳定结构,而且氢原子也容易获得 1 个电子形成最外层为 2 个电子的稳定结构。这两种元素的原子获得电子难易程度相差不大,所以都未把对方的的电子夺取过来。两种元素的原子相互作用结果是双方各以最外层 1 个电子组成一个电子对,这个电子对为两个原子所共用,在

51、两个原子的核外的空间运动,从而使双方最外层都达到稳定结构。这种电子对,叫共用电子对。共用电子对受两个核的共同吸引,使两个原子形成化合物的分子。象氯化氢这样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共价化合物。如水(H2O)、二氧化碳(CO2)、硫酸(H2SO4)等都是共价化合物。6化合价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跟其它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化合的性质,叫做这种元素的化合价,即不同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时按一定的原子个数比结合成化合物。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在离子化合物里,元素化合价的数值,就是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失去电子的原子带正电,这种元素的化合价是正价;得到电子的原子带负电,这种元素的化合价是负价。例

52、如,在氯化钠这种化合物里,一个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即钠为+1 价,一个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即氯为-1 价。在氯化镁这种化合物里,一个镁原子失去两个电子,镁为+2 价;而 1 个氯原子还是得到 1 个电子,氯仍为-1 价。在共价化合物里,元素化合价的数值,就是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跟其它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用电子对的数目。化合价的正负由电子对的偏向和偏离所决定。由于电子带有负电荷,电子对偏向哪种原子,哪种就为负价;电子对偏离哪种原子,哪种就为正价。例如,在氯化氢这种化合物里,电子对偏向氯原子,氯为-1 价,电子对偏离氢原子,氢为+1 价。显然,不论在离子化合物还是在共价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都等

53、于零。例题精析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因此,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例 1两种微粒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分别相等。则下列对两种微粒间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B可能是两种不同的分子C可能是两种不同的原子D可能是两种不同的阳离子解析:对于不带电荷的原子或分子,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对于带电荷的离子,质子数不等于核外电子数。因此两种微粒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分别相等,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可能是两种不同的分子如氨气(NH3)和水(H2O),也可能是、两种不同的原子 ,也可能是两种不同的阳离子如铵根离子(NH4+) 和钠离子(Na+)。答案:

54、A。变式 1按下列要求,写出质子数相同的两种不同的微粒的符号。(1)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 ;(2)两种不同的分子 ;(3)一种原子和一种分子 ;(4)两种不同的离子 ;(5)一种离子和一种分子 。例 2某元素(R)的化合价是奇数(不变价),已知其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m,其氯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n,则 R 的化合价为()。A+2(m-n)55B+ 2(n-m)55C+ 2m-n55D+ 2n-m55解析:元素在化合物的化合价是奇数价,设为+x 价,其氧化物、氯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 R2OxRClx ,根据两者的相对分子质量不难得出,答案为 D。若条件改成“化合价为偶数价”,则其氧化物、氯化

55、物的化学式分别为 ROx/2 、RClx,R 的化合价为+2(n-m)。55变式 2某元素氧化物的分子量为 a,价态相同的硫酸盐的分子量为 b。则此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是()。A+b-a80B+a-b80C+2b-a80b-a D+40例 3元素 X 的核电荷数为 a,它的阳离子 Xm+与元素 Y 的阴离子 Yn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元素 Y 的核电荷数是( )。AamnBamnCmnaDmna解析:根据电子层结构相同,可知 a-m=b+n ,b=a-m-n。答案:B。变式 3a、b、c、d 是 1-18 号元素,a、b 元素的阳离子和 c、d 元素的阴离子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且 b 元素原子的

56、最外层电子数比 a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c 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比 d 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多,则它们的核电荷数大小关系是( )。AabdcBcbadCabcdDbacd例 4核电荷数都小于 18 的 A、B、C 三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按 A、B、C 的顺序依次增大,C+离子与 A、B 原子的电子层数都相同,它们之间可以形成 C2B 型和 AB2 型化合物(其中 C 和 A 都呈最高价)则:(1)A 元素的名称是 ,B 元素的元素符号是 ;(2)三种元素间两两结合,可以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可以形 成的共价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3)由这三种元素结合而成的化合物俗称 。解析:A、

57、B、C 三种元素核电荷数都小于 18,C+离子与 A、B 原子的电子层数都相同,可知 C 元素为 Na,化合物 C2B 中 B 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AB2 中 A 元素化合价为+4价,可知 A、B 元素分别为 C、O。Na、C、O 三种元素中两两组合而成的离子化合物可以是 Na2O(氧化钠)或 Na2O2(过氧化钠),共价化合物可以是 CO 或 CO2。这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 Na2CO3,俗称纯碱。答案:(1)A:碳 ,B:O (2)Na2O,CO 或 CO2(3)纯碱。变式 4有 X、Y、Z 三种元素,它们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均不超过 18,它们能相互形成化合物 XZ 和 YZ,X2+和

58、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Y 原子和 X2+的电子层数相同,但比 Z 原子少 2 个电子,Y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 2 倍。试求:(1) X、Y、Z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 、 。(2)若 X、Y、Z 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等,则化合物 XYZ3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方法提炼同电子数同电子数可以是分子、阳离子、阴离子。常见的 2 电子、10 电子、18 电子、28 电子的微粒如下:电子数分子阳离子阴离子2H2、HeBe2+ 、Li+10HF、H2O、NH3 、CH4、NeNa+、Mg2+、Al3+、+H3O 、NH4F-、OH-、O2-、NH -218HCl、H2S、PH3 、SiH4 、F2、H2O2、N2H4 、C2H6 、Ar、CH3OH 、CH3FK+、Ca2+Cl- 、 S2- 、 HS-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