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分层级管理》PPT课件.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16212749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7.5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护士分层级管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护士分层级管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护士分层级管理》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资源描述:

《《护士分层级管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士分层级管理》PPT课件.ppt(7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近年来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的重要文件,1.2007年5月25日专科护理领域护士培训大纲,标志着专科 护理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2.2007年8月6日全国卫生系统护士岗位技能训练和竞赛活动护理技术项目考核要点,全国扎扎实实组织开展护士岗位50项技能训练和竞赛活动 3.2008年1月23日国务院第206次常务会议通过了护士条例,2008年5月12日起施行,护士工作法制化前进了一大步,同时护士执业注册管理办法于2008年5月4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也于2008年5月12日起施行。 4.2009年5月22日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规范临床分级护理及护理服务内涵,保证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5.2010

2、年1月22日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和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三个规范文件。,近年来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的重要文件,6.2010年5月10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办法经卫生部部务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务会审议通过,并已经国务院同意,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 7.2010年12月22日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 8.2011年3月23日2011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 9.2011年3月15日护理院基本标准(2011版) 10.2011年6月15日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 11.2011年12月31日中国护理

3、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 12.2012年4月19日2012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 13.2012年4月28日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护理改革的切入点、关键点,护理工作模式改革切入点 护士分层级管理 责任护士包干制责任制整体护理(护士包病人,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目的是让患者满意。 护理管理方式改革关键点 护士岗位管理岗位设置、护士配置、绩效考核、薪酬分配、职称晋升和岗位培训、职业发展、建立激励机制等,目的是让护士满意。,改革护理管理模式举措(一),何谓护士分层级管理,护士分层级管理 责任护士包干制,将护士分成不同的层级使用与管理,

4、 包括赋予相应的职责、培训内容、考核标准、绩效方案、晋级标准以及人力配置等,护理工作模式的改革 护士分层级管理,目的: 使护士对所负责的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 提高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护理服务。 密切护患关系。 内涵:合适的人承担合适的岗位。 核心:包干病人,落实责任。 改变:打破原有“平台式”管理。 意义:科学统筹人力,保障患者安全,提供发展空间。,美国护士,推行临床进阶制度(clinical ladder) 始于20世纪70年代 根据临床工作能力划分不同层级 依不同层级专业表现和能力给予报酬 1980年始,80%以上医院实施护士进阶制度,Benner进阶模型,1984年,美

5、国学者Benner提出护士专业进阶模式 专业进阶是对护理人员临床实践能力进行定义、认可和奖励的方法 根据临床能力将护士分为5个层级,“从新手到专家” “FROM NOVICE TO EXPERT”,Benner 护士进阶模式,台湾护士,各级护士职责与人力比例,普通病房N2 60%,监护病房N360%,台湾护士晋级依据,具体培训内容,晋级条件(N0-N1),晋级条件(N1-N2),http:/www.wanfang.gov.tw/ebm/medicine/Nursing/index.htm,晋级条件(N2-N3),晋级条件(N3-N4),研究结果,护士分层级管理 技术岗位分级,年资,学历,分层方

6、案,例:N0N4,职称,能力,责任护士能级测评表(表1),责任护士划分为五个能级责任分工 排班模式,各护理单元可根据专业需求、病人需求、护士综合能力等多因素考虑,可适当采取低职高聘和高职低聘的原则,各能级责任护士分值,确立岗位系数,确立年资与职称系数,护理人员护理绩效津贴分配原则 护理人员个人津贴人均绩效岗位系数年资职称系数出勤天数奖惩,N0-N4示意图,开展分层培训,N0、N1-N2:扎实/强化 打基础 N3-N4:提升/扩展 助发展,培训形式,科学测算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级护理病人白班护理服务时间,级护理病人夜班护理服务时间,级护理病人白班护理服务时间,级护理病人夜班护理服务时间,每个护士

7、负责病人数 3 5 8 14,责任护士划分为层级 责任分工 排班模式 实行护理责任制分工,提供连续、全程护理 N4N1分管病人数 图示:,或二级 护理8个,二级护理 7-8个,特、一级 护理2-3个,二级护理 6-7个,二级护理 4-6个,危重患者由级别最高的N4负责,每名责任护士平均负责患者数量不超过8个。,N1,传统的工作模式,流水线式的以护士为中心的分工护理 功能护理,传统的工作模式,患者得到的服务模式: 分散式服务,多对一,付班护士,主班护士,治疗护士,白班护士,责任护士,患者,责任组长负责制 不足:护士分工不是很明确,责任组长承担的责任相对较大。 责任小组包干制 不足:需要护士人数较

8、多,适用于人力资源充足的科室,患者 得到的服务仍然是分散的。 医护共同负责制 不足:护士与医生很难固定班次。护士和医生必须加强沟通、 协调、配合,否则很难体现其优越性。,持续改进的护理工作模式,责任护士包干制 推广的护理工作模式,患者得到的护理服务模式: 一对一,患 者,护 士,责任护士包干制,优点: 1、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 2、护士全面掌握患者情况,为患者实施个体化 护理服务并及时向医生提供病情变化的信息。 3、护患关系固定,护士多数时间均在与患者直接接触,护患关系更加密切,能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真正落实“整体护理”,责任护士包干制,只有这样的工作模式 1、才能由责任护士全程、全

9、面负责病人 2、才能有效发挥护理专业和专科技术对病人的治疗康复作用。 3、才能实现护理服务的连续性、全程化和延续化的护理。,改革护理管理模式举措(二) 把更多的时间还给护士,交班模式的改变 以往交班模式: 每日早晨08:00时在科主任的主持下,医护人员共同在医生办公室交班。先由夜班值班护士宣读护士交班的内容,汇报整个病区重点病人的病情,再由医生宣读医生交班的内容,后全体护士在护士长带领下进行床头交班。此种模式的缺点是耗时长。,推广的交班模式: 把护士还给病人,更多时间为病人服务。病房对晨交班模式进行了调整,即:护士长、夜班护士 (责任护士组长)参加晨会交班 。,提前了治疗时间,使患者如期出院或

10、提前出院,提高患者满意度。,交班模式的改变 把时间还给护士 把护士还给病人,长效机制 -层级管理试点病房,2011年7月14日正式启动 神经内科;循环科;呼吸内科;胸外科;泌尿外科;普外科。 6个病房为责任护士分层级管理试点病房。 2011年8月26日“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责任护士分层级管理”全面推广 经历了统一思想、全员培训、转变观念、以及下科室指导,近10个月的时间,改革护理模式初见成效。,长效机制 -能级管理,能级管理在试点病房(循环科)中的 实施情况,循环科病室布局及护理人员简介,科室病床设置: 科室有病房:18间 普通病床位:62张 护理人员:20人 护理人员结构: 副主任护师

11、:1人 主管护师:3人 护 师:5人 护士:11人 床护比:1:0.3,循环科责任护士层级分布表 图示:,郑晓珊6年 杨玉凤6年 高 阳6年,张娟5年,刘晓波13年 宋 波10年 刘 丹10年 金蔼荣10年,张 月4年 苗馨宇5年,刘芳芳3年,赵津仪3年 张 雨5年,祝嘉欣1年 刘淼1年 宋丹1年 王碘1年 李萌萌1年,是否定岗?,2室 3室 14室 4室 5室 15室 12室 13室 16室 10室 11室 1室,N4刘小波 N4 郑晓珊 N4 刘丹(组长) N4 宋波(组长),分管8张床位,分管8张床位,分管8张床位,8室 9室 17室 6 室 7 室 18室,N3 张 娟 N2 张 月

12、N2 苗馨予 N1 刘芳芳,分管8张床位,分管8张床,分管8张床,分管6张床,循环科病房责任护士分管床位展示图:,分管8张床位,N4承担指导N3、N2、N1责护的义务,但不承担责任。,动态管理 弹性排班,根据患者病情动态调整人力 根据病情轻重合理配置管床责护 根据病人的数量动态调整人力和班次 根据薄弱时间段实施增加班次;高峰时段增加早晚班和节假日班次的动态调整,循环科 责任护士工作情况剪影,无顺序之分,包床到护: 责任护士对所负责的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 (7小时在岗24小时负责制),长效机制能级管理试点病房成效,1、患者随时能看到护士,随时得到护士专业的 照顾、专业治疗、专业的健康指导

13、 2、患者对管床护士熟悉,有了亲切感。 3、患者能很快适应环境,有了安全感。 4、患者有护士专门服务,有了归属感。 5、护士减少了管理患者数,对患者了解更全面。 6、护士固定了服务对象,增强了责任意识、主动服务意识,根据患者需求安排工作。,7、护士明确了管理责任,增强了质量安全意识,主动学习、主动参与诊疗计划。 8、调动高年资护士的主观能动性,使她们在护理岗位上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9、为低年资护士搭建了展示自己的平台,在工作中有了奋斗目标,使其综合能力迅速提升。 10、病人呼叫器呼叫频率由90%降至10-20%。 11、护理工作时数上、下午均提前1-1.5小时,每天提前近3小时。 12、提升护

14、士执行力。,长效机制能级管理试点病房成效,全面体现以人为本服务理念 全面体现公平公正分配原则 以临床工作实际需求为依据 紧密结合护士动态管理方法 体现护士分层而护士非分等,经验体会,采用最先进的“LED”电子显示屏以滚动形式对患者进行安全告知、健康宣教、亲情问候等一系信息,优质服务无处不在。,提升护理服务品质,提升护理服务品质,脑外ICU为语言障碍的患者提供细节服务。,扎 实,稳 步,积 极,持 续,示范工程,“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下一步工作重点,总结,完善,细化,科学,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法与工具(品管圈),何谓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之简称(QCC) 工作

15、性质相近或相关的人组圈 针对所选定之部门內的问题 以自动自发的精神,结合群体的智慧 通过团队力量,运用各种改善手法来解决问题 使成員感受到参与感、满足感、成就感 因解決问题而认识到工作的意义和目的,品管圈活动沿革,1950 1962 67 68 75 76 79 81 8485 88 90 91 95 96 02 07 08 09 10,日本石川馨博士开始倡导品管圈,台湾顺风公司成立第一个品管圈,台湾日光灯公司以日新小组名义推动品管圈,第一届中日韩国际品管圈交流大会,行政院指示经济部大力推行品管圈,中卫小组开始推展团结圈活动,第一届中卫体系团结圈活动竞赛,第一届全国团结圈活动竞赛 全国团结圈活

16、动推行中心成立,推行中心改为全国团结圈活动推广处,成立全国团结圈活动推行绩优企业机构奖,第二十届全国团结圈活动竞赛,第一届医品圈发表暨竞赛活动,北京内燃机总厂诞生的第一个QCC小组,大陆成立中国质量协会(CAQ)推动QCC,上海药学会与西安阳森公司共同推动QCC,浙江省医院药事质控中心成立QCC推行委员会,省立新竹医院成立RQI中心推行品管圈活动,台湾省政府卫生处大力推行品管圈活动,江苏省药学会成立QCC推行委员会,北京推行QCC活动,美国戴明教授的统计方法课程PDCA循环,目前护理质量管理存在误区,对个人 忽视团队 重处罚 轻分析改善 重制定 轻修改 重结果 忽视系统管理,传统管理与管理工具

17、比较,传统管理 唯领导管理+唯规制管理+抽象管理+粗放管理+定性管理=难以构建医院管理长效机制 管理工具 三全管理+规制管理+具象管理+细节管理+定量管理=能够构建医院管理长效机制,护理质量管理的新思维,培养和建立质量意识 确保提高的护理服务符合病人和专业的要求; 不是被动的以执行任务为目标,更要不断提出改善的意见和建议; 注重团队配合,分工合作,共同创造愿景。,护理质量管理的新思维,它和制度的区别就在于 质量意识,使有机会犯错的人不愿犯错; 制度,使想犯错的不敢犯错。 质量意识的提升是教育问题、制度的问题。 品管大师朱兰博士说过: 品质,始于教育,终于教育。,为什么要开展品管圈,持续质量改进

18、是永恒的主题 我们行动了多年收获了什么? 为什么天天在改,问题还是持续存在? 动力?方法? 选择合适的品管工具品管圈 事半功倍!,为什么要推动品管圈(QCC),提高基层主管及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患者导向的思想为基础 利用团队合作,进行自主改善,品管圈活动目标,直接目标次要目标 提高质量意识,提高问题意识,提高改善意识 提高员工士气,提高改善能力,提高工作环境 间接目标主要目标 保障安全、提升质量、改善服务 提高效率、控制成本,我们实施品管圈的目标,持续改善护理管理和服务质量水平 营造护理团队合作及学习成长环境 发挥护士潜能,培养护士管理人才 提升各层级护士士气 建立护理质量提升改善活动之标杆

19、 促进护理团队重视质量活动的进行,一个科学务实的工作流程,如用头脑风暴法发现和罗列质量问题 投票法集中小组意见 用问题陈述法界定问题范围 用核查清单表收集现状 用鱼骨图列出不同层级的要因 用标准流程图展示工作流程 用二八定律和柏拉图解析构成问题的主因 用矩阵图筛选对策方案 用时间甘特图列出行动计划 用点线图表现效果推移,一种和谐的文化氛围,营造团结和谐的集体 成立活动小组 自动、自发、自下而上 围绕工作活动主题 意见建议受到重视-成就感 创建尊重人性的组织环境 全体组织上下一体、团结和谐 提升员工满意度,一项提升员工能力的实践,培养质量意识 强化问题意识 增加发现问题的能力 发展个人管理/领导能力 管理活动有“点”至“面”,持续改进的服务和质量,提升满意度 节约成本 提高效率 优化流程 改善质量,护理质量管理的认知,出发点: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切入点:管理工具QCC 落脚点:患者安全、满意、护士发展、满意 支点:领导支持、全员参与,QCC应用展望,坚信-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 相信-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自信-护理队伍是一支优秀的护理团队,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