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教育方式让教育与生活融通

上传人:mar****e6 文档编号:162108449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8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改变教育方式让教育与生活融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改变教育方式让教育与生活融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改变教育方式让教育与生活融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改变教育方式让教育与生活融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变教育方式让教育与生活融通(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改变教育方式,让教育与生活融通作者:王晓敏来源:小学教学参考下旬2016年第3期广西民族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53000)王晓敏摘要传统的中国式教育方式,让很多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之间没有很好地连接,甚至使很 多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觉得学习是一件苦差事。通过“在生活中教育”“教育生活化”两个方 面阐述教育应该与生活融通的观点,改变孩子与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呼吁家长在生活的点 滴中,以轻松的方式融入教育;教师让自己的教学更加生活化,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知识,懂 得如何运用知识。关键词教育生活教育方式融通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6)09-090小学一年级开始,

2、我就知道如何描写春天:“春天来了,万物从睡梦中醒来,小草从地上 冒出个小脑袋,树上的叶子也冒出了绿绿的嫩芽”小时候看过的很多作文书上都是这样描 写春天的。我交给老师的作文也是这样,自然得到老师的表扬。但是直到高二,我才真正看清 春天。那时我们班的教室在一楼,教室前有一片草坪,那时常常站在走廊休息的我,才真正体 会到青草在深秋干枯,在春天零星转绿的景象。之后走在校道上,才认真看见了树叶冒出嫩绿 的芽,它们能使我紧张的情绪得到较好的缓解。当时才知道自己不细心,从来没有发现自然的 美。但现在想来,7岁会写得高分却违心的作文,不正是教育出现了问题么?最近看到一篇关于美国教学生活化的文章,感触很深,觉得

3、美国的小孩子很幸福。文 章中这样写道:“我结合女儿韵正的例子,说说美国的中小学是怎么上课的。上午教英语阅读、 数学、科学、历史这些主科,下午上的是一些很有意思的副科。如学校里有专门供教学用的厨 房,学生们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烤面包、做煎饼,韵正还把她做的点心带回家给我们品尝;还 有缝纫机,韵正利用缝纫机做了一个小枕头,带回国作为纪念;还有小车间,在小车间里,韵 正和她的同学合作,用木板做了一台手推车;还有理财、职业规划以及如何带孩子之类的课。” 想到这两天,在网上看到的一个新闻“一个5岁的美国小男孩,在家帮助他的妈妈接生了自己 的弟弟。”我当时就在想,换作是中国的孩子,可能早就吓哭了。这是值得我

4、们反思的问题, 中国当今的孩子学什么,怎么学?因而,我在这里谈的是教育与生活的融通。一、在生活中教育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教育”,那么什么是生活教育?“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 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无刻不 含有教育的意义。”陶先生在这里讲的教育是指在生活中教育。“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死同 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我很赞同陶行知先生的观点,我们从婴儿时期就开始 学说话,学走路,这是学;我们开始学着怎么拿筷子,怎么自己吃饭,这也是学;然后上学、 读书、考试、上兴趣班,同样是学。只要是需要我们学的地方,就存在教育。从幼到老,学习

5、做人,便是教育中很重要也是很难的一件事。早先很多城里家庭注重孩子的学习,只让孩子埋头读书,生活上的事情父母帮着做,导致 孩子成为不识五谷的“秀才”,很多孩子不会削苹果、洗碗洗衣、叠被、系鞋带等,更别提有 什么生存技能了。我父亲经常给我们讲他小时候要干什么活,说不像现在我们这些孩子只管读 书这么轻松幸福。随着接触的同学朋友越来越多,我才发现,被说成“早当家”的农村孩子, 更让我佩服。他们跟我父亲一样,有着比城里那些读书好的孩子更强的生存和生活能力,懂得各种生存技能,东西坏了可以自己修好,什么破了也可以自己完善得更加人性化。农村孩子由 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够好,周围教学资源缺乏,导致学习成绩跟不上城里

6、的孩子,但是相比考试 分数高,弹琴弹得好,却不懂得照顾自己,不能克服生活中的困难的城里孩子,我觉得农村孩 子更优秀。由此见,美国的孩子是很幸福的,学校把生活中的各种技能的学习都搬到了学校, 在学校就能学会怎么生活。我们可以想象在平时的生活中,他们能快乐的玩耍之余,也能更容 易接受生活这个“智慧宝库”里散播的知识吧!在生活中开展教育,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有这样的意识。父母不仅要教会孩子在生活 上如何自理,也要在点滴的生活细节里去发现值得让孩子学习的知识。如看见毛毛虫,可以告 诉孩子“破茧成蝶”的自然现象。在这现象之上还可以进行拓展,可以告诉孩子“破茧成蝶” 的故事蕴含着历经艰辛而获得美丽重生的

7、人生道理;如看见风吹窗帘飘,可以告诉孩子这是气 压的变化而引起的现象;如看见仙人掌,可以提问,仙人掌为什么只有刺而没有叶子,让孩子 思考以后,再告诉孩子,因为很多年前仙人掌长在沙漠,炎热的天气使它的叶子退化,从而减 少水分蒸发使自己不至于被渴死等这些生活中的细节。孩子可能很少会去思考,但是通过父母 一次次讲述,孩子就会养成好奇的习惯,对学习充满兴趣,不知不觉,知识面就广了。有一些 知识或道理,孩子听的时候也许还不明白,但听过的事情,总会有一些印象,等到他们长大了 接触到这方面的知识与道理,也许会领悟得更快,未来的路也会走的更加顺畅。二、让教育生活化有学者提出教育生活化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1.教

8、学资源的生活化,提倡教师把社会生活 中的教育资源和学生的直接经验与课本相结合,从而发挥现实生活和直接经验对于学生身心发 展的积极与独特的作用;2.教学内容的实践化,提倡教师课堂教学必须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让学生去参与,体会理论在生活实践中的价值,真正实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目标 3.教学方法的生活化,提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再现和创设生活情景,联系书本与生活,将生 活作为探索实践活动的感性支撑。如利用新闻播报法、实话实说讨论法、模仿电视栏目等课堂 组织形式,都是教学方式走向生活化的有效形式。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 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老师善于利用。”实实在在、

9、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为教育提 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把这些“素材”和书本知识融会贯通,有利于使学生提 高兴趣,也丰富、扩展和提升了学生的认识。应试教育已经让学生觉得学习是一件苦差事,如 果教师仍用灌输知识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但花费大量时间且效果不尽如人意。只是通过让学 生听、记、背会让学生感觉到学得更苦,求知欲也就渐渐消失。陶行知先生还说过:“教师的 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学生活化地推进,则是真正做到了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总结 发现知识,事半功倍,教师不累,学生也轻松。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里,还提到一个方面,即“教学做合一”。“教、学、做是一件事 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中教,在

10、做中学。”我认为,这是使教学生活化的重要之处。心理学 研究表明,青少年认识和感知事物有一定的过程和规律,它往往是由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 质,由直观到抽象等。因此,单纯的讲授课本知识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时 候较被动,失去学习的动力,学生也难以将知识记住。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在劳力上劳心”, 提倡我们要将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用扮演法让学生去体验知识,让学生亲临真实的场景,自 己在体会中有所学。记得初中学习思想品德在认识银行这一章中,有一张银行汇款单的图 片,当时我们任课老师只是用寥寥几句话告诉我们汇款的注意事项,作为学生,我们一点也听 不明白。导致我第一次到银行时,看着汇款单发愣,

11、填了几次都没填好,面对银行工作人员的 冷漠态度恨不得挖个地洞钻进去。这段经历就像高中认识春天的感受一样,其实,教师让学生 走进春天,并不困难。很多学校有春游,但多数教师只是让学生在春游时自己玩游戏、吃零食 并没有提醒学生注意身边的环境,没有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春天的一草一木,没有合理利用资源。生活蕴含着知识与力量。在生活中,我们很容易获得知识与能力,也容易产生情绪,表现 各种各样的态度,从而形成一定的价值观。生活教会人们生存技能,展示着人世间的秘密,教 会人们如何走向成功。将生活引进教学,也使知识增长、能力增强、良好情感的形成、科学态 度的培养以及正确人生价值观的确立有着可靠的基础。三、民主的亲子

12、关系、宽松的师生关系在生活中教育,教育生活化离不开家长与教师的投入,教师和家长不能经常用严肃的态度 去教导孩子。传统的亲子关系讲究孩子对父母的恭敬顺从,但现代教育现实需要父母与孩子成 为真正的朋友。父母应在生活中自然地向孩子提问,态度不能太僵硬,不能以审查的方式与孩 子进行沟通,在给孩子讲述一些知识的时候,不能要求孩子一定要听,而是通过有趣生动的方 式去吸引孩子关心这个知识。课堂教学生活化,即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当是平等、宽松与和谐 的。“课堂教学可以看成是师生之间的交往行为,而不是知识授受的认知行为。”高中的时候,我们的数学老师是一个老顽童,他经常在课间和学生开玩笑,也给学生取很 多有趣的,但

13、又让人接受的外号,我们也都亲切地叫他“老刘”。上课点名回答问题的时候, 他总是用外号和逗趣的方式提问。数学老师的不正经让我们觉得老师很可爱,很值得信任。但 是当一些同学真正遇到困难、感到压力大而向老师求助的时候,数学老师就会变得很和蔼且语 重心长,并耐心地开导学生。数学老师对数学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式,用很多自创的术语帮助 我们记忆和学习数学。同学们很喜欢他,十分喜欢他风趣幽默又不失严谨的教学方式,因而他 的术语大家都记得很牢固,这大概就是“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吧!“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讲的是君子的学习,是把知识存在心里而 不显摆,修养自己的品行,劳逸结合,在游玩中学习,学得愉快。告诉我们如何对待知识,如 何学的问题。在我看来,真正把教育和生活融通,在生活的各个时候都可以进行学习,也可以 收获乐趣,知识便可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知识也就不是可以显摆的东西,而我们也将真正学 会运用知识,因而快乐生活、学习。特约编辑童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