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房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上传人:wuxin****2020 文档编号:162066551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4年房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4年房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4年房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2014年房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房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4年房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一、基础运用。(共 24 分)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 14 分,每小题 2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星宿(s) 差使(chi) 言简意赅(i)B. 提防(d) 胆怯(qu) 脍炙人口(kui )C. 炫耀(xun) 贮藏(zh) 迥然不同(jin)D. 执拗(ni ) 猝然(c) 谆谆教诲(dn)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认真打扫、细心布置,我们的教室换然一新。B星期天,我回到了久违的母校,看到校友们聚在一起谈笑风生,我不禁

2、感慨万分。C“猜灯谜”这种文化活动在中国渊远流长,它不仅是一种娱乐性活动,还蕴含着很深的文化内涵。D闻得亭亭姐姐学问渊博,妹子何敢搬门弄斧,同她乱谈。3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汉语言中的谐音现象与民族文化是息息相关的,_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谐音文化_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_是汇源鲜橙的广告语真“橙”爱你每一天, 是网络世界中的“886”,都是谐音文化发展的鲜活印证。A即使 也 无论 还 B虽然 但 无论 还C即使 也 不管 也 D虽然 但 不管 也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

3、学业的例子。B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班长的学习方法,我的学习成绩终于提高了。C迎春晚会上,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真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啊!D从高处眺望,辽阔的绿色大草原上,几座白色的油井房星罗棋布,煞是好看。5. 将“活着就是对生命过程的幸福体验和快乐享受。”一句还原到下面的语段中,位置最恰当的一处是( ) 我们为什么活着:(A)活着就应该对生命保持一种敬畏和尊重。只要我们还拥有生命,就得对生命负责,让生命焕发出光彩。(B)“水清鱼读月,山静鸟听风”,能领悟山月对话的静谧,活着就是一种幸福体验。(C)欢看潮涌大江的壮阔,品味人间真情的美好,活着就是一种快乐享受。(D)6. 对下面文段中所

4、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一年三季,花开花落,没有间歇;莺歌燕舞,变化亦多。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它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如温润的少女,无日不迎风含笑,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A句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绘出了三季百花次第竞放、色彩斑斓的绚丽景象,语言凝练,意蕴丰富。B句赋予花以人的情态,写出了夹竹桃不与百花争艳,“一声不响”坚持

5、默默开放的态势,表现了夹竹桃的胆小懦弱及少女温润而执着的个性。C句运用排比、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夹竹桃无论环境如何,始终如一的坚韧品格和少女般张扬而不屈服的个性。D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有力地突出了夹竹桃韧性品格的可贵,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的赞美之情。7.填入下面语段各序号处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作家莫言凭借“魔幻现实主义融合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 的创作特色荣获了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他还荣获法兰西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 意大利国际文学奖和福冈亚洲文学奖等奖项。他作品中的“高密东北乡”不但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文学概念 不是一个封闭的概念 而是一个开放的概念。A 。”

6、, , 、B ” , , ,C ” 、 ; ,D 。” 、 ; 、填空(共 10 分)8默写(5分) ,不亦君子乎。(论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目的是: , 。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诗人的民族气节和生死观的诗句是: , 。9名著阅读。(3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以上文字选自五猖会,出自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 。文

7、段中“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是因为 ,从选文可以看出作者对 的呼唤。10.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请根据以下给出的上联,联系已学过的课文醉翁亭记、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或课外读物中的任意一篇对出下联。(2分) 上联:岳阳楼壮美雄奇,范仲淹书写忧乐 下联: , 二、文言文阅读(共 10 分)阅读活版,完成第 11-13 题。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

8、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11.填空。(4分) (1)送东阳马生序“以衾拥覆”一句中“以”是“用”的意思,曹刿论战“必以分人”一句中“以”是“把”的意思,文中“则

9、以一平板按其面”中“以”的意思是: 。 (2)陈涉世家“辍耕之垄上”一句中“之”是“到去”的意思,桃花源记“闻之,欣然规往”一句中“之”是“这件事”的意思,文中“唐人尚未盛为之”中“之”的意思是: 。 (3)本文中“持就火炀之”和“瞬息可就”的“就”的意思分别是: 和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用讫再火令药熔翻译: 1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前两空用原文回答,后两空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本文介绍活板突出了其“活”的特点:字是活的,如:“ ”;字印数目是活的,如:“ ”。在说明毕昇活板印刷的工序时,介绍了刻字、 、排版、印刷等几道工序,最后还用作比较的方法说明了 。三、现代文阅

10、读(共 36 分)(一)阅读康乃馨,完成第 1416 题。(共 15 分)康乃馨仲禾 在花丛里,我的情绪一直提不起来。下岗一年多了,好不容易开了这间花店,生意却平平淡淡,真不想干了。 店里冷冷清清的,门外的法桐发出一阵阵“哗哗”的声响,初冬的风像威严的队列,啸叫着一拨拨地过去,已经变得稀有的阳光从玻璃窗无力地钻进来,我独自一人瞪着天花板出神。 “吱嘎”响了一下,我连忙直起身,这是今天第一位顾客。门只开了一小半,钻进来一个五六岁样子的小女孩,头上梳着两个小翘辫,笑脸红扑扑的。走进来,小女孩的双手紧握在胸前,紧盯着一株深红色的康乃馨。 “小朋友,你要买花吗?”我问道。 “阿姨,”小女孩仰起脸,小手

11、伸到我面前,“我想买一束康乃馨。”她手里只有几张皱巴巴的小钞票。 “你喜欢花是吗?康乃馨挺贵的。” 我有些意外。 “钱不够吗?”她眨着亮晶晶的大眼睛,似乎要着急起来。 我摇摇头:“你买花送给谁?” “嗯,送给我的爸爸妈妈。” “那他们怎么不来呢?”不知怎的,我开始喜欢起这个孩子来了。 小女孩抬起头看着我说:“嗯,他们不知道,他们下岗了。”我微笑着对着她,“你怎么知道的,妈妈告诉你的吗?” “不是,是我自己发现的。原来都是姥姥来接我放学,现在不是爸爸,就是妈妈来接我。他们没告诉我,可我能看出来,他们一到晚上,就窃窃私语。”听着她的诉说,我笑了,半蹲在她的面前。 “昨天晚上,妈妈哭了,还叹气,爸爸

12、不叹气,也不哭。他们以为我睡着了,其实,我还没真睡着呢。”小女孩笑出了两个浅浅的酒窝儿,小辫子一颤一颤的。 “他们说明天一早就去姥姥家,我知道姥姥家有一辆崭新的小推车,上面还写了字,我认识是早点两个字,我们幼儿园大班的王老师教过我们。”她的大眼睛忽闪了几下,表情严肃起来,“明天很早很早他们就去卖早点豆浆去了,天多冷啊!”她的嫩小的肩膀禁不住缩了一下,“我要好好上学,不能帮他们了。老师说,康乃馨代表爱,我想买一束漂亮的康乃馨,放在门口,明天一早他们出门时一定能看到啦,他们把花插在小推车上,那多漂亮啊,是吗,阿姨?” 望着她稚嫩的小脸,我嗓子眼里堵塞了,说不出话来,眼眶里突然潮湿了。一年多来,我一

13、直以为自己早已是个枯燥至极了的人了。 16 “这是我攒的零花钱,妈妈也不知道呢。够了吗,阿姨?” 17 “够了,够了孩子。”我从水银样的池水里拿起一束康乃馨,又配上白玉般的百合,火焰似的非洲菊,乳白色的丁香,淡白浓紫相间的三色堇。 18 “孩子,非洲菊代表坚强和勇气,百合花代表纯洁美好,三色堇代表活泼可爱”我把花儿用缀满蓝星星的塑料纸包好,系上一根浅绿色丝带,然后轻轻从她手里拿了一张小票,我知道这样孩子才会收下这花束。 19 在辅满金黄色落叶的人行道上,小女孩蹦跳着走着,那束花儿在女孩的肩上和她的小辫儿一起在风中轻轻舞动。 目送着这个小人儿,我仿佛看到:冬日清冷的早晨,街角上会有一对动作还很生

14、疏的卖豆浆的夫妇,他们崭新的小推车上,插着一束花香沁人、花枝明媚可人的花儿,在寒风中陪伴着他们忙忙碌碌,陪伴着他们一起迎接渐渐升起的胭红的朝阳。 20 望着小女孩的背影,一股新鲜纯洁、美好坚定的情绪在我的心里慢慢升起,渐渐充溢了全身,仿佛那束康乃馨,在这冬季里悄悄地绽放着,绽放着。 (本文写于 2013 年 8 月,文章略有改动)14.依据小女孩为父母买花的经过和我的心理感受,阅读作品,填写下面的表格。(4分) 故事情节我的心理感受小女孩前来给爸爸妈妈买花感动赞赏我目送小女孩离去15.从写法和内容两方面,谈一谈你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4分) 答: 16.文中的小女孩是怎样感染“我”的,结合文章

15、内容简要分析。(不超过150字)(7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第 17-19 题。(12 分) 文段一 后汉书华佗传具体记载了他应用全身麻醉方法施行腹腔切除术的过程。华佗让病人以酒服“麻沸散”,等病人全身麻醉毫无知觉后,“刳破腹背,抽割积聚”。若病在肠胃,便把肠胃切开,清除积秽,然后再进行缝合,敷上“神膏”,创口数日后即能愈合。当华佗施用“麻沸散”进行外科手术时,西方医学界还在采用放血、棒击病人头部使病人休克或昏迷的原始麻醉方法。华佗的外科麻醉手术,比西方要早1600年。 东汉末年的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广泛收集有效方剂,写成伤寒杂病论,此书共16 卷,分为“伤寒”和“杂病”两

16、部分。书中对疾病的诊断、治疗进行了理论性的阐述,并注重根据病人病症的“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不同,进行“辨证施治”。这部书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一直被后世中医奉为经典。 文段二 正式的书籍,是在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木片或竹片称作简或牍。把竹子、木板劈成同样长度和宽度的细条(一般5寸至2尺长),削平表面,在上面用刀子刻字或用漆笔写,每片可以写8到14个字。有的把简牍用麻绳、丝绳或者皮条串编起来,称作“册”,这个“册”字,像在几片竹简中间穿上绳索的样子。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是极不方便的。 春秋末期,还出现了写在绸子上面的书,这种书称作帛书。它可以卷起

17、来,一部书就是一卷或几卷绸子,用木棒做轴,所以也叫它卷轴。后来,“卷”成了书的量词。人们常说的“开卷有益”“读书破万卷”,就是由此而来的。这种书比竹简轻便,但成本太高,不容易普遍采用。东汉蔡伦用树皮、麻头(麻屑)、破布、破鱼网等为原料制成“蔡侯纸”。几个世纪后,造纸术才传到朝鲜、日本、印度和阿拉伯,后又传到欧洲。纸的发明,为书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的材料,也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17.根据文段一的内容,说出我国古代医学非常先进的具体表现。(4分)答: 18.根据文段二的内容,写出纸的发明的重大意义以及认定这种意义的具体依据。(5分)答:意义: 具体依据: 19.综合文段一和文段二的内容,你能得出什么

18、结论,请写在下面。(3分) 答: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 2022 题(共 9分) 当今世界,书多如山,且一座连着一座,一座又比一座高。那该如何学习?窃以为: 。 学不厌精,即学习不仅不讨厌那些精深之理、精粹之作、精辟之论,而且喜欢它、拥抱它,与之终生为伴。精深之理、精粹之作、精辟之论犹如书山中的宝玉。石可以铺路建楼,玉却更高一筹,能养人润人。故而,学不厌精,多多益善。 学不厌精,要在精选,乐在精嚼,至在精思。 要在精选。学如吃饭,饭有优劣。健康食品得健康,有“病”食品生疾瘤。正因如此,孔子提出“食不厌精”的命题,并一口气说出了七种“不食”之物,这不可食之物,也正似精神生活中不必学之书。【甲】

19、书不仅有精粗之分,而且有优劣之别,绝不可盛进碗里都当饭,拿起筷子尽去吃。不识货,就会错用功夫;读错书,就会玩物丧志。 乐在精嚼。精嚼者,细嚼也。再好的饭菜,不精嚼,难知其味;再好的书,不精学,难有收获。相反,从容咀嚼,其味就长;反复研学,其见必出。【乙】这也就进一步启迪我们:学习,倘若只眼中了了,心中匆匆,难免如捕风捉影,白忙活一场;反之,穷于一物,反复咀嚼,就会识见胜出,学一得十。 至在精思。实践证明:精思,才能从无疑处有疑,从有疑处无疑,不为异端惑,不为文采眩;精思,才会使人之良言如出我口,人之精理如出我心,既得从容之乐,又获精约之功;精思,才可辨大义而修体,察微言而提神,从而做事知要事功

20、倍,做人知足人常乐。有言道:书从疑处翻成悟,文到穷时始有神。可以说,没有精思,要“翻成悟”,不可能;缺乏深思,要“始有神”,难持久。人在世间行,不仅要读“有字书”,更要识“没字理”。“没字理”,要靠读“有字书”时的精思才有可能获得。【丙】实践证明:人学不难,难在精思。惟有精思,方知是非。 有诗言:文须字字作,亦须字字读;咀嚼有余味,百过良未足。学不厌精,即是也。可以肯定,只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善精选,乐精嚼,会精思,就能卓然可观。不仅眼能察天衢,而且耳能闻雷霆,从而思接千载有底气,视通万里有方向,做事识大体,做人见大义。(选自:2012 年 11 月 27 日人民日报 作者张保振)20.根据文意

21、,在第一段横线处填写一个表明文章论点的句子。(2分) 答: 21.分析文章段不能调换顺序的理由。(3分) 答: 22.下面材料适合放在文中【甲】【乙】【丙】哪处?为什么?(4分) 如当年孔子向鲁国乐官师襄学琴时,一连十几天,只学同一首曲子。师襄说:“这个曲子你已经学会,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说:“曲调是学过了,演奏的技巧还没有学好。”过了几天,师襄又说:“技巧学好了,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这首曲子的意境神韵。”又过了几天,师襄说:“已经领会意境神韵了,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有体会到这首曲子的作者是谁,其为人如何,风貌怎样。”直到最后,孔子仰望蓝天,若有所悟地说:“

22、我体察到作者的为人和风貌了。这首曲子,除了周文王,还有谁能作出来呢?”师襄闻言,大感惊异,连连拱手致敬说:“是的。老师告诉我这首曲子的名称就叫文王操。”不急不躁不怕慢,不急求功不厌烦,使孔子对音乐的奥妙深得其味,以至于当他在齐国听奏韶乐时,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答:放在 处。 理油 四、作文(50 分)23.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10 分)2014年3月14日下午2时,曙光中学九年级全体师生召开“中考百日誓师”大会。作为校报通讯员,请你写一则消息,报道此次大会的情况。(标题自拟,内容符合要求,语言通顺,不超过200字)24.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40分) 如果有爱,什么样的生活条件也能品味出温馨;如果有恒,什么样的学习起点也能收获到提升;如果有诚,什么样的工作环境也能享受到成功请以“如果有 ”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 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词或短语,构成你的作文题目; 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字数在 600800 之间; 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