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上传人:niu****ong 文档编号:162063293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5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鲁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鲁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鲁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鲁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庄园中学七年级音乐备课人:孙海燕审批人:时间:2015.03.10课题:华夏古韵教案栏补充栏教材分析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音乐文化中独具魅力的瑰宝。阳关三叠是我国著名的古琴曲,曲风文雅,意境高远,对于培养学生的品行修养有深刻的意义。本课采用王震亚改编的合唱曲阳关三叠为教学内容,着重让学生体会“三叠”的含义以及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教学理念阳关三叠是一首古琴曲,它所反映的时代背景与现代生活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学生在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与意境时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回放”古代情景、“聆听”古曲与歌曲、“创设”作品的场景意境等方式,让学生通过情景想像与体

2、验来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感情,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学情分析由于现代社会人的思想观、价值观与古代人差别较大,加之流行音乐对古典音乐的冲击,学生很少有机会也不愿意去接触这样节奏缓慢,意味深长的古曲,从而导致他们对于古代音乐文化的兴趣渐渐缺失,更难以体会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本课教学中我将使用看、听、赏、唱、演等多种手段,辅以多媒体等教具,让学生体验并感知音乐。最终通过学生自主创编情景剧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古代音乐文化之美。教学目标1、 知识技能目标:通过阳关三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体验中国古代音乐中的离别之情,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音乐的热爱。2、过程方法目标:a通过听赏引导学生分析歌曲

3、背景,了解“三叠”的含义,b以实践、创编等活动形式表现音乐,自己创设情景剧,展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并从中获得相互合作、参与音乐、表现音乐的乐趣。3、情感态度目标:1、感受、体验阳关三叠的音乐情绪。2、熟练掌握阳关三叠的主题旋律。 教学重难点重点:合唱曲阳关三叠难点:1、熟唱歌曲的主题旋律。2、感受歌曲的背景,理解当时的人们的生活环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堂情景“回放”,引入新课课堂开始时,展示一张图片,提问学生:这张图片表达的是什么时代的一种什么样的场景?引导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古代人们离别时的场景)。通过画面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古人的离别场景,为后面的学生表演作铺垫。同时,将本课的教学定位

4、在中国古代与离别之情中。2、师:假如要你为这张图片配上一首古诗,你将选择哪一首?学生自行选择古诗。此环节通过学生对音乐、诗、画的感受,对古人的离别之情有所初步感受。通过学生的自主选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3、师:我们常说古代诗与歌是不可分割的,现在假设有一部电影中有这样一段场景需要配乐,而你是电影的音乐总监,请你选择一首曲子为这样的场景及那首古诗配乐(老师给两首曲子让学生选择)。学生选择音乐,阐述选择的的理由。二、感受与体验情感体验学主题,听曲、作画、人声模仿古琴。1、教师配诗与音乐,引出阳关三叠。随古琴曲阳关三叠音乐朗诵王维的诗。通过音乐感染学生,通过配朗诵让直接体验诗中之情。2、介绍

5、“阳关”什么?,提问“三叠”又是什么呢?留下悬念。聆听与思考通过悬念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3、教师教唱阳关三叠主题旋律。学生学唱主题旋律引出疑问,通过熟唱主题,集中精神听赏,使得该歌曲的旋律深深印入学生的脑海。4、听赏合唱曲阳关三叠,边听边思考,共听到了几次相同的旋律?请用符号表示出来。听赏,集中注意力,边听边画。之后学生表述画的内容。通过学生展示听到的内容,教师总结,解决疑问。5、师:同学们听到了几次相同旋律?现在明白什么是“三叠” 了吗?学生思考并回答(依依不舍,无比眷恋,难以掩喻的悲痛心情,也说明了歌中两位友人的感情非常深厚).学生在思考的同时也总结出了音乐所表达的情感。6、师:为什么古代

6、的人在分别时要将一段旋律反复吟唱三次呢?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7、为了深切地体会这种情感,请大家欣赏古琴版本的阳关三叠,引导学生跟随音乐,模仿古琴的声音,体会乐曲所描述的场景及其时代背景。听赏,跟随音乐模仿。模仿古琴的声音,使得学生能够深切地体会歌曲所反映的历史背景,更好地把握音乐情绪,为后面的创编打下基础。三、创造与活动情境创编与体验1通过我们的学唱以及模仿,相信大家对于这首歌所反映的音乐内容及情绪有了一定的认识,现在就请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创编这样一台音乐情景剧。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小组讨论,结合所学,发挥想象,自主创编情景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7、拓展学生思维,丰富学生视野,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2、教师指导学生,注意体会歌曲描述的场景及其包含的情感。四、评价与总结感谢几位同学的表演,今天我们通过学唱主题旋律,感受音乐情绪,创编音乐情景剧的方式,初步了解了什么是“三叠”,体会了阳关三叠这首歌曲所描述的场景及其包含的音乐情感,同时也了解了这首歌曲所反映的历史背景。课后,请同学们去查找资料,看看我国还有哪些古曲与阳关三叠有着相同的音乐结构呢?聆听与思考总结课堂内容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设置课后思考,在延续课堂知识的同时,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及动手能力。板书阳关三叠王维 古韵送元二使安西【教学反思】第二课时1.音乐故事流水是以我

8、国古代着名的“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通知音”的故事为题材创作的一首古琴曲。1977年,美国科学家从世界上有重大影响的文明中选择了部分音乐作品,代表地球文化的精华,刻成一张唱片搭载在“航行者号”太空船上,发往浩淼的太空,作为人类的使者去寻求“宇宙间的知音”。被认为是“人的意识与宇宙的交融”的流水即是其中之一。“知音”的故事在史料记载中见于琴史:“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巍巍乎若泰山;伯牙志在流水,钟子期曰:洋洋乎若江海。伯牙所念,子期心明。伯牙曰: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子期既死,伯牙绝弦,终身不复鼓也。” 高山流水据称原来是一曲,后从中分出高山流水两曲。经过各朝各代琴

9、师的加工整理,现在所见的流水多为清代天闻阁琴谱中的版本。 流水共九段,另有尾声,可以分为具有起承转合结构关系的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一至三段)的引子深沉而浑厚,流水主题则清澈而生动;第二部分(四、五段)好象表现细流不断汇集成大河的景象;第三部分(六、七段)有汹涌澎湃之势,表现了江河波涛滚滚、骇浪滔滔;第四部分(八、九段)在音调上重复了第二、第三部分中的音调,表现流水一泻千里,奔腾向前,渐渐消逝在远方。【教材分析】在这个单元里,以“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为开端,拉开了中国古代“人与音乐”的神秘面纱。音乐材料,或揭示华夏古韵中音乐与诗歌、舞蹈紧密结合的特征,或展示古代雄浑古朴的音乐风格。结合复习、

10、回顾中国古代历史中的有关记载,可以加深学生对古代音乐全面的认识,从而加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并能够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将跨学科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丰富音乐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二)重点与难点 本单元的重点是对学生进行中华母语音乐文化的教育,要让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价值,增强民族自豪感,而且要能够总结出古代音乐的基本特征,总结这些基本特征不能要求面面俱到,但一定要是学生对所听、所唱、所做的音乐材料的直接感想。【教学内容】1.编排并表演音乐情景剧。2.欣赏楚商【教学目标】 1.组织和引导学生根据上节课学习过的歌曲阳关三叠编排并表演音乐情景剧。发挥学生自主创造的能力。 2. 能够在音乐情景剧

11、中将舞蹈、器乐演奏(吹竖笛)、吟诗等相关艺术手段融人其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综合表现的能力。 3.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以编钟、乐舞等为代表的我国古代辉煌的音乐成就。引导学生将各门学科(如历史、语文等)的相关知识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概念。 4.了解编钟的音色特点及其在古代音乐文化中的作用。 5.了解大型乐舞在古代音乐文化中的作用。【教学过程】楚商1.问:听赏楚商,你们会有怎样的感受?请用精练的词语描述你的感受。2.播放录音。3. 教师将学生回答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并总结这两首作品所展现出来的古代音乐风格凝重、庄严、神圣、清虚等。4.讨论:是什么原因使这两首作品的音响不同于今天我们所听

12、的音乐?答案可能会涉及乐器的音色、生活环境、音乐的作用等。先秦时期,楚作为一个文化基础深厚的大国,一方面与中原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另一方面又在特殊的历史、地理条件下发展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在音乐方面也具有自身的特色。其中,“楚商”就是楚国的一种特殊调式结构。 “楚商”在七弦琴(琴、古琴)音乐中代表传统调弦法的“开指”或“调意”,是一种在定调和练习指法上起作用的独立小段。“楚商意”就是按“楚商”调来定弦的一种传统的七弦琴“调意”。据考证,“楚商”调有如下特点:第一,音列的两端,高音为宫(do),基础低音为商(re);第二,以商为主,其次重在徵(sol)、宫二音,商一徵一宫是其骨干。 编钟曲楚商是

13、参加曾侯乙墓挖掘整理人员根据楚商调的特点,采用和声、复调和转调等手法,为这套编钟改编的一首曲子。 全曲的风格较好地体现了“以和为美”的审美情趣。乐曲结束时,余音缭绕,回味无穷,给人以一种“大乐与天地同和”的感受。板书高山流水 伯牙子期编钟【教学反思】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作品感受音乐情绪,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音乐文化。通过体验具有“古韵”的音乐作品,增加学生对古代音乐的兴趣。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作品、对比欣赏、分析音乐基本要素特点、听辨音色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传统乐器的音色、演奏特点等。3、知识与技能认识古代乐器骨笛、埙、编钟,能够分辨其音色。通过对作品要

14、素的分析感受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古韵”。【教学过程】(1)、1、欣赏原始狩猎图 老师提问:在我国人类发展史上,最早的乐器产生于哪个时期?2完整聆听原始狩猎图并思考:乐曲让你联想到了什么场景?3再次聆听,乐曲中骨笛演奏的主题旋律重复了几次?速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刻画了怎样的氛围?4老师提问:我国民族乐曲笛子与骨笛有哪些区别?5作曲家创作的独特的旋律加上最古老的乐器骨笛的演绎,仿佛把我们带入到了七千年前原始森林里祖先们狩猎的场景中。(2)、欣赏哀郢1老师提问:图片上的乐器叫什么名字?2初次完整聆听乐曲,并思考:乐曲让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情绪?3老师提问:“哀郢”的含义是什么?4再次聆听乐曲,想一想:埙

15、的音色有什么特点?更适合表现何种意境?5学生边听乐曲边模仿埙的吹奏姿势。(3)、欣赏楚商1老师提问:你们知道图片上的乐器叫什么吗?2初次聆听,体会这首作品的整体情绪。3老师提问:你们能从乐队的演奏中分辨出编钟的音色吗?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编钟的音色。4老师简介编钟知识: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一套战国早期编钟,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4)、欣赏广陵散1播放奥运会开幕式“击缶而歌”的片段。2老师提问:表演中击打的是什么乐曲?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古代乐器?3了解中国古典音乐“静动静”的特点。4、音乐故事广陵散教师简介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乐曲以战国时期聂政刺汉王的故事为背景,表达了一种愤懑情怀。魏晋时期,嵇康因反对司马氏专权而遭迫害,行刑前从容抚琴,弹奏此曲,以托豪情。5聆听全曲,初步感受乐曲的情绪、速度、力度等。6分组讨论:这首古琴曲是如何讲述聂政刺韩王故事的?7集体总结广陵散与流水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古琴演奏技法上有什么不同。8总结:古琴艺术代表着中国文人的情致,体现出中国古代音乐高远的意境,是中国音乐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中国的古琴艺术列入了“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板书原始狩猎图哀郢楚商广陵散【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