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分阶段考试实证研究工作第一阶段医学综合笔试大纲(伤寒论)

上传人:yx****d 文档编号:162056766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6年分阶段考试实证研究工作第一阶段医学综合笔试大纲(伤寒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6年分阶段考试实证研究工作第一阶段医学综合笔试大纲(伤寒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6年分阶段考试实证研究工作第一阶段医学综合笔试大纲(伤寒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2016年分阶段考试实证研究工作第一阶段医学综合笔试大纲(伤寒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分阶段考试实证研究工作第一阶段医学综合笔试大纲(伤寒论)(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6年中医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实证研究工作第一阶段医学综合笔试大纲伤寒论单元细目要 点一、总论1.学术渊源与成就(1)学术渊源(2)学术成就2.伤寒的涵义及六经病的传变()伤寒的涵义,理论依据,伤寒与时行、天行、温疫等概念的关系(2)传变的概念,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合病、并病、直中的概念及类型3。伤寒的辨证方法(1)六经、六经病与六经辨证的概念(2)六经辨证的基本内容()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的关系()六经辨证与脏腑经络辨证的关系4.伤寒的治则治法()伤寒论的基本治则()伤寒论对八法的具体运用等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1。太阳病辨证纲要(1)原文第1条:太阳病提纲及意义()原文第2、3、6条:太阳病

2、分为中风、伤寒、温病三类,各自脉证特点及三者的鉴别()原文第7条:“发于阳、发于阴”的具体含义、说明三阳病、三阴病的热型特点,明确本条的临床意义(4)原文第、条:内经计日受邪传经说,伤寒论如何判断疾病传变2太阳病本证【太阳病经证】(1)中风表虚证1)原文第1、5、24、42、44、45、5、57、54条:太阳中风表虚证的病因病机、证候、治法、方药;桂枝汤的适应症、药后调护方法)原文6、1、9条:桂枝汤的禁例3)原文4、18、20、62条:桂枝加葛根汤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桂枝加附子汤证、桂枝新加汤证的病机、证候、治法、方药(2)伤寒表实证1)原文第35、51、37、6、7、55条:太阳伤寒证

3、的病因病机、证候、治法及方药2)原文3-8、49、50条:麻黄汤的应用禁例)原文、32、3、3、3、40、1条:葛根汤证、大青龙汤证、小青龙汤证的病机、证候、治法、方药4)运用大青龙汤的调护方法。葛根汤证与桂枝加葛根汤证、大青龙汤证与小青龙汤证的鉴别()表郁轻证原文第3、25、7条:表郁轻证的概念、桂枝麻黄各半汤证、桂枝二麻黄一汤证、桂枝二越婢一汤证【太阳病腑证】()太阳蓄水证原文第71、72、74、7、127、156条:太阳蓄水证的病因病机、证候、治法、方药(2)太阳蓄血证1)原文第06、124、125、126条:太阳蓄血证的病因病机、证候、治法、方药2)太阳蓄水证与太阳蓄血证的鉴别3太阳病

4、变证(1)治则及辨证要点1)原文6条:太阳病变证的成因、治疗原则2)原文第1、12条:如何辨寒热真假,“皮肤“骨髓”的含义;如何辨数脉的寒热真假;辨寒热真假的临床意义。欲明辨寒热真假,须四诊合参3)原文0、6条:辨虚证实证的方法4)原文0、5、9、9条:辨汗下先后、标本缓急的治法。伤寒论表里同病的治疗原则(2)热证1)原文76、7、7、79、80、81条:栀子豉汤类证,栀子豉汤证、栀子厚朴汤证、栀子干姜汤证的因机证治2)原文3、6条:麻杏甘石汤证的因机证治)原文34条:葛根黄芩黄连汤证的因机证治(2)虚证)原文64、118、17、5条:桂枝甘草汤证、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桂枝加桂汤证、茯苓桂枝

5、甘草大枣汤证的因机证治2)原文66、67、102、条: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小建中汤证、桂枝人参汤证的因机证治。桂枝人参汤证与葛根黄芩黄连汤证的鉴别3)原文1、69、8条:干姜附子汤证、茯苓四逆汤证、真武汤证的因机证治。苓桂术甘汤证与真武汤证的异同4)原文29、8、77条:甘草干姜汤证、芍药甘草汤证、芍药甘草附子汤证、炙甘草汤证的因机证治(3)结胸证1)原文131、134、35、36、137、38、141条:结胸的概念,结胸的分类及辨证治疗。大陷胸汤、大陷胸丸的使用方法脏结2)原文129、17条:脏结的概念、治禁及危候(4)痞证原文11、14、155、149、15、5

6、、16条:痞证的概念及对痞证的辨证治疗。五泻心汤证的鉴别。(5)上热下寒证1)原文条:黄连汤证的形成机理以及证治2)原文110、111、11316、19条:火逆证的概念、火疗法致变证的机理,火疗法的功效、适应症及禁忌.)原文8、5、9、9条:疾病向愈的基础及证候特点,“阴阳自和”的含义4。太阳病类似证(1)原文5、166条:十枣汤证的病因病机、证候、治法方药()瓜蒂散证的病因病机、证候、治法方药。十枣汤及瓜蒂散的使用方法5。太阳病欲解时原文第9条:太阳病欲解时的含义、机理及临床意义三、辨阳明病脉证并治1.阳明病辨证纲要()原文18、179、18、185、12、188、18条:阳明病提纲及意义(

7、2)原文79、11、185、188条:阳明病的病因来路(3)原文182、13、8、186条:阳明病的外证、主脉等脉症特点2阳明病本证(1)阳明病热证1)原文221、228条:阳明病栀子豉证治2)原文16、219、268条:阳明病白虎汤证治3)原文68、69、17、 22条:阳明病白虎加人参汤证4)原文23条:阳明病热盛阴伤水气不利证的证治(2)阳明病实证1)原文20、248、29条:阳明燥坚实证(调胃承气汤证)2)原文213、24、250条阳明病痞满实证(小承气汤证)3)原文212、5、217、22、23、23、241、242、252、253、25、255、256条:阳明病痞满燥坚实证(大承气

8、汤证),阳明三急下证;三承气汤证鉴别运用)原文4条:脾约证(麻子仁丸证)5)原文33条:津竭便硬证外道法)阳明病下法的禁例及区别运用(3)阳明病寒证、虚证1)原文190、191、226条:阳明中风证、阳明中寒证的概念及辨证)原文243条:阳明中寒呕逆证治)原文19条:阳明正虚无汗身痒证3.阳明病变证(1)发黄证1)原文19、236、2、21、262条:阳明湿热发黄证治(茵陈蒿汤证、栀子柏皮汤证、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的因机证治)2)原文195条:寒湿发黄证的辨证要点及治禁(2)血热证1)原文202、227条:阳明血热衄血证2)原文216条:阳明病热入血室下血的证治3)原文237条:阳明蓄血证的辨证

9、治疗及临床意义.阳明病预后原文10、21条:谵语、郑声的临证表现及预后。阳明病欲解时原文193条:阳明病欲解时的含义、机理及临床意义四、辨少阳病脉证并治1。少阳病辨证纲要()原文26条:少阳病辨证提纲(2)原文26、65条:少阳病临床表现及治禁,三阳病头痛发热的鉴别少阳病本证(1)原文96、7、26、01、100、29、20条:少阳病本证的因机证治,小柴胡汤的灵活使用方法(2)原文8条:小柴胡汤的禁例3少阳病兼变证(1)原文7条:少阳病变证治则(2)原文14条:柴胡桂枝汤证(少阳兼太阳表证)(3)原文13、15、136、104条:大柴胡汤证、柴胡加芒硝汤证(少阳兼阳明里实证)(4)原文47条:

10、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少阳兼水饮内结)(5)原文107条:胡加龙骨牡蛎汤证(少阳兼心神逆乱证)()原文172条:黄芩汤、黄芩加半夏生姜汤证(少阳郁热内迫阳明)(7)原文142、171条:太阳少阳并病刺法4.少阳病传变与预后(1)原文2条:辨伤寒表病入里之证()原文270条:辨伤寒不传三阴之证(3)原文21条:少阳病欲愈之脉少阳病欲解时原文22条:少阳病欲解时的含义、机理及临床意义五、辨太阴病脉证并治1太阴病辨证纲要原文273条:太阴病提纲的临床意义及治禁.太阴病与阳明病鉴别太阴病本证原文77条:太阴病本证的病机、辨证要点、治法及方剂,“四逆辈”的含义3。太阴病兼变证(1)原文27条:太阴兼表的证治

11、(2)原文27条:邪陷太阴,气滞络瘀证治(3)原文28条:太阴病临床用药注意事项及临床意义()原文259条:太阴寒湿发黄的病机、治则及治禁4太阴病预后(1)原文274条:太阴中风欲愈的脉症特点(2)原文27、18 条:太阴病的几种转归及机理六、辨少阴病脉证并治1。少阴病辨证纲要()原文281条:少阴病辨证提纲及临床意义(2)原文22、83条,少阴病寒化证的辨证要点,自利而渴的辨证意义(3)原文85、8条:少阴病的治法禁忌2。少阴病本证2。少阴病本证(一)少阴寒化证(1)原文23、324条:少阴病阳衰阴盛基本证(四逆汤证)的病机、证治(2)原文317条:,少阴病阳衰阴盛格阳于外证(通脉四逆汤证)

12、的病机、证治;通脉四逆汤的随症化裁,“病皆与方相应”的临床意义(3)原文31、1条:少阴病阳衰阴盛格阳于上证(白通汤证、白通加猪胆汁汤证)的病机、证治()原文316(82)条:少阴阳虚水泛证(真武汤证)的病机、证治。真武汤随证化裁的临床意义,真武汤证与苓桂术甘汤证的鉴别()原文30、0条:少阴阳虚寒湿身痛证(附子汤证)的病机、证治.真武汤证与附子汤证的鉴别(6)原文3条:少阴阳虚阴盛,浊阴犯胃证(吴茱萸汤证)的病机、证治()原文306、3条:少阴虚寒下利便脓血证(桃花汤证)的病机、证治()原文5条:正虚气陷证的治法(二)少阴热化证(1)原文03条:少阴病阴虚火旺证(黄连阿胶汤证)的病机、证治(

13、)原文319条:少阴病阴虚有热,水热互结证(猪苓汤证)的病机、证治(三)少阴阳郁证原文318条:少阴阳郁致厥(四逆散)证治;四逆散证与四逆汤证的异同。3少阴病兼变证()原文01、02条:少阴病兼太阳表证的证治(麻黄细辛附子汤证、麻黄附子甘草汤证)(2)原文20、32、32条:少阴三急下证,急下的目的、意义及与阳明三急下的区别()原文23条:少阴阴虚热化、移热膀胱的变证(4)原文条:少阴病火劫伤津动血的变证4咽痛证(1)原文30条:少阴阴虚火炎咽痛的证治(猪肤汤证)(2)原文11条:少阴客热咽痛的证治(甘草汤证、桔梗汤证) (3)原文12条:痰热火毒郁结咽中生疮的证治(苦酒汤证)(4)原文313

14、条:少阴客寒咽痛的证治(半夏散及汤证)少阴病预后(1)原文87、290条:少阴病正复欲愈辨证()原文287、290条:少阴病正复欲愈辨证()原文88、28、 292条:少阴病阳复可治证(4)原文295、26、27、98、 99、30条:少阴病正衰危重证七、辨厥阴病脉证并治1.厥阴病辨证纲要原文326条:厥阴病辨证提纲、误治变证及临床意义,蛔厥与脏厥的鉴别。厥阴病本证(一)厥阴寒热错杂证(1)原文338条:乌梅丸证的病机证治(2)原文39条:干姜芩连人参汤证的病机证治(3)原文57条:麻黄升麻汤证的病机证治(二)厥阴寒证(1)原文31、32 条:当归四逆汤证、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证;当归四逆汤

15、证与四逆汤证的鉴别(2)原文8条:吴茱萸汤证的病机、证治,吴茱萸汤的适应证候(三)厥阴热证原文37、3条:厥阴热利的证治.伤寒论热利类方.辨厥热胜复证(1)原文331、34、33、34、42条:伤寒论辨厥热胜复的方法及临床意义(2)原文332条:辨厥热胜复中的阳气来复与除中的方法及临床意义4.辨厥逆证(1)原文3条:伤寒论厥逆的病机与证候特点(2)原文335、35条:热厥的病机、辨证要点、治法治禁,及热厥轻证、重证(3)原文353、354、34条:寒厥之阳虚阴盛厥,冷结关元厥证治(4)原文35条:痰食厥的病机、证治(5)原文5条:水饮厥的病机、证治()原文33、 37、 49条:寒厥证的治禁与

16、寒厥灸法辨呕哕下利证5辨呕哕下利证()辨呕证)原文37条:阳虚阴盛证,格阳呕逆证2)原文37条:厥阴邪转少阳证治3)原文376条:痈脓致呕的治禁(2)辨哕证)原文380条:误治伤阳,胃寒致哕证2)原文38条:哕而腹满的辨证与治则()辨下利证1)原文358、365条:下利辨证2)原文374、37条:实热下利的辨治3)原文30、364、372条:虚寒下利的辨证治疗4)原文60、 6、363、6669条:辨虚寒下利的预后及转归。厥阴病预后(1)原文327、39条:厥阴正气来复可愈证(2)原文343、344、346、 348、362条:辨厥阴病正气衰弱的危重证八、辨霍乱病脉证并治。霍乱病脉证原文382

17、条:霍乱的概念、证候特点2.霍乱病证治(1)原文34条:辨霍乱与伤寒脉症异同及转归(2)原文86条:霍乱病表里寒热的证治(五苓散证、理中丸证)()原文388、 389条:霍乱致阴盛亡阳的证治(四逆汤证)(4)原文390条:霍乱致阳亡阴竭的证治(通脉四逆汤证)(5)原文85条:霍乱致亡阳脱液的证治(人参四逆汤证)()原文387条:霍乱里和表未解的证治(桂枝汤证);(7)原文391条:霍乱病后调养九、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1.阴阳易证原文9条:伤寒阴阳易病的证治2.差后劳复证(1)原文393条:大病新瘥劳复的证治(2)原文394条:伤寒瘥后更发热的证治(3)原文3条:大病瘥后腰以下有水气的证治(4)原文396条:大病瘥后虚寒喜唾的证治(5)原文397条:病后余热未尽,津气两伤的证治(6)原文8条:大病新瘥微烦的机理和调治文中如有不足,请您指教!10 / 1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