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的来历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161999441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5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海洋的来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海洋的来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海洋的来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海洋的来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洋的来历(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海洋的来历一个粗枝大叶的星际旅行者远远地快速掠过地球后, 可能会在航行日志中记录,一个奇怪的星体,似乎纯 由水体组成。建议返航时,安排详细的绕地观察。” 在我们能够观察到的茫茫宇宙中,在某个星球上发现 一点H20的蛛丝马迹并不稀罕,但是地球上水以71 % 的覆盖面积和约为14亿立方公里的总量如此大量地 存在,这就只能是用奇迹二字来形容了。地球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是人的头脑中固有的吗? 不是。是人类的实践中产生的吗?也不是。 地球 上的水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关于地球上水的来源,以前科学家认为,水的来源是 地球内部,是地球形成时自然产生的。这一类理论漏 洞百出、捉襟见肘、困难重重,近来几乎不再被认真

2、 看待。美国科学家最近提出一个令人瞩目的新理论: 地球上水来自太空由冰组成的彗星。这个理论的向外寻找的方向是对的,但归结为冰彗星, 又会产生不少难题,比如无法解释九大行星为什么惟 独地球会成为海量的冰彗星的“磁铁”?地球的水的确是由某种力量放置在地球上的,而且用 大气层通过大气水循环将这些水固定在地球上。如果 只是放置了水,而没有大气层的话,即使有再大量的 水,也早就散失在太空中了。这是一个极其精巧的设计。地球水圈的水量最初也许没有这末多,海洋的面积没 有现在这样大。那时的陆地应该是广泛出露、连在一 起的。后来地球外水圈破裂,应该有2-3倍以上的水 量加到地球水圈中,海水淹没了陆地,盘古大陆被

3、分割成大陆,才形成地球表面 今天的格局。地球外水圈现在不存在了,使我们无从知道它的具体 设计。但从我们已知的物理学规律,根据我们今天的 研究手段,我们可以借助建立计算机模型来模拟、恢 复当时地球上的生命环境和奇异景观。模型是会很复杂的。比如说外水圈是离散的还是连续 的?水是以超密度的液体形式存在、还是像土星环那 样由液体水、冰粒和尘粒组成的混合体?如果外水圈 是与地球同步旋转,它的最低轨道高度是多少?(对 只有幼师程度没有学过高中物理和微积分的人,这个 问题选做)由于地球自转轴的倾斜,外水圈热密度不 均而产生的环流系统会有什么样的pattern?环流系 统对气候系统的影响是有什么样的?是使全球

4、四季如 春,还是使适宜人生存的环境仅仅局限于被称为大河 流域的窄窄的远古文明带?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 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像 何以识之?明明暗暗,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 化?在水圈天幕下,太阳看起来是什么样的?天还是 蓝色的吗?有没有如极光一样瑰丽神秘的奇异天象 夜间是全黑的吗?如果天空每天都是紫色到红色的变 幻,而不是轻缓的蓝色的话,生活在其下人的情绪是 怎样的?人们会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会建立良种的文 明,还是劣种的?。只要给我足够的科研基金,组成合适的课题组,建立 这样一个模型是完全做得到的。对外水圈的问题,必须用这类理论模型有系统地回答。 而不是拍拍脑袋对某

5、个问题做简单地肯定或者否定。受过一点科学训练的人都应该知道这种思考方式。问题是谁来提供funding ?研究高维空间的微分几何 有人funding,研究黑洞物理学也有人funding,但我 想不出什么政府或者企业愿意funding外水圈学的研 究。除非美国政府为了挽救地球环境,决定实施那个 再造天幕的计划。不过,我突然想到一个可能的sponser,好莱坞!如 果能说动好莱坞拍一部以挪亚方舟大洪水为题材的大 片,比如说,采用太坦尼克”或者珍珠港”的俗套,拍 一个外水圈破裂那年,挪亚街坊一对刚进入青春期的 少男少女的初恋故事,一定会有不俗的票房。当然影 片栩栩如生表现外水圈天幕下地球的奇异景观也是

6、 重要卖点,尤其不能少了最后从外空观察地球外水圈 崩溃、塌陷的壮观镜头。一定要有IMAX版。如果好莱坞要拍这部电影,那么为了有根据地再现外 水圈天幕,前期制作中funding个八百万一千万美金 做外水圈学研究就是小菜一碟、piece of cake。资本 家挣钱,人民群众娱乐,科学也趁机进步了。地球表面2/3以上被水覆盖,因而地球有水的行星之 称。那末,地球表面的水来自何方?对此,目前有两 种解释。一种观点认为水来自地球本身。地球从原始星云凝聚成行 星时,地球内部释放出大量的氢气和氧气;加上太阳 发出的粒子流也给地球带来了氢气和氧气。这些气体通过化学反应 形成了水。另外一部分水是地壳内部矿物脱水而来的。 另一种观点认为水来自地球外部,是地球形成时从宇宙空间捕获 来的。当含有水分的陨石凝聚形成地球时,水被封存 在地球内部物质的结构中。以后由于地球温度升高,自转速度加快, 在地球自转离心力的作用下,轻而活跃的水挤出地球表面,呈 水汽状 态。再经冷凝形成降水,落到地面,从而形成了也表水。两种说法,有待于科学进一步探索 来作出判断。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