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效率的分析与护理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61913019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效率的分析与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效率的分析与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效率的分析与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效率的分析与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效率的分析与护理(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效率的分析与护理 文章来源: 2006-7-28 9:16:42 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效率的分析与护理中华护理杂志 2000年第10期第35卷 专科护理作者:傅菊芳王小芳戴月娥李蕊白燕妮杨宏宇郑善峦单位:傅菊芳王小芳李蕊白燕妮杨宏宇(710032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血液科);戴月娥(输血科);郑善峦(检验科)关键词:血小板;无效输注;护理摘要调查79例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效率,发现血小板无效输注的发生率为26.58%。其中,白血病组为17.8%,再障组为50.0%。单采与多人份混合对血小板输注效率无影响。感染因素对血小板输注效率的影响与文献报道不符,可能与非感染组中再障病例

2、数多,输血小板前已多次输血产生抗体有关。应减少或避免输注过程中血小板的破坏;对输注无效者应重点观察其有无出血倾向,避免各种诱发因素,预防血小板无效输注的发生。Key wordsPlateletIneffective transfusionNursing血小板输注,对预防和治疗因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缺陷引起的出血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可降低放疗和化疗后血小板减少导致出血的病死率。因此,其治疗效果倍受关注。对输注血小板后其增加值明显低于预期值的状态,人们称之为“血小板输注无效”或“血小板无效性输注”,其发生率文献报道为30%70%,1原因分为免疫因素和非免疫因素两类。非免疫因素包括脾肿大、感染

3、、出血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本文就我科1996年7月至1998年12月, 79例急性白血病和再障患者输注血小板悬液的效率、影响因素及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资料完整的共79例,其中男40例,女39例;急性白血病53例;再障26例;输注单采血小板悬液30例,输注多人份混合血小板悬液49例;本组病例均无明显脾肿大,均为多次输血,输血最少4次,最多19次,并发感染53例。2研究方法(1)患者输注血小板悬液前采集静脉血作血小板计数。计算血小板悬液量及其血小板数,由此推算患者实际输入血小板总数。(2)患者输注血小板悬液后1h、24h分别采集静脉血作血小板计数,同时调查患者有无发热、脾肿

4、大、感染、DIC及输血次数等情况,测量其身高、体重,计算体表面积。(3)单采与多人份混合血小板悬液均由我院输血科提供,单采血小板悬液量为200ml (血小板计数为3.01011);多人份混合血小板悬液量由血库测定,血小板计数由血库和检验科共同检测,求其平均值。(4)患者血小板计数由检验科专人专机检测。(5)血小板输注无效计算公式:1,2 采用校正血小板计数增值(Corrected Count Increment, CCI)输后血小板增加值=输后血小板计数-输前血小板计数输入血小板总数=血小板悬液量该悬液血小板计数(6)血小板输注无效的诊断标准:CCI 1h 7.5109/L, 24h4.510

5、9/L。3结果(表15)表1血液病患者输注单采与多人份混合血小板无效率比较分组例数血小板输注无效例数血小板输注无效率(%)单采组31929.03多人份组481225.00合计792126.58注:2 =0.157,P0.05 表253例白血病患者输注单采与多人份混合血小板无效率比较分组例数血小板输注无效例数血小板输注无效率(%)单采组17211.8多人份组36616.7合 计53815.1注:20.22 ,P0.05 表326例再障患者输注单采与多人份混合血小板无效率比较分组例数血小板输注无效例数血小板输注无效率(%)单采组14750.0多人份组12650.0合 计261350.0注:20,P

6、0.05 表4白血病与再障对血小板输注无效率的影响病种例数血小板输注无效例数血小板输注无效率(%)白血病53815.1再障261350.0合 计792126.6注:210.89 P0.01 表5 感染因素对血小板输注无效率的影响分组例数血小板输注无效例数血小板输注无效率(%)感染组53815.1非感染组261350.0合计792126.6注:2=12.31,P0.014讨论本组病例中总的血小板输注无效率为26.58%,与文献报道一致。病种对血小板输注效率影响有明显差异(白血病组为15.1%,再障组为50.0%,P0.01),与文献报道相符,可能与再障患者病程较长、反复多次长期输血易产生抗体有关

7、。1本组单采与多人份混合对血小板输注效率的影响无差异,与文献报道不符,可能因本组病例均为反复多次输血患者,在输注血小板前已经因多次输血而产生抗体有关。据文献报道,多次输血患者如不采取预防措施,约50%可能产生HLA抗体和/或血小板特异性抗体。1,3免疫因素的影响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本组病例中无明显脾肿大,感染因素对血小板输注效率的影响与文献报道不符,可能与非感染组中再障病例数多及血液病患者为易感染人群有关。5护理5.1输注血小板悬液的一般护理5.1.1输注血小板悬液前护理:血小板悬液最佳储藏温度是222,忌在4冰箱冷藏。pH值以6.07.4为宜,否则回收率低,存活期短。2常用的血小板制品有浓缩

8、混合血小板和机分单采血小板2种,鉴于前者经过2次离心使血小板聚积成团,因此须先在222环境下静置12小时,使其自然解聚后方可输注。尽管机分血小板可在222振荡保存35天,手工分离的血小板保存1天,但随保存时间延长血小板存活率及功能持续降低,2 故应尽快优先输注。5.1.2输注血小板悬液中注意事项:输注速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准,一般为每分钟6080滴。输注中应密切观察输血反应,及时处理,防止发热引起血小板消耗。对轻度的过敏反应如全身皮肤瘙痒、红斑、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应严密观察,减慢输注速度,口服或肌注抗组织胺类药物或类固醇类药物。对重度过敏反应,立即停止输血小板,保持静脉通道通畅,有支气管痉挛

9、者,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51mg;有喉头水肿者,立即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免窒息;有过敏性休克,应积极行抗休克治疗。5.1.3输注血小板悬液后护理:输血小板悬液后, 护士应观察患者出血是否减轻,有无新的出血倾向。定期观察血小板计数,判断输注血小板悬液的效果。52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护理521对血小板低且输注无效的患者,应重视观察患者的出血倾向。当血小板低于30 109/L时,有自发出血的可能,尤其应重点观察有无头痛、视物模糊、呕吐等脑出血的先兆,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尽快建立静脉通道,以便及早进行脱水、止血治疗。5.2.2指导患者学会自我保护,如保持卧床休息,不做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进软食,

10、禁食带刺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等,防止出血发生。53血小板输注无效的预防531严格掌握血小板输注的适应证,减少预防性血小板输注。532有条件者输注单采血小板,可以限制同种异体抗原接触,减少或推迟同种免疫反应的发生。1533使用HLA-A、B配型和血小板交叉配型,增加血小板的相容性。534输注照射血小板制剂:1,2用0.30.6J/cm2剂量的紫外线(波长为280320nm)照射血小板制剂,可以使白细胞失去活性,或失去抗原性。535正确使用白细胞滤器,以去除血小板制剂中的白细胞,禁忌挤压滤器上方管道或用盐水冲洗滤器,以免将过滤后的白细胞再次输入体内。1,2536避免使用两性霉素B、万古霉素、 环丙氟哌酸等药物。4537应避免各种诱发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因素,如对患者实行全环境的保护,可住层流病房,防止感染发生。参考文献1,阎石,韩平,陈稚勇.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临床问题. 中华血液学杂志,1993,14(12):659-660.2,刘景汉,林武存主编.临床输血指南.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15-17.3,叶兵.输血后血小板同种免疫:一项117例心脏外科手术病人的前展性研究.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1998,21(3):200.4,费世柏.抗生素对输血后血小板增加值的影响.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1997,20(5):31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