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里叶变换光学实验

上传人:z**** 文档编号:161900377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30.2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傅里叶变换光学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傅里叶变换光学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傅里叶变换光学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傅里叶变换光学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傅里叶变换光学实验(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傅里叶变换光学系统一、实验目的和内容1、了解透镜对入射波前的相位调制原理。2、加深对透镜复振幅、传递函数、透过率等参量的物理意义的认识。3、观察透镜的傅氏变换(FT)图像,观察4f系统的反傅氏变换(IFT)图像,并进行比较。4、在4f系统的变换平面(T)插入各种空间滤波器,观察各种试件相应的频谱处理图像。二、实验原理1、透镜的FT性质及常用函数与图形的关学频谱分析透镜由于本身厚度的不同,使得入射光在通过透镜时,各处 走过的光程差不同,即所受时间延迟不同,因而具有相位调制能 力。图1为简化分析,假设任意点入射光线在透镜中的传播距离 等于改点沿光轴方向透镜的厚度,并忽略光强损失,即通过透镜 的光波

2、振幅分布不变,仅产生位相的变化,且其大小正比于透镜U (x, y)在该点的厚度。设原复振幅分布为 厶 的光通过透镜后, 其复振幅分布受到透镜的位相调制,附加了一个位相因子后变为UL(x,y)(1)U: (X,y ULX( y,)ePX y (,若对于任意一点(x, y)透镜的厚度为D(x, y),透镜的中心厚度为D0。光线由该点通过透镜时在透镜中的距离为D(x,y),空气空的距离为Do D(x,y),透镜折射率为n则该 点的总的位相差为:9 (x, y)二 kD D(x, y) + knD(x, y)二 kD + k(n 1)D(x, y)0 0 (2)(2)中的k=2n /入,为入射光波波数

3、。 用位相延迟因子子(x, y)来表示即为:(3)t(x, yA exp此D )exp n( D x(y,)由此可见只要知道透镜的厚度函数D(x, y)就可得出其相位调制。在球面镜傍轴区域,用抛物面近似球面,可以得到球面透镜的厚度函数为:D( x, y)=Do2( x 2+y 2)( R右)1 2R R其中1、2是构成透镜的两个球面的曲率半径。公式(4)对双凹、双凸、或凹凸透镜都成立。引入焦距f,其定义为:代入(3)得:1 2kt(兀,y)=exp( jknDo)exp -j 2f(x 2 + y2)(5)(6)式(6)即是透镜位相调制的表达式,它表明复振幅UL(X,刃通过透镜时,透镜各点都发

4、生位相延迟。从式(6)容易看出第一项位相因子eXP(jknD0)仅表示入射光波的常量位相延迟,不 影响位相的空间分布,即波面形状,所以在运算过程中可以略去。第二项 kexp- j(x2 + y 2)2f是具有调制作用的因子,它表明光波通过透镜的位相延迟与该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的平方成正比。而且与透镜的焦距有关。当考虑透镜孔径后,有:kt (x, y)二 exp- j(x2 + y2) p (x, y)2 J(7)其中的p (x, y)为透镜的光瞳函数,表达式为:/、 1孑L径内p(x, y) %其它(8)2、透镜的傅里叶变换性质在单色平面波垂直照射下,夫琅和斐衍射光场的复振幅分布正比于衍射屏透射

5、系数的傅 里叶变换。衍射图像的强度分布正比于衍射屏的功率谱分布。一般情况下,我们是将夫朗和 斐衍射图像成像到透镜的像方焦平面出,这就是说,作为成像元件的透镜,就相当于傅里叶 变换器。如图2所示,设单位振幅的单色平面光垂直照射一透射系数为(x, y)的衍射屏,与衍射屏相距Z处放置一焦距为f的薄透镜L,先观察其像方平面L的光场分布。为了讨论方便, 这里我们忽略透镜材料的吸收、散射、透镜表面的反射以及透镜孔径大小等因素的影响。t y)博里叶透镜图2透镜的傅里叶变换性质设E(x,y)、E(t,yi)、Eg人)、(片,片)分别表示衍射屏后、透镜输入平面、输出平面以及像方平面出光波场的复振幅分布。由于透镜

6、的相位调制特性,输出平面与输入平面出 光波场之间的关系由下式决定:k(xi, yi)=E( xi, yi)exp - 2f(x 2+y 2)而从透镜输出平面到像方焦平面,光波相当于经历一次菲涅耳衍射。夫朗和斐近似下观 察到平面上的衍射光场复振幅:汙 e 丁x2+y0)灯 E( x, y )e 门畔+讥-2 z 呜 + ”叩 dxdy凤 z11111 8(10)&e 戶x2+y0) F E( x1,人)呗十(x12+yj)1 1eikf式中u和V分别表示x1和y1方向的空间频率。于是由(9)和(10)式,透镜像方焦平 面上的光波场复振幅Ex/分布应具有如下形式:E (xf, yf)=巧 / 于F

7、 回 x1, y1)exp( ik 寸)丿 f2fFE(x1, y1)x y (u Nf,v=兀)(11)在单位振幅的平面波垂直照射下,透镜衍射屏的光波场复振幅分布E(x, y)即等于衍射屏的透射系数t(x, y),故其频谱分布为:FE (x, y) = Ft (x, y) = T (u, v)(12)该频谱分量从衍射屏传播到透镜的输入平面处,产生一个相位延迟申(u,V, Z),即有:E(u, v) = T(u, v)exp祁(u, v, z)(13)在傍轴条件下申(u,V,Z)具有如下的形式:k9 (u, v, z) = kz 一 2 z九 2(u 2 + v2)(14)由此可以得到透镜输入

8、平面处光波场的频谱分布为:kFE(x , y )二 E(u, v)二 T(u,v)exp ikz i z九 2(u2 + v2)(15)1 12代入(11)得透镜像方焦平面处的广场分布为:e ikf -i x 疔 + y fkE (x , y )二 ei 2 f exp ikz iz九 2 (u 2 + v2)T (u, v)e ik(z + f) ik 勺 r (1亠)x ye 2f (u5v)(u=rfv=if)/ i 入 f2(16)从上式可以看到,在单色平面波垂直照射下,透镜像方焦平面处的光场除了一个常数因子外 和一个二次因子外,其余的反应了衍射屏透射系数得傅里叶变换。经过进一步的分析

9、我们可 以得到在用透镜对二维关学图像进行傅里叶变换时,若将图像放置在透镜的物方焦平面上, 则在透镜的像方焦平面上得到输入图像准确的傅里叶变换。若将输入图像放置在透镜与其像 方焦平面之间,则像方焦平面上频谱图样的大小可随衍射屏到像方焦平面的距离的变化而改 变;并且当输入图像紧贴透镜后放置时可获得最大的频谱图样。而对于球面波照射时,傅里 叶变换平面将不是在透镜的像方平面。而是光源的共轭像平面上。3. 透镜孔径的衍射与滤波特性由于孔径的衍射效应,任何具有有限大小通过光孔径的光学成像系统,均不存在如几何光学 中所说的理想像点。所谓共轭像点,实际上是由系统孔径引起的,以物点的几何像点为中心 的夫琅和斐衍

10、射图样的中央亮斑一一艾里斑。其次,透镜有限大小的通光孔径,也限制了衍 射屏函数的较高频率成分(具有较大入射倾角的平面波分量)的传播。这可以从图3可以看 出:频率的平面波分量2 只能部分通过,而高频平面波分量3则完全不能通过。这样,在透镜像方焦平面上的光波场 中就缺少了衍射屏透射光场中部分高频成分,因此,所得衍射屏函数的频谱将不完整。这种 现象称为衍射的渐晕效应。由此可将,从光信息处理角度来讲,透镜孔径的有限大小,使得 系统存在着有限大小的通频宽带和截止频率;从光学成像的角度来讲,则使得系统存在着一 个分辨极限。4. 相干光学图像处理系统(4f系统) 用夫琅和斐衍射来实现图像的频谱分解,最重要的

11、意义是为空间滤波创造了条件,由于衍射 场就是屏函数的傅里叶频谱面,空间频率(u,v)与衍射场点位置(,耳)一一对应,使得人们可见从改变频谱入手来改造图像,进行信息处理。为此,设计了图4所示的图像处理 系统。LF F F f F0TI图4 4f图像处理系统在此系统中,两个透镜Li、L2成共焦组合,Li的前焦面(x, y)为物平面O,图像由此输 入,L2的后焦面(x,y)为像平面I,图像在此输出。共焦平面(E )称为变换平面T, 在此可以安插各种结构和性能的屏(即空间滤波器)。当平行光照射在物平面上时,整个OTI系统成为相干成像系统。由于变换平面上空间滤波 器的作用,使输出图像得以改造,所以OTI

12、系统又是一个相干光学信息处理系统。这里先 研究它的成像问题。我们将相干光学系统的成像过程看作两步:第一步,从O面到T面,使第一次夫琅和斐衍 射,它起分频作用。第二步,从T面到I面,再次夫琅和斐衍射,起合成作用,即综合频谱 输出图像。在这样的两步中,变换平面T处于关键地位,若在此处设置光学滤波器,就能 起到选频作用。要想作到图像的严格复原,T面必须完全畅通无阻。此处的4f系统每次衍 射都是从焦面到焦面,这就保证了复振幅的变换是纯粹的傅里叶变换。如果光波能够自由通 过变换平面,即连续两次的傅里叶变换,函数的形式基本复原,只是自变量变号, Ui(X,y)g Uo(_X,-y)即图像倒置。在有源滤波器

13、的情况下,U1 = U0tT丰U0这里为滤波 器的透过率函数,这也是我们进行滤波实验的依据。5. 空间滤波实验要从输入图像中提取或排除某种信息,就要事先研究这类信息的频谱特征,然后针对它制备 相应的空间滤波器置于变换平面,经过第二次衍射合成后,就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光信息 处理的原理也就是基于如此。三实验用具和装置实验用具:激光器、准直透镜、傅里叶透镜、傅里叶变换试件、频谱处理器、反射镜、衰减 器、CMOS光电接收器。(1) 傅里叶变换装置:良播样品FT试件_电脑XCCD图5傅里叶变换实验装置(2) 反傅里叶变换装置:样品电脑傅里CCD图6反傅里叶变换实验装置四.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1.开启电脑

14、,运行csylaser软件。2将各个光学元件按照光路图固定在实验平台上。3打开激光器,用激光束作为参考,调整好光路,并调整好各个元件距离。4在未插入FT插件的情况下,前后移动CCD,使csylaser窗口的光斑最小,调节衰减器使光强大小适中。5. 插入FT插件。(一)观察到样品的FT图像如下图:IT卜;亠由上图知,“小飞机”的傅里叶变换图是米字形的图形。当移动样品时,频谱图像就会 发生变化,当样品大概放在透镜的物方焦平面上时,得到最清晰的频谱图(上图)。移动CCD, 频谱图也会发生变化。当样品贴近透镜时,频谱图像最大。(二)反傅里叶变换:从图形可以看出,激光在光路中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散斑干涉等散

15、射现象,导致了对比度 下降的问题。散斑干涉并无法消除。由上图可以看出,图像经过两次傅立叶变换就是图像本身,这是因为经过第二次傅立叶变换 后由空间频域又变换回了空间强度的分布图像。图像中存在散斑干涉现象,且图像中有投影 与图像重叠,这是由于镜片的反射造成的。(三)插入频谱处理器后图像如下:激光通过非透明最宽(a),中等(b),最窄(c)狭缝图像;激光通过透明最宽(d),中等(e). 最窄(f)狭缝图像。从图像上可知,非透明狭缝图像中央信息保留较为完全,而边缘部分随 着狭缝宽度变窄其信息损失越为严重。而透明狭缝图像中央的信息基本丢失,而边缘的区域 边界较为明显。在看见“小飞机”的情况下,插入频谱处

16、理器,结果在电脑上可以看到“小飞机”的 图像一些地方变得模糊,一些地方变得更亮。这说明插入的频谱处理器起到了选频的作用, 使得一部分输出被抑制了,一部分得到加强。非透明部分狭缝为低通滤波,所以空间频率较 低的图像中央其信息保存较为完整,而图像边缘部分由于空间频率较大而无法通过,所以图 像边界比较模糊,随着狭缝宽度的变小其模糊程度变得愈加严重。实验总结:本实验操作相对简单,但对仪器调节精确度高。要获得较好的图样,必须准确把握光路 的共轴和4f系统的距离要求。由实验图像可以看出,散斑干涉现象一直存在,图像因为镜 片反射的投影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也有影响。造成原因有:(1) 准直系统没有调精确,使得入射

17、光不是平行光。(2) 光路是否共轴,还有就是在通过透镜时,是否通过透镜的中心,因为光通过透镜不同 的地方,因为透镜的厚度不同,从而使得位相调制函数不同,而影响成像效果。(3) 反射镜的影响,经过反射镜反射后的光不是平行光,且没有穿过透镜中心。五.思考题1为什么透镜对通过的光波具有相位调制能力?答:透镜由于本身厚度的不同,使得入射光在通过透镜时,各处走过的光程差不同,即所受 时间延迟不同,因而具有相位调制能力。若对于任意一点(x, y)透镜的厚度为D(x,y),透镜的中心厚度为D。光线由该点通过透镜时在透镜中的距离为D(X,y),空气空的距离0为D D(x,y),透镜折射率为n,则该点的总的位相

18、差为:0申(x, y)二 kD D(x, y) + knD(x, y)二 kD + k(n 1)D(x, y)0 02什么较渐晕效应,怎样消除渐晕?答:渐晕效应是指由于透镜的孔径大小有限,从而造成空间频率高频分量的丢失的现象。理 论上来说,只有透镜的孔径无限大才能完全消除渐晕效应。所以实际系统总是存在渐晕效应 的。从光信息处理角度来说,系统存在有限大小的通频带宽和截至频率;从光学成像上说, 系统存在一个极限分辨率。3.什么叫光学4f系统?如何使用这一系统作光学信息处理?答:相干光学图像处理系统即4f系统。相干光学系统的成像过程看作两步在图四中:第一步,从O面到T面,使第一次夫琅 和斐衍射,它起

19、分频作用。第二步,从T面到I面,再次夫琅和斐衍射,起合成作用,即综 合频谱输出图像。在这样的两步中,变换平面T处于关键地位,若在此处设置光学滤波器, 就能起到选频作用。要想作到图像的严格复原,T面必须完全畅通无阻。此处的4f系统每 次衍射都是从焦面到焦面,这就保证了复振幅的变换是纯粹的傅里叶变换。如果光波能够自 由通过变换平面,即连续两次的傅里叶变换,函数的形式基本复原,只是自变量变号,UXy )J UX,-y)即图像倒置。在有源滤波器的情况下:U1 = U0 tT丰U0 .这里为滤波器的透过率函数,这也是我们进行滤波实验的依据。【参考文献】1杨国光主编近代光学测试技术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2赵建林编高等光学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3赵凯华,钟锡华光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4黄婉云编傅里叶光学教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5程佩青编数字滤波与快速傅里叶变换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6吴瑾光编近代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及应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