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力学(本)综合练习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61880679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6.7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土木工程力学(本)综合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土木工程力学(本)综合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土木工程力学(本)综合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资源描述:

《土木工程力学(本)综合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木工程力学(本)综合练习(4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说明:为了帮助大家复习,这份辅导材料一共有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课程的考核说明,大家看完以后能明确考试重点和要求。第二部分为综合练习和答案,供大家复习自测用。土木工程力学(本)课程考核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土木工程力学(本)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课,课程为5学分,开设一学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各类杆件结构的受力性能,掌握分析计算杆件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为后续有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及进行结构设计打下坚实的力学基础。二、关于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1考核对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土木工程(专科起点本科)专业的学生。2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总成

2、绩为100分,及格为60分。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的30%;终结性考试占总成绩的70%。形成性考核由中央电大统一组织编写形成性考核册。形成性考核册由4次形成性考核作业组成。学员应按照教学进度及时完成各次计分作业。每次形成性考核作业满分为100分,由教师按照学员完成作业的情况评定成绩,并按4次作业的平均成绩计算学员的形成性考核成绩。学员形成性考核完成情况由中央电大和省电大分阶段检查。终结性考试为半开卷笔试,由中央电大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3命题依据本考核说明是依据2007年7月审定的土木工程力学(本)课程教学大纲编写的。本课程所采用的文字教材为贾影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土木工程力学(本

3、)教材。本考核说明及本课程所采用的文字教材是课程命题的依据。4考试要求本课程考试重点是考核学员对结构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本考核说明对各章都规定了考核要求,按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说明学员应达到的考核标准。了解是最低层次的要求,凡是属于了解的部分内容,要求对它们的概念、理论及计算方法有基本的认识。理解是较高层次的要求,凡是属于理解的部分内容,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这一部分知识对结构的受力和变形有一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掌握是最高层次的要求。凡是需要掌握的部分内容,要求学员重点学习,熟练掌握。能用所学的知识对简单的工程结构进行计算和分析。5命题原则(1)命题范围在本课程

4、的教学大纲和本考核说明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范围内命题,不得任意扩大考试范围。(2)试题的组成与覆盖面:命题应注意知识的覆盖面,同时要突出重点。试题的题量和难度适中。试题的难度分容易、中等和较难三个层次,比例为25%:60%:15%。(3)试题中各种层次要求的比例为:了解:10%,理解:30%,掌握60%。6终结性考试试题类型和结构试题类型分两类:第一类:选择题和判断题。占60%。第二类:计算题。占40%。7终结性考试答题时限终结性考试为半开卷笔试,答题时限为90分钟。8其它学员考试时可带钢笔、绘图工具和计算器。三、课程考核的内容和要求说明:带*的知识点将只在形成性考核中进行考核,终结性考试不再涉

5、及。第1章 绪论考核知识点*1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2常见工程结构类型及计算简图,荷载的分类考核要求*1了解荷载的分类方法第2章 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 考核知识点*1刚片、自由度、约束、虚铰、几何可变体系、几何不变体系、几何瞬变体系等基本概念*2两刚片规则、三刚片规则、二元体规则等简单组成规则*3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考核要求*1理解刚片、虚铰、几何可变体系、几何不变体系、几何瞬变体系等基本概念*2掌握自由度及约束的概念*3掌握利用简单的几何组成规则分析体系的几何组成性质第3章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考核知识点1单跨、多跨静定梁的受力分析2静定刚架受力分析3静定平面桁架受力分析*4静定组合结构受力分

6、析*5静定拱结构受力分析考核要求1掌握单跨、多跨静定梁的内力计算及内力图绘制2掌握静定刚架的内力计算及内力图绘制3掌握静定平面桁架的内力计算方法*4了解静定组合结构内力计算方法*5了解三铰拱拱结构内力计算方法,了解三铰拱的合理轴线 第4章 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 考核知识点*1变形体系的虚功原理*2位移计算的一般公式3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4图乘法*5温度变化时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6支座位移时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7线弹性结构的互等定理8静定结构的基本力学特性考核要求*1了解变形体系的虚功原理及其应用形式*2理解静定结构位移计算的一般公式3掌握静定梁和刚架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方法*4掌握静

7、定桁架、组合结构和拱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方法5理解图乘法的适用条件,掌握图乘法的应用*6掌握静定结构(梁、刚架、桁架、组合结构和拱)在温度变化时和支座位移时的位移计算方法*7了解线弹性结构的互等定理8理解静定结构的基本力学特性第5章 力法考核知识点1超静定次数2力法基本原理、力法基本未知量、力法基本结构、力法典型方程3用力法计算超静定梁和刚架*4用力法计算超静定桁架和组合结构*5用力法计算超静定拱6利用结构和荷载的对称性简化计算*7温度变化时的超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8支座移动时的超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9超静定结构的基本特性考核要求1掌握超静定次数的判断2掌握力法基本原理、力法基本未知量,掌握力

8、法基本结构的选取,力法典型方程3掌握用力法计算一次及二次超静定超静定梁和刚架*4掌握用力法计算一次及二次超静定桁架和组合结构*5了解用力法计算超静定拱6掌握用对称性简化结构计算的方法*7掌握温度变化时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8掌握支座移动时用力法超静定结构9理解超静定结构的基本特性第6章 位移法考核知识点1结点位移,附加刚臂,附加链杆,附加约束力矩,附加约束力等基本概念*2等截面直杆的转角位移方程3位移法基本原理、位移法基本未知量、位移法基本结构、位移法典型方程4用位移法求解具有一个及两个结点位移的梁和刚架5用位移法计算对称结构*6用直接平衡法建立位移法方程*7位移法与力法的区别考核要求1了解结

9、点位移,附加刚臂,附加链杆,附加约束力矩,附加约束力等基本概念2理解等截面直杆的转角位移方程3掌握位移法基本结构的选取,理解位移法基本原理,位移法典型方程4掌握用位移法计算具有一个及两个结点位移的梁和刚架5掌握用位移法计算对称结构*6理解用直接平衡法建立位移法方程*7了解位移法与力法的区别第7章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超静定结构考核知识点*1力矩分配法的适用条件2转动刚度,分配系数,传递系数等基本概念3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4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无结点线位移的刚架考核要求*1理解力矩分配法的适用条件2掌握转动刚度、分配系数、传递系数的计算3掌握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一个或两个分配结点)*4掌握用力矩

10、分配法计算无结点线位移刚架(一个或两个分配结点)第8章 影响线及其的应用考核知识点1影响线的概念2静力法做直接荷载作用下单跨静定梁影响线3机动法做直接荷载作用下单跨静定梁的影响线*4间接荷载作用下单跨梁的影响线5影响线的应用考核要求1理解影响线的概念2掌握用静力法做直接荷载作用下单跨静定梁的弯矩、剪力、支座反力的影响线3掌握用机动法做直接荷载作用下单跨静定梁弯矩、剪力、支座反力的影响线*4了解如何做间接荷载作用下的影响线5掌握利用影响线求固定荷载作用下的量值,*掌握利用影响线确定最不利荷载的位置第9章 结构动力计算考核知识点1体系动力自由度2单自由度体系自由振动*3单自由度体系在简谐荷载作用下

11、的强迫振动*4两个自由度体系自由振动*5阻尼对振动的影响考核要求1掌握体系动力自由度的判断2掌握单自由度体系的自振频率的计算3了解单自由度体系的运动方程的建立*4理解单自由度体系在简谐荷载作用下的强迫振动的动力解*5了解两个自由度体系的运动方程的建立*6了解阻尼对振动的影响四、试题类型与规范解答举例本试题范例只用来说明试题的类型与难度。考试范围参见前面的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 判断题(每小题3分。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表示正确,以表示错误)简支梁跨中C 截面弯矩影响线的物理意义是荷载作用在截面C 的弯矩图形。()答案: (二)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其基本未知量

12、为( )。A 杆端弯矩 B 结点角位移 C 结点线位移 D 多余未知力答案:D(三)计算(共40分)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并作弯矩图。各杆相同且为常数。(本小题15分)解:(1)选取基本体系去掉支座A换成铰支座,加上多余未知弯矩X1,,得到基本体系如下图所示。 基本体系. (2分)(2)列出力法方程X1+1p=0. (2分)(3)求系数项及自由项作出基本结构在X11和荷载作用下各杆的内力图图和图。 图(单位:) 图(单位:). 图(2分). 图(2分)由图乘法可得,.(2分).(2分) (4)求基本未知量将求出的系数项和自由项代入力法方程,可以求得 .(1分)(5)求出各杆内力。按叠加原理计算出

13、各杆弯矩值,最后作如图所示。图(单位:).(2分)综合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下图所示结构的弯矩图形状应为( A )2下图所示结构的弯矩图形状应为(B )3对下图(a)所示结构,按虚拟力状态图(b)将求出( A )A 截面B的转角 B 截面D的转角C BD两点间的相对移动 D BD两截面间的相对转动4图示虚拟状态是为了求( B )A A点线位移 B A截面转角C A点竖向位移 D A点水平位移5图示刚架杆端弯矩MBA等于( A )A 30kNm(左侧受拉) B 30kNm(右侧受拉)C 10kNm(左侧受拉) D 10kNm(右侧受拉)6图示多跨静定梁的基本部分是( B )A AB部分 B BC部

14、分C CD部分 D DE部分7图示多跨静定梁的基本部分是( A )A AB部分 B BC部分C CD部分 D DE部分8图示桁架有几根零杆( D )A 0 B 2C 4 D 69能使静定结构产生内力的外因为( A )A 荷载 B 温差 C 支座移动 D A、B、C任何一种均可10图示结构当支座B有沉降时产生( C )A 内力 B 反力 C 位移 D 变形11静定结构的内力与刚度(D )A 有关 B 比值有关 C 绝对大小有关 D 无关12对称结构在正对称荷载作用下,( B )是反对称的A 弯矩图 B 剪力图 C 轴力图 D 内力13静定结构由于温度变化,( A )A发生变形和位移 B不发生变形

15、和位移C不发生变形,但产生位移 D发生变形,但不产生位移14超静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等于结构中( B )A约束的数目 B多余约束的数目C结点数 D杆件数15超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内力与刚度(A )A 相对值有关 B绝对值有关 C 无关 D 相对值绝对值都有关16超静定结构在支座移动作用下产生的内力与刚度( C )A 无关 B 相对值有关 C 绝对值有关 D 相对值绝对值都有关17超静定结构产生内力的原因( D )A荷载作用与温度变化 B支座位移 C制造误差 D以上四种原因18力法典型方程是根据以下哪个条件得到的( B )A结构的平衡条件 B 多余约束处的位移协调条件 C结构的变形条件 D同

16、时满足A、B两个条件19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其基本未知量为( D )A 杆端弯矩 B 结点角位移 C 结点线位移 D 多余未知力20力法的基本体系是( D )A 一组单跨度超静定梁 B 瞬变体系C 可变体系 D 几何不变体系21力法方程中的系数代表基本体系在作用下产生的( C )A B C 方向的位移 D 方向的位移22在力法方程的系数和自由项中( B )A 恒大于零 B 恒大于零 C 恒大于零 D 恒大于零23力法典型方程中的自由项是基本体系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 C )A B C 方向的位移 D 方向的位移24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时,不能作为基本结构的是图( A )25图示超静定结构的次数

17、是( B )A 5 B 7 C 8 D 626下图所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为 (D )A 1 B 2 C 3 D 427图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是( D )A 2 B 4C 5 D 628图示刚架的超静定次数为( C )A 1次 B 2次 C 3次 D 4次29图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是( A )A 2 B 4C 5 D 630对称结构作用正对称荷载时,对称轴穿过的截面(D )A 只有轴力 B 只有剪力 C 只有弯矩 D A、C同时满足31.关于下图所示对称结构,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D )A A点线位移为零 B AB杆无弯矩C AB杆无剪力 D AB杆无轴力32.下图所示对称结构A截面不为零的是( B )

18、A 水平位移 B轴力C剪力 D 弯矩33.下图所示对称结构A截面不为零的是( C )A 竖向位移 B弯矩C转角 D轴力34下图所示对称结构的等代结构为( A )35下图所示对称结构的等代结构为( D )36图示对称结构EI = 常 数 ,对称轴穿过的截面C内力应满足(B) 37图示刚架在节点集中力偶作用下,弯矩图分布是( D )A各杆都不产生弯矩 B各杆都产生弯矩C仅AB杆产生弯矩 D仅AB、BE杆产生弯矩38位移法典型方程实质上是(A )A平衡方程 B位移条件C物理关系 D位移互等定理39在位移法计算中规定正的杆端弯矩是( A )A绕杆端顺时针转动 B绕结点顺时针转动C绕杆端逆时针转动 D使

19、梁的下侧受拉40位移法基本方程中的自由项,代表荷载在基本体系作用下产生的( C )A B C第i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 D第j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41位移法典型方程中的系数代表在基本体系上产生的( C )A B C第i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 D第j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42用位移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独立的结点角位移数等于( B )A铰结点数 B刚结点数C多余约束数 D不确定43用位移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其基本未知量为( D )A多余未知力 B杆端内力C杆端弯矩 D结点位移44 用位移法解超静定结构其基本未知量的数目( A )A与结构的形式有关 B与多余约束的数目有关C与结点数有关 D与杆件数

20、有关45图示超静定结构结点角位移的个数是( C )A 2 B 3 C 4 D 546图示超静定结构结点角位移的个数是( B )A 2 B 3C 4 D 547图示超静定结构独立结点角位移的个数是( B )A 2 B 3 C 4 D 548.图示结构位移法方程中的自由项=( B )A 2 B 2 C 12 D 262 49.图示结构位移法方程中的系数( C )A 3 B 8 C 15 D 13 50.图示结构位移法方程中的系数( D )A 11 B 5 C 9 D 8 51欲使图示节点A的转角0,应在节点A施加的力偶M( C )A -5 B 5 C D 52图示结构横梁刚度为无穷大,柱子弯矩图形

21、状正确的是( D )A B C D53图示结构横梁刚度为无穷大,柱子弯矩图形状正确的是( B )A B C D54在力矩分配法中传递系数C与什么有关( D )A 荷载 B 线刚度iC 近端支承 D 远端支承55力矩分配法的直接对象是( A )A 杆端弯矩 B 结点位移C 多余未知力 D 未知反力56汇交于一刚结点的各杆端弯矩分配系数之和等于( A )A 1 B 0C 1/2 D -157一般情况下结点的不平衡力矩总等于( A )A 汇交于该结点的固定端弯矩之和 B 传递弯矩之和C 结点集中力偶荷载 D 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力矩58下图所示连续梁结点B的不平衡力矩为( A )A 10kNm B 46

22、 kNmC 18 kNm D 28 kNm59图示结构杆件BC的B端转动刚度为(D ) 。A2B4C6D860等截面直杆的弯矩传递系数C与下列什么因素有关?( C )A荷载 B材料性质C远端支承 D线刚度I61下图所示连续梁,欲使A端发生单位转动,需在A端施加的力矩( D )A =4 B = C =3 D 62下图所示连续梁,节点B的不平衡力矩为( A )A41 B20C21 D4163图示刚架MAD为( A )A 1kNm B 2 kNmC 3 kNm D 064图示连续梁中AB杆B端的弯矩(C )A BC D65图示连续梁中节点B的不平衡力矩是(D )A BC D66图示结构各杆EI和杆长

23、相同,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分配系数( D )A B C D 67分配弯矩是( B )A跨中荷载产生的固端弯矩 BA端转动时产生的A端弯矩 CA端转动时产生的B端弯矩 DB端转动时产生的A端弯矩68绘制影响线采用的是( D )A实际荷载 B移动荷载C单位荷载 D单位移动荷载69静定结构的影响线的形状特征是(A )A直线段组成 B曲线段组成C直线曲线混合 D变形体虚位移图70图示伸臂梁的影响线为哪个量值的影响线?( B )A QA B C D 71由主从结构的受力特点可知:附属部分的内力(反力)影响线在基本部分上(A )A 全为零 B全为正C 全为负 D可正可负72结构上某量值的影响线的量纲是(

24、B )A 该量值的量纲 B该量值的量纲/C 该量值的量值 D该量值的量纲/73图示梁A截面弯矩影响线是(A )74P1在梁ABC上移动,图示影响线是何量值的影响线(B )A B C D 75根据影响线的定义,图示悬臂梁A截面的剪力影响线在B点的纵坐标为 ( C ) A 5 B -5 C 1 D -1 76机动法作静定梁影响线的假设有( A)A杆件为刚性杆 B杆件为弹性杆C杆件为塑性杆 D杆件为弹塑性杆77影响线的横坐标是( B )A截面的位置 B 单位移动荷载的位置C固定荷载的位置 D移动荷载的位置79机动法作静定梁影响线应用的原理为(C)A变形体虚功原理B互等定理C刚体虚功原理 D叠加原理8

25、0图示梁的某量值的影响线,其中竖坐标表示P1作用在( D )AK点产生的值 BK点产生的值CD点产生的值 DD点产生的值81对于图示影响线竖坐标含义的论述正确的是( B )A为P=1在C点时产生的 B为P=1在C左时产生的C 为P=1在C点时产生的 D 为P=1在C左点时产生的82图示梁截面C剪力影响线在C右侧邻近的竖标值为( C )A0 B0.5C1 D 183图示单自由度动力体系自振周期的关系为(A)ABCD都不等84在图示结构中,为使体系自振频率增大,可以( C)A增大PB增大mC增大EID增大l85忽略直杆轴向变形的影响,图示体系有振动自由度为( C )。A2B3C4D586结构动力的

26、基本未知量是( A )A质点位移 B节点位移C多余未知力D杆端弯矩87无阻尼单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方程为,则质点的振幅A=( D )A BCD 88图示体系的自振频率为(C)ABCD89在低阻尼体系中不能忽略阻尼对什么的影响? (C)A频率 B周期C振幅 D主振型90单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主要计算(A )A频率与周期 B振型C频率与振型 D动力反应二、判断题1图示两根梁的内力相同,变形也相同。( )2图示多跨静定梁仅AB段有内力。( )3图示多跨静定梁仅FD段有内力。( )4外力作用在基本部分上时,附属部分的内力、变形和位移均为零。( )5下图所示结构的弯矩图形状是正确的。( )6图示刚架CD

27、部分的内力为零( )7图示刚架,AB部分的内力为零。( )8用平衡条件能求出全部内力的结构是静定结构。 ( )9求桁架内力时截面法所截取的隔离体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结点。( )10某荷载作用下桁架可能存在零杆,它不受内力,因此在实际结构中可以将其去掉。( )11图示桁架中FN1=0。( )12图示结构有两次超静定。( )13超静定次数一般不等于多余约束的个数。( )14力法计算的基本体系不能是可变体系。( )15同一结构选不同的力法基本体系,所得到的力法方程代表的位移条件相同。( )16支座位移引起的超静定结构内力,与各杆刚度的相对值有关。 ( )17图示两个单跨梁,同跨度同荷载。但横截面形状

28、不同,故其内力也不相同。( )18同一结构的力法基本体系不是唯一的。( )19同一结构选不同的力法基本体系所得到的力法方程代表的位移条件不同。( )20同一结构选不同的力法基本体系所得到的最后结果是相同的。( )21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选取的基本结构不同,所得到的最后弯矩图也不同。()22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选取的基本结构不同,则典型方程中的系数和自由项数值也不同。( )23在荷载作用下,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分布与各杆刚度的绝对值有关。( )24. 力法典型方程是根据平衡条件得到的。( )25超静定结构的内力与材料的性质无关。 ( )26超静定结构的力法基本结构是唯一的。( )27超静定结构的

29、内力状态与刚度有关。( )28计算超静定结构的位移时,虚设力状态可以在力法的基本结构上设。( )29图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是n=3。 ( )30超静定结构由于支座位移可以产生内力。 ( )31在力法计算时,多余未知力由位移条件来求,其他未知力由平衡条件来求。( )32在下图所示结构中若增大柱子的EI值,则梁跨中点截面弯矩值减少。( )33力法的基本方程使用的是位移条件;该方法只适用于解超静定结构。( )34温度改变在静定结构中不引起内力;温度改变在超静定结构中引起内力。( )35温度改变对超静定结构不产生内力和反力。( )36位移法典型方程中的主系数恒为正值,副系数恒为负值。( )37位移法只能

30、用于超静定结构。( )38位移法的基本体系是一组单跨超静定梁。( )39位移法的基本方程使用的是平衡条件,该方法只适用于解超静定结构。( )40位移法可用来计算超静定结构也可用来计算静定结构。( )44位移法的基本结构不是唯一的。 ( )41用位移法解超静定结构时,附加刚臂上的反力矩是利用结点平衡求得的。( )42位移法典型方程中的自由项是外因作用下附加约束上的反力。( )43用位移法计算荷载作用下的超静定结构,采用各杆的相对刚度进行计算,所得到的节点位移不是结构的真正位移,求出的内力是正确的。( )44图示结构中AB杆的弯矩等于零。( )45图示单跨超静定梁的杆端相对线位移,杆端弯矩。( )

31、46下图所示结构中两支座弯矩的关系是。( )47如果位移法基本体系的附加约束中的反力(矩)等于零,则基本体系就与原结构受力一致,但变形不一致。( )48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与超静定次数有感,位移法不能计算静定结构。( )49在力矩分配法中,当远端为定向支座时,其传递系数为1。( )50力矩分配法适用于连续梁和有侧移刚架。( )51在力矩分配中,当远端为定向支座时,其传递系数为0。( )52在多结点结构的力矩分配法计算中,可以同时放松所有不相邻的结点以加速收敛速度。( )53力矩分配法适用于连续梁。( )54在力矩分配法中,结点各杆端分配系数之和恒等于1。( )55当AB杆件刚度系数时,杆件的B端

32、为定向支座。( )56用力矩分配法计算结构时,结点各杆端力矩分配系数与该杆端的转动刚度成正比。()57力矩分配法适用于所有超静定结构的计算。( )58能用位移法计算的结构就一定能用力矩分配法计算。( )59在下图所示的连续梁中,。()60在下图所示的连续梁中,节点B的不平衡力矩。( )61在下图所示的连续梁中,节点B的不平衡力矩等于,,其中M30。( )62分配系数表示A节点作用单位力偶时,AB杆A端所分担得的杆端弯矩。()63在力矩分配法中,规定杆端力矩绕杆端顺时针为正,外力偶绕节点顺时针为正。()64从形状上看连续梁影响线是曲线段图形。( )65弯矩影响线竖坐标的量纲是长度。( )66静定

33、结构的内力和反力影响线是直线或者折线组成。( )67图示影响线是A截面的弯矩影响线。( )68图示影响线中K点的竖坐标表示P=1作用在K点时产生的K截面的弯矩。( )69影响线的横坐标是单位荷载的位置。( )70图示结构A截面剪力影响线在B处的竖标为1。 ( )71图示梁支座反力FyA的影响线与的影响线相同。( )72图示简支梁支座反力FyB的影响线是正确的。( )73图示影响线是C截面的弯矩影响线。( )74一般情况下,振动体系的振动自由度与超静定次数无关。( )75具有集中质量的体系,其振动自由度就等于其集中质量数。( )76图示体系有3个振动自由度。( )77图示体系有1个振动自由度。(

34、 )78结构的自振频率与质量、刚度及荷载有关。( )79动力系数总是大于1的。( )80自由振动过程中无外荷载作用。( )81在结构动力计算中,四质点的振动体系,其振动自由度一定为4。 ( )82弱阻尼自由振动是一个衰减振动。( )83外界干扰力既不改变体系的自振频率,也不改变振幅。( )84动位移幅值总是发生在动荷载最大时。( )85无阻尼单自由体系的自由振动是简谐振动,所以它是简谐荷载引起的。( )三、作图题1.绘制图示结构的弯矩图。答: 2. 绘制图示结构的弯矩图。答: 3. 绘制图示结构的弯矩图。MAMB答:4. 绘制图示结构的弯矩图。答:5. 绘制图示结构的弯矩图。答:6. 绘制图示

35、结构的弯矩图。答:四、计算题1.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作弯矩图。EI=常数。 解:(1) 选取基本体系 (2) 列力法方程 (3) 作图、图 图 图 (4) 求系数和自由项由图乘法计算d11、D1P ; 解方程可得 (5) 由叠加原理作图 图2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作弯矩图。EI=常数。 解:(1) 选取基本体系 (2) 列力法方程 (3) 作图、图 图(单位:) 图 (单位:) (4) 求系数和自由项由图乘法计算d11、D1P ;解方程可得 (5) 由叠加原理作图 图(单位:)3. 利用对称性计算图示结构,作弯矩图。EI=常数。 解:(1) 将荷载分成对称荷载和反对称荷载。(2) 简化后可取半边

36、结构如所示。 (3)作出一半刚架弯矩图如图所示。 (单位:) (4)作整个刚架弯矩图如图所示。) (单位:)4. 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作弯矩图。EI=常数。 解:(1) 选取基本体系 (2) 列力法方程 (3) 作图 、图 图(单位:) 图(单位:) (4) 求系数和自由项由图乘法计算d11、D1P 解方程可得 (5) 由叠加原理作图 图 (单位:)5用位移法计算图示刚架,列出位移法方程,求出系数项及自由项。EI=常数。解:(1)基本未知量这个刚架基本未知量只有一个结点B的角位移。(2)基本体系在B点施加附加刚臂,约束B点的转动,得到基本体系。 (3)位移法方程 (4)计算系数和自由项令,作图

37、如图所示。 图取结点B为研究对象,由,得11作图如下图所示。 图由,得解方程组,求出6用位移法计算图示刚架,列出位移法方程,求出系数项和自由项。解:(1)基本未知量这个刚架基本未知量只有一个结点B的角位移。(2)基本体系在B点施加附加刚臂,约束B点的转动,得到基本体系。 (3)位移法方程 (4)计算系数和自由项令,作图如下图所示。 图取结点B为研究对象,由,得12作图如下图所示。 图由,得7用位移法计算图示刚架,列出位移法方程,求出系数。各杆EI=常数。解:(1)基本未知量这个刚架基本未知量为B、C两个刚结点的角位移。(2)基本结构在刚结点B、C施加附加刚臂,约束节点的转动,得到基本结构。 (3)位移法方程 (4)计算系数令,作图如下图所示。 图取结点B为研究对象,得8,2作图如下图所示。 图取结点C为研究对象,得12,2 8用位移法计算图示刚架。各杆EI=常数。解:(1)基本未知量结构只有一个结点线位移(2)基本体系施加水平链杆限制水平线位移,得到基本体系如图所示。(3)位移法方程 (4)计算系数和自由项令,作图如下图示。取刚架的上部横梁部分为隔离体,建立水平投影方程,可求出作图如下图所示。解方程,求作弯矩图由叠加原理 可求出各杆端弯矩,画出M图如下图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