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诗中的常见意象.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6183058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25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送别诗中的常见意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送别诗中的常见意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送别诗中的常见意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资源描述:

《送别诗中的常见意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送别诗中的常见意象.ppt(4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三节 送别诗中的常见意象,意象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重要构件,所谓“意象”,简言之就是意中之象,“意”是指人的主观情意,“象”是指客观现实的物象,意象是在物象的基础上,经过人的心灵营建构造出来的,它是融人了人的主观情意的审美形象。,袁行霈先生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一文中指出“:物象是客观的,它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但是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这时它要受到两个方面的加工:一方面,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和筛选,以符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另一方面,又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和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经过这两方面加工的物象进入诗中就是意象。诗人的

2、审美经验和人格情趣,即意象中的那个意的内容。因此可以说,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1.长亭与南浦,古代因为生产力不发达,交通工具只有两类:一类是陆路的车马,一类是水路的舟船。 在车马所行的古道旁,早在秦汉时便开始置亭,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送别饯行之用。当时是十里置亭,故亦“称十里长亭”,倪璠注白孔六帖 “馆驿”条中有句曰“: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唐代诗人李白菩萨蛮词曰“: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所以在中国古代送别诗中,经常看“长亭”、短亭”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

3、中,南方诗人和北方诗人、或者说诗人们在南方写的诗和在北方写的诗中所选用的意象形成的意象群,显示出明显的差异。 在南方的送别诗中“长亭”、“短亭”、“阳关”、“古道”等意象,相对要少得多;相反,与河流相关的“浦” 或“南浦”的意象却常见。如屈原 九歌河伯中“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九章哀郢中有:“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等等。,“ 南浦”这一意象和送别情怀形成比较固定联系,源于南朝宋齐之间的文学家江淹的别赋的名句:“数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 一代一代的诗人承袭了这一手法,将离愁别绪的情怀,不断地添加到“ 南浦”这一意象上。到了唐代诗人笔下则更为普遍,“ 南浦”

4、在诗中俯拾即是。,王维送别诗曰“:送君南浦泪如丝,君向东州使我悲。为报故人憔悴尽,如今不似洛阳时。” 李白赠汉阳辅录事二首 (其二)前四句曰“:鹦鹉洲横汉阳流,水引寒烟没江树。南浦登楼不见君,君今罢官在何处。” 白居易南浦别诗曰“: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清人王琦注中引曾益曰:“南浦,送别之地。”,2.杨柳,柳,又称“杨柳”或折杨柳,它是古代送别诗中最早出现的抒发离情别绪的意象之一,早在诗经采薇中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诗句,到了汉代,人们借助“柳”与“留”的谐音,将折柳送别逐渐演变为一种习俗,,隋代无名氏 送别诗曰 “ :杨柳青青著地垂, 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

5、条折尽花飞尽, 借问行人归不归。 ”,折柳意象在唐人的笔下得到了创造性的运用发挥,它的意蕴一下子丰富充盈起来,唐代诗人极尽想象比拟之能事,以柳寓留,以青托情,以缕谐旅,以丝代思,以软条拟柔情,以细叶状愁眉,以飞絮零落喻人生飘沦,其标新立异,令人目不暇接,人们甚至将柳树的意象具体到对柳枝、柳条、柳丝、柳叶、柳絮、柳色、柳姿等的细致描写,离情别恨似乎也变成了可视可触的物态:,柳枝,伤见路旁杨柳春,一株折尽一重新。(施肩吾折柳枝) 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日送行尘。(许浑新柳) 津亭多别离,杨柳半无枝。(许浑送客归峡中) 留却一枝河畔柳,明朝犹有远行人。(许浑重别曾主簿时诸妓同饯),柳条,依依送君无远

6、近,青春去往随柳条。(刘商柳条歌送客)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柳丝,杨柳织别愁,千条万条丝。(孟郊古离别) 如线如丝正牵恨,王孙归路一何遥。(李商隐柳) 一树春风万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白居易杨柳枝),柳叶,露叶凝愁黛,风花乱舞衣。(卢照邻折杨柳) 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 (白居易杨柳枝词八首),柳絮,柳絮落濛濛,西州道路中。(贾岛送神邀法师) 撩乱舞睛空,发人无限思。(刘禹锡柳花词三首) 浮生失意频,起絮又飘沦。(薛能咏柳花),柳色,溪边杨柳色参差,攀折年年赠别离。(许浑送别) 江柳断肠色,黄丝垂未齐。(戎昱赋得江上柳送人) 官柳依依两乡色,谁能此别不相忆。(钱

7、起送崔十三东游),柳姿,黄鸟翩翩杨柳垂,春风送客使人悲。高适东平别前卫县李案少府) 桐花暗淡柳惺惚,池带轻波柳带风。(元棋送孙胜),唐诗人裴说 柳诗曰 “ :高拂危楼低拂尘, 灞桥攀折一何频。 思量却是无情树, 不解迎人只送人。 ” 罗隐 柳诗曰 “ :灞岸晴来送客频, 相偎相依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不定, 争解垂丝绊路人。,唐人以生花的妙笔,将柳作为情意的化身、生命的象征,以柳寓情,以柳达意,已达到了出神人化的地步,柳树在他们的笔下,已成为绵绵别离之情的承载物、见证物。,3.美酒,美酒是送别诗中写得非常多的一个意象。酒在人们的生活中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迎来送往的设宴饯行中,酒更显示出助兴添

8、趣的功效,所以把酒壮行在我国是一种源远流长的送别方式。,“是非离别际,始见醉中情”(杜牧自宣州赴官人京路逢裴坦判官归宣州因题赠) 元人杨载曰“: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 ( 诗法家数),酒在送别时更多地体现着深情与伤感: 携酒楼上别,尽见四山秋。(曹邺江西送人) 殷勤一樽酒,晓月当窗白。(杨衡卢十五竹亭送侄归山) 相看不忍别,更进手中杯。(李白送殷淑三首其二) 歌管一樽酒,山川万里心。(许浑旅中别侄),离别时酒本是要用来消释离愁的,但送行的水酒却又往往突然引来更多的愁绪。 “一樽岁酒且留欢,三峡黔江去路难”(权德舆献岁送李十兄赴黔中酒后绝句) “举酒欲为乐,忧

9、怀方沉沉”(韦应物(送洛阳韩垂东游),在这种情形下,无论是送者还是行者,都很难生出什么兴致来,真是愁颜难慰,别恨又添,最后只能在“借酒浇愁愁更愁”中,出现不饮强饮、不欢强欢的场面: “离心醉岂欢,把酒强相宽”(崔涂秋夕送友人归昊) “举杯聊劝酒,破涕暂为欢”(杨炯送梓州周司功),人们在酒后的无言或沉醉中休验着人世的离愁,还有那酒醒之后的送别,更令人惆怅不已: “醉后未能别,待醒方送君。看君走马去,直上天山云。”(岑参醉里送裴子赴镇西) 表面看来是淡淡的语言,淡淡的离别,实则早已写尽为别而醉的痛苦和凄凉。,当然,壮行的水酒还寄寓着对朋友的某种安慰、企盼和良好的祝愿: “故人有斗酒,是夜共君醉。努

10、力强加餐,当年莫相弃!”(陶翰送朱大出关),酒乃诗之媒,酒乃钓诗钩,“诗酒同行乐,别离方见情” ,送行的水酒更能激发诗人的创作激情和灵感,而诗歌也使送行之酒脱俗雅化,“酒语诗情替别愁” ,也就成为唐代送别诗的一大魅力。,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李白,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李峤送李邕,落日荒郊外,风景正凄凄。 离人席上起,征马路旁嘶。 别酒倾壶赠,行书掩泪题。 殷勤御沟水,从此各东西。,4.月,月是中国古典

11、诗歌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月是团圆的象征,是思念的载体;月是故乡故园;月是永恒的象征 在古代送别诗中明月与别离的联系极为紧密,这一方面是因为月亮的圆而复缺、缺而复圆与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有相似之处; 另一方面,月光普照大地,天涯海角,无处不在,它是离人们异地同心的见证,是人们遥寄情怀的信使,“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孟郊古怨别) “只因明月见,千里两相思”(杜牧(偶题二首)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在诗人的笔下,月亮不再是无情的天体,而是特定环境下离人特定心态的观照物,它巧妙地融入了离人复杂的情感。,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 别后相思人似月, 云

12、间水上到层城。 李治明月夜留别,在唐人的送别诗中,明月常用采烘托和强化别离的怅惘之情,这时的月便笼上了寒冷孤寂的色彩 “月濛濛兮山掩掩,束束别魂眉敛敛”(元祺通州丁溪馆夜别李景信三首其一) “何处遥望君,江边明月楼”(王昌龄送胡大) “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王昌龄送张四),有时明月也可以为别前的开怀痛饮而助兴,“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李白(送韩侍御之广德)。 月的意象在唐人的送别诗中也起着点染场景、创造氛围的重要作用,“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月作为古老而又永葆新鲜的意象,在唐代送别诗中既有后世频频沿用的约定性,又有随意

13、创新的多义性,它是一种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情感体验与审美理想的意象。,5.其它意象,除此之外,草、雁、雨、舟以及日、星、风、云、烟、山、路等意象,也频频出现在送别诗中,同样有着不小的影响。,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嵘赋得古原草送别) 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看取海头秋草色,一如江上别离心。(刘商送豆卢郎赴海陵),芳草复芳草,断肠还断肠。(杜牧池州春送前进士蒯希逸) 河边草已绿,此别难为心。(刘长卿送友人东归)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卢纶送李端) 水边秋草暮萋萋,欲驻残阳恨马蹄。(赵瑕赠别),雁的意旨在唐人送别诗中主要用来

14、表现“孤飞”,以此表现行者的孤独远去,留者的独自伤怀: 怜君别路随秋雁,尽我离筋任晚潮。(许浑送薛秀才南游)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李顽送魏万之京) 愿值回风吹羽翼,早随阳雁及春还。(贾至江南送李卿),雨在唐代送别诗中往往作为一个特殊的送别背景,以雨之弥漫、雨之晦蒙,渲染离别的凄凉氛围: 樽前挂帆去,风雨下西楼。(许浑韶州送窦司直北归)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故人南去汉江阴,秋雨潇潇云梦深。(李端江上送客) 断烟伤别望,零雨送离杯。(徐坚饯许州宋司马赴任),舟和帆在送别诗中往往以“孤舟”、“孤帆”的意象出现,突出远行人的孤单之感: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刘长卿重送裴郎中 贬吉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 然之广陵)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刘长卿赠别严士 元),需要指出的是,唐代送别诗中的各种意象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通过巧妙的组合,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从而构成意境,表达离情,创造出以景传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