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的生成算法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61789000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TIN的生成算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TIN的生成算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TIN的生成算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TIN的生成算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IN的生成算法(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利用TIN生成等高线【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是在TIN的生成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本次实验要利用TIN的生成 实验的实验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处理。通过本次实验既能对TIN的生成实验的复习巩固和再提高,也能够明白利用TIN生成等高线的原理、方法和基本步骤,增强实际操作能力,从而对课本有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实验内容】本次实验的内容是在TIN的生成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三角形顶点的高程值和等高线高程的关系,判断等高线是否与三角形相交。TIN在追踪等高线时,首先寻找追踪起点寻找到等高线的一个起点所在的三角形就可以开始追踪。在TIN中,追踪等高线的过程从起点三角形开始,依次处理邻接的三角形,根据邻接三角形具有共

2、同边的性质,逐一确定等高线延伸方向上的三角形。追踪时,等高线每经过的一个三角形都被加注标记,以避免重复检索。【实验过程】1. 打开Cass7.0软件,将TIn生成实验的数据加载到当前窗口。2. 在主菜单上点击“等高线”按钮,在下拉菜单中选择“绘制等高线”选项。3. 接下来会弹出“绘制等值线”窗口,在该窗口中选择等高距为1米,拟合方式为“三次B样条拟合”,窗口图如下:4. 等高线由软件系统自动生成,生成后对等高线图进行分析,确定等高线的高程值。5等高线内插 功能:当等高线过疏时,通过此功能在其中内插等高线(合适时跳过此步骤)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在主菜单的“等高线”按钮下拉框中有“等高线内插”选项

3、,点击此选项然后根据命令区提示进行。6. 等值线过滤 功能:当等高线或等深线过密时,通过此功能删除部分等高线或等深线(合适时跳过此步骤)具体操作过程如下:在主菜单的“等高线”按钮下拉框中有“等高线过滤”选项,点击此选项然后根据命令区提示进行。7. 删全部等高线 功能:删除屏幕上的全部等高线(当绘制的等高线不合适或者不想要时执行此操作,此操作慎用)具体操作过程如下:在主菜单的“等高线”按钮下拉框中有“删除全部等高线”选项,点击此选项然后根据命令区提示进行。8. 查询指定点高程 功能:查询图面上任一点的坐标及高程。如之前没有建立过DTM,系统会提示输入数据文件名。具体操作过程如下:在主菜单的“等高

4、线”按钮下拉框中有“查询指定点高程”选项,点击此选项然后根据命令区提示进行。9. 等高线修剪 功能:提供强大的等高线修饰功能。10. 等高线注记有二级菜单,分别为单个高程注记、沿直线高程注记、单个示坡线、沿直线示坡线,现将各功能说明如下:(1)单个高程注记 功能:在指定点给某条等高线注记高程。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执行此菜单后,见命令区提示。(2)沿直线高程注记 功能: 在选定直线与等高线相交处注记高程。(直线必须是line命令画出的)具体操作过程如下:执行此菜单后,见命令区提示。(3)单个示坡线 功能:给指定等高线加注示坡线,特别在等高线稀疏区。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执行此菜单后,见命令区提示。

5、(4)沿直线示坡线 功能: 在选定直线与等高线相交处注记示坡线。(直线必须是line命令画出的)具体操作过程如下:执行此菜单后,见命令区提示。11. 等高线局部替换有二级菜单,分别为已有线、新画线,现将各功能说明如下:(1)已有线 功能:手工修改生成的等高线。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执行此菜单后,见命令区提示。(2)新画线 功能:手工修改生成的等高线。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执行此菜单后,见命令区提示。12. 复合线滤波 功能:减少复合线上的结点数目,便于部分修改复合线形状。减少存储空间。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在主菜单的“等高线”按钮下拉框中有“复合线滤波”选项,点击此选项然后根据命令区提示进行。13.

6、 三维模型有二级菜单,分别为绘制三维模型、低级着色方式、高级着色方式、返回平面视图,现将各功能说明如下:(1)绘制三维模型 功能:在屏幕上绘制已经建立的DTM模型的三维图形。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执行此菜单后,在弹出对话框中输入高程点数据文件名。(2)低级着色方式 功能:将三维模型进行半色调着色处理。具体操作过程如下:执行此菜单后,见命令区提示。(3)高级着色方式 功能:将三维模型进行全面的着色处理,得到美观的着色效果图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执行此菜单后,会弹出一个对话框,一般直接敲RENDER按钮或修改了其它的选项后再敲RENDER按钮即可。(4)返回平面视图 功能:回到平面视图显示方式,同时删

7、除三维图形。具体操作过程如下:执行此菜单后,见命令区提示。14坡度分析坡度分析可方便地检查DTM模型中存在的错误,如高程异常等。有二级菜单,分别为颜色配置、颜色填充、低级着色方式、高级着色方式。【成果截图】 依据上述实验过程获得的实验结果如下:局部图显示:【实验体会】通过本次实验,我掌握了利用TIN生成等高线的过程与原理,用的方法是利用不规则三角网进行的,通过此次实验加深对课本理论知识的了解,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促理论,融会贯通。计算机制图做出我们测绘专业一门很重要的课程,自己还是非常重视,尤其是南方CASS软件更是值得学习的软件,不过我们现在还操作不是非常熟练而且一些原理和方法还是比较模糊,这需要课后大量的时间去练习和钻研,这也是需要我们去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和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