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1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61780323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三章 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三章 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三章 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第三章 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 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 第三节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教学设计厦门海沧实验中学魏观红课标要求: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教学目标:高考资源网1、知识目标:1用案例说明大牧场放牧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和特点。2通过学习大牧场放牧业,学会分析农业区位因素,训练读图分析能力。2、能力目标:1通过对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学会运用农业区位的分析方法。2通过对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和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区放牧业区位条件的比较,学会知识的迁移能力。3、情感目标:1深刻理解农业发展必须因地制宜的基本原理,人类须尊重自然规律,才能天人合一。2通过影响阿根廷牧牛

2、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因素变化的学习,理解事物是发展的,不能用静止观点看问题的道理。教学重难点:重 点 1、理解大牧场放牧业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2、利用图表资料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能力。难 点:阿根廷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启发式讲述法、比较分析法、自主探究与讲议结合课时安排 第 1课时教学过程:(复习导入新课)同学们,通过前面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农业区位的含义及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请一位同学回答:1、 农业区位的含义是什么?再请大家回答:2、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我们还学习了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请一位同学回答:3、我国

3、东北松辽平原与美国中部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有何异同? 通过以上提问来了解学情,以使本节的教学更有针对性,以便为下一阶段的新课授课作准备。如学生在回答“农业区位的含义是什么?”时,学生可能会回答,但没有注意“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而问题2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的回答时,学生可能没有分成自然和社会条件来回答,而且社会条件的逻辑关系可能比较混淆。问题3我国东北松辽平原与美国中部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有何异同中,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强调:两地均能形成商品谷物农业,自然条件是先决条件和可能性,而社会经济条件是可行性。也就是说:相似的自然条件,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其形成

4、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不同。在世界上有些地方,由于自然和人文条件的原因,人们并不从事种植业, 那么他们到底从事哪一种农业劳动呢?下面我们先看一段录像,录像里反映的是什么农业类型。教师提问:以上录像内容反映了什么农业类型?生:畜牧业。师:很好。在这一节内容的学习中,我们就将认识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大牧场放牧业板书:第三节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一、 大牧场放牧业(幻灯片展示大牧场放牧业的知识导学提纲)1、 什么是大牧场放牧业?2、 大牧场放牧业有什么特点?3、 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形成的区位条件是什么?4、 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5、 为什么这些国家可以发展大牧场放牧业呢?6、

5、 大牧场放牧业在气候、位置和交通、生产和经营方式、主要畜种、改善方向等方面与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区有什么差别 ?7、 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区能否采用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模式? 师:讲述: 1、什么是大牧场放牧业?大牧场放牧业同乳畜业都属于牧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密集型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一般说规模上比较大,比较集中,该类农业的产出主要是肉制品、纺织原料(如牛肉、羊毛等),饲养的主要是绵羊、肉牛。对交通要求较高。2、大牧场放牧业有什么特点?(出示资料)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是世界大牧场放牧业的典型代表,以牧业为主。这里发展的大牧场规模大,不少经营单位经营的草场面积在5000公顷以

6、上,经济效益良好。阿根廷的畜牧业久负盛名,目前养牛6000多万头,居世界前列,牛肉出口量常居世界首位。(归纳)大牧场放牧业特点: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具有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的特点。3、大牧场放牧业形成的区位条件是什么?活动与探究:(学生活动)请大家阅读P5152案例4:回答教材P52提出的三个问题。在阅读中思考:1、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原来的农业活动和现在的农业经营活动分别是什么?2、 导致这两种经营方式差异的区位条件是什么?活动1、用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例子,归纳大牧场放牧业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出示南美气候类型图等)师:从纬度、地形条件分析潘帕斯草原具有怎

7、样的气候特点?(潘帕斯草原基本处于南纬3040度之间,气候温和,地处安第斯山脉的东侧,降水适中,因而草类茂盛、草质优良。)(出示世界人口密度图)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廉,为牧场的大规模经营提供可能。(出示潘帕斯草原牧牛业分布图)距海港近,交通便利。小结: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发展牧牛业的有利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气候温暖、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社会经济条件:距海港近、水陆交通便利。问:潘帕斯草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湿润,完全可以发展种植业,为什么却发展了放牧业?(生产和消费习惯)(出示材料)“潘帕斯”在印第安语中,是平坦地面的意思。潘帕斯草原的主要部分在阿根廷境内,少部分在乌拉圭南部

8、。如图所示,潘帕斯草原以布宜诺斯艾利斯为中心,向西半部扩展,酷似一个极大的半圆形。这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降水量由东向西递减,东部年降水量常在900毫米以上,四季分配亦较均匀,属温和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向西降水渐少,气候过度为温带草原气候。这样的气候,有利于农牧业的发展。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是世界大牧场放牧业的典型代表,以牧业为主。16世纪时,潘帕斯草原人烟稀少,只有以渔猎为生的印第安人游牧部落,欧洲人到来之后,潘帕斯草原由一片荒野变成了有铁丝网分割的牧场,粗放自给的放牧业被密集的商品牧牛业所取代。大牧场归牧场主所有,原先自由自在的放牧者,成为被雇用的放牧人(图3.16),由此不

9、难看出,殖民主义对当地土著居民的深刻影响。潘帕斯草原的商品牧牛业,需世界牛肉的销售市场,这个市场当时主要在欧洲西部。要大量出口牛肉,首先把潘帕斯草原各地的肉牛通过十几条铁路运输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布兰卡等港口,然后加工包装后,运销欧洲市场。请根据阅读材料思考回答:问1:原来潘帕斯草原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是?为什么?(这里地广人稀,粗放经营,以自给自足为主,没有市场。)问2:后来潘帕斯草原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是?(密集的商品牧牛业)。问3:那么引起潘帕斯草原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发生变化的区位因素是什么?也就是说,影响阿根廷牧牛业的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是比较稳定的,影响阿根廷牧牛业发展的社会

10、经济因素的变化应是哪些呢?(市场需求的变化;科技的进步:铁路、港口的修建、海上冷冻船的发明市场范围大为扩展)问4:阿根廷人为了促进潘帕斯草原牧牛业的发展,还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对生产条件的改造)?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合理利用草场(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料;开辟水源(打机井以保证人畜饮水和牧草生长所需用水,保证了草场的质量不退化);饲养、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群病害的防治研究。问5:阿根廷牧牛业的现代化和专业化水平很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料、开辟水源、肉牛运输、屠宰加工、包装等)问6: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农业经营活动由原来的自由放牧到后来密集的商品牧牛业的变化,导致这

11、两种经营方式差异的条件是什么?从自然条件看: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因素是比较稳定的。而影响阿根廷牧牛业发生变化的应是社会经济因素:市场需求的变化;科技的进步(铁路、港口的修建、海上冷冻船的发明)市场范围大为扩展和对生产条件的改造: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合理利用草场;种植饲料;开辟水源;培育良种牛。师: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就很容易完成活动2了。活动2:大牧场放牧业在经营方式、商品化、专业化、经济效益、科技应用等方面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填写下表)经营方式商品化专业化经济效益科技应用特点集约化农业,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水平高经济效益高重视科技应用,如培育良种牛、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开辟水源、

12、种植饲料、划区轮牧集约化农业:它是“粗放经营”的对称。指在一定的土地面积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或劳动,采用新的技术措施,进行精耕细作的农业经营方式。这里指在单位土地面积上,集中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或资金,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使较多的投资取得相应的经济效益,“资本集约化”经营。通过前面的学习,大牧场放牧业形成的区位条件中,若一个地区一般能满足自然条件: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社会经济条件交通便利;广阔市场等条件,就可能形成大牧场放牧业,那么,世界上能符合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的自然条件的地区有哪些呢? 4、分布:(出示世界大牧场分布图)其中世界上比较有名的分布地点为阿根廷的潘帕斯

13、草原,澳大利亚的草原地带,以及美国的落基山脉,我国在内蒙古草原也有分布。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5、为什么这些国家可以发展大牧场放牧业呢?(出示世界气候类型图)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这些地区植被稀疏,不适宜经营种植业,只能用于放牧业。问:这些国家大牧场的自然条件都很相似:气候干旱、半干旱,植被稀疏,但有利于牧草生长,为发展大牧场放牧业提供了可能条件。但因上述国家社会经济条件(科技、交通、市场等)不同,再加上自然条件(气候干湿、草的数量和质量)的差异,各国在放牧牲畜的种类上有什么差别呢?生:美国、阿根廷以牧牛为主;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以牧羊(绵羊)为主

14、。 那么,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与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区的牧业生产条件有什么差别呢?6、大牧场放牧业在气候、位置和交通、生产和经营方式、主要畜种、改善方向等方面与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区有什么差别 ?(出示南美气候类型图、中国气候类型和中国牧区图等)指导学生完成比较内容。潘帕斯草原内蒙古、新疆等地区气候亚热带带草原湿润气候,温和湿润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较为干旱位置和交通位于大西洋西岸平原,海外联系便利内陆高原地区,对外交通联系不便生产和经营方式大型牧场,为密集的商品牧牛业粗放式放牧或游牧主要畜种牛牛、马、羊改善方向主要是培养良种牛,改善交通运输条件,种植饲料主要是改变粗放的生产方式,改善生态条件

15、,增加牧民的定居点活动3: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区能否采用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模式?(让学生讨论后回答)(出示材料):内蒙古、新疆等地区草原,每年的草长得好不好,更多地取决当年的降水量。内蒙古、新疆草原的年降雨量在时空分布上是非常不稳定的,因此每个地方年降雨量的变化就会带来当地各年植被的变化,在面上也很难预测哪个地区明年的草长得好,哪个地区不好。因此牧业的流动性非常重要,只有流动才能充分地利用草场资源。牧民世代相传的游牧生活,实际上是建立在对这个地区生态规律的深刻理解上的。对此牧民也有着自己非常贴切的文化表达,当一个孩子问他的母亲,我们蒙古人为什么总是游牧和迁徙,就不能定居在一个地方吗?

16、他的母亲告诉他,蒙古人视天为父亲,大地为母亲,水为血液,草木为神灵。如果在一个地方定居,那么地母神额图根会很疼的,只有当蒙古人游牧和迁徙时,就像地母神身上的血液一样畅流,使她浑身舒畅。因此流动的游牧方式对于易遭破坏的高寒腐殖土的草原地带是最适应的生产方式,体现着游牧民族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教师总结归纳)首先是气候,潘帕斯草原属温和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这样的气候,有利于农牧业的发展。而我国大部分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本身发展农牧业就有缺陷,表现在饲料上夏足有余、冬春严重缺乏。第二就是有优良的天然牧场,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而我国,地广人多,土地租金高。第三就是交通条件,潘帕斯草原位于大西洋

17、的主要航线上,出口便利。我国草原位于。第四就是政府的支持力度,可以想想阿根廷为什么会成为世界出口牛肉的大国,我想应该和政府的支持分不开。而中国虽有政府支持但是支持力度较小,导致中国农牧业到今天也不发达。第五就是人口素质,较差。我国牧区存在问题: 1生产不以市场为导向,随意、盲目,导致畜产品销售不畅(最近我国北方出现的大量倒奶、杀牛事件)。 2草原超载过牧,导致到处生态恶化。 3产业结构单一,第二、三产业发展缓慢。 4产品竞争能力低,不能适应加入WTO后的国际市场竞争,质量安全已引发消费者对行业信用危机(三聚氰胺事件等),奶牛“两病” (奶牛结核病和奶牛布鲁氏菌病)净化艰难影响牛场效益。 5抵御

18、自然灾害的能力低。 6科技、教育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7小农经济式的家庭经营,特别是在地广人稀的牧区,很难发挥地区产业特色来发展经济。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区能否采用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模式?(互动探究)如果不能,其理由是?(饲料上夏足有余、冬春严重缺乏;地广人多,土地租金高;大陆内部,交通条件差;若发展,草原超载过牧可能引起草原退化、土地沙化等生态问题)如果能,那该怎么做?(加强科技:改造天然草场为人工草场,改良草种和良种牛;改善交通运输条件;适度扩大经营规模;加强畜产品的质量管理如屠宰、加工、包装等 )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重点分析了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

19、型,案例说明了大牧场放牧业形成的特点和区位因素,我们了解了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是和自然条件密不可分的,自然条件是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先决条件和可能性,而社会经济条件是可行性。也就是说:相似的自然条件,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可形成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而市场需求的变化、科技(交通、冷藏保鲜技术)的进步、对自然条件的改造,都会使农业区位因素发生改变,因此我们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农业地域类型的产生和发展变化板书设计 第三节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大牧场放牧业3潘帕斯草原牧牛业形成的区位条件1、概念2、主要特征4、分布及原因区位优势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气候温暖、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海港近、

20、水陆交通便利区位因素的变化原来:自由放牧:地广人稀,粗放经营,以自给自足为主,没有市场后来:密集的商品牧牛业。市场需求的变化科技的进步:铁路、港口的修建、海上冷冻船的发明市场范围大为扩展促进牧牛业发展的措施种植饲料开辟水源合理利用草场改善交通运输培育良种牛【布置作业】(见课时作业)【教学反思】 这节课用幻灯片展示大牧场放牧业的7个知识导学提纲,让学生带着这7个问题看书,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从课本中获取知识、提炼信息的能力。这7个问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同时也提示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时间顺序,对(6)(7)问分析时,展示补充材料,弥补学生的区域知识的缺陷。重点分析了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大牧场放牧业,了解了大牧场放牧业的概况。并以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为案例,学会分析农业地域形成的特点和区位因素,强调了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与自然条件是密不可分的,自然条件是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先决条件和可能性,而社会经济条件是可行性即相似的自然条件,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可形成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而市场需求的变化、科技(交通、冷藏保鲜技术)的进步、对自然条件的改造,都会使农业区位因素发生改变。通过训练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结合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大牧场放牧业的深入探究,学会知识的迁移。为第四章工业地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