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郑重的承诺》教案

上传人:wuy****ng 文档编号:161778383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9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主题郑重的承诺》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主题郑重的承诺》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主题郑重的承诺》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主题郑重的承诺》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题郑重的承诺》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郑重的承诺一、教学目标:1、通过书法和篆刻的鉴赏,激发学生学习书法和篆刻的兴趣,了解我国书法、篆刻的起源和类别,使他们受到书法、篆刻美的陶冶,增强民族自豪感。2、通过篆刻的讲解和示范,使学生初步懂得治印的基本技法与步骤。二、教学重难点:1、难点:篆刻时如何把运刀的方向、角度与力度。2、重点:篆刻的治印步骤及方法。三、教学准备:1、教具:各种字体的碑帖及名家书法作品数幅;狼毫小楷、刻刀、章料(青田石等)、宣纸、砚、墨、印泥、砂纸(粗细两种)圆镜、毛刷等演示用具;刻好的印章二枚、供学生仔细看。2、学具:刻刀、毛笔、墨、青田石或肥皂、土豆、橡皮等,砂纸、小圆镜、小牙刷、毛刷等。四、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2、(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引导学生认真听课。(二)讲授新课1、文字的产生和发展。我国是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殷商时代应用甲骨文开始,距今约三千七百余年。最古老的文字是用图画方式表达,让人一看就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读出来,并明白它的意思,后来由于实际需要,又产生了音意相兼的形声字,以及运用了转注、假借的手法,有象形、指事会意的实体字和形声字,汉字的创造正是沿着这个道路发展下来的:2、书法的分类: 综合历代各种文字大致分为篆、隶、楷、行、草五大类。(1)篆书:甲骨文-是殷、周时期的古文,因刻在龟骨上故名;石鼓文-石鼓是秦朝的刻石,上面所刻的文字属于大篆的体系,也是我国最早的石刻;秦泰山刻石-又称封秦山碑字

3、体属于小篆,相传是秦代丞相李斯所写,小篆是从大篆省改而来的。(2)隶书:相传是狱史程邈被囚在监狱里时,把大小篆的笔画和结体作简化,便于书写。这种字体便在公文上使用起来。当时办公文的小官叫做“徒隶”,便把这种字体称为“隶书”(3)楷书: 楷书真书,楷书,由隶书、隶草演变而成,字形方正,大小相近,有楷模的意思。(4)行书: 行书书写速度较快,常作文章起稿用,没有一套规定的写法,写得规矩一点而接近楷书的叫“行楷”,写得放纵一点而接近草书的叫“行草”。(5)草书: 章草-又称隶草,其字形特点是解散隶体,趋于简便,但仍存隶书的形势,字字区别不相连绵;今草-相传是后汉的张芝从章草加以演变而成。特点是体势连

4、绵,笔意奔放,常常是上一字的终笔,也就是下一字的起笔。3、篆刻的用途及分类。刻印章称为治印,治印多为篆字,故称为篆刻。篆刻要求书法、章法、刀法三方面的完美与巧妙的结合。古代在印面上刻着官阶或姓名来佩带,作为取得对方信任的标志,流传至今,仍保持了它从属性的用途,如取款,写证明必加盖公、私章等。印章作为一种辅助艺术运用在绘画、书法等艺术上,或用来说明主题内容、作者姓名、创作年月、收藏者等,或用来增加画面构图完整,成为世态作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常把篆刻、书法、绘画相提并论,称它们为“金石书画”。一幅好的国画作品,要求诗、书、画、印四绝。印章从印文制作看,有白文印(即阴文印)和朱文印(阳文印)

5、、肖形印等。(举例说明)从字意上来看,有姓名印、别号印、年龄印等。(参照课本或举例各不同图说明)从印章盖在书画作品的位置上看,又可分为名章(姓名、别号、地名、年龄印均盖在靠作者姓名的下面或后面)、闲章(如诗句、成语、吉语、肖形图案等,均盖在作品的上首或下角)。边款,阴刻在印章的一边,好像画上题诗文款志一样,可以记录制作年代,作者情感和作者姓名。4、设计印稿(1)章法篆刻:设计印稿在篆刻当中占相当重要的地位。设计印稿时首先应从章法上重点考虑,如印文的内容包含几个字,字与字之间笔画的多少,疏密关系的对比,根据印面的形状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排列方法、印文怎么样分间都需要精心设计。在设计当中,既要照顾全局

6、的和谐、平衡、又要考虑局部在分朱布白时字与字之间相互呼应、联络的关系,要学会在自然错落、似不平衡的空间对比当中去寻找空间美感。在篆法上,一印当中所采用的字体必须是同一时期、同一体势的文字。(2)排列方法a、字姓,双字名,印文中不 带“印”字。假设“何柳伊”排为:右列作“何”,左列作“柳伊”即可。b、字姓(复姓)双名者,假设欧阳秋香排为右列作“欧阳”,左列作为“秋香”即可。c、双姓,单名者。假设司马光排为右列作“司马”左列作为“光”即可。d、单姓、单名,印文中带“之印”者,假设王月之印排为右列作“王月”,左列作“之印”即可。e、有些姓名并不依照一般的规律排列,而采用“四文”式排法为使双字的名字不

7、相分割,印文由姓列名旋转回接以求圆满。假设(何柳伊印)排为右列作“何、印”左列为“柳、印”。对于初学者平来说,应从规矩入手,支委切莫滥用“回文”。三、作业布置同学们回家构思设计一题自己的印稿,注意章法、篆法的和谐处理。四 、课堂小结。布置下节课的用具。第二课时一、 组织教学。二、 复习旧课 书法艺术,在字体上可分为几类? 什么是朱文印,什么是白文印,篆刻分为几类?(提问学生,简略回答所学知识)三、讲授新课:篆刻的刻印步骤(分段进行教学,教师示范) 写印稿:选用毛边纸或其它薄而能吸水的纸,盖在用砂纸磨平的石章面上,按下石的轮廓,在轮廓内,用小楷笔蘸上浓墨(是墨汁而不是碳素墨水)写印稿.根据已设计

8、好的印稿,反复多写几次,最后选一张配篆、章法满意的。印稿上石(渡稿):待印稿墨迹干后,再对准所刻的印面将稿纸反复在上面,固定好四边,把稿纸涂上清水,再用有吸水性能的纸,迅速吸掉浮在上面的余水。然后用四层毛边纸或宣纸盖于其上,用指甲在上面均匀地揉磨,于是墨稿便复印在章面上了。若揭下印稿发现个别的笔画未印清晰,可用墨笔再勾描清晰,便可运刀锲刻了。运用刀法:冲刀法包括横冲、竖冲、逆冲三种姿式。初学者可先掌握由右向左的横冲刀法,刻竖画时可将印章转过来一律横刻,执刀如执笔,刀杆应向右倾斜,并用无名指抵住印面右侧边线用力,控制冲刀速度,避免打滑。 刻字的方法:在刻字运用时,无论是刻“白文”或“朱文”印线条

9、,运刀的方向都要由右(外)向左(内)或由上向下,或由下向上锲刻。在刻弧形的线条时要石随刀转,转石不转刀,采用“双刀”刻字,应先刻完笔画的一边后,将石章调转达180度,再锲刻未完成的另一边。要求印面的凹处呈倒梯形,这样处理,盖印文的线条显得变化,浑厚而不扁薄,求得金石气息。 修改:印章刻好后不应急于盖印,须从整体章法上审查,将小镜照印面,细察印面效果,可补刀修饰。最后用牙刷刷去石屑,摁印泥盖在白纸上。(三)巡回辅导,课堂总结及时纠正学生中的不良做法,当场演示,以便学生更清楚地看到。发现好的作品及时进行表扬,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的办法。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有关印

10、章的一些简单知识,学习肖形印章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认真细致的良好作业习惯和热爱祖国文化艺术的良好情感。发展学生的观察、判断、想象和表现形象的能力。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朱文和白文印章的特征;学习肖形印章刻制的一般方法和步骤。难点:对朱文、白文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的刻制方法的理解与正确地运用。三、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印章若干枚,朱文、白文印章放大范图或幻灯片,刻刀,肥皂,印泥。学具:刻刀或小刀片,肥皂或橡皮,印泥,毛笔或彩色水笔,作业纸。四、教学程序 (一)导人新课。 1教师出示印章实物,让学生直观认识印章。刻印章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祖国文化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

11、葩。&2教师出示肖形印纹的放大范图(或幻灯片)。提问:这几幅放大的印章表现的是什么内容?(让学生直观识别肖形印章。)学生回答(略)。教师归纳:以图案花纹或人物肖像为主要表现内容的印章叫做肖形印,又叫象形印或图案印。它是刻印艺术中的一种。生肖印是肖形印的一种专题印章。大家想不想学习刻印呢?(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1随堂欣赏、讨论。 (1)学生观赏、分析课本中所列印章,感受朱文、白文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2)教师出示朱文、白文肖形印章范作各一枚。提问:这两枚印章的表现手法有什么区别?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印纹为红色的叫朱文,又称阳文。朱:红色的意思。反之叫白文,又称阴文。继续提问:想一想,

12、这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分别需采用怎样的刻制方法才能表现出来。 2讲授刻印方法、步骤和相关的技术要求。 (1)材料准备。技术要求:刻印的一面要进行加工平整(这一步骤可以在课前准备好)。 (2)描绘印纹。此时,须提醒学生注意确定采用哪种表现形式(朱文或白文)。 (3)执刀刻制。教师演示。同时讲授正确的握刀与运刀和合理把握力度的方法及安全操作知识。 (4)授色盖印技术要求:授色须饱满,盖印时用力要均匀,且不能移动印章。 3学生作业。教师随堂巡视,进行个别辅导。及时发现问题,加以提示,以点带面。 (三)课堂小结 1讲评作业。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指出存在的不足。 2鼓励学生大胆实践,为继承和发扬祖国的治印艺术而努力学习。札记:为了让学生更轻松的完成本课作业,我提出用橡皮、石膏块等作篆刻材料,用小刀做刻刀,水粉作印泥,便于雕刻和修改。这样才使多数学生顺利完成了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