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化工-石油资源的替代

上传人:dream****gning 文档编号:161774644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PPTX 页数:51 大小:9.0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能源化工-石油资源的替代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能源化工-石油资源的替代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能源化工-石油资源的替代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资源描述:

《能源化工-石油资源的替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源化工-石油资源的替代(5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能源化工能源化工 石油资源的替代石油资源的替代清华大学 金涌2006.9提提 纲纲1.发展“能源化工”的紧迫性2.低H2/CO2比合成气制备3.能源化学品(甲醇、二甲醚、低碳烯烃)的合成4.煤的直接和间接合成油5.燃料乙醇与生物柴油6.小结我国能源持续供应能力我国能源持续供应能力石油资源石油资源l原油储量分布 中东 66.4 南美 7.8 北美 7.5 非洲 6.6 东欧 5.8 西欧 1.8 亚洲 3.9 澳大利亚0.2l中国储量 940亿吨l可采储量 52.6亿吨(占世界第12位)占世界储量的2.43%中国石油生产与需求中国石油生产与需求l2001年 石油产量 1.65亿吨 进口量 0.7

2、亿吨(原油)0.3亿吨(成品油)l 2003年石油产量 1.69亿吨(原油)进口量 0.1442亿吨(成品油)0.8299亿吨(原油)l2005年石油产量 1.82亿吨(原油)进口量 1.3亿吨(原油)煤炭资源煤炭资源l世界上最大可能储量 10.6万亿吨l世界探明可采储量 9842亿吨l大约可供开采 150200年l中国保有储量 10070.7亿吨(国家统计局1998)l中国可采储量 1650亿吨(世界第三位),为世界人均储量的45%l2001年中国原煤产量 11.1亿吨标准煤 2003年中国原煤产量 19亿吨标准煤 2005年中国原煤产量 21.9亿吨标准煤石油资源的节约利用石油资源的节约利

3、用l重质燃料油用量过大 2002年消耗重质燃料油1848万吨,进口1650万吨l用油生产化肥问题有待解决 10套大化肥年耗油230万吨l柴油发电未能有效控制 2000年用油380万吨,2004年用油650万吨l重油焦化不适发展,每年有2000万吨石油焦产量l寻求轻油裂解生产乙烯、丙烯的替代技术,4吨轻柴油/1吨乙烯煤的气化煤的气化l传统小型或加压鲁奇炉移动床气化炉,用块煤为原料,汽化温度低,有显著甲烷(16%-18%)、焦油等成分,较适用于城市燃料气。l鼓泡或湍流流化床气化炉(T=1000)煤粉利用率比较低,在采用低压操作时,单台生产能力较低。l气流床气化炉采用细粉煤为原料,加压操作,冷煤气效

4、率高,易大型化,反应温度高至1500以上,停留时间短,4.0MPa以上,为目前主流技术,有多种专利。国际气流床气化技术国际气流床气化技术Texaco(德士古)气化炉(德士古)气化炉l煤气成分CO2+H2占80%l碳转化率95%或更高,冷煤气效率70.5%l水煤浆进料 dp=0.1mm 煤浓度70%l煤灰熔点,要求低于1350,CH4含量低l出口水冷激降温l生产规模大,2000t/d.台(煤基)Shell(谢尔)气化炉(谢尔)气化炉l结构是气固上行并流,干粉煤进料l温度:火焰中心2000l出炉温度 13501600l煤气组成CO 60%,H2 30%l出口循环冷煤气冷激至900/1100,再废热

5、锅炉冷至300回收热量,冷煤气效率最高l操作压力3.04.0MPal碳转化率98%以上l处理能力 2000t/d台(煤基)。GSP气化炉气化炉l结构为气固下行并流干粉煤进料lT=13001500l压力Pmax=8 Mpl煤种适应能力大。l碳转化率99.5%气化效率8082%GSP气化工艺气化工艺天然气制低天然气制低H2/CO2比合成气比合成气l低温部分氧化法:T=1300以下,合成气H2/CO2为2左右 t1秒,水冷激,反应控制关键为入口气体的理想混合。l高温部分氧化法:CH4、O2分别预热至800,快速混合 反应T2000 合成气中HCCH占30%,其余为CO与H2,出口采用冷水激。能源化学

6、品(甲醇、二甲醚、低碳烯烃)合成能源化学品(甲醇、二甲醚、低碳烯烃)合成煤天然气气化变换调节H2/CO甲醇低碳烯烃MTO乙烯40%。丙烯40二甲醚丙烯70%MTP甲醇浆态床CO转化率30%二甲醚CO转化率60%以上FDTPFMTP 丙烯70%(流化床)二甲醚简介二甲醚简介二甲醚二甲醚氟里昂替代物氟里昂替代物民用燃料民用燃料汽车燃料汽车燃料 合成低碳烯烃合成低碳烯烃化工原料化工原料气雾剂气雾剂 致冷剂致冷剂 醇醚燃料醇醚燃料 液化气液化气乙烯乙烯丙烯丙烯甲基化剂甲基化剂 其它化工产品其它化工产品二甲醚二甲醚氟里昂替代物氟里昂替代物民用燃料民用燃料汽车燃料汽车燃料 合成低碳烯烃合成低碳烯烃化工原料

7、化工原料气雾剂气雾剂 致冷剂致冷剂 醇醚燃料醇醚燃料 液化气液化气乙烯乙烯丙烯丙烯甲基化剂甲基化剂 其它化工产品其它化工产品21世纪清洁能源作为车用和民用燃料的替代品作为车用和民用燃料的替代品二甲醚与柴油性能比较二甲醚与柴油性能比较十六烷值点火温度低发热值kJ/kg理论空气量kg/kg可燃范围柴油40-5525042.514.60.6-6.5二甲醚55-6023528.493.4-18二甲醚液化气与液化石油气性能比较二甲醚液化气与液化石油气性能比较分子量蒸汽压/MPa(60)平均热值kJ/kg爆炸下限理论空气量m3/kg预混气热值kJ/m3理论燃烧温度LPG56.61.92457601.711

8、.3220552055二甲醚46.01.35314503.56.9642192250一步法二甲醚工艺原理甲醇合成催化剂甲醇脱水催化剂CO 2H2=CH3OH -90.4kJ/molCO2 3H2=CH3OH H2O -49.33kJ/molCO H2O=CO2H2 -41.07kJ/mol2CH3OH=CH3OCH3 H2O -24.0kJ/mol强放热反应两步法两步法 VS 一步法一步法总反应 3CO+3H2=CH3OCH3 CO2-245.87kJ/mol一步法一步法DME工艺过程耦合协同作用工艺过程耦合协同作用2302402502602700.40.60.81.0XCOT/MEOH ex

9、periment MEOH equilibrium DME experiment DME equilibrium一步法二甲醚技术关键一步法二甲醚技术关键l性能优异的浆态床反应器l良好的移热和控温能力l强化相际传质作用l充分利用合成反应热l适合于浆态体系的双功能催化剂l较高的催化反应活性和选择性l良好的富碳合成气适应性l良好的稳定性二甲醚与二甲醚与F-T合成产物分配合成产物分配l 二甲醚:l F-T合成:二甲醚作为煤基液体燃料可显著节约资源、能源。233224/4618 2.51COHCHOCHH O二甲醚水/220422204120COHC HH O粗柴油/水282/3600.78/1二甲醚在

10、柴油机的消耗情况浆态床反应器开发研究浆态床反应器开发研究DMEH2OH2OH2,CO 12346978347浆态床一步法浆态床一步法DMEDME中试装置中试装置国内外浆态床中试结果对比国内外浆态床中试结果对比 工艺NKKLPDMETM清华大学H2/CO摩尔比10.71操作压力,MPa55104.35-4.6反应温度,260250-280 255265CO单程转化率,%402254-63选择性,%90409094反应器类型鼓泡浆态床鼓泡浆态床循环浆态床反应器高度,m1515.2421.56反应器内径,m0.550.4750.6(提升管)规模,t/d51010燃料甲醇燃料甲醇l甲醇汽油有价格优势l

11、甲醇、汽油的高甲醛排放,高溶胀性,腐蚀性,毒性有待解决。l甲醇仍属清洁燃料,尾气没有苯,丁二烯等致癌物,M5-M15的甲醇汽油大量应用易于实现。参参 数数Lurgi固定床工艺固定床工艺Tops e固定床工艺固定床工艺构件浆态床工艺构件浆态床工艺原料气氢碳比原料气氢碳比7.26:118:12:1热载体热载体合成气合成气合成气合成气惰性溶剂惰性溶剂催化剂粒度催化剂粒度 5 6mm 5 6mm微米级微米级气体空速气体空速,L/gcat h1000020000100002000020006000合成反应温度合成反应温度,C230 280230 280230 280操作压力操作压力,MPa6 86 84

12、.5 6.0CO单程转化率单程转化率,%7 147 1430 40出口甲醇质量分数出口甲醇质量分数 6%10%甲醇合成固定床和浆态床工艺对比甲醇合成固定床和浆态床工艺对比在合成气氢碳比降低49倍的条件下,CO单程转化率提高35倍,也即总体反应效率提高了10倍30倍。由煤制乙烯、丙烯技术由煤制乙烯、丙烯技术催化剂催化剂 SAP0-34分子筛是催化裂解生产低碳烯烃的首选催化剂。lSAP0-34分子筛具有如图1所示的骨架结构孔径在0.430.5nm之间,只允许C1-C3烃类分子自由进出晶内孔道,因此可高选择性的制取乙烯、丙烯几种裂解制取低碳烯烃的催化剂。lSAP0-34分子筛经过金属离子改性可以获得

13、更高的低碳烯烃选择性。通过Sr改性可获得裂解制取烯烃的理想催化剂。其他金属离子,如Ni、Fe等也有较好的效果。国内外流化床反应器结果比较国内外流化床反应器结果比较Lurgi MTP 固定床工艺固定床工艺 该技术完成15kg/h中试和8000k催化剂寿命试验,反应500700h连续操作后,烧碳再生。固定床二甲醚合成分段固定床反应段间移热丙烯效率70%甲醇表表1 煤直接液化制油煤直接液化制油代表性技术原理将煤磨碎制浆,而后加入供氢溶剂及H2,在高压高温下加氢液化。国外德国IGOR工艺,日本NEDOL工艺,美国的HTI工艺国内神华工艺,在美国HTI技术基础上优化调整评价对煤种要求高,煤种适应性差反应

14、条件苛刻,高温高(440470,1730MPa),因此对设备材料要求高,关键设备需要进口直接液化得到的产物含少量S、N杂原子,需去除产品分布汽油16%、柴油67%、液化气10%、芳烃7%。汽油品质较好,辛烷值可达80;但柴油品质差,十六烷值不到20,需经过后续深度加氢精制才能达到45-50的指标续表续表1 煤直接液化制油煤直接液化制油产业化现状国外二战中德国发展了340万吨的煤直接液化制油生产规模,战后因石油工业发展而停止;20世纪70年代后新的加氢液化工艺目前国外只有工业性示范/试验装置,但在此基础上国外厂商完成了商业化生产的基础设计或施工设计。国内2004年8月神华集团煤直接液化项目一期开

15、工建设,规模为年产油品320万吨,总投资245亿元,耗煤970万吨。评价国外没有进行大规模商业化的原因非技术问题,主要是经济问题,过去很长时间原油价格较低,煤制油投资大,成本高,缺乏竞争力。投资每万吨规模投资0.650.76亿元,最低经济规模200万吨/年成本神华估算1457元/吨油品(相当于原油24$/桶),但这一估算是基于我国较低的煤价。资源消耗每生产1吨油品耗34吨煤每生产1吨油耗新鲜水5.2吨环境影响生产过程使用大量催化剂,造成固体废物污染;油品中芳烃含量高,环保性能较差。表表2 煤间接液化制油煤间接液化制油代表性技术原理煤先汽化变成合成气(含CO与H2),合成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变烷

16、烃和烯烃(费托合成)得到产品;或转变成中间化学品,再转变成油品国外南非Sasol公司系列技术(有四种不同的反映器类型,分高温费托合成和低温费托合成两条路线,高温费托合成产品以汽、柴油和烯烃等化学品为主,低温费托合成产品以汽、柴油和石蜡为主)国内山西煤化所固定床费托合成技术;兖矿集团浆态床低温费拖合成技术评价对煤种要求不高,煤种适应性强;煤需要先气化,设备投资大;反应条件与直接液化相比较为温和(250350,3.0MPa5.0MPa);间接液化得到的产物不含S、N等杂原子产品中的汽油馏分品质很差,但可作为优质的乙烯生产原料;柴油馏分的十六烷值过高,达7580,也需要进行后续加工。续表续表2 煤间

17、接液化制油煤间接液化制油产业化现状国外二战中德国发展了57万吨的煤间接液化制油生产规模,战后因石油工业发展而停止;目前只有南非Sasol公司以煤为原料进行大规模商业化生产,年产油品450万吨和各种化学品310万吨,共耗煤4600万吨。Shell公司采用SMDG工艺1994年在马来西亚建成年产50万吨合成油的工厂,但是以天然气为原料。由于Shell公司同时掌握先进的煤气化技术,从理论上Shell公司具备以煤为原料生产合成的产业化能力;Mobil公司采用MTG技术1984年在新西兰建成75万吨规模的工厂,也是以天然气为原料,后因经济原因只产甲醇不产汽油。国内2004年9月,兖矿集团采用低温费托合成

18、工艺完成每年4500吨油品工业装置试验;20世纪80年代采用固定床低温费托合成工艺完成2000吨规模的工业试验,具备了进行固定床万吨级工业示范和运行的技术条件。评价目前以煤为原料进行间接制油的实际只有南非一家,且是出于特殊的政治原因迫不得已而为之。续表续表2 煤间接液化制油煤间接液化制油投资l每万吨规模投资1亿元,最低经济规模100万吨/年。与直接液化相比,间接液化的投资更大,经济性要差。成本l兖州估算1452元/吨油品,基于100元/吨的煤价资源消耗l每生产1吨合成油耗煤5吨,资源利用效率较低l每生产1吨合成油耗新鲜水20吨,耗水量较大环境影响l煤气化产生大量固体废渣,每生产1吨油约产生0.

19、7 1吨渣:l生产同样多的油品,CO2排放量比传统石油炼制过程的排放量高50。我国生物质能源资源我国生物质能源资源生物质能资源:资源总量生物质能资源:资源总量9 9亿吨亿吨/年(包括秸杆、年(包括秸杆、禽兽粪便、城市垃圾),相当于禽兽粪便、城市垃圾),相当于5 5亿吨标准煤亿吨标准煤/年,年,估计估计20202020年可以达到年可以达到8-108-10亿吨标准煤亿吨标准煤/年年农作物秸秆:农作物秸秆:1.51.5亿吨标准煤亿吨标准煤/年年禽畜养殖和工业有机废水:禽畜养殖和工业有机废水:800800亿立方米沼气,亿立方米沼气,57005700万吨标准煤万吨标准煤薪柴、森林、木材废弃物薪柴、森林、

20、木材废弃物:2:2亿吨标准煤亿吨标准煤/年年城市生活垃圾:城市生活垃圾:15001500万吨标准煤万吨标准煤/年年能源作物:油菜籽、甜高梁、木薯、瑞士草等能源作物:油菜籽、甜高梁、木薯、瑞士草等生物质酒精燃料生物质酒精燃料l发酵酒精法 淀粉 酶水解葡萄糖酿酒酵母 酒精 半纤维素 水解 木糖 基因工程超级酵母 酒精 纤维素 水解 葡萄糖l我国已形成102万吨生产能力,到十一.五末预计达到300500万吨能力。l掺混10%乙醇的乙醇汽油,CO排放下降3%。生物柴油生物柴油l 具有可再生性能:以动植物油脂为原料,减少石油需求和进口量l 具有优良的环保特性:生物柴油燃烧时悬浮微粒下降30%;黑烟下降8

21、0%;SOX下降100%;CO下降50%;具有生物可降解性。不含芳烃、重金属,含硫少于0号柴油。l 具有良好的燃烧性能:19烷值比石油柴油高,与普通柴油以任意比例混合,使用时无需更换发动机生物柴油生物柴油属于可再生能源的一种,是指由动植物油脂与短链醇经过酯交换反应而得到的有机脂肪酸酯类物质。CH2CCHR1OOCR2OO+3ROHCatalystCH2CR3OOCOOR1RCOOR2RCOOR3R+CH2CHOHOHCH2OHGlyceride 油 脂Alcohol短 链 醇Biodiesel生 物 柴 油Glycerol甘 油生物柴油的研究应用现状生物柴油的研究应用现状l 目前生物柴油的工业

22、化生产主要是采用化学法l 在美国和欧洲等国家建立了商品化生物柴油的生产基地,并作为代用燃料推广使用,产量已达数百万吨/年 级。l 脂肪酶催化合成生物柴油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生物酶法制取生物柴油生物酶法制取生物柴油脂肪酶油脂短链醇生物柴油甘油传统方法存在的问题:存在的问题:短链醇容易引起脂肪酶的严重失活;短链醇容易引起脂肪酶的严重失活;甘油容易吸附在固定化脂肪酶表面而阻碍脂肪酶的催化;甘油容易吸附在固定化脂肪酶表面而阻碍脂肪酶的催化;油脂与短链醇不互溶,不利于脂肪酶的催化油脂与短链醇不互溶,不利于脂肪酶的催化 新工艺(已申请发明专利)(已申请发明专利)该工艺的优点:该工艺的优点:反应底物及产物对脂肪酶均无明显的抑制作用,脂肪酶反应底物及产物对脂肪酶均无明显的抑制作用,脂肪酶 可循环使用;可循环使用;反应物完全互溶为均相体系,利于脂肪酶的催化反应物完全互溶为均相体系,利于脂肪酶的催化脂肪酶油脂乙酸甲酯生物柴油三乙酸甘油酯乙酸甲酯甘油甲醇矸小小 结结l2005年 汽车保有量3800万辆(私车1300万)耗油11000万吨 2010年 我国汽车保有量5800万辆(私车3200万)2020年 我国汽车保有量11000万辆(私车7200万)l石油资源替代是势在必行l全球石油替代:近五年 天然气消费年均增5.7%原油消费年均增0.56%核能消费年均增2.91%煤消费年均负增0.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