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NMR)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61734484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2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核磁共振(NMR)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核磁共振(NMR)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核磁共振(NMR)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核磁共振(NMR)》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磁共振(NMR)(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实验九 核磁共振(NMR)实验目的1、了解核磁共振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2、以含氢核的水作样品,观测影响核磁共振吸收信号大小及线宽的因素。3、学会利用核磁共振测量磁场强度。4、测量原子核的旋磁比和朗德因子。核磁共振(Ne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简称NMR )现象是1939年发现的。到1946年应用了射频技术,简化了实验设备,使NMR实验走向实用阶段。近年来随着实验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的应用,使NMR实验方法更加完善。因此它已成为物理、化学、生物、医学、材料科学等许多领域内进行研究的重要手段和方法。NMR技术以快速,准确和不破坏样品等显著的优点,通过对原子核磁性质的研

2、究,获得物质结构方面的丰富信息。在基本计量测试方面也是精确测量磁场标准方法之一,其精度可达0.001%以上。因此NMR实验已成为国内外高等院校近代物理实验基本内容之一。实验原理一、 NMR现象的经典描述 原子核具有固有磁矩uI,其值为 =式中gN为原子核的朗德因子,pI为核的自旋角动量,mP的质子的质量。当原子核处于稳恒磁场B0中,则它受到由磁场产生的力矩作用,其值为L=MlB0。此力矩使原子核的角动量Pl 发生变化,角动量的变化率就是力矩 (12-1)由于力矩的方向垂直于B0和Pl,它不改变角动量的大小,而使角动量的方向不断改变,即使Pl在图12-1所示的方向连续地旋进。 从图12-1(a)

3、上面向下看,Pl的端点作半径为Plsinaw0的圆周运动,如图12-1(b)所示。设其角速度为,则线速度为Plsinaw0,由此可求出Pl的时间变化率= ,则根据(12-1)式有 (12-2) 式中 称为核的旋磁比,不同元素的核有不现的值,故其值也不同,所以也是一个反映核的固有性质的物理理,其值可由实验测定。为核磁子,是核磁矩的单位,其值为(12-2)式就是拉莫尔(Larmor)旋进公式,称为拉莫尔旋进角频率。由公式可知,核矩在稳恒磁场的作用下,将绕磁场方向作旋进,其旋进频率决定于核的旋磁比和磁场B0的大小。如果再在垂直于B0的平面内加一个角频率相同的弱旋转磁场B1,如图()所示。则磁矩ul除

4、受B0的作用外,还受到l的影响。由于B1的w=w0,即Bl与ul 相对方位保持固定,则Bl对ul的作用也以一稳恒磁场的形式出现,它将导致ul 绕Bl旋进,因而使ul原来绕旋进的夹角a增加。由核磁能的表达式E可知,ul 对B0的空间取向的变化,表示原子核从弱磁场B1中吸取了能量使自己能增加,这就是核磁共振。发生核磁共振的条件为 二、 NMR现象的量子力学理论由量子力学的理论,原子核的自旋角动量是量子化的,pl只能取下列数值是表征核性质的自旋量子数,可取0,1/2,1,诸值之一,则核磁矩ul的值为该原子核处于磁场B0中,则磁矩相对磁场的取向也是量子化的,其分量只能取以下值式中m=I,I-1,-(I

5、-1),-I,称为核磁量子数。由此可知,在磁场中原来的一个核磁能级要分裂为不连续的几个能级,其能量为核自旋量子数为的能级在磁场中就分裂为2I+1个能级,每一个能级与磁矩在空间的一定取向相对应。氢核(1H)的自旋量子数I=1/2,磁量子数为m=1/2和m=-1/2 两个值;故1H在磁场作用下核磁矩相对于磁场的取向所对应的能级如图12-3所示。被分裂成的两个能级的能量差为 当1H核所在稳恒磁场区域叠加一个交变磁场时,它的方向与原磁场垂,如果其频率正好满足则处于低量级的1H核就有可能吸收能量hv而跃迁到高能级上去,即产生核磁共振现象。氢核NMR现象在不足1特斯拉稳恒磁场和几十兆赫射频磁场的情况下,就

6、可以相当容易地观察到。 NMR实验的样品是一个含有很大数目核子的系统。在热平衡时核子数分布与能级的关系服从玻耳兹曼统计规律。若N0个磁矩为ul自旋量子数为I的核处在磁场中,能量为E的核数为对1H核两个能级的能量为 则每一能级的核子分布数为 从上式可知,m=+1/2态比m=-1/2态能级略低,核子数目略多,其差值称为超量核子数,用Ns 表示为 将指数函数展开,在室温条件下,可略去高次项,得 超量核子数的氢核能够吸收射频场的能量,从m=+1/2态跃到m=-1/2态,产生核磁共振。 样品中超量核和其它核处于一个热平衡系统中,在发生磁共振时,超量核吸收射能量跃迁到高能级,同时不断吸收到的能量通过各种机

7、制传送出去,回到低能级,使系统达到新的热平衡。这样就能出现连续不断的共振现象,从而使我们能够观察到一个稳定的核磁共振吸收信号。 三、NMR信号的半宽度核系统受激离开平衡态后,通过能量交换恢复到平衡态的过程称弛豫过程。核的能量交换有两种类型,一是核自旋和周围的晶格进行交换,称自旋-晶格弛豫;另一类是核自旋和邻近核的自旋交换,称自旋-自旋弛豫。弛豫过程的存在,对NMR信号有很大的影响,自旋-晶格弛豫影响到NMR信号的强度,而自旋-自旋弛豫则影响到NMR信号的线宽。除此之外,样品积范围内的实际磁场不会完全均匀而存在磁场的起伏,也使信号的半宽变。四、NMR的实现要进行NMR实验,必须具有一均匀稳恒磁场

8、B10和一个旋转磁场B1,并使B1的角频率w0满足共振条件w0=r B0。可看出,要实现NMR有两种方法:(1)固定稳恒磁场,改变旋转磁场的角频率;(2) 固定旋转磁场的角频率,改变稳定磁场。本实验主要利用第二种方法。为了便于观察共振讯号,常应用调场技术,即在产生稳恒磁场的电磁铁极头上安置一扫场线圈,加上50HZ的幅度值很小的交流电。于是,稳恒磁场这一附加磁场Bmcos(100t)的调制(称调场讯号),样品所在处的“旋进磁场”为Bmcos(100)。若改变稳恒磁场,使用其值接近B0,则Bmcos(100t)。的值在变化一周内将两次扫过共振磁场值B0,这时便能在示波器(X轴置内扫描)上观察到图1

9、2-4中下面所示的NMR吸收信号。再继续细调稳恒磁场,可观察到吸收信号相对移动,即间距发生变化。当时,NMR信号应为等间距,如图12-5 所示。若改变扫场的幅值Bm,示波器上的等距吸收信号不会相对移动,只是改变吸收线的宽度,如图12-5(c)所示。这时测出的B及旋转磁场的角频率w(实测为振荡器的频率u0)为满足共振条件的B0及w0(v0) ,由w0=2u0=rB0,即可求出旋磁比r。实验仪器电磁铁、恒流源、NMR探头、直流稳压源、数字频率计、示波器、自耦变压器,以及待测样品。待测样品是1)含1H核的水(为便于观察在水中另一些顺磁性物质FeCl3或者说CuSO4);2)含19F 核的聚氟乙烯。图

10、12-8是实验装置方框图。稳恒磁场由恒流源供电的电磁铁产生,其强度由改变恒流源输出来调节。极头上的调场线圈,提供幅值可调的频率为50Hz的调制磁场。移相器用以调整示波器X轴输入的扫描电压Vm与调制场间的相位。NMR探头提供一个射频振荡,圆柱形样品放置在振荡线圈内,线圈轴线应与稳恒磁场方向垂直。射频率用数字频检计测量;NMR吸收信号用示波器检测。 NMR探头产生的是线振动磁场,但从振动理论可知,一个线振动的磁场可以看作大小相等、角频率一样、旋转方向相反的两个磁场的合成,如图12-9所示。其中与拉莫尔旋进方向相同的磁场,起着旋转磁场B1的作用,另一个对核磁共振不会产生有效影响。 核磁共振探头是NM

11、R实验的核心部分,它不公提供一个满足共振条件的彷磁场,而且还用来接受、放大共振信号使之便于观察。图12-10是探头组成的方框图。图中边缘振荡器产生射频振荡,被测样品放在线圈L中,连同线圈一起作为射频振荡器回路的一部分,其谐振频率由样品线圈和并联电容决定。边缘振荡器的工作原理是:在一般情况下处于刚好起振的临界状态,输出等幅振荡信号,通过检波器滤掉交变成分,得到仅是直流,在示波器上显示一条直线。如果进入磁共振吸收区,样品吸收射频场的能理,振荡线圈的能量损失增大,使振荡变弱振幅下降,因此在原输出的等幅振荡信号上出现反映吸收信息的包络线,形成调幅振荡,经检波、放大后在示波器上显示出共振吸收信号。 实验

12、内容一、根据图12-8逐一检查各仪器间的连接线。阅读有关说明书,弄清各仪器的调节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详见FD-CNMR-I核磁共振仪使用说明书)二、观察用质子(1H)的核磁共振信号 将1H核样品插入探头线圈,打开各仪器开关,示波器X轴接内扫描。取一定幅度的调制磁场,缓慢地调节稳恒磁场(或射频场频率),使能在示波器屏上观察到等间隔分布的1H的NMR信号。然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分别改变稳恒磁场的大小、射频频率和调制场的幅值等,观察共振吸收信号的位置和形状变化情况,并作简略分析。三、用NMR测量磁场强度由共振条件知已知质子的旋磁比2.675102兆赫特斯拉,所以只要测出射频振荡率,即可由1H

13、的NMR共振条件求得磁场强度B0,其精确取决于频率测量的精确度。四、观察19F样品的NMR 现象,测定19F的旋磁比,并计算出其因子。 换样品,由于19F的NMR信号比1H的弱得多,调节和观察要特别细心。可缓慢地增加磁场或降低射频率,找到共振信号,测出共振频率。磁场的测定可用1H的NMR法,但不必求出具体值。即保持19F共振时的磁场值不变,再换上1H核品,调射频率找到1H的NMR信号,测出其共振频率,则 故19F的旋磁比为由磁共振条件(12-3)式可求出朗德因子其中作为角动量的单位为磁核子,其值为5.050810-27JT-1五、观察其它样品的NMR 现象,测定其旋磁比,并计算出其因子。注意事项1、示波器上由图像正确判断共振磁场B0是本实验的关键,所以在观察1H核的NMR信号时,一定要反复调整,仔细观察对比,务求找准B0。、在调整中,NMR信号在示波器屏上可能一闪即逝,为此调节磁场B或旋转磁场B1的角频率时,要特别缓慢、仔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