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区上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及对策思考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61672186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2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精神病区上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及对策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精神病区上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及对策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精神病区上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及对策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精神病区上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及对策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病区上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及对策思考(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神病区上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及对策思考【关键词】 精神疾病;上呼吸道感染;对策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精神病人长期在封闭、半封闭医院里接受治疗,部分缺乏自知力,生活被动,缺乏主诉,对上感的防治意识和能力较差,是一个高危人群。一旦上感流行,会给病人的健康和医院管理带来不良影响。因此,精神病区对上感流行的防治措施应引起高度重视,预防上感在病区传播。1临床资料我院精神科2007年4月10日至4月26日和2008年1月19日至1月31日分别在二楼男病区和三楼女病区发生上感,2007年4月份感染病人29例,占此日期区间住院病人73例中的39.7%,其中高热8例,其他均有发热、无力、流泪、咽痛等症

2、,医护人员有7人受到感染。2008年1月感染病人32例,占此日期区间住院病人64例中的50.0%,其中高热7例,合并肺炎1例,其他的也出现发热、无力、流泪、咽痛等症,医护人员仅有1人受感染。2年的首发病例均以感冒开始,2007年4月10日的1例,治疗2 d后康复,4月15日陆续出现感冒患者。2008年1月19日的1例感冒患者,经治疗后2 d康复,1月24日陆续出现感冒患者,在第34 d达高峰。2主要原因2.1天气因素西南地区春季天气多变且多雾潮湿,地面、墙壁常冒出水珠,在气温较暖下,潮湿环境易滋生细菌病毒,而2008年又恰逢凝冻灾害,缺衣少粮,住院精神病患者由于疾病原因本身就对天气变化适应较差

3、,若日常饮食起居稍不注意,受凉感冒就很易发生。2.2环境因素发生上感病区是将旧CT室改造的老封闭式病房,病人密度较大,近70例病人集中管理,每天只能在狭小的娱乐室活动,本来活动范围就较小,再加上封闭病房有抽烟病人在,空气对流相当不好,空气质量差,年老体弱肺功能较差患者,发生上感后咳嗽增多,在密集的病人中,病毒经飞沫、空气、用具接触等很容易传播。此外,病房实行封闭式管理,各病房及室与室之间无门,缺少隔离室,使得在上感发生早期未能有效隔离,致使感染病人增加。2.3其他因素精神病人的精神症状致卫生状况非常差,病人出、入院过程,病人家属、朋友等探视病人,病人在狭小的病房、娱乐室活动及医生对病人进行体格

4、检查等过程中,间接或直接对住院病人具交叉感染的可能。3讨论3.1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卫生宣教在上感高发季节,根据其在当地的流行特点、症状、防治方法以黑板报、上课、读健康报和患者及家属亲身体验等形式组织病人学习,教育病人平时不要穿得过多,气温变化时应增减衣服,使病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3.2改善病人住院环境(1)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病房内空气清新,在天气寒冷、下雨期间要注意病房保暖、防湿工作,并做好吸烟病人室内吸烟管理。为提高病房玻璃窗的通风效果,宜采用推式窗,其优点是打开范围大,通风效果优于拉式窗,但要注意避免被病人利用来外逃,打破玻璃自伤、伤人、自杀、杀人。对于病房与其他建筑物太靠近而影响空气对

5、流的宜在室内安装排气扇,走廊应摆上盆栽植物,并充分利用病房附近的空地植树以扩大绿化带,以改善病房内空气质量。(2)控制病房病人密度,加大病床周转率,解决长期住院病人的滞留,尽量分流病人到各个病房单元,对病房单元长期不愿调整的病人,要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好,争取家属配合做病人工作,在病房单元病人密度下降后再调回原病房单元。(3)积极开展多种形式文体活动,调动患者积极参与,如组织病区内的广播操、院内场坝打球、文娱活动等,增强病人体质,减少病人惰性,促进身心健康。3.3加强病房环境卫生消毒病房须保持干净,上感流行期宜采用化学、物理等方法消毒,如加强病房紫外线定时消毒处理,过氧乙酸为杀灭细菌、病毒效力强的

6、消毒剂,用浓度为0.2%0.5%的过氧乙酸使用电动喷雾器喷洒,电动喷雾器功率大,效果比较好,喷洒范围广,速度较快,雾粒较均匀,停留空气中的时间较长,从而加强了过氧乙酸杀灭细菌病毒的效果,上、下午各喷洒1次,喷洒操作时,要做好病房病人和工作人员安全工作,病人要处在远离喷洒地方的上风位置,避免不良气体的刺激,消毒工作结束后要做好室内外排气、通风,病房厕所及沟渠积水处喷洒后应注意及时清扫,避免行为紊乱患者及捡食食物患者沾染后导致身体不适,为了在梅雨季节提高消毒效果,喷洒前要拖干病房地面及抹去病房墙壁水珠。3.4做好病情监控上报与防治工作(1)为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发生上感后要上报病情给医院控感办,以

7、使控感办及时掌握情况,指导科室做好防治工作和协助科室的防治工作。(2)疫苗接种:接种流感疫苗,可对易感人群起保护作用,一般接种后,在1014 d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达高峰,抗体的效价越高,对人群的保护率越高。对于在精神科住院时间长、体质差的患者,条件适合的可考虑接种疫苗。医护人员经常接触病人,易受感染,也应接种疫苗。(3)服药防治:在上感高发期,医护人员和病人要集体服用预防性中药汤剂、冲剂及抗病毒中草药,以减少患病机会。(4)已感染的患者及工作人员要注意多休息,多喝开水,伴咽部红、肿、痛的患者要注意口腔卫生,较长吸烟史的患者要劝其减少吸烟或戒烟,温差变化大、天气寒冷时要注意保暖,防止相关合并症发

8、生。咳嗽厉害、痰多,经肺部听诊或胸片检查确诊为肺炎的,须加强护理及治疗。(5)注意相关安全防护:医务人员要从工作需要考虑,要有高度的诊疗责任心和自我防护意识,在上感高发期要注意正确洗手、戴好口罩,一次性口罩用后应丢弃在有标记固定位置的垃圾桶里,集中消毒后处理,非一次性口罩要浸泡消毒或高压消毒或晾晒后备用。(6)做好疾病分室管理:根据病情的轻、中、重,治病后的疗效好转快、慢来安排病人的病房,治疗期间要细心观察病情,耐心做好病人的解释安慰工作,用我们更多的爱心去陪护患者,解除他们的精神压力,并鼓励患者积极配合诊疗和护理工作。(7)对发生上感的病区,要严格控制病人外出活动,积极防止疾病外传,对前来探

9、视的家属,应在做好体温测量后,在有预防条件的相关探视室内探视,并限定每周探视时间。患者得上感不能互相见面,要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与配合。3.5对已发生上感的病人要做好隔离预防措施隔离工作非常重要,是控制感染进一步扩散的重要措施。在上感高发季节要根据其流行特点,做好疾病预防、监控工作,病房须备隔离病房,发现病人出现感冒即应高度重视,立即隔离治疗。考虑到精神科的特殊性和用房紧张的原因,隔离病房为固定隔离病房和临时隔离病房相结合的方式,临时隔离病房平常安排入住一般精神病人,当需特殊用途时再作临时调整。隔离病房宜选择位置在病区的靠边房间,预留12间,感染病人较多时再临时增设。隔离病房应有

10、较好的采光、通风和卫生条件,隔离病房与普通病房应建有12道拉闸门,为使隔离病房美观、协调,拉闸门宜用不锈钢材料为好,拉闸门须装暗锁,拉闸门通往普通病房的地面应铺有定时卫生消毒的地垫作为过渡隔离区。对发生大范围感染的,感染病人应及时送往传染病院医治。住院精神病人院内呼吸道感染的调查分析与控制【摘要】目的:探索基层精神病院院内呼吸道感染有效控制手段。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2006.72007.12间106例院内呼吸道感染病例相关危险因素,制定实施控制措施,比较控制措施实施前后1.5年的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结果:控制措施实施前后院内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2月)、封闭式管理、人员密集、通风不良

11、等。22医院其它综合因素分析:笔者认为,我院作为基层精神病专科医院,院内呼吸道感染发生率较高,除上述因素外,尚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2.2.1隔离条件不具备:我院病房建筑尽多地考虑了专科病人的管理安全性,没有进行严格分区布局,当病人发生呼吸道感染甚至是呼吸道传染病时,隔离条件有较大局限性。且因病情特殊,转院实施极难,难以实现对病人的分类管理。2.2.2隔离实施难度大:精神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很差,尤其是急性期病员或病情波动的病员,部分治疗手段均需在强制下进行,当他们自身成为感染源时,在限制其活动场所或执行呼吸道隔离措施时,其实施难度大,不易达到预期效果。2.2.3感染源的隐匿性与预防性隔离问题:一

12、方面,医护人员对标准预防、隔离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针对普通感染性疾病的实施力度不够;另一方面,新入病人的辅助检查往往要等病人依从性明显改观,配合检查时进行,导致了部份外源性感染源在入院时不能得到早期发现,成为隐匿性感染源,从而无法实施预防性隔离,使感染扩散。3控制对策: 针对以上多方面因素,制定并实施了以下控制对策3.1加强培训、提高认识:大力开展医护人员院感知识培训,以相关法律法规为重点、以“手卫生、清洁、消毒、隔离、无菌技术”等医院感染控制技术为基础,以职业防护、标准预防、隔离预防为导向,以不良院感暴发事件为警示,提高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控制意识;且无缝隙地开展病区护工培训,反复强化院感

13、基础知识,规范物表消毒、痰盂、拖帕的消毒及使用管理等细节工作。3.2创新举措、突出重点:以控制呼吸道感染为重点,根据感染链的三个环节及医院现状,想办法、添措施,加强院感管理:3.2.1加强物防措施:增添了病房通风设施及人机共存新型消毒机,手卫生设施及宣传标语,每个病区设置了专用隔离室,以有效限制病人活动。3.2.2更新清洁观念:清洁是消毒之基础,重视并加强空调、空气消毒机过滤网、紫外线灯管、电扇的常态化清洁管理,努力建立洁净病区。3.2.3加强易感人群管理:为常住老年病员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尽可能增加病员户外活动时间,呼吸新鲜空气,以增强主去动免疫力及机体抵抗力;有目的地开展病员的健康教育。3

14、.2.4强化呼吸道感染病例的监测预警管理:对新入病人病史收集中常规了解有无呼吸道感染病史;对常住病人落实常规体温及呼吸道感染症状监测,流感高发季节加强监测频度,以早期发现感染源;实施呼吸道感染暴发预警管理,对同一科室短时间监测到3例及以上有同类症状的呼吸道感染病例,不管其是否符合院感诊断标准,均要求立即上报,并及时开展感染相关因素及流行病学调查,制定实施强有力的感染控制措施。3.2.5转变隔离观念,确保隔离实效:隔离严格遵循“预防为主、隔离过渡比隔离不足为好”的原则,一旦发现呼吸道感染的发热病例尤其是病员全身中毒症状严重或疑似传染病的病例,在第一时间即将病员安置于隔离室,实施活动限制,常规配戴

15、口罩,严格实施标准预防及隔离预防,并加强心理护理,提高病员依从性,确保隔离效果。3.2.6控制外来性感染源:有文献报道,医护人员在传播医院感染起到很大作用2,因此高度重视病区工作人员的管理,一旦发现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时根据疾病特性进行必要的工作限制或强制休息;同时加强门诊筛查,严格探视管理,探视人员常规体温及呼吸道症状筛查,并不得入病区内探视,以有效控制外来性感染源。33加强监控、务求实效:将上述环节如科室病员开放率、隔离预防、手卫生实施情况均纳入目标管理范畴,定期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及时反馈督导,以保障措施的切实落实。4效果比较控制措施实施前后1.5年院内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

16、1)。见表2:表2干预前后两年院内呼吸道感染发生率(x2= 42.62 P2月)、封闭式管理等是我院院内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与文献报道相一致45。而我院作为基层精神病医院,尚存在人员密集、通风不良、建筑布局欠规范、隔离条件不具备、感染源更为隐匿等客观因素,由此可见,基层精神病院院内呼吸道感染控制的形势更为严峻,若不重视其控制与管理,可能会导致医院呼吸道感染的暴发或传染病流行。因此,根据基层精神病院的实际情况,通过树立预防控制感染的新观念,有针对性的制定实施一系列防控措施,能有效降低院内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就医安全。参考文献1刘小康.29277例神经与精神疾病患者的医院感染流行病学

17、调查.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3,04,38402张凤林,李春辉,黄昕,等.ICU多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暴发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19(9):135513583文细毛,任南,吴安华,等.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特征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12):134613484刘军,虞洪.精神科医院感染的临床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20(5):3333345曹玲珍,夏娟静.老年精神科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及危险因素分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5):651652作者单位:638500四川省广安市精神病院精神科住

18、院患者医院感染分析及护理岳平郑慧陈琦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院内感染管理科,201108文章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以及寻找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对我院2005年精神科出院2192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医院感染例次数为512例次,感染率为0.20%,其中医院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感染最多,占35.34%,其后依次为胃肠道感染占22.18%,下呼吸道感染占20.49%,其他感染占11.65%,泌尿道感染占6.39%,皮肤软组织感染占3%,腹腔内组织感染占0.94%。结论精神科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明显低于综合性医院感染发病率,每个病区发生感染率存在差异。因此,医务人员在

19、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应重视加强消毒隔离制度,加强住院患者的健康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以进一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共2页)文章关键词:医院感染精神科护理对策文章快照:原学检测69次,5次阳性,阳性率725。其中临床上对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做咽试子培养21次及对腹泻患者做粪培养12次均无致病菌生长。3讨论31感染率精神疾病是以心理(精神)活动(指感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活动)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l1。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患者住院的原因是精神症状的发作,伴有基础疾病较少。本中心2005年医院感染率为02,明显低于上海市1999年综合医院的调查结果(57Y00)2。32感染部位本次临床资料显示呼吸

20、道感染占我院感染病例首位,其中上呼吸道感染最多(占3534Yoo),明显高于胡必杰等的报道(116Yoo)。呼吸道感染是四季均可发生的常见呼吸道疾病,好发于春冬季。但本资料显示8月份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率最高(2340)。原因可能与病区的管理方式、设施、通风、空调的管理等有关。目前为了便于观察和管理住院精神患者,传统的精神病院的设计不少以大房间、车厢式的832病房设计l3。每病区6O80张病床的大病区,当1例患者因为某种原因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时,就容易形成多发感染现象的发生。感染性腹泻在本资料中占第2位,原因可能与家属的会客时的外带饮食,质、量及精神科药物引起便秘现象的对症处理,服用泻药的情况有关。

21、4护理对策41医疗机构中医务人员手上携带的细菌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源,而手的清洗和消毒是防止医院感染最重要的措施之一一。医护人员提高手卫生方法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流行。不但每个医务人员要重视医院感染工作,而且要加强对患者、家属、陪护人员的宣传教育。精神病患者进餐形式一般采用集体用餐(分食制)方式l6,故强调精神病患者洗手的重要性并落实措施,以减少交叉感染的因素,是进一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又一重要环节之一。42护士应该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对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在进行治疗、护理和生活照顾时均应戴口罩、严格执行规范操作行为。43加强护理管理,对环境卫生设施的安全要重视,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每天要定时

22、落实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对出现感染症状的患者应及时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学习和推广有效的医院感染预防措施以控制蔓延。44医院感染管理科定期总结分析医院感染监测资料。有关情况及时向临床科室及有关部门反馈,对个别病区出现的医院感染的现象,要求分析、讨论、正确掌握给药方法及落实消毒隔离等预防措施,进一步降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参考文献1沈渔鄣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53E2胡必杰,何礼贤,殷少军,等上海市18家综合性医院院内感染发生率的队列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0,16(9):5365391-3丘东友精神科护理与人权意识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1):89

23、789843邢红霞,张红英,武建英,等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与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18):6395BauerTM,OfnerE,JustHM,eta1AnepidemiologicalstudyassessingtherelativeimportanceofairborneanddirectcontacttransmissionofmicroorganismsinamedicalintensivecareunitJJHospInfect,1990,15;3013096李凌江精神科护理学I-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9(收稿El期:20061021)49H0计口514,、

24、一他相关文章:1开阳县农村互助医疗管理模式的效果分析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7年10期2探索乡镇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7年10期3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探讨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7年10期4不同医疗服务模式的经济学特征及我国医疗改革模式探讨中国肿瘤情报2007年11期5建立多元激励机制 推动医院发展中国肿瘤情报2007年11期6陈敏章部长在杭州视听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医学视听教育2007年03期7西部贫困地区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药品购销体制与合理用药分析医学与社会2007年11期8江山市医疗机构执业行为现状调查浙江预防医学2007年11期9医院安全文化

25、建设应注意的四个问题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7年04期10阿肯色儿童医院肠道外沙门菌病的回顾世界医学杂志1998年06期文章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以及寻找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对我院2005年精神科出院2192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医院感染例次数为512例次,感染率为0.20%,其中医院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感染最多,占35.34%,其后依次为胃肠道感染占22.18%,下呼吸道感染占20.49%,其他感染占11.65%,泌尿道感染占6.39%,皮肤软组织感染占3%,腹腔内组织感染占0.94%。结论精神科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明显低于综合性医院感染发病率,每个病区

26、发生感染率存在差异。因此,医务人员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应重视加强消毒隔离制度,加强住院患者的健康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以进一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共2页)文章关键词:医院感染精神科护理对策文章快照:原学检测69次,5次阳性,阳性率725。其中临床上对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做咽试子培养21次及对腹泻患者做粪培养12次均无致病菌生长。3讨论31感染率精神疾病是以心理(精神)活动(指感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活动)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l1。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患者住院的原因是精神症状的发作,伴有基础疾病较少。本中心2005年医院感染率为02,明显低于上海市1999年综合医院的调查结果(57Y00)

27、2。32感染部位本次临床资料显示呼吸道感染占我院感染病例首位,其中上呼吸道感染最多(占3534Yoo),明显高于胡必杰等的报道(116Yoo)。呼吸道感染是四季均可发生的常见呼吸道疾病,好发于春冬季。但本资料显示8月份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率最高(2340)。原因可能与病区的管理方式、设施、通风、空调的管理等有关。目前为了便于观察和管理住院精神患者,传统的精神病院的设计不少以大房间、车厢式的832病房设计l3。每病区6O80张病床的大病区,当1例患者因为某种原因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时,就容易形成多发感染现象的发生。感染性腹泻在本资料中占第2位,原因可能与家属的会客时的外带饮食,质、量及精神科药物引起便秘

28、现象的对症处理,服用泻药的情况有关。4护理对策41医疗机构中医务人员手上携带的细菌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源,而手的清洗和消毒是防止医院感染最重要的措施之一一。医护人员提高手卫生方法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流行。不但每个医务人员要重视医院感染工作,而且要加强对患者、家属、陪护人员的宣传教育。精神病患者进餐形式一般采用集体用餐(分食制)方式l6,故强调精神病患者洗手的重要性并落实措施,以减少交叉感染的因素,是进一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又一重要环节之一。42护士应该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对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在进行治疗、护理和生活照顾时均应戴口罩、严格执行规范操作行为。43加强护理管理,对环境卫生设施的安全要

29、重视,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每天要定时落实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对出现感染症状的患者应及时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学习和推广有效的医院感染预防措施以控制蔓延。44医院感染管理科定期总结分析医院感染监测资料。有关情况及时向临床科室及有关部门反馈,对个别病区出现的医院感染的现象,要求分析、讨论、正确掌握给药方法及落实消毒隔离等预防措施,进一步降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参考文献1沈渔鄣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53E2胡必杰,何礼贤,殷少军,等上海市18家综合性医院院内感染发生率的队列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0,16(9):5365391-3丘东友精神科护理与人权意识J中华护

30、理杂志,2003,38(11):89789843邢红霞,张红英,武建英,等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与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18):6395BauerTM,OfnerE,JustHM,eta1AnepidemiologicalstudyassessingtherelativeimportanceofairborneanddirectcontacttransmissionofmicroorganismsinamedicalintensivecareunitJJHospInfect,1990,15;3013096李凌江精神科护理学I-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9(收稿El期:20

31、061021)49H0计口514,、精神病院院内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张静【摘要】: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0年9月期间的200例住院患者按全国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并分析感染原因。结果在200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8例,医院感染率为9%,其中上呼吸道感染率最高(占62%),40岁以上感染者多于40岁以下者,住院100d以上的发病率高于住院少于100d的,发病率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秋冬季为感染的高发季节,随着住院日期增长感染发生的机会增大。结论精神科患者院内感染率较高,加强长期住院患者的生活护理,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

32、,改善精神科病房管理,开展户外活动,宣传防病意识是降低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精神科患者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摘要】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对3个封闭病区出院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率为9.1%,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多见,其次为胃肠道、下呼吸道、皮肤、口腔。结论:应加强住院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因素的评估,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关键词】 精神科;医院感染;原因分析;护理对策精神疾病是以精神活动紊乱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患者对疾病一般缺乏自知力,无求治欲望,生活没有规律,自理能力下降,机体抵抗力低,增加了

33、医院感染的机会。本文对2009年我院921例住院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医院感染情况调查,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为我院2009年112月3个封闭式管理病房出院的精神障碍患者,共921例,男567例,女354例,年龄1475岁,平均39.5岁,住院天数3470 d,平均103 d。1.2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逐份查阅原始记录,按国家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1确定院感诊断,主要依据为临床症状、体征、各种常规、特殊检查及临床医生的诊断等。1.3 统计学方法:进行2检验。2 结果2.1 医院感染率:调查的921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84例,感染率为9.1%;男56例,女28例,

34、男女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01,P0.05)。2.2 主要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感染最高,感染例数51例,构成比60.7%;其次为胃肠道感染,共8例,构成比9.5%。见表1。2.3 感染发生时间的分布情况:一年中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峰为2月份,共18例,占全部医院感染的21.4%(18/84)。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前3位的月份分别为2月份(13例)、1月份(9例)、7月份(7例),这3个月上呼吸道感染发生数占全部上呼吸道感染的56.9%(29/51)。胃肠道感染发生主要集中在8月份,当月发生胃肠道感染3例,为全部胃肠道感染的37.5%(3/8)。表1 各部位感染情况及构成比表2 住院天数与

35、发生感染的分布情况2.4 住院天数与发生感染的分布情况:住院90 d以内发生感染29例,91180 d 35例,180 d 20例。医院感染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40.57,P0.01)。见表2。3 讨论精神障碍患者由于受精神症状影响,生活自理能力差,有些经常衣着不整、乱食异物、喝生水、进不洁食物、进食无规律、夜间睡眠差,致使免疫力下降,免疫功能下降是导致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另外由于抗精神病药物有过度抑制作用,可抑制呼吸道纤毛运动,使正常的呼吸道防御能力下降2。长期大量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易产生流涎、白细胞减少、咳嗽、吞咽反射减弱等不良反应,也进一步降低了患者的抗病能力。国

36、内有研究认为精神科医院感染发生和住院周期有相关性,住院时间越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越高3-4,本组资料也显示了类似的结果。另外精神科病区住院以大房间的形式,病区内人员密集、活动空间小,一旦有患者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容易发生交叉感染现象,这可能是精神科医院感染中上呼吸道感染高构成比的原因。精神科患者采用集体就餐形式,共用餐具,餐后消毒管理不严格是引起胃肠道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的患者家属探视时带来不洁食物、不易消化的食物或患者不知饥饱、暴饮暴食,这些均易造成胃肠道感染。精神科医院感染的季节因素也需要被重视,秋冬季是流感的高发期,正常人群也极易被感染,工作人员和患者家属作为带菌者,很容易把流感病毒带进

37、病区。本组资料发现上呼吸道感染除了在秋冬季高发外,在7月份也呈高发态势,这可能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等设施广泛应用于精神科病房,由于精神科患者自理能力差,易在空调房间内着凉感冒,对于这一现象应该重视。针对上述医院感染易发因素,医院要提高医护人员对于医院感染的防范意识,建立健全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执行各项规范操作;加强对病区各种设施的消毒,注意餐具的清洗、消毒。要加强患者的饮食管理,提高患者卫生常识水平;督促患者进行适量的体育运动,以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增强患者的防病意识。加强病房环境管理,加强空气流通,注意空调温度的调控,在易感季节,每天要对病区空气进行紫外线消毒,传染病流行季节减少探视。对

38、长期住院、嗜烟和老年患者,作为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重点关注。综上所述,依据精神障碍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特点,针对性的制定预防干预措施,加强对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发季节、好发部位的监测力度,加强精神疾病的治疗与护理,缩短住院时间,减少精神障碍患者的易患因素,降低精神障碍患者的易感性,有效地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医政司医院内感染监控协调组.医院内感染的诊断J.中华医院杂志,1991,7(2):28.2 王志英,杨芳宁.精神病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08-209.3 邵亚琼,陆伟玲.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1):5.4

39、 张兰英,蔡兴初,赵佩瑚,等.加强管理,控制精神科院内管理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1,1(1):61.分类导航经济(454) 管理(40) 法学(36) 理学(148) 工学(112) 建筑(89) 医药(968) 文学(684) 教育(926) 农业(248) 艺术(22) 哲学(84) 文化(712) 政治(134) 社会(188) 外语(44) 最新文章 12/1 住院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及防范对策摘要: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及感染特点,为加强监控提供依据,制定控制措施,促使感染率下降。方法 根据国家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对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

40、2月所有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 结果 共调查2008人次,发生医院感染154人,193例次,感染发生率为7.67%,例次感染率为9.61%。以呼吸道感染最为多见,其次为胃肠道感染、皮肤感染等。结论精神病患者并发医院感染已成为精神科病区管理中重要问题,而积极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是降低感染率的关键。 关键词: 精神病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 住院精神病患者以精神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较少伴有躯体疾病, 滥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及侵入性操作等危险因素也较少,但是住院精神病患者属封闭性治疗环境,住院周期较长,加之慢性衰退患者的不良卫生习惯, 医院感染也较少受到临床医生和护士的重视,因此,临床上住院精神病

41、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并不少见。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减少医院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现将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自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出院病历共 2008例,男1638例,女370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78岁, 平均48.3519.48岁。病程3年者963例次,占47.96%。住院天数:最短5天,最长2801天,平均118.3798.41天,90天者983例次,占48.95%;90天者1025例次,占51.05%。临床诊断:精神分裂症1526例,占76.00%;脑器质性精神

42、障碍213例,占10.61%;情感性精神障碍132例,占6.57%;神经症137例,占6.82%。 1.2 调查方法 病历全部由医院感控办公室受过专业培训的相关人员进行回顾性调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1年颁布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进行判断筛选出感染病例。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t检验或²检验。 结果与分析 .一般资料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的2008例对象中,男1638例,女370例,发生医院感染病例154人,193例次,医院内感染率为7.67%,例次感染率为9.61%。一般资料分析见表1 表1 感染与非感染病例一般资料对比(例%) 感染病例 非感染病例 ² P

43、 性别 男 126(81.82%) 1512(81.55%) 0.01 0.05 女 28(18.18%) 342(18.45%) 0.01 0.05 年龄 1578(45.2927.11) 1178(41.5323.16) t =1.67 0.05 由表1可以看出感染病例与非感染病例患者的年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 =1.67,0.05)。 2.2 病程及入院天数资料分析 感染病例与非感染病例患者的病程及住院天数比较见表2 表2 感染与非感染病例病程及住院天数比较(例%) 感染病例 非感染病例 病程 0.05 13年 53(34.42%) 647(34.9%) 0.01 0.05 3年

44、 89(57.79%) 1053(56.80%) 0.05 0.05 住院天数 (70.1036.98) (64.7329.08) t =1.77 0.05 90天 91(59.10%) 1041(56.15%) 0.47 0.05 总数 154 1854 由表2可以看出感染病例与非感染病例患者的住院天数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 =1.77,0.05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20(12.99%) 193(10.41%) 1.00 0.05 情感性精神障碍 12(7.79%) 120(6.47%) 0.40 0.05 神经症 10(6.49%) 127(6.85%) 0.03 0.05 总数 15

45、4 1854 ² 1.75 P 0.05 由表3可以发现两组病例均以精神分裂症病例为多,这可能主要是住院的精神病人以该病居多的缘故。 2.4感染例次住院期间感染一次者118人,感染二次者27人,感染三次及以上者9人(其中1人住院期间共感染6次)。 2.5 院内感染患者感染部位的分布 发生医院感染193例次中,以呼吸道感染最为多见,其次为胃肠道感染、皮肤感染、口腔感染、泌尿系感染等。具体构成见表4: 表4 感染部位分布 感染部位 感染例次 构成比(%) 上呼吸道 89 46.11 胃肠道 54 27.98 下呼吸道 21 10.88 皮肤 14 7.25 口腔 11 5.70 泌尿系

46、4 2.07 讨 论 目前,医院感染已成为医院管理中的难题,各国家和地区间医院感染率相差悬殊,在3%20%之间,平均为9%。国内医院感染率在0.21%8.25%1。由于精神病患者特殊的治疗环境,抗精神病药物具有的各种副作用及患者受精神症状的影响,精神病患者易发生医院内感染。并造成了精神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所独有的特征。 3.1住院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特点 3.1.1医院感染率较高 这主要与精神病患者住院时间长、住院次数多、封闭式治疗环境、免疫功能低下、受精神症状支配导致异常行为、生活自理能力差及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等因素有关2。精神病患者住院天数越多,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越大,住院次数增加,医院交

47、叉感染的机会相应增加,同时反复住院、住院时间长导致自身机体抵抗力下降,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等可以诱发感染或使感染加重。再者精神科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重视程度不够,也成为医院感染发生的因素之一。 3.1.2感染部位构成差异 在院内感染的部位构成中,国外资料显示,在综合医院中,感染率最高的部位是皮肤,其余依次是泌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血液感染3。而在ICU中最高的是泌尿道、其次是呼吸道、血液感染4。本调查结果显示,以上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占46.11%,依次为胃肠道感染,占27.98%,下呼吸道感染,占10.88%,皮肤感染,占7.25%,口腔感染,占5.70%,泌尿系感染,占2.07%。 精神病患者

48、的上、下呼吸道感染共占56.99%,这与我国呼吸道感染占医院感染发生率首位的报道相一致5。精神病患者发生胃肠道感染以急性肠炎多见,患者受精神症状支配,捡食赃异物,不知饥饱、暴饮暴食、自我保护意识不足,不讲卫生原则,致使病从口入。另外患者之间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的机会增加,再加上有时医护人员在患者之间进行操作而忽略手卫生。因此,应加强饮食管理,餐具消毒等工作,定时定量发放食物,防止患者藏食使食物发生霉变,对于捡食异物的病人,要重点观察。对于患者家属送来的食物要有专人保管,计划发放。 精神病患者也常发生皮肤黏膜感染(占7.25%),大多数精神药物影响神经内分泌功能,使患者皮脂腺及汗腺分泌增加,有些患

49、者受精神症状的支配损伤自己,加之生活自理能力差,极易导致皮肤感染和交叉感染,因此要求患者勤洗澡、勤换衣,详细检查皮肤有无损伤,有无皮肤病,对卧床患者应定时更换体位及按摩身体受压部位,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皮肤疾患发生和传播。 精神病患者发生口腔感染(占5.70%)与其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能坚持刷牙及抗精神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 泌尿系感染(占2.07%)多为女性患者,一方面与女性的生理特征有关,另一方面患者病后个人卫生差,女患者月经期不洁等可引起泌尿系感染。本次调查泌尿系感染率较低,可能与我院收治精神病范围所限(多数为男性复退精神病患者,本组资料中女性患者少),侵入性操作也少等因素有关。 3.

50、2 对精神科病区医院感染的预防对策 对住院精神病患者要 加强基础护理,减少感染发生;增加营养,提高抵抗力;积极治疗精神疾病:尽快控制精神症状,使患者思维改善,异常行为得到纠正,自制能力恢复,尽早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指导督促患者按医嘱接受治疗,同时注意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及处理,并注意居住环境安全,减少感染机会。保持病室及床铺的清洁卫生;做好餐具、用具的清洗消毒工作;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定期给患者进行健康知识讲座,使患者了解有关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实行医院感染(HAI)管理量化考评;加强医务人员的学习培训:提高广大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和消毒、隔离、防护技能的基础上做好以下几

51、点。 3.2.1 完善制度,领会文件精神,狠抓落实针对医院感染工作中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医院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及各种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开展在职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全员培训。 3.2.2 培养医务人员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道德风范;加强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使精神病人入院后应尽可能快速地控制患者的精神病症状,早日能生活自理,尽可能的选用副反应小的药物,以避免药物的毒副作用而造成病人的抵抗力下降的发生;加强医院感染基础知识的教育培训,教育医护人员掌握常规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等。通过宣传、培训使全院形成领导重视、人人参与医院感染控制的好局面,使大家共同支持和协作,以形成一股良性互动的合力,共同探讨精神病医院感染特点,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总之,住院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病率较高,造成危害较大,因此,精神科医务人员,必须提高对精神科病区医院感染特点的认识,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医院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