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维人员岗位培训电源理论防雷接地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61651166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90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运维人员岗位培训电源理论防雷接地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运维人员岗位培训电源理论防雷接地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运维人员岗位培训电源理论防雷接地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资源描述:

《运维人员岗位培训电源理论防雷接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维人员岗位培训电源理论防雷接地(8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七章第七章 接地与防雷系统接地与防雷系统(讲师用(讲师用PPT)中国网通(集团)有限公司2006年12月中国网通运维人员岗位培训丛书动力专业内部资料注意保密第七章第七章 接地与防雷系统接地与防雷系统接地与防雷系统接地与防雷系统 第二节第二节 防雷系统防雷系统第一节第一节 接地系统接地系统 第七章第七章 接地与防雷系统接地与防雷系统接地与防雷系统接地与防雷系统 第二节第二节 防雷系统防雷系统第一节第一节 接地系统接地系统 第一节第一节 接地系统接地系统第一节第一节 接地系统接地系统1.1 1.1 地和接地的概念地和接地的概念1.1.1 1.1.1 地地 1 1电气地,大地是一个电阻非常低、电容

2、量非常大的物体,拥有吸电气地,大地是一个电阻非常低、电容量非常大的物体,拥有吸收无限电荷的能力,而且在吸收大量电荷后仍能保持电位不变,因此作收无限电荷的能力,而且在吸收大量电荷后仍能保持电位不变,因此作为电气系统中的参考电位体。为电气系统中的参考电位体。2 2地电位,与大地紧密接触并形成电气接触的一个或一组导电体称地电位,与大地紧密接触并形成电气接触的一个或一组导电体称为接地极,通常采用圆钢或角钢,也可采用铜棒或铜板。当流入地中的为接地极,通常采用圆钢或角钢,也可采用铜棒或铜板。当流入地中的电流通过接地极向大地作半球形散开时,由于这个半球形的球面在离接电流通过接地极向大地作半球形散开时,由于这

3、个半球形的球面在离接地极越近的地方越小,越远的地方越大,所以在离接地极越近的地方电地极越近的地方越小,越远的地方越大,所以在离接地极越近的地方电阻越大,越远的地方电阻越小。实验证明:在距单根接地极或碰地处阻越大,越远的地方电阻越小。实验证明:在距单根接地极或碰地处 20m 20m 以外的地方,实际已没有什么电阻存在,该处的电位已趋近于零,以外的地方,实际已没有什么电阻存在,该处的电位已趋近于零,这个电位等于零的电气地就叫地电位。这个电位等于零的电气地就叫地电位。第一节第一节 接地系统接地系统1.1.2 1.1.2 接地接地 接地就是将地面上的金属物体或电路中的某结点用导线与大地可靠接地就是将地

4、面上的金属物体或电路中的某结点用导线与大地可靠地连接起来,使该物体或结点与大地保持同电位。地连接起来,使该物体或结点与大地保持同电位。1.2 1.2 接地系统的组成和作用接地系统的组成和作用1.2.1 1.2.1 接地系统的组成接地系统的组成 接地的组成是将电气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通过导电体与大地相连接接地的组成是将电气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通过导电体与大地相连接的系统。由大地、接地体(接地电极)、接地引入线、接地汇集线、接的系统。由大地、接地体(接地电极)、接地引入线、接地汇集线、接地线等组成地线等组成第一节第一节 接地系统接地系统1.2.2 1.2.2 接地系统的作用接地系统的作用 接地的作用主

5、要是防止人身遭受电击、设备和线路遭受损坏、预防接地的作用主要是防止人身遭受电击、设备和线路遭受损坏、预防火灾和防止雷击、防止静电损害和保障通信系统正常运行。组成接地系火灾和防止雷击、防止静电损害和保障通信系统正常运行。组成接地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如下:统的各部分的功能如下:1.1.大地大地 接地系统中所指的地即为一般的土地,不过它有导电的特性,接地系统中所指的地即为一般的土地,不过它有导电的特性,并且有无限大的容量,可以用来作为良好的参考电位。并且有无限大的容量,可以用来作为良好的参考电位。2.2.接地体(接地电极)接地体(接地电极)接地体是使通信局(站)各地线电流汇入接地体是使通信局(站)各地

6、线电流汇入大地扩散和均衡电位而设置的与土地物理结合形成电气接触的金属部件。大地扩散和均衡电位而设置的与土地物理结合形成电气接触的金属部件。3.3.接地引入线。接地体与贯穿通信局(站)各装机楼层的接地总汇接地引入线。接地体与贯穿通信局(站)各装机楼层的接地总汇集线之间的相连的连接线称为接地引入线。集线之间的相连的连接线称为接地引入线。第一节第一节 接地系统接地系统 4.4.接地汇集线。接地汇集线。接地汇集线是指通信局(站)建筑物内分布设置可接地汇集线是指通信局(站)建筑物内分布设置可与各通信机房接地线相连的一组接地干线的总称。与各通信机房接地线相连的一组接地干线的总称。根据等电位原理,为提高接地

7、有效性和减少地线上杂散电流回窜,接地根据等电位原理,为提高接地有效性和减少地线上杂散电流回窜,接地线汇集线分为垂直接地总汇集线和水平接地分汇集线两部分,其中垂直线汇集线分为垂直接地总汇集线和水平接地分汇集线两部分,其中垂直总汇集线是一个主干线,其一端与接地引入线连通,另一端与建筑物各总汇集线是一个主干线,其一端与接地引入线连通,另一端与建筑物各层楼的钢筋和各层楼的水平接地分汇集线相连,形成辐射状结构。层楼的钢筋和各层楼的水平接地分汇集线相连,形成辐射状结构。为了防雷电电磁干扰,垂直接地总汇集线宜安装在建筑物中央部位;也为了防雷电电磁干扰,垂直接地总汇集线宜安装在建筑物中央部位;也可在建筑物底层

8、安装环形汇集线,并垂直引到各机房的水平接地分汇集可在建筑物底层安装环形汇集线,并垂直引到各机房的水平接地分汇集线上。线上。5.5.接地线。通信局(站)内各类需要接地的设备与水平接地分汇集接地线。通信局(站)内各类需要接地的设备与水平接地分汇集线之间的连线,其截面积应根据可能通过的最大负载电流确定,并不准线之间的连线,其截面积应根据可能通过的最大负载电流确定,并不准使用祼导线布放。使用祼导线布放。第一节第一节 接地系统接地系统1.3 1.3 接地系统分类接地系统分类 根据通信工程需要,交、直流电源系统和建筑物防雷等都要求接地,根据通信工程需要,交、直流电源系统和建筑物防雷等都要求接地,各种接地的

9、分类一般可分为功能性接地、保护性接地。以上各种接地的各种接地的分类一般可分为功能性接地、保护性接地。以上各种接地的性质和功能分述如下。性质和功能分述如下。1.3.1 1.3.1 功能性接地功能性接地 用于保证设备(系统)的正常运行,或使设备(系统)可靠而正确用于保证设备(系统)的正常运行,或使设备(系统)可靠而正确地实现其功能。地实现其功能。第一节第一节 接地系统接地系统 1.1.工作接地工作接地 分为交流工作接地与直流工作接地。在通信电源的交流供电系统里,分为交流工作接地与直流工作接地。在通信电源的交流供电系统里,往往将三相四线制电源的中性点直接接地,如配电变压器次级线圈、交往往将三相四线制

10、电源的中性点直接接地,如配电变压器次级线圈、交流发电机电枢绕组等中性点的接地,称为交流工作接地。其接地线称为流发电机电枢绕组等中性点的接地,称为交流工作接地。其接地线称为零线。零线。而在通信电源的直流供电系统里,为了保证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而在通信电源的直流供电系统里,为了保证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保障通信质量而设置的电池一极接地方式,称为直流工作接地。保障通信质量而设置的电池一极接地方式,称为直流工作接地。2.2.信号电路接地信号电路接地 为保证信号具有稳定的基准电位而设置的接地。为保证信号具有稳定的基准电位而设置的接地。第一节第一节 接地系统接地系统 3.3.屏蔽接地屏蔽接地 将电气干扰源引

11、入大地,抑制外来电磁干扰对电子设备的影响,也将电气干扰源引入大地,抑制外来电磁干扰对电子设备的影响,也可以减少电子设备产生的干扰影响其他电子设备。可以减少电子设备产生的干扰影响其他电子设备。4.4.逻辑接地逻辑接地 为了确保稳定的参考电位,将电子设备中的适当金属件作为为了确保稳定的参考电位,将电子设备中的适当金属件作为“逻辑逻辑地地”,一般采用金属地板作逻辑地。,一般采用金属地板作逻辑地。第一节第一节 接地系统接地系统 5.5.测量接地测量接地 在通信电源的接地系统中,专门用来检查、测试通信设备的工作接在通信电源的接地系统中,专门用来检查、测试通信设备的工作接地而埋设的辅助接地,称为测量接地。

12、平时接在直流工作地线盒中的地地而埋设的辅助接地,称为测量接地。平时接在直流工作地线盒中的地线排上,与直流工作接地装置并联使用,当需要测量工作地线接地电阻线排上,与直流工作接地装置并联使用,当需要测量工作地线接地电阻时,将其引线与地线盒中的接地铜排脱离,此时测量接地代替直流工作时,将其引线与地线盒中的接地铜排脱离,此时测量接地代替直流工作地线运行。地线运行。第一节第一节 接地系统接地系统1.3.2 1.3.2 保护性接地保护性接地 即以人身和设备的安全为目的的接地。即以人身和设备的安全为目的的接地。1.1.保护接地保护接地 在通信电源设备中,将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与带电部分绝缘的金属外在通信电源设备

13、中,将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与带电部分绝缘的金属外壳与接地体之间作良好的金属连接,可以防止设备因绝缘损坏而使人员壳与接地体之间作良好的金属连接,可以防止设备因绝缘损坏而使人员遭受触电的危险,这种保护工作人员安全的接地措施,称为保护接地遭受触电的危险,这种保护工作人员安全的接地措施,称为保护接地(或叫安全接地)。(或叫安全接地)。第一节第一节 接地系统接地系统 2.2.防雷接地防雷接地 通信局、站通常有两种防雷接地装置,一种是为保护建筑物不受雷通信局、站通常有两种防雷接地装置,一种是为保护建筑物不受雷击而专设的防雷接地装置,这是由建筑部门设计安装的;另一种是为了击而专设的防雷接地装置,这是由建筑部门设

14、计安装的;另一种是为了防止雷电过电压对通信设备或电源设备的破坏,而埋设的防雷接地装置。防止雷电过电压对通信设备或电源设备的破坏,而埋设的防雷接地装置。其作用是当高压输电线路受到雷击时,阀型避雷器中阀片被击穿,将雷其作用是当高压输电线路受到雷击时,阀型避雷器中阀片被击穿,将雷电流经防雷接地装置导入大地,从而保护了其它设备的安全。电流经防雷接地装置导入大地,从而保护了其它设备的安全。3.3.防静电接地防静电接地 将静电荷引入大地,防止由于静电积聚对人体和设备造成的危害。将静电荷引入大地,防止由于静电积聚对人体和设备造成的危害。4.4.防电蚀接地防电蚀接地 地下埋设金属体作为牺牲阳极或阴极,防止电缆

15、、金属管道等受到地下埋设金属体作为牺牲阳极或阴极,防止电缆、金属管道等受到电蚀。电蚀。第一节第一节 接地系统接地系统1.4 1.4 交流高压供电系统的接地方式交流高压供电系统的接地方式1.4.1 1.4.1 按接地方式分类按接地方式分类 1.1.直接接地制式直接接地制式 即将变压器或发电机的中性点直接或通过小电阻与接地装置相连。即将变压器或发电机的中性点直接或通过小电阻与接地装置相连。这种接地制式的系统,当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接地电流很大,所以又这种接地制式的系统,当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接地电流很大,所以又叫大电流接地制式。叫大电流接地制式。2.2.不接地制式不接地制式 即将变压器或发电机的中

16、性点不与接地装置相连或通过保护、测量、即将变压器或发电机的中性点不与接地装置相连或通过保护、测量、信号仪表、消弧线圈以及具有大电阻等接地设备与接地装置相连。这种信号仪表、消弧线圈以及具有大电阻等接地设备与接地装置相连。这种接地制式的系统,当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接地电流很小,所以又叫小接地制式的系统,当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接地电流很小,所以又叫小电流接地制式。电流接地制式。第一节第一节 接地系统接地系统1.4.2 1.4.2 按接地设备分类按接地设备分类 1.1.不经接地设备的接地制式,变压器或发电机的中性点不经任何接不经接地设备的接地制式,变压器或发电机的中性点不经任何接地设备直接接地或不接地

17、。地设备直接接地或不接地。2.2.经电抗或消弧线圈的接地制式,变压器或发电机的中性点通过消经电抗或消弧线圈的接地制式,变压器或发电机的中性点通过消弧线圈与接地装置相连。弧线圈与接地装置相连。3.3.经电阻的接地制式,变压器或发电机的中性点通过电阻器与接地经电阻的接地制式,变压器或发电机的中性点通过电阻器与接地装置相连。电阻器为高阻值者称为高电阻接地制式,电阻器为低阻值者装置相连。电阻器为高阻值者称为高电阻接地制式,电阻器为低阻值者称为低电阻接地制式。称为低电阻接地制式。4.4.经电抗补偿、电阻并联的接地制式,变压器或发电机的中性点通经电抗补偿、电阻并联的接地制式,变压器或发电机的中性点通过电抗

18、器与电阻器并联接地,其中电抗器宜采用标准规格的消弧线圈。过电抗器与电阻器并联接地,其中电抗器宜采用标准规格的消弧线圈。第一节第一节 接地系统接地系统1.5 1.5 交流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交流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 低压配电系统按保护接地的形式不同可分为:低压配电系统按保护接地的形式不同可分为:ITIT系统、系统、TTTT系统和系统和TNTN系系统。其中统。其中ITIT系统和系统和TTTT系统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各自的保护线直接接系统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各自的保护线直接接地地(也称为保护接地也称为保护接地);TN);TN系统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公共保护线与电源系统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经

19、公共保护线与电源中性点直接电气连接中性点直接电气连接(也称为接零保护也称为接零保护)。第一节第一节 接地系统接地系统 国际电工委员会国际电工委员会(IEC)(IEC)对系统接地的文字符号的意义规定如下:对系统接地的文字符号的意义规定如下:1 1、第一个字母表示供电系统的对地关系:、第一个字母表示供电系统的对地关系:I-I-所有带电部分与地绝缘,或一点经阻抗接地。所有带电部分与地绝缘,或一点经阻抗接地。T-T-中性点直接接地。中性点直接接地。2 2、第二个字母表示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的对地关系:、第二个字母表示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的对地关系:TT外露可导电部分对地直接电气连接,与供电系统的任何接

20、地点无外露可导电部分对地直接电气连接,与供电系统的任何接地点无关关;N N外露可导电部分与供电系统的接地点直接电气连接外露可导电部分与供电系统的接地点直接电气连接(在交流系统中,在交流系统中,接地点通常就是中性点接地点通常就是中性点)。3 3后面还有字母时,这些字母表示中性线与保护线的组合:后面还有字母时,这些字母表示中性线与保护线的组合:SS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分开的;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分开的;OO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合一的。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合一的。第一节第一节 接地系统接地系统1.5.1 IT1.5.1 IT系统系统 IT 系统的组成有三种方式(如图系统的组成有三种方式(如图 1.1 所示)所示):

21、(l)配电系统中性点与地绝)配电系统中性点与地绝缘。缘。(2)配电系统中性点经阻抗接地,电源接地极和外露导电部分的接地极分)配电系统中性点经阻抗接地,电源接地极和外露导电部分的接地极分开。开。(3)电源系统中性点经阻抗接地,外露导电部分接到电源的接地极上。)电源系统中性点经阻抗接地,外露导电部分接到电源的接地极上。图1.1 IT系统第一节第一节 接地系统接地系统1.5.2 TT1.5.2 TT系统系统 TT TT 系统是三相四线制中线系统是三相四线制中线 N N 直接接地的系统,这种系统的应用较直接接地的系统,这种系统的应用较广。用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采用各自的广。用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采

22、用各自的 PE PE 线接地,如图线接地,如图1.21.2所示。所示。图1.2 TT 系统第一节第一节 接地系统接地系统1.5.3 TN1.5.3 TN系统系统 在变压器或发电机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在变压器或发电机中性点直接接地的380/220V380/220V三相四线低压电网中,三相四线低压电网中,将正常运行时不带电的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经公共的保护线与电源的中将正常运行时不带电的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经公共的保护线与电源的中性点直接电气连接,即过去所称的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的保护接零。性点直接电气连接,即过去所称的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的保护接零。TNTN系统即保护接零系统。系统即保护接零系统。TNT

23、N系统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并有中性线引出。按其保护线形式,系统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并有中性线引出。按其保护线形式,TNTN系统又分为:系统又分为:TN-CTN-C系统、系统、TN-STN-S系统和系统和TN-C-STN-C-S系统等系统等3 3种。种。第一节第一节 接地系统接地系统1.TN-S1.TN-S系统系统 TNTN一一S S 系统又称三相五线系统,即三条相线系统又称三相五线系统,即三条相线 A A、B B、C C,一条,一条中线中线 N N 和一条保护线和一条保护线 PE PE。仅地线。仅地线 PEPE的一点接地,用电设备的外露可的一点接地,用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如机架、机壳、

24、机座等)接到导电部分(如机架、机壳、机座等)接到 PE PE 线上,如图线上,如图1.31.3所示。所示。图1.3 TN 一 S 系统第一节第一节 接地系统接地系统2.TN-C2.TN-C系统系统 TNTN一一C C 系统又称三相四线制系统,与系统又称三相四线制系统,与 TNTN一一S S 系统的区别在于它是系统的区别在于它是将将 N N 线与线与 PE PE 线合并成了一根线合并成了一根 PEN PEN 线,如图线,如图1.41.4所示。所示。图1.4 TN-C系统 第一节第一节 接地系统接地系统3.TN-C-S3.TN-C-S系统系统 TNTN一一C C一一S S 系统也称四线半系统,即在

25、系统也称四线半系统,即在 TNTN一一C C系统的末端将系统的末端将 PEN PEN 线线分为分为 PE PE 和和 N N,如图,如图1.51.5所示。所示。图1.5 TN-C-S系统第一节第一节 接地系统接地系统1.6 1.6 通信局(站)的接地系统通信局(站)的接地系统 在通信系统中,按照接地功能不同分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防雷在通信系统中,按照接地功能不同分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工作接地又可分为直流工作接地和交流工作接地。防雷接地也称接地。工作接地又可分为直流工作接地和交流工作接地。防雷接地也称为过电压保护接地。对于交、直流工作接地系统、保护接地系统及防雷为过电压保护接地。对

26、于交、直流工作接地系统、保护接地系统及防雷接地系统的设置,目前有两种方式:即接地系统的设置,目前有两种方式:即分设接地分设接地与与联合接地联合接地。第一节第一节 接地系统接地系统1.6.1 1.6.1 分设接地系统分设接地系统 1.1.分设接地的概念分设接地的概念 所谓分设接地,即各自成为独立的接地系统,各系统间的接地线不所谓分设接地,即各自成为独立的接地系统,各系统间的接地线不相互连接,各系统的接地装置也相互分开。相互连接,各系统的接地装置也相互分开。分设接地的原因是考虑到直流工作接地会直接影响通信质量,又因分设接地的原因是考虑到直流工作接地会直接影响通信质量,又因为通信设备的收信系统灵敏度

27、很高,很容易受干扰,所以全局公用的直为通信设备的收信系统灵敏度很高,很容易受干扰,所以全局公用的直流工作接地装置应力求减少干扰。而保护接地往往由于交流电网的特点流工作接地装置应力求减少干扰。而保护接地往往由于交流电网的特点(因保护接地与交流电网中性地线连在一起),在正常情况下也有电流(因保护接地与交流电网中性地线连在一起),在正常情况下也有电流流动,如果和直流工作地线合并装设,就有可能引起整个杂音增大。至流动,如果和直流工作地线合并装设,就有可能引起整个杂音增大。至于防雷接地装置,更有可能在雷电时呈现较高的电位,如果与其他地线于防雷接地装置,更有可能在雷电时呈现较高的电位,如果与其他地线合设,

28、就容易危及通信设备、电源设备及维护人员的安全。合设,就容易危及通信设备、电源设备及维护人员的安全。第一节第一节 接地系统接地系统 2.2.分设接地系统的问题分设接地系统的问题 大型局、站中,各接地系统比较复杂,如电源设备机壳接地保护,大型局、站中,各接地系统比较复杂,如电源设备机壳接地保护,使保护接地装置与交流工作接地装置相连到一起;通信设备机架直流接使保护接地装置与交流工作接地装置相连到一起;通信设备机架直流接地,通过走线架的联接,又使直流工作地线与交流地线连接,因此各接地,通过走线架的联接,又使直流工作地线与交流地线连接,因此各接地系统难于分开。地系统难于分开。中、小型局(站)中,有时因场

29、地限制,使得各接地装置靠得很中、小型局(站)中,有时因场地限制,使得各接地装置靠得很近,这样也不能绝对分开。近,这样也不能绝对分开。在微波站中,由于设备的结构和安装上把直流工作接地和天线防在微波站中,由于设备的结构和安装上把直流工作接地和天线防雷地线相连,直流接地系统和防雷接地系统也无法分开。雷地线相连,直流接地系统和防雷接地系统也无法分开。由于各种通信设备随机和无法控制的连接,并由于大地中的电藕由于各种通信设备随机和无法控制的连接,并由于大地中的电藕合,各种接地系统实际上也是互相连通的。合,各种接地系统实际上也是互相连通的。因与不同接地体相连接的各部位之间可能产生大的电位差,故有因与不同接地

30、体相连接的各部位之间可能产生大的电位差,故有危害人身、设备和房屋建筑安全的可能。危害人身、设备和房屋建筑安全的可能。第一节第一节 接地系统接地系统1.6.2 1.6.2 联合接地系统联合接地系统 1.1.联合接地的概念联合接地的概念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通信杻纽大楼,其主楼地下基础钢结构躯体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通信杻纽大楼,其主楼地下基础钢结构躯体由于对地电阻很小,可作为大楼通信工作接地装置的接地体,并大多数由于对地电阻很小,可作为大楼通信工作接地装置的接地体,并大多数是利用钢筋作为避雷引下线。通信工作接地与大楼的防雷接地从电气上是利用钢筋作为避雷引下线。通信工作接地与大楼的防雷接地从电气上是

31、难以分开的。因此通信枢纽大楼的接地系统,将各种接地线汇接到总是难以分开的。因此通信枢纽大楼的接地系统,将各种接地线汇接到总接地汇流排上,即将工作地、保护地和防雷地接在一起,形成联合接地,接地汇流排上,即将工作地、保护地和防雷地接在一起,形成联合接地,如图如图1.61.6。第一节第一节 接地系统接地系统图1.6联合接地系统第一节第一节 接地系统接地系统 2.2.联合接地的要求联合接地的要求 在一些新建通信局、站的工程设计中,由于通信的需要和地形的限在一些新建通信局、站的工程设计中,由于通信的需要和地形的限制,已将交、直流接制,已将交、直流接 地系统及建筑防雷系统合并为一个接地系统,必须将它们多次

32、地、地系统及建筑防雷系统合并为一个接地系统,必须将它们多次地、妥善地连接起来,使整个接地网中的导体处于同电位,并且公用的接地妥善地连接起来,使整个接地网中的导体处于同电位,并且公用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得大于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得大于0.50.5。另外,整个接地网内导体的连接点都必须接触良好,牢固可靠。因另外,整个接地网内导体的连接点都必须接触良好,牢固可靠。因为当大气放电时所产生的雷电电流流过整个接地网时,局内的铁架和电为当大气放电时所产生的雷电电流流过整个接地网时,局内的铁架和电源线中的地线,都有可能变成雷电流的分路,如果接触不良,容易产生源线中的地线,都有可能变成雷电流的分路,如果接触不良,

33、容易产生跳火或接点发热等情况。如果所有连接点牢固可靠,而且接地装置本身跳火或接点发热等情况。如果所有连接点牢固可靠,而且接地装置本身电阻又很小,这样将促使雷电中和,对设备和人身的安全将会得到很大电阻又很小,这样将促使雷电中和,对设备和人身的安全将会得到很大的保证。的保证。第一节第一节 接地系统接地系统 3.3.联合接地的优点联合接地的优点 在技术上使整个大楼内的所有接地系统联合组成低接地电阻的均压在技术上使整个大楼内的所有接地系统联合组成低接地电阻的均压网,具有如下优点:网,具有如下优点:地电位均衡,同层各地线系统电位大体相等,消除危及设备的电位差地电位均衡,同层各地线系统电位大体相等,消除危

34、及设备的电位差。公共接地母线为全局建立了基准零电位点。全局按一点接地原理而用公共接地母线为全局建立了基准零电位点。全局按一点接地原理而用一个接地系统,当发生地电位上升时,各处的地电位一齐上升,基本不一个接地系统,当发生地电位上升时,各处的地电位一齐上升,基本不存在电位差。存在电位差。消除了地线系统的干扰。依据各种不同电特性设计出多种地线各级系消除了地线系统的干扰。依据各种不同电特性设计出多种地线各级系统,彼此间存在相互影响,而今采用一个接地系统后,使地线系统做到统,彼此间存在相互影响,而今采用一个接地系统后,使地线系统做到无干扰。无干扰。电磁兼容性能变好。由于强、弱电,高频和低频电都等电位,又

35、采用电磁兼容性能变好。由于强、弱电,高频和低频电都等电位,又采用分屏蔽设备和分枝地线等方法,所以提高了电磁兼容指标。分屏蔽设备和分枝地线等方法,所以提高了电磁兼容指标。第一节第一节 接地系统接地系统1.7 1.7 降低接地电阻的方法降低接地电阻的方法 根据土壤电阻率的高低,采用的方法不同。根据土壤电阻率的高低,采用的方法不同。1.7.1 1.7.1 高土壤电阻率地区高土壤电阻率地区 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可采用下列各种方法降低接地电阻。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可采用下列各种方法降低接地电阻。1.1.外引接地法。外引接地法。将接地体引至附近的水井、泉眼、水沟、河边、水库边、将接地体引至附近的水井、泉眼

36、、水沟、河边、水库边、大树下等土壤电阻率较低的地方,或者敷设水下接地网,以降低接地电阻。大树下等土壤电阻率较低的地方,或者敷设水下接地网,以降低接地电阻。2.2.接地体延长法接地体延长法。延长水平接地体,增加其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可以降低。延长水平接地体,增加其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可以降低接地电阻。接地电阻。3.3.深埋法。深埋法。如果周围土壤电阻率不均匀,可在土壤电阻率较低的地方深埋如果周围土壤电阻率不均匀,可在土壤电阻率较低的地方深埋接地体以减小接地电阻。接地体以减小接地电阻。4.4.化学处理法。化学处理法。这种方法是在接地点周围置换或加入低电阻率的固体或液这种方法是在接地点周围置换或加入低电

37、阻率的固体或液体材料,以降低流散电阻。体材料,以降低流散电阻。5.5.换土法。换土法。此法是给接地坑内换上低电阻土壤以降低接地电阻的方法。此法是给接地坑内换上低电阻土壤以降低接地电阻的方法。第一节第一节 接地系统接地系统1.7.2 1.7.2 冻土地区冻土地区 在冻土地区,为提高接地质量,可以采用下列各种措施:在冻土地区,为提高接地质量,可以采用下列各种措施:1.1.将接地体敷设在融化地带或融化地带的水池、水坑中;将接地体敷设在融化地带或融化地带的水池、水坑中;2.2.敷设深钻式接地体,或充分利用井管或其他深埋在地下的金属构敷设深钻式接地体,或充分利用井管或其他深埋在地下的金属构件作接地体;件

38、作接地体;3.3.在房屋融化盘内敷设接地体;在房屋融化盘内敷设接地体;4.4.除深埋式接地体外,再敷设深度为除深埋式接地体外,再敷设深度为0.5m0.5m的延长接地体,以便在夏的延长接地体,以便在夏季地层表面化冻时起流散作用;季地层表面化冻时起流散作用;5.5.在接地体周围人工处理土壤,以降低冻结温度和土壤电阻率。在接地体周围人工处理土壤,以降低冻结温度和土壤电阻率。第一节第一节 接地系统接地系统1.8 1.8 接地电阻的测量及标准接地电阻的测量及标准 由于土壤电阻率随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含水量、温度等因由于土壤电阻率随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含水量、温度等因素变化,接地设施也可能由于

39、锈蚀而影响接地电阻值,因此定期进行接素变化,接地设施也可能由于锈蚀而影响接地电阻值,因此定期进行接地电阻的测量,对保证人身、电气安全有重要的作用。地电阻的测量,对保证人身、电气安全有重要的作用。测试的方法和标准见操作手册相关章节。测试的方法和标准见操作手册相关章节。第七章第七章 接地与防雷系统接地与防雷系统接地与防雷系统接地与防雷系统 第二节第二节 防雷系统防雷系统第一节第一节 接地系统接地系统 第二节第二节 防雷系统防雷系统第二节第二节 防雷系统防雷系统2.1 2.1 雷电的产生及其特点和危害雷电的产生及其特点和危害 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它对国民经济造成的危害日趋严重。因此,雷电是一种自然现

40、象,它对国民经济造成的危害日趋严重。因此,防雷是通信行业一项重要的工作。应当加强防雷意识,落实防雷措施,防雷是通信行业一项重要的工作。应当加强防雷意识,落实防雷措施,做好预防工作,将雷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做好预防工作,将雷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第二节第二节 防雷系统防雷系统2.1.1 2.1.1 雷电的产生雷电的产生 雷电的生成始于雷云的生成,而雷云是由大气上空的水滴、冰晶和雷电的生成始于雷云的生成,而雷云是由大气上空的水滴、冰晶和气体尘埃等组成的巨大的、不透光且带电荷的乌黑色云块,其形成的根气体尘埃等组成的巨大的、不透光且带电荷的乌黑色云块,其形成的根本原因就是含水蒸气的气流运动。随着雷云的不

41、断发展聚积,将会引起本原因就是含水蒸气的气流运动。随着雷云的不断发展聚积,将会引起闪电、雷鸣现象,这就是雷暴。雷暴的形成主要是两种:锋面雷暴和热闪电、雷鸣现象,这就是雷暴。雷暴的形成主要是两种:锋面雷暴和热雷暴。锋面雷暴是由于在地表流动的两个气团相遇时,冷气团因密度大雷暴。锋面雷暴是由于在地表流动的两个气团相遇时,冷气团因密度大而流动在热气团下方,在两者交界面上形成相对运动并把热气团猛抬上而流动在热气团下方,在两者交界面上形成相对运动并把热气团猛抬上升,热气流形成强大的上升气柱和涡流,这样就会形成积云。这时如果升,热气流形成强大的上升气柱和涡流,这样就会形成积云。这时如果热气团的温度足够高和水

42、份足够多,就可以形成巨大的雷暴乌云。热雷热气团的温度足够高和水份足够多,就可以形成巨大的雷暴乌云。热雷暴发生在山区。由于阳光照射,山丘及其地面温度升高,热气流因密度暴发生在山区。由于阳光照射,山丘及其地面温度升高,热气流因密度小而向天空流动,附近树木、湖泊和河流等的气温较低,周围相对较冷小而向天空流动,附近树木、湖泊和河流等的气温较低,周围相对较冷的气流向山丘温度较高、密度较小的地带集中,同时这些气流又被山丘的气流向山丘温度较高、密度较小的地带集中,同时这些气流又被山丘地表的高温加热而向天空流动,这样就形成热雷暴。地表的高温加热而向天空流动,这样就形成热雷暴。第二节第二节 防雷系统防雷系统 雷

43、云对大地之间有较高的电位时,它对大地有静电感应。此时雷云雷云对大地之间有较高的电位时,它对大地有静电感应。此时雷云下面的大地感应出异性的电荷,两者之间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空间电容器。下面的大地感应出异性的电荷,两者之间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空间电容器。雷云中或是雷云对地各处的电场强度不一样,等一定数量的电荷聚集在雷云中或是雷云对地各处的电场强度不一样,等一定数量的电荷聚集在一个区域时,这个区域的电势就会逐渐上升,当其附近电场强度达到足一个区域时,这个区域的电势就会逐渐上升,当其附近电场强度达到足以使附近空气绝缘破坏的程度,约为以使附近空气绝缘破坏的程度,约为252530kV/cm30kV/cm时,空气开

44、始游离,成时,空气开始游离,成为导电性的通道,叫做雷电先导。雷电先导进展到离地面大约为导电性的通道,叫做雷电先导。雷电先导进展到离地面大约100100300m300m高度时,地面受感应而聚集的异号电荷更加集中,特别易于聚集在较突高度时,地面受感应而聚集的异号电荷更加集中,特别易于聚集在较突起或较高的地面突出物上,于是形成迎雷先导,向空中的雷电先导快速起或较高的地面突出物上,于是形成迎雷先导,向空中的雷电先导快速接近。当两者接触时,地面的异号电荷经过迎雷先导通道与雷电先导通接近。当两者接触时,地面的异号电荷经过迎雷先导通道与雷电先导通道中的电荷发生强烈的中和,出现极大的电流而产生强烈的闪光并伴随

45、道中的电荷发生强烈的中和,出现极大的电流而产生强烈的闪光并伴随巨大声音,这就是雷电的主放电阶段。主放电阶段存在的时间极短,一巨大声音,这就是雷电的主放电阶段。主放电阶段存在的时间极短,一般约为般约为5050100s100s间,电流可达数十万安培。主放电阶段结束后,雷云间,电流可达数十万安培。主放电阶段结束后,雷云中的残余电荷继续经放电通道入地,称为余辉阶段。余辉电流为中的残余电荷继续经放电通道入地,称为余辉阶段。余辉电流为1001001000A1000A,持续时间一般为,持续时间一般为0.030.030.15s0.15s。第二节第二节 防雷系统防雷系统 由于雷云中可能同时存在着几个电荷聚集中心

46、,所以第一个电荷聚由于雷云中可能同时存在着几个电荷聚集中心,所以第一个电荷聚集中心完成对地的放电后,可能引起第二个、第三个中心也沿第一次放集中心完成对地的放电后,可能引起第二个、第三个中心也沿第一次放电通道放电。因此雷云放电多数具有多重性,电通道放电。因此雷云放电多数具有多重性,2-32-3次的较为常见,每次相次的较为常见,每次相隔几百微秒到几百毫秒不等,电流逐次减小。隔几百微秒到几百毫秒不等,电流逐次减小。第二节第二节 防雷系统防雷系统2.1.2 2.1.2 雷电的特点雷电的特点 1 1冲击电流大冲击电流大 2 2时间短时间短 3 3雷电流变化梯度大雷电流变化梯度大 4 4冲击电压高冲击电压

47、高 5 5雷灾的主要对象已集中在微电子器件设备上,使受灾面大大扩大,雷灾的主要对象已集中在微电子器件设备上,使受灾面大大扩大,受灾行业面扩大。受灾行业面扩大。第二节第二节 防雷系统防雷系统2.1.3 2.1.3 雷电的种类雷电的种类 1 1直击雷直击雷 2 2感应雷感应雷 3 3雷电波侵入雷电波侵入 4 4球形雷球形雷.第二节第二节 防雷系统防雷系统2.1.4 2.1.4 防雷区的划分防雷区的划分 将一个易遭雷击的区域,按照通信局站建筑物内外、通信机房及被将一个易遭雷击的区域,按照通信局站建筑物内外、通信机房及被保护设备所处环境的不同,进行被保护区域划分,这些被保护区域称为保护设备所处环境的不

48、同,进行被保护区域划分,这些被保护区域称为防雷区防雷区(Lightning Protection Zones,LPZ(Lightning Protection Zones,LPZ),由外到内把被保护区),由外到内把被保护区域划分为不同的防雷区域划分为不同的防雷区(LPZ(LPZ)。)。第二节第二节 防雷系统防雷系统图2.1防雷区划分的一般原则 第二节第二节 防雷系统防雷系统 将一个建筑物划分将一个建筑物划分为几个防雷区和做符合为几个防雷区和做符合要求的等电位连接的例要求的等电位连接的例子如图子如图2.2 2.2 所示。所示。图2.2 将一个建筑物划分为几个雷区和做符合等电位连接的例子第二节第二

49、节 防雷系统防雷系统2.2 2.2 雷电的危害雷电的危害雷电的破坏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可造成通信局站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损坏雷电的破坏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可造成通信局站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损坏供电设备,造成停电,烧毁设备、计算机系统、控制调节系统等。供电设备,造成停电,烧毁设备、计算机系统、控制调节系统等。1.1.电效应电效应.2.2.热效应热效应3.3.机械效应机械效应4.4.静电感应静电感应5.5.电磁感应电磁感应6.6.雷电波侵入雷电波侵入7.7.雷电对人的危害雷电对人的危害8.8.防雷装置上的高电压对建筑物的反击作用防雷装置上的高电压对建筑物的反击作用9.9.浪涌浪涌 (1 1)电源浪涌)

50、电源浪涌 (2 2)信号系统浪涌)信号系统浪涌第二节第二节 防雷系统防雷系统2.3 2.3 通信系统防雷技术通信系统防雷技术 从现代雷电研究理论和防雷技术来讲,通信系统的雷电防护技术是从现代雷电研究理论和防雷技术来讲,通信系统的雷电防护技术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贯彻整体防护的思想,综合运用直击雷防护(接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贯彻整体防护的思想,综合运用直击雷防护(接闪)、等电位连接、屏蔽措施以及防雷装置等。闪)、等电位连接、屏蔽措施以及防雷装置等。2.3.1 2.3.1 接闪接闪 接闪就是让在一定范围内出现的闪电能量按照人们设计的通道泄放接闪就是让在一定范围内出现的闪电能量按照人们设计的通道泄放到大

51、地中去。避雷针是一种主动式接闪装置,其功能是把闪电电流引导到大地中去。避雷针是一种主动式接闪装置,其功能是把闪电电流引导入大地。避雷线和避雷带是在避雷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采用避雷针是入大地。避雷线和避雷带是在避雷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采用避雷针是最首要、最基本的防雷措施。最首要、最基本的防雷措施。第二节第二节 防雷系统防雷系统2.3.2 2.3.2 均压连接均压连接 接闪装置在捕获雷电时,引下线立即升至高电位,会对防雷系统周接闪装置在捕获雷电时,引下线立即升至高电位,会对防雷系统周围的尚处于地电位的导体产生旁侧闪络,并使其电位升高,进而对人员围的尚处于地电位的导体产生旁侧闪络,并使其电位升高,进

52、而对人员和设备构成危害。为了减少闪络危险,最简单的办法是采用均压环,将和设备构成危害。为了减少闪络危险,最简单的办法是采用均压环,将处于地电位的导体等电位连接起来,一直到接地装置。局站内的所有设处于地电位的导体等电位连接起来,一直到接地装置。局站内的所有设施形成一个施形成一个“等电位岛等电位岛”,从而保证导电部件之间不产生有害的电位差,从而保证导电部件之间不产生有害的电位差,不发生旁侧闪络放电。完善的等电位连接还可以防止闪电电流入地造成不发生旁侧闪络放电。完善的等电位连接还可以防止闪电电流入地造成的地电位升高所产生的反击。的地电位升高所产生的反击。第二节第二节 防雷系统防雷系统2.3.3 2.

53、3.3 接地接地 接地就是让已经纳入防雷系统的闪电能量泄放入大地,避免发生反接地就是让已经纳入防雷系统的闪电能量泄放入大地,避免发生反击。接地是防雷系统中最基础的环节,接地不好,所有防雷措施的防雷击。接地是防雷系统中最基础的环节,接地不好,所有防雷措施的防雷效果都不能发挥出来。防雷接地是地面通信局站安装验收规范中最基本效果都不能发挥出来。防雷接地是地面通信局站安装验收规范中最基本的安全要求。防雷工程领域要求采用联合接地方式。的安全要求。防雷工程领域要求采用联合接地方式。如前所述,联合接地系统是将防雷装置(如前所述,联合接地系统是将防雷装置(LPSLPS)、建筑物主要金属构)、建筑物主要金属构件

54、、低压配电保护线(件、低压配电保护线(PEPE线)、设备工作接地、设备保护接地、屏蔽体线)、设备工作接地、设备保护接地、屏蔽体接地、防静电接地和信息设备逻辑接地等相互连接到一个或多个导通的接地、防静电接地和信息设备逻辑接地等相互连接到一个或多个导通的接地装置的金属装置。联合接地系统是建筑物自然接地体与各种人工接接地装置的金属装置。联合接地系统是建筑物自然接地体与各种人工接地体的合理组合。地体的合理组合。第二节第二节 防雷系统防雷系统2.3.4 2.3.4 分流分流 分流就是在一切从室外来的导线(包括电力电源线、电话线、信号分流就是在一切从室外来的导线(包括电力电源线、电话线、信号线、天线的馈线

55、等)与接地线之间并联一种适当的电涌保护器(线、天线的馈线等)与接地线之间并联一种适当的电涌保护器(SPDSPD)。)。当直击雷或感应雷在线路上产生的过电压波沿着这些导线进入室内或设当直击雷或感应雷在线路上产生的过电压波沿着这些导线进入室内或设备时,备时,SPDSPD的电阻突然降到低值,近于短路状态,将闪电电流分流入地;的电阻突然降到低值,近于短路状态,将闪电电流分流入地;同时它能将线路上感应的过电压抑制到各种线路设备可承受的范围内,同时它能将线路上感应的过电压抑制到各种线路设备可承受的范围内,从而保护电路设备不受损坏。从而保护电路设备不受损坏。分流是防护各种电气电子设备的关键措施。由于雷电流在

56、分流之后,分流是防护各种电气电子设备的关键措施。由于雷电流在分流之后,仍会有少部分沿导线进入设备,这对于不耐高压的微电子设备来说仍是仍会有少部分沿导线进入设备,这对于不耐高压的微电子设备来说仍是很危险的,所以对于这类设备在导线进入机壳前应进行多级分流。很危险的,所以对于这类设备在导线进入机壳前应进行多级分流。采用分流防雷措施时,应特别注意采用分流防雷措施时,应特别注意SPDSPD性能参数的选择,因为附加设施的性能参数的选择,因为附加设施的安装或多或少地会影响系统的性能。比如:信号用安装或多或少地会影响系统的性能。比如:信号用SPDSPD的接入应不影响系的接入应不影响系统的传输速率;天馈线统的传

57、输速率;天馈线SPDSPD在通带内的损耗要尽量小;若使用在定向设备在通带内的损耗要尽量小;若使用在定向设备上,不能导致定位误差。上,不能导致定位误差。第二节第二节 防雷系统防雷系统2.3.5 2.3.5 屏蔽屏蔽 屏蔽就是用金属网、箔、壳、管等导体把需要保护的对象包围起来,屏蔽就是用金属网、箔、壳、管等导体把需要保护的对象包围起来,阻隔闪电的脉冲电磁场从空间入侵的通道,是减少雷击电磁脉冲干扰的阻隔闪电的脉冲电磁场从空间入侵的通道,是减少雷击电磁脉冲干扰的基本措施,它包括建筑物外部与内部线路屏蔽措施。一般采用屏蔽电缆,基本措施,它包括建筑物外部与内部线路屏蔽措施。一般采用屏蔽电缆,利用各种人工的

58、屏蔽箱盒(金属管)、法拉第屏蔽笼等和各种可以利用利用各种人工的屏蔽箱盒(金属管)、法拉第屏蔽笼等和各种可以利用的自然屏蔽体来最大限度地阻挡、衰减由于电磁感应而在系统设备上产的自然屏蔽体来最大限度地阻挡、衰减由于电磁感应而在系统设备上产生的电磁干扰或过电压能量,具体可分为建筑物屏蔽、设备屏蔽和各种生的电磁干扰或过电压能量,具体可分为建筑物屏蔽、设备屏蔽和各种线缆(包括管道)的屏蔽。屏蔽的线缆(包括管道)的屏蔽。屏蔽的“趋肤效应趋肤效应”可使相当大的一部分电可使相当大的一部分电流沿屏蔽接地端口泄入大地。因此,在屏蔽中要重视对各种流沿屏蔽接地端口泄入大地。因此,在屏蔽中要重视对各种“洞或孔洞或孔”的

59、密封,除门、窗外,重点对入户的各种金属管道、通信线路、电力电的密封,除门、窗外,重点对入户的各种金属管道、通信线路、电力电缆等入口做好屏蔽和接地处理。各种线缆均要采取屏蔽措施。金属丝编缆等入口做好屏蔽和接地处理。各种线缆均要采取屏蔽措施。金属丝编织网、金属软(硬)导管、金属栈桥均可用于屏蔽电缆。织网、金属软(硬)导管、金属栈桥均可用于屏蔽电缆。第二节第二节 防雷系统防雷系统2.3.6 2.3.6 防雷装置防雷装置 防雷装置是指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电涌保护器(防雷装置是指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电涌保护器(SPD SPD)及)及其他连接导体的总合。一般将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分为两大类其他连接

60、导体的总合。一般将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分为两大类:外部防雷装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外部防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置和内部防雷装置。外部防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即传统的防雷装置。内部防雷装置主要用来减小建筑物内部的雷电流及即传统的防雷装置。内部防雷装置主要用来减小建筑物内部的雷电流及其电磁效应,如采用电磁屏蔽、等电位连接和装设电涌保护器(其电磁效应,如采用电磁屏蔽、等电位连接和装设电涌保护器(SPDSPD)等)等措施,防止雷击电磁脉冲可能造成的危害。措施,防止雷击电磁脉冲可能造成的危害。1.1.接闪器接闪器 2.2.避雷针避雷针 3.3.避雷线避雷线 4.4.避雷

61、带和避雷网避雷带和避雷网 5.5.避雷器避雷器第二节第二节 防雷系统防雷系统 图2.3避雷器的连接 第二节第二节 防雷系统防雷系统2.3.7 2.3.7 过电压保护过电压保护 1.1.过电压的种类和来源过电压的种类和来源 过电压指峰值大于正常运行下最大稳态电压的相应峰值的任何电压。过电压指峰值大于正常运行下最大稳态电压的相应峰值的任何电压。它指一切可能对设备造成损害的危险电压。过电压包括:它指一切可能对设备造成损害的危险电压。过电压包括:瞬态过电压,持续时间为毫秒级或更短。瞬态过电压,持续时间为毫秒级或更短。暂态过电压或短时过电压,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一般介于暂态过电压或短时过电压,持续时间相对

62、较长,一般介于 0.1s0.1s和和1s1s之间。瞬态过电压的来源主要有:雷击、开关操作、静电放电和核爆之间。瞬态过电压的来源主要有:雷击、开关操作、静电放电和核爆炸。炸。第二节第二节 防雷系统防雷系统2.2.电压保护的原则电压保护的原则 通信电源系统过电压保护有两条基本原则:通信电源系统过电压保护有两条基本原则:一是系统防护原则,一是系统防护原则,二是概率防护原则。二是概率防护原则。第二节第二节 防雷系统防雷系统3.3.过电压保护的方法过电压保护的方法 为了防止过电压威胁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首先可以减少或阻为了防止过电压威胁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首先可以减少或阻止过电压能量到达设备,这

63、样的方法包括:止过电压能量到达设备,这样的方法包括:衰减或转移能量,如采用屏蔽、滤波、加装电涌保护器(衰减或转移能量,如采用屏蔽、滤波、加装电涌保护器(SPDSPD)等)等措施。措施。断开危险线路,如采用熔断器、短路器等。这一方法要在条件允断开危险线路,如采用熔断器、短路器等。这一方法要在条件允许时才可以实施。许时才可以实施。电气隔离,如采用隔离变压器、光藕等。电气隔离,如采用隔离变压器、光藕等。其次,由于过电压本身的不确定性和技术实现上的困难,不可能将其次,由于过电压本身的不确定性和技术实现上的困难,不可能将过电压能量完全消除或阻止,这时需要增强设备抵抗剩余能量威胁的方过电压能量完全消除或阻

64、止,这时需要增强设备抵抗剩余能量威胁的方法。这些方法有:提高设备的工作电压范围、提高设备的绝缘强度以及法。这些方法有:提高设备的工作电压范围、提高设备的绝缘强度以及设计和实施完善的等电位连接与接地网络等。设计和实施完善的等电位连接与接地网络等。第二节第二节 防雷系统防雷系统2.42.4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SPDSPD)的种类和性能)的种类和性能 过电压保护器件又叫电涌保护器(过电压保护器件又叫电涌保护器(Surge Protective DeviceS,Surge Protective DeviceS,SPD)SPD),是用于各类通信系统对各种雷电电流、操作过电压等进行保护,是用于各类通信

65、系统对各种雷电电流、操作过电压等进行保护的器件。它由气体放电管、放电间隙、的器件。它由气体放电管、放电间隙、MOV MOV(氧化物压敏电阻)、(氧化物压敏电阻)、SAD SAD(半导体放电管)、齐纳二极管、滤波器、保险丝等元件组成。(半导体放电管)、齐纳二极管、滤波器、保险丝等元件组成。第二节第二节 防雷系统防雷系统2.4.1 SPD 2.4.1 SPD 的分类的分类 1.1.开关型开关型 SPD SPD 2.2.限压型限压型 SPDSPD 3.3.混合型混合型 SPDSPD 4.4.按按SPDSPD的端口型式分类的端口型式分类 根据在不同系统中使用的需求,根据在不同系统中使用的需求,SPDS

66、PD可分为一端口或两端口的型式。可分为一端口或两端口的型式。一端口一端口SPDSPD可能有隔开的输入端及输出端,在它们之间没有特意设置可能有隔开的输入端及输出端,在它们之间没有特意设置的电阻或电感。(见图的电阻或电感。(见图2.42.4)第二节第二节 防雷系统防雷系统图2.4第二节第二节 防雷系统防雷系统 两端口(又称双口)两端口(又称双口)SPDSPD:具有两组端口的:具有两组端口的SPDSPD,一般与被保护电路,一般与被保护电路串联连接,或使用接线柱连接,在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有特意设置的串串联连接,或使用接线柱连接,在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有特意设置的串联阻抗。(见图联阻抗。(见图2.52.5)图2.5 第二节第二节 防雷系统防雷系统2.4.2 SPD2.4.2 SPD器件的主要性能器件的主要性能 1.1.最大持续电压最大持续电压U UC C 在在220/380V220/380V三相系统中选择三相系统中选择SPDSPD的最大持续运行电压的最大持续运行电压UCUC应依据不同的接地系统类应依据不同的接地系统类型来选择,见表型来选择,见表2.12.1所示所示 注:注:U UC C-最大持续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