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电熔基础 (2)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61650345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32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玻璃电熔基础 (2)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玻璃电熔基础 (2)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玻璃电熔基础 (2)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资源描述:

《玻璃电熔基础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玻璃电熔基础 (2)(5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 玻璃电熔基础1 玻璃的导电行为 .21.1熔融玻璃的电导率.31.1.1玻璃的导电性1.1.2熔融玻璃电导率和温度的关系1.1.3熔融玻璃电阻率与化学成分的关系1.1.4混碱效应的应用实例1.1.5常用的熔融玻璃的电阻率温度曲线1.1.6失调角和稳定性准数对玻璃电熔控制的影响1.1.7熔融玻璃电阻率的计算1.1.8玻璃的粘度1.2 电极间玻璃液电阻的计算.141.2.1欧姆定律的应用1.2.2板状电极间玻璃液电阻的计算1.2.3两支平行棒电极间的电阻1.2.4两列平行放置的棒电极的电阻1.2.5两支相对放置的棒电极的电阻1.2.6三相电极的电阻计算2 电极 .192.1 电极的选择原则.1

2、92.2 钼电极192.2.1 钼电极的物理性能.202.2.2 钼电极的的组织结构变化.212.2.3 钼电极的化学组成.222.2.4 钼电极的结构和布置.282.2.5 电极水套.40 2.2.6 钼电极临界电流密度和尺寸的选择472.2.7 钼电极的蚀损与保护.492.2.8 钼电极的电缆联结.522.2.9 钼电极的使用及注意事项532.3 氧化锡电极562.3.1氧化锡电极的概述.2.3.2氧化锡电极的物理性能572.3.3氧化锡电极的化学性能622.3.4 氧化锡电极的制造工艺.622.3.5几种常用的氧化锡电极.632.3.6 氧化锡电极的安装和使用.642.3.7 氧化锡电极

3、的的蚀损.662.4 硅碳棒电热元件.662.4.1硅碳棒的物理性能.662.4.2 硅碳棒的化学性能.672.4.3硅碳棒的老化和涂层保护.682.4.4硅碳棒的规格与型号.682.4.5硅碳棒的电气联接.702.4.6硅碳棒的使用注意事项702.5二硅化钼发热体.722.5.1硅钼棒的理化性能722.5.2安装方法.752.5.3使用要点.762.6石墨电极.802.7铂电极.812.8 冷却水系统.813 供电与控制.843.1 供电及控制系统.853.1.1可控硅+隔离变压器3.1.2可控硅+磁性调压器3.1.3感应调压器+隔离变压器3.1.4抽头变压器3.1.5T型变压器3.2 可控

4、硅控制系统.923.2.1接隔离变压器的可控硅系统3.2.2接磁性调压器的可控硅系统3.2.3接过零触发的周波控制器的可控硅控制系统(调功器)3.2.4移相控制器的可控硅控制系统(调压器)3.3 可控硅的触发系统及触发仪表.973.3.1恒流控制3.3.2恒温控制3.3.3恒电阻控制3.3.4周波控制器(调功器)3.3.5可控硅调压移相控制器(TGY1/3A/B型)3.4 电加热闭环控制方案.1053.5 变压器的设计选型.1063.5.1变压器的设计选型3.5.2变压器的选择的注意事项3.6 供电及控制系统设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083.7 控制柜的设计与制造.1083.7.1电熔化所需的基

5、本设备3.7.2仪表控制柜3.7.3对控制系统的要求3.7.4开关3.7.5快速熔断器的选择3.7.6可控硅元件的选取4 玻璃电熔窑的电源选择.1134.1玻璃电熔窑的熔化电熔.1134.2玻璃电熔窑的应急电源.1134.3功率因素的提高.1154.3.1功率因数补偿方法4.3.2功率因数的计算与补偿容量的确定4.3.4补偿容量的确定5 砌窑材料.1205.1烧结锆刚玉砖5.2电熔锆刚玉砖5.3电熔刚玉砖5.4电熔锆铬刚玉砖(AZCS)5.5电熔石英砖5.6电熔锆石英砖5.7耐火材料的钻孔前言玻璃在高温时是一种电导体。熔融玻璃液含有碱金属钠、钾离子,它具有导电性能。当电流通过时,会产生焦耳热,

6、若热量足够大,则可以用来熔化玻璃,这就是所谓“玻璃电熔”。 1902年,沃尔克(Voelker)获准了一个基本专利,其内容是利用电流通过玻璃配合料产生的热来熔化玻璃。随着熔窑设计和电极的不断改进和发展,这种电熔方法得到广泛应用。19201925年,挪威的雷德(Raeder)使用石墨电极,成功地实现了玻璃的全电熔。1925年,瑞典的科尼利矶斯(Corneljus)用这种电熔窑生产琥珀色玻璃和绿色玻璃。该电熔窑采用薄层加料法,配合料浮在玻璃液表面。在电熔窑投产时,配以临时性的炉盖,当玻璃液位盖过电极,便撤去炉盖。所用的电极是大铁块,由于铁电极使玻璃着色,所以这种熔窑只能用于熔化有色玻璃,效果颇好。

7、当时可达到1.40kWh/kg玻璃,所以这种作业在电能价格低的地区是可行的。这种电熔窑有些一直运行到最近几年。弗格森(Ferguson)在19321940年这一时期,采用“T”形电熔窑积极从事电熔的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瑞士的波来耳 (Borel)在电熔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发展工作,旨在解决燃料短缺的问题。波来耳的工作获得了成功,并由法国圣哥本 (St.Gobain)公司加以推广,该公司还对电助熔做了实际的工作。 二战以后人们开始对钼电极感兴趣,佩恩伯瑟(Penberthy)设计的电极系统使用钼棒,1952年玻璃工业开始广泛用于电助熔和全电熔。另一种是英国的格耳(Gell)和汉恩(Hann

8、)于1956年提出的板状钼电极。近20年来,玻璃电熔获得迅速推广。美国的瓶罐玻璃熔窑大约一半配备有电助熔,并且仍在不断增大,从早期的300kW增大到目前的8001500kW。发展趋势仍未停止,现已有了超级电助熔。目前全世界至少有100座全电熔窑,规模从4t/d至120t/d。每年都要增加若干座,其规模在电助熔和全电熔这两个方面都在扩展。 近20年来,一种新概念即“混合熔化”,已日益受到重视。这种概念是:先在熔融的配合料内部通电加热生产大约一半产量的玻璃,再在配合料上方用燃料加热生产另一半产量的玻璃。其目的是要降低每吨玻璃所需热量的总成本,与此同时仍保持如电熔窑玻璃那样的质量。 另一项主要的新发

9、展是用电熔窑熔化铅晶质玻璃,供机器和手工生产高级餐具使用。大约在1964年棒状氧化锡电极投入工业应用,而且为这种电极发明了性能良好的电接触系统,为铅玻璃电熔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近20年来的第三项发展,是推广了电加热料道。 第四项新发展是采用了“微型电熔窑”,用来生产优质玻璃,其熔化量可低到10kg/h。近20年来的第五项发展,是日益重视对环境污染的控制。从这方面来讲,电熔工艺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电熔方法有许多突出的优点,热效率可以高达80%85%,节省能源,没有污染,消除公害,改善劳动条件。熔制出的玻璃液成分均匀,产品质量高。生产过程便于实现自动化操作。因此,在国外玻璃电熔得到迅速的推广。发达

10、国家,玻璃电熔化已广泛应用于光学玻璃、硼硅酸盐玻璃、铅玻璃、氟化物玻璃、瓶罐玻璃以及纤维玻璃的生产,其工艺已趋成熟。据鲁塞尔布艾曼(Russel Burman)1979年估计,世界上将近半数的玻璃熔窑都将采用电熔技术。 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玻璃纤维行业从研究池窑拉丝和代铂炉开始研究电熔工艺,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历程。目前在制造平板玻璃、特种仪器玻璃、器皿玻璃的火焰池窑中采用电助熔,耗电量不多,但对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量,改善劳动条件诸方面都有良好的效果,发展前途广阔。预计在今后几十年内许多火焰池窑将广泛采用电助熔。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全电熔工艺的应用也会逐年增加。 玻璃电熔与传统的火焰加

11、热熔融炉相比有着很大的优势。由于利用玻璃液直接作为焦耳热效应的导电体,所以玻璃电熔化的热效率远高于火焰熔融炉。日出料量60t以上的玻璃电熔窑的热效率大于80%。另外,电熔窑的炉型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控制平稳且易操作,并减少了原料中某些昂贵氧化物的飞散与挥发,降低噪声和改善环境污染,稳定熔化工艺和提高产品质量等,这些都是燃料炉难以比拟的。我国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加上新建的核电站,为玻璃电熔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能源基础。因此玻璃电熔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之一。本书分为四篇,第一篇讲述了玻璃电熔的基础知识,包括玻璃的导电行为,电极、供电与控制,电熔设备的电源选择、耐火材料等内容。第二篇讲述了全电熔玻璃窑

12、的基础理论、设计要点、烤窑方法、运行的注意事项等。对熔制钠钙玻璃、铅晶质玻璃、硼硅酸盐玻璃、氟化物玻璃、有色玻璃、玻璃纤维、瓷釉、电热坩埚窑、电熔日池窑、小型热顶电熔窑等10类典型的电熔窑进行了分类讲解(其中包括一些特种玻璃的小型电熔窑,汇编了已运行38座电熔窑的详细资料,几乎包括了所有品种的玻璃和所有类型的电熔窑)。第三篇讲述了火焰池窑的电助熔的设计、电极排列、功率分布、操作要点。对硼硅酸盐玻璃、铅玻璃、有色玻璃、平板玻璃、玻璃球等池窑的电助熔进行了分类讲解。第四篇讲述了料道电加热的基础理论、设计和操作要点。对硅碳棒、硅钼棒辐射电加热料道、通路的电加热、板状和棒状钼电极电加热料道、氧化锡电极

13、电加热料道、混合式电加热料道、热套法电加热料道、料盆的电加热八类典型的电加热料道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汇编了已运行的28条料道的详细资料(几乎包括所有的玻璃品种)。本书可供玻璃厂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有关的研究人员使用,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学生的教材。作者参阅了国内外大量的杂志,参考了许多学者的论文、论著,结合本人十多年来设计的数十条电熔窑(含电加热料道)的经验,编辑成书。对被引用材料的杂志社、论著和论文的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在该书的编写过程中和玻璃电熔技术的推广过程中得到了我的导师著名的玻璃窑炉专家孙承绪教授的精心指导,干大川教授对部分书稿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我的妻子余亦乐女士帮助打印了部分书稿,在此表示衷

14、心感谢。一 玻璃电熔的基础1 玻璃的导电行为1.1熔融玻璃的电导率玻璃电熔是将电流通过电极引入玻璃液中,通电后两电极间的玻璃液在交流电的作用下产生焦耳热,从而达到熔化和调温的目的。玻璃液之所以具有导电性,主要是因为电荷通过离子发生迁移。硅酸盐玻璃具有一个远程无序的网络结构,除了共价键结合的硅和氧原子外,网络结构还包含玻璃改良剂离子,它们是相对自由的,特别是碱金属离子。在玻璃网状结构中结合能力最弱的也是碱金属离子,它们是电流的载体。在石英玻璃和硼硅酸盐玻璃中,只含有少量的碱金属离子,则导电性较差。在钠钙玻璃中除了离子数量外,离子的强度和离子的半径也影响玻璃液的导电性。与Na+离子相比,K+离子半

15、径较大,迁移受到的阻力也较大。相反,Li+离子半径比Na+离子半径小,但由于Li+离子结合能力强,因此,Li+离子迁移比Na+离子困难。所以,Na+离子最有利于增加玻璃液的导电性。影响玻璃导电能力的因素有:玻璃组成中的碱金属离子浓度及离子半径。离子的半径减小,浓度增加,电阻率则下降。玻璃的结构状态和网络空隙的大小。一价阳离子愈多,桥氧离子减少,结构疏松,网络空隙增大,电阻率下降。玻璃中添加网络外体离子(如R+2、Zr+4)时,这些离子充填于网络空隙内,阻碍碱金属离子移动,电阻率上升。添加B2O3、Al2O3时,若形成硼氧四面体,则结构趋于紧密,网络空隙减小,电阻率上升。铝氧四面体大于硅氧四面体

16、,使网络空隙增大,电阻率下降。要了解玻璃电熔中的许多现象,必须熟知熔融玻璃的性质,主要是指玻璃熔体的电导率或电阻率、粘度等。熔体的电导率是玻璃电熔化电气系统设计的重要依据。玻璃液的粘度,它不仅是玻璃熔化的最基本参数,而且也是熔炉模拟技术中选择模拟液的重要依据。1.1.1玻璃的导电性 在室温下玻璃是电的绝缘体,电导率约为10-1310-15-1cm-1,介电强度约在31031105V之间。当玻璃被加热时,其导电性能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强。熔融状态下的玻璃电导率约在0.11.0-1cm-1,完全变成了导电体,用作焦耳效应的发热体是足够的。 电熔化能用来熔化几乎所有品种的玻璃以及某些呈现高阻值的硅酸盐

17、材料。各种玻璃的电导率随其成分不同可有很大差别,对同一种玻璃,电导率则是温度的函数。1.1.2熔融玻璃电导率和温度的关系 高温下玻璃熔体的导电属离子导电,即和电解液一样通过带电离子的迁移来实现。 玻璃电导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式为:log=log=A+B/T,式中玻璃的电阻率;玻璃的电导率;T绝对温度K;A,B与玻璃状态有关的常数。该公式适用于20500和10001450两个温度范围。玻璃电阻率和电导率关系式为=1/。图1.1.1钠钙玻璃的电阻率与温度关系 图1.1.1给出了某种钠钙玻璃的电阻率曲线。由图1.1.1可知,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急剧降低,当温度达到较高值后,的变化趋于平缓,在低温段,曲线

18、有着明显的拐点,该点温度与玻璃的软化点相对应,在玻璃电熔化中常称之为“起始导电温度”。由于在电熔化和电加热中研究的对象是高温液态玻璃,所以仅对于1000以上的玻璃电阻率感兴趣。 图1.1.2 钠(钾)铅玻璃的电阻率与温度关系 在钠钙玻璃熔化池中,电极间的平均温度一般为13501400。料道电加热中,约在10501200。对于硬质硼硅玻璃,则熔化池电极平均温度约为14001550,电热料道约在12001400。对于钠钙玻璃电阻率和温度曲线,可以把1050到1150之间一段近似为直线,用线性方程表示为=36.25-0.025T(cm),式中T为;可以把13501450之间一段近似表达为=13.7-

19、0.006T(cm)。在电熔化中,如果用电阻法反映玻璃液温度,则在100范围内数字电阻仪可按线性化进行设计。当使用电极导电法测量电阻以代替热电偶温度时,亦可按线性化处理,但要注意其线性范围约100。对于硼硅玻璃(如九五料),这个范围约为60。1.1.3熔融玻璃电阻率与化学成分的关系图1.1.3 各种温度下碱金属含量与电阻率的关系 在大多数玻璃的电熔中,玻璃的电阻率取决于温度和碱金属含量。图1.1.2和图1.1.3示出了约含25%氧化铅(PbO)和15%碱(R2O)的玻璃的电阻温度曲线,其中氧化钠(Na2O)和氧化钾(K2O)以各种比例存在。从图1.1.3中可以看出,即使碱(R2O)含量、重量百

20、分组成相同,钾铅玻璃的阻值仍显著高于钠铅玻璃。图1.1.4 Na2O含量对二元Na2O-SiO2玻璃电阻率的影响 玻璃熔体的导电性能和化学成分密切相关。其导电性是参与输送电流的离子数、电子的电荷数、离子的迁移率的函数。离子的迁移率决定于阳离子运动时的摩擦阻力,且摩擦阻力随离子半径的增大而增大。同时亦受阳离子和带负电的SiO4四面体吸引的影响。离子半径大、运动阻力大、迁移要慢一些。等电荷时,大一些的阳离子被带负电荷的四面体吸引过去要少一些。 (1)二价和三价离子的影响:关于二价离子对玻璃电阻率的影响与它们的离子半径有关,它们的存在改变了键强和碱金属离子的激活能量,从而影响了电阻率大小。对于三价离

21、子的影响,则主要考虑他们网状结构的间隙大小,间隙的大小则影响钠离子的迁移率。 虽然二价和三价离子对玻璃电导率有影响,但和碱金属离子相比,它们的影响是有限的。 (2)一价离子的影响:决定玻璃液电阻率的主要因素是钾、钠含量,其中钠离子的影响更大。图1.1.4给出了一组Na2O含量对二元Na2O-SiO2玻璃电阻率的影响曲线。图1.1.4表明,Na2O含量的增加使玻璃电阻率几乎呈直线下降。 玻璃中常用的碱金属有Na2O、K2O和Li2O。它们对玻璃电阻率的影响决定于它们的离子半径和它们在网状结构中的键强。离子半径大,迁移时所受阻力就大,所以受阻力大小的顺序是K+Na+Li+。而键强大,与周围其它离子

22、会产生更强的静电场,从而亦影响迁移率,Li+比Na+小,键强更大。综合之,钠离子对电阻率的影响为三者之最,而钠在玻璃中的使用亦比锂和钾更为普遍,所含钠含量常作为确定玻璃液电阻率的主要参数。图1.1.5 钠钙玻璃中用CaO代替SiO2时玻璃电阻率的变化图1.1.6 1400时多种玻璃电阻率与钾钠含量的关系(3)混合碱效应:两种碱金属离子在玻璃中混合使用,还会产生“混合碱效应”,使电阻率增大。玻璃液中有电流通过时,碱金属离子一定要通过硅酸盐网状结构的间隙,半径比较小的离子(例如钠离子)较易通过,半径比较大的离子(例如钾离子)则较难通过,甚至于被捕获而堵塞间隙,进而阻碍半径较小的钠离子通过,造成碱金

23、属迁移率降低即电阻率变大。所以当钾钠总含量不变,钾的成分增加时,玻璃的电导率就要减小。如图1.1.3在Na2 O 15%、K2O 5%处曲线出现明显的拐点。 决定玻璃液电阻率的首要因素是碱金属离子含量。图1.1.5表明,在钠钙玻璃中,当维持钠含量不变,而用氧化钙部分替代氧化硅时,其电阻率等温线几乎全部平行于横轴坐标。图1.1.6是搜集的多种玻璃的钾钠含量与电阻率在1400温度下的对应关系,当钾的含量大于14%左右时,曲线趋于平缓。碱金属离子在通过玻璃网状结构的间隙时已趋于饱和状态。综上所述,从电熔化设计角度出发,不必拘泥于二价、三价离子的含量,只抓住钾钠离子含量就可以基本满足电熔化中电气参数的

24、设计需要了。1.1.4混碱效应的应用实例某厂电熔窑利用混合碱效应来降低电流密度,延长电极寿命。适当调整配合料中碱金属氧化物的含量及种类,在电熔窑输入功率不变的条件下,降低电极的电流密度,同时减少玻璃中纯碱用量,提高了玻璃质量。电极受到了高温、化学及电化学反应诸因素综合作用而腐蚀,尤其以电化学为甚,故选择合适电流密度可以减缓电极腐蚀速率。相反电流密度过大时,电极消耗量增大,而且还会造成玻璃液污染、气泡增多等不良问题。采用双碱效应来增加玻璃液的电阻率,降低电极使用电流密度,延长电极使用寿命。就电熔窑而言,增加产量,需增加输入功率。若提高电极电流,会增加电极腐蚀速率,也不利于电极负荷的三相平衡,并有

25、可能造成控制仪表处在正常运行范围之外,从而影响生产。在调试过程中,向配合料中引入一定量的K20,调节Na2O和K20的含量及相互之间的比例,以提高玻璃液的电阻率,降低电极的电流密度。配合料中的K20主要由硝酸钾引入。该厂原配合料中Na2O的含量为16.13%,K20的含量仅为0.36%,玻璃液的高温电阻小,见表1.1.1。该厂采用混合离子导电以增加玻漓液电阻率方法,整个调试过程分两个阶段进行,见表1.1.2。第二阶段在日出料量3.6t的情况下(超出设计能力3%),电流比原来减少了100A,电流密度降低6.2%。测出的电压值如表1.1.3。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小了电极侵蚀,降低了生产成本。表1.1

26、.1温度1000110012001300电导率(-1cm-1)0.00830.01330.01770.0265表1.1.2Na2OK2OK2O /Na2O增加量倍数基础料方16.130.360.022-第一阶段试验料方15.260.850.0561.5第二阶段试验料方15.261.060.0692.1表1.1.3熔化部板电极区1区2区3区1区2区3区原电压值V453057555554第一阶段试验试验电压值V473359606159电压上升量%4.0103.59.110.99.3第二阶段试验试验电压值V5035635363581.1.5常用的熔融玻璃的电阻率温度曲线(1)钠钙玻璃的电阻率温度曲线

27、。表1.1.4列出了常用钠钙玻璃的化学成分,图1.1.7画出了相应钠钙玻璃的电阻率温度曲线。表1.1.4钠钙玻璃的化学成分编号玻璃SiO2Na2OK2OLi2OCaOMgOPbOBaOAl2O3B2O3Fe2O31钠硅玻璃76.024.02钾硅玻璃71.029.03普通玻璃70.014.712.50.51.34钠钙玻璃71.615.010.72.00.55灯泡玻璃67.011.09.56.02.06平板玻璃71.9814.317.484.350.930.627无色瓶罐72.315.08.53.80.4-8水玻璃76.024.0-9819866.507.207.200.2512.401.703.

28、8010平板71.9814.317.484.350.980.6211试验75.017.08.012试验70.020.49.613试验75.020.44.614钠硅76.024.015 泡壳73.3615.74.83.01.011.116啤酒瓶67411481589542230.5138604717青白料70.7315.887.473.120.172.400.13(2)铅晶质玻璃的电阻率温度曲线。表1.1.5 列出了常用铅晶质玻璃的化学成分,图1.1.8 画出了相应铅玻璃的电阻率温度曲线。表1.1.5 铅晶质玻璃的化学成分编号玻璃SiO2Na2OK2OCaOMgOPbOAl2O3BaOB2O31

29、含铅的钠钙玻璃72.015.52.75.23.70.82铅玻璃56.55.48.629.50.13820562.507.909.402.901.0011.203.501.404862257.003.609.503.8024.501.305中铅玻璃62.57.99.42.91.011.23.51.46重铅玻璃57.03.69.53.824.51.3 (3)硼硅酸盐玻璃的电阻率温度曲线。表1.1.6列出了常用硼硅酸盐玻璃的化学成分,图1.1.9画出了相应硼硅酸盐玻璃的电阻率温度曲线。表1.1.6硼硅酸盐玻璃的化学成分编号玻璃SiO2Na2OK2OLi2OCaOMgOPbOZnOAl2O3Fe2O3

30、BaOB2O31中性玻璃67.56.83.66.80.16.57.9264.07.55.010.08.0379.04.32.014.04派来克斯80.53.91.00.42.011.95特硬玻璃81.03.9 1.02.012.06硼硅玻璃61.09.03.525.57Sial 玻璃74.66.6176.04.46.88Simgx 玻璃79.45.62.911.99Duran5080.63.60.62.312.810824367.53.14.73.00.321.3011824569.07.00.10.50.85.217.012825068.80.97.50.60.63.018.51384867

31、5.64.01.01.23.83.011.014硼玻璃77.65.611.10.21.8514.0(4)晶质玻璃的电阻率温度曲线。表1.1.7列出了常用钡晶质玻璃的化学成分,图1.1.10画出了相应钡晶质玻璃的电阻率温度曲线。表1.1.7 钡晶质玻璃的化学成分编号玻璃SiO2Al2O3BaOCaOK2ONa2OLi2OB2O3MgOCeO2TiO2PbO1显象管玻璃67.05.011.7-8.37.00.6- 2Sial 玻璃74.66.04.41.7-6.6-6.8-3820962.303.3013.002.706.908.801.700.200.604848675.603.803.001.

32、201.004.0011.005铅晶质玻璃66.53.812.47.27.20.251.71.1.6失调角和稳定性准数对玻璃电熔控制的影响图1.1.11 玻璃的T曲线从以上电阻率()温度(T)曲线看出,所有玻璃对温度都呈现负电阻特性,只是强烈的程度不一,特别是钾钠含量在6%以下的玻璃,其中图1.1.11T曲线都较陡,为了比较表明玻璃的这种负电阻特性,图1.1.11中的曲线上标出了曲线某点的变化斜率(用角度表示),切线与曲线之夹角称为失调角,则把tga称为失调准数。玻璃的电阻率温度曲线的特征斜率(d/dt=tog),并由下列公式(1/)(d/dt)=f(T)计算出电熔玻璃的稳定性准数。稳定性准数

33、低于3的玻璃可以采用电熔而无须采取任何特殊措施以对抗失稳效应。在同一条曲线中,各温度对应的失调准数是不同的,一般在大于1450时,失调准数明显降低,这有利于控制的平稳,而一般熔化池中的温度都高于1450,当低于这个温度时,tg变大。特别当温度向玻璃的软化点靠近时,tg骤然变大,所以tg突变点的温度和玻璃软化点的温度是对应的。应该说,在玻璃的成形区,即一般指的料道和人工挑料口或其它方式的取料处,由于温度较低,失调准数变大,采取闭环控制进行电加热会有良好的效果。 失调角愈大,在电熔化中对电压控制的范围要求愈宽。玻璃的这种负电阻特性会给电熔化带来两个问题: (1)当电极间电压不调整时,温度高会使电阻

34、小,电阻小使电流增大,功率亦随之增大,温度会更高;当反向变化时,又会使功率变小,温度愈来愈低。在不考虑其它条件时,这是一种典型的不稳定平衡。 (2)当在熔化池中使用多对电极并联时,这种负电阻特性会使热区的电极对之间的电流愈来愈大,而较冷区的电极对之间的电流愈来愈小,不但影响工艺制度的稳定,还可能使重负荷电极过早损坏。 因此,一般电熔化的输电设备都配有恒流控制或恒功率控制。在某些情况下也有使用开环控制的,例如,电助熔炉中,当电能的使用远小于燃料能时就是这样。在料道和人工挑料口中,存在着热玻璃的补偿和散热条件好的因素,当工艺要求不高时,亦可使用开环控制。对于失调角大的玻璃进行闭环控制的迫切性要高于

35、失调角小的玻璃。1.1.7熔融玻璃电阻率的计算电阻率是表明玻璃高温导电能力大小的重要数据,它的倒数即为玻璃高温导电率=1/(-1cm-1),迄今为止,还未能令人满意地根据玻璃的化学成分求得电阻率或电导率。公式一: 对于下列成分的硅酸盐玻璃(质量%):Na2O 1220, CaO 011,MgO 06, Al2O3 011,温度在11001450时,电导率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lg=1.508-0.204C-,式中C碱金属氧化物的含量Na2O+(K2O/2),C为重量百分比,T绝对温度(T=t+273K。),t玻璃液的平均温度()。 在模拟的电熔窑中测得玻璃的熔化温度及各层的温度分布,然后根据辛

36、普森积分公式经简化后可得到平均温度,t=(1/3n)(y0+4y1+2y2+4y3+2y4+4yn-1+yn),式中n玻璃液深度方向所取的区间数,n为偶数;yn区间内对应的温度值()。公式二:前苏联学者TKT 提出玻璃电阻率与温度t的计算公式 lg=a-bt10-3,式中a=ajxj ,b=bjxj aj 、 bj为系数,xj为玻璃中氧化物含量,查表1.1.8和表1.1.9,对下列五种玻璃提出相应的经验计算式。表1.1.8钠钙硅玻璃a=-15.3425+0.2005x1+0.38693x5+0.40776x6-0.06248x8+0.17651x9b=-16.202+0.1884x1+0.33

37、37x5+0.3523x6+0.01628x8+0.1513x9硼硅酸盐玻璃a=3.8306+0.003761x1+0.0326x2+0.03525x4+0.08514x5+0.1776x8+0.01684x9b=1.7738+6.25410.5x1+0.0087x2-0.0369x4+0.058x5-0.0539x8+0.0343x9铅玻璃a=12.6373+0.0740x1+0.08741x3+0.05128x4+0.02863(x5+x6)-0.0219x7-0.0276365x8-0.15089x9b=5.5799-0.0281x1-0.02961x3-0.0098x4+0.0204(

38、x5+x6) -0.0058x7-0.14371x8-0.0774x9钡玻璃a=13.3491-0.05064x1-0.07426x4-0.03314x5+0.1104x6 -0.416x8-0.35049x9-0.11959x10b=8.7246-0.03963x1-0.0597x4-0.04549x5+0.1061x6-0.2725x8+0.2206x9-0.6934 x10无碱玻璃a=-0.2033-0.0914x1+0.0733x4+0.1259x5+0.2358x6 +0.0633x11-0.05885x2b=0.04454x1+0.04304x4+0.07767x5+0.1577x

39、6+0.0381x11 -0.02966x2表1.1.9 xj值变化范围系数 xj氧化物钠钙玻璃硼硅酸盐玻璃铅玻璃钡玻璃无碱或少碱玻璃x1SiO270-7464-7545-7860-7233-60x2B2O32-240-17x3PbO2-35x4BaO0-50-222-150-48x5CaO5.5-80-90-100-70-16x6MgO3-40-100-40-7x7ZnO0-8x8Na2O11-173.5-14.50-153-160-1.5x9K2O0-30-70-15.51-80-2x10R2O30-0.30-0.30-0.30-90-1x11Al2O30.5-2.50.5-3.51.5-

40、4.00-55-26公式三:Sasek和Meissnerova计算电导率公式: log|=a+ 式中a和b是与化学成分有关的常数,T为热力学温标。对含有下列成分(重量%)的玻璃:1316Na2O, 00.5K2O, 2.54.5MgO, 7.08.5CaO, 0.53.0Al2O3, 0.050.5Fe2O3和69.4576.6SiO2,他们给出了温度范围为12731673K时,a和b的关系式:a=0.505+0.025(Na2O )+0.08 (K2O )+0.035(MgO)+0.056(CaO) +0.004(Al2O3)+0.013(Fe2O3)b=-3530+72.72(Na2O )

41、-120.8(K2O )-40.5(MgO)-74.27(CaO)-11.28(Al2O3) +8.0(Fe2O3)1.1.8 玻璃的粘度 粘度是玻璃的一个重要性质,它不但和玻璃生产的所有阶段(熔制、澄清,成形和退火)有密切联系,并对玻璃的导电性有直接影响,因为离子的运动速度主要决定于粘度。这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种玻璃中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小时,电导率随之增大。二是不同玻璃在同一温度条件下,一般总是粘度小的玻璃比粘度大的玻璃的电导率为大。 粘度分动力粘度和运动粘度,动力粘度表示为,单位是泊P或厘泊,运动粘度表示为,单位是m2/s,二者的关系是=/Q,式中Q为液体密度(kg/m3)。粘度的概念在电熔

42、窑模拟试验中用到。 图1.1.12是典型的钠钙玻璃粘度曲线。 玻璃的粘度取决于其化学成分,各种氧化物对粘度值的影响决定于原来玻璃的组成和温度范围,在多数情况下,不取决于往玻璃中引入的该种氧化物的数量,即玻璃粘度与组成的关系不是加和性的。氧化物对玻璃粘度的影响可定性表示如下,碱性氧化物,少量氧化硼、氧化铅和氟化物能使粘度降低,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锆则能使粘度提高。 在玻璃电熔化设计中,与玻璃粘度有关的有以下几种情况:图1.1.12 典型的钠钙玻璃粘度曲线 在模拟试验中,凡是研究液流流向、均化、滞留时间的试验,所使用的模拟液粘度都应准确地对应玻璃液的粘度,所以必须掌握被模拟玻璃的粘度曲线,主要是1

43、01105P之间的曲线。 在钼电极的启动作用中,可用低转变点玻璃粉进行保护。例如,熔化池如果使用棒电极,烤炉前需用低转变点玻璃(即低熔点玻璃)粉把电极在炉内的部分盖起来。钼电极的剧烈氧化点是650,只要所盖的玻璃粉的低转变点低于这个温度,就可起到保护作用。 在某些电熔窑中,当流液洞出现堵塞时,只要此处玻璃温度在转变点附近,就可以在流液洞两侧的电极上加一较高电压使其融通,但若其温度过低时,用电来融通玻璃就要困难得多。 玻璃的成形温度较宽。在生产中同一条料道生产不同形状、不同重量产品时,料滴的温度是不一样的。所以在设计电加热料道时,应注意不同温度下电极输电的阻抗匹配问题。此外,在高粘度玻璃电熔化中

44、,还要注意耐火材料对玻璃液流动的粘滞作用和电极对玻璃液运动的阻挡作用。在料道的无水冷电极中,如果用沿间隙外流的玻璃液来保护电极,则更应注意玻璃的粘度和可能沿玻璃外流的长度。1.2 电极间玻璃液电阻的计算通常设计一个电熔窑所需的功率,都是参考现有电熔窑的有关数据。在确定了电熔窑所需的功率之后,下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确定变压器的二次电压。由电功率公式:可知V=。计算中与玻璃液的电阻有关。电极间玻璃液电阻与玻璃液的电导率、电极形状及电熔窑的几何尺寸有密切关系。影响玻璃液电阻的因素有:玻璃的成分、玻璃液的温度、电极的型号、电极的插入方式、电极尺寸、电极间距、电极与侧墙之间的距离等。另外,电极间的电压分布亦

45、影响到电极间玻璃液的电阻(这主要是因为电极间的电压分布影响到玻璃液的局部液流的缘故)。如使用的是简单的、平衡的电压分布(如单相供电、平行电极),则液流是简单的。当采用多相供电、多根电极、不平衡供电时,液流的分布与电极间电压分布有密切关系。通常确定玻璃液电阻的方法有:物理模拟法和数学模拟法(可参阅玻璃1992.No.5电极间玻璃液电阻的计算)。在同样结构的电熔窑中,电阻大的玻璃比电阻小的玻璃在同样功率时其电压要高。例如,生产95料产品时的电阻要比同样结构、同样温度下生产钠钙玻璃产品时高510倍,如果投入功率亦相等时,前者的电极电压就应比后者高倍。这种情况表明,为了使输电设备的电压电流和电极间电阻

46、匹配,就必须准确地确定玻璃液电阻。玻璃电熔窑中电极间等效电阻的确定直接关系到变压器二次侧的参数,其设计值和实际值的误差将决定阻抗匹配的优劣,有把握的设计和无把握的设计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输电设备的投资。1.2.1 欧姆定律的应用图1.2.1 电熔窑电阻参数电极间玻璃液的电阻可使用电阻计算公式即:R=r. 式中,R为电极间电阻(),L为电极间距(cm),S则为玻璃液深和电极的导电宽度的乘积(cm),r为玻璃液电阻率(.cm)。两个电极之间的实际电阻很难计算,因为电极表面的电流密度分布不均匀(受温度和对流影响),两电极之间的电力线又不是简单的立体几何形状(呈橄榄形),因而至今未找到既简便又精确的计算

47、方法,一般只作近似计算。电极间电阻由于电场的互相干涉而呈可变值,不同于一般的固态电阻。上一节讲述了电阻率的确定方法,一旦有了电阻率曲线,推测出玻璃的操作温度范围,就可以确定玻璃的电阻范围。 由上式中可知,在电阻率r固定的情况下,变量即为L和S,与电极形状及电熔窑的结构有关。当电极位置确定后,电路电阻长度L只是一个简单的测量问题。通电截面S是通过电流的有效截面。在一简单的、两个电极的单相体系中,有效的电流通过面积并不是窑长乘以池深。有效电路的宽度是实际电熔窑长的某个分数。如图1.2.1。由于建立的电阻公式是基于极为特定的条件下的,并且,对大多数设计都是不适用的。确定电熔窑的电阻有四种办法可供选择

48、:估计;有超特性的变压器;有经验公式去套特定的设计;发展模拟技术去预测每一特定设计。显然,后者是与经验紧密相联的,是最好的探索途径。大多数情况下,电熔窑电阻的设计值和实际值有较大差别,有时差值会高达100%,因此,电熔窑用的隔离变压器的电压和电流都应有较大适应范围,这就意味着变压器容量的扩大。一般变压器的储备容量在兼顾到阻抗匹配和停电等特殊情况时约为额定容量50%100%。1.2.2 板状电极间玻璃液电阻的计算 图1.2.2 薄平板电极电极位置图一般情况下,电极在玻璃液中导电不遵循简单的欧姆定律。这是由于在大多数状态下,电极截面总是小于导电玻璃液的截面,电极之间的电力线不再是均匀平行分布的,而

49、有畸变。如图1.2.2所示。其实际电阻必然大于电极板截面BH下的阻值(B指板状电极的宽度)。这个阻值的不一致是由于电极在电熔窑布置中产生的。为此引入一个几何修正系数K1 、K2 ,则一对板状电极间电阻可由下式表征:R=K1.K2.R,其中R。=r,S=BH。R0两电极工作面之间的玻璃液的体积电阻。通过模拟试验找出玻璃液体积电阻与熔化池大小、形状、电极位置的关系。以各方向不导电的墙为界限的两个平行平面电极之间的玻璃液的电阻,按下式计算:R。=r,K1考虑熔化池的形状对电阻的影响系数,板状电极装在池底上即h2=0,如图1.2.2所示,电极宽等于池宽。K2-电极离开池底(h20)对电阻的影响系数。电

50、极装在池底上时K2=1。 模拟研究系数K1与电极高度(h电/H)、电极距离(L/H)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电阻几何系数受电极高度影响较大,受电极距离影响较小。当电极距离大于3.5H时,这种因素对K1的影响很小。同时还研究了系数K2与电极下部边缘离池底的间距(h2H)、电极的高度(h电/H)三者之间的关系。在h电/H=0.10.8范围内,有以下经验公式:K1=h电/H+0.145(H/L)0.5, K2=1-0.0455(H/h电)(h2/H)0.325,电极离开侧墙时,电阻减少不大。电极同侧墙之间的间隙等于(0.51)H时,对所有尺寸的板状电极电阻减少4%7%。 图1.2.3两根水平布置的棒

51、状电极3.两支平行棒电极间的电阻 如图1.2.3,两支水平棒状电极之间的电阻公式可写为:R=K1K2,K1玻璃液的温度不均匀系数1.051.1,K2与电极布置有关的修正系数1.31.4,这就是棒状电极间的对数公式,L为电极插入深度,b代表电极间距,r是电极半径,因为电熔窑内很少只用两支电极,所以上式的实用性不大。实用电极的插入深度一般不大于玻璃液深的2/3,电极端部上的玻璃液亦参与导电,所以实际值应低于计算值。1.2.4两列平行放置的棒电极的电阻 图1.2.4 两列平行直插电极的电力线 如图1.2.4所示,图中电极电力线是互相排斥的,电极背面的电力线较弱。所以在计算电阻时,可将一列电极近似等效

52、为一块钼板。等效后的两块板间的导电长度即是两列电极的间距。 图1.2.4是由池底垂直插入的电极,电极上端部发出的电力线力图占据尽可能大的空间,无论是热顶还是冷顶电熔窑,电极间处于软化点以上的热玻璃都要参与导电。所以导电高度就是液深,对于冷顶式电熔窑则是从生料层与热玻璃的交界面算起。图1.2.4所示的导电宽度则是整个电熔窑长而不是外侧两支电极的距离。因此R=, R电极间电阻(),电阻率(cm),L两列电极间距(cm),H热玻璃液深(cm),W图1.2.4中的电熔窑长(cm)。 图1.2.5 两列水平电极的电力线 在上式中,电阻率计算的温度取电力线网络部分玻璃液的平均温度。平均温度选取一是根据已有

53、的经验,二是应掌握炉内玻璃液纵向温度分布。在计算电阻时应注意:导电高度H :当取H为整个液深时其设计电阻会有偏小倾向。导电宽度W:当取W为整个窑宽时,使得设计电阻有偏小倾向。的取值:实用场合所反映的电阻率与实验值(或资料值)可相差30%以上,并且多数情况是实验值偏大。 从多次使用电熔化和电加热的情况看,是实际电阻值常比设计值偏小。于是对式 R=被修正为下式:R=K。 上式中K为修正系数,约在0.50.8之间。1.2.5两支相对放置的棒电极的电阻 图1.2.6 三相电极分布图图1.2.5是两支水平电极(主视图),电极的电力线较多集中于端部。由于电极间距一般较电极插入深度大很多,而电极又视为等位体

54、,所以电极根部是要参与导电的。在用式R=K计算电阻时,导电长度L习惯取窑炉的宽度。1.2.6三相电极的电阻计算图1.2.6是常用对称分布的三角形连接负载的三支棒电极,每两支电极间的电阻为:R=,L为电极插入深度,b代表电极间距,d是电极直径。在实际应用中,对于复杂的电极排列来说,宜采用模拟试验来确定更为妥当。有关的详细内容可参阅J.Stanek编著的有关章节。 2 电极2.1 电极的选择原则 电熔窑的发展与合适的电极材料的开发和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对电极材料提出的要求如下:在不考虑氧气分压和电流负载的情况下,能承受的温度为1700。至少在800时不会被空气氧化。具有与金属相当的电导率。在1700

55、以下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具有足够的耐急冷急热性。与玻璃液润湿性能好。不污染玻璃,在各种介质中结构稳定。耐玻璃液的冲刷、侵蚀作用强。本身含杂质很少,不与耐火材料起作用,使用寿命长。膨胀系数低。(11)与玻璃接触电阻率低。(12)价格便宜,符合上述所有要求的电极材料目前尚未找到,而且也许永远也找不到。因而,不得不降低要求,根据应用场合和在这些应用场合中存在的技术和经济条件,选择不同的电极材料。电熔电极材料的研究,在玻璃电熔工艺研究中是非常重要的课题。目前可供选择的电极材料有石墨、铂、氧化锡、钼和纯铁。玻璃电熔电极的发展到目前经历了几个阶段:1907年用石墨电极熔化一般玻璃。1925年利用金属纯铁做电极熔化颜色玻璃。1932年用钼做电极材料。1964年又出现了氧化锡电极材料。最普通的电极材料是纯钼,时常做成直径为30100mm的棒状;氧化锡电极属于陶瓷材料,加工制造困难,成本偏高,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