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史转折期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61612675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4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国古典园林史转折期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国古典园林史转折期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国古典园林史转折期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典园林史转折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典园林史转折期(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一、 总说(时代背景) 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动乱时期,也是思想十分活跃的时期。思想的解放促进了艺术领域的开拓,也给予园林以很大的发展。1.1、社会动荡、民生凋蔽 公元220年东汉灭亡,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公元263年,魏灭蜀。两年后司马氏篡魏,建立晋王朝。公元280年吴亡于晋,结束了分裂的局面,中国又恢复统一,史称西晋。 西晋之后,由于庄园经济和豪强势力日益壮大,并转化为门阀士族,士族拥有自己的庄园和世袭特权,足以跟皇室抗衡,导致皇家、外戚、士族之间的争权夺利,促使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造成有权势的

2、人争权夺利,贪婪奢侈。1.2、思想解放、文化多元 与贪婪奢侈相对的另一个极端,则是玩世不恭。 名士们以任情放荡,玩世不恭的态度来反抗礼教的束缚,寻求个性的解放有两种表现:1、饮酒、服食、狂獗的具体行动;2、寄情山水,崇尚隐逸的思想作风,即当时的“魏晋风流”。 例如比较有名的有:竹林七贤、白莲社等。1.3、中国园林体系的完成 魏晋六朝长期处于动乱年代,而思想、文化艺术十分活跃,对中国园林体系的完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在以自然美为核心的时代美学思潮的直接影响下,中国风景式园林由再现自然进而至于表现自然; (2)皇家园林的狩猎、求仙、通神的功能基本上消失或仅保留其象征意义,生产和经

3、济运作则已很少存在,游赏活动成为主导功能; (3)私家园林作为一个独立的类型出现,几种反映了这个时期造园活动的成就; (4)寺观园林的出现开拓了造园活动的新领域,对风景名胜区的开发起着主导作用; (5)建筑作为一个造园要素,与山水地形、花木鸟兽等自然要素取得了较为密切的协调关系。二、皇家园林 此时期的典型代表皇家园林:北方的邺城、洛阳,南方的建康。2.1、邺都园林 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是战国时期魏国的重要城池之一(图3-1)。城市规划上以宫城为全盘规划的中心。有代表性的园林:铜雀园、华林园2.1.1、铜雀园 在邺都城内西北,长3里,宽2里。园内修筑铜雀、金虎、冰井三台。 铜雀园紧邻宫城,已略

4、具“大内御苑”的性质。2.1.2、华林园(华林苑) 位于城北面。2.2、洛阳园林 洛阳曹操时期的都城(图3-3)。代表园林有芳林园。 魏明帝时期在东汉旧苑基址上重新建芳林园。是当时最重要的一座皇家园林,后因避齐王曹芳改名为华林园。 北魏洛阳在中国城市建设史上的划时代意义:功能分区更为明确,规划格局更趋完备,完全成熟了的中轴线规划体制,奠定了中国封建时代都城规划的基础,确立了此后的皇都格局的模式。构成宫城、内城、外城三套城垣的形制。大内御苑华林园位于中轴线北端,它经历了多个朝代二百余年的不断建设,不仅成为当时北方的一座著名的皇家园林,其造园艺术的成就在中国古典园林史上也占有一定地位。2.3、建康

5、园林 建康即今南京(图3-5),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建都之地。 建康的皇家诸园中,比较著名的是“华林园”和“游乐园”。2.3.1、华林园 地理位置:位于宫城北面,玄武湖南岸。 华林园的景象:东晋简文帝入华林园时描述曰:“会心处不必在远,怡然林水,便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2.3.2、乐游园 在华林园的东面,又名北苑,始建于刘宋。园林基址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往东可远眺钟山借景,北临玄武湖。 此时期皇家园林的特点: (1)游赏功能成为绝对主导功能 (2)两个类别之一的“宫”具有大内御苑的性质,大内御苑居于都城中轴线的结束部位,这个中轴线的空间序列构成了都

6、城中心区的基本模式 (3)景观的规划设计已经较为细致和精炼,创作不如私家园林那样活跃三、 私家园林 从地理位置上私家园林有两种:建在城市里或城近郊的城市型私园宅院、游憩园;建在郊外的庄园、别墅。3.1、北方的私家园林(以洛阳地区最为繁华)3.1.1、城廓宅园 洛阳城东的“寿丘里”位于退酤以西,张方沟以东,南临洛水,北达邙山,是王公贵戚邸宅和园林集中的地方,民间称之为“王子坊”。园、宅极华丽、考究。 在洛阳伽蓝记中有对洛阳私家园林的细致描述,同时私家造园活动不仅体现了园林的游赏场所,也是人们斗富的一种手段。3.1.2、郊野庄园别墅 当时北方著名的庄园别墅以西晋石崇的金谷园为代表(下图)。石崇,晋

7、武帝时为荆州刺史。晚年辞官后,卜居洛阳城西北郊金谷涧畔之河阳别墅,即金谷园(天然水景园)。 3.2、南方的私家园林 讲究山池楼阁的华丽格调,刻意追求一种近乎糜烂的园林景观。3.2.1、城廓宅院 茹园,吴兴武康任茹法亮的居所。书中记载,“宅后为鱼池、钓台、土山,楼馆长廊达一里。竹林花药之美,皇家苑囿所不能及。”茹园既有辉煌殿阁的富贵气,也有山池花药的休闲之情。 南齐的文惠太子于建康开拓私园“玄圃”,园址地势较高。其中起土山、池、阁、楼、观、塔宇,多聚异石,妙极山水。园林中掇山理水造诣高超,显示出较高的技术水平。3.2.2、郊野的庄园别墅 会稽谢家庄园是这一时期南方私家庄园别墅的杰出代表。城市私家

8、园林的特点:设计精致化; 规模小型化。 此时期私家园林的特点: (1)异军突起,集中反映这个时期造园活动的成就 (2)城市私园多为官僚、贵族所经营,代表一种华靡风格和争奇斗富的倾向 (3)随着庄园经济的成熟得到很大发展,既是生产、经济实体,又是文人名流和隐士们“归园田居”的精神庇托 (4)作为后世别墅园的先型,代表天然清纯的风格 (5)所蕴含的隐逸情调、表现的山居和田园风光,深刻影响着后世的私家园林特别是文人园林的创作四、 寺观园林 4.1、寺观园林兴起的历史原因佛教早在东汉中期已传入中国,汉明帝曾派人到印度求法,制定洛阳白马寺藏佛经。“寺”本来是政府馆驿机构的名称,从此,便作为佛教建筑的专称

9、。道教开始形成于东汉,其渊源为原始巫术、神仙、阴阳五行之说,奉老子为教主。 佛、道盛行,作为宗教建筑的佛寺、道观大量出现由城市波及近郊而逐渐流行于远离城市的山野地带。 随着寺、观的大量兴建,相应的出现寺观园林这个新型的园林类型,也像寺、观建筑的世俗化一样,不直接表现多少宗教的意味、显示宗教特点,而受时代园林艺术思潮的浸润,更多的追求人间的赏心悦目、畅情舒怀。 此时期寺院园林的特点: (1)一开始便向着世俗化方向发展 (1)郊野寺观尤其注重外围的园林化环境,对于各地风景名胜区的开发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寺观园林图片如下:五、其他园林5.1公共园林 多以亭为中心、因亭而成景的邑郊公共园林。其中兰亭作为

10、首次见于文献记载的公共园林,自有其历史价值(下图)。六、 小结由于魏晋南北朝长期处于动乱年代,而思想、文化艺术活动十分活跃,对中国园林体系的完成产生了深远影响。与生成期园林相比,转折期园林的规模由大入小,造景由过多的神秘色彩转化为浓郁的自然气氛,创作方法由写实趋向于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由再现自然进而到表现自然,由单纯地模仿自然山水进而到适当地加以概括、提炼,但始终保持着“有若自然”的基调。建筑与其他自然要素取得较为亲密的协调、融糅关系。园林规划设计由粗放转变为较细致的、更自觉地经营,造园活动完全升华为艺术创作的境界。 综观此时的园林,有若自然成为园林创作的原则,园林的主体经常是山水,所以将此时的

11、园林称为自然山水园.此时期的园林在园林史上的地位是:是我国园林艺术向自然山水转变的时期,变汉启唐,承上启下.当时的园林还有另外一些趋向和特点: 1、在以自然美为核心的时代美学思潮的直接影响下中国风景式园林由再现自然进而至于表现自然,有单纯的摹仿自然山水进而适当地加以概括、提炼、抽象化、典型化,开始在如何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方面有所探索。 2、园林的狩猎、求仙、通神的功能已基本消失或者保留其象征意义,游赏活动成为主导的甚至唯一的功能。 3、私家园林作为一个独立的类型异军突起,集中地代表了这个时期造园活动的成就。 4、寺院园林的出现开拓了造园活动的新领域,对于风景名胜区的开发起着主导作用。从此,中

12、国园林形成了皇家、寺观、私家、陵寝等四大园林类型并行不悖的鼎力局面,标志着中国园林体系的完成。 5、苑园已不再有秦汉那种雄伟豪壮之气,而范围缩小. 6、当时的园林从粗放转向精约化, 园林还可分为南北两种风格,北方恢宏壮丽,南方巧致.自然.朴野真切.7、当时的园林大量地吸收了山水画的特色,以筑山、理水构成地貌基础的人工园林造景,已经较多地运用一些写意的手法,把秦汉以来的着重写实的创作转化为写实与写意相结合。 8、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并驾齐驱,皇家园林受私家园林自然淡泊的风格影响, 南朝的个别御苑甚至由当时的著名文人参与经营. 9、士族大地主的自然经济庄园兴盛发展. 10、佛教发展促进了寺庙园林的形成. 11、出现了不少富有书卷名士气的园林,开中国晚期文人园的先河. 12、皇家园林的称谓,除了沿袭上代的“宫”“苑”之外,称之为“园”的也比较多了。就园林的性质而言,它的两个类别宫、苑前者已具备“大内御苑”的格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