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环线撇洪渠改造工程报告表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61603989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1.3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三环线撇洪渠改造工程报告表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三环线撇洪渠改造工程报告表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三环线撇洪渠改造工程报告表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资源描述:

《三环线撇洪渠改造工程报告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环线撇洪渠改造工程报告表(5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三环线撇洪渠改造工程建设单位梅溪湖投资(长沙)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联系人陈志坚通讯地址长沙梅溪湖国际新城国际研发中心6栋联系电话传 真邮政编码建设地点长沙市大河西先导区梅溪湖南侧,桃花岭景区与象鼻窝景区过渡地带立项审批部门长沙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长先发改函2013403号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水利管理业 N76占地面积(平方米)三环线撇洪渠全长1240m,4个调蓄塘总有效面积为5.08ha绿化面积(平方米)34802.6mPPP2PPP总投资(万元)7436.1其中:环保投资(万元)67.4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9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

2、5年5月项目由来三环线撇洪渠为区域规划保留明渠,位于梅溪湖南侧,桃花岭景区与象鼻窝景区过渡地带,三环线撇洪渠起点为马鞍山自然山体以北(起点西临三环线),其汇水面积为3.69平方公里,最终汇入梅溪湖,为梅溪湖补水水源之一。三环线撇洪渠的现状及背景:原为城市郊区一条土渠,建设标准不高,旱季、雨季水位相差较大。此外,由于三环线撇洪渠两侧建设用地正在大规模开发过程中,撇洪渠沿线及上游存在大量散土,水系局部断面及上游部分区域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撇洪渠断面不足,同时雨季大量泥水混合物通过撇洪渠直接排入梅溪湖,成为梅溪湖水质恶化的原因之一。区域规划对于三环线撇洪渠的要求(即撇洪渠改造的必要性):根据梅溪湖水量

3、、水质保障方案等设计资料及梅溪湖现状实际补水分析,三环线撇洪渠定位为梅溪湖日常补水水源之一。梅溪湖作为大河西先导区的一张城市名片,环湖景观环境用水及补水水质要求较高,均须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为确保梅溪湖水量和水质能够满足规划要求,梅溪湖每年需换水2次,总补水换水量至少需1400万方,规划补水水源及补水量分别为:龙王港700万方,环湖雨水700万方(其中本项目三环线撇洪渠为280万方)。但由于龙王港近期河水较差,不能直接用于梅溪湖补水,须经净化处理达到相关要求后方可作为梅溪湖换水补水水源,目前净化设施尚未建设完成,建成前不能作为梅溪湖补水水源,所以目前梅溪湖

4、主要靠环湖雨水作为补充水源,但由于梅溪湖周边尚未形成完善的雨水净化系统,且目前环湖区域尚处于开发阶段,流域内存在大范围的地表扰动及其它面源、点源污染,进入梅溪湖的雨水含有大量的泥浆及其它污染物,导致梅溪湖水质呈现下降的趋势,如不采取相关措施,未来梅溪湖水质存在恶化的风险。在此背景需求下,三环线撇洪渠作为区域主要的雨水排放通道,实际上已成为梅溪湖日常补水的最为重要来源,在梅溪湖近期无法实现每年换水2次的前提下,三环线撇洪渠的水质对梅溪湖水质维系至关重要。因此需对三环线撇洪渠进行改造,可知项目建设是梅溪湖水质、水量的要求,确保撇洪渠水质、水量及景观环境能够达到规划要求。项目改造的技术方案:项目方案

5、设计将三环线撇洪渠定位为梅溪湖日常补水水源,为保证梅溪湖水质,本方案拟将三环线撇洪渠进湖水质提高至地表水类标准,尽量延长近期梅溪湖换水周期。对雨水进行“蓄、滞、排、净”综合设计,同步结合场地设计及环境景观设计,使三环线撇洪渠成为集区域排水通道、景观走廊、梅溪湖优质的补水水源等多功能的生态景观渠。“蓄、滞、排、净”主要体现在:根据项目撇洪渠上游汇水区情况,对汇水区现有池塘及冲沟进行扩容及清理,设置4处调蓄塘。山水经过调蓄塘调蓄和沉淀净化后,在水量上可以使年内雨水利用更加平衡确保旱季撇洪渠汇入梅溪湖的水量更加均匀,同时,在水质上可以去除绝大部分悬浮物,减小雨季撇洪渠的污染负荷,提高雨水净化率,保证

6、水质,再通过撇洪渠本身的净化作用,可以保证梅溪湖的补水水质。项目已在长沙市发改委立项(详见附件1),根据长沙市城乡规划局方案设计审查会议纪要(详见附件2),规划部门同意本项目的工程方案设计。1、工程设计方案1)工程设计范围本项目仅对实施范围内的三环线撇洪渠、上游调蓄塘进行排水、亮化及景观设计。三环线撇洪渠起点为马鞍山自然山体以北(起点西临三环线),最终汇入梅溪湖,全长1240m。调蓄塘设置4处,总有效面积为5.08ha。2)工程地理位置三环线撇洪渠位于绕城高速以西,梅溪湖西南,C7路右侧;调蓄塘1、2、3及4分布于撇洪渠的南端,详见附图3。项目与桃花岭景区的地理位置关系:根据岳麓山国家级风景名

7、胜区桃花岭景区详细规划(20122020),“本次规划范围确定为:东至二环线,西至三环线,北至学湖路、大塘坡路、梅溪湖路等现状与规划道路,西南至规划道路、东南至桃花岭山脚,总面积628.60公顷,其中桃花岭景区面积556.00公顷”。“景区西侧的马鞍山自然山体区域(面积72.6公顷),为岳麓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外围保护区,是桃花岭景区与其西侧的象鼻窝森林公园生态联系的主要廊道和构筑长沙大河西先导区岳麓山-桃花岭-象鼻窝-莲花山区域生态绿脉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西侧的马鞍山自然山体区域(面积72.6公顷)近期按生态绿地进行严格控制,建议远景纳入桃花岭景区范围,在下一轮的岳麓山国家级风景

8、名胜区总体规划的修编中将其纳入岳麓山风景名胜区范围”。“规划期限为2012年至2020年,其中近期:2012年-2015年;中远期:2016年-2020年”。可知,马鞍山自然山体区域在近期(2012年-2015年)不纳入桃花岭景区内,为其外围保护区。结合规划内容和岳麓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桃花岭景区详细规划-景区周边规划控制图以及本项目撇洪渠及调蓄塘与景区位置关系图(附图3)可知:(1)三环线撇洪渠位于桃花岭景区西侧0.5km处,其南端与桃花岭景区外围保护区马鞍山自然山体区域(面积72.6公顷)规划红线相临,属于梅溪湖规划区范围,不属于桃花岭景区及外围保护区范围。(2)调蓄塘1位于桃花岭景区外围保

9、护区范围;调蓄塘2位于桃花岭景区外围保护区的规划红线外北侧50m处,不属于景区及外围保护区范围;调蓄塘3同桃花岭景区紧临,不属于景区及外围保护区范围;调蓄塘4位于景区规划红线内,位于景区的西南角,根据岳麓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桃花岭景区详细规划-近期发展规划图(详见附图5),不为近期发展范围,为中远期发展范围。综上所述,除调蓄塘4外,项目撇洪渠和调蓄塘不属于桃花岭景区的近期(2012年2015年)规划范围内。3)工程现状撇洪渠现状:原为城市郊区一条土渠(经现场调查,现阶段为一冲沟,由堆放较多土方的占地和水塘组成)建设标准不高,旱季、雨季水位相差较大。目前,三环线撇洪渠两侧建设用地正在按规划进行开发

10、,主要环境问题为:自然水系破坏严重,雨季水土流失严重,已建道路边坡未进行覆盖,流域存在一定的面源污染,点源污染存在,施工场地废水等,详见本报告表“与本项目有关的现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章节。调蓄塘现状:调蓄塘一:位于撇洪渠的南端,原为池塘,地面标高为3840m,经调查,池塘上堆放了大量散土,标高为4552m,现存水塘水面面积较小。调蓄塘二:位于金茂三期苗圃基地,现状为水塘。调蓄塘三:原为水塘和冲沟,由于其南侧有一采石场,其渣土将原洼地填埋,现存水塘水面面积较小。调蓄塘四:原为水塘及冲沟,现由于其北侧有一采石场进行采石,其剥离的表土和渣土堆放在原池塘及冲沟上,现存水塘水面面积较小。调蓄塘现状

11、详见现状照片2。3)工程设计方案 受本项目设计范围限制,本次设计仅对项目实施范围内的撇洪渠、道路边坡及上游调蓄水塘进行设计,其余方面提出相关技术解决方案或通过加强执法管理予以解决。具体见表1。表1 三环线撇洪渠设计内容一览表改造内容拟采取的技术措施备注污染源源头治理上游裸露区植被恢复恢复裸露区植被或采用相关水土流失保护措施不纳入本次设计及环评范围小作坊工业废物处理小作坊搬迁或集中治理道路边坡绿化固化绿化固化撇洪渠范围内纳入本次设计及环评范围撇洪渠渠道改造建立合理雨水净化工艺建立调蓄塘进行1级处理, 纳入本次设计及环评范围场地设计及植物配置通过撇洪渠植被对水质优化纳入本次设计及环评范围周边地块综

12、合整治施工区域水质处理工艺提升强化混凝不纳入本次设计及环评范围路面雨水处理初雨截流及低冲击开发技术的应用,源头治理小区雨水处理建立小区景观塘、调蓄池等,对雨水进行净化2、工程建设内容1)排水工程排水工程总体设计景观水面(撇洪渠)调蓄塘入梅溪湖山水 图1 撇洪渠净化工艺流程简图根据区域雨、旱季水量、水质及污染源分析,建立山水净化工艺,满足区域排水、防洪、水质净化等多方面的要求。三环线撇洪渠汇水范围为3.69平方公里,根据地形及水系可分为4个汇水分区。通过计算,三环线撇洪渠流域年雨水径流量(采用多年平均降雨量计算)约为283万mPPP3PPP,其中雨季径流量为139万mPPP3PPP,雨季峰值流量

13、为21.50 mPPP3PPP/s;旱季径流量为144万mPPP3PPP,约每天0.66万mPPP3PPP,约76.3L/s。(年降雨天数为149天)。根据调蓄塘日常及雨水水位不同,设置防水涵闸。旱季流量较小,通过现有冲沟或D250放水孔放水。放水孔标高间距0.5m,应对不同水位。雨季流量较大时,经调蓄后雨水通过涵闸或管道或现有冲沟溢流至下游管涵。本设计以“低冲击开发技术”为设计理念,在污染物源头控制的基础上,通过流域水量平衡及水质分析,对雨水进行“蓄、滞、排、净”综合设计,设置调蓄塘对山水进行调蓄和雨水一级沉淀,撇洪渠设置表流区和景观水面,同步结合场地设计及环境景观设计设置生态驳岸,与周边用

14、地有效衔接,使三环线撇洪渠成为集区域排水通道、景观走廊、梅溪湖优质的补水水源等多功能的生态景观渠。(1)调蓄塘项目在汇水区,对现有池塘及冲沟进行扩容及清理,设置4处调蓄塘,其功能主要为:调蓄:水库设计调蓄能力15万方,占地面积5.56ha,林地天然调蓄能力33万方;通过水量平衡分析,调蓄后年内雨水利用更加平衡;初期雨水蓄流及一级沉淀净化:水库有效容积均大于各水系前30分钟径流量,可满足初期雨水蓄流及一级沉淀需求,去除绝大部分悬浮物,减小雨季撇洪渠的污染负荷,提高雨水净化率;山水错峰: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对山水进行错峰调蓄,可应对50年一遇的暴雨强度,加大流域内防洪安全。本项目在撇洪渠上游4个水系

15、现有水塘改造为4个调蓄塘,调蓄塘满足50年一遇暴雨调蓄需求,总有效面积为5.08ha,总有效容积为14.85万mPPP3PPP。拟建调蓄塘设计参数见下表:表2 拟建调蓄塘参数一览表调蓄塘汇水范围ha50年一遇峰值流量mPPP3PPP/s下游管道管径暴雨历时min下游管渠输水能力mPPP3PPP/s有效容积(万mPPP3PPP)有效水深m有效面积haT11129.54D2000303.647.003.52.1T213210.77D20004.582.423.50.92T334.94.08D12000.931.083.00.46T413210.77D20004.584.353.51.60合计410

16、.9/14.85/5.08调蓄塘一:原为水塘,现状堆放了大量散土。根据地形,同时减小挖方,拟建调蓄塘分为上下两个塘,上塘塘底标高为39.00m,最低水位39.50m,常水位40.00m,最高水位40.50m;下塘塘底标高为37.00m,最低水位37.50m,常水位41.00m,最高水位41.50m;调蓄塘顶标高42.50m。上下塘间用景观坝相连。需按调蓄塘范围对现状散土进行清除,新建边坡坡度为1:2,分层压实,每层厚度不超过30cm,压实度大于0.94,具体做法见相关图纸。水塘底部位于不透水层,粘土夯实,压实度大于0.94,敷设0.20.3m淤泥防渗。调蓄塘二:现状为水塘,拟进行扩容加深,水塘

17、改造边坡及底部防渗同上。拟改造调蓄塘塘底标高为37.00m,最低水位37.50m,常水位41.00m,最高水位41.50m,调蓄塘顶标高42.50m。调蓄塘三:原为水塘,由于其南侧现有采石将原洼地填埋。本设计拟在原地恢复水塘,水塘改造边坡及底部防渗同上。拟改造调蓄塘塘底标高为44.00m,最低水位44.50m,常水位47.50m,最高水位48.00m。调蓄塘顶标高49.00m。调蓄塘四:原为水塘及冲沟,由于其北侧现有采石将其水塘及冲沟填埋。本设计拟在原地恢复水塘,水塘改造边坡及底部防渗同上。拟改造调蓄塘塘底标高为40.00m,最低水位40.50m,常水位44.00m,最高水位44.50m。调蓄

18、塘顶标高45.50m。(2)撇洪渠清淤工程及渠道设计项目撇洪渠清淤量为30004 mPPP3PPP,渠道底部淤泥层深度不大于1m时,采用素土换填,并夯实;如淤泥层深度大于1m,则采用排水挤淤,抛石厚度0.81m,顶部采用30cm素土夯实。压实度在80%以上。淤泥置于渠道两岸拟绿化地块,待项目绿化时使用。项目清淤及相应素土换填夯实工程在枯水期进行施工。撇洪渠边坡分层压实,每层厚度不超过30cm,压实度在94%以上。局部流速大于1.0m以上的断面采用硬质护坡,形式为矮挡墙或河石,结合景观要求进行。撇洪渠竖向根据现状渠道标高、已建排水箱涵、旱季、雨季不同水量要求并结合景观要求进行设计。设计范围为三环

19、线撇洪渠改造工程。全长1240米,项目用地宽度为30m70m,包括景观工程(含生态驳岸)及渠道本身。项目渠道设计参数及雨季水面标高见表3。表3 渠道设计参数及雨季水面标高参数一览表断面水力坡降n下底上底高流速流量雨季水面标高10.0020.02524.1734.920.641.1922.4435.9420.00260.02517.1929.640.691.3622.0635.9930.00150.02522.8932.990.721.1122.4736.0240.00230.02515.1529.120.761.3422.7436.0650.00280.02511.8723.400.821.5

20、422.3236.1260.00090.02523.1333.230.840.9622.6836.1470.0010.02519.732.630.860.9922.2536.1680.00110.02517.2531.390.881.0322.1136.3190.00170.02512.3126.990.911.2622.6836.34100.00090.0251015.610.930.9923.8136.36110.0010.02518.824.530.951.1223.2136.38120.0010.02515.628.280.971.0522.4336.57130.00110.02513

21、.9328.300.991.0922.8936.59140.00140.02510.3525.741.021.2022.1736.62150.00050.02521.8230.101.030.8322.1936.63160.00050.02520.4526.991.090.8622.2836.69170.000750.02516.322.931.101.0422.6336.70180.0010.02512.3921.391.121.1622.0236.72190.000250.02529.8532.111.130.6623.0136.73200.00090.02513.8820.761.141

22、.1522.9136.74210.00060.02517.3221.961.160.9922.5036.76220.00030.02526.8426.841.160.7322.7236.76230.000550.02517.1823.511.170.9422.4736.77240.000590.02515.8923.021.180.9622.2936.78250.0010.02511.3719.831.201.2122.8136.80260.00050.02520.620.601.210.9523.7836.81270.00040.02521.4821.481.220.8522.4836.82

23、280.00080.02511.9320.621.241.1022.3536.84290.000430.02517.8424.091.250.8722.7336.85300.00020.02528.2228.221.250.6222.0336.85310.00130.0258.0418.291.281.3522.7936.88320.000370.02520.7120.711.280.8422.4936.88330.00020.02527.8727.871.290.6322.8036.89340.00120.0258.7516.651.311.3722.8536.91350.00030.025

24、14.6838.491.320.6522.8836.92360.000350.02513.7735.041.320.7123.0136.92370.00030.02522.722.701.330.7823.6636.93380.000550.02513.1521.231.340.9822.7036.94390.00020.02523.5731.671.350.6323.3336.95400.00040.02515.6525.161.350.8523.4336.95410.0010.0258.8117.081.371.2822.8536.97420.00080.02510.6916.261.39

25、1.2122.8136.99430.000850.02512.4112.411.411.2822.4337.01440.00110.0258.3314.061.431.4022.5537.03450.00130.0256.0813.371.451.4620.7437.05460.00120.0256.6512.581.481.4520.7437.08470.00080.0259.8214.311.491.2722.9837.09480.00020.02519.7027.791.500.6121.7137.10490.00120.0259.199.191.521.5221.3037.12500.

26、00110.0259.319.311.541.4721.1537.14510.00120.0258.588.581.571.5220.5437.17520.00070.0258.5913.351.581.2121.0037.18530.00170.0257.7.401.621.7921.4337.22540.00110.0258.868.861.641.5021.7937.24550.0020.0256.726.721.681.9321.8437.28560.00230.0255.985.981.722.0421.0837.32570.00140.0257.267.261.751.6821.3

27、737.35(3)喷灌系统设计撇洪渠两厢树林草地设置喷灌系统,桩号K0+000 K1+240。水源及供水压力:给水水源采用市政给水,从梅溪湖路市政给水干管上引水至绿地给水系统。市政给水干管水压约0.20.3MPa,满足设计喷灌喷头的工作压力要求。灌水方式及设备选型:绿地主要采用HUNTER的地埋旋转喷头PGP-ADJ和地埋散射喷头PROS-04;喷头弹伸高度10cm,安装时应根据场地实际状况选择喷嘴。同时绿地中安装一定数量的快速取水器,以满足乔、灌、草不同的需水要求,取水器布置间距为40m。(4)管道设计雨水管设计:项目排水路由为调蓄塘3、4雨水经改造后的现有冲沟+地下管道排至调蓄塘2,调蓄塘

28、2设置地下管道排至撇洪渠,调蓄塘1雨水通过改造后的现有冲沟直接排至撇洪渠,再由撇洪渠排至梅溪湖。经总平面布置图件-附图1可知,地下管线总长度为249m。污水管设计:撇洪渠东侧秀峰路西沿线至环湖段规划有市政污水管,本次撇洪渠改造同步予以实施。污水管按规划进行敷设,其中梅溪湖西沿线至梅溪湖路段污水管与梅溪湖路已建污水管接顺,梅溪湖路至环湖路段污水管与环湖路已建污水管接顺。排水管均拟采用高密度中空壁聚乙烯缠绕管(HDPE排水管),HDPE排水管采用电热熔接口,HDPE管道采用砂垫层基础。沟槽开挖:管底以下铺设一层厚度为200mm的中粗砂基础层,地基承载力须大于等于120KN/mPPP2PPP。管道位

29、于填方区时,先按撇洪渠的密实度要求,填筑边坡,当填筑到设计管道管顶500mm的高程时,反开挖排水管沟槽。在管道敷设好后,回填前应进行闭水试验,回填时应在管道两侧对称回填夯实,管顶500mm以下的回填材料采用最大粒径小于40mm的天然级配砂砾,人工分层夯实;管顶500mm以上的回填按路基的回填要求。2)景观工程设计范围为三环线撇洪渠改造工程。全长1240米,宽度为30m70m,面积共53976.7平方米。表4 项目经济技术指标序号名称面积(平米)百分比%1总用地面积53976.71002绿地面积34802.664.53水体面积17704.232.84游步道面积350.70.65铺装广场面积111

30、9.22.1总体结构根据现状资源特性及空间、功能要求将整个场地划分为三个景观分区:金碧流香、流光溢彩、绿汀花溆。带状的水域空间为由东西向转至南北向的生态渠道体系,将所有景点进行串联,形成“一条绿色廊道、三个分区、十个景点”的明快结构特征。金碧流香:此段位于梅溪湖路以北,长约320米,宽约70米,以植物造景为主。其中环湖路至梅溪湖段,在靠近C7路适当位置设置入口广场,通过随着地形起伏、蜿蜒曲折的游步道,将人流引入梅溪湖景区,让人们在穿行的过程中,通过空间的开合、景点的布置,使游人获得移步异景的感受。在植物的选择上以香花类为主,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气,潺潺的流水倒映着两边的植物景观,将宁静、浪漫、

31、雅致汇入梅溪湖。流光溢彩:此段位于梅溪湖路秀峰路西延线之间,长约230米,宽约50米。景观以纯观赏性的景观为主,设置了两个观景平台,供人们活动、赏景和留影。本段采用自然式的布局方式,曲折的水岸线、宽阔的水面和自然的植物群落营造宁静、舒适的景观环境。绿汀花溆:此段位于秀峰路西延线三环线之间,长约810米,宽约30-50米,比较狭长,且两厢的高差较大,形成了独具韵味的小峡谷、小溪流景观。因此本段景观以观赏性植物和挺水植物为主,每隔一段设置一处小的观景点,供人们驻足观赏。本段景观利用其独特的地势特点,形成别俱一格的绿谷花溪景观弯弯曲曲的小溪流,结合植物景观密闭段和开敞段的交替变换形成丰富的线性观赏视

32、觉,让这美丽的溪谷若影若现,弥漫着一种神秘感。3)亮化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景观照明、照明控制系统、电视监控系统、背景音乐系统、自动喷灌系统电气部分的预埋。 电源:景观带全长约1.2公里,按200300的供电半径设置电源,分别在梅溪湖路与景观带西北角、三环线与景观带交汇处设置2处电源点。用电负荷:设计范围内,1#变、2#变用电负荷约为100kw、80kw。灯具设置 :通过会议沟通,初定方案如下:游路设置草坪灯,作为夜间游赏的行道照明;两侧树冠上设置树木投光灯,投光灯采用轻质的LED投光灯3X40瓦,设置间距为58米,形成一条景观亮带;滨水的灌木、乔木及斜坡绿化设置LED投光灯1X40瓦,形成

33、独特的滨水景观。4)公共设施设计本案公共设施包括:标识系统、座椅、垃圾桶等考虑到与梅溪湖景区的整体性,此次的公共设施延续梅溪湖景区公共设施之风格。标识系统设置在主要出入口、重要景点周边,考虑到游人的安全性,在水边设置安全警示标牌。在广场处、游路边依据规范要求设置座椅及垃圾桶。3、施工组织1)施工材料供应土料来源:梅溪湖片区正在整体开发,片区内建设工程较多,部分工程点有大量开挖弃方(如梅溪湖西片保障房项目等)且项目内堆放有大量土方,其土质较好,能满足本项目堤防填筑要求。因此,本工程所需土方从附近工程点产生的剩余土方进行平衡回填,各取土点运距较近,在10km以内。钢筋混凝土材料:采用商品混凝土。砌

34、筑材料:砌筑砂浆的河砂(中砂)从长沙市购买,水泥采用袋装水泥,从长沙市购买,块石从望城丁字镇购买。2)施工供水、供电及通讯条件供水:施工用水可用水泵从现有渠道和水塘中直接抽取,河水不含对混凝土有害的物质。供电:经现场踏勘,工程施工地附近有供电线路通过,与供电部门联系协调后,即可将电路接入施工现场。通讯条件:工程区所在地为河西先导区,联通、电信、移动网络已覆盖整个工地,具备良好的通讯条件。3)施工导流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现状由水塘组成),结合实际情况,工程的实施方案是在原河床过流宽度的基础上加宽行洪断面,工程原河床进行清淤换填。在枯水季节,原河床基本能满足枯水期过流条件,局部预留土埂挡水,高度为1

35、.02.0m。导流方式采用预留土埂挡水,原河床导流的方式进行导流。预留部分在背水侧施工完成后,采用倒退法开挖拆除至设计标高。本工程河道功能为景观、排洪,无通航、过木要求。4、工程占地本工程将机械停放场、木材加工厂等进行组合布置,布置位置在河堤右侧。生产、生活设施布置在河堤左侧(金星路旁)。本工程伴行C7路,C7路尚未建设,经现状调查,有一条乡村道路伴行,可利用此道路直接到达施工现场,不再考虑新修施工道路。工程区附近有10KV供电线路通过,施工供电可从附近的供电线路接入。施工修建临时房屋建筑面积1500 mPPP2PPP,临时房屋占地面积2000 mPPP2PPP。施工工厂设施包括机械停放场(露

36、天)物资仓库、木工厂等,本工程施工工厂建筑面积约640 mPPP2PPP,占地面积约900 mPPP2PPP。5、土方平衡1)撇洪渠根据工程资料,本项目填方量28748 mPPP3PPP,挖方量为 mPPP3PPP(其中横断面改造挖方 mPPP3PPP,清淤30004 mPPP3PPP)。2)调蓄塘根据工程资料,调蓄塘挖方量约为39万mPPP3PPP;土方回填约1.5万mPPP3PPP。调蓄塘挖方主要为调蓄塘1现状堆置的大量土方,以及调蓄塘3、4因现有采石所堆放大量散土。6、移民拆迁安置项目位于长沙市岳麓区梅溪湖片区范围,工程主要包括撇洪渠改造、道路边坡改造及上游调蓄水塘的建设。以上工程措施占

37、地影响的区域为工程占地处理范围,因本工程实际上是梅溪湖整体规划项目的一部分,故本工程的占地为整体规划拆迁及移民安置的一部分,本报告未考虑征地拆迁及拆迁补偿费。经现场踏勘调查,本项目工程用地范围内现状无居民点,无居民拆迁。7、施工进度本工程总施工期为一年,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本工程需在枯水期施工完成,5月为施工准备期,开始工程施工的准备工作,主要完成水、电、施工工厂、施工仓库及其他辅助生产设施的修建,同时完成办公生活设施的租用工作。10月次年3月为主体工程施工期,主体工程施工工期为6个月,主要完成河堤土方开挖、回填及堤坡护砌工作,水下工作全部完成,确保河道满足度汛、泄洪要求。进入汛期

38、后,进行道路景观等扫尾工作,在5月底以前完成河道整治及景观工程等全部工作。与本项目有关的现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属于改扩建工程,经现场调查,三环线撇洪渠两侧建设用地正在按规划进行开发,且撇洪渠上游存在大量堆土,局部水系、植被破坏严重,导致雨季大量泥水混合物通过撇洪渠直接排入梅溪湖,导致梅溪湖水质恶化(项目水质监测数据见“环境质量状况”章节中表9)。主要环境问题如下:(1)自然水系破换严重三环线撇洪渠自然水系由天然水塘、渠道、草地等组成,不仅水系畅通,而且具有自然的沉淀、净化作用。但由于区域大规模土地开发,撇洪渠沿线局部成为堆土区,使得撇洪渠堵塞淤积严重,水流不畅。此外,部分天然水塘、草

39、地被占用,自然水系的沉淀、净化功能不复存在。(2)雨季水土流失严重根据现场勘察,撇洪渠沿线存在大量散土、裸土,未进行有效的固化措施。而该部分土方均属于遇水易成为泥水胶体状,富含丰富的铁、铝盐及络合物,沉淀性能相对较差,导致雨季大量的泥水混合物随雨水通过撇洪渠直接排入梅溪湖。同时,经现场调查,项目调蓄塘3、4位置中间山体现有一采石场进行采石,破坏植被及山体,且其渣土堆放于调蓄塘3、4现状池塘上,导致现状池塘被埋,水土流失严重。(3)已建道路边坡未进行覆盖梅溪湖西侧道路已按规划建成,但边坡未及时进行绿化覆盖,雨季不仅导致边坡水土流失,造成撇洪渠水质恶化,同时雨季低洼地及时浸泡路基,影响道路安全。(

40、4)流域存在一定的面源污染由于撇洪渠上游存在葡萄园、农田等农业污染面源,导致部分氮、磷通过地表径流进入撇洪渠,在局部水系不通畅处,已经出现富营养化。(5)点源污染存在撇洪渠上游存在部分小作坊,工业垃圾随意堆放,导致部分工业污染物进入撇洪渠。(6)施工场地废水撇洪渠下游东侧正在进行大规模开发,地面扰动较大,尽管相关职能部门及施工单位采取了一定措施,但由于土壤特性,因此仅靠在施工场地内截洪沟、沉淀池等收集、处理设施难以对雨季泥水混合物、泥浆混合物进行有效处理。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拟建项目场地位于长沙市

41、岳麓区梅溪湖南侧。具体位置详见附图3。2、地貌地质本项目拟建地所在的梅溪湖片区的地貌形态属丘陵地貌。梅溪湖位于岳麓山向斜之西翼,区内出露基岩层为泥盆系泥岩,岩层走向NW,倾向SW,倾角1520,NE向和NW向两组节理裂隙较发育,倾角7090,间距0.501.0m不等,岩层多为厚层状或巨厚层状沉积。据长沙地区区域地质资料,长沙市第四纪以前地质构造主要为褶皱和断裂。自元古代以来,本区经历了武陵运动、雪峰运动、加里东运动、印支运动、燕山及喜山运动等多次构造运动,形成了北西向、东西向、北东向、北北东向、南北向五个方向的断褶构造,构成了本区基本构造骨架。区内断裂构造以北东向极为发育,其次为北西向和东西向

42、,再次为北北东向和南北向。场地内构造形迹不甚发育,岩层层面稳定、产状平缓,岩体整体性总体较好,未发现明显的新构造运动痕迹。项目拟建地本场地地处低缓山丘冲积阶地地貌,局部为山间冲沟。场地地势较平缓开阔,但拟建线路部分地段位于小山边缘,局部地段已初步形成陡坡,局部可见基岩裸露,在修筑道路过程中将形成新的边坡,放坡设计与施工的不合理将有可能发生滑坡,基岩裸露的陡壁处将会发生崩塌现象。因此拟建场地存在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可能;场地内在勘察深度范围内现无人为采空区、地面沉降和岩溶等不良地质作用。3、气候气象长沙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受季风环流影响明显,夏季为低纬海洋暖湿气团所盘踞,温度湿重,盛夏

43、天气酷热,历年极端气温达43;冬季常为西北利亚冷气团所控制,寒流频繁南下,造成雨雪冰霜;春夏之交,正处在冷暖交替的过渡地带,锋面和气旋活动频繁,造成阴湿多雨的梅雨季节;秋季则干燥。基本气象参数如下:历年最高气温 43历年最低气温 -11.3年平均气温 17年平均总降水量 1389.8mm平均相对湿度 80%年平均风速 2.2m/s最大风速 24m/s年主导风向 NW(14)夏季主导风向 S(12.7)冬季主导风向 NNW(18)年静风频率 234、水文1)地表水项目拟建地区域的地表水主要为梅溪湖、龙王港和本撇洪渠。梅溪湖为人工湿地,其具体位于长沙绕城高速东西两侧,占地面积120亩。工程为复合型

44、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采用生物塘、水平潜流湿地、垂直潜流湿地和景观表流湿地相结合的工艺组合。根据湖南省主要地表水系水环境功能区划(DB43/023-2005),梅溪湖建成后,其水体水域功能为城市生态景观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龙王港河是湘江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望城县南角岭,由西向东经五丰、雷锋、黄荆、天顶、望月至荣湾桥汇入湘江。干流全长28.9km,流域面积173kmPPP2PPP,河流平均坡降1.32,河宽50100m不等。龙王港河在连接湘江的河口处,河道顶宽59m,底宽17m,河床标高26.00m,河堤顶面标高36.90m。龙王港河中下游地区易发生洪涝

45、灾害,主要是湘江洪水回水托顶所致。本撇洪渠现状撇洪渠为一冲沟,冲沟水深约5.00米,宽约50米,水流由西南向北流向梅溪湖。除此以外,未见较大的地表水系,由于整平场地和乱掘乱挖山体,造成拟建撇洪渠沿线多处形成了水塘,水深0.502.00m不等;2)地下水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第四系各地层中的上层滞水,含水量不大。上层滞水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水位随季节性变化。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以垂直渗流的形式进入第四系土层,形成上层滞水,以渗流的方式由场地四周向梅溪湖径流。根据室内试验及工程经验场地内各层均属弱透水性地层。地下水初见水位埋深介于0.009.20m,水位标高介于25.9049.57米;稳定水位埋藏深度

46、介于0.007.20m,水位标高介于26.5049.97米;根据本次勘察结果及地区水文地质资料,该场地地下水稳定水位变化幅度可按1.005.00m考虑。 5、生态环境1)陆生植物梅溪湖湖盆区地形呈盆状,成湖前均为堤防保护区的桃花、梅溪两垸,垸内为民居较为集中的葡萄园开发基地,主要植被为经济作物葡萄。其周边地区主要为灌木林地及荒草地,无珍稀保护植物。龙王港河流域境内的地表植被以自然植被为主。自然植被主要有杉树、松树、毛竹、油茶、灌木以及各种野草。人工植被以乔木、果树、农作物等为主。2)陆生及水生动物在项目区域内,主要以水域带的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及小型哺乳动物为主。两栖动物常见的有泽蛙、姬蛙等;

47、爬行动物种类有壁虎、黑眉锦蛇,草游蛇、虎纹游蛇、翠青蛇等生活在人工林地。鸟类常见的有麻雀、斑鸠杜鹃等。经有关资料考证在项目区大型野生动物的活动踪迹很少,无珍稀野生动物存在。6、桃花岭景区自然环境简介桃花岭景区系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的八大景区之一,规划范围东至西二环线,北至梅溪湖片区、南至桃花岭山脚、规划城市支路,西至西三环。景区土壤主要为红壤、山地黄红壤, 表土多为腐殖质土。气候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春夏之际阴湿多雨,秋末冬初雨量较少,冬季气候冷湿,加之其独特的地形地貌条件,景区孕育着丰富的植物资源和奇特的植被景观。在湖南植被区划中,景区位于“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北部植被亚地带,湘

48、北、湘东植被区,长、潭、株丘陵植被小区”。地带性植被为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但由于景区海拔低、人类活动频繁,原生植被破坏严重,八十年代为再造山川秀美、生态友好家园,景区种植了大量的马尾松和樟树,经过近30年的封山育林和生态演替,景区植被得到很好的修复。目前,景区的植被类型主要以樟树林,樟树、马尾松林,樟树、枫香林为主,在坡度平缓、土壤深厚的山坡上分布有较大面积的杉木林。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长沙大河西先导区概况大河西先导区位于湘江西岸,是新兴的城市次中心。涉及4个区县,15个乡镇,分为三个层级,分别为规划区、核心区、起步区,梅溪湖属于起步区。随着河西高新技

49、术产业区的崛起、市委市政府新址建设与岳麓山大学城的配套完善,“西文东市”的城市格局初具雏形。河西先导区作为体现长沙城市新世纪风貌的文化中心和科教中心,日益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大河西先导区是长株潭和长沙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充分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按照国际宜居城市标准,将其打造成“宜居新区、生态新区、文化名区、活力新区”。先导区规划的总体功能构架为:“一核、四区、三带”。“一核”是由市政府行政中心区、滨江新城构成的区域核心;“四区”指现代服务区、现代装备制造和高新产业区、科教文化产业区、黄金都市农业与农产品精加工区;“三带”指金洲配套产业带、岳麓山人文生态旅游产业带、西岸创新创意产业带。2、梅溪

50、湖片区概况梅溪湖片区作为大河西先导区的核心,距长沙市政府10km,距市中心13km,交通便利,北倚长宁公路,东临二环线,西靠绕城线,南接桃花岭景区的北界线,东西长约6.6km,南北宽约45km,总用地面积1479.97hmPPP2PPP。综合定位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国际化功能服务区,建设国际会议会展中心、国际商务中心、国际商业中心、国际科技研发中心、国际交流中心。旨在探索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高度集中的城镇规划、齐全的配套设施与多样的建筑类型,与山脉、湖泊、公园以及运河结合在一起,形成促进健康和繁荣的良好环境。梅溪湖片区范围内的人口以农业人口居多,主要经济来源为农业收入,人均年收入在

51、4000元以上。农田分户的基本耕作方式是农户与耕地紧密联系以方便耕作,水稻是本地区主要农作物,农户依托水稻靠山脚和沿丘陵旱地分布。3、桃花岭景区桃花岭景区是岳麓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八大景区之一。按岳麓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桃花岭景区详细规划(20122020),本次规划范围确定为:东至二环线,西至三环线,北至学湖路、大塘坡路、梅溪湖路等现状与规划道路,西南至规划道路、东南至桃花岭山脚,总面积628.60公顷,其中桃花岭景区面积556.00公顷,景区范围最东端东经112度55分、最西端东经112度52分、最南端北纬28度09分、最北端北纬28度11分。景区西侧的马鞍山自然山体区域(面积72.6公

52、顷),为岳麓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外围保护区,是桃花岭景区与其西侧的象鼻窝森林公园生态联系的主要廊道和构筑长沙大河西先导区岳麓山-桃花岭-象鼻窝-莲花山区域生态绿脉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西侧的马鞍山自然山体区域(面积72.6公顷)近期按生态绿地进行严格控制,建议远景纳入桃花岭景区范围,在下一轮的岳麓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修编中将其纳入岳麓山风景名胜区范围。规划期限为2012年至2020年,其中近期:2012年-2015年;中远期:2016年-2020年。结合附图3可知,项目与景区的位置关系为:(1)三环线撇洪渠位于桃花岭景区西侧0.5km处,其南端与桃花岭景区外围保护区马鞍山自然山体

53、区域(面积72.6公顷)规划红线相临,不位于桃花岭景区及外围保护区内。(2)调蓄塘1位于桃花岭景区外围保护区的规划红线内;调蓄塘2位于桃花岭景区外围保护区的规划红线外北侧50m处,不位于景区及外围保护区规划红线内;调蓄塘3同桃花岭景区紧临,不位于景区及外围保护区规划红线内;调蓄塘4位于景区规划红线内,位于景区的西南角(不为核心景区和已建成景区)。4、象鼻窝森林公园象鼻窝森林公园位于本项目三环线撇洪渠的西侧1km,为规划中的森林公园,其具体规划尚未出台,其概念性规划中其规划范围为:东至西三环,北至岳麓区边界及龙王港,西至望雷大道(龙王港),南至莲坪大道,东南至桐关桥路,规划面积17.50平方公里

54、。5、区域规划(与本项目相关)雨水规划:根据长沙市城市排水专项规划、长沙大河西先导区龙王港以北地段(岳麓区、高新区部分范围)排水专项规划、长沙大河西先导区梅溪湖片区控制性规划(优化)等相关规划,梅溪湖片区本区内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本规划区的道路标高均在38.0米以上,属于雨水高排区。其中,龙王港以北区域雨水排入龙王港,梅溪湖核心区的雨水经过预处理之后作为补充水源进入梅溪湖。污水规划:梅溪湖核心区污水全部进入望城坡污水提升泵站,污水经提升后进入岳麓污水处理厂。梅溪湖片区污水属岳麓污水处理厂纳污区服务范围。纳污范围包括岳麓区、雷锋西片区、星城片东南部及梅溪湖片区,岳麓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规模:近期30

55、万mPPP3PPP/d已建成,规划远期处理规模为60万mPPP3PPP/d,用地按照88万mPPP3PPP/d规模进行性控制。防洪规划:根据相关规划以及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2012年),区域(龙王港)的防洪规划标准为100年一遇,防洪标高为37.63米,防涝设计标准为20年一遇,防山洪设计标准为50年一遇,主要建筑物的防洪级别为一级。用地规划:区域用地规划见附图4及表5。表5 撇洪渠两厢用地性质一览表路段规划撇洪渠宽度两厢用地性质开发状况梅溪湖路以北70m金融、商业及居住西侧已建成,东侧尚未开发梅溪湖路至三环线50m居住西侧正在开发,东侧尚未开发三环线以南30m规划未定尚未开发路网规划:区域

56、路网规划见附图4。三环线撇洪渠横穿环湖路、梅溪湖路、秀峰路及学湖路,撇洪渠左侧为近湖7路及梅浦联络线。目前,环湖路、梅溪湖路及近湖7路(环湖路秀峰路)段已建成,学湖路、近湖7路及梅浦联络线尚未建成,环湖路、梅溪湖路下部箱涵已建成。梅溪湖水质保护管理暂行办法:为保护梅溪湖水质,提升梅溪湖片区生态环境质量,促进梅溪湖片区可持续发展,2012年7月,长沙大河西先导区管理委员会制定颁布了梅溪湖水质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办法中规定:新建项目初步设计文件须包含施工期雨、污水处理及排水设计内容,施工期的污水和初期雨水均须经沉淀处理后就近分别接入片区污水、雨水管网。非雨水净化区汇水范围内的新建建筑项目,建设单位必

57、须自建初期雨水收集处理系统,雨水经收集处理后方可接入市政雨水管网。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采用2013年1季度长沙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区域空气环境的常规监测数据(SOBBB2BBB、NOBBB2BBB和PMBBB10BBB)作为评价依据。PMBBB2.5BBB采用长沙市环保局2013年12月份空气环境质量公报数据进行评价。监测布点:G1湖南师范大学;G2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监测项目:SOBBB2BBB、NOBBB2BBB、PMBBB10BBB评价标准: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58、(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监测结果:监测结果统计见表6。表6 环境空气常规监测结果统计表 单位:mg/mPPP3监测点监测项目日平均浓度标准值有效样本数/个最小值最大值均值超标样本数/个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倍GBBB1BBBSOBBB2BBB 900.010.0820.0380 0 0 0.15NOBBB2BBB 900.0180.1040.0553 3.3 0.3 0.08PMBBB10BBB900.0110.2530.1132628.90.690.15GBBB2BBBSOBBB2BBB 900.0060.090.0390 0 0 0.15NOBBB2BBB 900.0160.1020.0535 5.5 0 .27 0.08PMBBB10BBB850.0070.2250.0971416.50.50.15表7 2013年12月份城区PMBBB2.5BBBBBBB质量公报监测结果统计表 单位:ug/mPPP3PPPPPPP监测位点监测项目浓度范围AQI范围重度污染天气比率(%)中度污染天气比率(%)轻度污染天气比率(%)良好天气比率(%)GBBB1BBBPMBBB2.5BBB441946122938.515.438.57.6GBBB2BBB44179612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