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类学理论梳理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61482889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3.7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文化人类学理论梳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文化人类学理论梳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文化人类学理论梳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资源描述:

《文化人类学理论梳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人类学理论梳理(6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1人类学理论是有关人类知识与观念的总的积累与经验的产物。通过具体的民族志资料,人类学家了解到各种有关人类行为与信仰的具体信息。同时,有关人类文化的具体理论是否有普遍适应性的讨论,导致了人类学向更为综合性的学科演变。人类学概论人类学概论2二战前的人类学理论古典进化论学派古典进化论学派传播论学派传播论学派历史特殊论学派历史特殊论学派功能学派功能学派结构功能学派结构功能学派法国社会学学派法国社会学学派文化与人格学派文化与人格学派人类学概论人类学概论3古典进化论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用一种科学的、人本主义的古典进化论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用一种科学的、人本主义的方法研究人类文化的学派,是近代生物学与地质学进化理

2、方法研究人类文化的学派,是近代生物学与地质学进化理论影响的直接产物论影响的直接产物。活跃于19世纪60年代-90年代这一学派的学者主张:与各种动物一样,人类文化经历过这一学派的学者主张:与各种动物一样,人类文化经历过较长时间后也会产生变化,较较长时间后也会产生变化,较“原始的原始的”文化阶段往往会文化阶段往往会被较被较“进步的进步的”文化阶段所取代文化阶段所取代。古典进化论又称为古典进化论又称为“单线进化论单线进化论”,因为这一学派认为所,因为这一学派认为所有的文化都会经历一些特定的发展阶段,由有的文化都会经历一些特定的发展阶段,由“蒙昧蒙昧”直线直线性发展到性发展到“文明文明”时代时代。4基

3、本思想第一,因为人类本质一致,所以,文化的发展必然是单一性的;第二,各族文化都遵循同一路线向前进化,但有快慢差异;第三,整个世界是依自然法则运行的。主要观点:运用比较的方法探索人类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人类社会文化和生物进化一样,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逐步发展。全世界所有的文化都要经历这种循序进化的阶段,造成这种普遍性的最终原因在于人类心理的一致性。E泰勒泰勒(18321917)摩尔根摩尔根(LHMorgan,18181889)人类学概论人类学概论6把把文化文化(Culture)经典性地定义为包括知识、信仰、艺术、经典性地定义为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以及其他

4、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必须具有法律、道德、习俗以及其他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必须具有的能力和习惯的总和。的能力和习惯的总和。指出了人类生物遗传的特征与我们通过指出了人类生物遗传的特征与我们通过学习学习而获得的文化而获得的文化之间的差别;之间的差别;残余残余(Survivals)在早期进化阶段的某些最初的习俗仍然靠习惯在早期进化阶段的某些最初的习俗仍然靠习惯的努力一代代的流传下来,但这时它又部分或全部地失却的努力一代代的流传下来,但这时它又部分或全部地失却了它原来的意义和功能。了它原来的意义和功能。人类学概论人类学概论7 Culture,or civilization,taken in its broa

5、d,ethnographic sense,is that complex whole which includes knowledge,belief,art,morals,law,custom,and any other capabilities and habits acquired by man as a member of society.(Tyler 19581871)人类学概论人类学概论8 Survivals were cultural traits that had lost their original functions in society,but had continued

6、,for no particular reason,to survive.Such traits were of crucial importance to the effort to reconstruct human evolution.人类学概论人类学概论9美国文化人类学的奠基人。1840年大学毕业后自学法律,于1842年获得律师资格。1870年出版人类家庭的血亲和姻亲制度,1877年出版古代社会。1887年,出版了其最后一部著作美洲土著的房屋和家庭生活人类学概论人类学概论10古代社会古代社会:社会进化发展所经历的主要阶:社会进化发展所经历的主要阶段段即蒙昧、野蛮、文明即蒙昧、野蛮、文明

7、3个阶段,每个大个阶段,每个大的阶段又分成的阶段又分成3个小的发展时期个小的发展时期,这些发展阶段这些发展阶段的划分是以技术发明为基础的的划分是以技术发明为基础的,技术的发明与文技术的发明与文化的进化模式相互联系化的进化模式相互联系人类学概论人类学概论11摩尔根认为,根据称谓的不同,家庭在人类历史上依次经过5种形式。血缘家庭:乱婚杂交的原始状态。但禁止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婚姻。伙婚制家庭:一群男子与一群女子的群体婚姻。普那路亚(Punalua)群婚。排除兄弟姊妹之间的婚姻关系。共妻 共夫。偶婚制家庭:一对配偶结婚建立的家庭,但配偶关系并不固定,婚姻只是在双方自愿同居期间才有效。父权制家庭。一夫多妻

8、制家庭。不过也有一妻多夫制家庭,即母权制家庭。专偶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贡献:贡献:使人们能够第一次摆脱神学教义的束缚,以系统使人们能够第一次摆脱神学教义的束缚,以系统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的特性;更有意义的是,进化论可以正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的特性;更有意义的是,进化论可以正确地区分哪些是人类生物遗传的因素,哪些是通过学习得确地区分哪些是人类生物遗传的因素,哪些是通过学习得来的社会特性来的社会特性局限性局限性:不能不受当时欧洲中心论思想的影响,无法以正不能不受当时欧洲中心论思想的影响,无法以正确的态度来对待各种非西方的文化;确的态度来对待各种非西方的文化;19世纪末,进化理世纪末,进化理论受到了其他

9、学派和学者们的批评。论受到了其他学派和学者们的批评。人类学概论人类学概论14第一,片面强调单线进化,认为世界所有民族都遵循同一路线向前发展,不能跨越。事实上,由于传播和涵化,许多原始民族都跨越若干个发展阶段。第二,忽略或不重视文化传播的作用,忽视对文化的功能、结构和象征的研究。第三,资料的主要臆测。第四,不加分析地认为各个民族的原始习俗都是原始时代的残余,事实上,有些民族的习俗是受其他民族的影响而形成的。文化成长、变化、发展的主要过程都与文化的文化成长、变化、发展的主要过程都与文化的转借转借相关联相关联,传播论者否认所有重要的发明都是在每个文化中独立完成传播论者否认所有重要的发明都是在每个文化

10、中独立完成的的那些关键性的那些关键性的发明发明(如车轮的发明如车轮的发明)不会是所有文化都经历不会是所有文化都经历的独立发明过程,而是由一种文化发明出来后的独立发明过程,而是由一种文化发明出来后,再由邻近再由邻近的文化转借过去,逐渐加以扩散的文化转借过去,逐渐加以扩散在传播论者眼中,在传播论者眼中,传播传播的过程的过程(文化转借文化转借)有赖于有赖于“历史的历史的偶然性偶然性”,而不由某些不可逆转的进步法则所左右。,而不由某些不可逆转的进步法则所左右。人类学概论人类学概论16博厄斯博厄斯(Franz Boas,18851942)认为民族学应该认为民族学应该详细详细 研究文化特质的地理分布情况,

11、因此创立研究文化特质的地理分布情况,因此创立“历史特殊论历史特殊论”学派。学派。观点:观点:民族学研究中,重要的是调查每一种文化独特的民族学研究中,重要的是调查每一种文化独特的历史历史,而,而不是试图发现文化变化的普遍法则,只有具体的东西才是不是试图发现文化变化的普遍法则,只有具体的东西才是历史的和可靠的;历史的和可靠的;重视对于重视对于文化区域文化区域的研究,开始关注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研究,开始关注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关系;强调强调标本标本(如文化遗物与文化特征标本如文化遗物与文化特征标本)的收集,并记录它的收集,并记录它们的分布,按照特定的类型进行分类。们的分布,按照特定的类型进

12、行分类。人类学概论人类学概论17人类学研究三大目的和任务,即重建人类史、揭示文化发人类学研究三大目的和任务,即重建人类史、揭示文化发展规律和探讨变迁的动力;展规律和探讨变迁的动力;主张用主张用历史法取代比较法历史法取代比较法,不仅建立在一般性基础上,而,不仅建立在一般性基础上,而且重视每一单个文化事例;且重视每一单个文化事例;反对种族主义、提倡反对种族主义、提倡文化相对主义文化相对主义。人类学概论人类学概论18衡量文化没有普遍绝对的评判标准,因为任何一个文化都衡量文化没有普遍绝对的评判标准,因为任何一个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每个文化的独特之处都不会相同,每个有其存在的价值,每个文化的独特之处都

13、不会相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观,各族文化没有优劣、高低民族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观,各族文化没有优劣、高低之分;一切评价标准都是相对的。之分;一切评价标准都是相对的。人类学概论人类学概论19克鲁伯(克鲁伯(Alfred Loues KroeberAlfred Loues Kroeber):文化形貌理论):文化形貌理论威斯勒(威斯勒(C.WisslerC.Wissler):文化区理论):文化区理论萨丕尔(萨丕尔(Edward SapirEdward Sapir):文化与语言的研究):文化与语言的研究露丝露丝本尼迪克特(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Ruth Benedict)和)

14、和 玛格丽特玛格丽特米德(米德(M.MeadM.Mead):):“文化与人格文化与人格”学派的研究学派的研究人类学概论人类学概论20贡献贡献:对归纳法的重视,重视田野调查及其科学性对归纳法的重视,重视田野调查及其科学性。局限局限:对于他们所收集的各种物件的相互关系较少注意,对于他们所收集的各种物件的相互关系较少注意,对文化的认识往往存在许多片面之处,后来常因沉湎于资对文化的认识往往存在许多片面之处,后来常因沉湎于资料搜集而缺少理论建构,以至没有一个明晰的理论框架来料搜集而缺少理论建构,以至没有一个明晰的理论框架来整合大量资料而使其研究呈现出支离破碎的状况。整合大量资料而使其研究呈现出支离破碎的

15、状况。人类学概论人类学概论21主张主张:长期的田野工作长期的田野工作 把文化视为一个整合系统进行研究把文化视为一个整合系统进行研究马林诺夫斯基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有满足人类的需要的功能,强调文化最终应认为文化有满足人类的需要的功能,强调文化最终应满足个体的需要;满足个体的需要;19151915到到19181918年在靠近新几内亚的岛屿长期进行田野工年在靠近新几内亚的岛屿长期进行田野工作;作;人类学概论人类学概论22 拉德克利夫拉德克利夫布朗布朗(AR.RadcliffeBrown,18811955)深受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的影响;深受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的影响;将社会看作是由各个部分在功能上

16、将社会看作是由各个部分在功能上整合整合的有的有机机整体整体,结构结构功能理论着重于分析社会功能理论着重于分析社会结构结构的各的各个部分个部分(如社会的主要群体及组织如社会的主要群体及组织)和这些部分在和这些部分在维持社会秩序及平衡方面的功能维持社会秩序及平衡方面的功能 人类学概论人类学概论23贡献贡献:建立了关于建立了关于文化整合文化整合的概念,并且十分强调在具体社会的概念,并且十分强调在具体社会环境中人的需求,而对这种需求的认识是我们了解社会不环境中人的需求,而对这种需求的认识是我们了解社会不同习俗与社会组织起源的关键之所在。同习俗与社会组织起源的关键之所在。局限局限:往往仅仅着眼于地域性的

17、小群体,而在对这些群体的往往仅仅着眼于地域性的小群体,而在对这些群体的分析,看不出有任何历史的联系;分析,看不出有任何历史的联系;忽视了自然环境与生物环境对于人类文化的作用;忽视了自然环境与生物环境对于人类文化的作用;忽视了文化的变迁。忽视了文化的变迁。人类学概论人类学概论24圣西门、孔多塞、孔德圣西门、孔多塞、孔德迪尔凯姆迪尔凯姆(David Emile Durkheim,1858-1917)莫斯莫斯(Marcel Mauss,1872-1950)列维列维布吕尔布吕尔(Lucien Levy Bruhl,18751939)赫尔兹赫尔兹(Robert Hertz,1822-1915)人类学概论

18、人类学概论25“机械结合与有机结合机械结合与有机结合”社会是一个整体,这是研究社会的基础社会是一个整体,这是研究社会的基础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对宗教进行了定义,归纳了宗:对宗教进行了定义,归纳了宗教的一些特征,对宗教的起源、本质和功能也进行了讨谈教的一些特征,对宗教的起源、本质和功能也进行了讨谈迪尔凯姆人类学遗产后来演变为两种对立的传统,一种是迪尔凯姆人类学遗产后来演变为两种对立的传统,一种是以拉德克利夫布朗为代表的经验主义传统;另一种是以以拉德克利夫布朗为代表的经验主义传统;另一种是以莫斯、列维斯特劳斯为代表的理性主义传统。莫斯、列维斯特劳斯为代表的理性主义传统。人类学概论

19、人类学概论26莫斯莫斯论礼物论礼物:人们进行礼物交换的主要原因:人们进行礼物交换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社会需要这种互惠性制度,以保证社会是社会,社会需要这种互惠性制度,以保证社会活动的进行和社会规范的建立,交换活动产生并活动的进行和社会规范的建立,交换活动产生并强化社会规范结构。强化社会规范结构。列维列维布吕尔布吕尔:原始思维原始思维赫尔兹赫尔兹:仪式和象征现象仪式和象征现象范范盖内普盖内普:通过礼仪通过礼仪人类学概论人类学概论27在研究文化整合的机制时,美国人类学家把自己在研究文化整合的机制时,美国人类学家把自己的着眼点放在人们的的着眼点放在人们的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方面,而不大注意方面,而不大注意

20、社会的因素。社会的因素。这一学派的基本观点是:假定人们都具有一些特这一学派的基本观点是:假定人们都具有一些特定的定的人格特征人格特征,而这些特征在其文化中占有特殊,而这些特征在其文化中占有特殊的支配地位。的支配地位。人类学概论人类学概论28文化与个人的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因而人类学家文化与个人的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因而人类学家有可能按照人类不同群体心理类型的归类对文化有可能按照人类不同群体心理类型的归类对文化进行分类。进行分类。文化模式文化模式人类学概论人类学概论29随着第二次大战结束而兴起的一系列反殖民化过程,一随着第二次大战结束而兴起的一系列反殖民化过程,一方面使那些一直从事所谓方面使那些一直

21、从事所谓“落后落后”民族研究的学者不得民族研究的学者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工作园地,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内部成长不放弃自己的工作园地,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内部成长起来的学者们开始以一种全新的民族观与文化观来看待起来的学者们开始以一种全新的民族观与文化观来看待自己的文化,人类学逐步走向成熟。自己的文化,人类学逐步走向成熟。新进化论新进化论文化生态学文化生态学新功能主义新功能主义 人类学概论人类学概论30莱斯利莱斯利怀特怀特(Leslie Alvin White,19001975)坚持人类文化是经历由低级到高级的逐步演化过程的,坚持人类文化是经历由低级到高级的逐步演化过程的,但怀特试图分析是哪些因素导致文化

22、变化的发生,他将但怀特试图分析是哪些因素导致文化变化的发生,他将能能源源的获取作为进化的标志,特别强调文化发展的独立性或的获取作为进化的标志,特别强调文化发展的独立性或超有机体性;超有机体性;文化进化的首要力量是技术的进步,反过来文化又决定文化进化的首要力量是技术的进步,反过来文化又决定发明和革新;发明和革新;认为文化的主要特征是符号,而语言是符号表达的最重认为文化的主要特征是符号,而语言是符号表达的最重要的形式,使用符号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根本区别。要的形式,使用符号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根本区别。人类学概论人类学概论31 1人类只依靠身体能量而生存的阶段;2通过栽培作物和饲养家畜,人们能够获得光合作

23、用后的太阳能,并开始能够将其储存起来的阶段;3通过动力革命,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地下资源作为新的能源加以利用的阶段;4在不远的将来,核能不是作为战争工具,而是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方便的阶段。”其中第一到第三阶段分别与无阶级的平等的原始制度、新旧大陆的古代文明、近代产业文明相对应。斯图尔德斯图尔德(Julian Steward,19021972)着重研究在特定文化内部与文化区域内发生变化的次着重研究在特定文化内部与文化区域内发生变化的次序;序;认为文化之所以循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认为文化之所以循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不同的文化处于各自特殊的不同的文化处于各自特殊的环境环境

24、之中;之中;强调社会文化系统与其自然环境相互关系,讨论的核心强调社会文化系统与其自然环境相互关系,讨论的核心问题是文化如何发挥其功能并以特定的适应手段问题是文化如何发挥其功能并以特定的适应手段适应适应周围周围环境环境 人类学概论人类学概论33格鲁克曼格鲁克曼(Max Gluckman,19111975)批评了马林诺夫斯基关于冲突是社会组织固有属性的论批评了马林诺夫斯基关于冲突是社会组织固有属性的论点,他提出由于存在点,他提出由于存在冲突冲突,社会稳定才得以维持;,社会稳定才得以维持;非洲的习俗与冲突非洲的习俗与冲突(1956)成功地将冲突的研究纳入了事物的通常范畴中,同时又成功地将冲突的研究纳

25、入了事物的通常范畴中,同时又强调了基本社会秩序不会改变的性质,没有考虑到社会结强调了基本社会秩序不会改变的性质,没有考虑到社会结构性变化构性变化即社会秩序如何转变和破坏的情况。即社会秩序如何转变和破坏的情况。人类学概论人类学概论34本世纪本世纪40-60年代是当代人类学全面发展的奠基阶段,年代是当代人类学全面发展的奠基阶段,而从而从60年代至今,人类学则进入一个新的综合与分支专年代至今,人类学则进入一个新的综合与分支专门化的发展时期门化的发展时期两个倾向两个倾向:对于人类认知行为、交流过程及人类整个的信息符号对于人类认知行为、交流过程及人类整个的信息符号系统在人类社会中运用情况的研究;系统在人

26、类社会中运用情况的研究;一些西方国家中出现的对马克思主义重新认识以及相一些西方国家中出现的对马克思主义重新认识以及相应的各种新马克思主义流派的产生。应的各种新马克思主义流派的产生。人类学概论人类学概论35结构主义人类学结构主义人类学认知人类学认知人类学符号人类学符号人类学文化唯物论文化唯物论马克思主义人类学马克思主义人类学后现代主义与人类学的重构后现代主义与人类学的重构人类学概论人类学概论36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vi-Strauss,1908年11月28日2009年11月1日)法国著名的社会人类学家、哲学家,法兰西科学院院士,结构主义人类创始人,法国结构主义人文学术思潮的主要创

27、始人。1908年11月28日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父亲是旅居比利时的法国犹太画家,后来随家定居巴黎,在巴黎读完中学与大学,直至获取巴黎大学博士学位和大学教授职位。青年时代爱好哲学,醉心于卢梭、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思想,在巴黎大学主修哲学与法律。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列维斯特劳斯到巴西圣保罗大学任社会学教授。在此期间,他对亚马逊河流域的印第安人部落做了实地调查。南比克瓦拉部落的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1948)、亲属的基本结构(1949)、忧郁的热带(1955)结构人类学(1958)野性的思维(1962)神话学(1964-1971)等首先,结构是社会-文化现象背后的本质,是决定社会-文化现象的模式。

28、列维-斯特劳斯认为,无论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无论是原始野蛮人还是欧洲文明人,尽管他们的社会习俗差异颇大,但仍不乏共同之处,因为在每一种风俗习惯的内部都有共同的模式即结构。结构人类学的目的就在于揭示出这一内在结构,只有把握它才能说明各种社会-文化现象。其次,结构不是客观事物所固有的,而是精神的模型。在列维-斯特劳斯看来,社会与文化是人的精神创造,所以其结构不是它本身所固有的,而是精神赋予的。再次,结构不是有意识地产生的,而是无意识的。比如语言结构对整体、对总体的强调。研究链接和结合诸元素的关系网络,而不是研究一个整体的每个元素。更多的是对立的关系举例:红黄绿 亲属关系这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在人类社会

29、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列维-斯特劳斯声称,在非资本主义社会或前资本主义社会,亲属关系起着比阶级关系更重要的作用。因此,他特别重视对原始氏族社会亲属关系的研究。列维-斯特劳斯认为,以往人类学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只看到亲属关系中的成分(如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而没有看到它的结构,不能从结构的整体上确定这些亲属关系的意义。因此,他主张通过对亲属关系的分析去发现它的结构,主张先把分析对象分解成一些结构的成分,然后在这些成分之间找出它们的对立、相互联系、排列与转换,进而发现决定亲属关系意义的结构。他认为这种方法和语言学的结构分析法是一致的。亲属关系的各个项,即社会成员,相当于语言中的一个词;亲属关系的

30、各个项之所以有意义,是由于它们结合为一个体系,即亲属结构,这与词结合为句子和语言是一样的。所以,列维-斯特劳斯指出,可以把亲属关系看作是一种语言,一种信息系统或交流系统。亲属关系可以归结为女人的交换关系,因为“我们在婚姻规则的起源之处找到的总是交换制度无论它采用哪种形式,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一般的还是含蓄的,封闭的还是开放的,具体的还是象征性的,它都是交换,始终是交换”。而这种交换的基础,在他看来就是互惠,即当某一集团把女人作为礼品给予另一集团时,必须保证得到其他集团同样礼品的直接或间接的回报。他指出,婚姻交换有两种基本形式,这两种形式都反映了互惠原则所起的作用。第一种是有限交换,也叫对称

31、交表婚形式,其中如果甲群体的男子娶了乙群体的女子,那末乙群体的男子就必能娶到甲群体男子的姐妹。第二种是普遍交换,也叫不对称交表婚形式,其中如果甲群体的男子娶了乙群体的女子,而乙群体的男子不能娶甲群体男子的姐妹,那么也必能从第三个群体丙群体中娶一女子。列维-斯特劳斯把亲属关系归结为女人的交换关系,认为女人在群体之间的交换,犹如语词在社会生活中的个人之间的交流一样,乃是信息的传递,借这种传递,各个群体的人连结成为一个紧密的整体。这样,他就把亲属关系看成是一个通过女人的交换这种手段与他人、与群体的关系。他声称,婚姻关系中女人的交换是社会生活得以成立的基础,因而是最根本的交换体系。在这个最根本的交换活

32、动中,人们无意识地保持着一种带普遍性的逻辑结构,即乱伦禁忌原则,这一逻辑结构的基本目的是要在男女间尽可能地排除近亲婚姻。斯特劳斯认为神话也是一种语言。因为人们要知道神话,就必须先讲神话故事,这个“讲”就是人类话语的一部分,相当于语言中的言语。而神话的结构相当于语言,人们在讲神话故事的时候没有意识到这个结构,但它其实是存在的,是神话中基本不变的东西。他把神话分解成片断或情节(即神话素),他认为,这些情节体现了编造神话的人们所要表达的某种关系。通过分析情节,可以从中总结出它的结构,然后再把这些情节加以比较,最后便可找出神话的基本结构。一般认为,神话是非理性的幻想。斯特劳斯则强调神话具有自己的理性,

33、这种理性按照无意识的符号的逻辑运行,它像科学的逻辑一样严格,这种无意识的符号是一种集体的信码。从表面内容看,神话往往是稀奇古怪的,有时很混乱,不符合科学逻辑。斯特劳斯通过对神话结构的分析,说明神话包含着一种集体的无意识性质的逻辑(理性),那些表面看来缺乏逻辑的内容实际上是受集体信码支配的,它传递着人类的无意识的信息。这些信息是指人类想要解决的自身生存中的一些根本性的矛盾,如生与死、自我与他人、自然与文化、瞬间与永恒之间的矛盾。著名的俄狄浦斯神话就是想解决人的土生起源(一元生,即生于土地)和人由男人与女人结合而生(二元生或两性生)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要解决自然(土地)和文化(两性生)之间的矛盾既有

34、的观念:认为原始思维和现代思想不同,认为原始思维是前逻辑思维,或者是关于繁殖和食物等基本需要的思维。同意涂尔干对科学和宗教关系的理解。既认为它们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获取知识的两种平行的方式。与其说二者在性质上不同,不如说它们只是适用于不同种类的现象。结构主义不是一个系统的理论流派,而是分析语言、文化与社会的复杂研究方法。结构主义企图探索一个文化意义是透过什么样的相互关系(也就是结构)被表达出来。对整体性和共时性的强调,席卷了其他领域。关注语言、文化与人类关注语言、文化与人类认知认知行为之间的关系;行为之间的关系;核心概念是将文化视为一个核心概念是将文化视为一个观念观念系统(即知识与系统(即知识

35、与概念的系统),它特别强调精确的描述民族志的概念的系统),它特别强调精确的描述民族志的实际,尤其要忠实地记录人们的相互交流情况,实际,尤其要忠实地记录人们的相互交流情况,因为认知人类学家认为对交流的分析有助于说明因为认知人类学家认为对交流的分析有助于说明人们是如何认识世界的。人们是如何认识世界的。人类学概论人类学概论55研究作为观念系统的文化如何共享研究作为观念系统的文化如何共享符号符号和意义;和意义;格尔兹格尔兹(Clifford(Clifford GeertzGeertz,1926)1926)研究文化现象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的使用情研究文化现象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的使用情况和意义所在;况和意义

36、所在;发现文化存在发现文化存在“断裂断裂”现象,他不认为文化现象,他不认为文化是一个整合的总体,在通常的情况下,文化是彼是一个整合的总体,在通常的情况下,文化是彼此非常矛盾的情感,信仰及规则等的集合;此非常矛盾的情感,信仰及规则等的集合;“解释人类学解释人类学”(Interpretative(Interpretative anthropology)anthropology)人类学概论人类学概论56哈里斯哈里斯(Marvin Harris)文化唯物论是一种研究的策略,它可以将生态学和社会文化唯物论是一种研究的策略,它可以将生态学和社会 文化人类学联系起来;文化人类学联系起来;唯物主义的、非辩证的

37、唯物主义的、非辩证的 主位与客位主位与客位 再生产或人口压力与生态压力居于中心位置再生产或人口压力与生态压力居于中心位置 人类学概论人类学概论57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来分析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来分析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着重分析的问题主要有:冲突与文化进化之间的关系,社着重分析的问题主要有:冲突与文化进化之间的关系,社会秩序的转变等;会秩序的转变等;当代马克思主义人类学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流派:当代马克思主义人类学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流派:特雷特雷(E.Terray):“结构马克思主义结构马克思主义”流派流派 沃尔夫沃尔夫(E.Wolff)、卡纳勒卡纳勒(JSuret Canale):着重:着重于研究生产方式的接合方式于研究生产方式的接合方式(Anticulation of modes of production)人类学概论人类学概论5820世纪60年代,质疑权威、质疑科学主义、质疑结构的思潮。被称为后现代主义思潮。代表人物:克利福德、马尔库斯、费舍尔等。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人类学概论人类学概论5919世纪中后期-一战:英美进化论,德国传播论一战后-二战:法国社会学,英国结构-功能主义、美国历史特殊论和文化人格学派二战结束-60年代:冲突论、新进化论、文化生态学、结构主义等等20世纪60年代后:后现代主义思潮人类学概论人类学概论6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