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质岩岩石学第二十二章变质作用和原岩性质的研究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61471046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78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变质岩岩石学第二十二章变质作用和原岩性质的研究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变质岩岩石学第二十二章变质作用和原岩性质的研究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变质岩岩石学第二十二章变质作用和原岩性质的研究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资源描述:

《变质岩岩石学第二十二章变质作用和原岩性质的研究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质岩岩石学第二十二章变质作用和原岩性质的研究课件(3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掌握变质作用研究的几个基本概念;掌握变质作用研究的几个基本概念;2.初步了解变质岩原岩性质识别和恢复的主要初步了解变质岩原岩性质识别和恢复的主要 方面。方面。一、变质作用的研究1.变质带的概念 在变质岩地区,常常可见变质程度不同的变质岩在变质岩地区,常常可见变质程度不同的变质岩成带状分布,其成因主要与变质程度有关。成带状分布,其成因主要与变质程度有关。变质带变质带(metamorphic zone)由于变质程度不同而造成的变质岩分带现象。亦由于变质程度不同而造成的变质岩分带现象。亦称称变质程度带变质程度带。变质带的界线划分是以某些变质带的界线划分是以某些标志矿物或矿物共生标志矿物或矿物共生

2、对对的最初出现或消失作为依据,各个变质带的名称也的最初出现或消失作为依据,各个变质带的名称也就以这些标志矿物或矿物共生对来命名。就以这些标志矿物或矿物共生对来命名。1.变质带的概念 Barrow G.(1893)将苏格兰地区达尔累丁变质)将苏格兰地区达尔累丁变质岩岩系(变质泥质岩类)分成岩岩系(变质泥质岩类)分成六个变质带六个变质带:绿泥石绿泥石带带 黑云母带黑云母带 铁铝榴石带铁铝榴石带 十字石带十字石带 蓝晶蓝晶石带石带 矽线石带。矽线石带。四川丹巴附近的沉积中酸性火山岩系经研究也四川丹巴附近的沉积中酸性火山岩系经研究也可分为六个可分为六个巴罗型巴罗型变质带:绿泥石带、黑云母带、铁变质带:

3、绿泥石带、黑云母带、铁铝榴石带、十字石带、蓝晶石带、矽线石带。铝榴石带、十字石带、蓝晶石带、矽线石带。上述变质岩的分带现象代表了变质程度由浅至深上述变质岩的分带现象代表了变质程度由浅至深的空间分布特点,这类变质带一般称之为的空间分布特点,这类变质带一般称之为“渐进变质渐进变质带带”或或“递增变质带递增变质带”。1.变质带的概念 变质带的意义变质带的意义:一定的原岩,由于变质条件(:一定的原岩,由于变质条件(T-P)不同,其变质程度也就不同(等化学系列的递增)不同,其变质程度也就不同(等化学系列的递增变质)。每一个变质带内的岩石组合是在相似的变质变质)。每一个变质带内的岩石组合是在相似的变质条件

4、下所形成,是条件下所形成,是等物理系列等物理系列岩石。因此,不同变质岩石。因此,不同变质带的连续变化,是由变质条件的连续变化所引起。带的连续变化,是由变质条件的连续变化所引起。变质带之间的界线称为变质带之间的界线称为等变线等变线(isogrades)。变质带的划分有助于了解变质地区的变质带的划分有助于了解变质地区的地质环境与地质环境与变质程度变质程度之间的关系(变质岩形成时的之间的关系(变质岩形成时的温度、压力变温度、压力变化化),其方法在野外工作时简便易行,因而目前仍常),其方法在野外工作时简便易行,因而目前仍常被使用。被使用。变质带是根据某些标志矿物划分的,即变质带是根据某些标志矿物划分的

5、,即标志矿物标志矿物的出现或消失的出现或消失反映了变质条件由一个变质带向另一个反映了变质条件由一个变质带向另一个变质带发生了改变。变质带发生了改变。研究表明:研究表明:许多标志矿物许多标志矿物可以在不同温度、压力可以在不同温度、压力条件下,由不同的变质反应形成;同一变质反应形成条件下,由不同的变质反应形成;同一变质反应形成的同种标志矿物,也可有不同的温度、压力范围。因的同种标志矿物,也可有不同的温度、压力范围。因而由标志矿物划定的等变线往往不是而由标志矿物划定的等变线往往不是等变质条件等变质条件的。的。据此,据此,Winkler H.G.F.(1976)认为:只有)认为:只有矿物矿物共生组合共

6、生组合的改变才是有意义的,才能提供变质作用期的改变才是有意义的,才能提供变质作用期间有关成因条件的信息。因此提出了间有关成因条件的信息。因此提出了变质级变质级的概念。的概念。变质级变质级(metamorphic grade)根据常见岩石中,反映矿物共生组合根据常见岩石中,反映矿物共生组合重要变质变重要变质变化的特定矿物反应化的特定矿物反应来划分变质带。来划分变质带。特定的矿物反应(变质反应)标志了一个特定的矿物反应(变质反应)标志了一个特定矿特定矿物组合物组合的首次形成,它们是的首次形成,它们是变质条件的指示计变质条件的指示计,比用,比用单个标志矿物更为可靠。温克勒将整个变质作用区间单个标志矿

7、物更为可靠。温克勒将整个变质作用区间分成四个变质级:分成四个变质级:很低级很低级 低级低级 中级中级 高级高级 根据实验资料获得的基性岩、超基性岩、泥质岩根据实验资料获得的基性岩、超基性岩、泥质岩和泥灰岩中常见的和泥灰岩中常见的14个变质反应作为划分变质级的特个变质反应作为划分变质级的特定变质反应(详见温克勒定变质反应(详见温克勒H.G.F.1976年著年著变质岩成变质岩成因因)。)。很低级变质:很低级变质:其低限以基性岩中其低限以基性岩中浊沸石浊沸石开始出现为标开始出现为标志,其温度界限在志,其温度界限在200左右,它与低级变质之间的左右,它与低级变质之间的界限是基性岩中界限是基性岩中绿纤石

8、或葡萄石和绿泥石的反应形成绿纤石或葡萄石和绿泥石的反应形成黝帘石和阳起石黝帘石和阳起石,临界温度在,临界温度在350左右左右或稍高;或稍高;低级变质:低级变质:温度范围在温度范围在350-550左右,和中级变质的左右,和中级变质的界限是泥质岩石中界限是泥质岩石中十字石十字石的出现或的出现或黑云母黑云母存在时,存在时,堇堇青石青石的形成;的形成;中级变质:中级变质:温度在温度在550-650左右,和高级变质的界限左右,和高级变质的界限是是白云母和石英白云母和石英反应形成反应形成矽线石矽线石+钾长石钾长石的组合;的组合;高级变质:高级变质:温度温度650时,属于高级变质,上限可达时,属于高级变质,

9、上限可达800左右。左右。如前所述,如前所述,变质相变质相的概念是由的概念是由P.艾斯科拉最先提艾斯科拉最先提出的,出的,即变质过程中同时形成的一套矿物共生组合及即变质过程中同时形成的一套矿物共生组合及其形成时的物理化学条件其形成时的物理化学条件。根据根据“变质相变质相”理论,运用物理化学的定律和理论,运用物理化学的定律和知识来解释和研究变质岩中的知识来解释和研究变质岩中的矿物共生组合矿物共生组合、原岩组原岩组分分和和变质条件变质条件(即(即T-P条件)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条件)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变质作用的研究在变质带的基础上更为详细和深入。使变质作用的研究在变质带的基础上更为详细和深入。

10、P.艾斯科拉划分了八个变质相。艾斯科拉划分了八个变质相。随着对变质作用的深入研究与发展,目前对变质随着对变质作用的深入研究与发展,目前对变质相的分类综合于表相的分类综合于表310中。中。上述各个变质相都有一定的温度、压力范围,下上述各个变质相都有一定的温度、压力范围,下图大致表示了这种关系。图大致表示了这种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标志矿物标志矿物的出现,划分的出现,划分出几个出几个变质带变质带,然后根据变质带的特点,进一步归并,然后根据变质带的特点,进一步归并为若干的为若干的变质相变质相。在研究变质相时,为了表示同属于一个变质相中在研究变质相时,为了表示同属于一个变质

11、相中的每一种岩石的矿物共生组合与化学组分的相互变化的每一种岩石的矿物共生组合与化学组分的相互变化关系,常采用图解的方法来表示,这种图解称为关系,常采用图解的方法来表示,这种图解称为“共共生图解生图解”。常用的有。常用的有ACF图和图和AKF图等。图等。其中其中A=Al2O3+Fe2O3-(Na2O+K2O)、)、C=CaO、F=FeO+MgO+MnO,A+C+F=100,各种氧化物各种氧化物的数量均用分子数计算。的数量均用分子数计算。图解中每一个小三角形的图解中每一个小三角形的顶点顶点代表具有一定化学成代表具有一定化学成分的分的变质矿物变质矿物,成分变化,成分变化较大的矿物在图解中以粗较大的矿

12、物在图解中以粗线段或小面积表示(如线段或小面积表示(如黑黑云母云母、普通角闪石普通角闪石等)。等)。图解中两个矿物之间的连结线称为图解中两个矿物之间的连结线称为共生线共生线。每一。每一个小三角形或每一条共生线代表在一定变质相的个小三角形或每一条共生线代表在一定变质相的条件下化学成分位于该三角形内或共生线上的原条件下化学成分位于该三角形内或共生线上的原岩所具有的变质矿物组合。岩所具有的变质矿物组合。其中其中A=Al2O3+Fe2O3-(Na2O+K2O+CaO)、K=K2O、F=FeO+MgO+MnO,A+K+F=100,各种氧各种氧化物的数量均用分子数化物的数量均用分子数计算。图解的使用方法计

13、算。图解的使用方法及其意义与及其意义与ACF图解基图解基本相同。本相同。巴罗型(递增)变质带被提出后,曾经一巴罗型(递增)变质带被提出后,曾经一度作为区域变质作用分带的模式。但随后世界度作为区域变质作用分带的模式。但随后世界各地也发现与此不符的区域变质分带现象。有各地也发现与此不符的区域变质分带现象。有人称之为特例。人称之为特例。但都城秋穗但都城秋穗 A.(1961)指出许多区域变质带是)指出许多区域变质带是在与巴罗带不相同的变质条件下形成的。于是,提出在与巴罗带不相同的变质条件下形成的。于是,提出了变质相系的概念。他认为:在一个变质地区,温度了变质相系的概念。他认为:在一个变质地区,温度的变

14、化常常以一系列的变质相为特征,因而可以用一的变化常常以一系列的变质相为特征,因而可以用一系列的变质相来表示,这种系列称之为系列的变质相来表示,这种系列称之为变质相系变质相系。变质相系变质相系(metamorphic facies series)即:在一个变质地区,一定的温度、压力范围内即:在一个变质地区,一定的温度、压力范围内形成的一套标型矿物组合序列。形成的一套标型矿物组合序列。根据根据Al2SiO5的多形转变和硬玉、蓝闪石的出现,的多形转变和硬玉、蓝闪石的出现,把区域变质相系分为三个基本类型和两个过渡类型:把区域变质相系分为三个基本类型和两个过渡类型:(1)低压型(红柱石矽线石型)低压型(

15、红柱石矽线石型)(2)中压型(蓝晶石矽线石型)中压型(蓝晶石矽线石型)(3)高压型(硬玉蓝闪石型)高压型(硬玉蓝闪石型)(4)低压过渡型(以十字石与红柱石、堇青石)低压过渡型(以十字石与红柱石、堇青石等共生为特征)等共生为特征)(5)高压过渡型(以蓝闪石与蓝晶石共生,但)高压过渡型(以蓝闪石与蓝晶石共生,但不含硬玉为特征)不含硬玉为特征)随着对随着对变质相系研变质相系研究的进展,究的进展,一般分为四一般分为四个变质相系个变质相系(右图)。(右图)。各相系之间的热梯度范围和矿物成分特征见表各相系之间的热梯度范围和矿物成分特征见表311。变质相系的研究是建立在不同变质岩地区具有变质相系的研究是建立

16、在不同变质岩地区具有特特定的地热梯度定的地热梯度的基础上的,而地壳内部热流的变化反的基础上的,而地壳内部热流的变化反映了该地区地壳发展演化的特点,因而为不同地区映了该地区地壳发展演化的特点,因而为不同地区T-P变化提供了对比依据。变化提供了对比依据。但是,在整个变质过程中,其地热梯度也不是一但是,在整个变质过程中,其地热梯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实际记录梯度变化复杂;即变质相系的成成不变的,实际记录梯度变化复杂;即变质相系的成因是受许多复杂因素所控制。因是受许多复杂因素所控制。因此,研究变质过程的因此,研究变质过程的PTt轨迹(轨迹(t为时间),是为时间),是深入研究变质作用的重要课题之一。深入研

17、究变质作用的重要课题之一。双变质带(双变质带(paired metamorphic belts)形成的地质时代相近,大致平行展布的形成的地质时代相近,大致平行展布的高压低温高压低温变质带和变质带和高温低压高温低压变质带。亦称变质带。亦称成对变质带成对变质带。如太平洋沿岸的日本岛弧。如太平洋沿岸的日本岛弧。双变质带双变质带是变质相系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其中是变质相系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其中高压低温高压低温变质带位于近变质带位于近大洋大洋一侧,一侧,高温低压高温低压变质带位变质带位于靠于靠大陆大陆一侧。两者大致平行板块结合缝分布。一侧。两者大致平行板块结合缝分布。双变质带的成因可用大洋板块向大陆板

18、块俯冲来双变质带的成因可用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来解释。在岛弧外侧俯冲带,由于解释。在岛弧外侧俯冲带,由于冷的洋壳冷的洋壳和和表层沉积表层沉积物物被带至深处,在承受较大的负荷压力下,地热梯度被带至深处,在承受较大的负荷压力下,地热梯度又急剧下降,便发生又急剧下降,便发生高压低温高压低温变质作用。在岛弧本身变质作用。在岛弧本身和内侧,因地壳、下地幔和内侧,因地壳、下地幔部分熔融部分熔融,形成,形成岩浆上涌岩浆上涌和和火山喷发火山喷发,造成了低压高温环境,便发生高温低压变,造成了低压高温环境,便发生高温低压变质作用。质作用。我国祁连山、秦岭、西藏、云南等地都存在有古我国祁连山、秦岭、西藏、云南等地

19、都存在有古生代、中新生代的双变质带生代、中新生代的双变质带。识别和恢复变质岩的原岩性质,是识别和恢复变质岩的原岩性质,是研究变质作用研究变质作用和变质岩和变质岩的重要内容之一。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深入地研究了原岩性质的特点,才能更好地只有深入地研究了原岩性质的特点,才能更好地了解在某一特定的变质条件下了解在某一特定的变质条件下岩石所发生的变化及其岩石所发生的变化及其组合规律组合规律,以便更好地阐明该地区所,以便更好地阐明该地区所经历的地质发展经历的地质发展和演化过程和演化过程,从而为探明某些岩石、矿产的,从而为探明某些岩石、矿产的成因成因等地等地质问题提供必要的依据。质问题提供必要的依据。识别

20、和恢复变质岩的原岩性质通常采用多种野外、识别和恢复变质岩的原岩性质通常采用多种野外、室内工作方法,综合研究各种可能的标志,以揭示原室内工作方法,综合研究各种可能的标志,以揭示原岩在变质作用前的形成特点:来源于岩浆岩抑或沉积岩在变质作用前的形成特点:来源于岩浆岩抑或沉积岩,以及它们的可能岩石类型。岩,以及它们的可能岩石类型。应该指出,变质岩原岩性质的识别和恢复是一项应该指出,变质岩原岩性质的识别和恢复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以至目前对某些判别标志的可靠性十分复杂的工作,以至目前对某些判别标志的可靠性仍争论不一。因此,只能对识别原岩性质的主要准则仍争论不一。因此,只能对识别原岩性质的主要准则作一概述

21、。作一概述。通常,工作的内容有通常,工作的内容有四方面四方面。1 地质产状、岩石组合和矿物共生组合地质产状、岩石组合和矿物共生组合 副变质岩副变质岩一般承袭成层特征,在一定的范围内厚一般承袭成层特征,在一定的范围内厚度、岩性也较稳定,与上下围岩的层状接触界面清楚。度、岩性也较稳定,与上下围岩的层状接触界面清楚。在变质岩的组合上,有时表现出很好的原沉积旋在变质岩的组合上,有时表现出很好的原沉积旋回或沉积建造的共生组合。如:石英岩、片岩、大理回或沉积建造的共生组合。如:石英岩、片岩、大理岩组成的旋回性变质岩系,大理岩与矽线石片岩组合,岩组成的旋回性变质岩系,大理岩与矽线石片岩组合,石英岩与富铝质片

22、麻岩的组合,等等。石英岩与富铝质片麻岩的组合,等等。矿物成分以出现富钙、铝的硅酸盐矿物组合为特矿物成分以出现富钙、铝的硅酸盐矿物组合为特征。征。正变质岩正变质岩的产出形态一般为不规则的封闭形轮廓,的产出形态一般为不规则的封闭形轮廓,或成脉状等穿插于围岩中。与围岩可有接触蚀变现象,或成脉状等穿插于围岩中。与围岩可有接触蚀变现象,或者残留有围岩捕虏体等。或者残留有围岩捕虏体等。但是,原岩为基性侵入岩或火山熔岩也有层状、但是,原岩为基性侵入岩或火山熔岩也有层状、似层状产出的,产状上不易与副变质岩区分。似层状产出的,产状上不易与副变质岩区分。其岩石组合及矿物组合复杂,但常见其岩石组合及矿物组合复杂,但

23、常见变余现象和变余现象和残余矿物残余矿物。2 结构、构造特征结构、构造特征 变余结构、变余构造是识别和恢复原岩性质的可变余结构、变余构造是识别和恢复原岩性质的可靠标志。靠标志。在在副变质岩副变质岩中,可见有变余碎屑、变余生物、变中,可见有变余碎屑、变余生物、变余颗粒、变余泥状结构等,以及各种变余层理、变余余颗粒、变余泥状结构等,以及各种变余层理、变余层面构造等。层面构造等。正变质岩正变质岩中,变质基性侵入岩常见有变余辉长、中,变质基性侵入岩常见有变余辉长、辉绿结构;变质的中酸性侵入岩有时可见不同的岩相辉绿结构;变质的中酸性侵入岩有时可见不同的岩相带和变余花岗结构或变余斑状结构;变质的喷出岩则带

24、和变余花岗结构或变余斑状结构;变质的喷出岩则可见变余气孔、杏仁状、流纹状构造等。可见变余气孔、杏仁状、流纹状构造等。3 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利用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通过计算和图解利用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通过计算和图解(详细可参见王仁民等详细可参见王仁民等 1987年年著著 变质岩原岩图解变质岩原岩图解判别法判别法一书),一书),对不同性质的原岩进行对比的方法对不同性质的原岩进行对比的方法得到广泛的使用,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得到广泛的使用,并取得较好的效果。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方法多适用于等化学的变质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方法多适用于等化学的变质条件,对判明开放体系的变

25、质也有一定的意义。条件,对判明开放体系的变质也有一定的意义。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是基于不同性质的原岩可能伴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是基于不同性质的原岩可能伴有不同的微量元素或微量元素组合,在丰度上也不相有不同的微量元素或微量元素组合,在丰度上也不相同。因此可以利用某些微量元素的比值,或含量的消同。因此可以利用某些微量元素的比值,或含量的消长关系等,并通过图解的方法来区分原岩。长关系等,并通过图解的方法来区分原岩。例如一般认为泥质、泥砂质沉积岩与基性岩相比,例如一般认为泥质、泥砂质沉积岩与基性岩相比,具有更低的具有更低的Cr、Ni、Ti。因此有人用。因此有人用CrMg、NiMg图解来判别原岩性质。图解来判别

26、原岩性质。此外,根据硫、碳等同位素特征,查明原岩性质此外,根据硫、碳等同位素特征,查明原岩性质和变质特点,也得到了一些应用。和变质特点,也得到了一些应用。4 副矿物特征副矿物特征 副矿物如:锆石、独居石、磷钇矿和金红石等,副矿物如:锆石、独居石、磷钇矿和金红石等,在变质过程中相对稳定,也是判别标志之一。在变质过程中相对稳定,也是判别标志之一。在副变质岩中,重矿物常保留碎屑的特征,如:在副变质岩中,重矿物常保留碎屑的特征,如:磨圆、磨蚀、刻痕、具分选等。磨圆、磨蚀、刻痕、具分选等。此外,对变质岩中矿物的此外,对变质岩中矿物的气液态包裹体气液态包裹体进行大进行大小、数量、成分、温压测量等研究,对恢

27、复原岩也可小、数量、成分、温压测量等研究,对恢复原岩也可起到一定的作用。起到一定的作用。综上所述,识别和恢复变质岩的原岩性质,是一综上所述,识别和恢复变质岩的原岩性质,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虽然前述中列举了一些判别的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虽然前述中列举了一些判别的准则,但往往需要全面综合考虑才能奏效。准则,但往往需要全面综合考虑才能奏效。需要强调的是,原岩的识别和恢复,应当建立在需要强调的是,原岩的识别和恢复,应当建立在野外工作过程中野外工作过程中仔细地观察和充分地收集资料的基础仔细地观察和充分地收集资料的基础之上,才能在室内分析、对比等研究中得到符合实际之上,才能在室内分析、对比等研究中得到符合实际的正确认识。的正确认识。三大类岩石对比表三大类岩石对比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