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6137695 上传时间:2020-09-20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5.9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ppt(6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一、有关免疫的基础知识,“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生理性保护反应,其主要作用是识别和排除进入人体内的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一)免疫系统,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活性细胞和免疫分子三个部分。 1、免疫器官: 人体的免疫器官主要有脾脏、淋巴结、扁桃体、胸腺、骨髓等。免疫器官可产生免疫细胞。 2、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是人体内具有免疫功能的细胞,主要有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两大类。,淋巴细胞主要有T淋巴细胞(又叫T细胞)和B淋巴细胞(又叫B细胞)两类: T细胞可以直接消灭侵入人体的致病微生物,并监视着体内异常细胞的出现,一旦发现,将它们清除。当然,T细胞一

2、旦“敌我不分”,把正常组织错当成入侵之敌,这就会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B细胞可以产生抗体,参加体液免疫。(分布在淋巴结和脾脏中),3、免疫分子: 具有免疫效应的物质称为免疫分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抗体,对病原体(病菌、病毒等)有很强的针对性;另一类是补体、溶菌酶等,并非针对某种病原体,免疫作用没有针对性。,免疫系统的功能: 防御感染:指机体通过免疫系统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染,即免疫系统具有抵抗传染病的能力; 自身稳定:指机体及时清除已损伤或衰老的细胞,以维持体内生理平衡; 免疫监视的功能:指机体某些免疫细胞能识别和清除体内基因突变产生的异常细胞,以防发展成肿

3、瘤。,(二)免疫作用的种类,主要有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免疫)、特异性免疫两种。 (1)非特异性免疫 (2)特异性免疫,(三)计划免疫,1预防接种 (1)预防接种用生物制品种类 自动免疫制剂有菌苗、疫苗和类毒素等。 疫苗:能使人体产生免疫力的一切病原微生物制品,统称疫苗。 但详细分类,疫苗是指由病毒制成的生物制品;菌苗是由细菌制成的生物制品;由细菌外毒素经过减毒而制成的生物制品叫类毒素。,被动免疫制剂有丙种球蛋白和免疫血清。 被动免疫制剂注射后,人体可立即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但持续时间仅34周。 另外,免疫血清(如狂犬病抗病毒血清)多来自动物的血清,对人体是异种蛋白,用前须先作皮试。,(2)主要接种

4、的疫苗种类,1982年卫生部颁发了全国计划免疫工作条例 每年的4月25日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 目前,主要接种的疫苗有:卡介苗、乙肝疫苗、百白破三联制剂、脊髓灰质炎疫苗(小儿麻痹糖丸)、麻疹活疫苗等。主要预防的传染病有:结核、乙肝、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小儿麻痹、麻疹等。,计划免疫接种程序,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为减轻预防接种的反应和避免接种局部感染,在接种头一天要事先对幼儿及家长进行宣传教育,争取他们的配合。 要合理安排幼儿饮食,要吃饱饭不要空腹,不要进食刺激性较强或易致敏的食物,如含酒精饮料及鱼虾等。 家长要为幼儿洗澡,清洁皮肤,并为幼儿穿上易穿脱的衣服。 接种时还要进一步做好解释和教育工

5、作,争取幼儿的配合。 要严格消毒接种部位的皮肤,注射器要专人专用。 接种结束可组织幼儿轻微活动,注意避免受热、受凉。 对预防接种后的反应做出适当处理,如遇个别幼儿晕针,不要乱动孩子,让其仰卧,头放低,适当喂些热糖水,在短时间内可恢复。出现轻微反应的不用特别处理,一般到第二天即可恢复正常。 若高烧并有其他症状,需及时去医院诊治。,2预防接种的程序,(1)基础免疫: (2)加强免疫:,(1)基础免疫: 一般6个月以上的乳儿从母体获得的抗体已逐渐消失,容易感染疾病。为了达到保护的目的,选择几种对小儿威胁较大的传染病疫苗,在短期内接种到小儿体内,使他们获得对这些传染病的免疫力,并为今后的免疫打下基础,

6、这种初次接种叫基础免疫。,(2)加强免疫: 经基础免疫后,体内获得相当的免疫力,经一段时间后,免疫力下降到一定程度时,若重复接种一次,就可使免疫力再度提高,以巩固免疫效果,这种复种称为加强免疫。,二、传染病的流行及预防,(一)传染病的特性 1.有病原体 2.有传染性 3.有免疫性 4 .病程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二)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1传染源,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1)传染病患者 (2)病原携带者 (3)受感染的动物,2传播途径,(1)空气飞沫传播 如麻疹、百日咳、猩红热、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均可经空气飞沫传播。

7、 (2)饮食与水源传播 伤寒、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等。 (3)虫媒传播: 流行性乙 型脑炎 (4)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5)医源性传播: 乙型传染性肝炎 (6)母婴传播: 艾滋病 (7)直接接触传播 (8)土壤传播: 如破伤风、如钩虫病,3易感者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或免疫力较弱,被传染后易发病的人,称为对该种传染病的易感者。 人群中对某种传染病的易感者多,则容易发生该传染病的流行。 托幼园所的婴幼儿是典型的易感者。,(三)传染病的预防,及早发现并控制好传染源 (1)早发现病人。 (2)早隔离病人,是控制流行的重要环节。 (3)密切观察接触者。,切断传播途径,(1)做好经常性的预防工作,

8、对切断每一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都是有益的。 (2)根据每种传染病的流行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切断传播途径,以阻止传染病的蔓延和流行。 (3)传染病发生后,要对患儿的生活用品和排泄物以及接触班级进行彻底消毒,这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一环。,3保护易感者,(1)增强幼儿的体质。 通过合理安排婴幼儿一日生活,提供合理充足的营养,坚持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提高幼儿对于传染病的一般抵抗力,这对预防传染病有重要的意义。 (2)有计划进行各种预防接种,是提高机体免疫力、保护易感人群的有效措施。,病原体:能引起传染病的生物(微生物、寄生虫等),二、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护理,麻疹,麻疹病

9、毒,不耐热,对日光和消毒剂均敏感,但在低温中能长期保存。,患者是惟一传染源,患儿从接触麻疹后7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病毒经喷嚏、咳嗽和说话等由飞沫传播。传染性极强,易感者接触后90以上均发病。,前驱期 一般34天。主要表为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热(多中度以上);咳嗽、流涕、流泪、咽部充血等,以眼症状突出,结膜发炎、眼睑水肿、多泪、畏光、下眼睑边缘有一条明显充血横线。Koplik斑。,Koplik斑,在发疹前12天出现,为直径约1.0mm灰白色小点,外有红晕,开始仅见于对着下臼齿的颊粘膜上,但很快增多,可累及整个颊粘膜并至唇部粘膜,粘膜疹在皮疹出现后即逐渐消失。,潜伏期 一般1014天,亦

10、有短至1周左右。可有低烧。,出疹期其他症状:全身有淋巴结肿大,腹痛腹泻和呕吐。疾病极期特别是高热时常有谵妄、激惹及嗜睡状态,多为一过性,热退后消失。,出疹期 多在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体温可至4040.5,皮疹开始为稀疏不规则的红色斑丘疹,始见于耳后、颈部、沿着发际边缘,24h内向下发展,遍及面部、躯干及上肢,第3天皮疹累及下肢及足部,病情严重者皮疹常融合,皮肤水肿。, 喉、气管、支气管炎:由于3岁的小儿喉腔狭小,如继发感染,可造成呼吸道阻塞、呼吸困难,严重者可窒息死亡。 肺炎:常在出疹及体温下降后消退。, 神经系统, 麻疹脑炎:病死率达1025;部分存活者有运动、智力或精神上的后遗症。,亚急

11、性硬化性全脑炎:病人大多在诊断后l3年死亡。,营养不良与维生素A缺乏症:麻疹过程中,患儿营养状况变差、消瘦;常见维生素A缺乏,角膜呈混浊、软化,且发展极迅速,最后导致失明。, 结核病情恶化:麻疹患儿的免疫反应受到暂时抑制,使原有潜伏结核病灶变为活动甚至播散而致粟粒型肺结核或结核性脑膜炎。,5. 护理,卧床休息,房内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有畏光症状时房内光线要柔和;给予容易消化的富有营养的食物,补充足量水分;保持皮肤、粘膜清洁。麻疹患儿对维生素A需要量大,麻疹患儿应补充维生素A。,常见传染病麻疹,经空气传播 患病后能获得免疫力,6. 预防, 对病人应严密隔离,一般病人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

12、延长至10天。接触麻疹的易感者应检疫观察3周。,保护易感人群: 自动免疫:麻疹活疫苗的应用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根本办法。 被动免疫:有密切接触史的体弱、患病、年幼的易感儿应采用被动免疫。肌注丙种球蛋白、胎盘球蛋白。, 病室注意通风换气,充分利用日光或紫外线照射;护理人员离开病室后应洗手更换外衣方可接触易感者。病人衣物应在阳光下曝晒;流行季节,易感儿尽量少去公共场所。,二、水痘(附: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初次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VZV生活能力较弱,不耐高温,不能在痂皮中存活,易被消毒剂灭活。但能在疱疹液中-65下存活8年。,患者为主要传染源,出疹前1-2天至出疹后5

13、天都有传染性。儿童与带状疱疹患者接触亦可发生水痘。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染。也可接触污染物而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出疹期:丘疹、水疱、结痂同时存在,绿豆大小,周围有红晕,水疱的中央呈脐窝状,粘膜可发疹。先见于躯干、头部,后延及全身,微痒。一般不留疤痕,可引起神经皮肤再感染,表现为带状疱疹。, 潜伏期:2周左右。, 前驱期:发热等不适,12日内出皮疹。,4. 并发症,呼吸道隔离,卧床休息,常洗手洗脸,勤换衣;衣物和用具消毒;防止庖疹破溃感染。多喝水,供给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忌辛辣鱼虾等食物;预防受凉感冒;居室经常通风。如出现持续高烧、症状加重的患儿,需送医院治疗。,隔离患者至

14、全部皮疹结痂或出疹后7天。其污染物、用具可用煮沸或暴晒法消毒。接触水痘的易感者应留检3周,也可早期应用丙种球蛋白或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可明显降低水痘的发病率。水痘疫苗,对正常易感儿童预防有效。,水痘患儿的病情一般比较缓和,多很少有并发症,无须特殊治疗,常可在-10天内自然痊愈。但要精心护理,以防止感染。,5. 护理,6. 预防,三、流行性腮腺炎,1. 病原体,2. 传播途径,3. 症状,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触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疼痛。腮腺肿胀在发病13天最明显,以后渐退,约2周完全退尽。在发病初期的35天,可有发热、乏力、

15、厌食等全身症状。,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病人是传染源。,空气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常见传染病流腮,俗称痄腮、大黄蜂 病毒附在病人口和鼻的分泌物中,随空气经呼吸道传染,4. 并发症,脑膜炎:为儿童期最常见的并发症,男性较女性多3-5倍。腮腺炎并发脑膜炎一般预后良好;不及时治疗,可留有永久后遗症甚至死亡。 睾丸炎:是男孩最常见的合并症,3040的患者受累睾丸发生萎缩,10左右的患者生育力受损。 卵巢炎:7的青春期女性患者可并发卵巢炎,但不影响日后生育功能。 胰腺炎 其他:乳腺炎、甲状腺炎、关节炎、泪腺炎、角膜炎等,一般在20天内恢复。,腮腺炎本身并不很严重

16、,对机体严重危害的是它的并发症,5. 护理,立即隔离至腮腺消肿。居室要通风换气。卧床休息,忌刺激性食物,宜流质和半流质。多饮水;患儿食具要单用,煮沸消毒。病儿衣被等要经常曝晒,脸盆、毛巾等每天煮烫。定时给孩子测量体温,必要时,可采取降温措施。保持孩子口腔卫生:经常用温盐水漱口。局部热敷可以减轻患处的疼痛。,6. 预防,腮腺炎患儿应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后才上学,以免传染给其他小儿。若发现患儿,应加强晨检工作,对可疑患儿有接触的小朋友,应观察21天,同时预防性口服板蓝根冲剂。一般连续35天。,四、猩红热,是由(乙)型A群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也可引起扁桃体炎,丹毒,风湿热,心内膜炎

17、及局部感染。临床以发热咽痛、杨梅舌、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皮肤脱屑为特征。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冬春之季尤多。多见于小儿。,患者和带菌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偶可通过被污染的物品、食物等传播。,潜伏期一般24天,最短1天,最长7天。,猩红热是常见病,多发病,应严密观察,注意并发症的早期表现,及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猩红热的症状,起病急,发热,体温一般3839,重者可达40以上,婴幼儿起病时可能产生惊厥。患者全身不适,咽喉疼痛,食欲不良。舌头红,称杨梅舌。皮疹于24h左右迅速出现,最初见于腋下、颈部与腹股沟,1日内迅速蔓延至全身。典型皮疹为弥漫着针尖大小的猩红色小丘疹,触之如粗砂纸样、鸡

18、皮样疹。面部潮红无皮疹,有口周苍白圈。皮肤皱折处皮疹密集,有深红色针尖大小出血点。可见口腔黏膜疹、充血或出血点。病程第1周末开始脱屑,面部脱屑,躯干和手足大片脱皮。一般24周脱净,不留色素沉着。,普通型,猩红热症状的其他类型,1轻型 全部病程中缺乏特征性症状,常至出现典型的皮肤脱屑时,才取得诊断。患者可有低热或不发热,皮疹隐约可见,出疹期很短,无杨梅舌。发病后13周皮肤脱屑或脱皮。 2中毒型 起病急,高烧可至40.5以上。头痛、惊厥、呕吐为常见症状。严重咽扁桃体炎。有明显红斑疹。如合并脓毒症状,甚至发生休克,危险性很高。 3外科型 链球菌经皮肤或黏膜伤口感染时,可有局部急性化脓性,皮疹从创口开

19、始,再发展到其他部位皮肤。无咽炎和杨梅舌。,4. 并发症,儿童猩红热容易产生严重的并发症,故应引起特别的重视。 化脓性并发症 咽喉部组织发炎。 如化脓性淋巴结炎、化脓性中耳炎。 中毒性心肌炎 病人可出现高热、寒颤、面色难看等毒血症状。 急性肾小球肾炎。 风湿热。 临床表现为发热、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炎、心脏炎,以心内膜受累为主,皮下小结、环形红斑、舞蹈病。,6. 预防,病人及带菌者隔离67天。发现病人后,应予检疫至最后一个病人发病满1周为止。咽试子培养持续阳性者应延长隔离期。,流行期间,小儿应避免到公共场所,居室注意通风。对可疑猩红热、咽峡炎患者及带菌者,都应给予隔离治疗。,五、流行性感冒,1.

20、病原体 流感病毒,2. 传染源及传播途径,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一般冬春季高发,南方夏秋也可初夏流行。所引起的并发症和死亡现象非常严重。,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直接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高热,畏寒、全身酸痛、头痛、乏力、食欲不振、有的会咳嗽等,严重时会引起肺炎及其他并发症,甚至可以致命。,流感患者及携带者为主要传染源。发病后17天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动物可传播流感。,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三型流感之间、甲型流感不同亚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可反复发病。,甲型流

21、感:常引起爆发流行,甚至是世界大流行,约23年发生小流行1次,一般1015年发生一次大流行。,呼吸道隔离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 流行期间避免集会或集体娱乐活动,老幼病残易感者少去公共场所,注意通风,必要时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 护理人员戴口罩、洗手、防交叉感染 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彻底消毒 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时间每年10-11月中旬,每年接种1次。,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而且病毒都是经由空气传播的。 普通感冒由腺病毒引起,患病期间通常鼻黏膜发炎,出现打喷嚏、流涕、鼻塞、喉咙痛、咳嗽、甚至发烧等病症,所以又称“鼻感冒” 。普通感冒对人体的影响通常只限于呼吸系统。

22、一般数天后便可痊愈。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致。流感症状影响全身,包括发热发冷、出汗、全身酸痛、头痛、骨痛、肌肉痛、疲倦乏力、食欲不振、有的有咳嗽、鼻塞等症状,严重时会引起肺炎及其他并发症,可以致命。流感病毒的特性是有不种类型,每十年左右便会出现新的病毒株型。,艾滋病,1. 病原体,2. 传播途径,指获得性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后,并伴有严重的临床表现的疾病,可发生许多特异机会性感染及器官系统病理损害和肿瘤发生。,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AIDS,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又称艾滋病病毒,HIV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细胞作为攻击目标,大量破坏T4淋巴细胞,

23、使人体丧失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这种病毒终生传染。,主要通过输血、不洁性行为、静脉注射和母婴遗传四种途径传播,HIV病毒主要存在于精液、血液、阴道分泌物、乳汁、脑脊液和有神经症状者的脑组织中。其他体液,如眼泪、唾液和汗液,存在的数量很少,一般不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播。,蚊虫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浅吻及一般性的接触不会被传染。,3. 症状,HIV本身并不会引发任何疾病,但当免疫系统被HIV破坏后,人体因失去抵抗能力而感染其他的疾病导致各种复合感染而死亡。,从感染HIV病毒到发病分为四期:急性感染期、潜伏期、艾滋病前期、典型艾滋病期。不是每个感染者都会完整的出现四期表现。,一般性症状 持续发烧、虚弱、盗汗

24、、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体重下降在3个月内可达10%,甚至40%。 呼吸道症状 长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痰中带血。 消化道症状 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可便血。 神经系统症状头晕头痛、反应迟钝、智力减退、精神异常、抽风、偏瘫、痴呆等。 皮肤和粘膜损害 弥漫性丘疹、带状疱疹、口腔和咽部粘膜炎症及溃烂。 肿瘤可出现多种恶性肿瘤。,狂犬病,1. 病原体,2. 传播途径,3. 症状,主要是通过动物咬人时唾液中的病毒侵入人体而受到感染。,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人兽共患,主要在动物间传播。,一旦发病,进展很快,多在3-5天,很少超过10天,病死率为100%。,被舔及伤口也可感染,潜伏

25、期 无任何症状,多数病例在30天后甚至更晚后才发病。,多有低热、头痛、全身发懒、恶心、烦躁、恐惧不安等症状。接着,对声光风等刺激异常敏感,稍受刺激立即咽喉部发紧。伤口周围有麻木、痒痛的异常感觉,四肢有蚁行感。,早期,病人变得安静,但随之出现全身瘫痪,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功能衰竭,迅速陷入昏迷,十几个小时后死亡。,两三天后进入兴奋期。,病人高度兴奋。突出表现为极度恐怖,恐水怕风,声光风等刺激会引起咽喉部肌肉严重痉挛。极渴却不敢喝水,喝了水也无法下咽,甚至听到流水声或别人说到水,也会咽喉痉挛。严重时全身疼痛性抽搐,导致呼吸困难。病人神志大多数清醒;有部分病人出现精神失常,说胡话。,兴奋期约两三天后变

26、得安静,常见传染病手足口病,婴儿和儿童的常见疾病,夏秋季高发。 全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均有该病流行的报道 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cox16,ev71) 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小儿,尤其是3岁以下 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 少数患者可引起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致命性并发症 无合并症的患儿预后良好,一般周左右自愈,手足口病有哪几条传播途径,多途径传播 粪便带病毒粪口途径传播 患者咽喉分泌物中的病毒空气飞沫传播 皮肤、粘膜疱疹液、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及医疗器具等接触传播,提示: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复杂,容易在集

27、体单位内发生爆发,控制较难。因此手足口病不是发展中国家的专利,医疗卫生条件好的发达国家同样会发生流行。,预防手足口病 牢记“十五字口诀”,勤洗手 吃熟食 喝开水 勤通风 晒太阳,正确的洗手步骤,湿: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 搓: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两手交叉并互相摩擦,两手搓揉手掌及手背,作拉手姿势以擦洗指尖,此动作至少须20秒。(搓手心、手背、手指尖) 冲:将双手冲洗干净 捧:捧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 擦:用干净的毛巾、擦手纸将手擦干,常见传染病流行性感冒,常见传染病肺结核,主要由:,空气传播 口沫传播 尘埃传播 痰,常见传染病甲型肝炎,出现黄疸,传播途径: 主要由不洁食物、未经煮熟食物、食水、贝壳类及海产类等。 人与人接触也可以传染。,常见传染病霍乱、痢疾,腹泻,呕吐,症状:,常见传染病红眼病,通过接触传播,也可以通过物品传播(毛巾、玩具、书),症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