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家具发展史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61266037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式家具发展史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式家具发展史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式家具发展史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中式家具发展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式家具发展史(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式家具发展史2009-06-28 16:09:34|分类: 红木专题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 第一节 中国家具的时代特征中国古代家具以木材制作为主,木质易腐损,很难长期保存,因此宋代以前的家具存世极少,现在传世的多为明清两代所作。从墓葬及出土实物来看,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1)史前至汉代人们以席地坐为起居方式,因此家具均属低矮型,至汉代达到其最高成就,形成了彩漆家具体系。(2)自魏晋至唐代这一时期传统的席地起居习俗逐渐被垂足高坐取代,为适应生活的需要,家具形体出现了由低向高发展的趋势,最后形成新式高足家具的完整组合。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时期。(3)宋

2、元是我国家具史上承上启下的时期。这一时期垂足坐姿已普及到民间,高型家具得到普遍发展。宋代经济繁荣,达官贵人营造府邸和建造园林成风,促进了与之配套的家具业的繁荣兴旺,为明清家具进入艺术高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元代立国时间短暂,在家具品类和制作上主要沿袭宋代风格。(4)明代明代,中国古代家具进入了完备、成熟时期,形成了独特风格。明式家具风格的形成,离不开当时的社会条件。明初恢复经济的措施,使社会经济得以复苏,社会生产得到发展,手工业也比元代有了较大的进步。 在经济繁荣、科技进步的兴盛国势之中,城市的园林和宅第建设,也随着兴旺起来。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从盛产高级木材的南洋诸国(现东南亚)运回了大量的

3、花梨、紫檀等家具原材料,随着从此南洋诸国和中国来往密切,明中期以后,以花梨、紫檀等木材制作的家具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明代有一大批文化名人,热衷于家具工艺的研究和家具审美的探求。他们的投入,对于明代家具风格的成熟也起到一定作用。由于明代家具用材多为坚固耐久的硬木,所以遗留于今天的珍品,为数不少。 (5)清代是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重要时期。明代以来传统的木作技术和丰富的木材资源,为清式家具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清代家具,从发展历史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清初:继承了明代传统,家具风格基本上保留了明代特点,可以称为继承明式的阶段。康熙末至嘉庆:从康熙末至雍正、乾隆,乃至嘉庆这一百年,是清代历史上的

4、兴盛期,也是清代家具发展的鼎盛期。家具的造型、结构、品种、式样,都有不少的创新,生产技术也有所进步。 清朝黄金时代的乾隆时期,家具生产达到了高峰,留下了大量的传世珍品。这些家具,材质优良,作工细腻,尤以装饰见长,多种材料并用,多种工艺结合,充分展示了盛世的国势与民风。这些盛世家具风格,与前代截然不同,代表着清代的主流,被后世称为“清式风格”。 道光以后:经历了鸦片战争等一连串的丧权辱国事件,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势衰微。随着外来影响日益扩大,外来家具的不断输入,中国传统家具的风格受到了冲击,形成了世所公认的不良倾向。第二节 明清代家具的一般特征明清家具的形体各有其特色。明式家具总体

5、的风格简洁内敛,造型以线为主,素逸剔透,极少张扬。相对来说显得文气阴柔,给人以恬静的美感。清代家具,以清中期为代表,造型上雄伟、浑厚,用料阔绰,装饰上富丽、豪华,表现出强悍与富贵的气派。第三节 明清家具的主要种类及造型种类一、杌凳类凳子的祖先,原是指上床用的登具,相当于脚踏,后来才被用来作为坐具。最早见的凳子形象,是汉代墓室壁画上的腰鼓形圆凳和北魏敦煌壁画上的方凳。明代凳子式样多,造型优美。明代凳子分方凳、圆凳两大类。造型方面,主要有无束腰和有束腰两种。无束腰的都是直腿,有束腰的方腿为多,而且多用直腿内翻马蹄、鼓腿或三弯腿。腿下端,多作内翻、外翻等处理。 1杌凳指无靠背的座具。杌凳的形式多为长

6、方形和正方形,圆形的较少。2坐墩造型近似木腔鼓的坐具。坐墩,因其墩面常覆盖一层丝织物,又名绣墩,也称鼓墩。明代坐墩以圆形为多,又多在座面之下,底座之上的两端,雕一道弦纹,在弦纹的中间,又雕出一排鼓钉。坐墩的造型,有在鼓身雕出不同形状的亮洞的开光和不开光之区分。座面的式样有海棠、梅花、瓜形、椭圆形等等不同形状。木制坐墩多用紫檀、花梨、红木等贵重木材。冬天上面覆盖皮、毛织物,夏暑就用藤面,是精巧而富于装饰性的家具。3交杌可以折叠的交足杌凳。俗称“马札”,也称胡床或交床,即西汉时自西域传来的胡床。其座面有绳座面和皮座面之分。 4长凳无靠背狭长坐具的总称。长凳的四腿通常向外撇成八字形。5脚凳 脚凳有两

7、种式样和两种不同功能。一种是带有滚木装置的凳面,脚踏之上,来回滚动,摩擦脚心的涌泉穴位,起按摩保健作用,可以叫保健凳。另一种则是专为踏脚承足的,也称脚踏、承足、搁脚凳等。二、椅子类明清椅子有靠背椅、官帽椅、圈椅、交椅、玫瑰椅以及宝座等基本形式。1靠背椅一般指只有靠背,没有扶手的椅子。灯挂椅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灯挂椅的造型好像南方挂在灶壁上用以承托油灯灯盏的竹制灯挂,并因此而得名。2官帽椅官帽椅有两种基本形式:四出头官帽椅:搭脑及扶手都伸探出来的被称为“四出头官帽椅”。这种搭脑出头的样式,好似明代官员所戴的有帽翅的官帽,“官帽椅”即由此而得名。这种椅子多使用于北方地区。南官帽椅:搭脑及扶手不出头

8、的为“南官帽椅”。它除了搭脑和扶手都不出头外,余者与四出头官帽椅相同。3圈椅圈椅后背搭脑与扶手,是由一条流畅的曲线组成,从搭脑顺势滑至前方,形成两只扶手。扶手两端或出头向外翻卷,或者不出头,直接与鹅脖相接而下,成为一个整体。这条曲线圆滑、流畅,形似罗圈,因此被称为“圈椅”,也被称作“太师椅”。4交椅可以折叠的交足椅子。也可被视为有靠背的交杌。可分为直后背和圆后背两种,其交接部位一般都用金属饰件钉裹。明代的交椅以圆后背为多。交椅的座面有皮制与绳编两种。交椅可以折叠,便于郊游或野外露天使用,古时行军、作战,或郊游,多携交椅。5玫瑰椅一种形制小巧、椅背较低且高度与扶手高度相差无几的椅子。玫瑰椅的名称

9、来源不详,该椅子小巧玲珑,深得人们喜爱。6宝座专供帝王使用的坐具,除具有大型椅子的特点外,另增豪华的雕刻和镶嵌等装饰,一般都配有脚踏。三、桌案类桌案类家具包括桌、案和几。案与桌的最大不同,在于腿和面的关系。通常把腿在面的四角的称“桌”,而把腿缩进面的称“案”。“几”最初指由三块木板构成,腿在四角的桌子。明清以来,几的范围扩大,四条腿的小或矮的桌子也可称“几”。桌案类家具的主要种类有炕桌、炕几、炕案,香几茶几,酒桌、半桌、方桌,条几、条桌、条案、架几案,画桌、画案,书桌、书案,半圆桌、扇面桌、棋桌、琴桌、抽屉桌、供桌、供案等形式。1炕桌、炕几、炕案这是三种在炕上使用的矮形桌案。三者之区别在于炕桌

10、略宽,用时放在中间;而炕几和炕案较窄,用时置于炕的两侧。北方气候寒冷,形成了炕上活动的生活习俗,因此这三种家具成了北方家庭常见的家具。2香几、花几、茶几几是一种小型的桌案,应用广泛。香几盛行于明代,因承置香炉而名,多为圆形,腿足弯曲,委婉多姿。花几一般较高,其上可陈放盆花、盆景或古器物。茶几是一种较矮的小桌,通常放在椅子边,便于会客饮茶。3酒桌、半桌两种常用于酒宴的较小的长方形桌。其中半桌的宽度相当于八仙桌的一半,体积较小易于调动,因此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拼于方桌一起使用,故此又被称为“接桌”,在民间很流行。 4方桌方桌,正方形,可分为无束腰方桌和有束腰方桌两种。在此两种基本造型的基础上,作

11、出不同的处理,式样十分丰富,是使用最广泛的家具。一般尺寸较大的称为“八仙桌”,可供8人入座,略小些的叫“六仙桌”,更小的称“四仙桌”。5条桌、条案条桌是一种长方形桌面的桌子。其基本造型有无束腰、有束腰两种。条案案面更为窄长,案面的宽度大约是长度的四分之一,有的还要小些。条桌与条案主要用以放置器物。6书桌、书案、画桌、画案:这是四种比较宽而大的长方形家具,用于写字和作画。7抽屉桌 带有抽屉的桌子。 8月牙桌即半圆桌,取圆桌的一半。月牙桌有直腿、三弯腿、蚂蚱腿等不同形式。腿下有马蹄足或带有托泥,桌面之下,有的有束腰,有的无束腰。图4有束腰,束腰之下有牙子。蚂炸腿,两腿之间,形成壸(音kun)门轮廓

12、,造型比较秀丽。9平头案、翘头案平头案的案面平直,两端无饰。翘头案的案面两端向上翘起,美观秀丽。 10架几案一种两只几在两端架起面子的案,其特点是两头的几与案面不是一体,具有装配灵活、搬运方便的特点。四、床榻类“床”与“榻”在席地而坐的时代,是有分工的。床体较大,可为坐具,也为卧具;榻体较小,只用于坐具。魏晋南北朝以后,榻体增大,床与榻同样担负着坐卧两种功能,因而也就难以截然分清了。习惯上认为:床不仅长,而且宽,主要为卧具。榻身窄而长,可坐可卧。1榻身窄而长,可坐可卧的家具。一般仅有床身,其上无任何装置。2罗汉床床上后背及左右两侧安装低栏的床,又称作弥勒榻。大概是因为僧人常用,或者是因为在崇尚

13、佛教的时期,世人与僧人谈经论道时常坐而得名。3架子床架子床是有柱有床顶的统称。其三面设围,四角设立柱、床顶有床盖,形成一个四面搭架子、中间为独立空间的大床。因为床上有架子,故名“架子床”。其形式可进一步分为四角立柱、三面设低栏的“四柱床”,带门围的“六柱床”,以及形体庞大,状似寝室的“拔步床”。 4拔步床俗称“八步床”,即大床。这种床的上部有顶盖,下部有底座,前有廊庑、四周设矮围屏。床前的中间部位,留出可以上下的床门。廊庑两侧是两个空间,可以放置小桌、几凳、衣箱、马桶、灯盏等物。五、柜架类陈设器物和储藏物品的家具。柜的主要功能是储藏,形体较大,有两扇对开门,门内有横隔板,可放衣物,书籍,或食物

14、等。架是搁置和陈列物品的简单小件家具,也是家庭常用的家具。柜的式样很多,常用的有圆角柜、方角柜、四件柜、亮格柜等。1架格四足中加横板作隔层,具备放置与陈设两种功能的家具。架格因常用于放书,故又称书架、书格。一般高1.5至2米,立木为四足,依其面宽安装多层搁板,格子间有的空敞,有的安圈口、栏杆或透棂。架格有全敞式的,即四面皆无板,用木条攒接成不同图案作为连接、支撑;也有面敞式的,即后面有背板,或左右后三面有背板,而前面敞开的样式。2亮格柜亮格和柜子相结合的家具,兼有柜橱和架格的特点,既能收藏物品,又能陈列文玩。3.圆角柜柜帽圆转角的柜子。其门与柜子的结合,是不用合页而用上下两门轴插入的作法。圆角

15、柜有明显的侧脚。柜顶也有喷出的柜沿。关门多靠硬挤,也有的安闩杆。4方角柜柜体的各面垂直,没有侧脚。柜顶也没有喷出的柜沿。体形一般是上下同大,四角见方,门扇与立柱之间用铜合页连接,采用硬挤门和安闩杆等做法的。方角柜的大小相差悬殊,小者炕上使用,大者高达三、四米,其高可达屋梁。5四件柜 由四件柜组合而成的柜子。其上部是两件如箱形的矮柜,下部是两件较高些的立柜。因此也有叫它顶箱立柜的。四件柜也可以拆成两件柜分开使用。6多宝格多宝格,也称百宝架,有横竖间隔的架格。能利用有限的空间,在错落有致的层面上陈列古玩珍宝。清代上流社会非常流行。清代多宝格是一种新兴的家具,样式很多,一般都成对组合。到了清代晚期又

16、出现了这种带有西洋风格用彩色玻璃装饰的单体多宝格。六、其他类1屏风 是挡风和遮蔽视线的家具,还可起到分割空间的作用,分为可折与不可折两类。屏风的扇没有定数,既有单扇,也有两扇、三扇以至十二扇等。明代的木制屏风,有的在屏心裱糊锦或纸,其上绘画或书法;有的镶嵌各种石材,也有的镶嵌木雕板,显得雅致灵秀。屏风的种类很多。体量较小,通常放在画桌上使用的称“砚屏”。可以折叠的屏风叫围屏。屏面与底座相连的称“座屏”(又称插屏)。屏面与底座相连,而且可以顺槽口插入的为“插屏式座屏”。2闷户橱橱面之下有抽屉,抽屉之下有闷仓的橱,是一种桌案与柜橱的结合体。因闷仓没有独立的门户,只有即取出抽屉才可向其中存放物品,故

17、被称为“闷户橱”。闷户橱依抽屉的数量,被称为“联二橱”、“联三橱”等。3箱有底有盖,可以储藏物品的家具。箱的种类很多,有制作精良、小巧美观置于案上的官皮箱;有存放衣物的衣箱;有内设若干抽屉的药箱;还有一种体积较大的躺箱。4提盒有提梁的分层箱盒。5都承盘盛放各种文具及小件文玩的案头用具。6镜台是一种梳妆用品,台座安抽屉,上有铜镜支架,可以支起放下。7官(管)皮箱一种常见的小型箱子。底座上设抽屉,外有两开门,抽屉上有平盘及箱盖,应为梳妆用具8衣架披搭衣服用的架子。明代衣架,继承古制,基本造型大同小异。一般下部以木墩为座、上有立柱,在墩与立柱的部位,有站牙挟持,两柱之上有搭脑,搭脑两端出头,多作圆雕

18、装饰,某些中部有雕饰华美的花板。 9面盆架支架面盆的架子。其形有高低之分,低面盆架一般朴素无饰,有三腿、四腿、六腿等不同式样,结构上有整体和可折叠两种。高面盆架多为六腿、整体结构,两条后腿高长,上部搭脑两端出头,上挑,其上可挂毛巾。10甘蔗床榨取甘蔗汁的用具。11微型家具形制特小,而结构如同是大型家具的家具,既是一种陈设,同时也具使用的功能。如紫檀翘头案,是供人赏玩的案头陈设;小凳,除观赏外,还可加棉垫,带系四足,用以作枕(称“枕凳”),医师可用以支垫患者手腕,听诊脉象。第四节 明清家具主要材料明清时代十分重视用硬性木材制作各种高级家具。因为这类木材质地致密坚实,色泽沉穆雅静,是制作家具的理想

19、材料。除硬木外,有些中性木材虽硬度稍逊,但纹理都甚美观,故也是明清家具广为使用的木材。一、黄花梨黄花梨在明式家具中是最为人重视的一种木材。产海南,其学名为“海南檀”,生长极迟缓,大材不易得。它的特点是木质坚硬,颜色从浅黄到紫赤,有香味,花纹纹理清晰,常有“鬼脸”状斑纹。二、紫檀紫檀是世界上最名贵的木材之一。主要产于热带地区的南洋群岛(现东南亚)。我国的云南、广东、广西也产紫檀,但数量不多。紫檀生长缓慢,非数百年不能成材。木质坚硬,入水即沉。色调深沉,鬃眼细密,表面有不规则的蟹爪纹。清代中期至晚期的上等家具均用此木材。三、鸡翅木我国广东、海南岛出产这种木材。清代中期以前,人们都用老鸡翅木制作家具

20、,其材质细腻,有紫褐色深浅相间的波折纹,纹样纤细浮动,犹如山水风景图案。四、铁力木产于我国广东。它是我国古代硬木中长得最为高大的树种,为此明式家具中不少大件用它制造的。铁力木属常绿乔木,材质坚硬,色泽纹理与鸡翅木相差无几,较之纹理显粗,鬃眼也显著。五、乌木产地遍及广西、海南、云南和浙江等地。木质坚如铁,性甚脆,其色深黑如漆,似紫檀而更加细密。乌木树径很小,故用乌木制作的大件很少,一般多用作镶材,利用其颜色变化创造出特殊的效果。六、榆木榆木,榆科,榆属,主产温带,落叶乔木,树高大,遍及北方各地,尤其黄河流域,随处可见。榆木木性坚韧,纹理通达清晰,硬度与强度适中,一般透雕浮雕均能适应,刨面光滑,弦

21、面花纹美丽,有“鸡翅木”的花纹,可供家具、装修等用,榆木经烘干、整形、雕磨髹漆、可制作精美的雕漆工艺品。 榆木有黄榆和紫榆之分。黄榆多见,木料新剖开时呈淡黄,随年代久远颜色逐步加深;而紫榆天生黑紫,色重者近似老红木的颜色。所以,北方家具以榆木为最大宗,有擦蜡做,也有擦漆做。 六、榉木 落叶乔木。产于江浙一带,故北方称此木为“南榆”。其老龄木材带赤色者名“血榉”,苏州、上海一带的民间多用此木制作家具。榉木硬度中性,纹理如山峦重叠,俗称“宝塔纹”。第五节 明清家具的常见结合构造和主要装饰风格一、明清家具的常见结合构造我国家具结构有悠久而优良的传统。经过长期不断的改进和发展,家具各部位的组合上简洁明

22、了,材料的使用上扬长避短,既合乎力学原理,又大方而美观。明至清前期的家具在结构上有如下特点:以立木作支柱,横木作联结材,吸取了大木梁架和壼门台座的式样和手法。家具的平面、纵或横的断面,除个别变体外,都作四方形。为了消除四方形结体不稳定的缺陷,古代匠师对传统家具使用了“攒边装板”、各种各样的枨(音cheng)子、牙条、牙头、角牙、短柱及托泥等,加强了接点的刚度,迫使角度不变,将支架牢固的固定起来。同时还能将重量负荷,均匀而合理地传递到腿足上去。各构件之间能够有机地交代连结到如此的成功,是因为那些互避互让、但又相辅相成的榫子(南方叫“榫头”)和卯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正是古代匠师们能得心应手地制造出

23、各种各样精巧的榫卯来,才使明清家具结构合理牢固,造型美观,成为古典家具中的精华。明代及清前期家具的常见结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基本结合1平板结合当木材宽度不够用时,用榫槽与榫舌将多块木板拼和起来。2厚板与抹头的拼粘拍合厚板如条案的板面,罗汉床围子,为了不使纵端的断面木纹外露,并防止开裂,多拼拍一条用直木造成的抹头。又为了使抹头纵端的断面木纹不外露,多采用与厚板格角相交的造法,即在厚板的纵端格角并留透榫或半榫,在抹头上也格角并凿透眼或半眼。抹头与厚板拍合并用鳔胶粘贴。3平板角接合面板与板形的腿足相交,即平板角结合。4横竖材丁字形结合大自桌案或大柜的枨子和腿足的连结,次如衣架或四出头官帽椅的

24、搭脑、扶手和腿足的相交,或杌凳横枨、管脚枨与椅凳的腿足相交,小至围子、桌椅花牙子的横竖材攒接,都是丁字型接合的例子。5方材、圆材角接合、板条角接合方材或圆材角接合指南官帽椅、玫瑰椅等搭脑、扶手椅和前后腿的接合。它们从外表看为斜切45度相交,但中有榫卯不外露,故为闷榫。6直材交叉接合杌凳上的十字枨、床围子攒接卍字、十字绦环等图案,都要用直材交叉。两材在相交的地方,上下各切去一半,合起来成为一根的厚度。7弧形弯材接合圈椅上的圆后背,香几或圆杌凳的托泥,圆形家具如香几、坐墩、圆杌凳等面子的边框,都用弧形弯材接合而成,有的也采用“锲钉榫”造法。锲钉榫基本上是两片榫头合掌式的交搭,但两片榫头尽端又各有小

25、舌,小舌入槽后便能紧贴在一起,管住它们不能向上或向下移动。8格角榫攒边椅凳床榻,凡采用屉心用绳索、藤条编织而成的,木框一般采用“攒边格角“的结构。四方形的托泥,亦多用此法。四根木框,较长而两端出榫的为“大边”,较短而两端凿眼的为“抹头”。如木框为正方形的,则以出榫的两根为大边,凿眼的两根为抹头。比较宽的木框,有时大边除留长榫外,还加留小三角形榫。小榫也有闷榫与明榫两种。抹头上凿榫眼,一般都用透眼,边末合口处格角,各斜切成45度角。9攒边打槽装板攒边打槽装板是木材使用的一项成功的创造。长期以来,此法在家具中广泛使用,如椅凳面、桌案面、柜门柜帮以及不同不同部位上使用的绦环板等等,不胜枚举。此法的优

26、点首先在将板心装纳在四根边框中,使薄板能当厚板用。一般板心只有一个纵边使鳔,或四边全不使鳔。使整个家具的结构不致由于面板的胀缩而影响其稳定坚实。(二)腿足与面的结合不同形式的凳、几、桌、案、腿足和牙子、面子的结合方法不同,下面列举较常见的几种。1无束腰结构家具面板与牙条之间无收缩部分称无束腰结构。如无束腰的杌凳。面子底面四角各凿榫眼两个,在大边上的深,在抹头上的浅,为的是避开大边上的榫子。这两个榫眼与腿子顶端“长短榫”拍合。腿足上端还开槽两段,嵌装牙头2有束腰结构家具面板与牙子之间的向内收缩的部分称有束腰结构。有束腰的杌凳或方桌、条桌等,面子的造法与上同,腿足上端也留长短榫,只是在束腰的部位以

27、下,切出45 度斜肩,并凿三角形榫眼,以便与牙子的45度斜角尖及三角形的榫舌拍合。斜肩上有的还留做卦销,与牙子的槽口套挂。上述结构匠师称之曰“抱肩榫”。3高束腰结构高束腰结构腿足上部的抱肩榫、顶端的长短榫,造法和一般有束腰结构相同,惟两榫之间的距离加长,出现了一根短柱,并开槽口,以备嵌装束腰两端的榫舌。4四面平结构这种样式的面子用攒边打槽装板造成,四角在边末底面凿榫眼。它自己成为一件可装可卸的构件。支撑上述面子的是一具架子。它的造法是腿足上部不造束腰,在顶端长短榫之下直接格肩造榫,并在两面各留出一个断面为半个银锭形卦销,以备与牙条上的槽口套挂。四根牙条和四条腿足拍合后,架子便形成了。架子上再安

28、装上面子。5夹头榫结构夹头榫是从北宋发展起来的一种桌案结构。腿足上端出榫并开口,中夹牙条、牙头,出榫与案面底面的榫眼结合。6插肩榫腿足上端出榫并开口,形成前后两片。前片切出斜肩,插入牙条为容纳斜肩而凿剔的槽。拍合后腿足表面与牙条平齐。二、明清家具的主要装饰风格(一)明代家具的装饰明代家具的装饰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与结构紧密相连的装饰,如牙子(牙条与牙头)、圈口、券口、挡板、矮老、卡子花等。另外,如罗锅枨(音cheng)、霸王枨、十字枨、托泥等,枨子虽然是结构部件,但由于匠师的巧妙处理,也起到了很好的装饰作用。第二类,是纯粹的装饰。如雕刻、镶嵌、线形等。1与结构紧密相连的结构性装饰(1)牙子很多家

29、具在立木与横木的支架交角处,多运用形式不同的牙子作装饰。明代家具的牙子形式,丰富繁多,常见的有云纹牙子、棂格牙子、凤纹牙子、卷云牙子、弓背牙子、替木牙子等。这些牙子,既是家具的极好装饰,又是家具坚固耐久的结构部件。(2)券口与圈口券口是镶嵌在家具立柱之间的镶板,假如上、下、左、右四面均有镶板的就叫圈口。这些券口或圈口的名称,都以中间的空洞纹样命名。它们既是一种美化装饰,同时又起着支撑重量,加强牢固的作用。常见的有:椭圆形券口、海棠券口、长方券口、鱼肚券口、壸门券口等等。(3)挡板挡板指桌案的两侧,即前后腿之间的镶板装饰或用木条攒接而成的棂格形装饰。挡板作为装饰的同时,还加固了腿子的稳定性。常见

30、的挡板有云头挡板、卍字挡板、葫芦挡板、草龙挡板、灯笼挡板等。(4)卡子花卡在两条横枨之间的花饰。多数是用木材镂雕的纹样。也有用其他材料,嵌玉卡子花等。常见卡子花有双环卡子花、单环卡子花、枫叶卡子花等。(5)托泥与鱼凳托泥是在椅凳、床榻桌案的四条腿下端所加的方形或圆形的底框,它使得家具的四腿落在木框上,而不直接落地。托泥不仅改变了四腿直接落地的形式,出现了造型上的新意趣,同时,托泥也起到了加固四腿的连接与稳定的作用。从南宋以来,托泥之下又出现了小巧的、如同龟形的小足,使得严谨规整的四框之下,仿佛又长出可爱的四只小海龟,既活泼又起到通风的作用。(6)矮老矮老是一种短而小的竖枨子,往往用在跨度较大的

31、横枨上。矮老多与罗锅枨配合使用。如桌案的案面下、四周横枨上多用矮老。起到支撑桌面、加固四腿的作用。(7)枨子枨子是家具造型的一部分。明代家具的枨子形式很多。有罗锅枨、霸王枨、十字枨、花枨等。明代家具上的枨子是明代家具风格的一部分。(8)金属件装饰在箱子的四角、柜门的门扇和椅凳的座角足端等地方,使用金属件,这也是明代家具的一大特色。这些金属件形式多样,造型优美,装饰在花梨、紫檀等色调深沉华美的家具上,确实倍增光彩。同时也起到了保护家具、使之坚固耐久的作用。2单纯性装饰(1)开光、亮脚、绦环板开光,是在坐墩,或坐椅背板等处,镂出的各种空洞。亮脚,是在椅子靠背的下部,即与座面接触的地方,镂出的亮洞。

32、绦环板,是在柜面、屏座、案和架的高束腰处,以及在门扇、床围子等地方,所镶的四边起线,中间透空的镶板,这种镶板就叫绦环板。以上三种装饰,打破了整板和大面积板面的沉闷,显示出玲珑活泼的趣味。(2)腿子的线形变化明代家具的腿足变化最多。常见的有三弯腿、鼓腿彭牙、蚂蚱腿、还有撇腿、板式腿、卷珠足、卷书足等。(3)搭脑的线形变化搭脑是椅子上端的横梁,因坐时后仰脑袋搭于其上而得名。另外,巾架、盆架、衣架上面的横梁也引申称作搭脑。其基本形式有圆形、扁形、方形三种基本形状。在此基础上,又变化出直线的,弓背形曲线的,向上翘起的曲线,以及中间突起两边下滑的曲线,还有圈椅后背的椅圈顺势延至前端扶手的曲线等等,可谓千

33、变万化,线形各异。(4)雕与嵌明代家具的雕刻手法,主要用浮雕和透雕,偶尔也有使用圆雕的。浮雕也叫凸雕,就是所雕纹样突出于平面,并作深浅不同的处理。透雕则是留出纹样,将底子镂空,使纹样镂空突出。圆雕是雕出立体的实物。明代家具上的雕刻题材非常广泛,有取古代之夔纹、螭纹、龙纹、凤纹绳纹、云纹等。也有植物纹的折枝、牡丹、卷草、灵芝等。明代家具上用镶嵌也比较广泛,有不少家具在坐椅的背板、桌案的横枨上,嵌以小块玉石和不同色调的木饰,造成木材的色调与纹理的不同效果,也很新巧。(二)清代家具装饰清代家具的装饰手法多样多彩也是史无前例的。工艺美术的一切手段,一切材料都为其所用。无论是雕、嵌、漆、绘,也不管是骨、

34、木、竹、玉、瓷、法郎,以至于螺钿、百宝等等,样样都拿来为家具装饰服务。在具体使用中,又是多种工艺结合使用,有浮雕与透雕的结合,有雕与嵌的结合,雕嵌与描金的结合,有雕嵌与点翠的结合等等,不胜枚举。清代家具的另一个装饰特点是“多”和“满”,更喜吉祥图案,千方百计营造成一种豪华、富丽、和大富大贵的效果。1清代家具装饰题材(1)吉祥图案吉祥图案是清代家具最喜用的装饰题材。晚期达到了高峰,几乎任何一个画面,任何一个图案的组合,都采用象征、谐音、比拟等方法,使之含有吉祥、富贵的寓意。如“鹊上梅稍”、“麒麟送子”、“松鹤万年“、“五蝠捧寿”、“多子多福”等。吉祥图案充满生活气息,深受民众喜爱,以至沿用至今。

35、(2)动植物纹样除了传统的麒麟、夔龙、螭虎、龙、兽、狮子等外,清代还增加了松鼠等新的动物纹样。植物方面有梅兰、竹、菊、葡萄、折枝、卷草、灵芝、牡丹、西蕃等。(3)几何纹样博古图案清代家具中常用几何纹样有云纹、回纹、卍字纹、绳纹、盘肠纹和草龙纹等,尤以云纹的使用为多。博古也是清代家具中常用的装饰图案,以古代器物如瓶、罐、书画、文房四宝等形象雕嵌于家具之上,以寓主人的文雅和诗书传家的企盼之意。2清代家具装饰手法(1)雕刻清代家具最喜用透雕,在椅子的背板、桌案的牙条、挡板等部位,使用整块透雕,明显突出剔透、空灵的效果。其次是浮雕,到了清中期以后,雕饰达到了高峰,有时一件家具竟然通体满雕,令人目不暇接

36、,满得叫人透不过气来。(2)镶嵌镶嵌在清代家具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因为镶嵌的效果突出,比雕刻更为华丽。镶嵌的材料很多,可用木、牙、石、瓷、螺钿,以至琥珀、玛瑙、珊瑚、宝石等,色泽光闪明亮,璀璨华美第六节 中国古代书房与客厅一、中国古代书房书房是古代中国居宅基本配置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供人读书作画,会友或小憩的场所。房内家具陈设有几类:一是供偃卧之用,有床塌、柜橱、衣架等;二是以画案、书架、椅凳、文房四宝组合的读书写作环境为主。明清时代文人喜好室内补壁和在斋头陈设清玩,诸如书画、古琴、香炉、臂搁、镇纸、茶具等,都是必备之物。古代书房在建筑结构上还以青砖为特色,特别在窗外松柏苍翠,修竹摇曳的环境衬托下,能充分体现其恬静典雅的生活气息。二、中国古代厅堂厅堂是古代中国居宅中占地显要,空间最大,装饰最为讲究的建筑。它集多功能用途于一体,凡家庭祭祀,婚丧礼仪,亲朋交往大多在次举行。厅堂内的家具因事而设。平时通常在屏门前置以条案,案前依次设交椅和扶手椅。亲朋聚话以级别或长幼之序排列,始终突出其布局严谨,气度严正的气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