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绪论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61263002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一编绪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一编绪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一编绪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第一编绪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编绪论(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编 绪 论第一章 民法概述一、判断题1、“民法”一词,来源于古罗马的万民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颁布以前,我国没有民法。( )3、某国驻华使馆的官员驾车外出,与中国公民发生民事侵权纠纷,在其同意适用我国民法时,法院可依我国民法作为审判依据。( )4、“民商合一”与“民商分立”是两种立法体例的具体表现,并不是否认民商法是私法的理由。( )5、我国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主要是指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产生的财产关系。( )6、民法的基本原则是司法机关在没有具体法律规定时,据以裁判民事案件的法律依据。( )7、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由民法调整,但亲属间形成的财产共有和分配等横向财产关系则不属

2、民法调整。( )8、我国民法通则在民事立法中具有普通法的性质,故其应属形式意义的民法,是我国尚待修订和完善的民法典。( )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民法调整的对象是( ) A、公司内部的工作隶属关系B、国家与纳税人的税收关系 C、工厂排污超标收费关系 D、国家机关购买工作用品的买卖关系2、民事法律作为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总和是指( )A、狭义的形式意义的民法 B、狭义的实质意义的民法 C、广义的实质意义的民法D、广义的形式意义的民法 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社会关系属于民法调整的人格关系的有( )。A、生命权法律关系 B、健康权法律关系C、姓名权法律关系 D、配偶权法律关系2、下

3、列各项中,不可为我国民法渊源的是( )。A、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B、民间订婚的习惯C、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民事判决D、某大学教授的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专著3、下列社会关系属于民法的调整对象的有( )。A、自然人甲与自然人乙之间订立的电脑买卖合同关系B、中国公民丙与中国公民丁之间缔结的婚姻关系C、甲税务机关与自然人乙之间订立的电脑买卖合同关系D、甲税务机关与自然人乙之间税款征收关系4、下列属于民法所说的财产的有( )。A、土地 B、房屋 C、商标 D、商业秘密四、名词解释1、民法 五、简答题1、我国民法的适用范围包括哪些?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错;2、错;3、对

4、; 4、对; 5、对; 6、对; 7、错; 8、错;二、单项选择题1、D; 2、C三、多项选择题1、ABC; 2、BCD; 3、ABC 4、ABCD;四、名词解释1、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五、简答题1、民法的适用范围包括对人的适用范围、空间适用范围和时间适用范围。民法对人的适用范围,就是法律规范对于哪些人具有法律效力。根据民法通则第8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民事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关于自然人的规定,适用于在我国领域内的外国人、无国籍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我国自然人、法人在国外发生的民事法律关系

5、,一般适用所在地的法律规定,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民法在空间上的适用范围,就是民法在哪些地方发生法律效力。一般而言,我国民法适用于我国领土、领空、领海,包括我国驻外使馆,以及在我国领域外航行的我国船舶。 民法在时间上的适用范围,是指民法生效时间和失效时间,以及民事法律规范对其生效前发生的民事法律关系有无溯及力。我国民事法律规范贯彻法律不溯及既往的原则,一般没有溯及力。但司法解释中另有规定的除外。第二章 民法的基本原则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民法通则明确规定的基本原则是( ) A、社会主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C、平等、自愿、诚信、公平原则 D 、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兼

6、顾原则 2、下列现象中,违反民法平等原则的是( )。 A、甲公民(年满25周岁)可以结婚,而乙公民(13周岁)不能结婚 B、甲公司(经登记为综合类证券公司)可以从事证券经纪业务,而乙公司(登记为房地产公司)则不能从事证券经纪业务 C、国家税务机关可以在税收征收法律关系中使用强制手段,无视纳税人的意志而依法进行税收征收 D、某市合同管理干部认为,在本市建筑工程的招标投标中,市委领导的亲戚具有优先的订立合同的权利 3、甲与乙为邻居,素有矛盾,甲开设一露天排档后,乙遂将房屋租给一小型垃圾处理所。乙的行为()A、违反公序良俗B、违反自愿原则C、违反诚信原则构成权利滥用D、并无不当 4、甲知其新房屋南面

7、临地将建一高层楼房,佯装不知,将房屋售与乙。半年后,南面高楼建成,乙的房屋受不到阳光照射。此例中,甲违反了民法的哪一项原则?( ) A、平等原则 B、自愿原则 C、公平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 5、甲买受人发现物有瑕疵后,即通知出卖人乙。乙表示愿与甲协商,但拖延两年后即以甲在法定期限内未主张物的瑕疵,而拒绝甲的请求。乙的行为()、无可责难,因甲未及时行使其权利、出尔反尔,违背诚信原则、有违道德和公序良俗原则、违背自愿原则6、下列各项中,违反民法自愿原则的有( )。A、赵某在服装市场上询问一件衣服的价格之后,摊主强要其购买的行为B、钱某与孙某自愿达成的移转抵押物占有的抵押合同不能产生抵押权设定的法

8、律效果C、李某申请安装电话被要求在一份已经拟好的格式合同上签字D、周某(老烟民,熟知烟的价格)花10元钱从小贩吴某的手中购得红塔山香烟一条,经查,该烟为假烟7、甲于市中心买下一块空地,但常年搁置不用,与周围的繁荣形成鲜明对比。有关部门建议其及早兴建土木,然甲称自己所有之物,他人无从干涉。甲的行为()A、违反公共利益和权利不得滥用原则B、违反善良风俗和诚信原则C、违反公平原则D、根据所有权绝对原则,其行为并无不当 8、下列行为中,不违反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的有( )。A、甲将自己废弃不用的汽车置于马路中央的行为B、乙拒绝接受丁遗赠给其一台电脑的行为C、丙于下午在自己的房间里唱卡拉OK直到凌晨影响邻居

9、休息的行为D、丁在自己承包的耕地上建坟的行为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行为,属于违背公序良俗原则的有()、甲与乙约定,甲给乙万元,乙将女儿嫁给甲、甲死前立有遗嘱,将全部遗产皆遗赠于其情妇、甲在买卖房屋时未告知乙,去年甲母病死于该房内。、甲与其子乙约定,乙放弃继承权可在甲生前不尽赡养义务2、甲乙系邻居。甲为迫使乙将房屋出卖给他,利用自己房屋开设色情酒吧骚扰乙。甲的行为违背()、自愿原则、公序良俗原则、权利不得滥用原则、公平原则 3、诚实信用原则的功能有()、在法无明文规定时,可依诚信原则弥补法律漏洞、能指导当事人更好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当双方约定产生异议时,可依诚信原则予以确定、在与法律条文相抵触

10、时,可依诚信原则排除该法条的适用 三、简答题、 如何理解诚实信用原则?四、论述题、 结合民法的基本原则,试述权利在行使中所受到的限制。五、案例题1、张某于某日买了一高相数高清晰度手机后,突发奇想,去浴室用相机拍他人沐浴的情形,并把照片发到网上。受害者江某知道此事后,一纸诉状将张某告上法庭。请从民法基本原则的角度分析本案。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 2、D; 3、C;4、D; 5、B; 6、A;7、A; 8、B;二、多项选择题1、ABD; 2、BC; 3、ABC三、简答题1、(1)诚信原则实质涉及两重利益关系的平衡,即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和当事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2)诚信原则为道德

11、准则的法律化。(3)诚信原则为授予法官自由裁量权提供了依据。四、论述题1、权利行使的限制分为实质上的限制和时间上的限制 。其中 ,实质上的限制中民法中的限制重要体现在民法的基本原则中:(1)诚实信用原则:指导当事人更好地行使权利,使相关利益得到更好的保护;使当事人之间的约定更为细化;法律本身有漏洞,可以予以补充。(2)公序良俗原则:一般适用在婚姻家庭领域,寻找当事人权利和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平衡点。(3)权利不得滥用原则:实质是明定私权的范围,防止他人私权干预,防止公权无限扩张。五、案例题1、(从违反公序良俗的角度,从权利不得滥用的角度说明,但两者会有交叉,合理处理两者的关系)第三章 民事法律

12、关系一、判断题1、民事法律关系包括所有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2、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特定的当事人。()3、甲自杀身亡,其财产由甲之配偶继承。引起这一法律关系变化的是甲的自杀行为。( )4、张某将李某打伤。张某的打人行为是一种民事法律事实。()5、人民法院的判决或裁定能够引起一定的民事法律后果,因而也是法律事实。( )6、法人作为民事主体的资格是法律赋予的,而自然人作为民事主体的资格是基于人的自然属性自然取得的。( )7、根据权利的作用可以把民事权利划分为绝对权和相对权。()8、不当得利能够引起债权债务关系的发生,属于法律事实中的事件9、法律

13、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权利主体要实现自己的权利,就必须通过特定义务人适当履行义务。( )10、甲到非禁渔区钓鱼的行为,属于事实行为。()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民事权利不属于形成权的是( )A抵押权 B追认权 C撤销权 D解除权2、对于民事法律事实构成正确的理解是()、几个法律事实的总和能引起数个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几个法律事实的总和能引起一个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几个法律事实能引起一个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几个法律事实能引起数个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 3、下列不属于法律事实构成引起法律关系变化的是()、甲立遗嘱后死亡发生的遗嘱继承、限制行为能力人为超越其年龄和智力的行为经

14、其父同意、甲开车撞到乙致乙死亡而产生的侵权行为、甲先于其父死亡、甲父死亡,甲子代位继承甲父遗产4、甲的形成权因在法定期间内未行使而消灭,导致甲与相对人之间法律关系变动的法律事实是()、准法律行为、法律行为、事实行为、事件 5、构成民事法律关系的三要素为( )A、主体、行为、权利和义务 B、物、行为、智力成果C、主体合格、内容合法、意思真实 D、主体、客体、内容6、下列行为不属于法律行为的是()、甲对其未成年幼子所为交易行为予以追认、甲将其所有的物予以抛弃、甲将其所有的一幅名画赠与乙、甲对抗乙不法侵占其所有物的自助行为 7、下列事实中,不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的是( )、刘某将电脑送给好友、老

15、张因病去世、小李每天坚持跑步、王某将许某打伤 8、依照民事权利的效力范围不同,民事权利可分为( )A、财产权与人身权 B、绝对权与相对权C、主权利与从权利 D、请求权与形成权9、甲杀害乙,乙的继承人因乙死亡而继承其遗产。引起该继承关系的法律事实是( )、乙的死亡、甲的违法行为、甲的事实行为、乙的死亡和甲的违法行为 10、甲和乙合伙开办了一个宏亮彩扩部,丙将一卷柯达彩卷送到彩扩部冲洗,交 给了正在值班的甲,并向甲交付冲洗费21.8元。该债的法律关系的主体是( )A、甲和丙 B、甲、乙和丙 C、乙和丙 D、宏亮彩扩部和丙三、多项选择题1、民事法律关系是()、民事主体间发生的社会关系、由民法调整和保

16、护的社会关系、须同时具备主体、客体和内容的关系、当事人均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甲乙签订合同,由甲出售一头水牛给乙,乙已经付款,现履行期已到,则乙对甲享有的权利为( )。A、绝对权 B、相对权 C、期待权 D、既得权3、下列属民事法律关系的是()、甲堆木柴于乙门口致乙通行困难,乙要求甲清除木柴、甲答应与乙结婚后反悔,乙要求甲履行承诺、甲养的鱼因鱼场出现缺口顺水游入乙的水塘,甲请求乙予以返还、甲不在家,邻居乙为其接待来客 4、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 )A、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人B、民事主体间的权利和义务C、民事法律关系的权利和义务所指的对象D、民事法律关系的标的5

17、、下列行为不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变动的是()、甲酗酒开车行为。、甲酗酒开车撞人行为。、邮递员甲因将号看成号而为错投行为。、邮递员甲因错投而被公司扣除当月奖金的行为。 6、下列民事法律关系的发生是由事件引起()、甲死,甲子继承其遗产、精神病患者甲打伤乙而产生的求偿关系、甲因年满周岁而丧失对其父的抚养费请求权、甲拾得野果而取得该果的所有权 7、下列组织中必须经过登记才能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有( )A、城镇个体工商户 B、农村承包经营户 C、公司法人 D、社会团体 8、下列关系中能成为我国民法调整的民事主体是()、与某企业签订购销合同的某行政机关、故意打碎他人贵重花瓶的某中学生、与某市场商贩发生合同纠

18、纷的某日本留学生、接收他人遗赠的5岁孩童 9、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有()、法律行为、行政行为、司法行为、违法行为 10、某甲在路上遇见情敌某乙,遂叫某丙和某丁共同将某乙殴打一顿,某乙治疗伤病花去医药费500元。某甲、某丙和某丁应对某乙承担的责任为( )。A、侵权责任 B、合同责任 C、单独责任 D、共同责任 四、名词解释1、民事法律关系 2、民事法律事实 五、简答题: 1、 简述法律事实的分类。2、 简述事实构成的特点与种类。六、案例题1、甲违章开车将乙撞死,为此甲赔偿乙2万元。乙的继承人A、B、C继承了乙的遗产。问:本案引起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有哪些? 2、某住宅小区楼住户李某,在其家朝

19、南阳台上摆放盆栽鲜花多盆,年月中旬,受南下寒流影响刮起大风,李某的一只花盆从阳台上被吹下来,砸在路人张某头上,因伤势严重,张某不治身亡。整理张某遗物时,发现张某于年月向某保险公司投保意外伤害险,并指定其妻王某为受益人,同时还发现张某年月亲笔书写的遗嘱一份,遗嘱中指定其幼子张军为其遗产的继承人。请指出本案中哪些民事法律事实引起何种民事法律关系。3、甲向乙购买机车,价金万元,甲不知其妻已为付款,仍开具即期支票付款予乙之会计。甲驾车回家途中,不慎撞伤丙而逃逸,路人丁送丙赴医院救治,支出医药费元。请指出本案中哪些民事法律事实引起何种民事法律关系。(1)甲向乙购买机车的买卖行为(法律行为)产生买卖合同的

20、法律关系(2)甲妻为付款(事实行为)产生消灭甲乙债权债务关系(3)甲开具即期支票予乙之会计(法律行为)产生票据关系(4)乙多得一份付款(事件)产生不当得利之债(5)甲驾车不慎撞伤乙(违法行为)产生侵权行为之债(6)丁救治丙(事实行为)产生无因管理之债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错; 2、错; 3、错; 4、对; 5、对; 6、错; 7、错; 8、对; 9、错; 10、对。二、单项选择题1、A; 2、 B; 3、 C; 4、 D; 5、D;6、 D; 7、 C; 8、B; 9、 A; 10、D。三、多项选择题1、ABC; 2、BD; 3、AC; 4、ABC;5、AD; 6、ABC; 7、AC; 8、A

21、BCD; 9、ABCD 10、AD四、名词解释1、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事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也就是由民事法律规范确认和保护的社会关系。2、民事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客观现象或事实,简称法律事实。五、简答题1、法律事实包括自然事实和人的行为;人的行为包括合法行为、违法行为和其他行为。合法行为包括法律行为、准法律行为、事实行为。其中法律行为是最重要的法律事实。2、(1)事实构成指能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几个法律事实的总和。事实构成是法律事实的特殊形态,其特点是多个法律事实的总和产生一个具体法律关系。六、案例分析1、本案涉及两个法律关系,一是侵权损害赔偿

22、关系,其法律事实是甲撞死乙的侵权行为,属于法律事实中人的行为;二是遗产继承关系,其法律事实是乙的死亡,属于法律事实中的自然事实。2、( 1 ) 李某的疏忽不作为行为产生损害赔偿法律关系() 张某投保的表意行为产生保险合同法律关系() 张某立遗嘱行为(单方法律行为)和张某死亡(事件)作为事实构成产生遗嘱继承法律关系() 张某死亡(事件)产生受益人的保险金给付请求权3、(1)甲向乙购买机车的买卖行为(法律行为)产生买卖合同的法律关系(2)甲妻为付款(事实行为)产生消灭甲乙债权债务关系(3)甲开具即期支票予乙之会计(法律行为)产生票据关系(4)乙多得一份付款(事件)产生不当得利之债(5)甲驾车不慎撞伤乙(违法行为)产生侵权行为之债(6)丁救治丙(事实行为)产生无因管理之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