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手法学

上传人:suij****uang 文档编号:161251070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8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推拿手法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推拿手法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推拿手法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推拿手法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拿手法学(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推拿手法是指医生施行推拿治疗时所采用的一种特殊的操作技能,通常以手、腕、肘、前臂、足、膝、头、胸等部位,按照 一定的技术要求施加于患者身体,从而实现其防治的目的。因为手部运用最多,所以习惯上称之为手法。2. 推拿手法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推拿手法的技术特征研究推拿手法的作用原理研究。推拿手法的临床应用 研究。3. 松解类手法的技术要求: 持久-是指手法能够严格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华锐操作规范,持续操作足够时间而不变形,保持动作的连贯性。 有力-是指手法必须具备一定力量、功力、技巧力。 均匀-一是指手法的操作必须具有节律性,不可时快时慢;二是指作用力在一般情况下保持相对稳定,不可忽轻忽

2、重。 柔和-是指手法操作应做到轻而不浮,重而不滞,刚中有柔,刚柔相济。动作稳柔灵活,用力和缓,讲究技巧性, 动作变换自然流畅,毫无涩滞。 深透-是指手法作用最终效果不能局限于体表,而要达到组织深处的筋脉、骨肉,功力达于脏腑,使手法的效应能 传之于内,即“外呼内应”(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保持4个方面技术要求的协调统一。首先,手法操作应具有一定力 量、功力和技巧力,不能失于柔和,一般都是采用逐渐加力的施力方式,同时富于节律性的变化,即要符合均匀的要 求,然后通过一定时间的积累,最终达到“深透”的作用效果)4. 整复类手法的技术要求: 稳-是安全方面的要求,操作应做到平稳自然,因势利导,避免生硬粗暴。

3、 准-是有效性方面的要求,一定要有针对性。要有明确诊断,定位准确。 巧-施力方面的要求,强调运用巧力以柔克刚以巧制胜,不可使用蛮力、暴力。 快-发力方面的要求,强调发力时要疾发疾收。首先,需要对发力时机作出判断,主要依靠手下的感觉,其次术者 无论采用哪个部位发力一般运用等长收缩方式进行,再次,需要对发力时间和力的大小进行控制,不能过长过大。5. 体位的选择-对患者来言,宜选择感觉舒适,肌肉放松,既能维持较长时间,又有利于医生手法操作的体位。对医者来说, 宜选择一个手法操作方便,并有利于手法运用、力量发挥的操作体位。同时要做到意到、身到、手到、步法随手法相应变 化。在整个过程中,术者身体各部动作

4、要协调一致。6. 手法的变换与衔接-一个完整的手法操作过程往往由数种手法组合而成,操作时需要经常变换手法的种类,它要求术者的 步法根据手法的需要而变化,使手法变换自然、连续,而不间断,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求术 者对手法的掌握和运用十分熟练;另一方面,要充分集中注意力,做到意到手到,意先于手。7. 介质的作用-减少对皮肤的摩擦损伤借助某些药物的辅助作用,提高疗效。&热敷可分为干热敷和湿热敷。湿热敷较为常用。9.推拿练功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推拿医生的身体素质和专业技能,包括基本的指力、臂力和腰腿部力量,以及对力的体验、把握和运用。一、摆动类手法-摆动类手法是通过腕关节有节奏的摆

5、动,使手法产生的力轻重交替、持续不断地作用于体表施术部位的一 类手法。其特点是手法缠绵,具有可持续操作性,且适应症广泛。1. 一指禅推法:以拇指端或罗纹面着力,通过腕部的往返摆动,使所产生的功力通过拇指持续不断地作用于施术部位或穴位上, 称为一指禅推法。频率为120160次/min。2. 扌衮法:以第五掌指关节背侧吸附于体表施术部位,通过腕关节的屈伸运动和前臂的旋转运动,使小鱼际与手背在施术部位上作 持续不断地滚动,称为扌衮法。-作用一舒通经络、活血化瘀、疏松肌筋、解痉止痛、滑利关节、松解粘连等。3. 揉法:以手掌大鱼际或掌根、全仗、手指罗纹面,吸定于体表施术部位上,作轻柔和缓的上下、左右或环

6、旋动作,称揉法。-揉法和摩法的区别:揉法着力较重,操作时指掌吸定一个部位,带动皮下组织运动,和体表没有摩擦动作;摩法则着力较轻, 操作时指掌在体表作环旋摩擦,不带动皮下组织。-作用-主要适用于脘腹胀痛,胸闷胁痛,便秘,泄泻,头痛、眩晕及儿科病症等,亦可用于头面部及腹部保健。具有疏通经 络、行气活血、健脾和胃、消肿止痛等。二、摩擦类手法-特点是手法作用于体表后,在皮肤表面会形成摩、擦等不同形式的位置移动。包括摩法、擦法、推法、搓法抹法等。1. 摩法以腹部应用为多。2. 擦法注意事项-压力不可过大,也不可过小。擦动时运行的线路不可歪斜。不可擦破皮肤,可使用润滑剂。不可隔衣 操作。擦法完毕后不可在所

7、擦之处使用其他手法。3. 拳推法的操作:手握实拳,以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四指的近侧指间关节突起部着力于施术部位,腕关节挺劲伸直,肘关 节略屈。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施力,向前呈单方向直线推进。4. 推法的注意事项-推进的速度不可过快,压力不可过重或过轻。不可推破皮肤,可使用润滑剂。不可歪曲斜推。5. 指推法适用于头面部、颈项部、手足部;掌推法适用于胸腹部、背腰部和四肢部;拳推法适用于背腰部及四肢部;肘推法适用 于背腰脊柱两侧。6. 搓法的作用:具有疏松肌筋,调和气血,解痉止痛及疏肝理气等作用。7. 抹法:用拇指罗纹或掌面在体表做上下或左右及弧形曲线的抹动。-抹法与推法的区别:通常所说的推

8、法是指平推法,其运动特点是单向、直线,有去无回。而抹法则是或上或下,或左或右, 或直线往来,或曲线运转,可根据不同的部位灵活变化运用。三、震颤类手法1. 抖法:用双手或单手握住受术者肢体远端,做小幅度的上下连续抖动,称为抖法。-抖法动作要领-抖动的频率要快幅度要小。一般抖动的幅度控制在23cm以内;上肢的频率在每分钟250次左右,下肢部抖 动频率宜稍慢,一般在100次每分钟即可。-抖法作用一疏松肌筋、滑利关节。四、挤压类手法-按法、压法、点法、捏法、拿法、捻法、踩跷法、拨法、拧法、挤法。挤压类手法包括按压与捏拿两类手法。按压类手法主要包括按法、点法、压法、拨法和踩跷法等,其代表手法是按法,其

9、它手法皆由此衍发或发展而来。捏拿类手法主要包括捏法、拿法、捻法、拧法、挤法等。1. 压法与按法的区别:持续施力是压法区别于按法的根本点。一般认为按法动作偏动,带有缓慢的节奏性,而压法动作偏静,压 而不动。-压法注意事项-明确诊断,不可突施暴力,以免造成骨折。肘压法在结束操作时,要逐渐减力,注意不可突然终止压力。2. 点法适用于各种痛症,其疗效一般情况下优于按法和压法。-点法与压法的区别:压法的着力面积较大,而点法着力面积较小。3. 拨法的作用:有较好的止痛和解除粘连的作用。-拨法与弹拨法的区别:拨法对皮肤拨无摩擦移动,而弹拨法除对肌纤维或肌腱、韧带施以弹拨外,对皮表亦形成了较重的摩 擦移动。4

10、. 挤法:以单手或双手指端对称性向中央挤压,称为挤法。五、叩击类手法:指用手掌、掌背、手指或特制的器械有节奏地扣击拍打体表。其特点为操作虽简单,但技巧性较强,须做到 击打劲力的收放自如、刚柔相济。1. 击法的适用部位:拳击法-大椎、腰骶部;掌击法-腰臀及下肢肌肉丰厚处;侧击法-肩背部、四肢部;指间击法-头部;棒 击法-背腰部、下肢部。2. 扣法以手指的小指侧或空拳的底部击打体表一定部位,称为扣法。-动作要领:叩击时节奏感要强,实力要适中。一般两手要同时操作,左右交替,如击鼓状。六、运动关节类手法的特点是手法节奏明快,对某些病症往往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1. 摇法动作要领-摇转的幅度要在人体生理

11、活动范围内进行。摇转的速度刚开始操作宜慢可随摇转次数增加稍微增快。摇 转时施力要协调、稳定,除被摇的关节、肢体运动外,其它部位不应随之晃动。-注意事项-不可逾越人体关节生理活动范围进行摇转。不可突然快速摇转。对于习惯性关节脱位者禁用摇法。对椎动 脉型、交感型颈椎病以及颈部外伤、颈椎骨折等病症禁用摇法。-作用-舒筋通络、滑利关节、解除粘连。2. 扳法:使关节做被动的扳动。-胸背部扳法的分类:包括扩胸牵引扳法、胸椎对抗复位扳法、扳肩式胸椎扳法和仰卧压肘胸椎整复法。其中扩胸牵引扳法和 胸椎对抗复位扳法较常用。-肩关节扳法的分类:包括肩关节前屈扳法、外展扳法、内收扳法、旋内扳法和上举扳法。-腰部扳法分

12、类:腰部斜扳法、腰椎旋转复位法、腰部后伸板法、直腰旋转扳法。-扳法注意事项-不可逾越关节运动的生理范围。不可粗暴用力和使用蛮力。不可强求关节弹响。诊断不明确的脊柱外 伤及带有脊髓症状体征禁用扳法。老年人伴有严重骨质增生、骨质疏松慎用扳法,对骨关节结核、骨肿瘤者禁用扳法。-扳法动作要领-要顺应、符合关节的生理功能。操作时要分阶段进行。扳法所施之力须为“巧力寸劲”扳动发力的 时机要准,用力要适当。3. 巧力寸劲-所谓巧力即指手法的技巧力,是蛮力、浊力相对而言,须经长期的习练和临床实践才能获得;所谓寸劲指短促之力。 即所施之力比较快速,能够充分的控制扳动幅度,作用的快,消失的也快,做到中病即止。4.

13、 粗暴用力是指操作时手法粗糙,无准备动作,不分操作过程的阶段性,入手即扳,且扳动时所施力量不知大小,不能有效控 制。所谓蛮力是指所施扳法力量有余而灵巧不足,能发不能收,呆板笨拙。5. 扳法作用:滑利关节、整复错位、松解粘连。6. 拔伸法作用:分解粘连、整复错位、舒筋通络、滑利关节。七、复合类手法的特点是手法构成成分比较复杂,有的是相结合到一起的两种手法成分均等,有的是以一种手法成分为主,另 一种手法成分为辅,有的甚至是三种或多种手法的复合。1. 按揉适用部位:单拇指按揉-全身各部经络腧穴,尤以颈项部、头项部、上肢部常用。双拇指按揉-颈项部、背部、腰部、臀 部和下肢部。单掌按揉-背部、下肢后侧和

14、肩部;双掌按揉-背部、腰部、臀部、下肢后侧。2. 弹拨法是指在拨法的基础上,施以弹动之力,拨而弹之,弹而拨之。3. 勾点法注意事项-勾点法所施的部位或穴位多是人体不显露或较隐蔽的穴位,这些穴位或部位均较敏感,所以不可突施暴力, 要遵循点按法的施力原则进行操作。4扫散法是指以拇指偏峰及其余四指指端在颞、枕部进行轻快的擦动。-注意事项-手法刺激不宜过重,要体现“扫散”之意。操作时要固定好头部,避免受术者头部随手法操作而出现俯仰晃动。八、其他手法1. 理法的动作要领-操作时指掌部要均匀施力,要体现出“握”和“捏”两种力量。握捏要有节奏性,频率宜稍快,应流畅 自然,使受术者有轻松舒适的感觉。2. 梳法

15、注意事项-避免指部单纯用力。若仅指部用力,力轻则动作幅度小,力重即会变成指擦法3. 掩法注意事项-如施术者手较凉,不可急于操作,应两掌相合,将手掌搓热之后再施术。其次素体虚寒经常手足发凉者不可为 他人操作。4. 托法的注意事项:托法一般宜空腹时应用,注意不要在饱餐后操作。5. 搔法的注意事项:忌用指甲部搔抓。如以指甲部操作,即改变了手法性质,变成了民间搔痒用的“挠”6. 捩法注意事项:操作时不可粗暴过猛,被操作关节的扭转幅度不可逾越生理范围。一、头面部:头面部由于皮肤组织薄弱,敏感程度较高,故临床上常选用较轻快、柔和的手法,如一指禅推法、揉法、抹法、 推法、摩法、扫散法等。1、分阴阳法:患者坐

16、位或仰卧位。术者以双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罗纹面于其前额正中同时着力分别向左右两侧分推至两侧太 阳穴处。推左为阳,推右位阴。操作时间约68分钟。在分阴阳手法中,亦可用双手掌大鱼际或拇指桡侧缘进行分推。适应症: 外感表证,高血压,中风后遗症,面神经麻痹,神经衰弱等。2、推正顶法:患者坐位。术者用拇指推法从鼻尖素髎穴经鼻向上沿头部正中线经印堂、神庭、百会、强间推至哑门穴止,反复 操作57遍。适应症:前额胀痛,神经性头痛,目赤胀痛,血虚头痛等。二、颈项部:颈项部由于肌肉韧带较发达,张力较大,并与发际相接,皮肤不易活动的特点,故临床上常选用较稳定、渗透力 较强的手法,如揉法、按揉法、一指禅推法、法、拿法

17、、按法、捏法、拨法等。1、 揉大椎法:患者坐位。术者一手握实拳,以拳面四指的第一节指背或掌根部、拇指罗纹面着力于大椎穴处,缓慢揉动23分钟。适应症:颈椎病,背肌劳损、形寒肢冷等。2、 蝴蝶双飞法:患者坐位,术者立于其后方。双手拇指端分别着力于颈项部两侧,其余四指自然伸开,两手同时用一指禅推 法操作13分钟,形似蝴蝶翻飞。此法不易掌握,一般先用单手操作,待动作纯熟后方可双手同时操作。适应症:颈椎病, 落枕,头痛,失眠,眩晕等。3、 拨颈项法:患者坐位,术者立于其侧后方。用一手轻扶其前额部,另一手以拇指端按于一侧项韧带旁,自上而下缓慢拨动, 反复操作57遍。做完一侧后在做另一侧,操作时用力咬适当,

18、动作要缓和。适应症:头痛,感冒,眩晕,落枕,颈椎病, 失眠等。4、胸腹部:胸腹部肌肉松弛,皮肤易活动,从体表可直接触及腹腔的内脏器官,故临床上常选用较稳定、对内脏刺激较温和 的手法,如一指禅推法、揉法、摩法、拿法、按法、推法等。5、按揉天突法:患者坐位。术者以食指或中指端置于胸骨柄上方天突穴处,先行按揉23分钟,然后再持续勾点1分钟。适 应症: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急、慢性咽炎等。6、推脾运胃法:患者仰卧位。医者以左手掌指于上腹部自鸠尾始,经巨阙至幽门、期门推而运之,称为推脾。然后交至右手, 右手掌指则循胃脘呈勾形运而抹之,称为运胃。此为左手推脾右手运胃,称为推脾运胃法。本法操作时用力咬均

19、匀和缓, 持续连贯,推而不滞,运而不浮。适应症:消化不良,脘腹胀满疼痛,胃肠神经官能症,胃痉挛等。7、 推运胃脘法:患者仰卧位。术者双手交叉重叠,以小鱼际及掌根部着于剑突下,循胃之钩形推而运之,反复操作35分钟。 本法在操作过程中,重在掌缘的推旋运转,切不可双掌压实。适应症:消化不良,胃脘痛,头胀痛,胸胁胀痛,胸背疼痛 等。三、背腰骶臀部:背腰骶臀部肌肉较丰厚,故临床上常选用刺激性和渗透力较强的手法,如击法、推法、扌衮法、拿法、按法、 点法等。1、提拿夹脊法:患者俯卧位。术者以单手或双手拇指及掌根部与其他四指对挤之力,将夹脊提而拿之,自上而下,边移边提, 边提边拿,反复操作35分钟。施用本法时

20、,不宜抓拧,不可损伤皮肤。适应症:腰背酸痛,各脏腑所属诸证。2、理腰三击掌法:患者俯卧位。术者在其腰部以扌、揉、按、点等手法施术后,以一手掌根部置于第四、五腰椎处,做连续 的快速推揉,并突然中止,扬掌连续进行三次击拍,“叭叭”有声,然后再揉再击,可反复进行35遍。适应症:腰肌劳 损,腰椎间盘突出症,腰骶部酸痛,腰扭伤等。3、肘压腰眼法:患者俯卧位。术者以一肘尺骨鹰嘴突起部着力于左或右侧腰部京门穴下方的腰眼处,屈肘塌腰,将身体上半 部的重量集中于肘尖部,由轻而重地持续压腰眼13分钟。适应症: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四、上肢部:上肢部肌肉薄弱,关节灵活,故临床上常选用较柔和的手法,如理法、按揉

21、发、扌法、拿法、揉捏法、点法等。1、拿手三阳法:患者坐位或仰卧位。术者一手握住其腕部或手部,另一手自肩外侧循手三阳经依次拿至腕部,反复操作35 分钟。本法操作时应沿经而行,不偏不斜。适应症:颈椎病,肩周炎,偏瘫及大肠、小肠和三焦病变等。2、拿八邪法:患者坐位。术者以一手握患侧腕部,另一手拇指与食指指腹相对合着力于掌指间隙处,依次拿两手的八邪(即 大都,上都、中都、下都,每手四邪,两手合为八邪),反复操作35分钟。适应症:手指疼痛、麻木,头项强痛,中风 偏瘫,落枕等。五、下肢部:下肢部肌腱韧带强劲,肌肉较丰厚,故临床上常选用渗透力较强的手法,如踩跷法、按揉法、扌法、拿法、推法、 点法等。1、推足外侧法:患者侧卧位,患侧下肢在上,足外侧朝上。术者以一手桡侧缘置于患侧下肢足踝外下方的仆参穴处,余四指置 足背以助力,沿足背外侧经金门、京骨、束骨、通谷推至至阴穴处止,反复操作57遍。适应症:腰背痛,腿痛,踝关节扭 挫伤,落枕,颈项痛等。3、抱膝团揉法:患者仰卧位,患侧下肢屈曲。术者以两手掌侧分别置于患侧下肢的膝关节内外侧环而抱之,施以内动之力, 上下进行团揉,持续操作35分钟。适应症:增生性膝关节炎,腰膝冷痛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