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学第七版中篇 针灸技法

上传人:马*** 文档编号:161211076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32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医针灸学第七版中篇 针灸技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中医针灸学第七版中篇 针灸技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中医针灸学第七版中篇 针灸技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资源描述:

《中医针灸学第七版中篇 针灸技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针灸学第七版中篇 针灸技法(5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 针灸技法第四章 刺灸法总论刺灸法(method of needling and moxibustion)包括刺法和灸法两种,主要论述刺法灸法的理论及其具体操作技术,为针灸临床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本章主要就刺灸法的概念、源流和发展等内容作一阐述。刺法,古称“砭刺”,是由砭石刺病发展而来,后来又称“针法”,目前其含义已非常广泛,即指使用不同的针具或非针具,通过一定的手法或方式刺激机体的一定部位,以达到激发经络气血、调节整体功能的方法。灸法,古称“灸”,又称“艾灸”,是指用艾火治病的方法。广义的灸法既是指采用艾绒等为主烧灼、熏熨体表的方法,又可包括一些非火源的外治疗法。无论刺法和灸法均是通过

2、刺激人体的一定部位(腧穴),以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协调脏腑阴阳等作用,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疗疾病的目的。第一节 刺法的起源和发展一、针具的起源与发展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曾利用一些简单的、不加磨制的石块做为生活和日常用具,这就是旧石器时代。后来,勤劳的祖先们在不断的劳动实践中,又逐渐能够加工制造各种不同形状的石斧、石刀和石针等工具,演进到新石器时代。砭石是古代的一种石器,说文解字说:“砭,以石刺病也”,是经过磨制而成的原始工具,可以看作是最初的“针具”。有关砭石的记载很多,如:山海经曰:“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晋郭璞注:“可以为砥(砭)针,治痈肿者”,素问异法方宜论曰:“东方之域

3、,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唐王冰注:“砭石,谓以石为针也。”这些记载都说明,“砭石”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最初是用来刺痈肿、排脓、放血的工具。后来逐渐发展成为针灸治疗的工具。砭石的实物,近年来在考古工作中有了新的发现,如1963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多伦旗头道洼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一根磨制的石针,长4.5厘米,一端有锋,呈四棱锥形,经考古与医史专家鉴定,这枚石针出于距今1万年至4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认为它是针刺的原始工具砭石。又如,山东省微山县两城山出土的东汉画像石有4块刻有半人半鸟的神物,手握一针形器物,刺向患者肢体。根据出土文物和文献的记载证实,“砭石者,亦从东方来”(素问异法方宜论),砭石发明

4、于我国东部的山东一带,后来逐渐推广到各地。针具的形成与生产力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古代的针具除砭石之外,还有骨针、竹针的应用。据考,大约在山顶洞人文化时期,已能制造比较精细的骨针,在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有不少各种各样的骨针,这些骨针,也很可能被用来作为医疗工具。此外,古代“箴”字的字形,也可以推求在古代某一时期,有竹制针具存在。到了仰韶文化时期,黄河流域发展了彩陶文化,随之出现了陶针,直到目前广西侗族还保存有这种工具。夏、商、周时代,随着冶金术的发明,进入了青铜器时代。由于青铜器的广泛应用,为针具的改进和提高提供了物质条件,于是就有了金属针具如青铜针的出现。内经中记述的“九针

5、”就是萌芽于这个时期。帝王世纪中就有关于“伏羲制九针”的记载,“九针者,亦从南方来”(素问异法方宜论),是指我国南方地区多从事金属针具的制造,这是证明当时有各种针具存在的史实。春秋时代出现了铁器,冶炼术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自战国到秦汉,砭石才逐渐被九针取代。针具由砭石到九针,标志着针具的形成。从砭石到九针,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历史时期,从出土的文物中可以得到证实。1978年在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树林召公社,从一批古铜器中发现了一根青铜针。据考证是战国至西汉时期的器物。其形状与头道洼砭石非常相似,后被命名为“青铜砭针”。1968年河北满城县西汉刘胜墓中发掘出4根金针和5根银针,即为九针的一

6、部分食物。金针与银针的发现,证明早在2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应用金、银制造医疗工具。金属针具的广泛应用,为针刺法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现代科技高度发达,冶金技术日益提高,出现了由不锈钢制成的针具,这种毫针既有一定的韧性,又不易生锈,且挺直滑利,经久耐用,现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20世纪后50年,针具的品种亦趋多样,如电针、光针、磁针等亦相继问世,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和许多科研成果。二、刺法的起源与发展随着针具的不断变革,针刺的方法也不断提高。早期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总结了上古以来的针刺方法,其论述颇为精辟和全面。在刺法方面,提到了九刺、十二刺和五刺等;在补泻手法方面,提到了徐疾补泻、

7、呼吸补泻、捻转补泻、迎随补泻、提插补泻和开阖补泻等,为后世针刺方法奠定了基础。继而难经又有所阐发,强调了针刺时双手协作的重要性,对后世影响颇大。唐宋时期,在针刺手法方面一直继承黄帝内经和难经之说。到了金元时期又提出了子午流注按时取穴的时间针刺学说。窦汉卿的针经指南创立了“针刺十四法”,目前大部分具有实用价值。明初陈会的神应经提出了“催气手法”,现仍适用于临床。徐凤的金针赋又提出了一整套的复式补泻手法,对“烧山火”和“透天凉”也做了系统的论述。其后,高武的针灸聚英、汪机的针灸问对记载的针刺手法,都是在金针赋的基础上发挥撰成。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又采集了明代以前有关针刺手法的精华,提出“刺有大小”,有

8、“大补、大泻”、“平补、平泻”、“下针十二法”和针刺“八法”,临床多为适用。清代中叶以后,针灸医学渐趋衰落,针具针法亦无进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针灸学术有了很大的发展。针刺手法的研究也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从文献考证到临床观察,从实验研究到规律性的探索,均做了大量的工作。目前,传统针刺手法越来越受到重视,从针刺手法的临床研究到实验研究,取得了许多科研成果,这对于阐明经络理论和针刺治病原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二节 灸法的起源与发展一、 灸法的起源灸法属于温热疗法,与火的关系密切,火的历史在我国可以追溯到50万年前的“北京人”或80万年前的“兰田人”时代,乃至更远。据考古学的研究,在北京周口

9、店发掘的含骨化石地层中,就发现有遗留的灰烬和烧过的动物骨骼或土石。早在大约5万年前的原始氏族公社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懂得了用火来取暖、熟食,尤其是1.8万年前的“山顶洞人”已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方法。由于火的发现和使用,对人类的生活和繁衍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同时也为灸法的产生创造了必要的条件。由此可见,灸法是随着火的应用而萌芽,并在其应用实践中不断发展。古人在煨火取暖时,由于偶然被火灼伤而解除了某种病痛,从而得到了烧灼可以治病的启示,这就是灸法的起源。“灸”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灼”,是灼体疗病之意。最早可能采用树枝、柴草取火熏、熨、灼、烫以消除病痛,以后才逐渐选用“艾”为主要灸料。艾,自古以来就以

10、一种野生植物在我国广大的土地上到处生长,因其气味芳香,性温易燃,且火力缓和,于是便取代一般的树枝燃料,而成为灸法的最好材料。据左传记载,鲁成公10年(公元前581年),晋景公病,秦国太医令医缓来诊,医缓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治焉”。晋朝杜预注解,“攻”指艾灸,“达”指针刺。汉代张仲景的著述,有“可火”与“不可火”的记载,其所言之火,亦指艾灸。二、灸法的发展“灸”字在现存文献记载中,以庄子盗跖最早提及,如孔子劝说柳下跖:“丘所谓无病自灸也”。孟子离娄也曾记载:“今人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显然也是指的艾灸。从中可以推断在春秋战国时代,灸法是颇为盛

11、行的。1973年在我国湖南长沙马王堆发掘了三号汉墓。在出土的帛书中,记载了经脉灸法的就有3篇,是目前内经以前的珍贵文献。在医学专著中,灸法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说:“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故灸 者,亦从北方来”,说明灸法的产生与我国北方人民的生活习惯、条件和发病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医疗实践的不断深化,以后历代出现了许多针灸方面的著作。晋代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都大力提倡针灸并用。唐代王焘的外台秘要则弃针而言灸,可见当时对灸的重视。以后从宋代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明代高武的针灸聚英、杨继洲的针灸大成,

12、到清代廖润鸿的针灸集成无不注重灸法。历代有关灸法的专著还有很多,如公元3世纪就有曹氏灸方,唐代有骨蒸病灸方,宋代黄帝明堂灸经、灸膏肓俞穴法、备急灸法,元代有痈疽神秘灸经,清代有太乙神针、神灸经纶等。灸法治病,最初古人多采用直接灸,且艾炷较大,壮数(艾炷的计数单位)较多,如太平圣惠方指出:“灸炷虽然数足,得疮发脓坏,所患即差;如不得疮发脓坏,其疾不愈”。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也说:“凡灸诸病,火必足气到,始能求愈”。同时古人非常推崇应用化脓灸进行身体保健和预防疾病。现代灸法则有了长足发展,为了减轻患者接受灸疗的痛苦,多采用小艾炷少壮灸,并衍化出多种灸法,如艾条灸、药条灸(包括太乙神针、雷火针等)、

13、温灸器灸、温针灸、天灸、灯火灸等。根据病情不同,还常采用间接灸法,所隔物品多为姜片、蒜片、食盐、豉饼、附子饼等。灸法已为人类的医疗保健事业做出了较大的贡献。第三节 刺法及灸法操作的量学要素 针刺和艾灸都是通过刺激体表的经络腧穴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因此,针刺和艾灸本身就包含着刺激量等有关量学方面的问题。实践证明,刺法、灸法的相关量学要素是关系疗效的关键环节之一。一、刺法的量学要素目前刺法的含义已很广泛,但最主要的是毫针刺法,因此,这里我们主要讨论毫针刺法。从广义上讲毫针刺法的量学要素应包括进针方向、进针深度、具体手法的操作、留针时间的长短等环节,这其中的许多环节将在针刺手法中论述,这里我们主要

14、从手法操作中的四大要素方面来论述,即毫针刺法量学的四大要素。1作用力的方向:在毫针补泻手法中作用力的方向常常是决定针刺补泻作用性质的因素之一,如捻转补泻手法就以捻转作用力的方向而分补泻。2作用力的大小:作用力的大小是决定毫针刺激量强弱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捻转、摇动或提插毫针的幅度大,刺激量就大。在施行捻转手法时,当术者手、腕、臂同时用力时,刺激量大;若仅用手指力量捻动针柄,刺激量小。3作用力持续的时间:在施行针刺手法时,作用力持续的时间直接关系着疗效,因为,这关系到一次针刺是否达到了有效的刺激治疗量。古人在论述针刺时以“得气”为标志,但临床实践证明,仅仅以“得气”作为一次有效的治疗量是不够的,必

15、须注意得气持续的时间。如现代研究表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时,在风池穴用捻转手法持续13分钟常常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如果仅仅使局部“得气”后,不再持续行针,治疗作用较差。因此,根据患者的具体病证和情况,确定作用力持续的最佳时间参数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4作用持续的时间:在内经中早有“刺婴儿者,速刺而疾发针,日可再。”的记载,说明古人已经认识到正确掌握针刺作用持续的时间,及时进行下一次治疗。每一次针刺治疗后,其作用会持续一定的时间,这又因病种而异。如现代研究表明,中风患者常常在针刺治疗后约20分钟,脑血流改善最明显,持续6小时左右即明显衰减,这就表明在6小时后应进行第二次治疗。二、灸法的量学要素 在

16、施行灸法时也要注意灸法的量学要素,包括艾柱的大小和壮数,艾条的大小和施灸的距离,施灸时间的长短,灸疗作用持续的时间等,这些量学要素都与病种和患者具体情况密切相关,在临床中注意针对不同患者制定出灸法的量学方案可明显提高疗效。 古代将用于灸法的艾炷数量的计数单位定为“壮”(zhuang),即灸时每燃完一个艾炷(或言治疗用了一个艾炷)就称为“一壮”(one moxa-cone)。艾炷的大小一般按枣(橄榄)、莲子、玉米粒、苍耳子、麦粒计量。一般而言,艾炷越大,刺激量就越大;艾灸壮数越多,刺激量就越大。每个穴位一般灸37壮。扁鹊心书窦材灸法:“凡灸大人,艾炷须如莲子,底阔三分;若灸四肢及小儿,艾炷如苍耳

17、子大;灸头面,艾炷如麦粒大”。 艾条施灸一般约距离皮肤23厘米,以不引起灼痛为度;时间为510分钟。一般而言,距离越大,刺激量越小;时间越长,刺激量越大。第五章 刺灸法各论第一节 毫针刺法一、毫针的构造、规格、检查和保养 (一)毫针的构造 毫针(filiform needle)是用金属制作而成的,以不锈钢为制针材料者最常用。不锈钢毫针,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针体挺直滑利,能耐高热、防锈,不易被化学物品腐蚀,故目前被临床广泛采用。也有用其他金属制作的毫针,如金针、银针,其传热、导电性能虽优于不锈钢针,但针体较粗,强度、韧性不如不锈钢针,加之价格昂贵,除特殊需要外,一般临床很少应用。至于普通钢针、

18、铜针、铁针,因其容易锈蚀,弹性、韧性、牢固性差,除偶用于磁针法外,临床已不采用。毫针的构造,分为针尖、针身、针根、针柄、针尾五个部分(见图5-1)。针尖是针身的尖端锋锐部分,亦称针芒,是刺入腧穴部位肌肤的关键部位;针身是针尖至针柄间的主体部分,又称针体,是毫针刺入腧穴内相应深度的主要部分;针根是针身与针柄连接的部位,是观察针身刺入穴位深度和提插幅度的外部标志;针柄是用金属丝缠绕呈螺旋状,为针根至针尾的部分,是医者持针、运针的操作部位,也是温针灸法装置艾绒之处;针尾是针柄的末端部分,亦称针顶。图5-1 根据毫针针柄与针尾的构成和形状不同可分为:环柄针(又称圈柄针),即针柄用镀银或经氧化处理的金属

19、丝缠绕成环行者;花柄针(又称盘龙针),即针柄中间用两根金属丝交叉缠绕呈盘龙形者;平柄针(又称平头针),即针柄也用金属丝缠绕,其尾部平针柄者;管柄针,即针柄用金属薄片制成管状者。上述四种针形中,平柄针和管柄针主要在进针器和进针管的辅助下使用。 (一)毫针的规格毫针的规格,是以针身的直径和长度区分。见下表:表5-1 毫针的长度规格表寸0.51.01.52.02.53.03.54.04.5毫米15254050657590100115表5-2毫针的粗细规格表号数2627282930313233直径( 毫 米 )0.450.420.380.340.320.300.280.26 一般临床以粗细为2830号

20、(0.320.38毫 米 )和长短为13寸(2575毫 米 )者最为常用。短毫针主要用于耳穴和浅在部位的腧穴作浅刺之用,长毫针多用于肌肉丰厚部位的腧穴作深刺和某些腧穴作横向透刺之用。毫针的粗细与针刺的强度有关,供临床辨证施治时选用。 (二)毫针的选择 选择毫针,针尖要端正不偏,光洁度高,尖中带圆,圆而不钝,形如“松针”,锐利适度,使进针阻力小而不易钝涩;针身要光滑挺直,圆正匀称,坚韧而富有弹性;针根要牢固,无剥蚀、伤痕;针柄的金属丝要缠绕均匀、牢固而不松脱或断丝,针柄的长短、粗细要适中,便于持针、运针。 灵枢官针指出:“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说明不同针

21、具有其各自的特点和作用。因此,不同病证应选用相应的针具。临床可根据患者的体质、体形、年龄、病情和腧穴部位等的不同,选用长短、粗细不同规格的毫针。(三)毫针的保藏除了一次性应用的毫针外,每一患者反复使用的针具都应注意保养。保养针具是为防止针尖受损、针身弯曲或生锈、污染等。因此对针具应当妥善保存。藏针的器具有针盒、针管和针夹等。若用针盒或藏针夹,可多垫几层消毒纱布,将消毒后的针具,根据毫针的长短,分别置于或插在消毒纱布上,再用消毒纱布敷盖,以免污染,然后将针盒或针夹盖好备用。若用针管,应在针管至针尖的一端,塞上干棉球(以防针尖损坏钩曲),然后将针置入,盖好用高压消毒后备用。二、毫针刺法的练习针刺练

22、习,主要是对指力和手法的锻炼。指力是指医者持针之手进针操作的力度。良好的指力是掌握针刺手法的基础,熟练的手法是运用针刺治病的条件。指力和手法必须常练,达到熟练程度后,则在施术时,进针快、透皮不痛;行针时,补泻手法运用自如。反之,指力与手法不熟练,则在施术时难以控制针体,进针困难,痛感明显;行针时动作不协调,影响针刺治疗效果。因此,初学者必须努力练好指力和手法的基本功。针刺的练习,一般分三步进行:(一)指力练习主要在纸垫上练习。用松软的纸张,折叠成长厘米,宽约厘米,厚约厘米的纸块,用线如“井”字形扎紧,做成纸垫。练针时,左手平执纸垫,右手拇、食、中三指持针柄,如持笔状地持.寸毫针,使针尖垂直地抵

23、在纸块上,然后右手拇指与食、中指交替捻动针柄,并渐加一定的压力,待针穿透纸垫后另换一处,反复练习。纸垫练习主要是锻炼指力和捻转的基本手法,(见图5-2)。 图5-2 图5-3 (二)手法练习手法的练习主要在棉团上进行。取棉团一团,用棉线缠绕,外紧内松,做成直径约67厘米的圆球,外包白布一层缝制即可练针。因棉团松软,可以练习提插、捻转、进针、出针等各种毫针操作手法的模拟动作,作提插练针时,以执笔式持针,将针刺入棉球,在原处作上提下插的动作,要求深浅适宜,幅度均匀,针身垂直。在此基础上,可将提插与捻转动作配合练习,要求提插幅度上下一致,捻转角度来回一致,操作频率快慢一致,达到动作协调、得心应手、运

24、用自如、手法熟练的程度,(见图5-3)。 (三)自身练习 通过纸垫、棉团的物体练针,掌握了一定的指力和手法后,可以在自己身上进行试针练习,以亲身体会指力的强弱、针刺的感觉、行针的手法等。要求自身练针时,能逐渐做到进针无痛或微痛,针身挺直不弯,刺入顺利,提插、捻转针身自如,指力均匀,手法熟练。同时,仔细体会指力与进针、手法与得气的关系,以及持针手指的感觉和受刺部位的感觉。 三、毫针的选择和消毒 (一)针具的选择针具的选择,现在多选用不锈钢所制针具。在临床应用前,还需按照要求注意检查,以免在针刺施术过程中,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在选择针具时,应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形体的肥瘦、体质的强弱、病情的

25、虚实、病变部位的表里深浅和腧穴所在的部位,选择长短、粗细适宜的针具。灵枢官针篇曰:“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如男性体壮、形肥、病变部位较深者,可选粗且略长的毫针。反之,若女性,体弱、形瘦,且病变部位较浅者,就应选用较短、较细的针具。至于根据腧穴的所在具体部位进行选针时,一般是皮薄肉少之处和针刺较浅的腧穴,选针宜短而针身宜细;皮厚肉多而针刺宜深的腧穴,宜选用针身稍长、稍粗的毫针。临床上选针常以将针刺入腧穴应至之深度,而针身还应露在皮肤上稍许为宜。如应刺入0.5寸,可选用1寸的毫针,应刺入1寸时,可选用1.52寸的毫针。总之,选择针具应适宜,否则,难以取得针感和达到治疗效果。

26、(二)消毒 使用毫针,除一次性使用的无菌针外,普通毫针针刺都有可能造成病毒交叉感染。同时,由于不消毒或消毒不严,也容易引起感染。因此,针刺治病要有严格的无菌观念,切实做好消毒工作。针刺前的消毒范围应包括:针具器械、医者的双手、病人的施术部位、治疗室用具等。1针具器械消毒:针具、器械的消毒方法很多,以高压蒸气灭菌法为佳。 (1)高压蒸气灭菌法 将毫针等针具用布包好,放在密闭的高压蒸气锅内灭菌。一般在11.4kg/厘米2的压力,115123的高温下,保持30分钟以上,可达到消毒灭菌的要求。 (2)药液浸泡消毒法 将针具放入75%乙醇内浸泡3060分钟,取出用消毒巾或消毒棉球擦干后使用。也可置于器械

27、消毒液内浸泡,如“84”消毒液,可按规定浓度和时间进行浸泡消毒。直接和毫针接触的针盘、针管、针盒、镊子等,可用戊二醛溶液(保尔康)浸泡1020分钟,达到消毒目的时才能使用。经过消毒的毫针,必须放在消毒过的针盘内,并用消毒布或消毒纱布遮盖好。(3)煮沸消毒法 将毫针等器具用纱布包扎后,放在盛有清水的消毒煮锅内,进行煮沸。一般在水沸后再煮1520分钟,亦可达到消毒目的。但煮沸消毒法对锋利的金属器械,易使锋刃变钝。如在水中加入重碳酸钠使成2%溶液,可以提高沸点至120,具有降低沸水对器械的腐蚀作用。已消毒的毫针,应用时只能一针一穴。消毒毫针只能使用一次。不能重复使用。2医者手指消毒:在针刺前,医者应

28、先用肥皂水将手洗刷干净,待干再用75%乙醇棉球擦试后,方可持针操作。持针施术时,医者应尽量避免手指直接接触针身,如某些刺激需要触及针身时,必须用消毒干棉球作隔物,以确保针身无菌。3针刺部位消毒:在患者需要针刺的穴位皮肤上用75%乙醇棉球擦拭消毒,或先用2%碘酊涂擦,稍干后,再用75%乙醇棉球擦拭脱碘。擦拭时应从腧穴部位的中心点向外绕圈消毒。当穴位皮肤消毒后,切忌接触污物,保持洁净,防止重新污染。 4治疗室内的消毒:针灸治疗室内的消毒,包括治疗台上的床垫、枕巾、毛毯、垫席等物品,要按时换洗凉晒,如采用一人一用的消毒垫布、垫纸、枕巾则再好。治疗室也应定期消毒净化,保持空气流通,环境卫生洁净。 四、

29、体位的选择针刺时患者体位选择的是否得当,对腧穴的正确定位、针刺的施术操作、持久的留针以及防止晕针、滞针、弯针甚至折针等都有很大影响,如病重体弱或精神紧张的病人,采用坐位,易使病人感到疲劳,往往易于发生晕针。又如体位选择不当,在针刺施术时或留针过程中,病人常因移动体位而造成弯针、滞针甚至发生折针事故。因此,根据处方选取腧穴的所在部位、选择适当的体位,既有利于腧穴的正确定位,又便于针灸的施术操作和较长时间的留针而不致疲劳为原则,临床上针刺的常用体位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仰卧位: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图5-4)。 2侧卧位:适宜取身体侧面少阳经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图5-5)

30、。 3俯卧位:适宜于头、项、脊背、腰骶部腧穴和下肢背侧及上肢部分腧穴(图5-6)。 4仰靠坐位:适宜于取前头、颜面和颈前等部位的腧穴(图5-7)。 5俯伏坐位:适宜于取后头和项、背部的腧穴(图5-8)。6侧伏坐位:适宜于取头部的一侧、面颊及耳前后部位的腧穴(图5-9)。在临床上除上述常用体位外,对某些腧穴则应根据腧穴的具体不同要求采取不同的部位。同时也应注意 根据处方所取腧穴的位置,尽可能用一种体位针刺取穴。如因治疗要求和某些腧穴定位的特点而必须采用两种不同体位时,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等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对初诊、精神紧张或年老、体弱、病重的患者,有条件时,应尽量采取卧位,以防病人感到疲劳或晕

31、针等。图5-4 图5-5 图5-6图5-7 图5-8 图5-9五、毫针刺法(一)进针法在进行针刺操作时,一般应双手协同操作,紧密配合。难经七十八难说:“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信其右”。标幽赋更进一步阐述其义:“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临床上一般用右手持针操作,主要是拇、食、中指挟持针柄,其状如持笔(图5-10),故右手称为“刺手”(needle-holding hand)。左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故称左手为“押手”。刺手的作用 是掌握针具,施行手法操作;进针时,运指力于针尖,而使针刺入皮肤,行针时便于左右捻转,上下提插和弹震刮搓以及出针时手法操作等。押手的作

32、用 主要是固定腧穴的位置,夹持针身协助刺手进针,使针身有所依附,保持针垂直,力达针尖,以利于进针,减少刺痛和协助调节、控制针感。具体的进针方法,临床常用有以下几种: 1单手进针法 多用于较短的毫针。用右手拇、食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抵住针体中部,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时,中指也随之屈曲,将针刺入,直至所需求的深度(图5-11)。此法三指并用,尤适宜于双穴同时进针。此外,还有用拇、食指挟持针体,中指尖抵触穴位,拇、食指所挟持的针沿中指尖端迅速刺入,不施捻转。针入穴位后,中指即离开应针之穴,此时拇、食、中指可随意配合,施行补泻。 2双手进针法 (1)指切进针法 又称爪切进针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

33、切按在腧穴位置的旁边,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腧穴(图5-12)。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图5-10 图5-11 图5-12(2)夹持进针法 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持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腧穴的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图5-13)。此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临床上也有采用插刺进针的,即单用右手拇、食二指夹持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使针尖露出23分,对准腧穴的位置,将针迅速刺入腧穴,然后将针捻转刺入一定深度,并根据需要选用适当押手配合行针。图5-13 图5-14 图5-15(3)舒张进针法 用左手拇、食二指将针刺入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

34、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图5-14)。此注主要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4)提捏进针法 用左手拇、食二指将针刺入腧穴部位的皮肤提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图5-15),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如印堂穴。 以上各种进针方法在临床上应根据腧穴所在部位的解剖特点,针刺深浅和手法的要求灵活选用,以便于进针和减少病人的疼痛。此外,也有针管进针的,即备好塑料、玻璃或金属制成的针管,针管长度约比毫针短23分,以便露出针柄。针管的直径,以能顺利通过针尾为宜。进针时左手持针管,将针装入管内,针尖与针管下端平齐,置于应刺的腧穴上,针管上端露出针柄23分,用右手食指叩

35、打针尾或用中指弹击针尾,即可使针刺入,然后退出针管,再运用行针手法。 3管针进针法将针先插入用玻璃、塑料或金属制成的比针短3分左右的小针管内,放在穴位皮肤上,左手压紧针管,右手食指对准针柄一击,使针尖迅速刺入皮肤,然后将针管去掉,再将针刺入穴内(图5-16),此法进针不痛,多用于儿童和惧针者。也有用安装弹簧的特制进针器进行者。图5-16 (二)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针刺的角度和深度(angle and depth of needling),是指毫针刺入皮下后的具体操作要求。在针刺操作过程中,掌握正确的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是增强针感、提高疗效、防止意外的关键。腧穴定位的正确,不应仅限于体表的位置,

36、还必须与正确的进针角度、方向、深度等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应。临床上同一腧穴,由于针刺的角度、方向、深度的不同,所产生针感的强弱、感传的方向和治疗效果常有明显的差异。正确掌握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要根据施术腧穴所在的具体位置、病人体质、病情需要和针刺手法等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1角度 针刺的角度 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所形成的夹角(图5-17)。它是根据腧穴所在的位置和医者针刺时所要达到的目的结合起来。一般分为以下三种角度: (1)直刺(perpendicular needling):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2)斜刺(oblique need

37、ling):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左右倾斜刺。此法适用于肌肉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直刺、深刺的腧穴。(3)平刺(horizontal needling):即横刺、沿皮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左右或沿皮以更小的角度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的腧穴等。图5-17 2深度 针刺的深度是指针身刺入人体内的深浅度数,每个腧穴的针刺深度,在腧穴各论中已有详述,在此仅从临床实践中,患者的体质、年龄、病情、部位等方面做一介绍。 (1)年龄:年老体弱,气血衰退;小儿娇嫩,稚阴稚阳,均不宜深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可适当深刺。(2)体质:对形瘦体弱者,宜相应浅刺;形盛体强者,宜深刺。(3)病

38、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4)部位:头面、胸腹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臂、腹及肌肉丰满处的腧穴宜深刺。针刺的角度和深度关系极为密切,一般来说,深刺多用直刺,浅刺多用斜刺、平刺。对天突、风府、哑门等穴以及眼区、胸背和重要脏器部位的腧穴,尤其应注意掌握好针刺角度和深度。至于不同季节,对针刺深浅也有影响,也应予以重视。六、行针与得气 毫针进针后,为了使患者产生针刺感应,或进一步调整针感的强弱,以及使针感向某一方向扩散、传导而采取的操作方法,称为“行针”,亦称“运针”,行针手法包括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两类。 (一)基本手法 行针的基本手法是毫针刺法的基本动作,从古至今临床常用的主

39、要有提插法(lifting and thrusting method)和捻转法(twirling method)两种。两种基本手法临床施术时既可单独应用,又可配合应用。 1提插法 即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上提下插的操作手法。这种使针由浅层向下刺入深层的操作谓之插,从深层向上引退至浅层的谓之提,如此反复地上下呈纵向运动的行针手法,即为提插法。对于提插幅度的大小、层次的变化、频率的快慢和操作时间的长短,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腧穴部位和针刺目的等灵活掌握。使用提插法时的指力一定要均匀一致,幅度不宜过大,一般以35分为宜,频率不宜过快,每分钟60次左右,保持针身垂直,不改变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

40、。通常认为行针时提插的幅度大,频率快,刺激量就大;反之,提插的幅度小,频率慢,刺激量就小。(图5-18)图5-18 图5-19 2捻转法 即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向前向后捻转动作的操作手法。这种使针在腧穴内反复前后来回的旋转行针手法,即为捻转法(图5-19)。捻转角度的大小、频率的快慢、时间的长短等,需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腧穴的部位、针刺目的等具体情况而定。使用捻转法时,指力要均匀,角度要适当,一般应掌握在180360左右,不能单向捻针,否则针身易被肌纤维等缠绕,引起局部疼痛和导致滞针而使出针困难。一般认为捻转角度大,频率快,其刺激量就大;捻转角度小,频率慢,其刺激量则小。 (二)辅助手

41、法 行针的辅助手法,是行针基本手法的补充,是为了促使得气和加强针刺感应的操作手法。临床常用的行针辅助手法有以下几种。 1循法(massage along the related meridian) 针刺不得气时,可以用循法催气。其法是医者用手指顺着经脉的循行径路,在腧穴的上下部轻柔的循按。针灸大成指出:“凡下针,若气不至,用指于所属部分经络之路,上下左右循之,使气血往来,上下均匀,针下自然气至沉紧。”说明此法能推动气血,激发经气,促使针后易于得气。 2弹法(handle-flicking method) 针刺后在留针过程中,以手指轻弹针尾或针柄,使针体微微振动,以加强针感,助气运行(图5-20

42、)。针灸问对:“如气不行,将针轻弹之,使气速行”。本法有催气、行气的作用。图5-20 图5-213刮法(handle-scrapping method) 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经气未至,以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抵住针尾,用拇指、食指或中指指甲,由上而下频频刮动针柄,促使得气。本法在针刺不得气时用之可激发经气,如已得气者可以加强针刺感应的传导和扩散(图5-21)。 4摇法(needle-rotating method) 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手持针柄,将针轻轻摇动,以行经气。针灸问对有“摇以行气”的记载。其法有二:一是直立针身而摇,以加强得气的感应;二是卧倒针身而摇,使经气向一定方向传导。 5飞法(fly

43、ing method) 针后不得气者,用右手拇、食指执持针柄,细细捻搓数次,然后张开两指,一搓一放,反复数次,状如飞鸟展翅,故称飞法。医学入门载:“以大指次指捻针,连搓三下,如手颤之状,谓之飞。”本法的作用在于催气、行气,并使针刺感应增强。 6震颤法(vibration method) 针刺入一定深度后,右手持针柄,用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手法,使针身轻微震颤。本法可促使针下得气,增强针刺感应。 毫针行针手法以提插、捻转为基本操作方法,并根据临证情况,选用相应的辅助手法。如刮法、弹法,可应用于一些不宜施行大角度捻转的腧穴;飞法可应用于某些肌肉丰厚部位的腧穴;摇法、震颤法可用于较为浅表部位的

44、腧穴。通过行气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的施用,主要促使针后气至或加强针刺感应,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三)得气、候气、催气和守气1得气(needling sensation) 古称“气至”,近称“针感”,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应,谓之得气。针下是否得气,可以从临床两个方面分析判断。一是患者对针刺的感觉和反应,另一是医者对刺手指下的感觉。当针刺腧穴得气时,患者的针刺部位有酸胀、麻重等自觉反应,有时出现热、凉、痒、痛、抽搐、蚁行等感觉,或呈现沿着一定的方向和部位传导和扩散现象。少数患者还会出现循经性肌肤目闰动、震颤等反应,有的

45、还可见到针刺腧穴部位的循经性皮疹带或红、白线状现象。当患者有自觉反应的同时,医者的刺手亦能体会到针下沉紧、涩滞或针体颤动等反应。若针刺后未得气,患者则无任何特殊感觉或反应,医者刺手亦感觉到针下空松、虚滑。正如窦汉卿在标幽赋说:“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这可以说是对得气与否所作的最形象的描述。 得气与否以及气至的迟速,不仅关系针刺的治疗效果,而且可以借此窥测疾病的预后。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充分说明得气的重要意义。临床上一般是得气迅速时,疗效较好,得气较慢时效果就差,若不得气时,就可能无治疗效果。金针赋也说:“气速效

46、速,气迟效迟”。依次,在临床上若刺之而不得气时,就要分析经气不至的原因:或因取穴定位不准确,手法运用不当,或为针刺角度有误,深浅失度,对此就应重新调整腧穴的针刺部位、角度、深度,运用必要的针刺手法,这样再次行针时,一般即可得气。 2候气(waiting for the needle sensation) 针灸大成说:“用针之法,以候气为先”。当针下不得气时,需取留针候气的方法等待气至。亦可采用间歇运针,施以提插、捻转等手法,以待气至。前者为静留针候气法,后者为动留针候气法。留针候气,要有耐心,不可操之过急。 3催气(promoting needle sensation) 是通过各种手法,催促经

47、气速至的方法。神应经云:“用右手大指及食指持针,细细摇动、进退、搓捻,其针如手颤之状,是谓催气”。此外,如刮动针柄、弹摇针身、沿经循摄等法,也都有催气的作用。 4守气(keeping needle sensation) 是指在使用候气、催气之法针下得气后,患者有舒适感觉时,医者需采取守气方法,守住针下经气,以保持针感持久。素问宝命全形论曰:“经气已至,慎守勿失”,灵枢小针解说:“上守机者,知守气也。针以得气,密意守气勿失也”。只有守住针下之气,才能在此基础上施以不同手法,使针刺对机体继续发生作用。 七、毫针补泻手法 (一)单式补泻手法1基本补泻 捻转补泻(twirling reinforcin

48、g-reducing method) 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也有以左转时角度大,用力重者为补;右转时角度大,用力重者为泻。 提插补泻(lifting and thrusting reinforcing-reducing method) 针下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2 其他补泻疾徐补泻(rapid-slow reinforcing-reducing method,by speed of needle-inse

49、rting and withdrawing) 进针时徐徐刺入,少捻转,疾速出针者为补法;进针时疾速刺入,多捻转,徐徐出针者为泻法。 迎随补泻(method of reinforcing-reducing, by puncturing along and against the direction of meridian ) 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为补法。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方向刺入为泻法。 呼吸补泻(respiration reinforcing-reducing method ,by manipulating needle in cooperation with patients

50、 respiration ) 病人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法;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泻法。 开阖补泻(open-close reinforcing-reducing method) 出针后迅速揉按针孔为补法;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立即揉按为泻法。 平补平泻( uniform reinforcing-reducing method,by twirling, lifting and thrusting needle uniformly) 进针得气后均匀的提插、捻转后即可出针。 (二)复式补泻手法1热补法(warm-reinforcing method) 又称烧山火法,将针刺入腧穴应刺深度的上1/3

51、(天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再将针刺入中1/3(人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然后将针刺入下1/3(地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即慢慢地将针提到上1/3,如此反复操作3次,即将针按至地部留针。在操作过程中,或配合呼吸补泻法中的补法,即为烧山火法,多用于治疗冷痹顽麻、虚寒性疾病等。 2凉泻法(cool- reducing method)又称透天凉法,将针刺入腧穴应刺深度的下1/3(地部),得气后行捻转泻法,再将针紧提至中1/3(人部),得气后行捻转泻法,然后将针紧提至上1/3(天部),得气后行捻转泻法,将针缓慢地按至下1/3。如此反复操作3次,将针紧提至上1/3即可留针。在操作过程中,或配合呼吸补泻法

52、中的泻法,即为透天凉法,多用于治疗热痹、急性痈肿等实热性疾病。 (三)影响针刺补泻效应的因素 1机体所处的机能状态 在不同的病理状态下,针刺可以产生不同的调整作用(即补泻效果)。当机体处于虚惫状态而呈虚证时,针刺可以起到扶正补虚的作用。若机体处于虚脱状态时,针刺还可以起到回阳固脱的作用;当机体处于邪盛状态而呈实热、邪闭的实证时,针刺可以起到清热启闭、祛邪泻实的作用。例如,胃肠功能亢进而痉挛疼痛时,针刺可解痉止痛;胃肠功能抑制而蠕动缓慢、腹胀纳呆时,针刺可加强胃肠蠕动,提高消化功能,消除腹胀、增进食欲。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表明,针刺当时的机体功能状态,是产生针刺补泻效果的主要因素。 2腧穴作

53、用的相对特异性 腧穴的主治功用,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具有相对特异性。人体不少腧穴,如关元、气海、命门、膏肓、五脏俞等穴,都能鼓舞人体正气,促使功能旺盛,具有强壮作用,适宜于补虚益损。此外,很多腧穴,如人中、委中、十二井、十宣等穴,都能疏泄病邪,抑制人体功能亢进,具有祛邪作用,适宜于补虚泻实。当施行针刺补泻时,必须结合腧穴作用的相对特异性,才能产生针刺补泻的效果。 3针具及手法轻重因素 影响针刺补泻因素与使用的针具粗细、长短,刺入的角度、深度、行针时的幅度、频率等有直接关系。一般来说,粗毫针的指力要重,刺激量大,细毫针用的指力较轻,刺激量就小。毫针刺入腧穴的角度、深度不同,其刺激的轻重程度也不同

54、,一般直刺、深刺的量要大些,平刺、浅刺的量要小些。行针时的幅度、频率不同,与针刺手法轻重密切相关。提插幅度大、捻转角度大、频率快者,其刺激量就大。反之,刺激量就小。 八、留针与出针 (一)留针法 将针刺入腧穴施术后,使针留置穴内称为留针(retaining needle)。留针的目的是为了加强针刺的作用和便于继续行针施术。一般病症只要针下得气而施以适当的补泻手法后,即可出针或留针1020分钟。但对一些特殊病症,如急性腹痛破伤风、角弓反张,寒性、顽固性疼痛或痉挛性病症,即可适当延长留针时间,有时留针可达数小时,以便在留针过程中作间歇性行针,以增强、巩固疗效。若不得气时,也可静以久留,以待气至。在

55、临床上留针与否或留针时间的长短,不可一概而论,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而定。 (二)出针法出针(withdrawing needle),又称起针、退针。在施行针刺手法或留针、达到预定针刺目的和治疗要求后,即可出针。出针是整个毫针刺法过程中的最后一操作程序,预示针刺结束。出针的方法,一般是以左手拇食指两指持消毒干棉球轻轻按压于针刺部位,右手持针作轻微的小幅度捻转,并随势将针缓慢提至皮下(不可单手用力过猛),静留片刻,然后出针。出针时,依补泻的不同要求,分别采取“疾出”或“徐出”以及“疾按针孔”或“摇大针孔”的方法出针。出针后,除特殊需要外,都要用消毒棉球轻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或针孔疼痛。当针退出后,要

56、仔细查看针孔是否出血,询问针刺部位有无不适感,检查核对针数有否遗漏,还应注意有无晕针延迟反应现象。 九、异常情况的处理和预防 针刺治疗虽然比较安全,但如操作不慎,疏忽大意,或犯刺禁,或针刺手法不当,或对人体解剖部位缺乏全面的了解,在临床上有时也会出现一些不应有的异常情况,常见者有以下几种: 1晕针 晕针(fainting during acupuncture)是在针刺过程中病人发生的晕厥现象,这是可以避免的,医者应该注意防止。 原因 患者体质虚弱,精神紧张,或疲劳、饥饿、大汗、大泻、大出血之后或体位不当、或医者在针刺时手法过重,而致针刺时或留针过程中而发此症。 症状 患者突然出现精神疲倦、头晕

57、目眩,面色苍白,恶心欲吐,多汗、心慌、四肢发冷,血压下降,脉象沉细,或神志昏迷,扑倒在地,唇甲青紫,二便失禁,脉微细欲绝。 处理 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使患者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仰卧片刻,给饮温开水或糖水后,即可恢复正常。重者在上述处理基础上,可刺人中、素髎、内关、足三里、灸百会、关元、气海等穴,即可恢复。若仍不省人事,呼吸细微,脉细弱者,可考虑配合其他治疗或采用急救措施。 预防 对于晕针应注重于预防。如初次接受针刺治疗或精神过度紧张,身体虚弱者,应先做好解释,消除对针刺的顾虑,同时选择舒适持久的体位,最好采用卧位。选穴宜少,手法要轻。若饥饿、疲劳、大渴时,应令进食、休息、饮水后再予针刺

58、。医者在针刺治疗过程中,要精神专一,随时注意观察病人的神色,询问病人的感觉。一旦有不适等晕针先兆,可及早采取处理措施,防患于未然。 2滞针 滞针(sticking of needle)是指在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而病人则感觉痛剧时,称为滞针。 原因 患者精神紧张,当针刺入腧穴后。病人局部肌肉强烈收缩;或行针手法不当。向单一方向捻针太过,以致肌肉组织缠绕针体而成滞针。若留针时间过长,有时也可出现滞针。 现象 针在体内,捻转不动,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若勉强捻转、提插时,则病人痛不可忍。 处理 若病人精神紧张,局部肌肉过度收缩时,可稍延长留针时间,或于滞针腧穴附近,

59、进行循按或用叩弹针柄,或在附近再刺一针,以宣散气血,而缓解肌肉的紧张。若行针不当,或单向捻针而致者,可向相反方向将针捻回,并用刮柄、弹柄法,使缠绕的肌纤维回释,即可消除滞针。 预防 对精神紧张者,应先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不必要的顾虑。注意行针的操作手法和避免单向捻转,若用搓法时,应注意与提插法的配合,则可避免肌纤维缠绕针身而防止滞针的发生。 3弯针 弯针(bending of needle)是指进针时或将针刺入腧穴后,针身在体内形成弯曲,称为弯针。 原因 医生进针手法不熟练,用力过猛、过速,以致针尖碰到坚硬组织器官或病人在针刺或留针时移动体位,或因针柄受到某种外力压迫、碰击等,均可造成弯针。

60、 现象 针柄改变了进针或刺入留针时的方向和角度,提插、捻转及出针均感困难,而患者感到疼痛。 处理 出现弯针后,即不得再行提插、捻转等手法。如针柄轻微弯曲,应慢慢将针起出。若弯曲角度过大时,应顺着弯曲方向将针起出。若由病人移动体位所致,应使患者慢慢恢复原来体位,局部肌肉放松后,再将针缓缓起出,切忌强行拔针以免将针体断入体内。 预防 医者进针手法要熟练,指力要均匀,并要避免进针过速、过猛。选择适当体位,在留针过程中,嘱患者不要随意更动体位,注意保护针刺部位,针柄不得受外物硬碰和压迫。 4断针 断针(breaking of needle )又称折针,是指针体折断在人体内。若能术前做好针具的检修和施术

61、时加以应有的注意,是可以避免的。 原因 针具质量欠佳,针身或针根有损伤剥蚀。进针前失于检查。针刺时将针身全部刺入腧穴。行针时强力提插、捻转,肌肉猛烈收缩。留针时患者随意变更体位,或弯针、滞针未能进行及时的正确处理等,均可造成断针。 现象 行针时或出针后发现针身折断,其断端部分针身尚露于皮肤外,或断端全部没入皮肤之下。 处理 医者态度必须从容镇静,嘱患者切勿更动原有体位,以防断针向肌肉深部陷入。若残端部分针身显露于体外时,可用手指或镊子将针起出。若断端与皮肤相平或稍凹陷于体内者,可用左手拇、食二指垂直向下挤压针孔两旁,使断针暴露体外,右手持镊子将针取出。若断针完全深入皮下或肌肉深层时,应在X线下定位,手术取出。 预防 为了防止折针,应认真仔细地检查针具,对认为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针具,应剔出不用。避免过猛、过强的行针。在行针或留针时,应嘱患者不要随意更换体位。针刺时更不宜将针身全部刺入腧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