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M视角下“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教学设计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61209328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7.1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HPM视角下“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HPM视角下“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HPM视角下“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HPM视角下“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PM视角下“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HPM视角下“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教学设计10111510203 关嘉欣“图形的相似”是初中数学的内容之一,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性质和应用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从历史上看,相似三角形很早就已经被人们所认识.在古巴比伦泥版文献中已经出现相似三角形的应用问题;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萨摩斯岛上的工程师欧帕里诺斯在设计隧道挖掘工程时可能已经运用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泰勒斯、公元1世纪的海伦在有关著作中都曾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来解决有关测量问题.我国汉代的远距离测量技术也正是建立在相似三角形性质之上的.而在我们实际教学中,如果能把古人们关于相似三角形的运用融入到教学课堂中,就既可以让学生领悟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也能在课堂内容更加丰富,从而增强学生对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的认识.以下是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的教学设计.一、设置情景,提出问题1、先带领着学生回忆一下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性质定理.然后向他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这些定理都不可能无端产生.那么古代的科学家们为什么要研究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呢?难道是因为闲来无事凭空猜想吗?下面,我们一起来重温一下相似三角形的历史发展历程,看看同学们能不能从中找到问题的答案.2、向同学们展示公元1世纪以前有关相似三角形的史料.时间作者或著作工作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前2000年巴比伦祭司分割直角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对应边平方比前6世纪泰勒斯测量金字塔高度及

3、轮船与海岸距离对应边成比例前6世纪毕达哥拉斯证明勾股定理面积之比等于对应边平方比前6世纪欧帕里诺斯开掘直线穿山隧道对应角相等前3世纪欧几里得光学测量塔高对应边成比例前2世纪周髀算经测量太阳直径对应边成比例公元1世纪九章算术远距离测量对应边成比例公元1世纪海伦远距离测量对应边成比例表格 1 公元1世纪以前有关相似三角形的史料 3、向同学们提问:同学们,从这张表格你们发现在古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都被用来干什么呢?(测量).那么,数学家们又是怎样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用于测量的呢?现在,让我们走进古人的心灵之中,当一个小小测量工程师,灵活地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来测量出所需要的长度或高度吧!二、小试牛刀,

4、解决问题让同学们把自己想象成唐代的测量工程师,并被唐僧聘请,跟随师徒四人一起到西方取西经.而任务就是要协助四人完成一路上的勘测问题.第一关 测量火焰山引导学生利用ABCEDC,根据对应边成比例即可算出线段AB的长度有一天师徒四人经过火焰山,他们不知道山有多高,只知道它的影长为11.3米.然后孙悟空拿出金刚棒立于地面,使其影子的末端与塔影的末端重合.已知金刚棒长为0.8米,其影长为0.2米.而你的任务就是要根据上述条件算出火焰山的高度.这个例子是根据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测量金字塔高度的传说以及欧几里得光学中测量物体高度问题改编而成,并融入神话故事,调动同学们的兴趣.而这道题目的原型为杭州西湖北岸宝

5、石山上的保叔塔.讲完这个例子后,跟同学们介绍以下泰勒斯测量金字塔高度的故事,让同学们明白到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相似三角形就已经被古人们所用了.三、层层递进,巩固知识经过第一题的简单尝试,不少同学都有了兴趣想蠢蠢欲试,借势给出第二道题目.第二关 隔河测距引导学生设AB边为x,并利用ABDBCE,根据对应边成比例列出方程解出x即可算出线段AB的长度。有一天晚上,师徒四人住在河的左岸的帐篷里,而孙悟空用火眼金睛发现了河的右岸住了一只妖精.孙悟空想让你测量出帐篷到妖精的房子的距离.假定帐篷处为点A,妖精家为点B,孙悟空在BA的延长线上取了一点C,作BC的垂线AD和CE,点D位于BE上.然后他测得AC=5

6、米,CE=3.3米,AD=3米.剩下的任务就交给你了.这个问题是根据海伦Dioptra中的间接测量问题改编而成的.引导学生解决两个量未知这种情形的相似三角形应用问题.第三关 挑战盘丝洞师徒四人在路经盘丝洞时,唐僧意外被蜘蛛精给抓走了.孙悟空带领着你走进了盘丝洞,要你为他算出盘丝洞的面积.已知盘丝洞地形为正方形,有两扇门.西门和北门各开在西、北面围墙的正中间.在北门的正北方30米处有一棵大树.当你从西门出来,朝正西方走750米,恰好看到盘丝洞北面的大树,那么你是否能根据上述条件顺利完成任务呢?引导学生设正方形边长一半为x,并利用ABEDCE,根据对应边成比例列出方程解出x乘以2后平方即可算出盘丝

7、洞的面积。这个问题是根据九章算术勾股章中的“邑方”问题改编而成的,原题为:“今有邑方不知大小,各开中门.出北门三十步有木出西门七百五十步见木问:邑方几何”这个问题比前两个问题要难.而且在计算过程中,问一下同学是不是涉及到了开方求解了.从而让同学们感悟到在汉代,数学家们已经可以处理开方问题了.而这与测量术的发达有着密切的联系.四、分组讨论、合作探究这个问题要用到相似三角形的另一个性质:面积之比为相似比的平方。故有:SBCDSACE=BC2AC2,SABFSACE=AB2AC2由此可得:SBCD+SABFSACE=BC2+AB2AC2结合勾股定理: BC2+AB2=AC2,故得:SBCD+SABF

8、=SACE图 2图 1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还记得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吗?然后给出图1,问同学们两直角边上的正方形面积之和与斜边上的正方形面积有什么关系?如果现在是在直角三角形ABC三边上任作两两相似的三个三角形BCD、ACE、ABF,如图2所示,关于这三个三角形的面积,你能得到什么结论?结成4人小组,讨论一下,并给出你们的证明.五、课后作业请同学们在课外查阅相关资料,研究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一个隧道工程问题,并于下次课上交流各自的方案.附:隧道工程问题资料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 ( He r o d o t u s , 前5世纪) 描述了毕达哥拉斯的故乡、 萨菲斯岛上的一条约建于公元前530年

9、、用于从爱琴海引水的穿山隧道,设计者为工程师欧帕里诺斯( E u p a l i n o s ) 这个隧道后来被人遗忘直到19世纪末,它才被考古工作者重新发现.20世纪70年代 ,考古工作者对隧道进行了全面的发掘隧道全长1036米 , 宽1.8米 ,高1.8米两个工程队从山的南北两侧同时往里挖掘 ,最后在山底某处会合考古发现,会合处误差极小当时人们挖隧道所用的标准方法是在挖掘过程中从山的表面向 下挖若干通风井,以确定所抵达的位置,并校正挖掘的方向.然而,令考古学家惊讶的是该隧道挖掘过程中并未使用这一方法!人们不禁要问: 欧帕里诺斯到底是用什么方法来确保两个工程 队在彼此看不到的情况下沿同一条直线向里挖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