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苓治理南开大学的教育理念

上传人:suij****uang 文档编号:161188408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张伯苓治理南开大学的教育理念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张伯苓治理南开大学的教育理念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张伯苓治理南开大学的教育理念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张伯苓治理南开大学的教育理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伯苓治理南开大学的教育理念(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作者:申国昌来源:教育家 2017年第39期张伯苓(1876-1951),名寿春,天津人,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1889年以优异成绩考入 严复任校长的北洋水师学堂,较为系统地学习了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政治理论。 1894年中 国在甲午海战中的惨败,使刚毕业的张伯苓从军事救国的迷梦中惊醒,他愤然弃武,矢志兴学, 实现了人生的第一次思想转变。1898年,他到爱国士绅、清末翰林严范孙家塾任教,后来王奎 章设立的塾馆也聘请他当主讲。1904年5月,随严范孙赴日本考察教育。9月合并严、王二馆 办起了私立中学堂,1907年2月,校址迁至南开洼,将合并后的学校名为“南开中学堂”。 1917年8月,赴美国哥伦

2、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研究教育,并考察私立大学的办学情况。 1918年 12月回到天津。1919年9月,张伯苓创办的南开大学正式开学。之后,又相继创办南开女中、 南开小学、南开中学重庆分校等,使南开成为一个学制体系完备的著名学府。1946年6月,美 国哥伦比亚大学授予其名誉博士学位。1948年10月,他辞去南开大学校长职务。1951年病逝 于天津。张伯苓是南开大学的创立者和奠基人,他为南开成为中国高教史上一颗璀璨明珠奠定 了坚实基础。“图救国家须信教育”张伯苓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爱国教育家,在国难当头的年代,为了挽救国家的命运, 他选择了教育救国的道路,主张通过大力兴办教育来达到挽救国家、振兴民

3、族的目的。 1919年 1月,张伯苓在一次演讲中讲道:“予尝谓今后世界上有最大长进希望的国,就是中国。国人 不可不知,而吾民国在在(再怎么说)都没到底,所以图救之道既须信民国,尤须信教育。” 他对中国的前途充满信心,而欲使中国由弱到强,必须兴办教育。因此,他说:“故欲改革国 家,必先改革个人,如何改革个人?唯一方法,厥为教育。”1924 年 12 月,他在南开学校集会上讲到:“欲积极地刷新中国,根本方法在先改变人民 欲改变人民,则必赖乎教育。信教育可救国者,非无其人,而至今无努力从事之者。”他再次 强调教育对提高国民素质、挽救民族命运的重要意义,深信教育救国之理,只是当时中国缺乏 大批从事办学

4、实践的教育家。究其缘由,他认为:一方面,在帝国主义的凌辱之下,民族教育 无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教育收效缓慢,在短时间内难以见到成效。为了引导中国教育界人士 去成功办学,他倡导:“先做出良好成绩,使社会知教育之重要,然后始有普遍及专精之可能 也。”通过办学实绩来取信于民,从而达到教育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目的。“办学校须有宗旨”办学宗旨犹如学校教育的灵魂,缺乏宗旨的办学行为是盲目的。因此,张伯苓说:“办学 校须有宗旨,亦犹盖房者,心中须先有草图,用何器具,得何成效。”做到心中有数,围绕一 个明确的培养目标,去开展教育活动。有借鉴于此,他在创办南开学校的过程中,首先为南开制定了明确的办学宗旨,即“允公

5、 允能”。他倡导将“爱国爱群众之公德,与夫服务社会之能力”作为培养目标。在他看来, “惟公故能化私化散,爱护团体,有为公牺牲之精神;惟能故能去愚去弱,团结合作, 有为公服务之能力”。“允公允能”培养目标的提出,主要是为了医治民族“五病”(愚、弱、 贫、散、私),培养救国人才,实现民族自强。所谓“公”,就是要“发扬集体的爱国思想, 消灭自私的本位主义”;所谓“能”,就是“造成现代能力的学生”。何为现代能力?“所谓现代能力者,可以两点概括之,即科学知识与民治精神是也。科学 知识,多半由研究各学科及各个人生活习惯中求得之,此须从个别训练入手;其目的在充实各 个人之基本能力,启发其创新思想,发展其生产

6、技能。”(南开中学一览)为此,他特别 强调通过教学来帮助学生获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在张伯苓看来,培养学生能力,最为关键的是要培养其开拓精神、协作意识与创新能力。 这种精神与能力,可以使人开阔视野,振作精神,“可振起吾人对于科学假定之胆量”;这种 精神与能力,可使人团结协作,敢于冒险,可“增高个人独创自信力”“有使团体合作特别巩 固的力量”(南开中学一览)。“三育并进而不偏废”“我之教育目的在以教育之力量,使我中国现代化,俾我中国民族能在世界上得到适当的 地位,不致受淘汰。欲达此种目的,务须对症下药,即:注重体育,锻炼健强之国民;注重科 学,培养丰富之现代知识;

7、注意精神的修养向深处培,向厚处培整理中国固有之文化, 摘要其适合于现代潮流者,阐扬而光大之,奉为国魂,并推而广之,以求贡献于全世界。” (张伯苓)张伯苓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必须坚持“体德兼进”的教育理念,着力造就德智 体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张伯苓是中国近代体育的倡导者与先驱者,是全国体育运动会与体育 社团的促进者与组织者。他曾任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第一任名誉会长与理事长、华北及全国体 育运动会总裁判长,对中国近现代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将体育视为教育之重要 组成部分,倡导将体育放在与德育、智育同等重要的地位。他认为,“强国必先保种,强种必 先强身”,“强我种族,体育为先”。他对

8、体育作了不少专门论述:第一,强调增强学生体质是学校体育的终极目标。体育以“能使身体各部平均发育,训练 端正之姿势;使各器官之机能完全发达,增进全身之健康;使一切动作敏捷正确,精神愉快” (南开中学一览)为目标。第二,发展体育是全校领导与教职员的基本职责。他认为,校长必须带头去抓体育,他在 南开任校长期间将体育列为学校的必修课,并亲自教体育课。同时,他还要求全校教职员工均 爱好体育,参加体育锻炼,使全校形成良好的体育氛围。第三,召开体育运动会是促进学校体育发展的推动力。1909 年,在张伯苓的倡导下,第一 届华北运动会在南开中学举行;1910 年10 月,又发起并举办了第一届全国运动会;1923

9、 年5 月,第十届华北运动会又在南开中学举办。第四,体育教学内容再丰富多彩。可以借鉴国外的体育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力求体育内 容多样化,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同时,还要加强德育,注重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他强调:“以德育为万事之本”。首 先,他主张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因为良好品德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这就需 要学校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譬如南开中学在校门旁边安置了一面大镜子,在镜旁 镌有箴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张伯苓纪念文集)通过营造一种良好的校园德育氛围,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与

10、学习中去加强自身的品行修养, 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他坚持每周三在全校师生大会上演讲修身之道,“是 以校风日进蒸蒸而上,无时或已。此乃真得修身之道也”。其次,他注重用传统美德教育学生 他说:“盖孝为人之本,失其孝则道衰矣。然细推之,往往失于偏重家庭之观念,少世界之眼 光。”主张将传统道德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最后,重视人格熏陶。他说:“研究学问,固然重 要,而熏陶人格,尤其是根本。”他认为,良好的人格品质包括崇高的志趣、敦厚的品性、勤 勉的习惯、虚心的态度、诚实的为人。勤俭创业的办学精神南开的发展与壮大,正是张伯苓坚持勤俭创业的结果;他勤俭创业的办学实践,又成为南 开的一贯办学精神。

11、张伯苓倡导在办学实践中始终坚持“苦干、实干、笨干的精神,不巧取, 不投机”。为了筹措办学经费,张伯苓东奔西走,不辞艰辛,犹如“一个化缘的老和尚”,吃 过了多少苦头,受过了多少白眼,但他总是以苦为乐。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好像一块石头, 在崎岖不平的路上向前滚,不敢作片刻停留。南开在最困难的时候,八里台笼罩在愁云惨雾之 中,甚至每个小树都好像在向我哭,我也还咬牙关未敢稍停一步。”正是在张伯苓勤俭节约、 艰苦创业办学思想与实践的影响与带动下,南开大学形成了“脚踏实地,实事求是,艰苦卓绝 再接再厉”(南开大学校史资料选)的办学精神。他自己也说:“南开自有那种坚卓不拔 有毅力、肯奋斗的精神。”不仅他自己

12、坚持勤俭办学的原则,而且他要求学生也养成俭朴的生活习惯和勤奋的学习精 神。他要求学生“须知学生时代为受熏陶锻炼时代,而非享安逸时代,此时作成节俭习惯,则 异日任处何境,自无不能忍受之意”。只要在学生时代养成了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等毕业走 向社会后就可以适应各种艰苦的环境。为了培养学生艰苦朴素的优良品质,他规定:“为养成 学生节俭起见,特订寄宿学生出入款项表格,凡该生一月之所费,分项结清钱数,即填写于表 格内,以凭查核。”因而南开形成了勤俭节约的良好校风,正如南开校史中所写:“南开的环 境是俭朴的、清静的。唯其在这种环境熏陶下,南开的学生也是俭朴的、勤奋的。”严谨务实的管理风格张伯苓创办南开大学

13、,就是凭着一种埋头苦干、严谨踏实、务求实效的精神。他在担任校 长期间,仍然坚持这种严谨务实的管理思路。这种严谨的作风,从 1915 年张伯苓主持制定的 南开学校章程中,可见一斑:凡在校诸生有谈淫亵等语者,轻则记过,重则除名;凡在校诸生以敦崇品行为要,倘不能 自检,生活有冶游情事,一经查出立即斥退;赌博之事为少年所最忌,犯者立即开除;吸烟、 饮酒最有害于卫生,无论何种烟酒学生均不宜用,违者记过;凡学生病假、事假,均需到 事务室填写请假簿;学生犯有小过者,扣大考总平均分数 20 分,大过扣40分;学生见本校师 长须致敬,见同学须彼此为礼;学生对于本校员司如有不合理之举动,轻则记大过,重则斥退不仅在

14、学校章程中有非常具体的管理条款,而且在教学、管理与后勤等各个方面均有具体 的实施细则。如教务科职责、训练科职责、庶务科职责、会计科职责等,还为各类人员规定了 具体的目标与任务。他一再要求全体教职员做到“宁可自己多叫苦,不让工作受影响”。强调 管理要科学规范,高效务实,正如南开毕业生吴大任在回忆文章中所写:“南开的行政效率高 是有口皆碑的。办事人员极少,而工作井井有条,从来没有拖拉现象。”严谨务实的作风,体 现在每一位教职员身上,“他们不因困难而隳气,不以小就而自足,不务虚名,不求速成,顶一步,做一步,埋头苦干,锲而不舍”(南开大学校史)。这种严谨、踏实、高效 的管理效果,是张伯苓长期以身垂范、

15、严谨治校的作风带动下形成的良好传统。“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华人大学理念张伯苓在初创南开期间,主要参照日本的办学模式。后来,赴美国研修教育之后,加之一 批美国留学生的赞助与支持,又效仿美国的办学风格。初创时期借鉴日美教育经验,“使教学 与管理工作从一开始就置于较高的水准,但也造成了一种盲目崇拜外国、机械照搬的倾向” (南开大学校史)。到后来逐步发现一味效仿别国的办学模式,存在诸多局限,于是到 20 年代后期,张伯苓提出了“土货化”的办学设想,重要的标志是 1928 年制定的南开大学发展 方案,明确将“土货化”作为南开的办学方针。这个方案写道:已往大学之教育,大半“洋货”也。学制来自西洋,教授多数

16、系西洋留学生,教科书非洋 文原本即英文译本,最优者亦不过参合数洋文书而编辑之土造洋货。大学学术恒以西洋历史和 西洋社会为背景,全校精神几以解决西洋问题为目标。中国大学教育目前之要务即“土货 化”。吾人更可断定,“土货化”必须从学术之独立入手。是故“土货化”者,非所谓东方精 神文化,乃关于中国问题之科学知识,乃至中国问题之科学人才。吾人为新南开所抱定之志愿, 不外“知中国”“服务中国”二语。遵照这一方案,南开大学从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方法、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相应改 革,以实现中国大学的“土货化”。第一,结合中国实际增设了电机工程、化学工程、经济管 理等专业,真正实现“服务中国”的目的。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在一些公司设立 了实习基地。同时,十分注重拓宽专业口径,以增强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第二,改革课 程设置,加大自编教材力度。一方面,他主张南开大学增设当代中国政治问题、中国经济问题、 乡村社会学等研究中国现实问题的课程;另一方面,他倡导自编相关教材。第三,设立研究中 国社会实际问题的机构。在张伯苓的指导下,南开大学成立了经济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和 东北研究所,有针对性地调查与研究中国的社会实际与经济实况,从而有效地实现教育服务中 国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