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白蒲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题三

上传人:zh****u6 文档编号:161137137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江苏省白蒲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题三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苏省白蒲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题三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苏省白蒲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题三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白蒲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题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白蒲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题三(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题(三)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我们一旦将“经验”区分为经历和对经历的体验,记忆在写作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就不难理解了。经历是无法即时描述的,更无法使之客观化。我们所经历的事实,绝大部分转瞬即逝。我们无法做到一边经历某件事,一边将它书写出来。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作家所描述的经历无一例外都是记忆中的经历。很多研究者都注意到了经历与写作之间的“时间距离”,将这种距离的作用极端化和简单化。看来也没什么道理。有一种说法,作家将个人的经历在记忆中保存得越

2、久,写作将会越客观,就如同封在坛子里的酒,时间越长,其味道越醇正。如果情况果真如此,每位作家想必都应该在弥留之际才开始自己的创作。不过这样的说法也提醒我们,将刚刚经历的事件立刻表达出来,的确更容易受到社会意识以及作家个人的偏见、习惯、写作目的的影响。另外,经历在记忆中的发酵,也可以使经历的性质发生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时间距离确实起到了某种作用。有人十分形象的将写作比喻为反刍:草料进入牛腹,只是储存,未及消化,营养尚未被吸收,而写作则是对记忆中的经历进行反刍。当然,反刍并不是一次性的,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也就是说,在生命的不同时段,只要愿意,作家随时可以对记忆中的任何一种储存物进行反刍,从

3、而完成对材料的多次使用。你和父亲去钓鱼,河边开满了金银花,你们在烈日下坐了三个小时,最后在日落时分钓到了一条大鱼。第二天,你去上学,把这件事告诉同学的时候,由于钓到大鱼并享用美食的骄傲尚未消退,你讲述的重心也许会集中于那条鱼的大小重量,而那三个小时的完整信息自然会被简化。我们知道,讲述本来就是一种选择性行为。通过选择,这个故事中有太多的内容被忽略掉了。记忆中的大部分元素仍然在酣睡,但这不能说明这些元素不存在,只是经历在记忆中尚未充分发酵,假设二十年后,当你再次来到这条河边,你发现河流的原址上矗立着厂房,如果你猛然回忆起当初跟随父亲去河边钓鱼的情形,你是否会想起清澈的河水,天空中的白云在水面上投

4、下的斑驳阴影?是否有物是人非、沧海桑田之感?经历在记忆中的灵光重现虽然依赖于时间距离,但我要说的是,时间距离却并非是真正关键的因素。哪些记忆内容在时间的长河里沉渣泛起,取决于作家的召唤。这种召唤的契机多种多样,但经历的“重复”也许最为常见。“重复”所引发的回忆究竟要将我们的意识导向何方,我们事先并不知晓。促使你回忆起与父亲去河边钓鱼情形的契机,也许是你再次回到那条河边,也许是你再次见到一朵金银花或闻到一缕花香。此时,你是否会回忆起二十年前河边的金银花丛那醉人的幽香?回忆起温暖的阳光下植物卷曲的叶子?在这里,现实境遇的真实感让位于回忆中感觉的真实感。这些被感觉所唤起的内容,可能是已经被我们“遗忘

5、”的记忆,这些内容其实仍然存在,只不过暂时沉睡在记忆之中,因此有人称之为“非意愿性记忆”。我们的理智总是希望将记忆简化成可以把握的内容加以储存、识别和归类,可实际上,写作有时就是要敞开一个理性无能为力的世界,呈现那些曾被省略的非意愿性记忆。构成文学作品真正质地的,也许不是可以被理智归类的现实“经验”,而是有待完成的诸多可能性。(节选自格非文学的邀约,有删改)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商品经济的活跃打破了农村的僵持与保守,具有现代文明的城市开始对一直困守在土地的农民产生强烈的诱惑。特别是在青年心中引起巨大的骚动,开始对自己的生活及周围的世界产生怀疑与不满。当路遥年轻时不停地奔波在城市与乡村

6、时,最为熟悉的生活即是“城市交叉地带”,充满生气和机遇的城市生活对于那样的身处封闭而又贫困的农村知识青年构成了一种双重的刺激,不论在物质还是在精神上。路遥思考并理解了这一现象,在城市化的浪潮汹涌而来的种种冲击中提出了农村知识青年该如何做出选择。路遥三年准备、三年创作,为了扩充视野、掌握资料,他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包括近百部长篇小说,前后近十年的报纸以及其他相关书籍,过着“早晨从中午开始”的生活,同时,他还奔波于社会各阶层体验生活。第一部初稿的写作是在一个偏僻的煤矿医院开始的,从他的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可以看到他对文学事业执着的信心和付出的代价:“写作整个地进人狂热状态。身体几乎不存在;生命似乎

7、就是一种纯粹的精神形式,日常生活变为机器人性质”。第二部初稿的写作是在黄土高原腹地的一个偏僻小县城进行的,因为生活没有规律,路遥身体严重透支,最后病倒了。后来吃了百余副汤药,身体略有恢复,他依靠一股精神力量,继续写作。第三部的初稿改在榆林宾馆进行。1988年5月25日,路遥终于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的全部创作。 (摘编自平凡的世界创作背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们无法即时描述转瞬即逝的经历,因而记忆中的经历并不能保证是完全客观的。B写作是对记忆中的经历进行反刍,所以写出好作品须有合适的“时间距离”。C作家对记忆的召唤是无意识的,我们事先并不知晓回忆要将我们的意识

8、导向何方。D路遥年轻时在城市与乡村不停地奔波的记忆,是平凡的世界最直接的创作源泉。2以下对“非意愿性记忆”这一概念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非意愿性记忆难以被理性驾驭。B非意愿性记忆能被多种契机唤起。C非意愿性记忆是一种被遮蔽的记忆。D非意愿性记忆是一种未被储存的记忆。3为第段画线句找一个例证,以下诗句合适的一项是(3分)A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B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C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D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4材料一中重复出现“河边钓鱼”的事例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5结合材料二的具体内容,分析材料一第段中“发酵”一词的内涵。(6分)(二)

9、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长 河(节选)沈从文辰河中部小口岸吕家坪,河下游约有四里一个小土坡,名叫“枫树坳”,坳上有个滕姓祠堂。祠堂前后十几株老枫木树,叶子已被几个早上的严霜,镀上一片黄,一片红,一片紫。祠堂位置在山坳上,地点较高,向对河望去,但见千山草黄,起野火处有白烟如云。祠堂前老枫树下,摆摊子守坳的,是个弄船老水手,好像在水上做鸭子漂厌了,方爬上岸来做干鸭子。这一天,他听到两个赶路的乡人讨论城里的“新生活”,他虽说是个老江湖,“新生活”是什么,究竟不清楚。老水手不说话,向远处看,看到对河橘子园那一片橘树,和吕家坪村头那一簇簇古树。他想:“来就来

10、你的,有什么可怕?”两个过路人走后,老水手却依然坐在阳光下想心事。他预备过河去看看。对河萝卜溪村子里,住了个人家,和他关系相当深。他得把这个重要消息报告给这个一村中的带头人知道,好事先准备一番,免得临时措手不及,弄得个手忙脚乱。因此收拾了摊子,扣上门,向河边走去。上了渡船,掌渡的认识他,正互相招呼,河边又来了两个女子。一个年纪较小的,穿了件葱绿布衣,月蓝布围腰,一条辫子盘在头上,背个小小细篾竹笼,放了些干粉条同印花布。一个年纪较大的,眼睛大,圆枣子形脸,穿蓝布衣印花布裤。年青人眼睛光口甜,远远的一见到老水手,就叫喊老水手:“满满,满满,你过河吗?到我家吃饭去,有刀头肉,焖黄豆芽。”老水手一看是

11、夭夭姊妹,就说:“夭夭,你姊妹赶场买东西回来?我正要到你家里去。你买了多少好东西!”他又向那个长脸的女孩子说:“二妹,你怎么,好像办嫁妆,场场都是一背笼!”老水手对两个女孩子只是笑,因为见较大的也有个竹笼,内里有好些布匹杂货,所以开玩笑,说是陪嫁用的。那个枣子形脸的女子,为人忠厚老实,被老的一说,不好意思,腮帮子颈脖子通红了,掉过头去看水。掌渡船的说:“二姑娘嫁妆有八铺八盖,早就办好了。我听你们村子里人说的。头面首饰就用银子十二斤,压箱子十二个元宝还在外,是王银匠说的。夭姑娘呢,不要银的,要金的。谁说的?我说的。”末后的话自然近于信口打哇哇,图个嘴响,不必真有其事。夭夭虽听得分明,却装不曾听到

12、,回过头去抿着嘴笑,指点远处水上野鸭子给姊姊瞧。老水手说:“夭夭,你一个夏天绩了多少麻?我看你一定有二十四匹细白麻布了。”夭夭注意水中漂浮的菜叶,头也不回。“我一个夏天都玩掉了,大嫂子麻布多!”掌渡船的又插嘴说:“大嫂子多,可不比夭夭的好。夭夭什么都爱好。”夭夭分辩说:“划船的,你乱说。你怎么知道我爱好?”掌渡船的装作十分认真的神气:“我怎么不知道?我老虽老,眼睛还上好的,什么事看不出。你们只看看她那个细篾背笼,多精巧,怕不是贵州云南府带来的?值三两银子吧。你顶小时我就说过,夭夭长大了,一定是个观音,哪会错?”“你怎么知道观音爱好?”“观音不爱好,怎么不怕路远,成天从紫竹林到南海去洗脚?多远一

13、条路!”弄渡船的一面悠悠闲闲的巴船,一面向别的过渡人说:“我说知道就知道。我还知道宣统皇帝退位,袁世凯存心不良要登极,我们湖南人蔡锷不服气,一掌把他推下金銮宝殿。人老成精,我知道的事情多咧。”几句话把满船人都逗笑了。大家眼光注意到夭夭和她那个精巧竹背笼。那背笼比起一般妇女用的,实在精细讲究得多。渡船到河中时,夭夭向老水手说:“满满,你坳上大枫木树,这几天真好看。叶子同火烧一样,红上了天,一天烧到夜,越烧越旺,总烧不完。我们在对河稻草堆上看到它,老以为真是着了火。”老水手捉住了把柄说:“夭夭,你才说不爱好看的东西,别的事不管,你倒看中我坳上那枫木树。还有小伙子坐在枫木树下唱歌,你在对河可惜听不着

14、。你家橘子园才真叫好看,今年结多少!树枝也压断许多吧。结了万千橘子,可不请客!因为好看,舍不得!”夭夭装作生气样子说:“满满,你真是拗手扳罾,我不同你说了。”两姊妹是枫木坳对河萝卜溪滕家大橘子园滕长顺的女儿。守祠堂的老水手也姓滕,是远房同宗。老水手原来就正是要到她家里去,找她们父亲说话的。夭夭不作声时,老水手于是又想起“新生活”,他抱了一点杞忧,以为“新生活”一来,这地方原来的一切,都必然会要有些变化,夭夭姊妹生活也一定要有变化。过完渡,几个人一起下了船,沿河坎小路向着萝卜溪走去。河边下午景色特别明丽,朱叶黄华,满地如锦如绣。回头看吕家坪市镇,但见嘉树成荫,千家村舍屋瓦上,炊烟四浮,白如乳酪,

15、悬浮在林薄间。看来一切都象征当地的兴旺,尽管在无章次的人事管理上,还依然十分兴旺。(选自长河第二章“秋”,有删改) 【注】满满:小叔叔通称。八铺八盖:八床盖被,八床垫被,为最丰盛的陪嫁物。爱好:喜欢精美。拗手扳罾:言故意扭着。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开头对“枫树坳”祠堂周围的景物描写,交代了人物活动的环境,色彩浓烈,展示了湘西朴素美好的生活场景。B小说中关于“新生活”的情节,既表现老水手善良、热情,关心乡里事情,担忧年轻人的未来;又表现他保守的一面。C两个湘西女子的形象同中有异,二姑娘“掉过头去”是害羞,而夭夭“却装不曾听到”则表现她的泼辣及对这个话题的反感。D

16、小说以辰河流域一个小小的水码头作背景,文中“掌渡船的”是个友善热情、幽默风趣的人,职业的原因,使得他见多识广。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写的是辰河中部吕家坪水码头及其附近小村萝卜溪的人与事,是作者继边城之后,关于湘西人物、风情的又一曲挽歌。 B小说中多次出现的“新生活”,犹如一枚石子投入平静的河面,作者通过“老水手”这一人物对“新生活”的态度,传达了对未来的悲观态度。C从某种程度看,夭夭就是翠翠的化身,她们都暗合传统的真善美,人性向善。但翠翠是内向文静的,而夭夭是外向灵动的。D文本结尾对吕家坪的回望,与开头部分的景物描写相呼应,使小说的节选部分更具诗情画意,以

17、自然之美衬人性之美。 8赏析画线句的语言特点。(4分)9小说节选部分主要以对话形式展开,请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艺术效果。(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6小题,23分)10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力能扛(举起)鼎 阴以兵法部勒(统率,约束)宾客及子弟吾为若德(恩惠) 骑能属(跟随)着百余人 B期(约定)山东为三处 燕之处士(有德有才而不愿为官的隐居者)田光先生 自矜(夸耀)功伐 南连齐、楚,北购(悬赏捉拿)于单于C祸必不振(挽救) 愿大王少假借(宽容)之 窥(引诱)以重利 宗族皆为戮没(没入官府为奴)D异物间(不时地)进 高渐离变姓名为人庸保(帮工

18、) 立意较(清楚)然 彼乃以我为非人(不是同类人)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何进言韩信,汉王以信为大将军。汉王引兵东定三秦,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抚谕告,使给军食。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侍太子,治栎阳。为法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 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

19、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酇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汉十一年,陈豨反,高祖自将,至邯郸。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

20、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贺,召平独吊。召平谓相国曰:“祸自此始矣。上暴露於外而君守於中,非被矢石之事而益君封置卫者,以今者淮阴侯新反於中,疑君心矣。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节选自史记萧相国世家)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 B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 C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 D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1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

21、确的一项是(3分) A亭长是管理亭的官吏。这里亭指驿亭,是驿站设置的供行旅途中歇宿的处所。 B关中是古代地区名,所指范围大小不一,一般泛指函谷关以西战国末秦故地。 C所食邑即收食禄的封地,由皇帝封赐给臣下,受封者以其中民户赋税为食禄。 D相国是辅佐君主治理国政的最高长官。韩信死后,丞相萧何被刘邦拜为相国。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萧何勤勤恳恳,长期辅佐刘邦。萧何在刘邦做亭长时就经常帮助他。楚汉战争中,萧何以丞相身份留守巴蜀、关中,使刘邦有稳固的后方。B萧何深谋远虑,志在经世济民。汉军攻入咸阳,将士们忙着哄抢财宝,萧何却收藏秦律令图籍档案,使刘邦能了解天下地形、

22、户口等情况。C萧何不善征战,论功却排第一。天下平定论功行赏时,刘邦以猎狗为喻,坚持认为萧何之功最高。经过刘邦的开导,武将们对萧何心悦诚服。D萧何忠于刘邦,献计斩杀韩信。楚汉战争中,萧何为帮助刘邦战胜项羽,举荐了韩信;刘邦称帝后,因韩信谋反,萧何又帮吕后杀死了韩信。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4分) (2)连结一人之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此谓资怨而助祸矣。(刺客列传)(4分)15韩信死后,萧何得到皇帝封赏,众人祝贺,为什么召平却为萧何担忧?请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

23、面的宋词,完成16-17题。满庭芳苏轼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注:宋神宗元丰七年,谪居黄州的苏轼,接到了量移河南汝州安置的命令。邻里友人纷纷相送,苏轼作此词以示告别。作者自元丰二年贬黄州,元丰三年闰九月,六年闰六月,故云再闰。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起句“归去来兮”,搬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首句,表达了自己归隐故里的强烈愿望。B“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二句,作

24、者感叹时光易逝、人空老大,加深了失意悲凉的感情氛围。C“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表现了作者与黄州父老间纯真质朴的情谊和依依惜别之情。D词的下片,深沉蕴藉,含蓄委婉,情真意切。结尾的临别告语,奇峰突起,与上片相呼应。17本词下片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山居秋暝中由写景转为写人,采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的诗句是“_,_”。(2)种树郭橐驼中郭橐驼在介绍种树经验时说,为了保持树木的天性,种树人要做到“_,_”,这个比喻十分恰当,对育人也颇有启发意义。(3)江城子一词中,表现词人梦里归乡,与妻

25、子相见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情形的两句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倚在大桥栏边,追寻月亮的足迹。我情不自禁地问:月亮的身影,你留给了苍穹吗? 。月亮的笑容,你留给了星星吗?星星直眨眼。月亮的脚印,你留给了大地吗?大地无印记。月亮的颜色,你留给了草木吗?草木无言语。月亮的清辉,你留给了江河吗?江河泛波粼。月光之下,苍穹依旧那么深远,星星依旧那么闪亮;大地依旧那么广袤;草木依旧那么茂盛;江河依旧那么浪涌。月亮似乎与这一切都无关,她就那么淡淡地、寂静地、自然地明亮着,慢步走过一个夜晚,又一个夜晚。俗话说:雁过留影,风过留声,水过留印,人过留名那么

26、月亮这样走过,为什么没见留下什么呢?“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代李白的月下独酌,描述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唯独有月相伴,便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这种想念友人、沉思故乡、渴望远方的诗人将月之痕刻在了心底。我总认为,月是有痕的。每当夜晚来临,爱坐在河岸边,静观摇曳的水中月,那月色、那波光,那树影, ?有时我还痴月,举起双手,掬一捧月光,浮起深深思念,细数一种情怀。然后,写下一首诗心中的月亮。19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分)A比喻 排比 引用 B拟人 排比 引用C比喻 夸张 引用D拟人 借代 引用20文中划线句可以改写为:“每一个夜晚,

27、她都淡淡地、寂静地、自然地、慢慢地照耀着大地”,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句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21请在文中划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22路遥在创作平凡的世界时,曾说:“平凡的人也可以过得不平凡。”小说中孙少安扎根乡土,由普通农民成长为农村改革家,创造了不平凡的人生。请结合孙少安的具体经历,写一段文字,体现你对他的认识,并激励人们奋斗不息,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和人生价值。要求:观点鲜明,条理清晰,恰当引用名言,150字左右。(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

28、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习近平)希望疫情结束以后,国家要给青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向导,把高薪留给一线的科技人员,不要让年轻人一味地追求演艺明星,他们是强不了国的。(李兰娟)英雄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决定性关头做了为人类社会的利益所需要的事。(伏契克)英雄就是对任何事都全力以赴,自始至终心无旁骛的人。(波德莱尔)读了上述文字,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以“我的英雄观”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2020至2021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19分)1. A (B项,作者认为“时间距离却并非是真正关键的因素

29、”;C项不知晓回忆究竟要将我们的意识导向何方,不能说明“无意识”;D项推断在文中无依据。)2D3. C4.“河边钓鱼”事例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阐明了写作是一种选择性行为、时间距离对经历的发酵有其作用等观点;用再次回到河边及与此相关的花香等,阐述了经历的重复是作家召唤记忆的契机,被召唤的记忆包含着非意愿性记忆。(每点2分。)5.“发酵”一词的内涵是:记忆中的经历(1分)随时间流逝(1分)而改造、重组(1分)。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来源于他对记忆中的经历的思考与理解(1分);他三年准备、三年创作,三部著作的完成经历了长时间的积淀(1分);在创作过程中,他大量阅读并深入体验生活,就是为了对记忆进行加工改

30、造,最终完成作品的创作(1分)。(意思对即可。)(二)现代文阅读II(16分)6.C(不是“对这个话题的反感”而是一种“机智”)7.B(“悲观的态度”无依据,“来就来你的,有什么可怕?”)8.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运用以动写静手法),形象描写出深秋枫叶红得热烈、绚烂,红得极致的特点。多用短句,节奏明快,透露出夭夭说话语气的热切、性格的活泼。口语化表达,“真好看”“总烧不完”“老以为”等口语朴实率真,既有地方特色,又符合人物形象特征。(一点2分,写出任意两点,4分。)9.通过对话,展现湘西独特的民俗风情和乡土人情。更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夭夭、老水手、掌渡船的等个体形象和群体形象于对话中塑造并

31、逐渐丰满。使情节淡化,叙述散文化。节奏舒缓,娓娓而叙,形成独特的叙述风格。通过对话,补充交代社会背景。(一点2分,写出任意三点,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一)文言文阅读(23分)10.B 同“媾”,媾和,讲和11.D 萧何总是先向汉王上奏报告,汉王也总足予以批准,许他施行。有时来不及上奏,就因利乘便,用最合适的方式先行办理,等汉王回来再报告。12.A “亭即驿亭,是驿站设置的供行旅途中歇宿的处所”错。战国时,国与国之间为防御敌人,在边境上设亭,置亭长。秦、汉时在乡村每十里设一亭。亭有亭长,掌治安警卫,兼管停留旅客,治理民事。13.C 对刘邦给萧何的功赏心悦诚服。14.(1)现在萧何没

32、有立过战功,只不过靠舞文弄墨发发议论,从不上战场,却反而处于我们之上,这是什么道理?(评分建议:语意通顺1分,汗马之劳、徒、顾各1分。)(2)为了结交一个新朋友,而不顾国家的大祸患,这就是所说的积蓄仇怨而助祸患了。(评分建议:语意通顺1分,定语后置、资、判断句各1分。)15.(1)韩信造反,刘邦怀疑萧何。(2)没有什么需要冒危险的事情却给萧何卫队,名为宠信,实则监视。(一点1分,答出两点3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萧相国何是沛县丰邑人。高祖担任亭长,萧何又经常给他帮助。等到高祖起兵当了沛公,萧何常常作为他的辅佐官,督察处理日常事务。沛公进入咸阳,将领们都争先奔向储藏金帛财物的仓库去分东西,

33、唯独萧何先去把秦朝丞相和御史大夫保管的法律诏令以及各种图书文献收藏起来。沛公立为汉王,让萧何当丞相。项羽与诸侯的军队屠杀焚烧咸阳,然后离去。而汉王后来之所以能详细地知道全国各处的险关要塞,户口多少,兵力强弱,百姓们的疾苦,都是因为萧何完整地得到了秦朝的文献档案。萧何又向汉王进言,推荐韩信,汉王就任命韩信为大将军。汉王带兵东出,平定三秦,萧何以丞相的身份留在后方,负责收服巴蜀,镇守安抚,发布政令,告谕百姓,为在前方作战的军队供给粮食。汉王二年,汉王联合诸侯一起攻打项羽,萧何留守关中,侍奉太子,在栎阳处理政务。他制定各种法令制度,建立宗庙、社稷、宫殿、县邑,总是先向汉王上奏报告,汉王也总是予以批准

34、,许他施行。有时来不及上奏,就因利乘便,用最合适的方式先行办理,等汉王回来再报告。汉五年,已经消灭了项羽,平定了天下,汉王要评定功劳,进行封赏。由于群臣争功,过了一年多仍然没把功劳的大小决定下来。高祖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把他封为酂侯,给他的食邑很多。功臣们都说:“我们亲自身披铠甲,手执兵器作战,多的打过一百多仗,少的也经历了几十次战斗,攻破敌人的城池,夺取敌人的土地,或大或小,都有战功。现在萧何没有立过汗马功劳,只不过靠舞文弄墨,发发议论,从不上战场,却反而位居我们之上,这是什么道理?”高祖说:“诸位懂得打猎吗?”功臣们回答:“懂得。”又问:“你们知道猎狗的作用吗?”答道:“知道的。”高祖说:

35、“打猎的时候,追赶扑杀野兽兔子的是猎狗,能够发现踪迹向猎狗指示野兽所在之处的是猎人。现在你们诸位只能奔走追获野兽,不过是有功的猎狗。至于萧何,他能发现踪迹,指示方向,是有功的猎人。何况你们都只是自己本人追随我,至多不过加上两三个亲属,而萧何全部宗族几十个人都跟随我,他的功劳是不能忘记的”群臣听了,都不敢再说什么。汉十一年,陈豨谋反,皇上亲自统率军队去平乱,来到邯郸。韩信在关中谋反,吕后采用萧何的计谋诛灭了韩信。皇上听到已经诛灭韩信的信息,派使者授予萧何相国之职,增加封邑五千户,命令五百士兵和一个都尉作为相国的卫士。很多人都来向萧何祝贺,惟独陈平替萧何忧虑。召平对萧何说:“祸患从此开始了。皇上风

36、吹日晒地统军在外,而您留守朝中,未遭战事之险,反而增加您的封邑并设置卫队,这是因为目前淮阴侯刚刚在京城谋反,对您的内心有所怀疑。设置卫队保护您,并非以此宠信您,希望您辞让封赏不受,把家产、资财全都捐助军队,那么皇上心里就会高兴。”萧何听从了召平的计谋,皇上高兴。(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16.A “归隐”错,表达了自己思归故里的强烈愿望。17.用“来往如梭”比喻人生无定,表达人生失意坎坷,自己无法掌握命运的痛苦。“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二句,想象自己即将到达之地的景象,表达随缘自适之情。嘱咐邻里莫折细柳、恳请父老为晒渔蓑,表达自己对黄州的留恋之情。(每点2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8.

37、(1)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2)其莳也若子 其置也若弃 (3)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三、语言文字运用(17分)19. B 无比喻、夸张、借代20.原句“明亮着”更有视觉效果;“慢步走过一个夜晚,又一个夜晚”运用拟人、反复的手法,形象写出了月亮的客观存在、从容不变,画面富于动态感;同时,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视觉效果、手法、月亮状态各1分,动态感或节奏感1分。)21.苍穹无边际 不正是月亮行走的留痕吗 (每句2分)22.示例:你身先士卒,施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贷款扩建机器制砖,终成当地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头人多少挫折,多少打击,你始终没有向生活低头,你是黄土高原上的铮铮硬汉!向你这位不断前行的耕耘者、开拓者致敬!“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生活没有永远的灿烂阳光,人唯有守住那一簇迎着烈日而生的花,以奋斗的姿态,才能在汹涌的波涛中逆流而上。(尊重原著、准确介绍2分,观点认识2分,激励人们1分,引用恰当1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