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大豆行情分析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161135871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6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1年大豆行情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1年大豆行情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1年大豆行情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2011年大豆行情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大豆行情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1 年中国大豆市场行情分析受到种植收益下降影响,2010 年中国大豆播种面积较上年继续缩减, 但受益于生长期的良好天气,大豆产量整体呈现平稳略增态势;受到国内 需求持续增长及阿根廷豆油禁运等因素影响,预计2010 年中国大豆进口量 将再创历史新高。在国际市场和国内政策面的影响下,2010 年中国大豆现 货市场行情呈现稳中偏强态势,价格底部较 2009 年有所抬升。第一部分 2010 年中国大豆市场回顾(一)现货价格振荡趋升,期货价格宽幅振荡受临时收储政策及国际市场的双重影响,2010 年 1-4 月份国内主产区 大豆价格总体在临时收储价格附近平稳运行;5 月之后,随着临时收储期限 结束,

2、国内大豆市场价格在外围市场的压力之下明显下跌。年内低点为 3527 元/吨,出现在 6 月末 7 月初;7 月下旬至 11 月上旬,在外盘强势上涨及国 内需求回暖带动下,国内大豆现货价格大幅走高,年内高点为4080 元/吨, 出现在 11 月上旬末;11月中下旬以来,受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国内外期 货市场震荡调整的影响,国内大豆现货价格止涨回落。据“中华油脂网” 监测,2010 年 12月末全国三等油用大豆收购均价为 3922.5 元/吨,较年初 上涨 114.3 元/吨,涨幅为3.0%;港口分销均价约4100 元/吨,较年初上涨 300 元/吨,涨幅为 7.9%。其中,黑龙江哈尔滨地区油厂挂

3、牌收购价格 3740-3880 元/吨,较年初上涨约60 元/吨,涨幅约1.6%;大连港进口大豆 分销价格 4100 元/吨,较年初上涨约 100 元/吨,涨幅约 2.5%。 另据中华 粮网监测:2010 年第 49期全国大豆收购价格指数为 103.14,较年初上涨 1.23%。受国际大豆市场价格强势及下游油粕产品不断攀升等因素影响,2010 年以来国内大豆期货市场整体呈现宽幅振荡行情,底部逐渐抬高。年初, 大商所大豆 1109 合约期价3765 元/吨,至12 月末涨至 4546 元/吨,涨幅 为 20.74% 。(二)2010 年中国大豆播种面积减少,产量平稳略增受去冬今春低温雨雪等不利天

4、气的影响,2010 年国内主产区大豆作物 播种普遍延迟 10-15 天;由于种植收益较之粳稻、玉米偏低,2010 年国内 主产区农户种植大豆的积极性继续减弱。预计2010年全国大豆播种面积1.2 亿亩,较上年度减少 600 万亩,减幅 4.8。因为今年播种期推迟,部分计 划种植玉米的地块改种大豆,所以大豆实际播种面积好于预期。受墒情较好 及播种后持续高温天气影响,主产区大豆作物整体长势良好.今年头号产区 黑龙江省大豆作物结荚数量高于去年,单产预计在300 斤/亩左右,部分地 区或能达到 350 斤/亩以上。相比之下,2009年的平均单产约在 200 斤/亩 左右。由于作物成熟度高且普遍实行机械

5、化收割,东北特别是黑龙江省大 豆收获期提前,收获进度也明显快于去年。预计2010年全国大豆产量为1500 万吨,较去年微增 0.67%。(三)国际市场供需情况:根据美国农业部 2010 年12 月供需报告预测,2010/11 年度 世界大豆产量 2.5778 亿吨,较上年度减少231 万吨;消费量2.5624亿吨, 较上年度增加 1769 万吨;2010/11 年度世界大豆期末库存为 6012 万吨,较 上年度减少 29 万吨;库存消费比23.65%,低于 2009/10 年度的25.32%。 从报告数据看,全球大豆产量无法与需求保持同步增长、库存消费比持续 下降,市场供需形势整体趋向紧平衡状

6、态。价格走势:2010 年上半年国际大豆市场整体走势处于震荡格局当中, 尽管基本面自身利多利空因素共同存在,但全球产量供应过剩的坚定利空 因素始终令期价难改弱势震荡格局;7月中旬至 11 月上旬,在邻池小麦大 涨、天气炒作及出口需求强劲等利好因素提振下,CBOT大豆价格出现持续 大幅度上涨,主力 1 月合约一度飙升至 1339 美分/蒲式耳;随后由于担心 中国紧缩政策使美豆出口需求放慢,11月12日CBOT大豆期货市场全线跌 停。随后几个交易日美豆持续弱势并考验1 200美分的支撑;从1 1 月末开 始,在阿根廷干旱威胁作物产量及需求强劲支撑下,国际市场大豆价格止 跌反弹、重归升途。其中,主力

7、1月合约于12月 28日创下28个月以来的 新高。(四)2010年进口大豆 5480万吨增量创纪录从1 997年全面开放大豆进口市场到2 009年,中国已经逐渐成为世界 最大进口国。继2009年中国创下4255.2万吨进口量的历史最高记录之后,2010 年以来国内大豆进口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 年 1-12 月份中国进口大豆总量为 5480 万吨,同比增加 28.8% ;单月进口 量最高值出现在 6 月份,达到 620 万吨。1-12 月份大豆进口均价为 457.7 美元/吨,同比上涨 3.6%;单月进口额最高值出现在 11 月份,达到 507.8 美元/吨。另据中国

8、海关总署统计,2010 年 1-11 月份的出口总量约 143395.6 吨, 同比减少 54.73%。其中,11 月单月出口量9248.2 吨,同比减少 42.71%。(五)临储收购与拍卖情况自 2008 年大豆新榨季开始,为拉动大豆价格,保护农民利益,我国政 府连续两年在东北四省区启动了大规模的政策性收购。在2010 年该政策在 东北主产区得以延续,据统计,截至12 月 25 日,国家累计收购2010 年产 大豆 925400 吨。2010 年 12 月份,我国先后进行了三次共 88.84 万吨国家临时储备跨 省移库大豆竞价交易会,均以流拍收场;另外,黑龙江省也在12 月举行了 五次共 1

9、01 万吨省储大豆竞价交易会,仅首次拍卖成交 5.5万吨,其余全 部流拍。分析认为,拍卖底价偏高及市场供应相对充裕是政策性大豆始终 不被看好的主要原因。第二部分 2010 年中国大豆市场主要影响因素(一)国际市场震荡上行支撑国内豆价 随着我国对进口大豆需求的不断增加,较高的进口依赖度使国内大豆 市场行情很大程度上被国际市场行情变化所左右。因此,国内大豆市场价 格除了受自身供需基本面因素影响之外,国际大豆市场走势对其影响至关 重要。在美国大豆库存趋紧、中国需求旺盛及周边商品市场强势等因素的 影响下,2010 年以来国际大豆价格先抑后扬,整体呈现震荡上涨态势。年 初,CBOT大豆3月合约期价388

10、.75美元/吨,到12月末涨到505.59美元/ 吨,涨幅30.06%。年初,美湾2号黄大豆FOB价格为421.1美元/吨,到 12月末涨至533美元/吨,涨幅26.57%。(二)进口大豆供应充裕压制国内大豆价格2010 年以来国内大豆进口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 2010 年1-11 月份中国进口大豆总量达到 4937 万吨,同比增加 30.7%。由 于进口大豆持续、大量到港,2010 年以来国内主要港口进口大豆库存保持 高位。根据监测,截至 12 月末,国内主要港口大豆库存约 655.84 万吨, 较年初增加 31.08 万吨。其中,最高港存量出现在11月下旬,达到662.

11、74 万吨。进口大豆供应充足,将压制国内大豆市场上行走势。(三)临储收购政策构筑坚固价格底部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有关文件精神,为保护农民利益,2010 年国家继续 在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实行大豆临时收储政策。国 家粮食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发出关于 2010 年国家临时存储大豆收购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粮调2010169号), 安排部署国家临时存储大豆收储工作。通知明确,国家临时存储大豆挂牌 收购价格(国标三等质量标准)为1.90元/斤,相邻等级之间差价按每市 斤0.02元掌握;收购期限为2010年11月1日至2011年4月30日;收购 入库的大豆为2 0

12、 1 0年国产新大豆,符合国标等内品质量标准。通知明确, 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及其有关分公司为国家临储储存大豆收购的执行主 体。与2009 年政策相比, 2010 年临储大豆收购价格有所上调。由于新年度 东北地区临储大豆收购政策明确,国产大豆市场价格的底部支撑较强。(四)养殖业温和回暖 豆粕需求提升 作为大豆主要副产品的豆粕是制作牲畜与家禽饲料的主要原料,并且 国内大豆需求主要来自于养殖业对豆粕的需求。年初养殖业一直处于低迷 状态,从7月份开始全国猪肉价格触底回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同 期,鸡蛋价格也出现明显上涨,养殖业整体盈利能力快速回升,补栏积极 性持续提高。受此影响,今年前八个月豆粕

13、价格一直处于震荡调整态势, 九月份至年尾则出现明显上涨。总的来看,豆粕市场需求的逐渐转好,将 对大豆市场起到了一定支撑作用。(五)食用油价格提升提振大豆行情7 月份以来国内豆油现货行情持续、大幅度上涨,而就在迈入“万元” 不久,随着政府一系列调控措施的出台,自11 月中旬开始国内市场豆油价 格应声而落。受此影响,油厂收购大豆原料态度谨慎。尽管当前豆油市场 仍处于政策面利空氛围中,不过,按照往年惯例,随着国内元旦、春节的 不断临近,市场中间环节贸易商蓄水池作用将开始显现,而终端需求也有 所增加,尤其是对小包装的需求。因此,在外盘强势反弹及消费旺季的带 动下,接近年末,国内豆油市场期现价格大幅反弹

14、,重回“万元时代”。 豆油价格的提升也将进一步提振国内大豆市场行情。(六)种植成本进一步提升 农民惜售心理强烈2010 年东北主产区大豆种植成本较 2009年普遍增加。其中,黑龙江省 大豆种植成本为 362 元/亩,较2009 年增加 1.12%;吉林省大豆种植成本 455 元/亩,较2009 年增加 4.84%。具体来看,除化肥价格略有下降外,种 子、燃油、劳动力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上涨。特别是今年春耕推迟、播种期 集中,为了抢墒播种,劳动力需求明显增加,费用上涨较多。据调查,2009 年农民种地雇工价格为日工资 50 元/天,2010 年日工资最高达到 l80 元/ 天。种植成本增加不可避免的

15、拉高了新年度大豆上市价格,再加上临储价 格提升以及国内外农产品集体上涨势头影响,今年主产区黑龙江省农民对 新季大豆的销售价格存在较高预期,心理价位普遍在 4.00 元/公斤以上; 而当地加工企业的收购价格多集中在 3.74 元/公斤-3.88 元/公斤,上述价 差直接造成黑龙江主产区豆农严重惜售观望现象的出现。农民盼涨惜售心 理强烈将对国产大豆价格起到有效的支撑。(七)调控政策密集出台 豆类市场承压2010年以来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持续上涨。据国家统计局最 新公布的数据显示,11 月份 CPI 指数同比上涨 5.1%,其中,食品类价格上 涨 11.7%。针对近期农产品价格上涨过快过

16、猛的现象,国家连续出台了包括 抛储在内一系列调控措施。这些政策体现出国家对通胀的抑制决心及政策 实施态度。在政策调控压力下,国内豆类市场显著承压。第三部分 中国大豆市场供需平衡分析国家对东北地区 2009 年产大豆实行临时收储,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农 民种豆受益;但由于国内玉米价格较高,而受进口冲击,国内大豆价格稳 中趋跌,种植比较收益低,继续影响2010 年大豆生产。据调查,2010 年全 国大豆播种面积 1.23 亿亩,同比减少1520 万亩,减幅11.0%。受低温天气 影响,2010 年东北主产区播种推迟,但后期生长条件总体较好,单产高于 2009 年,抵消了面积减少对产量的影响。据调查,

17、2010 年全国大豆产量 300 亿斤,同比增加 2 亿斤,增幅 0.7%。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复苏, 2010/11 年度国内大豆消费量继续增长。 预计 2010/11 年度全国大豆消费量 1300 亿斤,同比增加 100 亿斤,增幅 8.3。其中,压榨量 1020 亿斤,同比增加 70 亿斤,增幅 7.4。从进口 情况看,随着国内需求上升,进口量将继续增加。第四部分 2011 年一季度中国大豆市场行情(一)2011 年大豆市场走势回顾2011年一季度大豆期货价格呈现出宽幅震荡的走势,CBOT市场走势要 弱于大连大豆,在宏观经济环境、地缘政治、日本自然灾害以及南美供应 量增加的多重因素中,CB

18、OT大豆5月合约价格自1467美分/蒲式耳的高位 下滑至1270美分/蒲式耳,波动幅度接近200美分;大连大豆表现强劲, 但受到国内调控物价的政策压力, 1201合约自 4706元/吨阶段性高点回落 至4361元/吨,波动幅度达到435元/吨,但在国内成本以及需求的提振下, 抗跌性明显。(二)一季度价格走势分析一季度大豆市场的走势变化受到了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欧洲经济的不 稳定、南美大豆预期丰产、利比亚政治局势恶化、日本地震引发“核危机” , 从大豆市场自身的基本面因素来看,市场主要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基本 面的供需形势变化并不明显。1、南美大豆预期增产在各分析机构不断上修南美大豆产量的预期下,

19、南美产量较2010年末 时的预测水平回升了接近1000万吨,这使得前期市场所担心的2010/11年 度会重演2008/09年度的忧虑消褪。之前市场曾预期阿根廷2010/11年度 大豆产量受天气因素影响将降至4200万吨左右,但随着后期降雨天气的配 合,前期干旱的局面得到了很快的缓解,产量数据也逐渐上调。根据美国 农业部3月份的供需报告显示,阿根廷大豆产量预计达到4950万吨,虽然 与上一年度相比,仍有500万吨的差距,但也之前的市场预期相比乐观了 很多;预计巴西大豆产量预测达到创纪录的7000万吨。虽然阿根廷大豆量 与上一年度相比出现下滑,但南美北部地区大豆产量整体是丰产的,也就 是说其它南美

20、国家的增产弥补了阿根廷的一部分减产,2010/11年度南美大 豆总供应量较上一年度相比只减少了 300万吨左右。2、美国大豆播种面积预期增加从2月份美国参赞报告预估的数据来看,美国农作物的播种面积较去 年均有增加,其中大豆的播种面积也被上调,虽然幅度不大,但这预示着 新年度大豆的产量将受到面积增加的提振而出现增长,这对短期市场也是 一方面压力。3、地缘政治及日本“核危机”利比亚政治局势的一步步恶化,不断冲突所带来的持续流血事件,对 商品市场来讲一件突如其来的事件,国际原油及黄金价格出现暴涨,豆类 市场受到未来需求预期下降的拖累。国内豆类价格经历了大幅的回落。而 三月初,日本地震引发了全球金融市

21、场的“地震”,之后的核电站事故更 是令市场忧心忡忡,日本银行(央行)以超过50万亿日元的注资来稳定市场。 日经指数出现暴跌,市场不稳定情绪高涨。日本银行希望通过连日来的大 规模资金注入防止升息等进一步的混乱。可以说,季度突发事件带给了市 场突如其来的影响。4、欧洲经济的不稳定欧洲经济局势的变化虽然不及利比亚局势和日本自然灾害的影响明 显,但也被近期市场一直关注,多个经济体国家评级被下调,使得欧元区 经济恢复的担忧不断增加,避险资金的流动给商品市场带来极不稳定的市 场环境。5、中国调控物价国内CPI的不断上行使物价调控力度增加,今年1月份的CPI数据公 布后,中央政府对稳定物价的决心非常坚决,国

22、务院温总理表示,稳定物 价是近期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一季度,我们华北地区受到干旱影响,干 旱的因素推高了市场对粮食价格上涨的预期,随着后期国家针对干旱形势 实行的抗干旱,稳物价等措施的实施,粮食价格将会被控制在合理的价格 区间内。一季度,国内豆类之所以出现滞涨的局面,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 是受到来自政策方面的压力。综上所述,对于大豆价格,我们依然坚持中长期上涨的观点。全球大 豆需求不断增长,南美大豆上市、金融市场宽幅波动对市场的影响是短周 期的,在美国大豆处于低库存的周期中,基本面新利多因素的出现将提振 价格重拾升势。随着南美大豆产量的明晰,市场关注度将转移到北半球播 种面积与天气因素炒作上。在全球大豆供需格局由宽松转为平衡的背景下, 大豆供应量不容有失,生产成本增加、中国通胀预期下的商品涨价将令国 内大豆价格维持高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