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复习卷

上传人:xuey****n398 文档编号:161110535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82.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二生物复习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二生物复习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二生物复习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高二生物复习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生物复习卷(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选择题(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生物在紫外线、电离辐射等影响下将可能发生突变。这种突变易发生在()A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B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时C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D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2三体综合征、并指、苯丙酮尿症依次属()单基因病中的显性遗传病单基因病中的隐性遗传病常染色体病性染色体病A BC D3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B基因突变是由于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部分改变而发生的C基因突变可以在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或生物内部因素的作用下引起D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并且都是有害的4下列变异的原理一般认

2、为属于基因重组的是()A将转基因的四倍体与正常的二倍体杂交,生产出不育的转基因三倍体鱼苗B血红蛋白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导致某些血红蛋白病C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既白化又色盲的儿子D高产青霉素的菌株、太空椒等的培育5如图为某种遗传病调查的一个家庭成员的情况,为了进一步确认5号个体致病基因的来源,对其父母进行了DNA分子检测,发现1、2号个体都不携带此致病基因。那么,5号致病基因的来源及其基因型(用B、b表示)最可能是()A基因突变,bbB基因重组,BBC染色体变异,bbD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Bb或bb6下列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缺失、增

3、添或改变导致生物性状改变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细胞核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相应部位的交叉互换 21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A B C D7下面对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比较中,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是在分子水平上的变异 B染色体结构变异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C基因重组没有产生新基因 D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最终都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8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a、b、c、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A三倍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个别染色体

4、数目变异、染色体片段缺失B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个别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片段增加C个别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D染色体片段缺失、个别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9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 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 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 基因型是aaaBBBCcc的植株一定是单倍体 基因型是Abcd的生物体一般是单倍体 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是含本物种配子的染色体数A B C D10下列关于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诱变育种是通过改变原有基因结构而导致

5、新品种出现的方法B基因重组是杂交育种的原理,基因重组发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C诱变育种一定能较快选育出新的优良品种D通过杂交育种方式培育新品种,从F1就可以进行选择11.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工程经常以抗菌素抗性基因为目的基因B.细菌质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C.通常用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处理含目的基因的DNA,用另一种处理运载体DNAD.为育成抗除草剂的作物新品种,导入抗除草剂基因时只能以受精卵为受体12关于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不正确的描述是()A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B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C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

6、变为四倍体的过程D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方面,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似13下列观点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 A.环境的变化可引起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所有新物种的形成都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 C.狮和虎可以交配并繁殖后代,它们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D.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在同一环境中共同进化的结果14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 ( ) 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 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 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D.不变,不变;不变,

7、增大15下列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是生物的突变和基因重组 B.是自然选择C.是自然选择学说 D.是物种多样性16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B.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C.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D.图中C表示生殖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产生后代17、下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关于A液、B液和C液三者之间联系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18、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

8、向箭头),其中正确的是( )19、下列有关反射与反射弧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B. 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D. 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20、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位置是( )A. a和b处 B. a、b和c处Cb、c、d和e处 D. a、b、c、d和e处21体液是动物及人体内含有的液体,它包括 细胞内液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消化液 A B C D22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 A血浆、体液、体液 B血液、体液、淋巴C血

9、浆、组织液、淋巴 D血液、细胞外液、体液23.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的含义都有很大差别的一项是:( )A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 C血浆、组织液、淋巴 D内环境24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造成的。下列各项中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 ) A. 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B. 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C. 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 D. 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中滞留大分子物质25. 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神经递质作用

10、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26.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 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27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刺激部位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是 ( )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膜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膜内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A B C D28.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CHCO3-、HPO

11、42-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29. 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不需要能量 B中内容物释放至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 C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正电位 D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特异性识别的物质30. 分别刺激下图、四处,不能引起肌肉收缩的是( ) A B C D二、填空题31下图是人体内组织细胞和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人们把由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内环境指图中的标号 部分。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 (用图中的字母表示)。(2

12、)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是如何从组织细胞到达毛细血管的(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3)组织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通过 、 等系统才能到达各种组织器官系统。(4)人的手掌磨起的“水泡”中的淡黄色液体是 。(填字母)32、下图甲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乙图是甲图中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_。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 _。(3)假设a是一块肌肉,现切断c处。分别用足够强的电流刺激e、b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刺激e处,肌肉 ;刺激b处,肌肉

13、 。(填“收缩”或“不收缩”) 感受器;d;细胞体膜或树突膜(2)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3)较慢高尔基体与线粒体 (4)不收缩;收缩33现有两个小麦品种,一个纯种麦性状是高杆(D),抗锈病(T);另一个纯种麦的性状是矮杆(d),易染锈病(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育种专家提出了如右图所示、两种育种方法以获得小麦新品种。问: (1)要缩短育种年限,应选择的方法是 ,依据的变异原理是 ;另一种方法的育种原理是 。(2)图中和基因组成分别为 , 。(3)(二)过程中,D和d的分离发生在 ;(三)过程采用的方法称为 ;(四)过程常用的化学药剂是 。(4)(五)过程产

14、生的抗倒伏抗锈病植株中的纯合体占 ;如果让F1按(五)、(六)过程连续选择自交三代,则中符合生产要求的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5)如将方法中获得的植株杂交,再让所得到的后代自交,则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 。34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1)图1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X、Y分别是 、 。(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 ,这是生物进化的 。(3)小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 。(4)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 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图2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 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 加剧。小岛上食物短缺,联趾蜥蜴个体比例反而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 。图2所示的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蜥蜴群体内的 发生了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