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第五章车间布置设计9403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61082972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PPTX 页数:137 大小:2.5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精选]第五章车间布置设计9403_第1页
第1页 / 共137页
[精选]第五章车间布置设计9403_第2页
第2页 / 共137页
[精选]第五章车间布置设计9403_第3页
第3页 / 共137页
资源描述:

《[精选]第五章车间布置设计940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第五章车间布置设计9403(13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五章第五章 车间布置设计车间布置设计l目的:了解车间布置设计的程序目的:了解车间布置设计的程序,掌握车间掌握车间布置、设备布置的设计,布置图的绘制。布置、设备布置的设计,布置图的绘制。l重点:车间平面布置与设备布置的原则和方重点:车间平面布置与设备布置的原则和方法,设备布置图的绘制和阅读方法和步骤。法,设备布置图的绘制和阅读方法和步骤。l难点:设备布置的绘制和阅读方法和步骤。难点:设备布置的绘制和阅读方法和步骤。第一节第一节 车间布置设计概述车间布置设计概述第二节第二节 车间设备布置设计车间设备布置设计第三节第三节 典型设备的布置方案典型设备的布置方案第四节第四节 设备布置图设备布置图内内

2、容容第五节第五节 应用应用AUTOCAD绘制布置图绘制布置图 一、化工车间的组成一、化工车间的组成二、车间布置设计的依据二、车间布置设计的依据三、车间布置设计的内容及程序三、车间布置设计的内容及程序四、装置四、装置(车间车间)平面布置方案平面布置方案第一节第一节 车间布置设计概述车间布置设计概述第一节第一节 车间布置设计概述车间布置设计概述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理解化工车间的组成,车间布置设计的依据、内容及程序,以及车间(装置)平面布置方案和工业建筑物的模数、敞开构筑物的结构尺寸。重点和难点:重点和难点:结合具体实例,重点应理解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的车间布置设计的内容,掌握直通管廊长条

3、布置、组合型布置,室内布置和露天布置的方案的要点。一、化工车间的组成一、化工车间的组成1 1、生产设施:、生产设施:生产工段、原料和产品仓库、控制室、露天堆场或贮罐区等。2 2、生产辅助设施:、生产辅助设施:除尘通风室、变电配电室、机修仪修室、化验室和贮藏室等。3 3、生活行政福利设施:、生活行政福利设施:车间办公室、工人休息、更衣室、浴室、厕所等。4 4、其它特殊用室:、其它特殊用室:如劳动保护室、保健室等。二、车间布置设计的依据二、车间布置设计的依据(一一)应遵守的设计规范和规定应遵守的设计规范和规定(二二)基础资料基础资料(一一)应遵守的设计规范和规定应遵守的设计规范和规定建筑设计防火规

4、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87)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定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定(GB50160-99)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标准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标准(HG20571-95)工业企业厂房噪声标准工业企业厂房噪声标准(GB2348-90)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定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定(GB50058-92)中华人民共和国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试行)(1987)等。)等。(二二)基础资料基础资料对初步设计需要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对施工图设对初步设计需要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对施工图设计需要管道仪表流程图;计需要管道仪表

5、流程图;物料衡算数据及物料性质(包括原料、中间体、副物料衡算数据及物料性质(包括原料、中间体、副产品、成品的数量及性质,三废的产品、成品的数量及性质,三废的数据及处理方法);数据及处理方法);设备一览表(包括设备外形尺寸、重量、支撑形式设备一览表(包括设备外形尺寸、重量、支撑形式及保温情况);及保温情况);公用系统耗用量,供排水、供电、供热、冷冻、压公用系统耗用量,供排水、供电、供热、冷冻、压缩空气、外管资料;缩空气、外管资料;(二二)基础资料基础资料车间定员表(除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车间化验车间定员表(除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车间化验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外,还包括最大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外,还包括

6、最大班人数和男女比例的资料);班人数和男女比例的资料);厂区总平面布置图(包括本车间同其他生产车间、厂区总平面布置图(包括本车间同其他生产车间、辅助车间、生活设施的相互联系,辅助车间、生活设施的相互联系,厂内人流物流的情况与数量)。厂内人流物流的情况与数量)。三、车间布置设计的内容及程序三、车间布置设计的内容及程序(一一)初步设计阶段的车间布置设计内容及程序初步设计阶段的车间布置设计内容及程序(二二)施工图设计阶段的车间布置设计内容及程序施工图设计阶段的车间布置设计内容及程序(一一)初步设计阶段的车间布置设计内容及程序初步设计阶段的车间布置设计内容及程序任务:任务:1 确定生产、辅助生产及行政

7、生活等区域的布局;2 确定车间场地及建(构)筑物的平面尺寸和立面尺寸;3 确定工艺设备的平面布置图和立面布置图;4 确定人流及物流通道;安排管道及电气仪表管线等;5 编制初步设计布置设计说明。主要成果:主要成果:初步设计阶段的车间平面布置图和立面布置图。(二二)施工图设计阶段的车间布置设计内容及程序施工图设计阶段的车间布置设计内容及程序 根据初步设计的审查意见,对初步设计进行修改、完善和深化。任务:任务:1 确定设备管口、操作台、支架及仪表等的空间位置;2 确定设备的安装方案;3 确定与设备安装有关的建筑和结构尺寸;4 确定管道及电气仪表管线的走向等。主要成果:主要成果:施工图阶段的车间平面布

8、置图和立面布置图。厂房的平面布置形式:厂房的平面布置形式:长方形长方形或直线形或直线形 形形 形形 形形组合型组合型当厂房较长或受工艺、地形等条件所限,应充分考虑采光、通风、交通通道、进出口等问题。最常用。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设备布置灵活、采光和通风效果好等优点,适用于中小型车间。四、装置四、装置(车间车间)平面布置方案平面布置方案(一一)直通管廊长条布置直通管廊长条布置控制室工艺设备贮罐区工艺设备工艺设备贮罐区管廊道路图5-1 直通管廊长条布置方案 (二二)组合型布置组合型布置 聚 丙 烯 装 置 平 面 布 置 示 意 图仓库无规锅炉生活行政控制配电造粒回收催化剂配制分解干燥贮罐泵房冷油分

9、离器聚合却塔图5-2露天布置露天布置优点:优点:建筑投资少、用地少省,利于安装和检修,通风、防火、防燥等。化工厂的设备布置优 先考虑露天布置。缺点:缺点:操作条件差,自控要求高,受大气影响等。室内布置室内布置优点:优点:气候影响小,劳动条件好,适应于小型化工 装置、间歇操作、操作频繁、在气温较低的 地区或有特殊要求的设备。缺点:缺点:建筑造价较高。(三三)室内布置和露天布置室内布置和露天布置一般情况可采用室内与露天联合布置。一般情况可采用室内与露天联合布置。露天或半露天布置:露天或半露天布置:如大型贮罐、精馏塔、吸收塔、凉水塔、喷淋式冷却器等设备。非露天非露天布置布置:如往复泵、空压机、冷冻机

10、等机械传动设备以及结晶器、釜式反应器等易受气温影响的设备。(三三)室内布置和露天布置室内布置和露天布置(一一)建筑物模数建筑物模数建筑物的跨度、柱距和层高等均应符合建筑物模数建筑物的跨度、柱距和层高等均应符合建筑物模数的要求:的要求:1、跨度:、跨度:6.0,7.5,9.0,10.5,12.0,15.0,18.0(m)。2、柱距:、柱距:4.0,6.0,9.0,12.0(m)。钢筋混凝土结构厂房柱距多用6m。3、开间:、开间:3.0,3.3,3.6,4.0(m)。4、进深:、进深:4.2,4.8,5.4,6.0,6.6,7.2(m)。5、层高:、层高:2.40.3的倍数(m)。6、走廊宽度:、

11、走廊宽度:单面1.2,1.5(m);双面2.4,3.0(m)。7、吊车轨顶:、吊车轨顶:600mm的倍数(200mm)。8、吊车跨度:、吊车跨度:电动梁式和桥式吊车的跨度为1.5m;手动吊车的跨度为1m。五、建五、建 筑筑 物物(二二)敞开构筑物的结构尺寸敞开构筑物的结构尺寸 1、框架、框架设备框架:设备框架:可与管廊结合一起布置,也可独立布置。也可根据各类设备的要求设置独立的框架,如塔框架、反应器框架、冷换设备和容器框架等。框架的结构尺寸:框架的结构尺寸:取决于设备的要求,在管廊附近的框架,其柱距一般应与管廊柱距对齐,柱距常为6m。框架跨度:框架跨度:随架空设备要求而不同。框架高度:框架高度

12、:应满足设备安装检修、工艺操作及管道敷设的要求,框架的层高应按最大设备的要求而定。框架框架布置布置:尽可能将尺寸相近设备安排在同一层框架上以节省建筑费用。五、建五、建 筑筑 物物 2、平台、平台主要结构尺寸应满足下列要求:主要结构尺寸应满足下列要求:(1)平台宽度一般 0.8m,平台上净空 2.2m;(2)相邻塔器的平台标高应尽量一样,并尽可能布置成联合平台;(3)为人孔、手孔设置的平台,与人孔底部的距离宜为0.61.2m,1.5m;(4)为设备加料口设置的平台,距加料口顶 1.0m;(5)直接装设在设备上的平台,不应妨碍设备的检修,否则应做成可拆卸式的平台;(6)平台的防护栏杆高度为1.0m

13、,标高20以上的平台的防护栏杆高度应为1.2m。五、建五、建 筑筑 物物 3、梯子的主要尺寸、梯子的主要尺寸(1)斜梯的角度一般为45,由于条件限制也可采用55,每段斜梯的高度 5m,超过5m时应设梯间平台,分段设梯子。(2)斜梯的宽度 0.7m,也 1.0m。(3)直梯的宽度宜为0.40.6m。(4)设备上的直梯宜从侧面通向平台,每段直梯的高度 8m,超过8m时必须设梯间平台,分段设梯子,超过2m的直梯应设安全护笼。(5)甲、乙、丙类防火的塔区联合平台及其他工艺设备和大型容器或容器组的平台,均应设置不少于两个通往地面的梯子作为安全出口,各安全出口的距离 25m。但平台长度不大于8m的甲类防火

14、平台和 15m的乙、丙类平台,可只设一个梯子。五、建五、建 筑筑 物物 一、车间设备布置设计的内容一、车间设备布置设计的内容 二、车间设备布置的要求二、车间设备布置的要求第二节第二节 车间设备布置设计车间设备布置设计第二节第二节 车间设备布置设计车间设备布置设计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理解车间设备布置设计的内容,设备布置应满足生产工艺、安装检修、土建及安全、卫生的要求,以及工艺设备竖面布置的原则。重点和难点:重点和难点:重点应了解设备布置应满足生产工艺、安装检修、土建及安全、卫生的要求及应对方案,以及工艺设备竖面布置的原则。确定各个设备在车间平面与立面上的位置;确定场地与建、构筑物的尺寸;确定管

15、道、电气仪表管线、采暖通风管道的走向和位置。主要包括:主要包括:1、确定各个工艺设备在车间平面和立面的位置。2、确定某些在工艺流程图中一般不予表达的辅助设备或公用设备的位置。3、确定供安装、操作与维修所用的通道系统的位置与尺寸。4、在上述各项的基础上确定建筑物与场地的尺寸。5、其它。设备布置的最终成果设备布置的最终成果:设备布置图。一、车间设备布置设计的内容一、车间设备布置设计的内容(一一)满足生产工艺要求满足生产工艺要求(二二)满足安装和检修要求满足安装和检修要求(三三)满足土建要求满足土建要求(四四)满足安全、卫生和环保要求满足安全、卫生和环保要求二、车间设备布置的要求二、车间设备布置的要

16、求1、设备排列顺序、设备排列顺序2、设备排列方法、设备排列方法3、操作间距、操作间距4、安全距离、安全距离(一一)满足生产工艺要求满足生产工艺要求1按照工艺流程的顺序进行布置;2保证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连续性;3避免物料的交叉往返;4充分利用厂房的垂直空间布置设备。计量罐、高位槽、回流冷凝器等设备计量罐、高位槽、回流冷凝器等设备:较高层反应设备反应设备:较低层过滤设备、贮罐等设备过滤设备、贮罐等设备:最底层。多层厂房内的设备多层厂房内的设备:既保证垂直方向的连续性,又要减少操作人员在不同楼层间的往返次数。1、设备排列顺序、设备排列顺序 设备排列方法设备排列方法 根据厂房宽度和设备尺寸确定。根据

17、厂房宽度和设备尺寸确定。宽度不超过宽度不超过9m的车间:一边为设备的车间:一边为设备 另一边作为操作位置和通道另一边作为操作位置和通道设备在厂房内的排列方法设备在厂房内的排列方法 操操作作位位置置和和通通道道2、设备排列方法、设备排列方法中等宽度中等宽度(1215m)的车间:的车间:布置两排设备。集中布置在厂房中间,两边留出操作位置和通道。分别布置在厂房两边,中间留出操作位置和通道。设备在厂房内的排列方法设备在厂房内的排列方法 操操作作位位置置和和通通道道操作位置和通道操作位置和通道操作位置和通道操作位置和通道2、设备排列方法、设备排列方法宽度超过宽度超过18m的车间:的车间:厂房中间留出3m

18、左右的通道 两边分别布置两排设备 (每排设备各留出1.52m的操作位置)2、设备排列方法、设备排列方法操作间距操作间距 考虑相应的操作位置和运输通道。考虑堆放一定数量的原料、半成品、成品和包装材料所需的面积和空间。50012001500800 70050070090050070010001200b+400bl+300 900650800100010002000l 9003、操作间距、操作间距 3、操作间距、操作间距 安全距离安全距离 设备与设备之间 设备与建筑物之间安全距离的大小:安全距离的大小:设备的种类和大小 设备上连接管线的多少、管径的大小 检修的频繁程度4、安全距离、安全距离表5-1

19、设备之间或设备与建、构筑物之间的净距 区 域内 容最小间距/mm生产控制区控制室、配电室至加热炉15000两塔之间(考虑设置平台,未考虑基础大小)2400管廊下塔类设备的外壁至管廊(或构筑物)的柱子3000或两侧容器壁或换热器端部至管廊(或构筑物)的柱子2000两排泵之间的维修通道3000相邻两排泵之间(考虑基础及管道)800建筑物两排泵之间或单排泵至墙的维修通道2000表5-1 设备之间或设备与建、构筑物之间的净距 区 域内 容最小间距/mm内部泵的端面或基础至墙或柱子1000两个卧式换热器之间维修净距600两个卧式换热器之间有操作时净距(考虑阀门、管道)750卧式换热器外壳(侧面)至墙或柱

20、(通行时)1000卧式换热器外壳(侧面)至墙或柱(维修时)600卧式换热器封头前面(轴向)的净距1000表5-1 设备之间或设备与建、构筑物之间的净距 区 域内 容最小间距/mm任意区卧式换热器法兰边周围的净距450换热器管束抽出净距(L:管束长)L+500两个卧式容器(平行、无操作)750两个容器之间1500立式容器基础至墙1000立式容器人孔至平台边(三侧面)距离750立式换热器法兰至平台边(维修净距)600立式压缩机周围(维修及操作)2000压缩机2400表5-2 道路、铁路、通道和操作平台上方的净空高度或垂直距离 项 目说 明尺寸/mm道路主要车行道路(通过大型车辆)一般道路55004

21、500铁路铁路轨顶算起终端或侧线60005200道路、走道和检修所需净空高度操作通道、平台管廊下泵区检修通道两层管廊之间管廊最下面梁底斜梯:一个梯段之间休息平台的垂直间距直梯:一个梯段之间休息平台的垂直间距重叠布置的换热器或其他设备法兰之间需要的维修空间管墩210033001500(最小)4000(最小)5500(最大)9000(最大)450(最小)300表5-2 道路、铁路、通道和操作平台上方的净空高度或垂直距离 项 目说 明尺寸/mm炉子炉子下面用于维修的净空750平台立式容器壳体容器顶部封头卧式换热器立式换热器、塔类人孔中心线与下面平台之间的距离人孔法兰面与下面平台之间的距离法兰边缘至平

22、台之间的距离器身或盖的顶法兰与下面平台之间的距离600130018012004501500(最大)凡通过楼层的设备应在楼面的适当位置设置吊装孔。凡通过楼层的设备应在楼面的适当位置设置吊装孔。厂房较短:厂房较短:吊装孔可设在厂房的一端;厂房较长厂房较长(36m):吊装孔设在厂房的中央。吊装孔及设备运输通道吊装孔及设备运输通道(二二)满足安装和检修要求满足安装和检修要求多层楼面的吊装孔:多层楼面的吊装孔:在每一楼层相同的平面位置设置,并在底层吊装孔附近设一大门,以便需吊装的设备顺利进出。(二二)满足安装和检修要求满足安装和检修要求釜式反应器、塔器、蒸发器等:釜式反应器、塔器、蒸发器等:直接悬挂在楼

23、面或操作台上 相应位置预留设备孔设备孔设备孔 正方形 圆形 吊装孔及吊装孔及 设备运输通道设备运输通道 管管道道防防滑滑钢钢板板保保温温层层d保保温温层层d(二二)满足安装和检修要求满足安装和检修要求(1)考虑设备按装、检修所需的空间和面积。)考虑设备按装、检修所需的空间和面积。(2)要考虑设备能顺利进出车间。)要考虑设备能顺利进出车间。(3)对楼上设备要考虑设置吊装孔。)对楼上设备要考虑设置吊装孔。(4)考虑设备检修、拆卸以及运送物料所需)考虑设备检修、拆卸以及运送物料所需的起重运输设备。的起重运输设备。(二二)满足安装和检修要求满足安装和检修要求设备的起吊高度设备的起吊高度 1122334

24、566(二二)满足安装和检修要求满足安装和检修要求 (三三)满足土建要求满足土建要求(1)笨重设备和会产生很大振动的设备应设置在)笨重设备和会产生很大振动的设备应设置在底层。底层。(2)布置设备应避开建筑物的柱子和主梁。)布置设备应避开建筑物的柱子和主梁。(3)设备不应布置在建筑物的沉降缝和伸缩缝。)设备不应布置在建筑物的沉降缝和伸缩缝。(4)设备不应布置在楼梯、大门和窗前。)设备不应布置在楼梯、大门和窗前。采光采光 形状各异的屋顶结构形状各异的屋顶结构厂房的屋顶结构厂房的屋顶结构(四四)满足安全、卫生和环保要求满足安全、卫生和环保要求 使操作人员位于设备和窗之间,背光操作。使操作人员位于设备

25、和窗之间,背光操作。特别高大的设备要避免靠窗布置特别高大的设备要避免靠窗布置背光操作示意图背光操作示意图 操操作作人人员员的的操操作作位位置置(四四)满足安全、卫生和环保要求满足安全、卫生和环保要求通风通风 有中央通风孔的厂房有中央通风孔的厂房(四四)满足安全、卫生和环保要求满足安全、卫生和环保要求 一、反应器的布置一、反应器的布置二、塔和立式容器的布置二、塔和立式容器的布置三、换热器的布置三、换热器的布置四、卧式容器的布置四、卧式容器的布置五、泵的布置五、泵的布置六、压缩机的布置六、压缩机的布置第三节第三节 典型设备的布置方案典型设备的布置方案第三节第三节 典型设备的布置方案典型设备的布置方

26、案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理解反应器、塔和立式容器、换热器、卧式容器、泵及压缩机的布置方案和布置要点。重点和难点:重点和难点:重点应理解反应器、塔和立式容器、换热器、卧式容器和泵的布置要点。塔式反应器:塔式反应器:按塔来布置;固定床催化反应固定床催化反应器:器:与容器差不多;火焰加热的反应器:火焰加热的反应器:近似于工业炉;搅拌釜式反应器:搅拌釜式反应器:加大搅拌与传热夹套的立式容器反应器反应器可按类似设备布置可按类似设备布置一、反应器的布置一、反应器的布置大型的搅拌釜式反应器:大型的搅拌釜式反应器:大多数露天布置,用支脚直接支承在地面上。反应器的搅拌与密封系统需要经常维修,要考虑它们的拆卸与吊

27、装。反应器反应器一、反应器的布置一、反应器的布置大型搅拌釜的三种安装方式大型搅拌釜的三种安装方式中小型的间歇反应器中小型的间歇反应器或操作频繁的反应器或操作频繁的反应器布置在室内用罐耳悬挂在楼板的设备孔中呈双排布置 一、反应器的布置一、反应器的布置釜式反应器釜式反应器 (a)立面布置图立面布置图 计量罐计量罐800考虑抽出搅拌器轴的高度考虑抽出搅拌器轴的高度反应器反应器 一、反应器的布置一、反应器的布置(b)平面布置图平面布置图 釜式反应器布置示意图釜式反应器布置示意图 操作通道操作通道反应器反应器计量罐计量罐操作区集中于180操作区集中于180o o加料或检修加料或检修 一、反应器的布置一、

28、反应器的布置立式贮罐平台示意图立式贮罐平台示意图 (a)联合平台联合平台 (b)独立平台独立平台 二、塔和立式容器的布置二、塔和立式容器的布置二、塔和立式容器的布置二、塔和立式容器的布置塔设备塔设备 (1)大型塔设备:大型塔设备:室外布置,用裙座直接安装于基础上。小型塔设备:小型塔设备:室内布置,支承于楼板或操作台上;室外布置,用框架支承。(2)多个塔设备:多个塔设备:按工艺流程的顺序成排布置,尽可能按塔筒中心线取齐。(3)塔附属设备的框架和接管:塔附属设备的框架和接管:一侧 塔:塔:另一侧换换热热器器贮贮罐罐贮贮 罐罐泵泵泵泵换换 热热 器器再再沸沸器器再再沸沸器器精精馏馏塔塔精精馏馏塔塔平

29、平 台台平平 台台平平 台台平平 台台直直梯梯直直梯梯二、塔和立式容器的布置二、塔和立式容器的布置塔设备的布置形式塔设备的布置形式 (1)独立布置 (2)成列布置 (3)成组布置 (4)沿建筑物或框架布置 二、塔和立式容器的布置二、塔和立式容器的布置(1 1)独立布置)独立布置 塔身设操作平台:塔身设操作平台:供进出人孔、操作、维修仪表及阀门之用。塔或塔群:塔或塔群:在设备区外侧 操作侧面对道路,配管侧面对管廊,便于施工安装、维修与配管 塔顶部设有吊杆,用以吊装塔盘等到零件。填料塔常在装料人孔的上空设吊梁,供吊装填料。单塔或特别高大的塔单塔或特别高大的塔二、塔和立式容器的布置二、塔和立式容器的

30、布置(2)成列布置)成列布置 将几个塔的中心排成一条直线将几个塔的中心排成一条直线 将高度相近的塔相邻布置将高度相近的塔相邻布置 联合平台联合平台 优点:优点:方便操作 省投资二、塔和立式容器的布置二、塔和立式容器的布置(3)成组布置)成组布置 数量不多、结构与大小相似的塔数量不多、结构与大小相似的塔 优点:优点:1增加了塔群的刚度2塔的壁厚就可以降低塔高不同:塔高不同:第一层操作平台取齐其他各层另行考虑二、塔和立式容器的布置二、塔和立式容器的布置(4)沿建筑物或框架布置)沿建筑物或框架布置 高位换热器的和容器的建筑物或框架旁。高位换热器的和容器的建筑物或框架旁。容器或换热器的平台:容器或换热

31、器的平台:作塔的人孔,仪表和阀门的操作与维修的通道。将细而高的或负压塔的侧面固定在建筑或框将细而高的或负压塔的侧面固定在建筑或框架的适当高度:架的适当高度:增加刚度 减少壁厚二、塔和立式容器的布置二、塔和立式容器的布置(5 5)室内或框架内布置)室内或框架内布置 较小的塔 平台和管道都支承在建筑物上,冷凝器可装在屋顶上或吊在屋顶梁下,利用位差重力回流。二、塔和立式容器的布置二、塔和立式容器的布置三、换热器的布置三、换热器的布置(1)布置原则:)布置原则:顺应流程和缩短管道长度,其位置取决于与之密切联系的设备的位置。如塔的换热器近塔布置,再沸器及冷凝器则与塔以大口径的管道连接,应取近塔布置,通常

32、将它们分别布置在塔的两侧。(2)布置空间受限制时)布置空间受限制时 如原来设计的换热器显得太长,可以换成一个短粗的换热器以适应布置空间的要求。传热:传热:细而长的换热器较有利。卧式换热器:卧式换热器:换成立式的以节约面积;立式换热器:立式换热器:换成卧式的以降低高度。三、换热器的布置三、换热器的布置(3)采用成组布置)采用成组布置水平的换热器(串联的、非串联的相同的或大小不同的换器):重叠布置重叠布置优点:优点:节约面积可合用上下水管三、换热器的布置三、换热器的布置容器(罐、槽)容器(罐、槽)中间贮存容器(中间罐):中间贮存容器(中间罐):按流程顺序布置在有关设备附近或在厂房邻近 原料及成品贮

33、罐:原料及成品贮罐:集中在贮罐区 仅讨论中间贮罐。仅讨论中间贮罐。长度与直径相同的容器:长度与直径相同的容器:成组布置和设置共用平台、通道与支承。四、卧式容器的布置四、卧式容器的布置减少承重横粱跨度减少承重横粱跨度减小钢架的尺寸减小钢架的尺寸吊在框架或楼板上吊在框架或楼板上钢筋混凝土支柱钢筋混凝土支柱合并支在一跨上合并支在一跨上组合支架组合支架容器(罐、槽)容器(罐、槽)贮罐贮罐(槽槽)贮罐的立面布置示意图贮罐的立面布置示意图 四、卧式容器的布置四、卧式容器的布置卧式贮罐平台示意图卧式贮罐平台示意图 (a)联合平台联合平台 (b)联合平台联合平台 (c)独立平台独立平台 四、卧式容器的布置四、

34、卧式容器的布置五、泵的布置五、泵的布置l集中成一直线,单排或双排集中成一直线,单排或双排l基础高于地面基础高于地面150mm,四周考虑排液沟和冲,四周考虑排液沟和冲洗排水沟洗排水沟l重量较大的泵和电机应设检修的起吊设备,一重量较大的泵和电机应设检修的起吊设备,一般置于室内般置于室内五、泵的布置五、泵的布置应尽量靠近供料设备以保证良好的吸入条件。应尽量靠近供料设备以保证良好的吸入条件。集中布置在室外、建筑底层或泵房集中布置在室外、建筑底层或泵房小功率的泵(小功率的泵(7kw以下):以下):布置在楼面或框架上。室外布置的泵:室外布置的泵:在路旁或管廊下面排成一行或二行,电机对齐排在中心通道的两侧,

35、吸入与排出端对着工艺罐。五、泵的布置五、泵的布置当面积受限或泵较小时可成对布置使两台泵共用一只基础,在一根支柱上装两只开关。五、泵的布置五、泵的布置六、压缩机的布置六、压缩机的布置 应靠近相关工艺设备,进出口管线尽可能短、直 应布置在专用的压缩机厂房内,厂房内应设吊车 基础应考虑隔振,与厂房的墙、基础脱开离心压缩机:离心压缩机:布置原理与离心泵相似布置原理与离心泵相似 一些附属设备(如润滑油、密封油、泵、控制台、冷却器等)要占据很大有空间。往复压缩机往复压缩机:作用原理与往复泵相似作用原理与往复泵相似 结构复杂,拆修时间长,在压缩机室内并配有起重装置,其周围要留有足够大的空地。第四节第四节 设

36、备布置图设备布置图一、设备布置图的内容一、设备布置图的内容二、绘制设备布置图的一般规定二、绘制设备布置图的一般规定三、设备布置图的视图三、设备布置图的视图四、各设计阶段设备布置图的内容四、各设计阶段设备布置图的内容五、设备布置图的绘制方法和程序五、设备布置图的绘制方法和程序六、设备布置图的阅读方法和步骤六、设备布置图的阅读方法和步骤第四节第四节 设备布置图设备布置图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结合具体实例,理解设备布置图的内容、一般规定,设备布置图的图幅、比例、尺寸单位、图面安排和视图要求,设备布置图标注内容和要求,基础工程设计阶段和详细工程设计阶段的设备布置图的内容,设备布置图的绘制与阅读的方法和

37、步骤。重点和难点:重点和难点:重点应掌握建筑物及其构件和设备的图示方法,设备的标注内容和标注方法,设备布置图的绘制与阅读的方法和步骤。难点是设备位号的标注内容和标注方法,标注设备定位尺寸的基准与标注方法,设备布置图的绘制方法和阅读方法。一、设备布置图的内容一、设备布置图的内容1、一组视图、一组视图 2、尺寸及标注、尺寸及标注 3、安装方位标、安装方位标 4、说明与附注、说明与附注 (1)通用附注 设备布置图中都应附注如下内容:立面图见图号。地面设计标高为EL.。图例简化画法见。(2)其它附注 5、设备一览表、设备一览表6、标题栏、标题栏二、绘制设备布置图的一般规定二、绘制设备布置图的一般规定(

38、1)线型及线宽线型及线宽 设备轮廓采用粗线(0.91.2mm);设备支架与设备基础采用中粗线(0.50.7mm);对于动设备(机泵等)如只绘出设备基础,图线宽度用0.9mm;除此之外均采用细线(0.150.3mm)。(2)图例及简化画法图例及简化画法 见表5-3。(3)设备布置图常用的缩写词设备布置图常用的缩写词 见表5-4。(4)图名图名 分成两行,上行写“设备布置图”,下行写“EL平面”或“剖视”等。缩写词词 意缩写词词 意缩写词词 意ABS绝对的EXCH换热器NOZ管口BL装置边界FDN基础OD外径BLDG建筑物F-F面至面PID管道仪表流程图BOP管底FL楼板PL板C-C中心到中心GE

39、NR发电机、发生器PF平台C-E中心到端面HH手孔POS支承点C-F中心到面HOR水平的、卧式的R半径CHKD PL网纹板ID内径S南C.L()中心线IS.B.L装置边界内侧STD标准COD接续图LG长度TB吊车梁COL柱、塔MAX最大TOB梁顶面COMPR压缩机MH人孔TOP管顶DIA直径MIN最小TOS架顶面、钢顶面E东M.L接续线VERT垂直的、立式EL标高N北VOL体积、容积EQUIP设备、装备NOM公称的、额定的W西三、设备布置图的视图三、设备布置图的视图(一)绘图比例、图幅及尺寸单位(二)图面安排及视图要求(三)图示方法 1、建筑物及其构件 2、设备(四)设备布置图的标注被剖切到的

40、设备楼板上的孔洞图5-13 穿过楼层的设备剖视图FPOS ELFIXC(a)立式槽或塔 (b)卧式换热器 (c)电机驱动的泵 图5-15 典型设备在设备布置图中的画法及标注方法 三、设备布置图的视图三、设备布置图的视图(五五)典型设备的画法及标注典型设备的画法及标注CELJPOS ELDISCHM排出口法兰面JPOS ELM(e)电机驱动的压缩机(d)蒸汽透平驱动的鼓风机(f)蒸汽透平驱动的压缩机图5-15 典型设备在设备布置图中的画法及标注方法 三、设备布置图的视图三、设备布置图的视图(五五)典型设备的画法及标注典型设备的画法及标注STJELDISCHSTDISCHJST透平主轴中心线压缩机

41、主轴J轴中心线EL.(g)电机驱动的压缩机 (h)蒸汽透平驱动的压缩机图5-15 典型设备在设备布置图中的画法及标注方法 三、设备布置图的视图三、设备布置图的视图(五五)典型设备的画法及标注典型设备的画法及标注MJEL第一段进气口STJEL主轴透平废汽排出口MDPOS EL(i)电机驱动的螺旋压缩机 (j)带电动搅拌立式设备图5-15 典型设备在设备布置图中的画法及标注方法 三、设备布置图的视图三、设备布置图的视图(五五)典型设备的画法及标注典型设备的画法及标注进料口MJEL支架见图TOS EL(k)立式罐或换热器 (l)卧式容器 图5-15 典型设备在设备布置图中的画法及标注方法 三、设备布

42、置图的视图三、设备布置图的视图(五五)典型设备的画法及标注典型设备的画法及标注FELMH人孔四、各设计阶段设备布置图的内容四、各设计阶段设备布置图的内容(一一)基础工程设计阶段的设备布置图基础工程设计阶段的设备布置图 共编制四版设备布置图。1、初版设备布置图(简称“A”版)2、内部审查版设备布置图(简称“B”版)3、用户审查版设备布置图(简称“C”版,如图5-16所示)4、确认版设备布置图简称“D”版,如图5-16所示)四、各设计阶段设备布置图的内容四、各设计阶段设备布置图的内容(二二)详细工程设计阶段的设备布置图详细工程设计阶段的设备布置图 共编制三版设备布置图。1、研究版或详 1版设备布置

43、图2、设计版或详2版设备布置图(简称“F”版)3、施工版设备布置图(简称“G”版,如图5-11所示)。五、设备布置图的绘制方法和程序五、设备布置图的绘制方法和程序(1)考虑设备布置图的视图配置。(2)选定绘图比例。(3)确定图纸幅面。(4)绘制平面图。(5)绘制剖视图。绘制步骤同平面图。(6)绘制方位标。(7)编制设备一览表,注写有关说明,填写标题栏。(8)检查、校核,最后完成图样。六、设备布置图的阅读方法六、设备布置图的阅读方法和步骤和步骤ABCDEFGHIJ123455432134ABC34CBAAACCAACCEL 100.000EL107.000EL107.000C305AEL111.

44、300FPE303POSEL100.2000C304C305AEL111.300EL109.100C305BPOSEL100.200EL128.200C305AEL111.300EL109.100C305BEL107.850EL100.000EL107.850EL100.000平面项目SETION阶段STAGE 施工图 第PAGE张共OF张版次BCVZCUS比例SPEC专业制图DRWN设计DSGN审核REWD审定APPO校核GHKO蒸馏系统设备布置图EL100.000平面A-A、C-C剖视序号NO 日期DATE修改内容 REVISIONS修改BY校对CHKO审核REWO12FPE303C304

45、EL104.7000N90180270专业SPEC 姓名NAME 日期DATE日期DATE姓名NAME专业SPEC1:100EL100.200支架见图号SJ03-02TOSEL104.7001、了解概况、了解概况。2、了解建筑基本结构。、了解建筑基本结构。3、了解设备布置情况。、了解设备布置情况。图5-17 蒸馏系统设备布置图第五节第五节 设备安装图设备安装图一、设备安装图的内容与作用一、设备安装图的内容与作用二、设备安装图的画法二、设备安装图的画法第五节第五节 设备安装图设备安装图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结合具体实例,了解设备安装图的内容、作用,及设备安装图的画法。重点和难点:重点和难点:重点

46、理解设备安装图的画法。第五节第五节 设备安装图设备安装图一、设备安装图的内容与作用一、设备安装图的内容与作用作用:作用:表达安装、固定设备的非定型支架、支座、操作平台及附属的栈桥、钢梯、传动设备等。作为制造和安装的依据。内容:内容:(1)一组视图(2)尺寸标注(3)说明和附注(4)明细栏和标题栏二、设备安装图的画法二、设备安装图的画法ABCDEFGHIJ1234554321项目SETION阶段STAGE 施工图 第PAGE张共OF张版次BCVZCUS比例SPEC专业制图DRWN设计DSGN审核REWD审定APPO校核GHKOE302喷淋塔挡架安装图序号NO 日期DATE修改内容 REVISIO

47、NS修改BY校对CHKO审核REWO12专业SPEC 姓名NAME 日期DATE日期DATE姓名NAME专业SPEC件号 图号或标准号名 称数量材 料质量/kg单总备 注123钢板 =10钢板 =6钢板 =6484101010123E302R766注:1、4-M16地脚螺栓,露出基础面40,由土建专业预埋,附螺母和垫片。2、焊按规程按JB/T105-73、GB985-786-80。3、表面粗糙度钢板为 ,其余为 。2.5图5-18 设备安装图第六节第六节 应用应用AUTOCAD绘制设备布置图绘制设备布置图一、绘图前的准备工作一、绘图前的准备工作二、设备布置图的绘制二、设备布置图的绘制第六节第六

48、节 应用应用AUTOCAD绘制设备布置绘制设备布置图图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通过采用AutoCAD绘制一个简单过程的设备布置图的实例或作业,使学生理解计算机绘图的设置、绘图、编辑、标注及对象选择和捕捉等常用操作的用途和方法,学会用AutoCAD绘制化工工艺图纸。重点和难点: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设置绘图界限、文字样式、图层与线型线宽及尺寸标注样式,线和几何图形的绘制,对象选择和捕捉,复制、移动、修剪、打断、缩放、镜像、阵列、延伸、拉伸、偏移、旋转等编辑操作,文字标注及编辑,尺寸标注及编辑。难点是绘图和编辑操作中对话框或提问句的回答与输入,文字标注样式及编辑,尺寸标注样式及编辑。ABCDEFGH

49、IJ1234554321项目SETION阶段STAGE 施工图 第PAGE张共OF张版次BCVZCUS比例SPEC专业制图DRWN设计DSGN审核REWD审定APPO校核GHKO空压站设备布置图EL100.000平面A-A剖视序号NO 日期DATE修改内容 REVISIONS修改BY校对CHKO审核REWO120N90180270专业SPEC 姓名NAME 日期DATE日期DATE姓名NAME专业SPEC1:100EL105.000EL100.000J0601A-CEL100.300A3EL100.300POS100.300J0601CPOS100.300 F0601POS100.300C06

50、01F0602BF0602AF0601POS100.300C0602POS100.300J0601APOS100.300F0602POS100.15021AJ0601BEL100.000平面图EL100.150C0602AC0602BEL103.300AA-A剖视图EL103.300EL103.300EL103.500EL103.500图5-19 空压站设备布置图一、绘图前的准备工作一、绘图前的准备工作(一一)AutoCAD的启动的启动(二二)设置图形界限设置图形界限命令:_limits重新设置模型空间界限:指定左下角点或 开(ON)/关(OFF):0,0指定右上角点:400,600(三)设置

51、图层及图层的颜色、线型和线宽(三)设置图层及图层的颜色、线型和线宽图5-20 设置图层一、绘图前的准备工作一、绘图前的准备工作(三)设置图层及图层的颜色、线型和线宽(三)设置图层及图层的颜色、线型和线宽图5-21 设置图层线型一、绘图前的准备工作一、绘图前的准备工作二、设备布置图的绘制二、设备布置图的绘制(一)设置比例、图纸大小及图框(一)设置比例、图纸大小及图框(二)画建筑轴线和设备中心线(二)画建筑轴线和设备中心线(三)画主体结构(三)画主体结构(四)标注(四)标注(五)注写有关说明及绘制设备一览表、(五)注写有关说明及绘制设备一览表、标题栏等表格标题栏等表格(一)设置比例、图纸大小及图框

52、(一)设置比例、图纸大小及图框图框由两个矩形组成外框外框:用细实线绘制,420.00mm297.00mm,线宽为0.13mm;内框内框:400.00mm277.00mm,用粗实线绘制,粗实线和主结构图层线可在同一图层(线宽均为0.4mm)。1、绘制外图框、绘制外图框 进入“1图纸框图层”后点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矩形绘图工具图标,按照下面命令中的具体操作绘制。命令:_rectang指定第一个角点或 倒角(C)/标高(E)/圆角(F)/厚度(T)/宽度(W):(鼠标在屏幕左下角适当位置点击)指定另一个角点或 面积(A)/尺寸(D)/旋转(R):d指定矩形的长度:420指定矩形的宽度:297指定另一个角

53、点或 面积(A)/尺寸(D)/旋转(R):(鼠标在屏幕右上角点击,完成操作,结果见图5-22中的外框)(一)设置比例、图纸大小及图框(一)设置比例、图纸大小及图框2、绘制内图框、绘制内图框 方法一:方法一:首先进入主结构线图层,然后利用辅助直线确定内框的第一个点,再捕捉该点绘制大小为400.00mm277.00mm的矩形,具体命令及操作过程如下。(一)设置比例、图纸大小及图框(一)设置比例、图纸大小及图框(1)绘辅助线,确定内框左下角点绘辅助线,确定内框左下角点命令:_line 指定第一点:(点击外框的左下点)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10,10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回车,绘制好辅助线,

54、见图5-23)图5-22绘制内外图框(一)设置比例、图纸大小及图框(一)设置比例、图纸大小及图框 图5-23 绘制辅助线 (一)设置比例、图纸大小及图框(一)设置比例、图纸大小及图框(2)绘制内框绘制内框命令:_rectang指定第一个角点或 倒角(C)/标高(E)/圆角(F)/厚度(T)/宽度(W):(捕捉辅助线的上端点,鼠标点击)指定另一个角点或 面积(A)/尺寸(D)/旋转(R):d指定矩形的长度:400指定矩形的宽度:277指定另一个角点或 面积(A)/尺寸(D)/旋转(R):(鼠标在屏幕右上角点击)命令:(选择辅助线)命令:_erase 找到 1 个(点击“删除”键,删除辅助线,结果

55、见图5-21中的内框)(一)设置比例、图纸大小及图框(一)设置比例、图纸大小及图框绘制内框方法二:绘制内框方法二:1 在主结构线图层中,绘制长度为400mm、宽度为277mm的内框;2 以10作为偏移距离,以内框为偏移基准,向外偏移,得到外框,外框大小为420.00mm297.00mm;3 选中外框,将外框的图层转换成图框图层,结果见图5-21中的内外框。(二)画建筑轴线和设备中心线(二)画建筑轴线和设备中心线首先进入中心线图层,根据设备的具体尺寸及绘图比例和图幅布置情况,绘制中心线。在绘制前必须对中心线进行定位,需要确定设备中心线的第一点。图5-24 全图中心线布置(1)绘制)绘制P1P2所

56、在直线所在直线命令:_line 指定第一点:56,212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190,212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二)画建筑轴线和设备中心线(二)画建筑轴线和设备中心线1、厂房建筑轴线、厂房建筑轴线 采用中心线图层绘制。图5-25 厂房建筑中心线(二)画建筑轴线和设备中心线(二)画建筑轴线和设备中心线(2)绘制)绘制P3P4所在直线所在直线命令:_line指定第一点:56,145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190,145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3)绘制)绘制P1P3所在直线所在直线命令:_line指定第一点:82,216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82,112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57、:(二)画建筑轴线和设备中心线(二)画建筑轴线和设备中心线 (4)绘制)绘制P2P4所在直线所在直线 命令:_line指定第一点:181,112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181,216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5)绘制)绘制P5所在的垂直直线所在的垂直直线 命令:_line 指定第一点:141,214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141,203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二)画建筑轴线和设备中心线(二)画建筑轴线和设备中心线(6)绘制)绘制P6所在的垂直直线所在的垂直直线命令:_line指定第一点:136,138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136,161指定第一点:136,138指定下一点或

58、 放弃(U):136,161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二)画建筑轴线和设备中心线(二)画建筑轴线和设备中心线2、室内各设备中心线、室内各设备中心线 采用中心线图层绘制。P1、P3:换热器中心点,P5、P6、P7:空气压缩机中心点P2、P4:储罐中心点。图5-26 室内各设备中心线(二)画建筑轴线和设备中心线(二)画建筑轴线和设备中心线3、剖视图中设备中心线、剖视图中设备中心线 采用中心线图层绘制。剖视图为图纸下方的A-A剖视图。图5-27 剖视图中心线(三)画主体结构(三)画主体结构1、厂房建筑平面图的绘制、厂房建筑平面图的绘制 采用建筑物轮廓线图层绘制。具体绘制过程:命令:_offset(

59、选中图5-25中的P1P2直线段)当前设置:删除源=否 图层=源 OFFSETGAPTYPE=0指定偏移距离或 通过(T)/删除(E)/图层(L):4指定要偏移的那一侧上的点,或 退出(E)/多个(M)/放弃(U):(点击P1P2直线段下方)选择要偏移的对象,或 退出(E)/放弃(U):(选中P1P2直线段)(三)画主体结构(三)画主体结构指定要偏移的那一侧上的点,或 退出(E)/多个(M)/放弃(U):(点击P1P2直线段上方)选择要偏移的对象,或 退出(E)/放弃(U):(选中P3P4直线段)指定要偏移的那一侧上的点,或 退出(E)/多个(M)/放弃(U):(点击P3P4直线段下方)选择要

60、偏移的对象,或 退出(E)/放弃(U):(选中P3P4直线段)指定要偏移的那一侧上的点,或 退出(E)/多个(M)/放弃(U):(点击P3P4直线段上方)(三)画主体结构(三)画主体结构选择要偏移的对象,或 退出(E)/放弃(U):(选中P1P3直线段)指定要偏移的那一侧上的点,或 退出(E)/多个(M)/放弃(U):(点击P1P3直线段左方)选择要偏移的对象,或 退出(E)/放弃(U):(选中P1P3直线段)指定要偏移的那一侧上的点,或 退出(E)/多个(M)/放弃(U):(点击P1P3直线段右方)选择要偏移的对象,或 退出(E)/放弃(U):(选中P2P4直线段)(三)画主体结构(三)画主

61、体结构指定要偏移的那一侧上的点,或 退出(E)/多个(M)/放弃(U):(点击P1P3直线段左方)选择要偏移的对象,或 退出(E)/放弃(U):(选中P2P4直线段)指定要偏移的那一侧上的点,或 退出(E)/多个(M)/放弃(U):(点击P2P4直线段右方)选择要偏移的对象,或 退出(E)/放弃(U):(回车确定)(三)画主体结构(三)画主体结构然后通过把厂房主体结构线转换到建筑线图层,并通过菜单中“修改”“修剪”命令把主体结构线修剪成矩形,再通过“直线”命令绘制出门窗,最终得图5-28。图5-28厂房主体结构(三)画主体结构(三)画主体结构2、厂内主要设备绘制、厂内主要设备绘制 采用设备主结

62、构线图层绘制。以塔为例。塔的主体是由一个矩形筒体和两个封头组成,具体命令及操作步骤如下。方法一:方法一:筒体主结构线的绘制:筒体主结构线的绘制:在绘制时首先利用筒体中心线和封头与直边交界线(上面那条)的交点作为基点,向下作一条垂直直线,利用该直线的下端点作为绘制筒体主结构线的起点,利用相对坐标、偏移、镜像等工具完成最后的绘制工作。(三)画主体结构(三)画主体结构方法方法二:二:筒体的绘制筒体的绘制命令:_rectang指定第一个角点或 倒角(C)/标高(E)/圆角(F)/厚度(T)/宽度(W):(以定位点为矩形的一个定点)指定另一个角点或 面积(A)/尺寸(D)/旋转(R):d(选中输入尺寸)

63、指定矩形的长度:2.8(输入所要矩形长度)指定矩形的宽度:60(输入所要矩形宽度)指定另一个角点或 面积(A)/尺寸(D)/旋转(R):(回车确定)(三)画主体结构(三)画主体结构封头的绘制(以圆形封头为例)封头的绘制(以圆形封头为例)命令:_explode选择对象:找到 1 个(点击矩形)选择对象:(回车确定,将矩形炸开,以便于后续操作)命令:_arc(绘制上封头)指定圆弧的起点或 圆心(C):_endp 于(捕捉P2点)指定圆弧的第二个点或 圆心(C)/端点(E):c指定圆弧的圆心:_mid 于(捕捉P1P2线段中点作半圆形封头圆心)指定圆弧的端点或 角度(A)/弦长(L):_endp 于

64、(捕捉P1点,回车确定,得到上封头。)(三)画主体结构(三)画主体结构图5-29 塔设备下封头的绘制方法相似,也可利用“镜像”命令绘制下封头,结果见图5-29。(三)画主体结构(三)画主体结构多个设备成阵列排列,具体绘制步骤如下。1法:法:点击工具栏中的阵列工具图标,弹出阵列设置对话框,点击“选择对象”按钮,选取前面已绘好的塔设备,再点击鼠标右键返回对话框设置相关参数,如图5-30所示,设置完毕后点击“确定”,结果如图5-31所示。2法:法:从下拉菜单“修改”中点击“阵列”,得到阵列设置对话框。(三)画主体结构(三)画主体结构图5-30 阵列设置对话框(三)画主体结构(三)画主体结构当相同设备

65、不是等距排列,但是都在同一水平线当相同设备不是等距排列,但是都在同一水平线上,这时可以使用上,这时可以使用“带基点复制带基点复制”命令来完成其绘命令来完成其绘制,操作过程如下。制,操作过程如下。命令:_copy选择对象:指定对角点:找到 6 个选择对象:指定基点或 位移(D):(启动“带基点复制”命令,并确定基点)指定第二个点或:30,0指定第二个点或 退出(E)/放弃(U):90,0指定第二个点或 退出(E)/放弃(U):(回车确定,结果见图5-32)(三)画主体结构(三)画主体结构图5-31 成阵列排列 图5-32 非等距排列(三)画主体结构(三)画主体结构3、剖面图的绘制、剖面图的绘制剖

66、面图的绘制方法与平面图的绘制方法相似。完成后可得图5-33。图5-33 剖视图(三)画主体结构(三)画主体结构图5-34 设备及厂房主体结构示意图(四)标注(四)标注 1、标注建筑轴线编号、标注建筑轴线编号 (1)绘制定位园 (2)在定位园内标注轴线编号 (3)将已编号的定位园复制到各轴线末端,然后 通过“修改”命令将轴线编号改至正确编号 2、标注设备位号、标注设备位号 3、标注平面尺寸、标注平面尺寸 (1)设置标注样式 (2)标注平面定位尺寸 4、标注高度尺寸、标注高度尺寸(五)注写有关说明及绘制设备一览表、标题栏等表格(五)注写有关说明及绘制设备一览表、标题栏等表格标题栏可以先在Word文档中以表格形式编制完毕后再插入到AutoCAD图中;也可以直接应用AutoCAD进行绘制,其主要步骤为:绘制标题栏的外框尺寸;通过偏移产生内部线条;通过修剪、打断生成其基本框架;通过图层置换,改变所需要改变的线条。经过以上4个步骤,就可以完成标题栏线条的绘制,然后根据具体内容,利用文字输入工具输入有关文字。本章思考题本章思考题 1.车间设备布置要考虑哪些问题?2.工艺对设备布置有哪些要求?3.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