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上传人:wen****ng 文档编号:161027780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考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高考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历年高考中古诗词鉴赏题考生失分普遍较多,因为这类题目牵涉的知识面广,对考生的理解欣赏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所以难度较大。但这类题型并不是没有规律可循的,下面介绍古诗词鉴赏的一般步骤以助高中学生轻松攻克难题。第一步:先看一下诗歌是属于哪一类。 古诗一般选择唐诗宋词,以抒情诗居多,抒情诗可分写景抒情,借古感怀,托物言志。写景抒情诗主要把握景和情的关系;借古感怀诗,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关系,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古讽今;托物言志诗主要领悟物和志的关系,借何物显何志,这是第一步。例如: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衣砧

2、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注:离歌:离别之歌。 关城:潼关、函谷关。御苑:皇家的宫苑。 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这很明显是一首借景抒情诗,只要搞清楚景与情的关系鉴赏就不会出问题。这首诗的首联、颔联借“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这是一般送别诗最常见的做法。再如唐代王冕的一首咏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这首诗很明显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突出了她耐寒(冰雪林中著此身)、清高(

3、不同桃李混芳尘)、报春(散作乾坤万里春)的特点,同时又运用了衬托(用冰雪衬托梅之坚毅)、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的手法,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第二步:看诗词的前半部分,想一想,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什么画面,这些画面有什么特点,对诗歌的中心有什么作用(这实际是景情相碰,就是把握意境)。如下面一首诗:送友人 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这是首送别诗,充满诗情画意。首联工对,写得别开生面。先写作别处的山水:青山横亘外城之北,白水环绕东城潺流。“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刻出山

4、之静态,“绕”字画出水之动态。如此描摹,挥洒自如,秀丽清新。中间二联切题,写分手时的离情别绪。前两句写对朋友飘泊生涯的关切,落笔如行云流水,舒畅自然。后两句写依依惜别的心情,巧妙地以“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写得有景有情,情景交融。尾联更进一层,抒发难舍难分的情绪。色彩鲜艳,语言流畅,情意宛转含蓄,自然美与人情美水乳交融,别是一番风味。第三步:到诗词的后半部分去找诗的中心(作者要抒的情要表达的志)如: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上心头。这首散曲作者选择了在中国诗词中具有传统表现力的两样事物

5、“梧叶”和“芭蕉”来描绘雨景,表达愁思。梧叶飘零,表明秋已来临,雨点打在芭蕉上,恰似打在心上,引起无限愁思。两个“一声”,极状梧叶越飘越多,秋气逼来之紧;两个“一点”,形容愁思之多犹为雨点。因为思归难以安寝,因为思归棋盘懒收,客居孤馆,夜雨添愁,无法排遣,只有长叹了。爱妻可怜,二老可忧,凡此种种,一齐袭上心头。第四步:做到五必看:必看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必看作者(知作者风格);必看注释(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必看名句(中心诗眼常常在此);必看题干(题干的指向性很强,必须看清要求)。例如:近试献张水部唐 朱庆馀洞房昨夜罢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

6、入时无?这首诗初看好像是写一个新娘子新婚之夜的紧张与不安的,但结合诗题仔细分析却不是这么简单。这首诗的题目暗示诗歌的思想内容,委婉含蓄。通篇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把一个考生临考前紧张不安,并希望自己的好友张水部帮助自己过关的心情比作新嫁娘着急等待见公婆的惶恐,并且希望自己的丈夫帮自己过关的心情,贴切生动。如果不分析题目鉴赏诗歌就可能发生偏差。再如2002年的高考题,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摸鱼儿 宋 辛弃疾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簷蛛网,尽日

7、惹飞絮。长门事,准擬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楼,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注释:长门事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别居长门宫。陈皇后闻司马相如文名,奉黄金百斤,请司马相如写长门赋代为陈情,武帝阅后深为感动,陈皇后复得宠幸。蛾眉曾有人妒屈原遭奸臣嫉妒和排挤,被放逐后,屈原在离骚里将此事比成蛾眉(美貌女性)遭妒。玉环飞燕皆尘土杨玉环,赵飞燕曾以美貌受唐玄宗、汉武帝宠幸,但都死于非命。问题:1、词中“玉环飞燕皆尘土”的寓意是什么?2、这首词的主题集中体现在一个“愁”字上,“愁”指什么?为什么说“闲愁最苦”?要回答这两个问题首先必须

8、仔细看诗后的注解,明白作者用典的用意;其次必须对辛弃疾这个作者的生平和创作风格有所了解。这样就不难答出第一题的寓意是暗指朝中巧言令色的奸臣小人绝没好下场;第二题的闲愁指想抗金却壮志难酬的愁绪,这种空有报国之志却无法实现的愁绪是最苦的。所以这五必看是很重要的。最后第五步:看一看诗歌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这样古诗鉴赏就很容易做了。组织成文时一般可用这样的表达程式:这是一首什么类型的诗,诗人摄取了哪些景物组成了怎样一幅画卷(或通过什么形象的描写刻画),从中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在艺术特色上,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例如: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宣城见杜鹃花 李白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问题:请就本诗的思想内容作具体鉴赏,80字左右。近年的高考鉴赏题大多都是这种类型,要回答好这类题目,按以上提到的表达程式是很容易成文的,下面是参考答案: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思乡诗,诗人提到的子规鸟是作者家乡“蜀国”的景物,由于作者在宣城看到杜鹃花,自然就联想到家乡的子规鸟,因此,子规鸟所起的作用是引起作者的思乡情感。诗的最后两句最大特色就是数字的重叠使用,加强了情感的表达。“一叫一回肠一断”表现杜鹃鸟叫声的凄惨,使人肠断,而“三春三月忆二巴”写出在美好的季节中,自己对故乡美好的思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