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单元检测

上传人:wuli****0220 文档编号:161022461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6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单元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单元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单元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单元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单元检测(3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单元检测(八)(含第一章、第二章)(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60分)1右图为人体体液流动交换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A、B、C依次为消化液、血浆、尿液BA、B、C依次为血浆、细胞内液、尿液CB、C、D依次为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DB、C、D依次为组织液、淋巴、细胞内液解析:本题考查内环境不同成分间的关系,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在体液的不同成分间,组织液与细胞内液间、与血浆间为双向渗透关系,故B为组织液;组织液单向渗透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液,而淋巴液又通过淋巴回流进入血管,故A为血浆,D为淋巴,C为细胞内液。答案:C2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稳态

2、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D当血液成分稳定时,人不会发生疾病解析: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并不仅仅与血液成分的变化有关,如白化病等。答案:D3(2012年四川卷)给实验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随着曲线a的下降,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加快B曲线b的上升是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等细胞的结果C当胰岛素浓度为40U/mL时,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会维持相对稳定D高浓度胰岛素条件下,下丘脑中控制胰岛A细胞分泌的神经中枢处于抑制状态解析:胰岛素既可抑制肝细胞中糖元分解和非糖

3、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又可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及肝细胞、肌肉细胞合成糖元。a曲线表示血糖补充速率的变化曲线,随a的下降,非糖物质向糖的转化减弱,A错;b曲线表示血糖消耗速率曲线,其过程中有胰岛素促进。肝脏、肌肉合成糖元的作用,B正确。由图,当胰岛素浓度为40U/mL时,血糖补充速率,消耗速率不同,血糖浓度不会长时稳定,C错;高浓度胰岛素条件下,血糖浓度很低,下丘脑中控制A细胞分泌的神经中枢处于活跃状态。答案:B4(2012年江苏徐州高三学情调查)影视明星陈宝国做的“水宜生”广告中提到“喝水喝出健康来”,宣称能将水变为弱碱性,长期饮用这种“健康活水”,可以改变酸性体质。人在剧烈运动后,积累的酸性

4、物质、调节内环境pH恢复正常的主要物质是()A乳酸、Na2HPO4/HaH2PO4B乳酸、NaHCO3/H2CO3C丙酮酸、Na2HPO4 /NaH2PO4D丙酮酸、NaHCO3/H2CO3解析:人在剧烈运动过程中,肌肉通过无氧呼吸会产生一些乳酸;NaHCO3/H2CO3是一对pH缓冲对,且缓冲作用较大,故B符合题意。答案:B5(2012年江西临川一中高三一模)稳态被破坏后,细胞新陈代谢发生紊乱的根本原因是()A温度条件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要求B渗透压条件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需要C酸碱度条件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要求D细胞内复杂的酶促反应受到严重影响解析:细胞代谢是细胞内发生的

5、一系列化学变化的总称,这些化学反应需要酶的催化,而酶发挥活性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等条件。稳态被破坏,温度和pH等的改变使酶促反应受到影响,从而使代谢紊乱。答案:D6(2012年广东肇庆一模)下图细胞、和物质E、F的关系可能是()细胞细胞物质E物质FA下丘脑细胞垂体细胞促甲状腺激素受体B效应T细胞病原体抗体抗原C甲状腺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激素受体D传出神经元传入神经元神经递质受体解析:下丘脑细胞产生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作用于抗原;当甲状腺细胞产生的甲状腺激素在血液中含量偏多时,通过负反馈调节作用于垂体;传出神经元产生的神经递质不能逆向作用于传入神经元,只能作用于效应器

6、。答案:C7(2012年山东日照一中高三一模)某人不小心从高处摔下,到医院检查,下列与确定此人神经中枢受损无关的检查是()A针刺双脚观察是否有反应B检查血细胞的数量是否有变化C检查膝跳反射是否正常D要求此人复述医生的一段话解析:针刺双脚的反应和膝跳反射的完成途径是反射弧,反射弧具有完整性,反射才能完成;能否复述医生的一段话与听觉中枢、运动中枢和语言中枢是否受损有关;血细胞的数量多少与神经中枢无关。答案:B8科学家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的沉默之谜。此前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请你推测科学家对此项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最可能是()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突

7、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突触前膜不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ABCD解析:“沉默突触”说明冲动传递有障碍,是有可能的,但中的细胞核可能存在于突触小体所属的神经元的胞体中,突触小体中有无细胞核不能确定;中有无受体对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无影响。答案:D9如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a、b、c代表激素),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Bc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C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D在调节水平衡过程中,下丘脑只有合成、释放d激素的作用解析:由题意可知,d激素为抗利尿激素,下丘脑只能合成抗利尿激素,而其

8、释放由垂体完成。答案:D10如图是下丘脑及其直接或间接支配的有关腺体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表示促进,“”表示抑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a分泌的某种物质可用于胚胎工程中供、受体的处理Ba与c两者的分泌物可对某一生理活动起促进作用 Cc不仅有分泌功能,而且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Da、b、c三者中,c对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影响最小解析:图中a代表垂体,b代表甲状腺或性腺或肾上腺,c代表下丘脑。垂体可以分泌促性腺激素,该激素可用于胚胎工程中对供、受体的同步发情处理;下丘脑是人体的内分泌中枢,对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答案:D11下图是甲状腺分泌活动的一种调节机制示意图。对有关环

9、节正确的理解是()Aa、b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a和b同时作用于z,对c产生促进作用C表示反馈调节信息Dx、y分别表示脑垂体和下丘脑解析:A错误:a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B错误:a作用y,然后促使y释放b,由b促进c的产生;D错误:x表示下丘脑,y表示垂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可以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答案:C12(2012年天津卷)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激素的变化能调节其对刺激的适应能力。下图为皮质醇分泌的调节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运输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图中M促进皮质醇分泌的

10、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C皮质醇作用的靶细胞还包括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D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含量先升高后逐渐恢复解析:运输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该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垂体细胞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使其产生皮质醇,调节细胞代谢,该过程为神经体液调节;皮质醇既可调节细胞代谢又可抑制下丘脑垂体的分泌活动从而使体内皮质醇含量趋于稳定。M为促肾上腺激素,其对肾上腺的作用为体液调节。B错。答案:B13(2012年江苏卷)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与机体免疫有关B浆细胞能增殖分化成具有分裂能力的记忆细胞CHIV病毒主要攻击T细胞导致免疫

11、功能严重缺陷D大规模饲养家畜时合理使用动物激素可提高免疫力解析: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有分裂能力。答案:B14(2012年河北衡水一中高三一模)为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幼年动物发育”的作用,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将一只幼年家兔的甲状腺摘除并缝合后进行观察。作为对照,他们还应该()A用一只成年的家兔做同样的实验B用一只幼年家兔外源补充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环境中观察C用一只相似的幼年家兔在颈部切开伤口并缝合,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D用一只幼年家兔做相同处理后,外源补充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解析:根据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将一只幼年家兔的甲状腺摘除”的对照实验应是用一幼年家兔做相同处理后,外

12、源补充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答案:D15下列与高等动物的激素调节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人吃食物时唾液腺分泌唾液B人的血糖浓度保持相对稳定C雄鹿到一定年龄后会长出发达的鹿角D给青鱼注射鲤鱼垂体的提取物能促进青鱼卵巢成熟解析:人的血糖浓度保持相对稳定,是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调节的结果;雄鹿到一定年龄后会长出发达的鹿角,这是雄鹿性成熟的标志,是性激素作用的结果;给青鱼注射鲤鱼垂体的提取物能促进青鱼卵巢成熟,是因为垂体中含有促性腺激素,能促进卵巢成熟;人吃食物时唾液腺分泌唾液,是食物刺激味觉感受器,味觉感受器受刺激后产生兴奋,传到大脑的唾液分泌中枢,引起唾液腺分泌唾液,是神经调节的结果。答案:

13、A16有容积相同的几只玻璃缸,同龄且发育状态相同的小蝌蚪60只,蝌蚪常用饲料,未经处理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甲状腺激素,50温水处理了10分钟的原来具有生物活性的甲状腺激素等。设计了实验探究甲状腺激素处理后的生物活性变化。见下表(代表等量加入):玻璃缸编号蝌蚪数常用饲料甲状腺激素50 10 min甲状腺激素甲20乙20丙20观察蝌蚪完成发育所需的天数,下列预期及分析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现象:若乙丙甲,结论:甲状腺激素处理后活性不变B现象:若甲丙丙乙,结论:甲状腺激素处理后活性降低D现象:若甲乙丙,结论:甲状腺激素处理后活性升高解析:在上述对照实验中,甲为空白对照组,乙、丙两组中甲状腺激素用高温

14、处理与否是单一变量,乙与丙相同则说明用高温处理,甲状腺激素的活性不变,丙与甲相同则说明用高温处理,甲状腺激素失活,但现象为甲丙乙。若甲丙乙,说明用高温处理后甲状腺激素仍有活性但低于不用高温处理的。若甲乙丙,说明用高温处理后,甲状腺激素的活性升高。答案:B17图甲表示人体内ADH(一种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图乙是正常人一次性饮入1 000 mL清水后排尿率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图中ADH表示抗利尿激素,它的分泌由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引起B图甲中显示的ADH合成、分泌发生变化的调节方式属于神经调节C图甲中a、b、c分别表示促进、抑制、促进D根据图甲提供的信息,引起图

15、乙中AB结果的原因是ADH合成、分泌增加解析:根据图甲可知,ADH分泌的刺激是血浆渗透压升高,因此,可以推测ADH代表抗利尿激素,它是由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引起垂体后叶相应部位释放的。图甲中显示的ADH合成、分泌是神经调节的结果。图甲中a表示ADH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b表示水的重吸收增加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对血浆渗透压感受器刺激减弱(抑制作用),c表示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引起后者兴奋产生冲动,引起垂体释放ADH。图乙中AB表示机体排尿量增加,它是由ADH的合成、分泌减少引起的。答案:D18如图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在人体细胞中的一些变化以及相关反应,下列

16、选项叙述错误的是()AH5N1与HIV在宿主细胞内的遗传信息表达过程不同B过程中涉及的碱基互补是AT、GC、TA、CGC吞噬细胞在b与a结合产生沉淀后的作用与在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D注射人用禽流感疫苗可通过体液免疫,刺激X细胞内的基因选择性表达产生b,防止病原体进入细胞解析:HIV在人体细胞内有逆转录过程,而H5N1则没有该过程;都是以R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碱基互补不会出现AT和TA,而是AU和UA;b与a结合产生沉淀后,吞噬细胞将其吞噬消化,在过程中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H5N1后,使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抗原;在病毒感染中体液免疫可阻止病毒通过血液循环而播散。答案:B19(2012年四川

17、卷)科研人员为研究脾脏中某种淋巴细胞(简称M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组别处理方式检测结果实验组用肺癌细胞抗原处理M细胞后,分离出M细胞与胸腺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再分离出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部分淋巴细胞能杀伤肺癌细胞对照组未经处理的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淋巴细胞均不能杀伤肺癌细胞下列对该实验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实验证明M细胞能够将肺癌细胞抗原呈递给胸腺淋巴细胞B经M细胞刺激后部分胸腺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细胞C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增强效应T细胞杀伤力的淋巴因子D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特异性识别肺癌抗原的免疫球蛋白解析:本实验中M细胞可将抗原呈递给T淋巴细

18、胞,产生淋巴因子并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A、B、C正确,本实验没有涉及体液免疫,实验组培养液中无相应免疫球蛋白产生,D错。答案:D20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等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春夏季。该病毒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A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抗体消灭B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抗体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消灭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抗体消灭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干扰素消灭解析:由题干“机体可以对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知,肠道病毒引起的免疫为细胞免疫,与靶细胞接

19、触的是效应T细胞,不是效应B细胞和抗体。最终消灭肠道病毒的是抗体,不是干扰素,干扰素属于淋巴因子,仅起到增强其他免疫细胞杀伤力的作用。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8分)(2012年山东卷)人手指意外触到蜡烛火焰,引起屈肘反射。其反射弧示意图如下。(1)图中神经元a产生的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上以_形式进行传导。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引起突触前膜内_释放神经递质,该递质与神经元b细胞膜上_结合,使神经元b兴奋。神经元b的神经冲动进一步引起神经元c兴奋,最终导致屈肌收缩。(2)图中M点兴奋时,此处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若N点受刺激产生兴奋,则在神经元b上_(填“有”或“无”)膜电

20、位的变化,其原因是_。(3)手指意外触到火焰引起局部皮肤红肿,是因为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加,_引起组织间隙液体积聚。若手指伤口感染,可引起体液中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抵御病菌侵害,此过程属于_免疫。解析:(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或神经冲动或电信号)形式传导,当传到神经末梢时,引起突触前膜内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与下一神经元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2)神经纤维上某点兴奋时,神经纤维膜两侧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N点受到刺激产生兴奋,由于突触的单向传递,兴奋不能传到神经元b。(3)手被火烧引起局部红肿是因为皮肤毛细血管舒张,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造成血浆外渗,引

21、起组织水肿,伤口感染,吞噬细胞、杀菌物质对病菌的抵御无选择性为非特异性免疫。答案:(1)局部电流(或电信号、或神经冲动)突触小泡(特异性)受体(2)内正外负无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3)血浆中的蛋白质和液体渗出非特异性22(10分)(2012年江苏高三调研)为研究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科学家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在蛙的坐骨神经表面放置两个电极,连接到一个电表上(电表指针偏转方向代表电流方向)。静息时,电表没有测出电位差(如下图中所示)。若在图所示神经右侧的相应位置给予一适当的刺激,则电流表指针偏转的顺序依次为B 依据所观测到的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绘制出的电流变化情况曲线是

22、下图中的_。该实验表明:在一个神经元内,兴奋是以_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2)某反射弧结构完整,效应器为骨骼肌。科研人员用电极分别刺激传入神经和骨骼肌,同时用电流表分别记录传出神经的电流变化情况,则两次电流表的偏转情况依次为_、_。(3)某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分离获得两个蛙的心脏:第一个蛙心带有完整神经,第二个蛙心通过手术剔除全部神经。将两个蛙心都装上蛙心插管,并充以少量“任氏液”。持续刺激第一个蛙心脏的神经几分钟,发现心跳加速;随即将其中的任氏液吸出并转移到第二个未被刺激的蛙心脏内,发现后者的跳动也加速了。实验中的“任氏液”相当于蛙体内的_(填成分名称),以维持蛙心正常的生理功能。根据该实验

23、,可以作出的推断为_。答案:(1)ABC(B)C局部电流(或电信号)(2)偏转不偏转(3)组织液(或内环境、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神经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后,会分泌某种化学物质(神经递质),引起心脏兴奋而(加速)跳动23(12分)下图为人体味觉感受器“味蕾”的主要细胞味觉细胞,其周围有直接与味神经相连的感觉神经末梢包绕,当味觉信号分子与味觉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后,引起一系列变化,导致突触小泡移动附着在突触前膜,通过胞吐作用释放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并与a处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引起感觉神经元末梢兴奋进而产生味觉。请结合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味觉信号分子与味觉细胞膜上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的功能

24、。味蕾细胞与分泌神经递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_。(2)a的结构名称_,其上也含有识别神经递质的受体。当神经递质与a处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引起a处膜内、外电位的分布是_,味觉信号经味神经传入中枢,产生味觉,图中的中枢是指_。(3)图中Ca2的运输与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神经纤维上_的运输方式一样,都属于_。答案:(1)信息传递高尔基体较发达(2)突触后膜内正外负大脑皮层(3)Na协助扩散24(10分)(2012年山东潍坊卷)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1)兴奋在反射弧中传导的过程中,可表示的物质是_,该物质的受体位于_上。(2)若表示促甲状腺激素,该物质

25、的受体位于细胞的细胞膜上,对该物质的分泌具有调节作用的两种激素分别是_、_。(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有_,可以代表的有_。A血红蛋白 B抗体C淋巴因子 D性激素E呼吸酶(4)胰岛素的分泌对应于图中的_,I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解析:(1)兴奋沿反射弧传导过程中,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到内环境,作用于突触后膜发挥作用。(2)促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是甲状腺,所以该物质的受体位于甲状腺细胞的细胞膜上;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对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具有调节作用,而且甲状腺激素过多可反馈抑制垂体的活动,即二者均可调节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3)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结构成分,呼

26、吸酶在细胞内合成,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均不属于内环境成分;抗体和淋巴因子是免疫活性物质,在内环境中发生作用。(4)胰岛素是由内分泌系统中的胰岛分泌的。答案:(1)神经递质突触后膜(2)甲状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甲状腺激素(3)AEBC(4)单元检测(九)(含第三章、第四章)(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60分)1如下图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分别放在甲、乙、丙三株幼苗切面端的不同位置上,然后从左侧给予光照。此实验的结果不会出现的是 ()A甲向右侧弯曲生长B乙直立生长C丙向左侧弯曲生长D甲、乙、丙都弯向光源生长 解析:甲、乙、丙三者均无尖端,故对单侧光照射均无反应;甲的左侧放有含生长素的琼脂块

27、,故左侧含生长素多,生长快,会使甲向右侧弯曲生长;乙的正上方放有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故其直立生长;丙的右侧放有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故会向左侧弯曲生长。答案:D2下图为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两种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这两种现象的产生都与单侧光影响了生长素分布有关B甲图中生长素在背光侧多,细胞伸长快,所以出现向光生长现象C乙图中茎的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D乙图中植物根水平生长,以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 解析:甲、乙两图现象分别是单侧光和重力影响了生长素分布造成的,A错;乙图茎两侧的生长情况是:生长素浓度低生长慢,生长素浓度较高生长快,没有体现出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错;乙图中根由于重力作用,会向地生长

28、,不会水平生长,D错。答案:B3生长素是发现最早和应用最广的一类植物激素,植物根的向水性也是由生长素引起的。引起植物向水性现象产生的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运输方向、运输方式及作用部位分别是 ()A根尖成熟区、向下运输、自由扩散、伸长区B根尖伸长区、向下运输、自由扩散、分生区C根冠、向上运输、主动运输、分生区D根尖分生区、向上运输、主动运输、伸长区 解析:生长素能促进细胞的伸长,其作用部位为尖端以下的伸长区;而主要由分裂旺盛的部位即根尖分生区产生;由产生部位到作用部位为极性运输,即只能由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根尖的形态学上端在下面,因此应该向上运输;生长素的运输为主动运输。答案:D4根据图

29、1、2分析a、b、c、d四个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正确的结论是()AabcdBcabdCbadc Dabcd解析:图1中由于玻璃隔板阻止了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所以a、b两个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相等。图2中,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由向光侧横向运输到背光侧,所以c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多于d。答案:B5(2011年浙江金华一中高三一模)图甲表示胚芽鞘生长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图乙表示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照射下的生长情况。图丙中能正确表示a、b两点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应分别是()A和 B和C和 D和解析:对于胚芽鞘来说,生长素浓度高促进作用强,而单侧光的作用是影响生长素的分布,所以a侧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作用增

30、强,b侧生长素浓度下降,促进作用减弱,二者浓度都在10121010molL1之间。答案:D6根冠内含有脱落酸,并且能主动地向根的生长部位(分生区和伸长区)运输,从而抑制该处细胞的分裂和生长。若对玉米根冠作以下四种处理,则向下弯曲生长程度最大的是()解析:由题可知脱落酸抑制根尖细胞的分裂和生长,近地侧脱落酸含量越高,背地侧脱落酸含量越少,则根尖向下弯曲生长程度越大。比较四个图,C、D分别半个根冠,产生的脱落酸就要比A、B少一半,且B图的云母片使脱落酸无法向背地侧运输,即B图背地侧脱落酸含量最少,近地侧脱落酸含量最多,故B弯曲程度最大。答案:B7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一位

31、同学用几种不同浓度的萘乙酸(一种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扦插枝条基部,然后在沙床中培养,观察生根情况。图甲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对根的促进作用的示意图,图乙为仅用萘乙酸处理枝条生根的情况,请据两图判断,在下列各浓度值中,最好选用()A3 mgmL1 B6 mgmL1C9 mgmL1 D4.5 mgmL1解析:根据实验结果可以排除C项。A和B项的浓度差别很大,而生根情况几乎一致,显然这两个不可能都是“最适浓度”,据图甲可知,A项3 mgmL1相当于b点,B项的6 mgmL1相当于d点,所以最适浓度应在36 mgmL1之间。答案:D8下列四个图中,能正确反映生长素浓度与芽生长关系的是(侧芽

32、1、侧芽2、侧芽3分别表示距顶芽的距离由近到远)()解析:植物的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部位,使第一个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最高,从而抑制了它的生长。答案:B9(2012年河南开封市高三一模)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得到了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有关本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的自变量是NAA溶液浓度的大小B银杏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会影响实验结果C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cD各组枝条用NAA处理的时间应该相同解析: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需要设计多组实验,实验时需要配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NAA溶液,除了N

33、AA溶液的浓度不同外,其他条件要相同,由曲线可知,在一定范围内,随NAA溶液浓度的增大,插条平均生根数目也增多,但不知生根数目最多的NAA溶液的浓度是多少,可能当NAA溶液浓度大于c时,生根数目会更多。答案:C10为验证生长素对果实发育的影响,将黄瓜雌花在开花前套袋,平均分为1号、2号两组后作如下处理:1号开花后在雌蕊的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再套袋;2号开花后人工授粉。此设计的缺陷是()A2号花未涂一定浓度的生长素B1号未进行人工授粉C缺乏自然传粉的雌花D缺乏只作套袋处理的雌花解析:实验设计中,通常要设计对照组,通过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以消除或减少实验误差,并鉴别实验中的处理因素同非处理因

34、素的差异。本实验设计中1、2号均为实验组,缺乏只作套袋处理的雌花作对照。答案:D11下图是按我国某一地区3次人口普查数据绘制的幼年、成年、老年人口比例示意图,以下对该图的分析中,正确的是()zA1982年该地区人口密度最大B3次普查的人口年龄组成都属于增长型C该地区男女性别比例为106100D2000年后该地区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解析:由图可知:三次普查均为增长型,所以2000年的人口密度最大。由于3次普查的人口年龄组成都是幼年个体数目大于老年个体数,所以均为增长型;图中的信息未显示男女性别的比例,所以无法判断该地区的男女性别比例为多少;2000年的幼年个体数远远大于老年个体数,属典型的增长型,

35、所以2000年后该地区人口数量呈上升趋势。答案:B12(2012年河南三门峡高三一模)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 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由于灰苍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推测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可能()A小于92只 B大于92只C小于161只 D大于161只解析:根据公式:第一次标志数/种群数量第二次标志数/第二次捕获数,故种群数量504213161,但由于灰苍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所以灰苍鼠重捕时带标记的个体数量应多

36、于13只,因而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应小于161只。答案:C13(2012年江苏沛县高三一模)下列选项中,对种群密度影响最严重的是()编号生态系统采收对象现有生物量年增长率/%年采收量马尾松林马尾松200000 m321000 m3淡水湖泊鲫鱼10000 kg353600 kg山地甘草1000 kg20300 kg滩涂沙蚕10000 kg30500 kgA. BC D解析:本题考查种群密度的相关知识。种群密度的变化取决于年增长率和年采收率,各组计算结果为:年增加1.5%,年减少1%,年减少10%,年增加25%。答案:C14(2012年启东中学模拟)如图表示种群增长率与时间关系的变化曲线,下列

37、说法正确的是()A该曲线表明,种群数量的变化只与时间有关而与其他物种无关BCD段种群数量下降,主要原因有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C该图可表示密闭的恒定容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增长率的变化曲线D若该种群为海洋经济鱼类,种群数量最好保持在C时期的水平解析:C点的种群增长率最大,种群数量为K/2,所以在海洋经济鱼类捕捞时,种群数量保持在K/2的水平。使种群的增长率最大;若该曲线为某生态系统中某一种群增长率变化曲线,则与食物、天敌等其他物种有关;CD段种群数量是增长的而不是下降的,只是相对C时期增长得慢了;密闭的恒定容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增长率会出现负值(即死亡率大于出生率)。答案:D15(2012年江西

38、赣州质检)假定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右图表示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0a年,种群数量不变,其年龄组成是稳定型 Bab年,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Cbc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S”型增长Dcd年,种群数量增加,其年龄组成是增长型解析:识图时,一定要注意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含义,还要注意曲线的起点、转折点、交点、终点和曲线的变化趋势。值表示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当1时,则种群数量不变;l,种群数量增加。在bc年间,前一段时间种群数量下降(1对应的时间段)。答案:C16(2012年苏、锡、常、镇四市一次调查)下列对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

39、动态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之前应振荡试管,有利于正确计数B先将培养液滴在计数板上,轻盖盖玻片防止气泡产生C当一个小方格中酵母菌数量过多时,应将培养液按比例稀释处理D压在方格边上的酵母菌,只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个体数解析:振荡试管有利于酵母菌均匀混合,有利于正确计数;应先将盖玻片盖上再将培养液滴在计数板的一侧,便于计数,酵母菌数量过多不好计数,应将培养液按比例稀释处理;计数方格内的酵母菌时,应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个体数和方格内的个体数。答案:B17(2012年山西忻州模拟)如图A、B、C分别代表的是在200 m3 800 m的海拔高度范围内,山坡A、森林B、海洋C

40、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在200 m3 800 m范围内,不同区域内植物的种类出现了很大的差异,温度是影响分布的主要因素B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CB、C处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D影响B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解析: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是由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坡上温度不同所致,而B、C两处则主要是因为光照不同所致。由于A处的阔叶林和针叶林生长在不同的地段,因此属于不同的群落,不能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影响陆地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是光照

41、强度,影响水域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是光质,即不同波长的光。答案:C18(2012年山东高密一中高三质检)潮间带满潮池中常见的滨螺是捕食者,吃很多藻类,尤其喜食小型绿藻(浒苔)。下图为藻类种数与滨螺密度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各种藻类存在竞争关系B滨螺密度越大,藻类种数越多C若没有滨螺,藻类多样性会降低D滨螺在中等密度时,藻类多样性程度最高解析:藻类种数越多,多样性越高,从图中看出滨螺密度超过一定值时,滨螺密度越大,藻类种数越少。答案:B19在寒温带地区,一场大火使某地的森林大面积烧毁,在以后漫长的时间中,在原地上依次形成了杂草地、白桦为主的阔叶林、云杉为主的针叶林,这种现

42、象称为()A物种进化 B外来物种入侵C群落演替 D垂直结构解析: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过程及类型。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代替的现象叫群落演替,由于大火不一定会破坏地下根、茎或种子等,因此,该演替属于次生演替。故正确答案为C。答案:C20下列关于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样土中的小动物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D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解析:标志重捕

43、法一般用于活动能力强的较大的动物。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12分)(2011年北京昌平区高三一模)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下表是植物不同部位各种激素的相对浓度,请分析回答: 种类 相对浓度部位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茎尖幼叶伸长茎侧芽成熟叶成熟茎根根尖示含量高;示含量中等;示含量低,示无(1)植物的生长发育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目前公认的植物激素 共有五大类,除上表中的四类外,植物体内还有_属于植物激素,该激素的主要作用是_。(2)比较茎尖和伸长茎中各激素的含量,同时从细胞学基础来分析植物的生长,可以说明生长素和赤霉素主要是通过促进_而促进生长,细胞

44、分裂素主要是是通过促进_而促进生长。(3)分析研究上表可知幼叶中没有脱落酸,成熟叶中含有较多的脱落酸。某同学通过查资料得知“成熟叶叶柄容易脱落是因为成熟叶含有脱落酸,而脱落酸能促进叶柄脱落。”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这句话。实验步骤:第一步:_。第二步:_。第三步:_。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_。答案:(1)乙烯促进果实的成熟(2)细胞伸长细胞分裂(3)实验步骤:第一步:选取同一品种、生长状况良好且大小相同的植物三株,分别标记为甲、乙、丙第二步:将甲与乙植株的成熟叶切除,且在甲植株叶柄的切除处敷上含有一定浓度脱落酸的琼脂,在乙植株叶柄的切除处敷上相同大小的空白琼脂;丙植株不做以上任何处理第三步:观察并

45、比较甲、乙、丙植株成熟叶叶柄脱落的时间顺序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甲与丙植株成熟叶叶柄脱落时间差不多,均比乙植株成熟叶叶柄脱落得早,说明成熟叶叶柄容易脱落是因为成熟叶含有脱落酸,而脱落酸能促进叶柄脱落22(12分)(2012年北京海淀卷)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和脱落酸(ABA)等植物激素“五兄弟”一直是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1)人们在研究中发现,_都是以促进细胞伸长的方式来促进植物生长的。当种子发育到接近成熟时已获得发芽能力,但ABA会控制种子的休眠和萌发,使种子不会在植株上或恶劣的环境下发芽。在种子萌发方面与ABA拮抗的激素是_。(2)研究表明:在干旱状态时,植物体内的ABA会自动增加

46、,帮助气孔关闭,以控制水分散失。怎样从ABA的受体蛋白方面进行研究,去证明脱落酸具有帮助气孔关闭,控制水分散失的功能?请写出你的研究思路。_。(3)植物组织培养的MS培养基中通常还需要加入一定量的_,以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要将其置于CO2培养箱中,其中CO2的主要作用是_。(4)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_。如果对要研究的植物有关情况所知不多,可以先设计一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梯度比较大的_进行摸索,再在此基础上设计细致的实验。解析:(1)生长素和赤霉素具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而赤霉素还能够打破植物种子的休眠,与ABA具有

47、拮抗作用;(2)若要从ABA的受体蛋白方面进行研究,就需要设置ABA的受体蛋白的有无或其活性的有无作为自变量,可以通过抑制ABA的受体蛋白的活性或抑制ABA的受体蛋白基因的表达来实现;(3)植物组织培养时需要加入一定量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来调节细胞的增值与分化。动物细胞都要在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去培养,其目的是模拟动物体内的气体浓度和pH环境;(4)探究实验的目的就是研究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所以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自变量应为生长素类似物的梯度浓度,因变量则是插条生根的状况如长度、数量,在正式实验之前,可以先做一个预实验,以便于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答案:(1)生长

48、素和赤霉素赤霉素(2)寻找ABA的受体蛋白或控制ABA(相应)的受体蛋白合成的基因(或mRNA),通过抑制ABA受体蛋白的功能或抑制ABA受体蛋白基因的表达(或翻译),来观察叶片气孔运动是否有明显变化(3)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植物激素)维持培养液的pH(4)梯度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根的数目(或平均长度)预实验23(10分)种群数量变化受许多因素的影响。(1)某种昆虫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变化如图。据图回答:在温度偏离最适湿度或湿度偏离最适温度条件下,昆虫种群数量会_。一个生态因子的变化会影响_的作用。昆虫种群数量变化是温度和湿度_的结果。(2)昆虫种群的大小由种群的_决定。(3)经调

49、查,第一年此种昆虫种群数量为N0,如果在理想条件下,每年增长率保持不变,且1.3,第三年该种群数量为_。答案:(1)减少另一个生态因子综合作用(2)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3)1.69N024(6分)云杉是优良木材树种,它构成了我国西部和西南部亚高山针叶林中的一个主要森林群落类型。下图是一个云杉林群落被砍伐后所发生的几个变化阶段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采伐消退过程说明了_。(2)“复生”过程对于生物群落的变化来说属于_。(3)云杉林采伐后所发生的变化方向和速度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4)新生的云杉林和采伐前的云杉林是否一样?为什么?解析:(1)因为人类的采伐首先使云杉林这一森林群落变成

50、了一片废墟采伐遗迹。经过一定时间才会在采伐遗迹上形成杂草群落,然后再由杂草群落演替为桦、杨群落(小叶树林),故采伐消退过程说明人类活动会对群落演替产生影响。(2)因为云杉林的“复生”是在原云杉林的采伐遗迹上进行的,故“复生”过程对于生物群落的变化而言属于次生演替。(3)云杉林被采伐后,在遗迹上发生的群落演替,其方向与遗迹中原有的繁殖体,种子的种类和数量有关,与从外地传播来的植物种子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系;与从外地迁入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有一定关系。其速度与气温的变化、雨量的变化和人类的活动等均有重要关系。(4)因为原来的云杉林是初生演替的结果,它所经历的环境变化和经受的干扰与今天的次生演替有很大差别

51、,故新生的云杉林与原来的云杉林不会完全一样。答案:(1)人类活动会对群落演替产生影响(2)次生演替(3)群落内部因素:包括植物繁殖体、种子的数量及其散布、动物的活动等;外界环境因素:如气候变化、大规模地壳运动等,另外还有人类活动。(4)不完全一样。因为演替需要的时间较长,环境条件可能发生了变化。而且各种演替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所以新生云杉林和采伐前的云杉林不会完全一样。单元检测(十)(含第五章、第六章)(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60分)1(2012年济南一中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B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C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

52、食物网D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解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其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答案:C2关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物部分,不正确的叙述是()A生产者属自养型真核生物B消费者是异养型生物C分解者不仅限于腐生细菌和真菌D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者紧密联系解析:生产者包括植物和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细菌(如硝化细菌等),其中细菌是原核生物;消费者的同化作用是异养型,分解者主要是指腐生细菌和真菌,此外,以枯木和粪便等腐朽物质为食的甲虫、白蚁、蚂蚁和某些软体动物也是分解者。三者在生态系统中各司其职,紧密联系。答案:A3(2012年江苏江阴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下图表示某草地上草、虫、鸟三类生物数量的变化曲线,下

53、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依次是鸟、虫、草B生态系统崩溃的原因最可能是鸟类的锐减Cb点时甲的数量下降主要是由天敌的减少引起的Da点时甲的数量上升主要是由食物增加引起的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的变化。分析图形可知,乙是生产者草,甲是虫,丙是鸟;鸟类的锐减造成生态系统中虫的数量增多,导致生态系统被破坏;b点时,若甲的天敌减少会造成甲数量增加;由图分析,a点时甲数量上升的原因主要是其天敌鸟减少。答案:B4(2012年中原油田质检)下图是用集合的方法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其中与图示不相符的是()解析:本题利用集合的方法考查相关的概念。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地区)与海洋生态系统

54、没有共同部分,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A项错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二者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答案:A5(2012年河南新乡高三一模)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表示相关过程的能量流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C图中与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D和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解析: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等于草的呼吸作用消耗遗体残骸;分解者可从各营养级获得能量,因此在生态系统中的数量不一定最少;和分别表示兔和狐的同化量,因此/表示兔传递给狐的能量传递效率;兔的同化量摄入草的能量

55、兔的粪便量兔的呼吸作用消耗,因此D正确。答案:D6(2012年黑龙江大庆检测)下图1为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所反映的能量流动情况,图中的箭头符号为能量的流动方向,单位为kcal/(m2年);图2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图3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的图解,据图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据图1可知,在入射的太阳能中,生产者只利用了其中的1%B据图2可知为分解者,相当于图1中的A,能够利用各营养级转移来的能量C图3中猫头鹰体重每增加1 kg,至少消耗A约25 kgD据图可知,图1中的生产者相当于图2中的,相当于图3中的A解析:分析图1数据可知,15 000/1 500 0001%,A项的结论是正确的;根据能量金字塔(图2)的特点,可知为生产者、为初级消费者、为次级消费者、为三级消费者,能量金字塔中不包括分解者;图3中的A是生产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