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计量学及其医学应用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60990518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4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信息计量学及其医学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信息计量学及其医学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信息计量学及其医学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资源描述:

《信息计量学及其医学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计量学及其医学应用(2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信息计量学及其医学应用(本科,54学时)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1月1日)丛书名: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平装: 322页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开本: 16ISBN: 9787117111140条形码: 9787117111140商品尺寸: 25.6 x 18.2 x 1 cm商品重量: 558 g品牌: 人民卫生出版社发行部ASIN: B001SVC18O内容简介信息计量学及其医学应用主要内容:2000年以来,我国设置面向医药卫生领域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10102)或医学信息学(070408w)等相关专业的院校

2、急速增长,许多院校把信息计量学(或文献计量学)课程列入本科教学计划之中。医学信息管理实践和医学信息学教育的发展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材。然而多年来,信息计量学教材建设一直是专业教材建设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曾一度出现无适当教材可用的被动局面。在这种情况下,组织国内各有关教学单位的专家和教师编写适用于本学科专业特点的信息计量学教材已经成为广大师生、医学信息管理人员和卫生管理人员的共同愿望和期待。编辑推荐信息计量学及其医学应用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目录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信息计量学的产生和发展一、信息计量学的概念二、信息计量学的形成与发展三、信息计量学形成的社会背景分析第二节 信息计量学学科体系一、信息

3、计量学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二、信息计量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体系三、信息计量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第三节 信息计量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一、信息计量学的研究现状二、信息计量学的研究热点三、信息计量学的发展趋势第二章 信息计量学的理论基础第一节 信息计量的前提与本质一、信息计量学的逻辑起点二、信息计量学的学科基础三、信息计量学的局限性第二节 信息计量学的信息学基础一、自信息与熵二、鉴别信息与互信息三、信息测度理论第三节 信息计量学的社会学基础一、科学活动与马太效应二、人类行为与最小努力原则三、科学合作与社会网络关系第四节 信息计量学的情报学基础一、布鲁克斯情报学思想二、知识增长与网络三、知识基因与知识地图第三章

4、 科学信息的增长规律第一节 科学信息增长的概念一、科学信息和文献信息流二、科学知识量的增长三、科学知识增长与科学文献增长的关系四、科学信息增长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二节 科学信息增长模型一、科学信息的线性增长模型二、科学信息的指数增长模型三、科学信息的逻辑增长模型四、其他增长模型第三节 科学信息增长机制一、科学信息数量增长的原因二、影响科学信息增长的因素三、科学信息增长规律的科学解释第四节 科学信息增长规律的应用领域一、在文献信息管理中的应用二、在信息研究和决策中的应用三、在科学发展预测中的应用第四章 科学信息的老化规律第一节 科学信息老化的概念一、文献老化现象与本质二、科学文献老化与知识老化的差

5、异三、科学文献老化的测度指标第二节 科学信息老化模型一、贝尔纳的负指数模型二、巴一凯方程及莫蒂列夫修正式三、阿拉莫斯库老化模型及其参数第三节 科学信息老化机制的分析一、科学信息老化的类型和表现形式二、影响科学信息老化的因素三、科学文献增长与科学文献老化的关系第四节 科学信息老化的应用领域一、在馆藏资源优化管理中的应用二、在指导用户信息选择中的应用三、在学科发展规律研究中的应用第五章 科学信息的集中与分散规律第一节 布拉德福定律的形成背景一、几个相关概念二、布拉德福及其学术贡献三、布拉德福定律产生的背景第二节 布拉德福定律的内容一、布拉德福定律的表述二、布拉德福定律的图像描述三、布拉德福定律的数

6、学模型表示四、布拉德福定律与实际统计结果的一致性分第三节 布拉德福定律的修正与发展一、维克利对布拉德福定律的推论二、莱姆库勒对布拉德福定律的修正三、斯马里科夫统一方程四、累积优势分布机制分析第四节 布拉德福定律的应用领域一、布拉德福定律应用的基本方法与步骤二、布拉德福定律的主要应用领域三、布拉德福定律的应用条件和局限性第六章 科学信息的著者分布规律第一节 洛特卡定律的产生一、洛特卡及其学术贡献二、洛特卡定律的产生背景三、著者群体与科学生产率第二节 洛特卡定律的内容一、洛特卡定律的文字表达二、洛特卡定律的图像描述三、广义洛特卡定律及参数求解第三节 洛特卡定律的修正与发展一、洛特卡定律的验证工作二

7、、洛特卡定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三、普赖斯定律高产著者分布的数学表示四、核心著者的选择与评价第四节 洛特卡定律的应用领域一、洛特卡定律的应用二、洛特卡定律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第七章 科学信息的词频分布规律第一节 齐普夫定律的形成背景一、词频统计的产生和发展二、语言学研究及启示三、词频分布的机制第二节 齐普夫定律的基本表达一、齐普夫定律的早期研究成果二、齐普夫定律的文字描述及数学模型三、齐普夫定律的图像描述四、齐普夫定律的适用性和局限性第三节 齐普夫定律的修正与发展一、朱斯修正式二、曼德尔布罗特修正式三、齐普夫第二定律第四节 齐普夫定律的应用领域一、词表编制与词汇控制二、自动标引技术三、情报检索的

8、文档组织第五节 布一洛一齐分布的一致性一、研究思路和研究对象的一致性二、布一洛一齐分布的统一数学模型三、布一洛一齐分布与科学信息计量学理论模型第八章 信息计量研究的数据准备第一节 数据、信息与知识一、几个基本概念二、数据、信息与知识的关系第二节 信息计量的数据获取途径一、信息计量的数据来源二、信息计量的数据获取工具第三节 信息计量的数据组织方法一、秩一频率组织方法二、时序组织方法三、图表组织方法第九章 信息计量研究的基本方法第十章 引文分析法第十一章 信息计量学与医学期刊选择第十二章 信息计量学与医学信息资源管理第十三章 信息计量学与医学科研管理第十四章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计量研究附录附表主要参

9、考文献序言从1917年科尔(FJCole)和伊尔斯(NBEales)对比较解剖学文献的统计分析开始,许多学者开始把数学和统计学方法应用在文献研究和信息管理工作实践中,相继产生了关系极为密切的文献计量学(Bibliometrits)、科学计量学(Scientometrits)和信息计量学(Informetrics),形成了以“量化”研究为基本特征的信息计量学科群(suDjectgroup)。这些学科以数学和统计学为研究方法,通过对科学活动中的信息现象、信息过程和信息规律的定量研究,提高信息管理、科研管理及相关学科研究的科学性和精确性。2000年以来,我国设置面向医药卫生领域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0、110102)或医学信息学(070408w)等相关专业的院校急速增长,许多院校把信息计量学(或文献计量学)课程列入本科教学计划之中。医学信息管理实践和医学信息学教育的发展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材。然而多年来,信息计量学教材建设一直是专业教材建设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曾一度出现无适当教材可用的被动局面。在这种情况下,组织国内各有关教学单位的专家和教师编写适用于本学科专业特点的信息计量学教材已经成为广大师生、医学信息管理人员和卫生管理人员的共同愿望和期待。文摘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信息计量学的产生和发展一、信息计量学的概念根据比利时著名信息计量学家鲁索(Ronald Rousseau)和埃格赫(Leo Egg

11、he)的考证,英文informetrics一词最初为德文informetrie,由德国学者布莱克特和西格尔(L Blackert&KSiege)以及奥托?纳克(Otto Nacke)于1979年分别提出,其意义为将数学的方法应用到信息现象的测量。在1979年的另一篇文章中,纳克(Otto Nacke)提出,应将信息计量学置于信息科学之内,认为信息计量学是信息科学中有关信息测度方面的科学,也包含运用应用数学的方法对信息现象的研究。美国西安大略大学萨克利夫(Tagt-e-sutclIffe,1992年)认为:信息计量学是对任何形式(不仅仅指记录或书目)、任何社会组织(不仅仅是科学家)的信息的数量方

12、面的研究。埃格赫(Leo Egghe,2005年)则把信息计量学定义为是一个涉及所有与信息科学相联系的定量研究领域,包括文献计量学(含统计书目学、图书馆计量学)、科学计量学(含科学政策、引文分析和研究评价)和网络信息计量学(含web、internet或社会网,如引文或协作网络)等。二、医药数学模型与软件应用实践(本科,72学时,实验36学时)内容简介医药数学模型与软件应用实践是“十一五”教育科学项目研究的创新教材,全书共分6章,内容包括医药数学模型的基本知识、医药数据处理的数学方法与实验、生物数学模型应用和计算分子生物信息学、医学数学模型应用与数学实验、药物动力学数学模型的应用及实验、医药多元

13、统计数学模型的软件应用。书中引入了数学软件Matlab和SPSS的平台操作,以及数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等知识。医药数学模型与软件应用实践从医药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数学创新思维和现代数学方法是怎样与医药学相结合的,并对医药实际问题进行了量化处理;训练学生利用数学原理和建模思想并借助计算机工具处理医药实际问题;力求在短时间内培养学生在药学、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中具有潜在的创新意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医药数学模型与软件应用实践可作为医学、药学(包括中医和中药)各个专业、各种层次(全日制、夜大、网络)的本科生和高职高专及卫校学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研究生教材,以及医药科技人员从事科学创新研究的

14、参考书。编辑推荐医药数学模型与软件应用实践是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目录前言第1章 医药数学模型的基本知识1.1 数学模型在生命科学中的发展1.2 数学模型的含义1.3 数学模型的分类1.4 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应用1.5 Matlab中的运行环境和变量运算简介1.5.1 运行环境简介1.5.2 M文件编辑与运行1.5.3 Matlab变量及其运算1.6 SPSS统计软件包操作简介1.6.1 SPSS的产生与发展1.6.2 SPSS的数据输入1.6.3 数据保存与统计结果输出1.6.4 数据的录入与编辑1.7 假设检验基本思想与计算机操作1.7.1 抽样分布1.7.2 假设检验基本思想1.7.3 假设

15、检验在SPSS软件上实现的方法习题1和实际问题研究第2章 医药数据处理的数学方法与实验2.1 一元线性最小二乘法2.1.1 一元线性最小二乘法2.1.2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预报与控制2.2 可转化为一元线性回归拟合的曲线与软件操作2.3 多元线性最小二乘法2.3.1 多元线性最小二乘法2.3.2 多元回归模型的建立和评价2.3.3 一元高次回归方程2.4 非线性最小二乘法2.4.1 非线性最小二乘问题*2.4.2 Causs-Newton的思想和方法2.5 Matlab线性最小二乘法软件计算与实验2.5.1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科学计算2.5.2 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对糖尿病人的血糖预报2.6

16、Matlab在非线性曲线拟合中的软件计算方法与实验2.7 数据统计图形在SPSS软件中的数学实验2.7.1 简单条图和复式条图的通用界面和操作2.7.2 线图2.7.3 饼图2.7.4 直方图2.7.5 交互式条图习题2和实际问题研究第3章 生物数学模型应用和计算分子生物信息学3.1 单一种群繁殖数学模型应用与实验3.2 两个种群的数学模型应用研究3.3 肿瘤生长和诊断的数学模型3.3.1 肿瘤生长的数学模型应用3.3.2 乳腺肿块诊断的数学模型应用3.4 突发事件与混沌模型3.4.1 人口问题的差分方程3.4.2 平衡与分歧的数学实验3.5 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量化分析与分子系统发育分析3.5

17、.1 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量化分析3.5.2 简介分子系统发育分析3.5.3 多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软件介绍3.6 群体分子遗传平衡的量化研究3.6.1 群体分子遗传组成的基因与基因型的频率3.6.2 Hardy-Weinberg定律的频率分析3.6.3 Hardy-Weinberg定律习题3和实际问题研究第4章 医学数学模型应用与数学实验4.1 催化模型及其在流行病中的应用4.1.1 简单催化模型4.1.2 可逆催化模型4.1.3 可逆的流行病学模型4.2 无剔除的简单数学模型的应用4.2.1 无剔除的简单数学模型4.2.2 用数学模型研究北京非典型肺炎流行规律和疫情预报4.3 黄鼠鼠疫动物病的

18、预测及医学应用4.4 数学模型在心肌梗塞估计中的应用4.5 推断室内死亡时间的模型参数辨识及应用4.5.1 非线性方程求根的Matlab语句及数学实验4.5.2 推断室内死亡时间的模型参数辨识及应用4.6 数学基本计算的数学实验4.6.1 微积分的数学实验4.6.2 用Matlab软件解二阶常系数非齐次微分方程4.6.3 线性代数初步的数学实验4.7 多项式拟合曲线的数学实验与应用习题4和实际问题研究第5章 药物动力学数学模型的应用及实验5.1 快速静脉注射模型分析5.1.1 快速静脉注射一室模型5.1.2 快速静脉注射二室模型5.1.3 快速静脉注射三室模型5.2 恒速静脉滴注的数学模型5.

19、2.1 恒速静脉滴注一室数学模型5.2.2 恒速静脉滴注二室数学模型5.3 口服或肌内注射的数学模型5.3.1 生物利用度5.3.2 口服或肌内注射的数学模型5.3.3 血管外给药的一室模型最高血药浓度5.4 数学模型在顺铂等渗性腹腔化疗中的应用研究5.5 米氏方程在酶、药物及受体中的应用5.5.1 米氏方程的建立5.5.2 米氏方程在酶、药物及受体中的应用5.6 借助Matlab软件分析尿激酶的血药浓度变化5.7 药物稳定性的数学模型和方法习题5和实际问题研究第6章 医药多元统计数学模型的软件应用6.1 二分类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过程6.1.1 Logistic回归研究的问题6.1

20、.2 Logistic回归与危险因素分析6.1.3 Binary Logistic过程的操作界面6.1.4 Logistic回归模型的医学案例操作和结果解释6.2 判别分析基本原理与软件操作6.2.1 判别分析研究的问题6.2.2 判别分析基本原理简介6.2.3 判别分析过程中的界面操作6.2.4 医学实例的判别分析软件操作和输出结果习题6和实际问题研究主要参考文献序言数学不仅是理性思维的载体,而且蕴涵着不可估量的潜在创新,数学应用正是把这种理性思维和创新共同引入客观现实世界,充分发挥人脑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应用能力是对理性思维的深化与延续,是创新结果的具体体现。“医药数学模型与软件

21、应用实践”作为必修或选修课程,是医药专业的本、专科生学习的必要环节,对学生开阔视野和处理客观现实问题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高等学校中开展医药数学教育是非常需要关注的问题。数学不仅是基础和工具,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现代数学已经深入到基因表达和信号传导与调控,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和治疗,重大的医学发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多个医学诺贝尔奖(X-CT的发明、耗散结构理论、免疫网络理论、神经纤维的行为和传导)。这些都是数学与生命科学相结合而形成的研究成果。21世纪是脑科学和生命科学的突破性研究时代,急需培养学生运用这些数学知识和创新思维来弥补采用定量、动态、系统的观点和方法研

22、究科学问题的不足。“医药数学模型与软件应用实践”正是为弥补这方面的教育不足而开设的一门新课程,同时也是医药专业学生提高数学应用研究水平的有效途径。本书是根据我校多年的教学改革成果及作者二十多年的教学工作积累,结合数学模型在医学和药学中的具体应用案例及应用结果而编写的。本书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阐述了利用数学模型处理医药实际问题的思想过程,描述了借助Mat-lab和SPSS软件平台对线性和非线性系统中数据的处理方法。本书介绍了医药数学模型的基本知识、数学模型和数据处理的数学方法、生物种群与人口学数学模型、推算死亡时间的数学模型应用研究、流行病学中的流行规律及预测、药物动力学模型应用、数学模型在药学

23、中的最优化研究、医药数量诊断、计算分子生物信息学应用等交叉科学和前沿科学的内容。本书特点是通过具体药学、医学和生命科学中的实例处理和模型应用效果,深入浅出地介绍数学建模、数据处理、医学数学模型应用及反馈与评价的方法,目的是使医药专业的本科生和高职高专学生直接把数学与医药学相结合,解决医药学中的实际问题;把理性思维和创新思维与计算机科学计算有机结合;同时从医药实际问题出发,利用计算机进行科学计算,通过学生亲自设计和动手,体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开拓学生用数学研究脑科学和生命科学的新方法。三、生物医学数据分析及其MATLAB实现(本科,72学时,实验36学时)与上选一。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

24、1版 (2009年1月1日)丛书名: 21世纪全国本科院校电气信息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规划教材平装: 198页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开本: 16ISBN: 9787301144725条形码: 9787301144725商品尺寸: 25.4 x 17.8 x 1 cm商品重量: 340 g品牌: 北京大学出版社ASIN: B001T4ZC40内容简介生物医学数据分析及其MATLAB实现系统地介绍了生物医学数据分析的相关基础知识和主要的分析方法,并通过MATLAB对大量的生物医学数据分析的实例进行实现。全书共分为7章:第l章绪论;第2章MATLAB应用基础;第3章医用数学基础及其MATLAB实现;第

25、4章多变量分析:第5章时间序列分析;第6章生物信息学基础:第7章生物医学数据的检索方法。拿书各章都配有思考题和习题,并在出版社相应网站上附有参考答案和各章例题的MATLAB源程序。生物医学数据分析及其MATLAB实现可作为医科本科生、信息处理、生物医学工程等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参考用书,也可供相关的科技人员阅读和参考。编辑推荐生物医学数据分析及其MATLAB实现:21世纪全国本科院校电气信息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规划教材。目录第1章 绪论11 生物医学数据的来源和特点12 生物医学数据分析概述13 MATLAB在生物医学数据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2章 MATLAB

26、应用基础21 MATLAB简介211 MATLAB的特点212 MATLAB7x的开发环境213 MATLAB的帮助系统22 MATLAB编程基础221 数据类型222 变量、运算符和表达式223 矩阵元素的定位23 MATLAB程序设计231 M文件232 函数233 程序流程控制24 MATLAB数据可视化241 二维图形的绘制242 三维图形的绘制243 体数据的可视化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3章 医用数学基础及其MATLAB实现31 医用高等数学实例分析311 函数分析312 微分方程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32 医学统计学实例分析321 统计描述322 统计推论323 回归分析本章小结思考题

27、与习题第4章 多变量分析41 多元回归分析42 主成分分析43 判别分析44 聚类分析小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5章 时间序列分析51 时间序列分析概述511 基本概念512 时间序列的分类513 时间序列的组合成分52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521 时间序列分析的基本思想522 确定型时间序列的分析方法523 随机型时间序列的分析方法53 时间序列分析MATLAB示例脑电信号分析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6章 生物信息学基础61 生物信息学概述611 生物信息学产生的背景612 什么是生物信息学6,13 生物信息学的研究目标和内容614 生物信息学的研究方法62 生物信息学中的重要概念63 生物信息学研究

28、中的算法64 Biofinformatics工具箱介绍64l 概述642 BioinformaticsToolbox20的特点及功能65 Biofinformatics工具箱使用示例651 人类线粒体基因序列的分析652 两条基因序列的比对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7章 生物医学数据的检索方法71 数据检索的基础知识711 布尔逻辑检索712 截词检索713 限定检索72 生物医学数据库检索方法721 中国医学生物信息网722 美国国立卫生院723 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724 世界卫生组织725 生物医学网73 生物医学数据的网络检索方法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参考文献序言现代医学发展的一大趋势是从定性

29、研究走向定量研究,随着数学化发展的进程,运用数学理论方法来描述医学实际问题,并且揭示其质和量的相互关系的内在规律已成为新的研究趋势。面对日益激增的生物医学海量数据,生物医学工作者面临如何从大量的实践中获得精确的数学模型,进而实现从定性到定量的描述问题;以及如何选择和使用合理有效的处理方法来提取特征信息,进而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这些问题都对现代医学的发展非常重要,也具有巨大的应用需求。理工科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医科学生来说比较扎实,但对于医学数据代表的实际意义却缺乏敏感认识,而对医科学生而言,当需要从海量医学数据中提取感兴趣的信息时往往感到无从下手。MATLAB是一种易学易用的高效科研编程软件环

30、境,在全世界广泛流行,其中大量的工具箱可以方便地实现各种数据的分析算法,便于医学工作者掌握。编写本书的目的在于为广大医科学生介绍如何利用工具软件MATLAB对医学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同时也为对医学信息处理方面感兴趣的工科学生介绍医学数据处理的特殊性和常规方法。本书通过大量的实例,帮助读者熟悉生物医学数据处理的数学背景知识,了解生物医学数据及信号的特点,掌握生物医学数据处理的常规方法以及生物医学数据库的检索方法,了解生物信息学的基本知识和发展趋势,并学会用数学工具软件MATLAB来完成对实际生物医学数据的处理分析。由于生物医学数据分析所涉及的数学知识多、应用领域广,书中很多方法只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31、,并未深入,希望能起到带读者入门的目的。限于作者自身的知识和经验,书中一定有许多不足之处,诚恳地希望读者给予指正和提出宝贵的意见。四、常用医学生物信息学数据库 本专科,54学时 尚彤 (作者), 国强华 (作者), 景霞 (作者)出版社: 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3年5月1日)平装: 428页开本: 16开ISBN: 7810714341条形码: 9787810714341商品尺寸: 25.6 x 18.2 x 1.6 cm商品重量: 599 g品牌: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ASIN: B0011AH1HI医学生物信息是医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而形成的一门新兴科

32、学。它对各种医学和生物学的信息、资料、数据进行搜集、储存、整理计算和分析,形成可再生的资源,为医学科学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数据是医学生物信息学的基础,建立以疾病为中心,贯穿病理、药理、基因、蛋白、调控等方面数据的数据库是医学生物信息的核心。本书以医学生物信息数据库慰中心,主要介绍了国内外近百个知名度高、可信度强、应用范围广的生物医学数据库或网站;着重介绍这些数据库的结构、内容、资源、用法及主要特点。全书共分九章,第一章简要介绍医学生物信息学的基本概念;第二章主要介绍几种医学生物学综合数据库;第三、四章着重介绍核酸和蛋白质相关数据库;第五、六章主要介绍几个细胞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数据库;第七、八

33、、九章主要介绍一些与疾病相关的临床和药物专业数据库。本书可作为医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的研究人员和教学人员从事科研、教学、医学和开发的参考书。编辑推荐医学生物信息是医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而形成的一门新兴科学。它对各种医学和生物学的信息、资料、数据进行搜集、储存、整理计算和分析,形成可再生的资源,为医学科学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数据是医学生物信息学的基础,建立以疾病为中心,贯穿病理、药理、基因、蛋白、调控等方面数据的数据库是医学生物信息的核心。本书以医学生物信息数据库慰中心,主要介绍了国内外近百个知名度高、可信度强、应用范围广的生物医学数据库或网站;着重介绍这

34、些数据库的结构、内容、资源、用法及主要特点。全书共分九章,第一章简要介绍医学生物信息学的基本概念;第二章主要介绍几种医学生物学综合数据库;第三、四章着重介绍核酸和蛋白质相关数据库;第五、六章主要介绍几个细胞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数据库;第七、八、九章主要介绍一些与疾病相关的临床和药物专业数据库。本书可作为医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的研究人员和教学人员从事科研、教学、医学和开发的参考书。目录第一章 医学生物信息学第一节 医学生物信息学的基本概念第二节 数据库的建立和发展第三节 网络上的医学信息资源第四节 因特网和WWW第五节 医学生物信息网站的建立和发展第二章 综合数据库第一节 DBCAT生物

35、学数据目录第二节 分子生物学相关数据库集锦第三节 MedWebPlus医疗卫生相关资源集锦第四节 NCBI资源数据库第三章 常用核酸类数据库第一节 通用核苷酸序列数据库第二节 外显子/内含子数据库第三节 基因表达及表达调控数据库第四节 RNA相关数据库第五节 核酸突变数据库第四章 蛋白质相关数据库第一节 通用蛋白数据库第二节 蛋白质序列与结构数据库第三节 蛋白质家族及其相互作用数据据库第四节 酶类数据库第五节 信号传导及分子间相互作用数据库第六节 特殊蛋白质及其功能数据库第五章 细胞生物学数据库第一节 线粒体类数据库第二节 SCDb干细胞数据库第六章 微生物学数据库第一节 EMGLib增强的微

36、生物基因组文库第二节 EcoCyc&MetaCYcE coli基因、组及微生物代谢通路数据库第三节 yMGV全球酵母微阵列Microarray实验数据库第七章 疾病相关数据库第一节 综合临床数据库第二节 遗传性疾病数据库第三节 肿瘤相关数据库第四节 心血管疾病相关数据库第五节 免疫性疾病数据库第八章 药物相关数据库第一节 药物类数据库第二节 新药数据库第九章 其他数据库第一节 LocusLink与RefSeqNVBI的基因核心资源第二节 GeneNet基因网络的结构与功能组织数据库第三节 ELS生命科学百科全书附录一 生物医学相关数据库集锦附录二 分子生物学数据库集锦五、医学信息分析 (本专科

37、,54学时)医学信息分析是集体创作的结晶,编写中吸纳目前国内外很多宝贵的参考资料中之精华教材。根据医学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突出医学信息特色、医药市场特点,清晰、系统地阐述了医学信息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医学信息分析结合典型的医学案例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是该书的主要特色。编者长期从事医学信息分析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在编写中力求具有实用性、综合性、理论性、针对性。编辑推荐医学信息分析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目录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医学信息分析的内涵一、信息分析与医学信息分析的概念二、医学信息分析的特征第二节 医学信息分析的功能与作用一、医学信息分析的功能二、医学信

38、息分析的作用第三节 医学信息分析的发展一、国内外信息分析的发展概况二、医学信息分析的发展概况三、医学信息分析的发展趋势第二章 医学信息分析程序第一节 医学信息分析选题一、课题来源二、课题的类型三、选题注意事项四、选题程序五、开题报告六、课题计划第二节 医学信息收集一、信息源二、信息收集的一般程序三、信息收集的渠道四、信息收集的方法第三节 医学信息素材整理与鉴别一、素材整理二、素材鉴定第四节 信息分析项目管理一、有关项目管理二、项目管理工具三、信息分析项目的文档管理第三章 医学信息分析报告及其评价第一节 信息分析产品的类型一、消息类产品二、数据类产品三、研究报告类产品第二节 信息分析产品的制作一

39、、消息类产品的制作二、数据类产品的制作三、信息分析报告的撰写第三节 信息分析产品的评价一、信息分析产品评价的意义二、信息分析产品的特点三、信息分析产品评价指标体系四、信息分析产品评价方法案例分析第四章 逻辑方法第一节 比较法一、比较法概述二、比较法的作用第二节 分析与综合法一、分析法概述二、综合法概述三、分析法与综合法的关系第三节 推理法一、推理法概述二、归纳推理三、演绎推理四、推理法中归纳和演绎的关系案例分析第五章 专家调查法第一节 同行评议法一、同行评议法的定义二、同行评议法的应用领域三、同行评议法的受邀专家四、进行同行评议法的注意事项五、同行评议法的不足第二节 头脑风暴法一、头脑风暴法的

40、类型二、直接头脑风暴法的组织原则三、质疑头脑风暴法四、头脑风暴法的优点和缺陷第三节 特尔菲法一、特尔菲法的应用范围二、特尔菲法的特点三、特尔菲法的实施步骤四、调查结果数据处理五、特尔菲法的优缺点六、特尔菲法的发展第四节 团体焦点访谈方法一、团体焦点访谈概述二、团体焦点访谈的应用范围三、团体焦点访谈的实施程序四、访谈结果的分析方法五、团体焦点访谈法的特点与优缺点案例分析第六章 信息计量方法第一节 信息计量学概述一、信息计量学的形成二、信息计量学的定义与范围三、信息计量学与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的关系第二节 文献计量学方法一、文献计量学概述二、文献计量学方法的理论基础三、文献计量学方法及应用第三节

41、 网络信息计量学方法一、网络信息计量学概述二、网络信息计量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三、网络信息计量学的应用案例分析第七章 系统分析方法第一节 基本概念、要素、原则一、概念二、系统分析基本要素三、系统分析基本原则第二节 系统分析步骤与方法一、系统分析步骤二、系统分析方法第三节 层次分析法一、思想和原理二、模型与步骤三、层次分析法的应用第四节 系统动力学方法一、思想与原理二、模型与步骤三、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应用第八章 回归分析方法第一节 简单线性回归方法一、基本概念二、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三、最小二乘估计四、最小二乘估计的性质五、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六、预测问题七、控制问题八、可化为一元线性回归的情形第二节 多

42、元线性回归方法一、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二、未知参数的估计第三节 Logistic回归方法第四节 在Excel中实现回归分析一、数据分析工具二、使用Excel函数实现直线回归三、添加趋势线实现直线回归第九章 聚类分析方法第一节 聚类分析概述第二节 距离和相似系数一、区间标度变量二、二元分类变量第十章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第十一章 Meta分析方法第十二章 竞争情报第十三章 医药科技信息分析第十四章 医药市场信息分析序言医学信息分析是开发和利用医学信息资源,为医学教育、临床诊疗、科学研究、管理决策提供服务的一项高层次工作。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开发、医学科技的发展,产生大量的医学信息资源,这些资源只有

43、通过深加工才能实现其价值,发挥其潜能。为了适应社会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为医学院校开设“医学信息分析”课程提供教材,我们编写了这本教科书,旨在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医学信息分析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医学信息分析是情报研究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和继承,是指以社会用户的特定需求为依托,以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为手段,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鉴别、评价、分析、综合等系列化的加工过程。形成新的、增值的信息产品,最终为不同层次的科学管理决策服务的一项具有科研性质的智能活动。如果说信息的收集、存储和组织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条件,那么信息分析则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高级形式,只有通过信息分析,才能实现对信息资源的深层次

44、开发。信息分析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属于本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我国医学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发展到一定规模,都迫切希望能编写出适合本专业的教材。医学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不同的院校在开设医学信息分析课程的差异很大,并且缺乏统一规范的教材。因此,编写一本规范、科学、系统、实用的医学信息分析教材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规范教学、提升教学质量的创新之举。本书是集体创作的结晶,编写中吸纳目前国内外很多宝贵的参考资料中之精华教材。根据医学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突出医学信息特色、医药市场特点,清晰、系统地阐述了医学信息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45、医学信息分析结合典型的医学案例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是该书的主要特色。编者长期从事医学信息分析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在编写中力求具有实用性、综合性、理论性、针对性。本书是属医学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教科书,可供医学信息分析工作者、医学信息分析师培训使用、也可作为医学信息管理和卫生事业管理的工作者、医疗科研和教学人员、医药市场开发者、医学生等参考书。文摘第一章 绪论21世纪是信息化、数字化时代,随着卫生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医学信息资源已成为医药卫生领域经济活动、健康管理的重要战略资源。医学信息资源是卫生信息化体系中的基础要素。而信息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信息加工手

46、段,为医学信息分析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拓展了信息分析的范围和研究的深度,使医学信息分析有了更好的发展空间。医学信息分析是集医学、信息学、软科学、现代技术理论与方法于一体的科学。第一节 医学信息分析的内涵20世纪中叶,为应对信息激增的需要,诞生了一门新兴的学科,名为“情报分析研究”。我国情报界对此门新兴学科尚无统一的名称,有人称为“情报调研”,也有人称为“情报分析研究”。而“信息分析”一词是近年来才逐渐被人们所采用的,仍有不少学者习惯用“情报分析研究”,并且认为两者本质基本相同。但是从1992年9月15日第八次全国科技情报工作会议开始,国家科委决定将“科技情报”改称为“科技信息”。因此,“信息

47、分析”一词的使用将有取代“情报分析研究”的趋势。这门学科的诞生要归功于美国一个名叫Molanter(莫蓝特)的学者。1969年,他在Progress(进步)的杂志上发表一篇关于氢弹制造的文章,阐述了氢弹制造的过程和相关数据,引起美国政府和中央情报局极大的震动。这篇文章中列出的1322个数据是美国政府高度保密的资料。当时美国当局认为保密资料被人窃取了,但是经过中央情报局的缜密侦察,证实这些保密资料并没有被盗取的迹象。这篇文章的作者既没有去盗窃也没有向人收买这些保密数据。最后追问莫蓝特本人才得知,这些保密数据是他正当合法地运用了三种方法获取:其一,广泛收集公开发表有关氢弹的一切文献,并加以分析和研

48、究。其二,参观有关核武器展出的博物馆,取得一切可公开的资料。其三,花了九个月的时间潜心研究热核物理学。%六、生物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内容简介生物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是全国高等学校卫生信息管理专业首批编写的9种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之一,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信息素养,掌握信息检索的方法和技能,具备获取、评价和利用信息能力的一门科学方法课程。在新的世纪,信息已成为世界各个国家促进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特别是在知识社会的时代,获取信息、分析评价信息、吸收、整合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更显重要。知识社会的核心是“为了创造和应用人类发展所必需的知识而确定、生产、处理、转化、传播和使用信息的能力”。信

49、息的维护、增加和传播是增进知识社会的主要手段,信息广泛、大量和有效地传播构成了知识社会的基础,广泛获取信息是知识社会形成的重要原则。在知识社会,每个人都具有在开放环境中及时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权利;具备吸收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具有运用知识提高生活水平的途径和机会。知识社会不仅需要信息的支撑,更需要运用知识对信息进行系统加工、筛选和处理。所以,知识社会为生物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赋予了新的使命。编辑推荐生物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目录绪论一、生物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的性质和任务二、生物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的内容和基本要求三、生物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的产生和发展第一章 生物医学信息检索基础第一节

50、 信息、知识、情报和文献一、信息、知识、情报和文献的概念二、信息、知识、情报和文献的关系第二节 信息资源的类型和特点一、根据载体形式的划分二、根据出版形式的划分三、根据信息加工深度及功能不同的划分四、科技文献信息的特点第三节 信息检索系统一、信息检索系统的构成要素二、信息检索系统的逻辑性构成三、数据库的结构四、信息检索系统的类型五、信息检索系统的功能第四节 信息检索语言一、信息检索语言的构成二、信息检索语言的类型三、信息检索语言的功能第五节 信息检索技术、途径和步骤一、信息检索技术二、信息检索途径三、文献检索步骤第六节 信息检索效果的评价一、评价的概念二、评价的程序三、评价的常用指标四、相关问

51、题思考题第二章 书目型检索工具第一节 国内生物医学书目型检索工具一、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二、中国药学文摘三、中国生物学文摘四、其他中文医学检索工具第二节 国外生物医学书目型检索工具一、美国医学索引二、荷兰医学文摘三、美国生物学文摘四、其他外文医学书目型检索工具思考题第三章 文摘数据库第一节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一、简介二、数据库特点三、数据库检索四、检索结果处理第二节 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一、概况二、数据库特点三、检索途径与方法四、检索结果的显示与输出第三节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一、概况二、服务项目三、文献检索第四节 MEDLINE与PubMed一、MEDLINE二、PubMed第

52、五节 EMBASE一、EMBASE光盘数据库二、EMBASEcorn第六节 BIOSISPreviews数据库一、数据库简介二、数据库检索三、检索结果的处理四、个性化服务第七节 SciFinderScholar(CA网络版)数据库一、数据库简介二、数据库检索软件安装三、数据库检索四、检索结果的处理五、SciFinderScholar数据库与CAonCD和CAPrint的区别第八节 文摘数据库分析与比较一、中文文摘数据库的比较分析二、外文文摘数据库的比较分析思考题第四章 全文数据库第一节 中国知网数字出版平台一、简介二、数据库检索三、检索结果处理第二节 维普资讯网一、简介二、数据库检索三、检索结

53、果显示及全文下载第三节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一、概述二、数据库检索三、检索结果显示及全文下载四、个性化服务第四节 OVIDSP数据库一、简介二、OVFT数据库检索三、检索结果处理第五节 Wwileyinterscience数据库一、简介二、电子期刊检索方法三、个性化服务第六节 Elsevier(ScienceDirect)数据库一、概述二、数据库登录三、检索方法第七节 MicromedexHealthcareSeries数据库一、概述二、主要数据库简介三、检索方法第八节 ProQuestMedicalLibrary数据库一、数据库简介二、数据库检索三、检索结果处理第九节 其他全文数据库一、Spri

54、ngerLink数据库二、EBSCOhost数据库三、OCLCFirstSearch数据库四、KluwerOnlineJournals数据库五、Blackwell数据库思考题第五章 引文数据库第一节 引文索引概述一、引文索引及相关概念二、引文索引的利用三、引文数据使用的误区第二节 ISI系列引文检索一、ISIWebofKnowledge平台的主要数据库二、ISIWebofKnowledge信息管理工具三、ISIWebofKnowledge检索规则四、WebofScience检索五、JournalCitationReports检索第三节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一、数据库检索二、检索结果处理第四节 其

55、他引文检索资源一、中国引文数据库二、中文科技期刊引文数据库三、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第六章 特种医学信息检索第七章 生物信息检索第八章 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第九章 循证医学信息资源及研究证据评价第十章 数字图书馆第十一章 生物医学信息研究与利用附录参考文献序言生物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是全国高等学校卫生信息管理专业首批编写的9种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之一,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信息素养,掌握信息检索的方法和技能,具备获取、评价和利用信息能力的一门科学方法课程。在新的世纪,信息已成为世界各个国家促进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特别是在知识社会的时代,获取信息、分析评价信息、吸收、整合和利用信息

56、的能力更显重要。知识社会的核心是“为了创造和应用人类发展所必需的知识而确定、生产、处理、转化、传播和使用信息的能力”。信息的维护、增加和传播是增进知识社会的主要手段,信息广泛、大量和有效地传播构成了知识社会的基础,广泛获取信息是知识社会形成的重要原则。在知识社会,每个人都具有在开放环境中及时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权利;具备吸收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具有运用知识提高生活水平的途径和机会。知识社会不仅需要信息的支撑,更需要运用知识对信息进行系统加工、筛选和处理。所以,知识社会为生物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赋予了新的使命。作为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生物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教材,除介绍信息检索的基础知识和获取信息的方法与技

57、能外,对文献信息的分析、评价、研究、管理和利用也给予了足够的关注。本教材由兰州大学、吉林大学、山西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南大学、中国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广东药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长期从事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教学和研究的教师编写,内容在遵循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和“三基”、“五性”原则的基础上,力图反映生物医学信息资源的最新内容和信息检索、研究与利用的最新成果。第一章 生物医学信息检索基础信息、知识,作为这个时代最具特征性的两个概念,标志着人类已经步人了一个以智力资源为基础的新的快速发展时期。什么是知识、什么是信息,它们如何成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无穷智慧和力量源泉,人类通过什么方式

58、和途径得以有效开发利用这种特殊资源,这些就是信息检索要探讨和解决的最基本理论问题。 第一节信息、知识、情报和文献一、信息、知识、情报和文献的概念(一)信息综观科学发展的历史,还没有哪个科学概念能像今天的信息概念这样具有如此广泛的普及性和适应性,从科学的各个领域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无所不在。然而,对于什么是信息这一基本问题的回答,也就自然是见仁见智。国家标准情报与文献工作词汇基本术语(GB489485)中对信息(information)的定义为:“信息是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形态或运动状态,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一般指数据、消息中包含的意义,可以使消息中所描述事件的不定性减少。”既然是事物的一种

59、普遍属性,信息也就有了自然信息和社会信息之分。自然信息可表现自然界中事物的形态及特征,如风、雨、雷、电,春、夏、秋、冬等;而社会信息反映人类社会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状态及性质,如语言、战争、贫困,人的喜、怒、哀、乐等。在科学技术领域,人们将通过科学研究获得的或与科学研究活动相关的信息称作科技信息,如科学家破译的依附在人类体细胞的细胞核中染色体基因上的信息。七、多媒体技术及其医学应用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1月1日)丛书名: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平装: 320页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开本: 16ISBN: 9787117109284条形码: 97871171092

60、84商品尺寸: 25.8 x 18.4 x 2.6 cm商品重量: 621 g品牌: 人民卫生出版社发行部ASIN: B001PM5VCO内容简介多媒体技术及其医学应用学习过后,能较好掌握多媒体医学素材制作与处理方法,掌握多种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和基本技巧,具有初步处理医学数字音频、图像、视频、动画的基本能力,能将医学知识通过声色、静动和图文等形式多角度刺激人的感官,把抽象的医学形态和机能等内容直观地表达出来。多媒体技术及其医学应用可作为全国高等学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药学方向)专业教学使用的教材,也可供五年制基础医学和l临床医学类以及相关医学类各专业学生、教师和自学者阅读。编辑推荐多媒体技术及其医学应用是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之一。目录第一章 多媒体技术概论第一节 多媒体技术一 、多媒休二、多媒体技术及其特点三、多媒体应用系统统的媒体元素四、多媒体涉及的几个慨念第二节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一、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软件二、多媒体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