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务员范文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60981038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1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新公务员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新公务员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新公务员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最新公务员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公务员范文(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 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建设健康中国的行动指南,更是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 民健康的实践号令。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百姓的共 同期盼。打造健康中国不是响亮的口号,更不是简单的一串数字,而是要真正提 升百姓的幸福感。这需要政府、公众、社会共同努力。提升国民健康素养,政府要深化改革,打破“紧箍咒”。健康中国的实现, 还面临诸多的体制障碍,尤其是在医疗方面。我国人口数量多,优质医疗资源有 限且分配不均衡,很多人因为享受不到优越的医疗资源而导致“小病拖大,大病 拖炸”。为此,我们进行了医疗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几十

2、年前,中国的赤 脚医生、农村合作医疗等模式让世界敬佩;如今, 医药、医疗、医保”三医联动 “机制构建、“互联网+医疗”服务系统建立等中国式医改成就同样让世界震惊。 “中国医改”诠释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增添了强劲动力。不 仅是医改,方方面面都要进行深化改革,消除体制障碍,打破“紧箍咒”,这样 才能让 14 亿人都能享受“健康红利”。提升国民健康素养,学校要加强教育,筑牢“安全网”。埋头写作业,上网 搞娱乐,以车代步行 当下青少年逐渐由“动”转“静”。缺乏体育锻炼,体 质下降已成为不争事实。出现如此状况,是因为高考指挥棒之下,学校大多重视 文化课程,高度追求学科成绩,而作为增强青少

3、年体质的重要抓手,体育教育在 校园里存在感却很低,自觉不自觉的让位给文化课程。短期来看,学生身体素质 下滑,一些少年病多发;长期来看,拉低了国人身体素质水平,青年不“强”而 难以实现国家“富强”。健康素养要从健康教育做起,而健康教育要从学校抓起。 因此,要针对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每一个阶段制定相应的运动教学计划,使 运动教学有大纲、有教材、有合格的师资,每个学期安排相应的课程,扎扎实实 得以推进。以此提升青少年的动商,提升青少年的健康体质,真正实现少年强则 国强。提升国民健康素养,公民要积极参与,打通“活水源”。“过年每天三顿酒, 吃饱喝足上炕头”这样的“老皇历”在某些地区仍然盛行,不健康的

4、生活方式让 人身体素质越来越差;熬夜加班成为一部分年轻人的工作常态,“过劳死”成为 社会发展的一大问题;更有甚者因为无知和误知,出现身体健康问题不去正规医 院接受治疗,而是轻信理疗机构依赖保健产品,导致“小病拖大,大病拖炸”这一系列的问题,都警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树立健康意识,提高健康素养。只有 这样身心才能愉悦,工作才能高效,生活才能有品质,只有这样才能让整个社会 变得更加积极向上,充满阳光。因此,我们要积极参与健身实践,主动学习健康 知识,切实提升健康素养,用每个人的积极参与推动国民健身事业发展,共同打 造健康中国的坚实基础。悠悠民生,健康最大。健康是最大的政治,也是最重要的政绩。健康,不仅

5、 仅是每个人的幸福根基,还能以点带面升华为国家实力。实现全民的健康福祉, 除了需要政府政策扶持,还应该倡导媒体、学校、公民积极参与。只有把人民健 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只有让多元主体勠力同心,共同作为,才能加快推 进健康中国进程,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脱贫攻坚再加把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年脱贫攻坚要全面收官,原本就有不少硬仗要打,现 在还要努力克服疫情的影响,必须再加把劲,狠抓攻坚工作落实。再加把劲,要 求我们以临战的状态、决战的姿态、决胜的心态,狠抓各项工作落实,确保如期 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在重精准上再加把劲。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6、。 精准脱贫需要一以贯之,因时、因势、因户、因人精准施策。在重精准上再加把劲,就要在攻克最后堡垒上精准施策,集中优势兵力打好 深度贫困歼灭战,确保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在巩固脱贫成果上精准 施策,加大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扩大兜底保障覆 盖面,确保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不返贫。在克服疫情影响上精准施策,重点做好组 织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开展消费扶贫行动等工作,努力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把遭受的损失补回来,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在补短板上再加把劲。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推动脱贫攻坚 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把

7、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 的重要指示要求,全面查漏补缺,加快补齐短板弱项。在排查问题上再下功夫, 聚焦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深入开展脱贫成效“回头看”,逐村逐户逐人 逐项全面排查问题,建立问题台账等。在问题整改上再下功夫,本着“有什么问 题就解决什么问题”“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工作力度、 帮扶力度,着力补齐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短板,确保 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在转作风上再加把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 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决克服盲目乐观、疲惫厌战思想和过 关

8、心态,层层压实责任,级级传导压力,一刻不放松地狠抓攻坚工作落实。坚决 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关心关爱基层扶贫干部。深化扶 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严肃查处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搞数字脱贫和 虚假脱贫等问题。包括驻村第一书记、帮扶责任人在内的广大扶贫干部要一鼓作 气,乘势而上,心无旁骛地投身脱贫攻坚,用自己的辛苦换来贫困群众的幸福,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在建机制上再加把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 新奋斗的起点。巩固脱贫成果,实现由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向解决相对贫困问题转变,要求我 们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

9、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及因大病、意外等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 增户加强监测,根据“一事一议”“一户一策”的原则,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建 立健全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体制机制,针对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低收入 群众,把就业扶贫、孝善扶贫、消费扶贫、旅游扶贫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坚持下去、 完善起来,激发其勤劳致富的内生动力,促进其逐步走向共同富裕。乡情让家乡更美好乡村振兴,脱贫攻坚迎来关键之年,乡村振兴的最终实现离不开乡村人才的 回归,乡村人才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让乡村振兴焕发新生机,而乡情则是乡 村人才的思乡情结,无时无刻不在召唤乡村青年才俊的回归,乡情让家乡更美好。因乡情而渴望归来,因机

10、遇而选择留下,因“落地归根”而获得更多幸福, 这样的归乡故事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演,乡情的呼唤让越来越多的有才志士回归 故里,发挥才干。青农创客,返乡干部,企业高管这些归乡者们正在用爱乡护乡之情成就更美好的乡村。感受乡情呼唤,建设宜居乡村。乡情是每个人对于家乡的浓浓情感,它深植于每个离乡人的心中。正是感受 到乡情深深的呼唤青农创客空间的大学生们决定回归乡野,面对破旧的村貌,守 旧的观念,返乡青年用热情、用创意、用知识,让“破旧老屋”变成“美景古宅”, 让乡亲们恍然大悟,原来小康之路就在脚下,实现了宜居乡村的改造出新。试想, 如果这些大学生,没有感受到乡情的呼唤,没有返乡建设的乡情,那么鸣雁村可

11、能依旧还是那个鲜为外人所知,单纯依靠离开大山闯荡市场的破旧老村。可见, 感受乡情呼唤,建设宜居乡村。感受乡情呼唤,描绘温情乡村。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就像一块海绵在吸纳着各方面的劳动力,其中农村劳 动力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城镇化中农村劳动力的不断膨胀,就导 致乡村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困境,留守儿童数量的不断增加,缺少父母的直接关爱, 家庭温情的缺失,滋生出更多的心理失衡;空巢老人群体的扩张,也成为乡村振 兴路上的拦路虎。乡村空巢化问题的解决单纯依靠政府推动,有时略显苍白,这 时,植根于在外务工青年心中的乡情开始发挥效用,呼唤着每一位青年的回归。 父母的回归让孩子的成长不再孤单,子女的回归

12、让老人的晚年不再无助,感受乡 情的呼唤,让乡村不再冷寂,让乡村充满温情。感受乡情呼唤,发展产业乡村。乡村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带动,乡村的振兴更离不开乡情的感召。从退休老 干部,怀揣对家乡的眷恋,深入实地,与乡亲们串门聊天,走访贫困户,摸清家 乡发展优势与脉络,制定产业规划,给予创业指导。到兰考村官程广京放弃城市 优渥环境,感受乡情呼唤,返乡竞聘,组织群众学习致富经验和养殖技术,大力 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都帮助家乡明确了产业发展方向,让乡村获得更宽阔发展 空间。乡村产业的建设离不开家乡人才的才智创意,家乡人才的回归是价值的实 现,更是乡情的呼唤。感受乡情呼唤,为产业乡村发展攻城拔寨。“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每一位拼搏在外 的农村青年都可以真切地感受乡情呼唤,唤醒对家乡深沉的爱意,返乡参与建设。 宜居乡村、温情乡村、产业乡村的建设离不开每一位返乡人的付出,只有携手共 进,才能让百姓更满足、生活更幸福、家乡更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